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阿尼玛卿峰 | 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西北部,宁果公路可达,距州府所在地大武镇86公里,属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大山峰之一。 “阿尼玛卿”为藏语音译,海拔6282米,是昆仑山系支脉阿尼玛卿山的主峰,又称玛积雪山或玛卿岗日,因是黄河源头最大的雪山而得名。山体由砂岩、石灰岩及花岗岩构成。由13座山峰组成,平均海拔5900米以上,最高一座山叫玛卿博拉,山峰呈锯齿重叠形。由于地势高峻,气候多变。据统计,冰川面积约125.7平方公里,有冰川57条,其中位于东北坡的哈龙冰川长7.7公里,面积23.5平方公里,垂直高差达1800米,是黄河流域最大,最长的冰川。奇异冰川世界,千姿百态,晶莹夺目。丰富的冰雪融水汇集成无数条涓涓溪流,蜿蜒交错,大小湖泊熠熠发光。因高差在1500米以上,自然垂直带谱表现得十分明显:山麓河谷地带可种植春小麦、青稞等农作物;海拔3600―3800米,生长着高大苍翠的云杉、圆柏等温性针叶林;3800米—4000米是以金露梅、山柳、杜鹃组成的高山灌丛,还有冬虫夏草、大黄、雪莲等名贵药材;雪线附近的开阔地带是高山牧场。在林区、草丛中栖息着青鹿、白唇鹿、雪豹、雪鸡、棕熊、丹顶鹤、大头弯羊等珍稀野生动物。阿尼玛卿的父王,金贵犀牛山,位于阿尼玛卿峰的西北部,距阿尼玛卿峰有24公里,主峰海拔5262米,顶峰常年积雪。母后威猛女王山,位于阿尼玛卿峰的北侧,紧贴阿尼玛卿峰,海拔5611米。 密妃·天界仙女山,位于阿尼玛卿峰的背面,距阿尼玛卿峰有10公里。舅舅·长岩卧葡山,位于阿尼玛卿峰的西部,距阿尼玛卿峰有8公里。主峰海拔高为5029米。大臣·短善白岩山,位于阿尼玛卿峰的西北部,距阿尼玛卿峰有22公里。主峰海拔4955米。管家·客欢白脸山,位于阿尼玛卿峰的西北部,主峰海拔4745米。领颂-的经师黄顶和尚山,位于阿尼玛卿峰的西侧,主峰海拔5310米。热格尔东香,传说是阿尼玛卿雪山的亲族和卫士集中居住的地方,也是十六位菩萨的神山,海拔4630米。卓玛本宗,传说是十万位度母的魂山,海拔4120米。朗日班玛本宗,位于阿尼玛卿峰的东倾,传说中是岭格萨尔王给阿尼玛卿雪山煨桑的地方,是阿尼玛卿的大儿子闹日昂杰的魂山,海拔3961米。还有赛格吾玛、头尕尔·义英闹尔吾、拉庆·莫哇多哇、年青俄拉则托合等“玛日尔”亲族360位,忠实的侍从、卫士150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山峰的名称,当地藏族同胞还能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来。阿尼玛卿周围人文景观:胜利白塔:早在七百年前由藏王娘尼玛窝赛修建。海拔3900米。娘尼玛窝赛是藏族第一位伏藏法师,1124年生于西藏赞执骏俄赛寺院。父王酿日群克,母王班玛德赞。1194年去世 大武镇 大武镇位于县境东部,州、县府驻地。人口1.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4%,还有汉、回等民族。面积80平方千米。辖区暂未设居委会。1984年建镇。.…… 详细++ |
拉加寺 | 拉加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址东北部黄河北岸的拉加乡阿尼群贡山下,西(宁)久(治)公路可达,距州府所在地78公里,是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座东向西,面临黄河,前有1986年建成的黄河大桥可通西岸。拉加寺初名“扎西功德林”(吉祥广安寺)后改为“甘丹扎西迥寺”(具善吉祥源地),又称“嘉祥寺”是我省黄河沿岸最著名的格鲁派寺院。该寺由阿柔格西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创建,系色拉寺属寺。现寺藏有班禅大师和章嘉国师赐给香萨-的锦幛。拉加寺在1952年至1958年间有殿堂12座150间,昂次、僧舍等100间,全寺建筑占地4.7平方米,另外在寺后右侧山坡上还建有班禅行宫1座。从1958年至“文革”期间,该寺两次被毁,造成严重破坏。自1980年开放以后,经复修后又具规模,现有大小殿堂5座397间,昂欠8座182间,转经房6间,僧舍124间。该寺设有总领全寺的大经堂“托桑林”,下分五院,即上下密修院、医明学院、时轮学院和旦正院。每年有正月初一至十五日的祈愿法会、三月初三日至十五日的供养法会以及十月底的“五供节”。-1月8日——1月14日的“毛兰钦木”即祈愿法会,其中13日的晒佛活动最隆重,朝拜群众达上万人;-2月13日——2月15日医学僧院净念《佛说部》经一次;-3月8日——3月15日的“知却钦木”即供养法会, 15日进行火供仪轮,这是众多信教群众参与的大型宗教活动之一;-4月5日的“森木杰措尔科”即发心、发菩提心活动;4月6日至9日的“酿内钦木”即禁食斋法会,众多群众参与此法会与僧侣同时禁食斋;4月11日举行俄博活动;4月13日起为期数日的“利玛珠韦都庆”即庆祝《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的活动;-6月16日起利用7至10天时间举行“亚克令钦木”,即夏令安居仪轨法会; -6月25日——7月15日举行“措郎”,即起座对辨会,这是辩论佛教法相的一种考试制度;7月29日举行“格也西巴”,即解制仪轨;-8月1日起“迥吉拉吾泽”,为令断绝故地留恋,始作游方等活动,11日医学院(曼巴)和显宗院(居巴)进行大诵经,29日抛“朵麻”即抛九食诵0经;-9月1日起举行“东吉知木却钦木”秋季大型修供活动;-10月24日起利用几天时间举行“拉尔旦俄却钦木”即五供节——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忌辰纪念活动;-11月24日起利用7天时间举行“桑却钦木”,即《普贤行愿品》法会; -12月20日——12月29日“顿却钦木”举行大型法会进行辩论考试和到彼岸立宗辩论活动。期间有时表演藏区有名的鹿人戏,成千上万的朝觐群众参与此次大型宗教活动。 |
洋玉原始森林 | 洋玉原始森林 |
阿尼格托神山 | 阿尼格托神山 |
玛沁白塔 | 玛沁白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塔 白塔坐落于雪山乡阴柯河交汇处,海拔3650米。白塔背面的殿堂内,四周墙壁绘有壁画(唐卡),介绍阿尼玛卿雪山的神话传说 。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果洛蕨麻 | 果洛蕨麻是青海省果洛州玛沁、玛多、甘德、达日、班玛、久治6县的特产。果洛蕨麻有体圆肉肥,颗粒饱满,色泽红亮,产量较高的特点。果洛蕨麻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神奇、美丽、富饶的果洛藏族自治州,风光幽美奇异,有插入云天的陡峭雪山,有遮天盖地的原始森林,有蜿蜒流淌的源头溪流,有宛如明镜的海子湖泊,有广袤千里的金色草原。素有“ 植物王国”之美称。果洛历史悠久,远在黄河源头的河谷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为西羌牧地,南北朝时,为党项牧地中心地带。唐、宋时期,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节制。明属“朵甘思行都指挥使司”管辖,明末清初果洛黄河以北牧地被青海蒙古和硕特部所居,果洛隶青海办事大臣。公元1721年后,当今的班玛、久治、达日隶属于四川成棉龙茂道松潘漳腊营。由于果洛地处偏远,环境闭塞,历代封建王朝没有 在这里真正建立过政权,实行直接统治,长期游离在各大政治集团之外,大小部落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态,互不统属,各自为政。直到1952年解放前夕,这里仍处在封建部落割据状态。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是游牧、狩猎、和采集业,生产方式原始落后,人民生活极其贫穷,在长期的狩猎和采集过程中将部分野生药用植物进行积存,换取一些基本的生活材料或简单的医用。据史书记载,在草原宗教生活中采集蕨麻不但作为医用,而且用蕨麻食用,千百年来,果洛草原头人之间为了扩充草地资源相互残杀,牧民生活极其贫困,贫困的牧民将采集蕨麻作为日常食品或换取少量的布匹,茶叶、糌粑等日用品。至今,在果洛地区部分牧民仍然食用蕨麻或用蕨麻招待客人的习惯。在民间关于对蕨麻的传说和故事很多,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今日祈求你们扶持我的歌,此处是旺钦念域界,此歌为蕨麻由来歌。曾在觉如诞生岭国时,弓霸冉杂等鬼怪起邪念,仙子觉如力征各方妖魔。掘藏玛域蕨麻宝。阳山盛产白色蕨麻,阴山生长红色蕨麻,大蕨麻有马头一般大小,小蕨麻也有羊头大小。觉如向珠姆进蕨麻餐,珠姆不慎用刀把蕨麻吃,觉如以歌耻笑珠姆,珠姆听歌后羞愧难忍,觉如的歌儿征服了珠姆的傲慢,结下终生的良缘。植物蕨麻色泽艳丽,口感甘甜营养丰富,养颜美容延缓衰老,清目润肺有利百病。有了蕨麻这般美食,何必还把荤食向往,请不要践踏矿产与植物,生态平衡是法则,这是战神威马的语言,格萨尔大王的嘱咐,领会其意意深刻……。可见蕨麻在牧民生活中的地位。果洛玛沁拉加寺大藏经对果洛蕨麻有明确的记载:蕨麻(藏语称:卓老沙曾)经由当地牧商运入赤岭—丹格尔地区(今青海省湟源地区)换取茶叶、布匹、食盐和青稞等生活用品。到了清朝中期,蕨麻的需求量进一步旺盛,蕨麻成了当时贵官达人、寺院和高僧相互馈赠的礼品。至今,果洛地区的部分寺院在举行重大佛事活动时仍用蕨麻做成的八宝粥(藏语称:折色)来招待贵宾。如今,牧家、商店以及婚宴上都能品尝到各式各样、精美的蕨麻保健食品。果洛蕨麻主要生长于草甸、山坡、湿润草地、河漫滩、水沟边、牧道边、田埂、圈窝旁,分布面积广、个休大、品质好、形态多样,蕨麻产量高,体圆肉肥,颗粒饱满。面积约3000万亩,蕴藏量约20万吨,年采集量约1000吨,市场交易量约300吨,年销售收入约8000万元,市场发展前景可观。果洛人民采食蕨麻历史悠久,因其甘甜鲜美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普遍受到高原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人参果”、“延寿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性甘、温,经常大量食用,不上火,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收效止血、止咳、利痰、益气补血的作用,其嫩叶还可作为饲料和春季蔬菜。既可作为食品充饥美食,也可作为药物用来治病强身,可用于食品的药品的开发;应适应性广,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可用于退化草地植被的恢复。 蕨麻亦称人参果,一提起人参果,人们马上会想起小说《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人参果的故事来。其实,人间真有人参果,但不是那种吃了能长命百岁的人参果,它是蔷薇科委陵菜属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整个植株呈粗网状平铺在地面上。它春季发芽,夏季长出众多紫红色的须茎,匍匐地面,伸向四方,节外生根,犹如蛛网。其叶正面深绿,背后如羽毛,密生白细绵毛,宛若鹅绒,故学名又叫鹅绒委陵菜。根纤细,中部或末端膨大呈纺锤型或球形。春、秋季采挖块根。茎长葡匐,节上生不定根,并形成新植株。羽状复叶,背面密被灰白色毛。花单生,黄色,瘦果。花果期5-9月。 蕨麻系高原蔷薇科野生植物,含有维生素及镁、锌、钾、钙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和营养价值,它有着健胃补脾、生津止渴、益气补血的功能,故藏医称其为卓老沙僧,常以其入药。六七月间开花时的全草,还可用来收敛止血,止咳利痰,亦作滋补。蕨麻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故长食之,确有人参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被人们美誉“人参果”。 青海蕨麻以果洛、玉树地区所产为上品,有体圆肉肥,颗粒饱满,色泽红亮,产量较高的特点。深受各族人民及国际各界人士的喜爱,也是馈赠亲友之佳品。 2013年,果洛藏族自治州草原监理站申报的“果洛蕨麻”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东南部,处于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东经96°54′~101°51′,北纬32°31′~35°37′。西邻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和北部同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接壤,东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相邻,东部同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相毗邻,南面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紧紧相依。东西长约448公里,南北宽约334公里,土地面积为80781平方公里(折12117.1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1.2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860.1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3.12%。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境内最高点位阿尼玛卿雪山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是我省主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果洛藏族自治州下辖玛沁、玛多、甘德、达日、班玛、久治6县,平均海拔在3200—4500米之间的草地、河滩,都属于果洛蕨麻生长范围,果洛蕨麻是果洛州境内天然生长的特有的食用品种,遍及全州六县,面积约3000万亩(折200万公顷)以上,蕴藏量20万吨左右,年采集量约(年生产规模)1000吨,市场交易量约(年销售量)300吨,年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牧民采集蕨麻是一项传统副业,一般是一边放牧一边采挖,或在翻种饲草地时顺便捡拾。采挖地点大多选择在河滩、田埂、牧道、圈窝等周围,对草原生态环境不足以造成危害。 |
酿皮 | 牋牋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较浓的传统小吃。在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出售酿皮的摊贩到处可见。 牋牋酿皮除有“蒸酿皮外”,还有“馏酿皮”。馏的酿皮,金色发亮,薄细柔脆;而蒸的酿皮,色褐沉着,浑厚肥大,两者色形各异,而味道基本一致。酿皮虽是小吃,但可作主食充饥解饿,也可当菜肴,充当下酒冷盘。冷热均宜,四季可食。 若论及西北的特色小吃,我想“酿皮”是首选之一。吾乡人读“酿”作“让”音。然而,进了陕秦之地,称做“面皮”;入了嘉峪关,又道“凉皮”。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称法,都只概括了这种美食的一个方面。 牋牋酿皮的制作相当繁复。我记得幼年时,母亲曾为我们制作过一次。不过,仅此一次——因为要做出一份色香味形皆美的酿皮,实在是大费周章,劳师动众得很。首先,要将面粉(或绿豆粉等)和成面团。之后,用极细且净的白布包裹着,在清水盆中不停地反复揉搓。面团中的淀粉成分不断从白布中渗出,在盆底积了厚厚一层糊。将再无淀粉渗出的白布打开,里面只剩一小块如冻豆腐般的面筋。蒸熟的面筋可是酿皮不可缺少的伴侣——少了它,就如同咖啡不放奶,感觉上会差很多。 牋牋接着将先前积下的淀粉糊用清水轻轻漂洗后,依份量缓缓倒入一张又大又平的平底盘中,摸得又匀又平。之后,将数个大平盘上笼蒸熟。此时,淀粉糊已成了一大张亮晶晶的“面饼”。将这“饼”轻轻揭下,逐一相叠。彼此之间须涂抹熟菜油,以妨相粘。待其冷却后,便算是完成了主料的制作。“酿”字一义为“蒸”,故而“酿皮”是说明“蒸”是其加工过程中一项重要步骤。 牋牋至于“凉皮”之称,不言而喻,则是指其食法为放凉后拌作料而食。 |
果洛冬虫夏草 |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东南部,处于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相毗连,北与本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相依。果洛州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年均气温-4℃,州内群山起伏,雪峰耸立,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绵亘南部,成为长江、黄河的分水岭。由于果洛州生态环境特殊,冬虫夏草、雪莲、大黄、红景天、贝母、秦艽、当归、党参、川芎、黄芪、羌活等药用植物遍布州内大部分地区。 果洛藏族自治州冬虫夏草资源分布比较丰富,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没有环境和大气污染,生态环境特殊,青海省40%的虫草产量都来源于玉树果洛州。所产冬虫夏草品质非常好,果洛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4000-4800米的高山草甸的山地阴坡、半阴坡和灌木丛中。垂直分布,而且集中分布于阿尼玛卿雪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包括玛沁县的雪山、东倾沟、大武、当洛、当项、拉加等乡镇,甘德县青珍、江千、下藏科、上贡麻等乡;达日县建设、桑日麻等乡;班玛县过卡、上贡麻等乡;久治县多集中分布于年保玉什则山周边地区。 由于果洛州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源头,为加强果洛州冬虫夏草资源的管理,保护江河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草场植被,确保地区社会稳定,果洛州实行虫草禁采政策,禁止州外人员到果洛采集虫草,政府对于牧区草原的管理是将各个草山划片,包干到各村各牧民家庭,由他们来对自己所分到的草山进行使用和维护。有藏族同胞的亲戚,或者是州上的人持虫草采挖证才能进藏区挖草。 果洛冬虫夏草产地范围为果洛州玛沁、班玛、甘德、达日、久治、玛多6个县。 |
杂碎汤 | “杂碎”是经煮熟的牛羊的头、心、肺、肠、胃、蹄等部 件。 秋末冬初是宰杀牛羊储备过冬的季节,杂碎即源源上市。西 宁杂碎汤铺,营业多在冬天的早晨,天亮前后就挂起红纸灯笼招 搅生意。吃杂碎最讲究起早,因为早起有三好:“杂碎品种全, 清汤酽,抗寒保暖益寿延年”。品种全,是牛羊五脏头蹄俱全, “蹄筋”的柔,“口条”的嫩,“头肉”的烂,“肚子”的脆, “肠子”的细软,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挑选爱吃的部件;清汤 酽,是原汤汁掺水少;起早又是运动,加上杂碎汤的补益作用, 确可延年益寿。清晨吃一碗杂碎泡馍汤,顿时心暖肚饱,又能耐 饥御寒,久吃不厌,老幼喜爱。回族同胞对牛羊杂碎的加工,刮 洗仔细,烹调技艺自成一法,吃时调料适中,无内脏异昧。 |
狗浇尿 |
|
地区 | 特产 |
---|---|
吾麻村 |
---- |
河源新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