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彬县大晋枣 | 大晋枣是咸阳市彬县地方名特果品,在彬县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豳风》中有“八月剥枣”诗句。明诗云:“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杀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目前,树龄300年以上的大晋枣药用极高,自古以来为历代贡品。 大晋枣色泽鲜艳,个大核小,皮薄肉厚,味甜汁浓,营养丰富。鲜果含糖量20.6%,干果含糖量78.43%,含蛋白质1.2%-2.3%,脂肪0.2%-0.4%,并含有铁、钙、磷等矿物质,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每100克中含维生素D3000毫克,营养成份高于其他枣类。 大晋枣重鲜果单果最重达50克,素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美誉。在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被誉为“枣王”。彬县大晋枣分布面积,主产区在泾河川道。彬县目前有大晋枣面积1.2万亩,年产量1000吨。彬县大晋枣是食用、药用的佳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品。 彬州大晋枣果形美观,近圆柱形,果实大,平均单果重45g,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的说法;果色如红棕,富有光泽,皮薄核小,肉质细脆,味甜甘美。 内在品质 彬州大晋枣营养丰富,鲜枣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20.6%~32%,含糖量9.2%~21%,含酸量0.21%~0.28%,维生素C的含量达278~350mg/100g,还含有较多的钙、磷、铁和维生素A、B及芦丁等药用成分。 产地自然环境 彬州大晋枣主产区位于陕西省彬县境内的泾河及其支流水帘河和高渠河两岸,海拔800~1000米。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气温年较差27.7℃,日较差11.7℃;年平均日照2199.3~2298.8小时,总辐射115.181~117.546千卡/小时,光能资源丰富。无霜期176~180天。年平均降雨量580毫米,土壤多为淤墡土、黄盖粘黑垆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腐殖质层厚,肥力较高,特别适合大晋枣的生长。 域保护范围 彬州大晋枣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07o08′18.6″~108o08′18.6″,北纬35o 00′36.5″~35 o11′32.8″,包括城关、义门、炭店、新堡子、小章五个乡镇32个村,东起炭店乡早饭头村,西至义门镇弥家河村,南起城关镇李家川村,北至小章镇西堡村。生产面积1千公顷,年产鲜枣1千吨。 独特的枣园管理 彬州大晋枣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川道地建园。选用以普通枣树根蘖苗为砧木的嫁接苗。加重磷钾肥比例,亩施磷肥150kg,,硫酸钾50kg,,尿素25kg,,在3月份结合深翻进行施肥。幼龄枣树修剪增枝扩冠, 实行“一拉、二刻、三扶、四短截、五回缩”的独特枣园管理。 一拉:当年定植不进行定杆,在萌芽前将植株压弯,用绳子拉成45°~60°,促进多发枝,发好枝。 二刻:拉枝后在主干背面上每隔40cm左右,选一方位适当、牙体饱满的二次枝进行留桩短截,然后在芽上方1cm处刻伤深度达木质部,促进伤口下主枝萌动抽生枣头,增加枝叶量。 三扶:定植的第二年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结果面积,在萌芽前将第1年拉平后的永久性植株主干立杆扶直,增强树势。 四短截:对主干上空间大,枝量少的部位,将二次枝留桩1cm短截,促其主芽萌发,增加结果基枝。 五回缩:对树冠发育生长超过要求时,顶端回缩,控制树体向高发展,增加中、下部生长优势,减少无效消耗,提高枝叶质量。成龄树修剪以控为主,促控结合,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确保连年丰产稳产。 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主干基部进行环剥,环剥口为2cm,环剥后用无菌农膜带包扎剥口,以后逐年上移,可延伸至侧干枝带进行环剥。 彬州大晋枣主要害虫有枣粘虫和枣球坚蚧,病害基本不发生。枣粘虫防治上在各代幼虫孵化盛期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下旬进行喷药、叶面喷洒速灭杀丁或功夫2000倍液,每期喷药2次,间隔7天左右。对枣球坚蚧于6月下旬树冠喷洒蚧死净或辛硫磷1000倍液1~2次。 彬州大晋枣 地域范围 彬州大晋枣主要分布于彬县泾河及其主要支流的两岸川道及坡台地区,包括城关、义门、炭店、新堡子、小章五个乡镇32个村,东起炭店乡早饭头村,西至义门镇弥家河村,南起城关镇李家川村,北至小章镇西堡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8′18.6″-108°08′18.6″,北纬35°00′ 36.5″ -35°11′ 32.8″。总生产面积1.5万亩,年产量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彬州大晋枣果形美观,近圆柱状,个大均匀,色如红棕,富有光泽,皮薄核小,肉质细脆,味甜甘美。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 彬州大晋枣营养丰富,其中平均可溶性固体物质含量23.2%,含糖量10.37%,含酸量0.25%,维生素C含量283毫克/百克. 3、安全要求: 彬州大晋枣的产地环境严格按照部颁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地环境条件要求标准执行;生产管理过程严格遵照《无公害食品林果类生产技术规程》,农残检测超标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处理;产品标准符合NY 5252-2004《无公害食品冬枣》。下一篇:辣子蒜羊血 |
彬州梨 | 彬县地方名特水果。原名“老遗生”梨,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彬县分布广泛。5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新品种,目前主栽品种以酥梨为主,到2003年全县彬州梨栽植面积2.3万亩,年产量2.8万吨。彬州梨单果重300-500克,最大的500克以上,素以果面鲜黄、果皮薄、果肉白、果核小、汁多无渣、酸甜适口、香甜浓郁而驰名省内外,为历代贡品。经测定,彬州梨含可溶性固形物13-14%,硬度13.5磅。1957年,彬县人民将彬州梨寄给毛泽东主席品尝,0中央办公厅复信,鼓励发展彬州梨生产。1991年彬州梨参加陕西省果品评优会获得第一名。1995年彬州梨再次参加全省水果评优会,获得陕西省优质果品称号。彬州梨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地域范围 彬县位于东经107°49′-108°49′,北纬34°51′-35°17′之间,地处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版图形似一正写的“人”字。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境内流长104公里,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彬州梨主要分布于彬县泾河川道及各支流水系沿岸,其分布区域包括城关、新堡子、太峪、义门、新民、炭店、小章、香庙、龙高、永乐、西坡、北极、底店、车家庄、水口等15个乡镇,东起龙高镇土陵村,西至城关镇咀头村,南起底店乡西庙头村,北至永乐镇永乐村,生产面积共6666.7公顷,年总产量150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彬县海拔高度715-1501米,其中泾河川道海拔在715-1000米之间。境内川原相间,土层深厚,质地良好。土壤多为黄壤土、黑垆土、黄盖粘黑垆土。全县土壤平均pH值8.58,有机质平均含量1.015%,全氮含量0.017%,全磷含量0.137%,全钾含量2.74%。 (2)水文情况:彬县境内共有12条河流。其中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长104公里,为彬州梨的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河滩地。另外比较大的河还有马 家河、安家河、拜家河等,这些河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没有污染,为彬 州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3)气候特点:彬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3℃,气温年较差27.7℃,日较差11.7℃;年平均日照2199.3-2298.8小时,总辐射115.181-117.546千卡/小时,光能资源丰富。无霜期176-180天。年平均降雨量579.6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到八月。 (4)人文历史情况:彬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梨在彬县栽培已有数百年到上千年历史。明代嘉靖年间的彬州司马张金度在《劝农即事》诗中写到:“…百年生聚兹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煞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清人谭嗣同写了一首《彬州》诗,“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溪边白复红。一百里间春似海,狐城掩映万花中”。这首诗至今在彬县及周边县区广为流传。1957年中秋节,毛泽东主席品尝邠州梨后,指示0中央办公厅复信,鼓励彬县大力发展邠州梨。历史悠久,闻名遐耳的彬州梨在解放前主要是指实生的地方古老品种。50年代彬县开始引进了一批结果早、产量高的梨优良品种。80年代,彬县梨面积迅速扩大,又引进了国外优良品种。由于彬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产梨果汁多味浓,甘甜适口,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青睐。人们习惯上把彬县生产出来的梨,统称为彬州梨。彬州梨目前保存的地方品种有9个,即老遗生、水遗生、平梨、夏梨、涩巴梨、光皮梨、秤锤梨、木梨和银梨。生产上的栽培品种以砀山酥梨为主,其它品种包括有雪花梨、长把梨、马蹄酥、秦酥梨、早酥梨、丰水、幸水、水晶梨等30多个品种。彬州梨外形美观、个大香甜、汁浓核小、肉厚无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1999年被评为“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多次被评为陕西省优质 水果,多次获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像奖。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彬州梨适宜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域栽培。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要求。 (2)品种选择:品种以目前保存的9个地方品种为主,即老遗生、水遗生、平梨、夏梨、涩巴梨、光皮梨、秤锤梨、木梨和银梨,同时可选择砀山酥、早酥、八月红、秋水晶、六月酥、锦丰、中梨3号、绿宝石、南水等。 (3)生产过程管理: ①栽植:栽植密度为株行距2.5-3米×4米,每亩栽植55-60株。授粉树配置20%,栽植行向为南北行。 ②土壤管理:一是深翻改土。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二是果园生草。选用草种有白三叶、黑麦草、碗豆等,宜于春末夏初、初秋雨后趁墒在行间条播或撒播。三是果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早施、重施基肥,适时适量追肥。要求所使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梨园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有:农家肥:包括厩肥、厕肥、沼气肥、绿肥、作物桔秆肥、饼肥等,除沼肥、绿肥外,其它肥料堆沤腐熟后使用,有害元素含量不得超标。商品肥料:包括有机复混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无机(矿质)肥(化学肥料)、叶面肥等。其它肥料:不含有害物质的食品、鱼渣、牛羊毛废料、骨粉、氨基酸残渣、骨胶废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醋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经农业部门登记允许使用的各种肥料。禁止使用肥料: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金属、橡胶、塑料等有害物质的垃圾。硝态氮肥和未经腐熟的人粪尿。国家或省上明文禁止使用的肥料和未获准登记的肥料产品。施肥量以当地土壤条件和施肥特点来确定,盛果期梨园按产量计算施肥量,每生产100公斤优质梨果需纯氮1公斤,磷钾各0.8公斤。每产100公斤梨果,应施有机肥150-200公斤。 ③水分管理:灌水主要时期是萌芽期或花后幼果膨大期,采果后到封冻前。灌水量要求为灌水过后,梨根际范围的土壤全部湿润为好,即以田间最大持水量60%作为灌溉指标。灌溉方法有穴贮肥水、微灌、渗灌、滴灌等。 ④整形修剪:梨园常用的树形有改良纺锤形和细长纺锤形。亩栽50株以 下,宜选择“改良纺锤形”。即干高70-80cm,树高3.5米左右,冠幅为行距3/4,中心干较顺直,与主枝比3-4:1.在中心干上选培小主枝10-12个,开张角度80度。冠下3个小主枝斜向行间,枝展1.2-1.5m,冠中上部7-9个枝,枝展1.0-1.2米。亩栽64株以上,宜选择“细长纺锤形”。即干高90-100cm,树高3米左右,冠幅为行距3/4。中心干顺直,与主枝粗度比3:1。在中心干上选培小枝14-15个,开张角度70-85度,树冠下、冠上略短,冠中略长,呈“纺锤形”。 修剪的主要措施:抬高主干,加粗中心干;理清调顺枝头,疏除害枝;控制树高,缩小冠幅;减少骨干枝数量,加大主枝角度;保持主枝下大上小,单轴延伸,插枝补空,螺旋上升。 ⑤保花保果:主要措施有:在初花、盛花期各喷一次0.3%硼砂加0.1%尿素加1%庶糖(蜂蜜最好)混合液。开花前1-2日,在果园内相距500米放置一箱蜜蜂,可满足5-10亩果园授粉。还可引进凹唇壁蜂,角额壁蜂,50-60米挂放一个蜂巢。结合疏蕾,采取花粉,在花开的当天上午进行人工点授或机械喷粉。 ⑥疏花疏果:根据枝果比、叶果比或果间距离定果。砀山酥梨枝果比3.5:1,叶果比为25-30:1,果间距20cm留一个果。第一步疏花枝:结合复剪按果枝比3-5:1疏除过多、过弱花枝,剪截串花枝。第二步疏蕾疏花:对选留的花序保留1-2个边花蕾或花朵,其余花蕾花朵疏除。第三步疏果定果:先疏除小果、侧斜、畸形、病虫果,在5月20日前定完果。 ⑦果实套袋:应选套袋增值高的品种;选园貌整齐,管理水平高的果园;选树龄较轻、健壮偏旺、结构良好的树体;选果形端正,完好无病的边果进 行套袋。另外套袋前要及时喷药,可选择世高3000倍或多抗霉素1500倍或菌立灭乳剂600倍加灭幼脲3号1500倍或速螨酮4000倍。 ⑧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采用化学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用药原则:允许使用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在AA级和A级绿色食品 生产资料农药类产品不能满足植保工作需要时,允许使用以下农药及方法: 中等毒性以下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 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机合成农药,按照有关农药使用准则,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选用低毒和中毒等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生长期只允许使用一次;严格控制好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注意不同作物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 禁止使用A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梨生产禁止使用的农药。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彬州梨成熟后就可以采收,一般判断成熟度的方法有看果皮的色泽、测果肉的硬度、计算果实发育的天数等。采收时要按“先外后内,先下后上”的顺序采摘,且多用梯登,避免脚踩枝碰芽叶。阴雨天气和露水未干时不要摘果。采果方法是用手掌轻托果实,食指抵住果柄基部,轻轻用力向食指按压的方向斜歪一下,可使果柄与果枝自然分离。采果应轻拿轻放,避免人为损伤,果实须保留果柄;随采果随选果,将病虫、畸形、过小或残损伤果拣出。采收后的果实应立即运往阴凉处预冷,切忌日晒、雨淋,在散除“田间热”后再进行分级包装。 (5)生产记录要求:彬州梨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彬州梨个大匀称、外形美观。单果重100-300g。成熟时呈亮黄色,果面洁净,无病虫为害、果面干瘪和机械伤。 (2)内在品质指标:彬州梨酥甜、汁浓、核小、肉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在14%-17.1%;彬州梨硬度一般为12.96/cm2左右,较耐贮藏。 (3)安全要求:彬州梨执行《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NY5011-2006)中的卫生要求。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按照国家标准《鲜梨》(GB10650-1989),将彬州梨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三个等级。 (2)包装:包装材料主要为纸箱。所用的箱板、隔板、蜂窝状隔板、果垫、包装纸及其印色、胶水、封箱胶纸等应清洁、无毒。箱体两端留气孔4-6个,直径15mm左右。 (3)标识:产品应有明确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产品的执行标准、生产者及详细地址、产地、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彬州梨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4)其它:贮藏的适宜温度为0℃-5℃,湿度为90-95%。贮藏方法有冷库贮藏、土窑洞贮藏、气调库贮藏等。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下一篇:梨、枣木工艺制品 |
彬县荞麦凉粉 | 彬县荞麦凉粉 |
彬县酒枣 | 彬县酒枣 【酒枣】 彬县地方独特风味食品。是将彬地特产的大觐枣用白酒浸泡加工而成。农历八月,觐枣熟透时,选摘枝头色艳个大肉厚、无病虫害无损伤的鲜枣,洗净晾干,用高粱酒逐个浸泡。把浸泡过的觐枣随即分层装置于陶瓷罐中,每装置一层枣轻喷一次白酒。装满后,先用现摘的柿树叶捂严罐口,再用净土和成的泥或胶布将罐口密封,最后将枣罐置于阴凉干燥处,过一月后便可食用。酒枣不仅保持了鲜枣的色形,而且枣香酒香相融,清醇芬芳,甘甜酥脆,风味独特。是彬人逢年过节待客的佳品。相传,唐初李世民大战薜仁杲于浅水原(今长武原),为祭奠阵亡的将士,他特意发动彬人制作酒枣。在用酒枣祭奠阵亡将士的同时,亦将酒枣赐朝臣,上贡给其父唐高祖李渊。李渊食用酒枣后倍加赞赏,遂将酒枣赐名觐枣。下一篇:彬县大晋枣 |
方师酱汁猪蹄 | 彬县地方特色肉食品。方师酱汁猪蹄是由原肉食公司职工方双俊经过多年苦心钻研,选用独特配方,采用陈年老汤精心制成的肉食制品。方双俊自1963年开始从事熟肉食品加工,至今已积累了40多年的经验。方师猪蹄选用卫生部门检疫合格的农家饲养的生猪猪蹄为原料,全程操作采用人工制作。肉汤由丁香,大香,小香,桂皮等调料配制而成,用酱汁着色,不含任何化学原料,是纯正的绿色无污染食品。该品具有肉质鲜嫩,色泽鲜亮,味道浓郁,口感鲜美的特点。1987年在咸阳市肉食品展销比赛中获一等奖;2003年4月,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目前,“方师酱汁猪蹄”已成为彬县风味特色食品,常年供应县内各大酒店、宾馆、食堂,产品还远销北京、深圳、西安、咸阳和甘肃等地。下一篇:陈家酱汁肘子 |
彬县御面 |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面食。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以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 相传为当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时夫人姜女所发明。姜女是《诗·大雅·绵》中盛的贤美聪慧夫人,以善于烹调著称。后来古公亶父由豳迁岐,途经乾县梁山,姜女也将御面制作技艺带到了乾县、岐山一带,只不过因水土关系,那里的小麦面粉做成了流传至今的“面皮”。过了100多年,古公亶父的重孙周武王灭商建周,亲自来祖地豳国朝拜,专要曾祖母创始、曾祖父命名的玉面吃。由此淤面又称为“御面”。建都咸阳、长安的秦汉唐各代,彬地御面一直为宫中食品。清慈禧太后晚年喜欢翻阅历朝案卷,对周人先祖居豳的历史及《诗·豳风》颇有研究,因而在颐和园修了“豳风桥”,她竟然从古籍中查到了3000多年前周太王元妃姜女制作淤面的记述,深为感动。后来八国联军入侵,慈禧逃到西安时,特地点了邠州淤面虽经3000多年的演变,淤面仍是上述姜女首创的四道工序,就是洗淤面、炼淤面、蒸淤面、切淤面。后来又加了压淤面,即将蒸熟的淤面压制成飴络。 制作方法是:取上乘精粉适量,拌匀揉成面团,将面团放于凉水盆中反复揉洗,直到洗净面筋为止。再将洗出的面水过箩沉淀,在凉快干净处沉淀一夜。第二天滤掉在上面的清水,把粉浆用小火在锅内提炼成团,人工搓成小块、笼蒸一小时后出锅,用飴络床压制成粉条状。或用文火在锅里边搅边炼,炼成半熟为宜,再揉成细长条,置于笼内蒸熟。然后缓缓晾冷,用锋刃片切成极薄的片,佐以蒜泥、姜末、陈醋、精盐、香油,即可食用。御面筋光柔软,光滑爽口。 2003年4月,彬县肖新战制作的御面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下一篇:彬县大红枣 |
白吉馍夹肉 | 陕西有个白吉镇(今咸阳市彬县的北极镇),这个地方的饼很好吃,很有特色,所以把这种馍叫白吉馍。白吉馍据称源自咸阳。是用上好面粉揉制后做成饼形,置铁铛板上略烤成型,放入炉膛侧立,上下隔着铁铛板的炭火烘烤,稍顷翻面,双面焦黄即可。我一直以为烹制食物,外焦里嫩是难得的境界。上品白吉馍揉制充分,火候恰到好处.制好的白吉馍形似"铁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配腊汁肉同食味道更佳。 白吉馍渊源典故 北极自古是陕甘通衢要道,设有驿站。因驿马全是白色因而得名白骥驿。金设白骥镇 明清时候,群众将“白骥”转音为“白吉”,也有人说是因为骥字难写,就成了“白吉”,现在当地群众仍是这个叫法。清中叶之前,这里原是回汉杂居,地名是“白吉里”,当地群众都能制作白吉馍,并作为日常主食。1863年8月,北极老户回民响应关中回民起义,就把这种白吉馍的制作技术带到了全国各地,而且成为至今仍然深受欢迎的名吃。因这种发源于“白吉”,因此也就把这种起面饼子叫白吉馍。 白吉馍夹肉制作方法 带皮猪肉250克,绍酒5克,盐3.5克,冰糖1.7克,生姜大蒜各5克,酱油1克,八角3粒,花椒3粒,桂皮0.2克,丁香1粒,草果、玉果各半个,砂仁1个半,良姜半个,毕拨半个,腊汁原汤250克。 1:先将猪肋肉改刀成3.5厘米厚的长条片,用清水浸泡一下,刮洗干净,沥干水分。 2:将腊汁原汤倒入锅内,放入250克——375克清水烧开撇去浮沫,将洗净的肉放入锅内,加入绍酒,酱油,盐,姜葱,八角,花椒,桂皮,丁香,草果,玉果,砂仁,良姜,毕拨等调料,再在肉上压一小铁弊,以便使肉充分浸入汤中。 3:用大火烧开后,转入小火炖煮,煮约2小时,肉酥烂时捞出放入砂锅中备用。 4:制馍时先留出50克面粉,将450克面粉按50%的含水量加酵面调制成面团,置30度室温下醒发2小时,加入碱面,加入剩余干粉,将面团揉透后再醒10分钟。 5:将面团分成10个面剂,每个剂重约75克,做成直径为10厘米的圆饼,放入烧热的锅上烙成淡黄色时,再放入炉内烤3分钟,止两面鼓起时即熟。下一篇:彬县水帘灯山庙会 |
彬县苹果 | 彬县苹果是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的特产。彬县红富士苹果个较大、果形高桩、果色鲜红、果肉细脆、果汁丰盈,果味爽口。 彬县地处渭北旱塬沟壑区,这里海拔较高,温差较大,生长环境良好,具有得天独厚的果业生产优势,是水果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和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从彬县水果栽培面积和产量产值来看,第一位为苹果,第二位为梨,第三位为桃,第四位为杏。全县共有果园面积36.26万亩,其中苹果22.28万亩,梨2.12万亩。苹果生产从品种结构来看,主栽品种为红富士,其次为秦冠、嘎拉、新红星、乔纳金。新引进品种以富士优系、玉华早富、七户一号、七户二号、澳州青苹为主。近年来,彬县果业生产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先后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定为“苹果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全国苹果20强县(市)”、“全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和陕西省“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县”。红富士、秦冠苹果被授予“全国优质苹果金奖”。2007年有3000吨苹果走出国门,远销欧洲。2007年我县果品面积发展到42万亩,水果总产26.72万吨,实现产值5.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816元。 彬县红富士苹果个较大、果形高桩、果色鲜红、果肉细脆、果汁丰盈,果味爽口。糖分含量高,平均含糖量在17%以上。果中不仅含有苹果酸、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而且含有促进孩童生长发育的细纤维和记忆力密切相关的锌元素。所以常吃果中之王苹果,不仅能养生健体、补充营养,而且可益智补脑,提高智力。 下一篇:彬县核桃 |
五香猪蹄 | “吕彬牌”五香猪蹄、五香肘子是陕西省咸阳彬县著名烹调大师吕山先生在广泛借鉴传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陕甘地区群众的饮食习惯,博采众长,吸取精华,历经十余年,研创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吕彬牌”五香猪蹄、五香肘子用料考究,选取上等优质新鲜生猪蹄、肘子,采用大香、小香、桂皮、丁香等十多种调料和特种中药材,并拌以肉骨、老鸡等佐料,采用独特方法精制而成。 “吕彬牌”五香猪蹄、五香肘子色泽红润,鲜亮可人,浓香四溢,百吃不厌,已成为彬地名优小吃的主打品牌。 “吕彬牌”五香猪蹄、五香肘子上市以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产品已进驻西安、兰州等地市场,畅销西北各地。 “吕彬牌”五香猪蹄、五香肘子采用高温灭菌,真空包装,安全卫生,包装新颖,已获得申请专利,商标注册。该产品在二00六年中国第三届公益事业发展论坛会上被推为人民大会堂指定产品。 公司名称:咸阳吕彬肉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经理:吕山 公司地址: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北大街衙背后一巷36号 联系电话:029-36913333013892075298 经售地址:彬县南大街下一篇:彬县御面 |
大觐枣 | 彬县地方名特果品。在彬县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诗•豳风》中有“八月剥枣”诗句。明诗云:“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杀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目前,树龄300年以上的大觐枣药用极高,自古以来为历代贡品。大觐枣色泽鲜艳,个大核小,皮薄肉厚,味甜汁浓,营养丰富。鲜果含糖量20.6%,干果含糖量78.43%,含蛋白质1.2-2.3%,脂肪0.2-0.4%,并含有铁、钙、磷等矿物质,为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每100克中含维生素D3000毫克,营养成份高于其他枣类。大觐枣重鲜果单果最重达50克,素有“八个一尺,十个一斤”之美誉。在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被誉为"枣王"。彬县大觐枣分布面积,主产区在泾河川道。彬县目前有大觐枣面积1.2万亩,年产量1000吨。彬县大觐枣是食用、药用的佳品,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品。 下一篇:彬州麻花 |
彬县大红枣 | 彬县位于咸阳市西北,当地产的大红枣又叫“吊枣”,色泽殷红,个大核小,皮薄肉厚,鲜果含糖量70.6%,干果达到78.4%,每百克含维生素达380毫克,钙与磷的含量也很高,实为滋补佳品。当地群众还将枣核去掉,烘为干果,吊成串称挂拉枣,香甜酥脆。当地民谚说:“五谷加大枣,胜过灵芝草。” 彬县大红枣原产山西,所以也叫晋枣,在彬县已有两千年的栽种历史。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和晋国是毗邻两个强国,两国之间时有战争,但是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也有相和的时候。晋国国王晋献公曾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王,史称秦晋之好。结婚时,晋王把本国特产枣树送给秦国,从此枣树在彬县等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彬县大红枣在全国农业展览会和广州交易会上多次展销,受到国内外客商的好评。 下一篇:陕西晋枣 |
陈家酱汁肘子 |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肉食品。陈家酱汁肘子是陈家酱肉坊的代表名吃。研制人陈健民1979年入伍后,在部队从事炊事工作期间取得国家二级厨师职称。1993年退伍后,即成立彬县陈家酱肉坊。在博取从长的基础上,借鉴北京“天福号”酱肘的传统作法,结合当地饮食文化和传统口味进行改良,创出了陈家酱汁肘子的独特制作方法。陈家酱汁肘子精选上等新鲜生猪肘,加入料酒,佐以大香、小香、桂皮、丁香、黄酒、鲜姜、酱油等十多味调料,采用独特的加工方法精制而成。其特点是色泽鲜亮,嫩烂爽口,香味四溢,自上市以来,即受到当地群众和消费者的好评,已成为当地一种名吃。制作方法是:1、将生猪肘洗净去骨,放入锅内用旺火急煮40分钟,搅拌去浮沫,捞出洗净后待用。2、将肘子放进老汤锅内,酱油、大香、小香、桂皮、花椒、丁香等佐料,用急火烧开,改用微火闷煮3小时,出锅即为成品。2003年4月,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下一篇:彬县扯面 |
香菇烧麦 | 彬县地方风味小吃。彬县烧麦,历史悠久,属全国北派。50年代,彬县十字街口每到傍晚,有作为夜宵的提篮小卖烧麦。60年代至70年代无人制作。80年代以来,彬县第二饮食服务公司已将其作为重要宴席食品供应。彬县烧麦吸收了天津“狗不理”包子制馅特点,制成香菇烧麦,原料用肥三瘦七鲜肉、香菇、鸡柳制成鸡茸香菇馅,以骨汤、香油、生姜、大葱、筒桂、八角、小香、丁香、草果、花椒等为辅料,高汤、大油、面粉制成烫面面团。面团制成25克重的剂子,用走锺制花边皮子包上馅料入小笼,用旺火蒸10分钟即成。 制作方法是:一、制馅。取新鲜猪肉加入精盐、料酒、骨汤、菜油、生姜、大葱、味精、八角、小香、草果、花椒等制成鲜肉馅。 二、制皮。取精白面粉,加入大油、骨汤、烫成半烫面,然后揪剂,用走钟擀成边有花纹的圆形薄面皮。 三、包馅蒸熟。用制好的面皮包入鲜肉馅,比包子略高,呈开花状。上笼蒸约十分钟即熟。连笼端出,便是原笼烧麦,可随做随食,味道鲜香不腻,久食不厌。现为彬县一品鲜饭店名点小吃之一, 2003年,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下一篇:杏仁油茶 |
陕西晋枣 |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秦国(今陕西一带)和晋国(今山西和河北南部一带)是相邻的两个强国。它们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但是有时为了各自的利益,两国国王又常常互相利用,甚至彼此通婚,结成亲家。晋国国王晋献公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秦穆公。结婚时,晋王以本国特产--枣树,作为女儿的嫁妆陪送到秦国。从此,晋国的枣树在秦国的彬县生根、发芽、结果。 晋枣色泽殷红,个大核小,皮薄肉厚,香脆干甜。最大的晋枣比鸡蛋还大,重达一两。它不仅是美味可口的果品,还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滋补品。鲜枣含糖量20.6%,干枣含糖量达70%多,含多种维生素14%,可食部分占果实的80-90%。 下一篇:白吉馍夹肉 |
彬州麻花 |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食品,彬县一品鲜饭店小吃名点。彬州麻花是在地方名优食品的基础上,吸收了全国各地同类产品的优点,经过三年反复研制成功的新产品,彬州麻花采用特制精粉、鸡蛋、生姜、大葱等十多味天然调料及中药村精工制成。彬州麻花选料严谨,色泽金黄,口味鲜香,栈酥脆化渣(在咀嚼中不咽自化),易于消化,久食不腻,无防腐剂,实为老人、儿童可暖胃健脾,滋补元气,强身健体,增加记忆。彬州县麻花1989年参加全国优质食品评选赛,荣获中商部优质产品"金鼑奖"。1992年获咸阳市科技成果产品展销会"优秀新产品奖"。2003年4月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下一篇:桂花蜂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