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咸阳市 >> 渭城区

渭城区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biang bian

  Biang biang面是陕西名特小吃,也称裤带面,是陕西八大怪之一。   这段弯弯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组合,概括biang bia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要领,原料、调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秦人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引出陕西人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biang 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biang”字,不是图案,而是文字。字型极为复杂, 笔画繁多,其文字的字型是所有传统字典、包括《康熙字典》不曾收录的,而其文字的发音,也是普通话拼不成的。外地人更不认识,他是陕西关中地区食的一种面的称谓:叫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Biangbiang二字是代用而已。这个字像武则天自己起的号叫“曌”一样。除了在她的号上,别的地方用不上。   关中城乡有多种说法,但大同小异。按顺口溜写下去,就会在你前出现一个古朴端庄活灵活现的“biang”字来。   陕西关中biangbiang面文字儿歌这样唱到:“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上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旁,挂个丁丁叫马杠,坐着车车逛咸阳。”   “biang”字和“biangbiang”词汇的发音是拟声词,其相声得名如下:   1. 面在制作的擀制和拉扯过程中在案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2. 面在下锅时,在锅沿上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3. 面在捞出和调味搅拌过程中,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4. 面在入口时,在嘴边会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   5. 具备以上声音特性的面十分柔韧而且有弹性,入口筋道。下一篇:咸阳花馍

咸阳花馍

  咸阳花馍:用面团捏塑人物、花鸟、鱼虫,蒸熟后调涂色素。春节用状如猪、羊的花馍做献贡、祭祀神灵。元宵节用状似十二生肖的花馍,互赠亲友,俗称“牛犊”,入夜,点燃面灯上贡。端午节做艾叶馍。乞巧节做面制的笔墨纸砚,刀尺剪针等。祝寿做寿桃,丧葬做献糕。庙会做面花馍献祭。孩子弥月、过岁做花饼。妇女手法细腻精巧,配以鲜艳花色,千姿百态,生活气息浓郁。 下一篇:蓼花糖

山楂拉皮冻

  山楂的营养价值:   山楂性味甘,酸,微温。人脾、胃经。消食化积,散淤,生津。主治肉积食滞、腹痛泄泻、细菌性痢疾、痰饮痞满吞酸、黄疸、疝气、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小儿疳积、高血脂、高血压、绦虫病。   原料:   山楂糕100克,淀粉200克,冻粉少许,清水250克,白糖100克。   做法:   (1)把山楂糕加清水(40克)搅成浆。把冻粉洗净,用冷水泡软,放入锅内,加清水(150克),用小火煮至溶化,再加白糖,煮至全部溶化后待用。   (2)把淀粉放在碗内,加清水40克调成湿淀粉。   (3)把剩下的清水全部下锅,加入山楂浆,煮至呈玫瑰色,倒入碗内。凉后,加湿淀粉搅匀,分两次放入粉旋子或铝盆中,在开水上摊成山楂拉皮。再将拉皮卷成直径2.5厘米的卷.切成4厘米长的段,整齐地码摆在小饭盒中,浇上冻粉糖水,待冷却后放进冰箱冷藏室。食用时切成厚片或菱形块均可。   食用方法:   山楂中的三萜类和黄酮类成分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降低血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用山楂制的成药,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山楂酸还具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疗效。山楂有开胃消食、化淤除积、活血止痢等作用。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食肉不消,腹胀痞满,可用山楂150克左右煎水饮汁。   饮食禁忌:   凡患胃炎泛酸者忌用山楂,食多伤齿,服用人参与西洋参时忌食山楂,因为山楂可减少人参、西洋参的药力。   山楂的有机酸含量较高,容易腐蚀牙齿表层的釉质,故应尽量少吃鲜果。煮山楂时,忌用铁、铜锅,以免破坏山楂的营养成分。脾胃虚弱者最好不要食用山楂;健康人食用也要有所节制。

绿豆凉皮

  陕西凉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全国。其中绿豆粉皮,是以绿豆为主料制成,绿如翡翠、亮如水晶、近乎透明,口感柔韧爽滑,细腻筋道,口味绝佳。   用料   绿豆粉100克水250ML自制辣油2勺(根据口味)醋2勺左右凉拌酱油1勺蒜适量榨菜3小片(切成丁)麻油适量荆芥或者香菜适量冷水一盆(或汤盆)。   做法   1、绿豆粉+水完全融合,搅拌均匀置放20分钟左右;   2、蒸锅烧水烧开,取一盘子,舀一勺搅拌好的绿豆粉液放进披萨盘,摇匀后放进蒸锅里蒸煮。   3、大概2分钟就起小泡泡,这时就把披萨盘放进冷水里浸泡数秒,就可以起皮子了。   4、这时就把皮子放进冷水里浸泡,   5、如此反复把皮子做好。最后把做好的凉皮沥水放进大汤盆里,把辣椒油、醋、凉拌酱油、蒜子、榨菜、麻油、荆芥一起拌匀即可。   小贴士   凉皮的厚度不要太厚,大概一元钱那么厚;做的时间长了就可以掌握了。在此说明:绿豆粉既是绿豆淀粉。   调料水的做法   小锅中倒入一碗水,放入少许花椒、大料有2-3粒即可,(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放几粒茴香籽和孜然籽。)把这些料煮开入味即可。倒出放凉备用。   辣椒油的做法   平锅中放入一些小红干辣椒、花椒在锅中炒香,倒入容器中捣碎,锅中再入油,把捣好的干辣椒和花椒的末倒入油中,再放入白芝麻,加入少量食盐,炒香即可。   调凉皮方法:   凉皮切丝,黄瓜切丝,加入醋、盐、味精、麻汁、麻油、辣椒油、调料水。这7种材料缺一不可,绝对是正宗的陕西凉皮。

桂花糖芋艿

  桂花糖芋艿是陕西小吃的常见菜,但怎么做桂花糖芋艿最好吃,跟着我来做这道桂花糖芋艿吧   制作材料:   芋艿2500克,白糖750克,食碱15克,桂花8克。   特点:芋艿酥透、汤甜,桂花香味浓郁。芋艿呈酱红色,鲜亮诱人,入口酥烂软粘,甜美入味,口感绵软,香甜怡人.丹桂飘香,为中秋时令佳品,尤受老年人喜爱。色泽暗红,味香糯甜,是大众小吃。   制作方法:   1,将芋头削去黑斑,大只改刀,用清水洗净;   2.,放入锅中,置旺火上烧沸;再转小火煮10分钟左右,离火,待芋艿酥烂后捞出。晾凉去皮,切成小块;   3,将锅内重新倒入水,加入芋头,盖上锅盖用旺火煮沸;   4,芋艿经风吹后即发泛红,改用小火煮至芋头酥软,撒上糖桂花,桂花溶化即可食用。

坛子糕

  坛子糕的做法简单,是陕西小吃的常见菜,但怎么做坛子糕最好吃,就跟着我来做这道坛子糕吧。    一、制作材料:     软米3000克,枣泥馅1000克,熟猪油2000克。     坛子糕的特色:色泽金黄,细软香酣。     二、如何做坛子糕     1.将米用冷温水淘净,浸泡5小时,捞出沥去水分,压成细面,过细罗,面内加少许水拌匀,入笼蒸熟取出,分成50个剂子,擀成小饼,包入枣泥馅成半月形。     2.炒锅内加油烧至七成热,逐个下入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入坛子内,上面再倒入热油盖严,置保温处,吃时捞出即成。   三、制作要领:制作的生坯要均匀,油炸时温度不宜过高。   四、坛子糕的特色:色泽金黄,细软香酣。

葱椒核桃

  葱椒核桃的做法简单,是陕西小吃的常见菜。   制作材料:   核桃仁200克,鸡蛋2个,湿淀粉、精盐、花椒、花椒粉、大葱、甜面酱、熟猪油各少许。     特色:色泽淡黄,外酥里嫩,鲜香可口,营养丰富。    制作方法:     1.将核桃砸碎取仁,分四瓣,破碎的不要,放人开水中浸泡3分钟取出剥去内皮,用清水洗净,控干水分。鸡蛋磕入碗中,加精盐、花椒粉、湿淀粉搅打成蛋泡糊,选麻味浓的花椒15粒砸成细末,葱切成末待用。     2.炒锅内加熟猪油,烧至五成熟时,放入核桃仁炸干水分,捞出沥油,晾凉,挂匀蛋泡糊,入八成热的油锅内炸至微黄时捞出。    3.锅内放油少许,把花椒末、葱末用刀背砸成葱椒泥入锅炸出香味,烹入适里的热水,倒入炸好的核桃肉颠翻几下,待裹好葱椒汁,出锅装盘。上桌时随葱白段、甜面酱小碟佐食。     制作要领:     1.鸡蛋要朝一个方向搅打上浆;   2.核桃仁油炸时油温不宜过高,以免焦煳。

麻辣羊肝花

  麻辣羊肝花的做法简单,是陕西小吃的常见菜。   制作材料:   羊肝花1副,大葱段、花椒各50克,姜面5克,干辣椒10个,酱油、蒜片各100克,精盐25克,芝麻油150克,香菜15克,熟芝麻粉10克,湿淀粉适量。   特色:脆嫩鲜美,麻辣可口,配馒头、烧饼食用,为陕西常用的大众小吃。   如何加工:   1.将羊肝花洗净,切成5厘米的小块,在开水内煮六成熟捞出。   2.芝麻油入锅烧至六成热时,加辣椒、花椒、精盐、葱炸出香味捞出,将调料渣捣碎待用。   3.炒锅内加油烧热,放入肝花煸炒几下,加酱油、少量水煮约30分钟,捞出晾凉,汤用湿淀粉勾芡,晾凉后,肝花切成薄片,浇上汤汁,放葱丝、蒜片、芝麻粉即成。   制作要领:   1.调料炒香时要用小火;   2.炒肝花时要用旺火爆炒;   3.勾芡要稀薄。   特色:脆嫩鲜美,麻辣可口,配馒头、烧饼食用,为陕西常用的大众小吃。

酥羊肉

  酥羊肉的做法简单,是陕西小吃的常见菜。     材料:     羊肉2500克(去骨),鸡蛋3个,淀粉200克,姜粉、精盐、花椒粉各15克,葱花、香菜各25克,熟猪油1500克,味精少许。     做法:   1.将羊肉切成约0.5厘米厚的大片,放入盆内加姜粉、花椒粉、精盐腌5分钟。     2.鸡蛋、淀粉调成稠糊,将腌好的羊肉挂匀蛋糊。     3.锅内加熟猪油烧至八成热时,放人挂匀蛋糊的羊肉,炸至金黄色时捞出,放入盘内入笼蒸至熟烂为止,取出切成0.3厘米厚的长条。     4.盆内加肉汤、姜粉、花椒粉、精盐、肉条拌匀,盛入碗内,放入葱花、味精,撒上香菜即成。    要领:炸羊肉片时油温不宜过高,以免外焦煳里不熟。   特色:汤清味浓,肉质酥嫩,清香爽口,可配锅盔、馒头食用。     营养价值:     1.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高丽豆沙

  材料:   豆沙馅100公克,B.蛋白2颗,低筋面粉1大匙,玉米粉1大匙,细糖1茶匙   工艺:炸汆法   做法;   1.将豆沙馅分成12等份后,搓成丸子状,表面沾上薄薄一层低筋面粉备用。   2.蛋白放入钢盆中打至溼性发泡,加入细糖打匀后,将低筋面粉及玉米粉洒入,轻轻拌匀成蛋泡煳备用。   3.热一锅,放入适量的油,待油温烧热至约80℃后转小火,将作法1的豆沙丸子逐一沾裹上作法2的蛋泡煳,再放入油锅中,用长筷子不停的翻动豆沙丸子。   4.约炸1分钟至表面略硬后,捞起沥干油份即可。   特色:   色泽金黄,甜香润滑,是陕西的著名小吃。   制作要领:炸时油温不宜太高,用小火即可。

绣球饼

  原料:低筋面粉200克、熟猪油350克,豆沙200克,白糖50克,黄桂花、青红丝各2.5克,核桃仁、冰搪各25克,玫瑰5克,香精少许。   制法:   1.和面、制馅同陕西水晶菊花酥。   2.白糖、黄桂花、玫瑰、青红丝、核桃仁、冰糖均剁碎,拌入豆沙内,即成豆沙馅。   3.豆沙包入皮面内,捏成扁圆形,用三角刀在圆楞边处横划五刀,每刀相隔约0.5厘米,刀深至馅,再用大拇指压住上口,向左一拧,使刀纹略开,形如绣球。   4.锅内加油烧至70℃,放入绣球饼,油花发声时改用小火,捞入漏勺,用热油浇炸,使刀纹裂开,再放入油内,炸至浮起油面时即熟。   特色:形如绣球,香甜酥脆。

陕西萝卜饼

  制作材料:精面粉650克,白糖350克,熟猪油250克,生猪板油丁50克,萝卜丝250克,红枣25克,芝麻15克。   特色:软嫩酥甜,是陕西大众化小吃食品。   制作方法:   1.红枣去核洗净,切成丝。盆内加芝麻(剁碎)、绵白糖、萝卜丝、生猪板油丁拌匀成馅。   2.盆内加300-325克面粉,倒入175克化开的熟猪油搓酥,分成5份,用湿布盖上静饧。   3.剩余的面粉倒入盆内,加熟猪油75克、适量温水和面搓硬,分成5份,用湿布盖上静饧。   4.两种面团分别搓成条,各摘成2块,水油面擀开,油酥面放在水油面内,反复纵横各叠3次,擀开将馅包在里边,拍成圆饼,上鏊烙烤即成。   制作要领:   1.两种面团要揉匀饧透;   2.烙制时火不宜太旺,以免焦煳。

三原蓼花糖

  三原蓼花糖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相传曾得到慈禧的赞赏。它样子像鼓槌形,金黄色的表皮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瓤美味久,松、甜、酥、脆、香。风味独特,成为陕西省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   三原蓼花糖,起源于陕西省三原县,始产生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已有49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时,每值腊月,南方一带的小贩,利用当地盛产的优质江米(即糯米)制成年糕,运到三原,泾阳一带去卖。临到年关,卖剩下的年糕不便带回,寄存在亲友家里,挂在楼上让其阴干。次年来后,将其捣碎,和成条棒状,用油炸后再卖。这种隔年的陈年糕,经风露,又粉碎和成棒状,经油一炸,内部蓬发,体积膨大,吃起来酥脆香甜,别有一番风味,人们称其为“棉花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制作棉花糖的方法。在米粉中加一定的黄豆浆,使其更加蓬松泡发,并在其表面粘芝麻仁或白糖。食者交口称赞:“僚,(关中方言,“好”的意思)僚得太!”故又称为“僚花糖”。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到西安。地方官吏搜集珍馐奉献,将“僚花糖”作为地方名贵食品贡奉,慈禧太后大加赞赏。慈禧见“僚花糖”的形状酷似她在草原上见过的一种蓼花果实,觉得有趣,并取其谐音,遂云:“干脆叫它蓼花糖,既形象,又别致”。以后,人们便改称为“蓼花糖”,列为贡品。清康熙进士温义,在《纪念堂遗稿》中有诗赞曰:“生性冰雪姿,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   三原蓼花糖,其外表包裹有白糖粉与芝麻仁两种。系用新鲜优质糯米,上等黄豆、白糖、植物油等为原料,佐以熟芝麻。其加工工序,经选料、淘洗、浸泡、磨粉、蒸料,和面、擀片、搓条、制坯、阴干、贮存、发坯、油浸、炸制、浇浆、挂皮等24道工序制成。一般冬季制坯,四季加工成品。从投料到出成品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成品呈圆柱体,个大体松,皮色金黄,肉质洁白,呈丝网状,香甜酥脆,绵软易化。   三原蓼花糖,历史悠久,味形兼美,畅销不衰。目前,除销于省内外和北京、广州等地外,还出口香港等地。改革开放以来,三原县每年生产蓼花糖1500吨左右,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1985年和1987年,先后荣获“陕西省优质产品”和“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和1992年又先后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和“中国经济特区成果博览会金质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博杰品尝了南茂牌蓼花糖后,挥毫题写了“蓼花糖宫廷食品”七个大宇。   下一篇:三原白封肉

兴平辣椒

  陕西省兴平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全市总面积507平方公里,总人口5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4万人,辖7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223个行政村,辖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方便,光照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素有“关中白菜心”、“平原粮仓”和“辣蒜之乡”的美誉,是陕西省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县市之一。     兴平地区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0.1卡/cm2,日照时数为2005.4小时,年平均气温13.1℃,最高温度42.2℃,最低温度-19.9℃,年平均降水量528.4毫米,海拔高度390—541.8米,是大蒜和辣椒生产的优生区。     辣椒和大蒜是我市的传统农产品,栽培历史悠久,素有“唐蒜明椒”之称,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兴平辣椒种植面积3.5万亩,年产辣椒7000吨;大蒜种植面积稳定在5.5万亩,年产蒜苔3万吨,蒜头3万吨,辣椒和大蒜的年产值近3亿元。兴平大蒜蒜头肥、瓣个大、包衣紧、味辛辣,蒜苔翠绿鲜嫩、体长均匀、辛辣适中、味道鲜美,久负盛名。兴平辣椒生产基地属典型的温暖带半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光热资源丰富和雨热同季的特点,年降水量的85~90%集中于线辣生长的旺盛期,有利线辣生长发育。另外,兴平市的辣椒生产基地海拔在400—500米之间,生育期季风较多,风力缓续,对改善线椒作物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显然有益。因此,兴平的线椒色泽红亮,辣味浓郁,营养丰富,品佳味香,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椒中之王”和“一枝独秀”。    兴平辣椒种植面积35000亩,主栽品种为兴平线椒和优质8819线椒,年产辣椒10000吨以上,年加工辣椒粉和辣椒油20000吨(从新疆、岐山等地调入)。1999年“兴平线椒”被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抽检为“一级品”。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土壤:培育兴平线椒的垆土是自然褐土经人类长期的耕作和施肥,堆积覆盖形成的。垆土土体结构为“蒙金型”,上层为覆盖层,质地为砂轻壤至中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高,结构良好,通透性好,利于作物生长。下层为粘土层质地吸收性强,能托水托肥,具有耕作性良,上松下实,保水保肥,抗旱抗涝等特性,该种垆土仅分布于以兴平市为中心的渭河冲积平原上的狭小地带。          气候:兴平线椒生长地的气候属于雨热同季的暖温带半湿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受秦岭山系等独特的地理因素影响,该地区辣椒成熟期的夏季昼夜温差极大(13.6℃),这十分有利于秦椒养分的积累。          二、源远流长的栽培历史          兴平市从唐期初年即开始种植秦椒,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经过数代人的辛苦培育,并结合当地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逐渐培育出今日享誉国际市场的天下第一椒——兴平线椒。          三、举世无双的辣椒品质          兴平辣椒以株型紧凑,结果集中、果实长、果顶实而弯、果肉厚、油分大,辣味浓厚为特点,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具有开胃健脾、活血名目、健美减肥之功效,远销东亚、东南亚等10多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顾客青睐。   兴平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兴平市桑镇、汤坊乡、丰仪乡、庄头镇、赵村镇、马嵬镇、阜寨乡、田阜乡、西吴镇等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秦川大蒜

兴平大蒜

  兴平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是大蒜的最佳适生区。大蒜种植历史悠久,在民间早有"唐蒜"之说,"大蒜之乡"的美称也早已饮誉全国。兴平大蒜以蒜头肥、瓣个大、包衣紧、味辛辣为特点,蒜苔以翠绿鲜嫩清香、甘甜辛辣适中、体长均匀、味道鲜美为特点,久负盛名。1986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陕西省大蒜生产基地,产品远销到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国内远销到山西、北京、河南、内蒙、甘肃、四川、新疆、青海、广州等省、市自治区。   兴平大蒜   所在地域: 陕西   申请人: 兴平市园艺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兴平大蒜生产区域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地理位置东经108°18'-108°26',北纬34°13′-34°16′,东到庄头镇三吴村,西到桑镇苟家坡村,南到汤坊镇龙兴村,北到赵村镇址坊头村,主要涉及桑镇、赵村、汤坊、丰仪、庄头5个镇办,56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2.1万亩,年产蒜头2.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兴平大蒜蒜皮紫红色、整齐美观、蒜头肥重40-50 g、瓣八九个、包衣紧、味辛辣。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兴平大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C及钙、镁等微量元素,其中钙含量>217.91㎎/㎏,镁含量>341.71㎎/㎏。 3、安全要求:兴平大蒜的产地环境符合NY 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生产管理过程严格遵照《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规程》,农残检测超标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处理;产品标准符合NY 5001-2007《无公害食品葱蒜类蔬菜》。   下一篇:兴平辣椒

渭城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中山街道 biang bian 山楂拉皮冻 绿豆凉皮 桂花糖芋艿 坛子糕 葱椒核桃 麻辣羊肝花 酥羊肉 高丽豆沙 绣球饼 陕西萝卜饼
文汇路街道 biang bian 山楂拉皮冻 绿豆凉皮 桂花糖芋艿 坛子糕 葱椒核桃 麻辣羊肝花 酥羊肉 高丽豆沙 绣球饼 陕西萝卜饼
新兴街道 biang bian 山楂拉皮冻 绿豆凉皮 桂花糖芋艿 坛子糕 葱椒核桃 麻辣羊肝花 酥羊肉 高丽豆沙 绣球饼 陕西萝卜饼
渭阳街道 biang bian 山楂拉皮冻 绿豆凉皮 桂花糖芋艿 坛子糕 葱椒核桃 麻辣羊肝花 酥羊肉 高丽豆沙 绣球饼 陕西萝卜饼
渭城街道 biang bian 山楂拉皮冻 绿豆凉皮 桂花糖芋艿 坛子糕 葱椒核桃 麻辣羊肝花 酥羊肉 高丽豆沙 绣球饼 陕西萝卜饼
窑店街道 biang bian 山楂拉皮冻 绿豆凉皮 桂花糖芋艿 坛子糕 葱椒核桃 麻辣羊肝花 酥羊肉 高丽豆沙 绣球饼 陕西萝卜饼
正阳街道 biang bian 山楂拉皮冻 绿豆凉皮 桂花糖芋艿 坛子糕 葱椒核桃 麻辣羊肝花 酥羊肉 高丽豆沙 绣球饼 陕西萝卜饼
周陵街道 biang bian 山楂拉皮冻 绿豆凉皮 桂花糖芋艿 坛子糕 葱椒核桃 麻辣羊肝花 酥羊肉 高丽豆沙 绣球饼 陕西萝卜饼
底张街道 biang bian 山楂拉皮冻 绿豆凉皮 桂花糖芋艿 坛子糕 葱椒核桃 麻辣羊肝花 酥羊肉 高丽豆沙 绣球饼 陕西萝卜饼
北杜街道 biang bian 山楂拉皮冻 绿豆凉皮 桂花糖芋艿 坛子糕 葱椒核桃 麻辣羊肝花 酥羊肉 高丽豆沙 绣球饼 陕西萝卜饼

渭城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