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青海省 >>海西州 >> 天峻县 >> 新源镇

新源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疏勒的山景、冰峰

  疏勒的山景、冰峰  过了号称野生动物乐园,盛产中药的“曼塘”(药原之意),便看到那一座座各有奇姿,各具妙色的山峰,嶙峋叠嶂;有的插入云端,有的迤逦绵延。岗格尔雪合力皑白、尕巴玛尔当日岗丹红、硫磺山淡黄、曼塘日根靛青、岗侧吾佶山碧绿,它们各显异色,五彩缤纷。由于风雨和阳光的作用,有的像少女藏装,腰束红黄绿紫彩带,分外窈窕,有的像盘山公路,同一色砾石铺成,神奇莫测。以疏勒南山极地为主的四纪冰川438条,总面积496.42平方公里,总储量近30立方公里。是巨大的固体水库。它自西北向东南覆盖在各个山峰及峡谷之中,角峰峥嵘,刀脊  广布,登高远眺,白茫茫冰天雪地,向前近观,亮晶晶奇形异状,前沿的冰舌,随季节的赛热时伸时缩;下延的冰碛,随气温的冷暖时隐时显;山极冰帽,随山势的起伏犬牙交错,银光耀眼;大片冰林,随冰川的移动高矮不等,形状各异,围椅状凹地冰斗,东西较有差异,U字形冰川槽谷,南北均有分布。降雪时皑皑白,天地难分,起风时,声隆隆,响彻云霄,天睛日,幽雅寂静。真是变化多端,神秘莫测。  秋高气爽时,一观那蜿蜒雄壮的冰川奇景,便见那水气云霭凝成的冰晶,所构成的冰雾,在晨曦下,给冰川蒙上一层薄纱,分外妖娆;飘浮的微小细物,成针状冰晶体,组成奇异的天气现象,在阳光照射下闪烁发光;由单细胞藻类菌类生成的冰川植物,呈现出红黄绿褐等色彩,交织成五光十色的奇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布哈河

  布哈河  中国青海省内陆河流。发源于疏勒南山,东南流入青海湖。布哈河全长约有300多公里,流域面积达16,000多平方公里,是汇入青海湖的各河流中水量最大、流程最长的一条。布哈河河口在湖盆内形成长达13公里的三角洲。  布哈河位于青海湖盆地西北部。"布哈"蒙古语意为"野牛",因昔日沿河区野牛出没而得名。发源于祁连山脉支脉疏勒南山曼滩日更峰北麓。源头海拔4600米。大致呈西北--东南流向,在刚察县泉吉乡注入中国最大咸水湖--青海湖。入湖处海拔3194米。干流长286千米,流域面积1438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5.9立方米/秒,年径流量8.18亿立方米,占入湖总径流量的67%。是青海湖盆地水系中最大的河流,也是青海湖湟鱼繁殖的主要河道。流域内平均年降水量352毫米,径流以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布哈河,是一条母亲河。它孕育了碧波万顷的青海湖。蜿蜒曲折,盘山绕岭,汇集雪山清泉,草地细流,源源不断地向青海湖倾注琼浆玉液。青海湖每年水源补给量四十亿立米方,其中近一半来自布哈河。河水源源不断地注入,不仅减缓了青海湖水位的下降,而且防止了因蒸发量过大而引起的湖水盐分变浓,保护了青海湖水生物的繁衍生息。  布哈河流域是环湖草原上最早点燃人类文明火种的地区之一,著名的鲁茫沟岩画和卢森岩画,用生动的形象和简洁的线条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古代文明画卷。

天峻二郎洞

  二郎洞位于天峻县城西南部,距县政府驻地约23公里,二郎洞藏语名“关角直合孔”。相传格萨尔王与霍尔打仗时,格萨尔的大将(格萨尔的侄子)----吾叶德合战死,格萨尔悲痛之下拔剑砍下北侧一个山头(即无顶山的山头),又用剑戳成山洞,在大洞内为其侄念(甘珠尔)-108部,历时9年零9天。终超度成仙。又传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同二郎神杨戬大战于此,山洞为二郎神藏身之处,由此而得名。二郎洞在形似圆锥体的独立小山内,其山下底周长为400米,高约25米,洞口朝西,洞口两侧原有长1.5米、宽0.8米、高0.8米的108块长方形青石,砌成长10米、宽6米、高4米,周长为32米的长方形围墙,围墙正中留有通往洞内之正门,正门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称的小门,这108块长方体的石块,表示《甘珠尔》大经108部。可惜在修筑铁路时用做路标而被搬走。70年代铁道兵部队用青砖将其洞口砌成高1.8米,宽0.9米的洞门,并在洞门左侧山坡-写“二郎洞”三个红色大字。二郎洞由主洞、后左侧偏洞三部分融为一体。主洞又分为前主洞和后主洞两部分,洞壁四周均由光滑自然形成的不规则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形的白色石灰岩镶嵌而成,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岩石图案。二郎洞,为自然形成的山洞,是藏传佛教僧侣诵经拜佛之地,有许多过往僧人在洞内设宿念经,并留下-,表示对格萨尔的纪念和《甘珠尔》的信仰。

天峻山

  天峻山(天峻山亦称天钦山、天青山),位于县城西南方向约15公里处,海拔4125.4米,为环湖13名山之一,她超群突兀,山势陡峭,翘首上望,轻云薄雾,缭绕山腰。恍如一幅水墨丹青画,有时全山隐于云雾中忽明忽暗,更添诗情画意。天峻山只有一条通向峰顶的小道,狭窄曲折,宛如羊肠,两面悬崖峭壁,攀上顶峰,豁然开朗,约有一片5公里长、2公里宽的平坦草场。每到夏季,这里牧草丛生,野花繁茂,牧民把牲畜赶上山顶放牧,不但省心省力,也十分安全。山上的气候特点“有云必下雨,有雨必成雪”。每当浓雾天,几步之外就看不清前面景物,而秋高气爽时则丽日当空,极目远眺,可以清晰地看到百公里外青海湖湛蓝的湖水。天峻山东南为天峻沟,西南为瞎熊沟,均生长着稠密的柳树灌丛,山坡上松柏葱茏。此山一带,岩羊成群,香獐奔逐,还有鹿、熊等。天峻沟有处大岩岫(藏语叫参木康)和一眼望不到底的“天井”,著名宁马派红教领袖古浪-曾在此居住过,现在每到夏秋季节,天峻沟、瞎熊沟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成为天峻县广大职工郊游野炊的好地方。

扎西郡乃

  扎西郡乃

青海天峻布哈河国家湿地公园

青海天峻布哈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青海天峻布哈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青海省天峻县,总面积7133.97公顷。

布哈河风情园

  布哈河风情园

天峻石经院

  天峻石经院

夏日哈石经院

  夏日哈石经院

古城遗迹

古城遗迹为文化旅游景点。  古城遗迹  阿什扎些隆有古城址一处,曾发现的文物有铁器、砖瓦、珍珠、珊瑚、银等。  达拉麻尼,有古城迹一处。  二郎洞对面西山根有古城和遗迹一处,并发现砖块、瓦片。瓦当两块,篆体字一为“长乐未央”,一为“常乐万亿”,以上三处均待挖掘考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鲁芒沟岩画

  介 绍 位于天峻县天棚乡鲁芒沟内约4公里的东山根,共发现三处。一处在山根北侧,在一块约3平方米的大石块上刻有50多个不同形态的兽类;一处在中间,画面较少,共有7个兽像;一处在南侧,比较特殊,共刻了19个兽像,主要以骆驼为主,头向一致,体现了骆驼在大沙漠里运行的场面。   三处岩画均以摩刻和锤打而成,动物形态简单大方,构图严谨,形象逼真,主要动物有骆驼、马、牛、猪、山羊、大头羊、狗、狼等。整个场面体现了工匠以写实手法反映了高原动物群居生息的场面。据考证,作岩画时间在佛教盛行于当地的元明清时代。    青海德令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卢山岩画

  介 绍 位于天峻县东部江河乡卢山山丘的30多块花岗长粉岩上,计270多幅各类图画。画面内容包括牛、鹿、马、鹰、豹子、狗等动物形象,有狩猎、争斗图,还有表示生殖的画面。

天峻石经寺

天峻石经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 绍 位于天峻县城东北方,离县城约18公里处。1957年建成,在石板上镌刻藏文关角(即甘珠尔)大经108部,庄严经200部、佛像324尊。石经墙为高2米、宽1米,周长320米的正方形经院。整个镌刻线条清晰、工整大方、清秀流畅。人物构图准确,线条自然、精细,动静表情各异,具有藏传佛教艺术造型的特点和很高的文物价值。

天峻石林

  介 绍 天峻石林位于天峻县城西部天峻山上,这座山巍峨高大,气势雄伟,松柏挺立,绿草铺地,山上山下风光绮丽、景象万千。山峰两侧的天峻沟和瞎熊沟里奇峰林立,亦幻亦真,既有云南石林的秀丽清雅,又多了许多雄浑伟岸的突峰兀仞。   天峻石林的岩层构造与云南石林相同,都是喀斯特地貌孕育出的奇景盛观。形成于距今约3.5亿年前的石炭纪。所不同的是,天峻石林在形成过程中遭遇了青藏高原抬升造成的缺水、干旱,水蚀过程未能完成,而是经过漫长的风蚀后,形成了现在这样的独特风貌。    青海德令哈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天峻藏羊

  天峻藏羊,是天峻藏系绵羊的简称。是天峻藏族人民在长期的高海拔、高严寒的特殊环境下选育成功的粗毛羊品种。 藏羊,是藏族人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优势与优先品种,它适应高原缺氧环境,体质结实,抵御风雪灾害能力强,幼畜在低温零下三十多度照样生活,冬春缺草时采食能力特强,不破坏生态平衡,相反,对肥育自然草场,促进牧草生长大有益处。天峻藏羊,外貌美观,走动稳健,羊毛似倒柳布满全身,多数全身覆盖圆锥状,中长辫毛被、辫型分直长和大弯曲两种,四肢高长,体型长方,高鼻隆起,少数藏羊额有绒毛,面部清秀,胸深又宽,胸叉肉是羊肉中的佳品,食后回味无穷,久久不能忘怀。尾巴根呈三角楔型、小尾巴似妙龄少女的小辫子,宽四、五厘米,长度18厘米,摆来摆去逗人喜欢。公母羊都有角,个别羊出现过3—5只角,大众化的羊均是两只角,向外上方弯曲,波纹明显,母羊角比公羊角小而扁,躯体白色,头、蹄杂色羊居多,纯黑色藏羊极少,羊羔皮贵重。“黑紫羔皮”在省内外享有盛名,不可多得。   地域范围   天峻县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管辖,地处青海湖西侧,祁连山南麓中部,东北部与海北州刚察县相毗邻;东南部与海南州共和县接壤;南部、西部被本州乌兰县和德令哈市相连,北部与甘肃省肃北县相连。地理位置位于东经96°49"—99°42",北纬36°54"—39°12"之间,呈北西—南东走向,基本平行于疏勒南山和托勒南山,略呈楔状镶入祁连山中段。现辖新源镇、木里镇、江河镇、快尔玛乡、织合玛乡、舟群乡、生格乡、阳康乡、苏里乡、龙门乡共三镇七乡。全县现存栏天峻藏羊67.6万只。全县总面积为257.23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129.0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16%。

天峻牦牛

   天峻牦牛,主要有牦牛和犏牛之分,犏牛是牦牛与黄牛自然杂交所生的间种牛,毛短,体型高大,多做役用。   牦牛体质坚实,结构匀称紧凑。侧观整个躯体,前躯发育良好,中躯次之,后躯欠佳。体上线脊甲高长,背腰平直,十字部略上隆起而形成浅波浪式;体下部周围和体上线密生粗毛和夹生少量绒毛,两型毛;体侧中部和颈部密生绒毛和夹生少量两型毛。尾短,尾椎比普通牛属少两个,且椎体短,着生蓬松似人发粗细的粗毛,低深而长,偏肉用牛体态,一般公牛体高131.9厘米,体长153.7厘米,胸围196.9厘米,管围19.34厘米;母牛体高110.2厘米,体长132.3厘米,胸围158.6厘米,管围15.86厘米。头颈部:头较粗长,额短宽而成楔形,眼大而圆,眼球略外突有神,鼻梁显狭窄,鼻镜和鼻孔小,唇齐而薄。耳小,壳内密生绒毛、两型毛将耳孔闭覆。多数有角,角向后,向外,向上,再向上向外,角尖稍略向下方弯曲,形成不密闭的环形。无角者颅顶多尖实。公牛颈短厚而深,母牛颈长而薄浅,无垂皮。毛色,黑褐色占81.09%,杂色占7.85%,青色占6.13%,白色占0.22%,驼色占4.71%。   屠宰测定,一般成年公牛体重256.8%公斤,胴重123.98%,净肉91.83公斤,骨肉比为26:74,屠宰率为49.82%;产奶性能,无论出产、经产在7~9月份为泌乳旺季,从10月开始下降。初、经产日均产奶量为1.22和1.55公斤,经产比初产高27%。乳胎率,初、经产相同。   绒毛产量,一般2~3岁幼年牛平均产量为1.3~1.33+0.25~0.38公斤;成年母牛1.17+0.47公斤;成年犍牛1.88+0.44公斤。   役用,在历史上是高原人民的主要运输工具,称之为“高原之舟”。长途运输,牦犍牛可驮50~70公斤,日行4~7小时,约20~30公里,连续使役15天以上不显疲乏,短途可负重100公斤左右。   天峻牦牛   地域范围   天峻县位于青海湖西侧,地理位置介于东经96°49",北纬36°54"-39°12"之间,全县总面积为25723.29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5%,可利用草场面积129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15%,占草场面积的84.47%,高寒荒漠滩利用土地85.38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33.19%,冰川4.96万公顷,水域0.26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03%,全县按海拔高度可分:3500米以下的1530.94平方公里;3500-4000米的为8237.81平方公里,4000-4500米的13460.86平方公里;4500米以上地区2493.68平方公里。

草原黄蘑菇

  草原黄蘑菇   草原黄蘑菇是一种珍贵稀有的食、药用蕈菌。生于草原   ,尤其喜生于高山草甸草地上   ,形成蘑菇圈   ,与牧草形成菌根。营养丰富   ,据分析   ,每   10   0   g干菇中含粗蛋白   36.61-   39.0   g   ,粗脂肪   14.58g   ,粗纤维8.66g   ,无氮浸出物   2   4g   ,灰分   9.16g   ,钙   0   .0   2   8~   0   .12   g   ,磷   0   .87~   1.76g   ,热量   18.0   4   5千焦   /g。此外还有   15种氨基酸   ,鼠李糖、甘露醇、木糖、葡萄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   、维生素C、铁等。草原黄蘑菇对机体有补充营养   ,增进食欲   ,抗疲劳,延缓衰老、降低血压等功效。   天峻草原广阔,牧草肥美,牛羊肥壮,牧草和畜粪腐烂后形成的大量腐植质,适于生长蘑菇。在一望无际的草原,野生蘑菇遍地丛生,肥壮鲜嫩,香浓色丽,形美味正,润滑爽口,加之菌蝇稀少,不受污染,素被称为“草原蘑菇”,尤以天峻县产的黄蘑菇,肉质肥厚,细嫩脆鲜,形体硕大,味香似肉,质量最为优良。如果把新采的黄蘑菇,仅佐以酱油、味精等,清炖一下,也会溢香四壁,发人食欲,吃起来肉嫩味鲜,似鸡如鱼,令人赞叹不已。

藏西羊毛

  藏西羊毛   藏西羊毛是"青藏高原"顶级天然绿色产品.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于青藏高原无污染独特的生物体系.属"青海大白毛"的毛系,纤维细长,属纯天然蛋白质仟维,具有吸潮性强,回弹性好,保温性高,使用年限长的特点.经加工工艺处理.可保持原有的天然有机性能,达到洁白无味,.重量轻等特点。

牦牛绒

  牦牛绒   牦牛被称作高原之舟,是生长于中国青藏高原及高寒草原的特有牛种,我国已有3000年以上的牦牛驯养史,现有牦牛1200多万头,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省,占世界总头数的85%以上,其余则分布于蒙古、苏联和中亚地区。牦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   牦牛每年采毛一次,成年牦牛年产毛量为1.17~2.62kg;幼龄牛为1.30~1.35kg,其中粗毛和绒毛各占一半。牦牛绒很细,直径小于20微米,长度为3.4~4.5厘米,有不规则弯曲,鳞片呈环状紧密抱合,光泽柔和,弹性强,手感滑糯。牦牛绒比普通羊毛更加保暖柔软,近年来已被应用于服装生产领域。常见的产品有:牦牛绒衫,牦牛绒面料和牦牛绒大衣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新源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梅陇村

----

新源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