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咸阳市

咸阳市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三原蓼花糖

  三原蓼花糖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相传曾得到慈禧的赞赏。它样子像鼓槌形,金黄色的表皮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瓤美味久,松、甜、酥、脆、香。风味独特,成为陕西省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   三原蓼花糖,起源于陕西省三原县,始产生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已有49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时,每值腊月,南方一带的小贩,利用当地盛产的优质江米(即糯米)制成年糕,运到三原,泾阳一带去卖。临到年关,卖剩下的年糕不便带回,寄存在亲友家里,挂在楼上让其阴干。次年来后,将其捣碎,和成条棒状,用油炸后再卖。这种隔年的陈年糕,经风露,又粉碎和成棒状,经油一炸,内部蓬发,体积膨大,吃起来酥脆香甜,别有一番风味,人们称其为“棉花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制作棉花糖的方法。在米粉中加一定的黄豆浆,使其更加蓬松泡发,并在其表面粘芝麻仁或白糖。食者交口称赞:“僚,(关中方言,“好”的意思)僚得太!”故又称为“僚花糖”。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到西安。地方官吏搜集珍馐奉献,将“僚花糖”作为地方名贵食品贡奉,慈禧太后大加赞赏。慈禧见“僚花糖”的形状酷似她在草原上见过的一种蓼花果实,觉得有趣,并取其谐音,遂云:“干脆叫它蓼花糖,既形象,又别致”。以后,人们便改称为“蓼花糖”,列为贡品。清康熙进士温义,在《纪念堂遗稿》中有诗赞曰:“生性冰雪姿,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   三原蓼花糖,其外表包裹有白糖粉与芝麻仁两种。系用新鲜优质糯米,上等黄豆、白糖、植物油等为原料,佐以熟芝麻。其加工工序,经选料、淘洗、浸泡、磨粉、蒸料,和面、擀片、搓条、制坯、阴干、贮存、发坯、油浸、炸制、浇浆、挂皮等24道工序制成。一般冬季制坯,四季加工成品。从投料到出成品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成品呈圆柱体,个大体松,皮色金黄,肉质洁白,呈丝网状,香甜酥脆,绵软易化。   三原蓼花糖,历史悠久,味形兼美,畅销不衰。目前,除销于省内外和北京、广州等地外,还出口香港等地。改革开放以来,三原县每年生产蓼花糖1500吨左右,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1985年和1987年,先后荣获“陕西省优质产品”和“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和1992年又先后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和“中国经济特区成果博览会金质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博杰品尝了南茂牌蓼花糖后,挥毫题写了“蓼花糖宫廷食品”七个大宇。   下一篇:三原白封肉

兴平辣椒

  陕西省兴平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全市总面积507平方公里,总人口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4万人,辖7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223个行政村,辖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光照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素有“关中白菜心”、“平原粮仓”和“辣蒜之乡”的美誉,是陕西省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县市之一。     兴平地区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0.1卡/cm2,日照时数为2005.4小时,年平均气温13.1℃,最高温度42.2℃,最低温度-19.9℃,年平均降水量528.4毫米,海拔高度390—541.8米,是大蒜和辣椒生产的优生区。     辣椒和大蒜是我市的传统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素有“唐蒜明椒”之称,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兴平辣椒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辣椒7000吨;大蒜种植面积稳定在5.5万亩,年产蒜苔3万吨,蒜头3万吨,辣椒和大蒜的年产值近3亿元。兴平大蒜蒜头肥、瓣个大、包衣紧、味辛辣,蒜苔翠绿鲜嫩、体长均匀、辛辣适中、味道鲜美,久负盛名。兴平辣椒生产基地属典型的温暖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光热资源丰富和雨热同季的特点,年降水量的85~90%集中于线辣生长的旺盛期,有利线辣生长发育。另外,兴平市的辣椒生产基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生育期季风较多,风力缓续,对改善线椒作物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显然有益。因此,兴平的线椒色泽红亮,辣味浓郁,营养丰富,品佳味香,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椒中之王”和“一枝独秀”。    兴平辣椒种植面积35000亩,主栽品种为兴平线椒和优质8819线椒,年产辣椒10000吨以上,年加工辣椒粉和辣椒油20000吨(从新疆、岐山等地调入)。1999年“兴平线椒”被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抽检为“一级品”。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土壤:培育兴平线椒的垆土是自然褐土经人类长期的耕作和施肥,堆积覆盖形成的。垆土土体结构为“蒙金型”,上层为覆盖层,质地为砂轻壤至中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高,结构良好,通透性好,利于作物生长。下层为粘土层质地吸收性强,能托水托肥,具有耕作性良,上松下实,保水保肥,抗旱抗涝等特性,该种垆土仅分布于以兴平市为中心的渭河冲积平原上的狭小地带。          气候:兴平线椒生长地的气候属于雨热同季的暖温带半湿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受秦岭山系等独特的地理因素影响,该地区辣椒成熟期的夏季昼夜温差极大(13.6℃),这十分有利于秦椒养分的积累。          二、源远流长的栽培历史          兴平市从唐期初年即开始种植秦椒,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经过数代人的辛苦培育,并结合当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逐渐培育出今日享誉国际市场的天下第一椒——兴平线椒。          三、举世无双的辣椒品质          兴平辣椒以株型紧凑,结果集中、果实长、果顶实而弯、果肉厚、油分大,辣味浓厚为特点,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具有开胃健脾、活血名目、健美减肥之功效,远销东亚、东南亚等10多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顾客青睐。   兴平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兴平市桑镇、汤坊乡、丰仪乡、庄头镇、赵村镇、马嵬镇、阜寨乡、田阜乡、西吴镇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秦川大蒜

彬州梨

  彬县地方名特水果。原名“老遗生”梨,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彬县分布广泛。5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新品种,目前主栽品种以酥梨为主,到2003年全县彬州梨栽植面积2.3万亩,年产量2.8万吨。彬州梨单果重300-500克,最大的500克以上,素以果面鲜黄、果皮薄、果肉白、果核小、汁多无渣、酸甜适口、香甜浓郁而驰名省内外,为历代贡品。经测定,彬州梨含可溶性固形物13-14%,硬度13.5磅。1957年,彬县人民将彬州梨寄给毛泽东主席品尝,0中央办公厅复信,鼓励发展彬州梨生产。1991年彬州梨参加陕西省果品评优会获得第一名。1995年彬州梨再次参加全省水果评优会,获得陕西省优质果品称号。彬州梨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地域范围   彬县位于东经107°49′-108°49′,北纬34°51′-35°17′之间,地处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版图形似一正写的“人”字。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境内流长104公里,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彬州梨主要分布于彬县泾河川道及各支流水系沿岸,其分布区域包括城关、新堡子、太峪、义门、新民、炭店、小章、香庙、龙高、永乐、西坡、北极、底店、车家庄、水口等15个乡镇,东起龙高镇土陵村,西至城关镇咀头村,南起底店乡西庙头村,北至永乐镇永乐村,生产面积共6666.7公顷,年总产量150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彬县海拔高度715-1501米,其中泾河川道海拔在715-1000米之间。境内川原相间,土层深厚,质地良好。土壤多为黄壤土、黑垆土、黄盖粘黑垆土。全县土壤平均pH值8.58,有机质平均含量1.015%,全氮含量0.017%,全磷含量0.137%,全钾含量2.74%。   (2)水文情况:彬县境内共有12条河流。其中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长104公里,为彬州梨的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河滩地。另外比较大的河还有马   家河、安家河、拜家河等,这些河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没有污染,为彬   州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3)气候特点:彬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3℃,气温年较差27.7℃,日较差11.7℃;年平均日照2199.3-2298.8小时,总辐射115.181-117.546千卡/小时,光能资源丰富。无霜期176-180天。年平均降雨量579.6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到八月。   (4)人文历史情况:彬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梨在彬县栽培已有数百年到上千年历史。明代嘉靖年间的彬州司马张金度在《劝农即事》诗中写到:“…百年生聚兹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煞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清人谭嗣同写了一首《彬州》诗,“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溪边白复红。一百里间春似海,狐城掩映万花中”。这首诗至今在彬县及周边县区广为流传。1957年中秋节,毛泽东主席品尝邠州梨后,指示0中央办公厅复信,鼓励彬县大力发展邠州梨。历史悠久,闻名遐耳的彬州梨在解放前主要是指实生的地方古老品种。50年代彬县开始引进了一批结果早、产量高的梨优良品种。80年代,彬县梨面积迅速扩大,又引进了国外优良品种。由于彬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产梨果汁多味浓,甘甜适口,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青睐。人们习惯上把彬县生产出来的梨,统称为彬州梨。彬州梨目前保存的地方品种有9个,即老遗生、水遗生、平梨、夏梨、涩巴梨、光皮梨、秤锤梨、木梨和银梨。生产上的栽培品种以砀山酥梨为主,其它品种包括有雪花梨、长把梨、马蹄酥、秦酥梨、早酥梨、丰水、幸水、水晶梨等30多个品种。彬州梨外形美观、个大香甜、汁浓核小、肉厚无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1999年被评为“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多次被评为陕西省优质   水果,多次获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像奖。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彬州梨适宜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域栽培。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要求。   (2)品种选择:品种以目前保存的9个地方品种为主,即老遗生、水遗生、平梨、夏梨、涩巴梨、光皮梨、秤锤梨、木梨和银梨,同时可选择砀山酥、早酥、八月红、秋水晶、六月酥、锦丰、中梨3号、绿宝石、南水等。   (3)生产过程管理:   ①栽植:栽植密度为株行距2.5-3米×4米,每亩栽植55-60株。授粉树配置20%,栽植行向为南北行。   ②土壤管理:一是深翻改土。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二是果园生草。选用草种有白三叶、黑麦草、碗豆等,宜于春末夏初、初秋雨后趁墒在行间条播或撒播。三是果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早施、重施基肥,适时适量追肥。要求所使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梨园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有:农家肥:包括厩肥、厕肥、沼气肥、绿肥、作物桔秆肥、饼肥等,除沼肥、绿肥外,其它肥料堆沤腐熟后使用,有害元素含量不得超标。商品肥料:包括有机复混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无机(矿质)肥(化学肥料)、叶面肥等。其它肥料:不含有害物质的食品、鱼渣、牛羊毛废料、骨粉、氨基酸残渣、骨胶废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醋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经农业部门登记允许使用的各种肥料。禁止使用肥料: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金属、橡胶、塑料等有害物质的垃圾。硝态氮肥和未经腐熟的人粪尿。国家或省上明文禁止使用的肥料和未获准登记的肥料产品。施肥量以当地土壤条件和施肥特点来确定,盛果期梨园按产量计算施肥量,每生产100公斤优质梨果需纯氮1公斤,磷钾各0.8公斤。每产100公斤梨果,应施有机肥150-200公斤。   ③水分管理:灌水主要时期是萌芽期或花后幼果膨大期,采果后到封冻前。灌水量要求为灌水过后,梨根际范围的土壤全部湿润为好,即以田间最大持水量60%作为灌溉指标。灌溉方法有穴贮肥水、微灌、渗灌、滴灌等。   ④整形修剪:梨园常用的树形有改良纺锤形和细长纺锤形。亩栽50株以   下,宜选择“改良纺锤形”。即干高70-80cm,树高3.5米左右,冠幅为行距3/4,中心干较顺直,与主枝比3-4:1.在中心干上选培小主枝10-12个,开张角度80度。冠下3个小主枝斜向行间,枝展1.2-1.5m,冠中上部7-9个枝,枝展1.0-1.2米。亩栽64株以上,宜选择“细长纺锤形”。即干高90-100cm,树高3米左右,冠幅为行距3/4。中心干顺直,与主枝粗度比3:1。在中心干上选培小枝14-15个,开张角度70-85度,树冠下、冠上略短,冠中略长,呈“纺锤形”。   修剪的主要措施:抬高主干,加粗中心干;理清调顺枝头,疏除害枝;控制树高,缩小冠幅;减少骨干枝数量,加大主枝角度;保持主枝下大上小,单轴延伸,插枝补空,螺旋上升。   ⑤保花保果:主要措施有:在初花、盛花期各喷一次0.3%硼砂加0.1%尿素加1%庶糖(蜂蜜最好)混合液。开花前1-2日,在果园内相距500米放置一箱蜜蜂,可满足5-10亩果园授粉。还可引进凹唇壁蜂,角额壁蜂,50-60米挂放一个蜂巢。结合疏蕾,采取花粉,在花开的当天上午进行人工点授或机械喷粉。   ⑥疏花疏果:根据枝果比、叶果比或果间距离定果。砀山酥梨枝果比3.5:1,叶果比为25-30:1,果间距20cm留一个果。第一步疏花枝:结合复剪按果枝比3-5:1疏除过多、过弱花枝,剪截串花枝。第二步疏蕾疏花:对选留的花序保留1-2个边花蕾或花朵,其余花蕾花朵疏除。第三步疏果定果:先疏除小果、侧斜、畸形、病虫果,在5月20日前定完果。   ⑦果实套袋:应选套袋增值高的品种;选园貌整齐,管理水平高的果园;选树龄较轻、健壮偏旺、结构良好的树体;选果形端正,完好无病的边果进   行套袋。另外套袋前要及时喷药,可选择世高3000倍或多抗霉素1500倍或菌立灭乳剂600倍加灭幼脲3号1500倍或速螨酮4000倍。   ⑧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采用化学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用药原则:允许使用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在AA级和A级绿色食品   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不能满足植保工作需要时,允许使用以下农药及方法:   中等毒性以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机合成农药,按照有关农药使用准则,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选用低毒和中毒等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生长期只允许使用一次;严格控制好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注意不同作物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   禁止使用A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梨生产禁止使用的农药。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彬州梨成熟后就可以采收,一般判断成熟度的方法有看果皮的色泽、测果肉的硬度、计算果实发育的天数等。采收时要按“先外后内,先下后上”的顺序采摘,且多用梯登,避免脚踩枝碰芽叶。阴雨天气和露水未干时不要摘果。采果方法是用手掌轻托果实,食指抵住果柄基部,轻轻用力向食指按压的方向斜歪一下,可使果柄与果枝自然分离。采果应轻拿轻放,避免人为损伤,果实须保留果柄;随采果随选果,将病虫、畸形、过小或残损伤果拣出。采收后的果实应立即运往阴凉处预冷,切忌日晒、雨淋,在散除“田间热”后再进行分级包装。   (5)生产记录要求:彬州梨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彬州梨个大匀称、外形美观。单果重100-300g。成熟时呈亮黄色,果面洁净,无病虫为害、果面干瘪和机械伤。   (2)内在品质指标:彬州梨酥甜、汁浓、核小、肉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在14%-17.1%;彬州梨硬度一般为12.96/cm2左右,较耐贮藏。   (3)安全要求:彬州梨执行《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NY5011-2006)中的卫生要求。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按照国家标准《鲜梨》(GB10650-1989),将彬州梨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个等级。   (2)包装:包装材料主要为纸箱。所用的箱板、隔板、蜂窝状隔板、果垫、包装纸及其印色、胶水、封箱胶纸等应清洁、无毒。箱体两端留气孔4-6个,直径15mm左右。   (3)标识:产品应有明确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产品的执行标准、生产者及详细地址、产地、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彬州梨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4)其它:贮藏的适宜温度为0℃-5℃,湿度为90-95%。贮藏方法有冷库贮藏、土窑洞贮藏、气调库贮藏等。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下一篇:梨、枣木工艺制品

淳化荞麦

   淳化荞麦籽粒色泽红褐色或黑褐色,面粉灰白色,具有特殊芳香味。受地域影响,淳化县城北部,海拔12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种植的荞麦品质为上乘,尤其是汉甘泉宫遗址所在地铁王乡梁武帝村(海拔1350~1400米)出产的荞麦,棱角隐讳,俗称无棱荞麦,因其颗粒饱满浑圆,出面率高,故品种为最上乘。   内在品质   淳化荞麦富含淀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芦丁、总黄酮、蛋白酶等,其铜、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较高。   食疗保健   用淳化荞麦磨面加工的食品入口滑润,易于消化吸收,有益于防治贫血病及癌症,控制糖尿病,治疗高血压,尤以降低胆固醇、血脂、血糖、血压的功效最为显著。是保健、养生、美容之佳品,特别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压人群的最佳治疗保健食品。   产地自然环境   淳化荞麦产地位于咸阳西北部,地势基本呈北高南低状,海拔介于630~1809米之间。属渭北黄土高塬南缘丘陵沟壑区,气候特点为大陆性季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8℃~10℃,年降水量610.8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249.1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49.86×108焦耳/平方米,≥10℃活动积温3281.0℃,平均无霜期170~183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荞麦的生长与营养物质的积累。   地域范围   淳化荞麦生产区域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8′-108°50′,北纬34°43′-35°03′。东与三原、耀县为邻,南与泾阳、礼泉相接,西隔泾河与永寿、彬县相望,北与旬邑接壤。其分布区域包括城关、秦河、铁王、卜家、十里塬、胡家庙、官庄、润镇等8个乡镇,常年生产面积5万亩,年产量约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淳化荞麦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薄、抗病性强;籽粒饱满,果皮红褐色或黑褐色,出面率高,面粉细腻,色泽均匀,制作的食品外形光亮,入口滑润,适口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淳化荞麦营养丰富,粗蛋白平均含量不低于11.47%,粗脂肪含量高出对照至少7个百分点。 3、安全要求: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麦类及面粉NY5301-2005荞麦的规定的标准要求。   下一篇:关中奶山羊

秦都红薯

  秦都红薯是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的特产。秦都区地处关中平原,气候温和,境内红薯种植面积近2万亩,年产近20万吨。以无公害、 出粉率高、粉质好的莽塬红品牌享誉陕西乃至西北。秦都红薯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秦都红薯,明清时期已有种植。民国十八年关中大旱,红薯以其“一季红薯半年粮”的粮食属性,解决了成千上万三秦儿女的饥饿之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供求紧张时期,红薯在解决群众温饱、渡过饥荒上发挥了很大作用。2001年开始,秦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红薯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农业部门强化技术力量,推广地膜红薯栽培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以马庄、双照为主的红薯产业基地,逐渐成为农民群众发展家庭经济的支柱产业。   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马庄镇一带因为土层厚、降水少、无污染,种植红薯早有历史,为了推广红薯竞争力,村支部召集党员们集思广益,积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薯课题研究组联手,引进了“秦薯4号”、“彩色红薯”等新品种,并通过党员示范,邀请专家给村民讲解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积极推广机械化栽种、收获,注册“莾塬红”商标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如今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280多户,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红薯种植2万亩,每年为群众增收6000余万元,秦都红薯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出口韩国、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   2013年,咸阳市秦都区莽塬红红薯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秦都红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秦都红薯种植区域位于咸阳北塬的马庄镇和双照街道办,距咸阳市区1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8o37′-108o45′,北纬34o18′-34o26′。东到三合村,南到下帝王村,西到龙北村,北到将相村,辖57村,总面积2万亩,年产红薯6万吨。下一篇:秦镇米皮

兴平大蒜

  兴平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是大蒜的最佳适生区。大蒜种植历史悠久,在民间早有"唐蒜"之说,"大蒜之乡"的美称也早已饮誉全国。兴平大蒜以蒜头肥、瓣个大、包衣紧、味辛辣为特点,蒜苔以翠绿鲜嫩清香、甘甜辛辣适中、体长均匀、味道鲜美为特点,久负盛名。198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陕西省大蒜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到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国内远销到山西、北京、河南、内蒙、甘肃、四川、新疆、青海、广州等省、市自治区。   兴平大蒜   所在地域: 陕西   申请人: 兴平市园艺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兴平大蒜生产区域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地理位置东经108°18'-108°26',北纬34°13′-34°16′,东到庄头镇三吴村,西到桑镇苟家坡村,南到汤坊镇龙兴村,北到赵村镇址坊头村,主要涉及桑镇、赵村、汤坊、丰仪、庄头5个镇办,56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2.1万亩,年产蒜头2.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兴平大蒜蒜皮紫红色、整齐美观、蒜头肥重40-50 g、瓣八九个、包衣紧、味辛辣。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兴平大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及钙、镁等微量元素,其中钙含量>217.91㎎/㎏,镁含量>341.71㎎/㎏。 3、安全要求:兴平大蒜的产地环境符合NY 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生产管理过程严格遵照《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规程》,农残检测超标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处理;产品标准符合NY 5001-2007《无公害食品葱蒜类蔬菜》。   下一篇:兴平辣椒

彬县大晋枣

  大晋枣是咸阳市彬县地方名特果品,在彬县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豳风》中有“八月剥枣”诗句。明诗云:“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杀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目前,树龄300年以上的大晋枣药用极高,自古以来为历代贡品。   大晋枣色泽鲜艳,个大核小,皮薄肉厚,味甜汁浓,营养丰富。鲜果含糖量20.6%,干果含糖量78.43%,含蛋白质1.2%-2.3%,脂肪0.2%-0.4%,并含有铁、钙、磷等矿物质,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每100克中含维生素D3000毫克,营养成份高于其他枣类。   大晋枣重鲜果单果最重达50克,素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美誉。在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被誉为“枣王”。彬县大晋枣分布面积,主产区在泾河川道。彬县目前有大晋枣面积1.2万亩,年产量1000吨。彬县大晋枣是食用、药用的佳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品。   彬州大晋枣果形美观,近圆柱形,果实大,平均单果重45g,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的说法;果色如红棕,富有光泽,皮薄核小,肉质细脆,味甜甘美。   内在品质   彬州大晋枣营养丰富,鲜枣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20.6%~32%,含糖量9.2%~21%,含酸量0.21%~0.28%,维生素C的含量达278~350mg/100g,还含有较多的钙、磷、铁和维生素A、B及芦丁等药用成分。   产地自然环境   彬州大晋枣主产区位于陕西省彬县境内的泾河及其支流水帘河和高渠河两岸,海拔800~1000米。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气温年较差27.7℃,日较差11.7℃;年平均日照2199.3~2298.8小时,总辐射115.181~117.546千卡/小时,光能资源丰富。无霜期176~180天。年平均降雨量580毫米,土壤多为淤墡土、黄盖粘黑垆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腐殖质层厚,肥力较高,特别适合大晋枣的生长。   域保护范围   彬州大晋枣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07o08′18.6″~108o08′18.6″,北纬35o 00′36.5″~35 o11′32.8″,包括城关、义门、炭店、新堡子、小章五个乡镇32个村,东起炭店乡早饭头村,西至义门镇弥家河村,南起城关镇李家川村,北至小章镇西堡村。生产面积1千公顷,年产鲜枣1千吨。   独特的枣园管理   彬州大晋枣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川道地建园。选用以普通枣树根蘖苗为砧木的嫁接苗。加重磷钾肥比例,亩施磷肥150kg,,硫酸钾50kg,,尿素25kg,,在3月份结合深翻进行施肥。幼龄枣树修剪增枝扩冠,   实行“一拉、二刻、三扶、四短截、五回缩”的独特枣园管理。   一拉:当年定植不进行定杆,在萌芽前将植株压弯,用绳子拉成45°~60°,促进多发枝,发好枝。   二刻:拉枝后在主干背面上每隔40cm左右,选一方位适当、牙体饱满的二次枝进行留桩短截,然后在芽上方1cm处刻伤深度达木质部,促进伤口下主枝萌动抽生枣头,增加枝叶量。   三扶:定植的第二年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结果面积,在萌芽前将第1年拉平后的永久性植株主干立杆扶直,增强树势。   四短截:对主干上空间大,枝量少的部位,将二次枝留桩1cm短截,促其主芽萌发,增加结果基枝。   五回缩:对树冠发育生长超过要求时,顶端回缩,控制树体向高发展,增加中、下部生长优势,减少无效消耗,提高枝叶质量。成龄树修剪以控为主,促控结合,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确保连年丰产稳产。   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主干基部进行环剥,环剥口为2cm,环剥后用无菌农膜带包扎剥口,以后逐年上移,可延伸至侧干枝带进行环剥。   彬州大晋枣主要害虫有枣粘虫和枣球坚蚧,病害基本不发生。枣粘虫防治上在各代幼虫孵化盛期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下旬进行喷药、叶面喷洒速灭杀丁或功夫2000倍液,每期喷药2次,间隔7天左右。对枣球坚蚧于6月下旬树冠喷洒蚧死净或辛硫磷1000倍液1~2次。   彬州大晋枣   地域范围   彬州大晋枣主要分布于彬县泾河及其主要支流的两岸川道及坡台地区,包括城关、义门、炭店、新堡子、小章五个乡镇32个村,东起炭店乡早饭头村,西至义门镇弥家河村,南起城关镇李家川村,北至小章镇西堡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8′18.6″-108°08′18.6″,北纬35°00′ 36.5″ -35°11′ 32.8″。总生产面积1.5万亩,年产量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彬州大晋枣果形美观,近圆柱状,个大均匀,色如红棕,富有光泽,皮薄核小,肉质细脆,味甜甘美。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 彬州大晋枣营养丰富,其中平均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23.2%,含糖量10.37%,含酸量0.25%,维生素C含量283毫克/百克. 3、安全要求: 彬州大晋枣的产地环境严格按照部颁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地环境条件要求标准执行;生产管理过程严格遵照《无公害食品林果类生产技术规程》,农残检测超标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处理;产品标准符合NY 5252-2004《无公害食品冬枣》。下一篇:辣子蒜羊血

兴平关中黑猪

  陕西省兴平市种猪示范场是集关中黑猪保种和育种为一体的繁育场,经过几十年坚持本品种选育终于成功培育出了兴平关中黑猪新品种。该场先后荣获农业部全国猪种改良先进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养猪产业化基地、获全国首批农业科技示范园。承担的关中黑猪育种、杂交利用课题获陕西省政府和咸阳市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兴平关中黑猪获得农业部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2010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兴平市种猪示范场是陕西省唯一的关中黑猪选育场,育种目标以突出猪肉质优为主要特点,该品种具有头轻、体长、背腰平直、体态清秀、繁殖力高、遗传性能稳定、肉质优良、抗逆性强等特性。其生产性能主要表现为:   关中黑猪成年公猪体重200Kg,母猪体重180Kg,公猪体长153.25cm,腰围132.75cm,体高76.0cm。母猪体长150.0cm,腰围128.40cm,体高75.43cm。   关中黑猪后备猪120日龄左右初次发情;公猪7-8月龄,母猪6-7月龄达到性成熟,体重80-100Kg即可开始配种,母猪利用年限一般为5年。母猪平均产仔数12.54头,窝产活仔数11.52头,初生窝重17.72Kg,初生个体重1.41Kg,30天断奶仔猪成活数11.03头,仔猪成活率95.75%,仔猪30天断奶重8.74Kg/头,断奶窝重96.40Kg。172日龄宰体重为88.61Kg,胴体重65.73Kg,屠宰率74.22%,瘦肉率56.38%,料重比3.32:1,皮厚0.239cm,背膘厚度2.49cm,眼肌面积33.47平方cm。嫩度为3.65Kg,大理石纹3.53,pH6.12,保水力96.6%,肌肉脂肪含量7.15%。   以关中黑猪为母系的三元杂交猪杂交优势十分明显,150日龄达100Kg,20-100Kg阶段日增重0.818Kg,料重比3.0:1,皮厚0.22cm,屠宰率76.62%,胴体重68.86Kg,胴体瘦肉率60%。其肉色红润,大理石纹明显,味香细嫩。   地域范围   兴平关中黑猪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兴平市行政区内的十四个乡镇(办),包括:店张办、南位镇、南市镇、东城办、阜寨乡、西吴镇、田阜乡、庄头镇、丰仪乡、汤坊乡、桑镇、赵村镇、马嵬镇、西城办。兴平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紧靠渭河北岸,属平原县。处东经108°17′49″-108°37′7″,北纬34°12′50″-34°26′53″之间。东邻咸阳市秦都区,南与周至、户县隔河相望,西连武功县,北与乾县、礼泉接壤,总面积507.4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24%。海拔390-460米,高差约70米。总生产规模36.9万头,年总产量295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兴平属平原农业市,地形北高南低,南沿渭河分为渭河冲积平原和黄土台塬两个地区,高差50-70米。向北依次是沙滩、阶地   平原(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和黄土台原,群众依次称为沙滩地、原地、二道原和原上,因此兴平是一个平原县。土壤分布规律:从北向南依次为塿土—黄土—塿土—潮土—淤土。台原与二、三级阶地以塿土为主,沿渭河一带为潮土和淤土。土壤pH值为8.63,偏碱性,土壤肥力状况概括起来是肥力不高,绝大部分属于中肥水平。台原土地面积大,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属中产水平,发展潜力大,川道紧靠城区,农业生产水平高,出产   丰富,非常适宜生猪生产养殖。   (2)水文情况:我市渭河平原和渭北黄土台塬两大地貌单元都属于低产流区。全市多年平均径流量1390万立方米,平均径流深为28.4毫米,平均径流系数0.05。我市的地下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渭河平原地区,是良好的多年调节天然地下水库,也是我市目前渭河平原区的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二是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在渭北黄土台塬地区,埋藏深。兴平市降水量差异大,时空分布不均。年降水80%,保证率为454毫米,年平均偏差94.8毫米。秋季平均降水量201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36%。降水强度以7月最大,为9.2毫米/日。   (3)气候情况:兴平地势北高南低,紧靠渭河,属大陆性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明显,光照丰富,全年太阳总幅射量111.5千卡/厘米2,日照总时数20377小时,热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3.1℃,年平均降水量为585.4毫米,湿润状况,平均湿度60%,属半湿润地区。生物资源种类较多,农业生   产发达,以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资源丰厚,以猪、鸡、牛、羊为主。   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属陕西省畜牧十强县之一。   (4)人文历史情况:兴平关中黑猪已被列入《陕西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8),是陕西省在关中地区培育的肉脂兼用型品种。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咸阳市的兴平市。   品种来源:关中黑猪是在关中群众改良猪种的基础上选育的一个肉脂兼用型品种。为了适应养猪生产发展的需要,在二十世纪50年代引进巴克夏、约克夏及苏联大白猪与八眉猪进行杂交改良,到60年代在陇海铁路沿线形成了一个以兴平、武功为中心的改良猪种区,使猪的性能及品种特性发生了根本变化。1971年陕西省农业厅在总结关中地区猪种改良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八眉猪为母本,与巴克夏杂交,适当吸收内江猪等血液,培育一个被毛全黑、增重快、繁殖率高的肉脂兼用型关中黑猪新品种。1984年关中黑猪通过品种验收,由于关中黑猪与当地土种猪相比,具有体形大、增重快、瘦肉多的特点,八十年代后期,关中黑猪的推广覆盖面不断扩大,其所生产的种猪不仅满足关中地区外,还销售到甘肃、山西、河南等省。   关中黑猪是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其耐粗饲、适应性、繁殖力、抗病力、合群性均优于引进品种。从1992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兴平种猪示范场在保种的基础上,坚持快长、多仔、瘦肉多的选育方向,通过继代选育、群体建系的方法,使关中黑猪的品质进一步优化,具有头轻、体长、两耳向前、背腰平直、臀部丰满、四肢健壮等特点,产仔力达12.5头,日增重672克,料肉比3.01,瘦肉率56.4%,肉色红润,味香细嫩,大理石纹明显。它与长白等品种杂0合力很好,经多次试验测定,杂交效果显著,日增重0.83kg。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猪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猪场周围3km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污染源。猪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km以上,猪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   猪场生产区布置在管理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区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推荐实行小单元式饲养,实施“全进全出制”饲养方式。猪舍应能保温隔热,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猪舍内温度、湿度环境应满足不同生理阶段猪的需求。猪舍内通风良好,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符合标准。   饲养区内不得饲养其他畜禽动物。猪场应设有废弃物储存设施,防止渗漏、溢流、恶臭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采取“统一规划,分片指导,面上杂交,点上选育,以场定型,按群建系”的方法,选择具有体形大、增重快、瘦肉多的纯种关中黑猪进行繁育。   工艺流程:配种间,分设公猪栏和母猪栏位,公猪长期饲养在该车间,以随时配种,直到淘汰。母猪为断奶后的空怀猪,妊娠20天内的母猪和待配的后备母猪,饲养周期为6周;妊娠间,饲养妊娠20-110天的妊娠母猪,   饲养周期12周;分娩间,按照预产期提前一周进入分娩舍,实现分娩和哺乳过程,饲养周期为6周。母猪猪在断奶后转入配种车间,仔猪转入保育车间;保育间,饲养断奶后的仔猪,饲养周期为6周,要求期末体重为25-35kg;后备猪培育,饲养25-100kg的后备种猪,经测定、培育、选择,向种猪群按一定比率输送青年种猪,替代老龄和生产性能低下个体。   引种:需要引进种猪时,应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进行检疫;引进的种猪,隔离观察15-30天,经检查确定为健康无病后,方可供繁殖使用。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   人员管理: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饲养管理:饲喂,饲料每次添加量要适当,少喂勤添,防止饲料污染1;根据饲养工艺进行转群时,按体重大小强弱分群饲养,饲养密度要适宜,保证猪只有充足的躺卧空间;每天打扫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经常观察猪群健康状态;灭鼠、驱虫,定期投放灭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做无害化处理。   饮水:经常保持有充足的饮水,水质符合NY5027的要求;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避免细菌滋生。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猪的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根据营养需求,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饲料中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应是取得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具有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或取得产品进口登记证的境外饲料添加剂。禁止在饲料中添加β-兴奋剂、镇静剂、激素类、砷制剂等,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应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不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不应使用未经无害处理的泔水。   免疫:猪群的免疫符合NY/T5339的要求;免疫用具在免疫前后应彻底消毒;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瓶要做无害化处理,不得乱扔。   兽药使用: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尽量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使   用量,仔猪、生长猪必须治疗时,药物的使用要符合NY5030的要求,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   消毒:消毒剂要选择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猪舍人口设消毒池,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猪舍消毒,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于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用具消毒,定期对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   带猪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猪消毒的消毒药有:0.1%新沽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   (4)产品收获、屠宰、捕捞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商品肉猪上市体重在90kg;饲料药物添加剂和兽药的使用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休药期。生猪屠宰按“屠宰加工生猪屠宰操作规程”和“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规定进行,屠宰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按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执行。病死或淘汰生猪的尸体按GB16548进行处理;猪场不得出售病猪、死猪;有治疗价值的病猪应隔离饲养,由兽医进行诊治。猪场废弃物处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粪便经堆积发酵后应作农业用肥;猪场污水应经发酵、沉淀后才能作为液体肥使用。   (5)生产记录要求:根据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生猪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生猪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   况;猪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生猪养殖代码。资料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保留2年。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兴平关中黑猪被毛黑色,具有头轻、体长、两耳向前,背腰平直,腹线上收,体躯圆,臀部丰满、四肢健壮,适应性广,抗逆性强,07对以上的特点。兴平关中黑猪肉色红润,大理石纹明显。   (2)内在品质指标:屠宰率74.55%,瘦肉率57.16%,肌肉脂肪含量7.15%,系水力96.6%,pH值6.12。长白×关中黑杂交后代,胴体肉色鲜线3.47,大理石纹3.53,系水力93.41%,瘦肉率60%以上,膘厚2.8厘米,皮厚0.25厘米,眼肌面积30平方厘米,肉质细嫩,味香。   (3)安全要求:兴平关中黑猪生产严格按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规范和标准生产。   NY5029无公害食品猪肉;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0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5033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NY/T5339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兴平市关中黑猪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2)检疫:商品猪上市前,应经兽医卫生检疫部门根据GB16549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合格者方可上市屠宰。   (3)运输:运输车辆在运输前和使用后要用消毒液彻底消毒;运输途中,不应在疫区、城镇和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   下一篇:兴平大蒜

漠西大葱

  漠西大葱   近几年,漠西社区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露地大葱,从一两村逐步发展为全乡特色产业。大葱品种也越来越多,现有中华巨葱、葱王、全兴、金麦等品牌,质量均达到了国家级大葱验收标准。据漠西大葱协会的一位人士介绍,漠西大葱有葱白长、无丝、细腻、不辣、口感好等特点,远销于西安、咸阳、杨凌、宝鸡等地。      蔬菜   陕西   乾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乾县漠西社区所辖夹道村、马桥村、安庄村、陈家庄村、冯家村、宇村、龙岩村、大桥村、四里坊村、南白村1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8′~108°15′,北纬34°28′~34°33′下一篇:乾县苹果

礼泉小河御梨

  小河御梨又称小河梨、小河酥梨,具有“皮薄核小渣细糖度高”等优点,果肉白色,质细酥脆、汁多、味甜、品质上等,在当地更是有“小河梨,酥又甜,落在地上看不见”的歌谣。小河御梨曾被评为全国名特水果,至今更是闻名遐迩,誉满四海。礼泉小河御梨果形端正,圆形或长圆形,果肩平,单果重180~200g左右;果面光滑淡黄,果肉洁白如玉;皮薄肉厚核小,质细无渣多汁,浓甜如蜜怡人。礼泉小河御梨果实硬度≥4.5kg/cm2,可溶性固形物≥ 14.0%,总糖≥ 12.0%,总酸≤ 0.07%,膳食纤维≤3.1 g/100kg,维生素C≥2.5 mg/100kg,钾≥ 130mg/100kg,硒含量42ug/kg。   陕西   礼泉县小河酥梨协会    礼泉县石潭镇的上石村、底石村、杨车村、苏邢村、铁罗村、大同村、杜家村、北其村、南其村共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1'51″~108°23'36″,北纬34°32'47″~34°35'13″   AGI2017-02-2105下一篇:端午节纪念唐太宗习俗

三原小磨香油

  三原小磨香油,始自清代,距今约三百年历史。三原小磨香油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不但能促进人们的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矿物质等,可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对软化血管和保持血管弹性均有较好的效果。小磨香油还有润肤、祛斑、疏经活血、预防脱发和过早出现白发的功效,因此最有益于中老年人延缓衰老。1984年成立三原香油公司,生产“龙桥春牌一滴香”小磨香油,1987年获陕西省优质产品称号。该产品经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站多次化验,质量指标均优于“陕Q/B180-79”小磨芝麻香油省级标准。陕西兴邦油品有限公司作为三原小磨香油产业的龙头企业,自主研发的小磨香油生产设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专利;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2010-2011年度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荣获了第十八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   三原小磨香油久负盛名,以其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产品畅销国内外,经久不衰。近年来,三原小磨香油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县已有香油获证企业46家,在全国香油市场占据较大份额。三原小磨香油具有浓郁、显著的香味,能促进人们的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芝麻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营养价值较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三原小磨香油采用当地生产的优质芝麻,以手工生产为主,经筛选、漂洗、炒籽、扬烟、磨浆、兑浆搅油、振荡摇油、毛油处理等多道生产工序,才能生产出纯正优质的小磨香油。用石磨磨制香油比普通香油具有更浓郁的醇香,其风味来自独有的石磨工艺,是普通香油所不具备的。其保持了1600多年的绿色物理加工制作工艺,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芝麻营养的最大化,而且口味醇香,更易在烹饪中保持食物的色、香、味。近年来,三原小磨香油产业继续扩大,已占据全国26个省、市香油市场,知名度高,质量可靠。   三原小磨香油    陕西省三原县城关镇、西阳镇共2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三原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界定三原小磨香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的函》,三政函字〔2014〕10号    三原县地方标准:DB610422/T02-2014《三原小磨香油制作工艺及技术规程》   下一篇:三原北坡红石榴

咸阳茯茶

  陕西茯茶出自于陕西咸阳市泾阳县,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她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原料来自陕西泾阳一带的黑毛茶,茶体紧结,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汤橙红透亮,滋味醇厚悠长。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的人群饮用。特别是对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凉地区,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的游牧民族而言,在缺少蔬菜水果的情况下。因而,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泾阳县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东与三原、高陵县交界,南与咸阳市渭城区接壤,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与淳化、三原县毗邻。从泾阳县城出发到西安城北客运站44公里。茯茶的出现,约在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即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初)问世,采用陕西泾阳黑毛茶为原料,手工筑制,称“泾阳砖”;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伏茶”。名称由来因其药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称为“茯茶”或“福砖”。由于系用官引制造,清代前期须在兰州府缴纳三成至五成砖茶作为税金,这批茶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其余的砖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令在指定的销区销售,故称为“附茶”。   陕西茯茶有三不能制:一是离了泾河水不能制;二是离了关中气候不能制;三是没有陕西人的技术不能制。由此可见,咸阳的水质和气候无疑是茯砖茶加工的最佳自然资源。经过咸阳市供销社不懈努力,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总投资5958。4万元的陕西茯砖茶生产项目正式落户秦都区沣东镇。秉承茯砖茶的历史渊源,挖掘茯砖茶的传统文化,使这一失传600多年的茶叶加工项目重新得以恢复。下一篇:牛拉鼓

泾阳茯砖茶

  “泾阳茯砖茶”茶体紧结,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汤橙红透亮,滋味醇厚悠长。泾阳茯砖茶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咸阳泾阳出砖茶。”泾阳茯砖茶,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她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与粮、奶、肉一起,成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的必需品。   泾阳茯砖茶属黑茶类;按再加工茶类分有花茶、紧压茶、萃取茶等,泾阳茯砖茶又属紧压茶类。全国一千多种茶品中,唯泾阳茯砖茶品中生长繁殖有一种有益曲霉菌——“金花菌”,生物学家现定名为“冠突散囊菌”。它是泾阳茯砖茶的独特之处,因而形成了泾阳茯砖茶的独特风格。   “泾阳茯砖茶”茶体紧结,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汤橙红透亮,滋味醇厚悠长。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的人群饮用。特别是对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凉地区,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的游牧民族而言,在缺少蔬菜水果的情况下因而,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陕西省泾阳县泾干镇、中张镇、三渠镇、永乐镇、桥底镇、云阳镇、崇文镇、王桥镇8个镇和安吴镇高村、甘泽堡村、姚家村、马甲村、西李庄村、东李庄村、中山村、茹家村、竹园张村、王家村、徐岩村11个行政村现辖行政区域    《泾阳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泾阳茯砖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泾政函〔2012〕28号    陕西高香茶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XCY0001S-2012《泾阳茯砖茶》   泾阳茯砖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毛茶:选自陕南、湖南、四川等地的黑毛茶。   2.生产用水:产地范围内的地下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二、加工工艺   原料精选→ 筛分→蒸茶→渥堆发酵→熬茶汁→炒茶→司称→蒸茶→装模→压制成型→晾置→退模→预包装→进烘上架→发花→干燥→检验合格→包装→成品入库。   三、加工要点   1.渥堆发酵:蒸5至7分钟的毛茶倒入木仓,平铺高度1m左右,发酵12小时,发酵温度40℃至60℃,根据情况及时搅动。   2.发花:分为3个阶段,各4天。第一阶段,发花室温度24℃至26℃,湿度65%至75%,砖茶内出现白色菌丝;第二阶段,温度升至27.5℃至28.5℃,湿度75%至85%,砖茶长出茂盛的冠突散囊菌;第三阶段,发花室温度控制27.5℃至28.5℃,湿度55%至65%,持续至发花完成。   3.干燥:发花完成后每天升温3℃,升到50℃持续2天后,温度每天降2℃至35℃,再每天升温1℃至40℃,到干燥为止。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形规格整齐、匀整,色泽褐黄,金花显露,菌落饱满,分布均匀;香气纯正持久,陈香显露;汤色清澈,红浓明亮;滋味醇厚回甘,略显绵滑;叶底暗褐,较匀齐。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特 级    一 级   水分(质量分数),% ≤    14.0(计1分为12%)   总灰分(质量分数),% ≤    8.0   茶梗(质量分数),% ≤    15.0    18.0   非茶类夹杂物(质量分数),% ≤    0.8   冠突散囊菌(菌数/克干茶) ≥    30×104   注:采用计1分换算茶砖的净含量。   3. 安全和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下一篇:嚷糊

咸阳马栏红

  咸阳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农业综合经济实力位居陕西省l0地市之首。咸阳果业栽培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咸阳市始终把果业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近些年,果业规模迅速扩大,果品质量逐年提升,果业效益显著提升,已成为陕西第一果业大市。   目前,全市水果种植面积已达到421万亩,总产583万吨,其中苹果323万亩,产量472万吨,占陕西省苹果总产的42.9%,占全国苹果总产的11%,浓缩果汁产量占全球六分之一。咸阳果品、果汁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以及欧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俄罗斯等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果业已成为咸阳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果业收入占到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80%。以“咸阳马栏红”、“乾县双矮”为代表的苹果生产已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优势特色产业。   为了实施果业产业品牌战略,2013年咸阳市市委市政府就决定将“咸阳马栏红”苹果作为我市的公共区域品牌培育,经过努力,“咸阳马栏红”苹果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果品品质逐年提升,也具有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从2016年底,开始着手“咸阳马栏红”商标申请注册工作,历时近一年时间,今年9月,终于成功注册“咸阳马栏红”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继咸阳茯茶、三原廖花糖、淳化饸饹、长武苹果之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我市的第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也是我市唯一一件跨县域注册保护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涵盖了咸阳北部五个县域,惠及百万果农。从此咸阳优质苹果正式有了一个统一响亮的品牌“咸阳马栏红”。   “咸阳马栏红”苹果种植面积177万亩,产量231万吨,生产地域范围为咸阳长武、旬邑、永寿、淳化、彬县五县全境42个乡镇。“咸阳马栏红”苹果具有绿色生态、色泽艳丽、脆甜多汁,风味浓郁等特点。下一篇:旬宝苹果

淳化荞面饸饹

  特定品质     淳化特产饸饹是淳化县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荞面饸饹制作工艺,被列入咸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淳化县荞面饸饹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元代就已产生。荞面饸饹制作包括面粉加工、调面、压制、熟辣椒、煎臊子汤等有一整套非常考究的制作工艺,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其“筋长光亮、香辣宜人、柔瓢可口”的特点,成为大众所喜爱的面食。   文化典故     淳化荞面饸饹源远流长,两千年前即已滥觞,汉武帝出巡淳化,见甘泉宫外紫花清雅艳丽芬芳,闻知此乃荞麦,果实所制饸饹乃一道美食,遂心花怒放,玉箸刚举,顿觉芬香扑鼻,味道鲜美,别有滋味贻芳,不逊山珍海味,远胜玉液琼浆,龙颜大悦,赐为御宴,为出征将士壮行,作凯旋军队之犒劳奖赏。一时,宫中文武竞相效仿,京城内外争先品尝。深巷柳荫下,挑担小吃叫卖;通衢大道旁,专营饭馆开张。淳化荞面饸饹由此名声远扬,遍传都城长安,远播华夏城乡。   下一篇:淳化花椒

咸阳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秦都区 秦都红薯 春节食品之年糕 西乡松花变蛋 泾渭茯茶 大红甜石榴 西安荠菜春卷 秦都大蒜 秦镇米皮 秦都秦椒 兴平辣椒 三原蓼花糖 漠西大葱 三原小磨香油 泾阳茯砖茶 兴平关中黑猪
杨陵区 杨凌蘸水面 官村西甜瓜 窝窝面 雪花糖 菜疙瘩 枣卤沫糊 海味罐罐茶 鸡血面 胡羊肉 三原蓼花糖 兴平辣椒 兴平大蒜 三原小磨香油 泾阳茯砖茶 秦都红薯 淳化荞麦
渭城区 biang bian 咸阳花馍 山楂拉皮冻 绿豆凉皮 桂花糖芋艿 坛子糕 葱椒核桃 麻辣羊肝花 酥羊肉 高丽豆沙 绣球饼 陕西萝卜饼 三原蓼花糖 兴平辣椒 兴平大蒜
三原县 三原蓼花糖 三原小磨香油 三原石榴 笼笼肉加馍 三原泡油糕 泡泡油糕 三原北坡红石榴 笼笼肉 三原千层油饼 咸阳浆水面 疙瘩面 三原金钱油塔 三原白封肉 南点心 羊肝夹膜 兴平辣椒
泾阳县 泾阳茯砖茶 泾阳肉夹馍 泾阳乌鸡 泾阳凉皮 泾阳甑糕 秦川牛 泾阳羊肉泡 穰饸 花马蔬菜 泾阳酿酒葡萄 沙红桃 水晶菊花酥 马鞍桥油糕 蘑菇窝窝面 嚷糊 兴平辣椒
乾县 漠西大葱 乾州布艺 乾县酸汤挂面 乾州锅盔 乾县苹果 酱辣子 乾县富硒苹果 乾县锅盔 乾县豆腐脑 乾县红提葡萄 盛元歧山面 乾县露地大葱 土织布 酸汤挂面 马油馇酥 乾县挂面
礼泉县 礼泉小河御梨 礼泉大棚杏 关中驴 红星软香酥 昭陵御石榴 礼泉烙面 礼泉红提子 榆村御桃 柱顶石馍 早酥梨 汤房红提葡萄 礼泉苹果 御石榴 白村苹果 泡油糕 山底御杏
永寿县 永寿桃子 永寿核桃 永寿大枣 永寿沙棘 永寿油汤面 永寿热镜糕 永寿烙面 永寿安宫桥大麻花 永寿槐花蜜 牛羊肉泡馍 永寿麻花 永寿醋糟粉 永寿哨子面 三原蓼花糖 兴平辣椒 彬州梨
彬县 彬县大晋枣 彬州梨 彬县荞麦凉粉 彬县酒枣 方师酱汁猪蹄 彬县御面 白吉馍夹肉 彬县苹果 五香猪蹄 大觐枣 彬县大红枣 陈家酱汁肘子 香菇烧麦 陕西晋枣 彬州麻花
长武县 长武水豆腐 煤炭 晋枣 长武锅盔 长武酥肉 长武血条汤 水豆腐 面鱼子 广杏 长武酥梨 长武柿子 长武烧鸡 淤面 长面
旬邑县 咸阳马栏红 旬邑虎头鞋 旬邑苹果 旬邑五谷杂粮 旬邑花馍 底庙大葱 荞麦面 旬邑饸饹 旬邑土暖锅 荏油 旬邑花子馍 旬邑甑糕 御面 莲花白 旬邑土甜瓜 马栏老玉米
淳化县 淳化荞麦 淳化荞面饸饹 淳化苹果 甘泉醇酒 杏酱 金丝蜜枣 淳化面塑 淳化刺绣 淳化花椒 绿豆粉皮 发面油饼 白吉饼与肉夹馍 沙棘酱 关中奶山羊 三原蓼花糖
武功县 贞元镇南可手织布 倪家大锅盔 武功大蒜 武功镇旗花面 普集烧鸡 -大麻花 西农萨能奶山羊 武功猕猴桃 武功苹果 插酥加鸡蛋 武功镇饸咯面 武功镇凉皮 武功大锅盔 武功烟叶 三原蓼花糖 兴平辣椒
兴平市 兴平辣椒 兴平关中黑猪 兴平大蒜 兴平醪糟 秦刀剁面 兴平苦楝树 兴平油桃 时下挂面 兴平清水莲菜 兴平老王家醪糟 秦川大蒜 兴平赵家醪糟 兴平土织布 旗花面 桑镇大通坊香椿

咸阳市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