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郧县米黄玉 | 郧县米黄玉 郧县境内的米黄玉产自谭山镇柳泉村和东岳村,探明境内米黄玉总储量400万立方米,谭山镇也建起了米黄玉石材城,12家实力企业进住石材城,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使玉枕、玉杯、玉桌、以及各种工艺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使郧县谭山镇成为“中国的米黄玉之乡”。 图为郧县郧阳米黄玉天然展品和挂件装饰品。 郧县米黄玉产地范围为湖北省郧县谭山镇、梅铺镇、刘洞镇、南化塘镇、大柳乡共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郧阳红薯粉条 |
郧阳乌鸡 | 湖北省郧县大龙山区,山峦植茂,气候独特,生成了郧阳白羽乌鸡这一独特的鸡种,它具有单冠、绿耳、白毛、片羽、光胫、翘尾、四趾、乌皮、乌肉、乌骨等特征,农户散养,以虫草野果和天然矿物饲料为食,形成了天然绿色质。早在明代就被药圣李时珍录入《本草纲目》,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鸡肉中富含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最高比普通鸡高75.8%,还含有钙、铁、锌、硒及多种维生素,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保健食品,被营养学家誉为“陆地甲鱼”,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地方珍禽资源。 |
郧阳白羽乌鸡 | 白羽乌鸡 |
郧阳红薯粉条 | 郧阳红薯粉条是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的特产。郧县的梅铺镇,拥有20万亩的红薯基地。目前,郧县拥有大小红薯淀粉加工厂20余家。 郧阳人加工红薯粉条已有数百年历史,只要产红薯的农家,基本都会加工红薯粉条。每年秋季,农家将红薯从地里挖起,用水洗净,粉碎之后过粉,待淀粉中的水分完全脱干后,将淀粉放到席子上晾晒,晒干后用细箩再过一道,这样的粉面又细又白。 入冬以后,三五家相约在一起采用传统的瓢漏式工艺漏粉条,只需要搭建一个简易作坊,砌一个灶,架一口大锅,摆几口大缸,师傅负责打芡、捶粉,其他帮忙的人挑水烧火,将漏出来的粉条用竹竿上架挂起来,经过一夜上凌,第二天太阳出来凌慢慢化开了,粉条才能返酥,晾晒风干后,就可以打捆包装,上市出售。 随着时代的进步,部分村庄的红薯粉条加工已经由机械代替手工,只有部分老年人仍坚持原始手工制作。郧县鄂鲁淀粉制品有限公司(梅铺镇)生产的老郧阳粉丝、红薯淀粉、粉皮是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食品。主要畅销日本、新加坡、河南等地。目前老郧阳粉丝市场供不应求。 郧阳红薯粉条产地范围为湖北省郧县梅铺镇、谭山镇、刘洞镇、南化塘镇、白浪镇、白桑关镇、茶店镇共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砂金 |
郧阳胭脂米 | 郧阳胭脂米是湖北十堰市郧县的特产。 成熟的胭脂稻籽粒饱满,浑圆,呈深黄色,比杂交稻略短三分之一。在稻谷的尾部有两条燕尾形分开的细毛。用剥壳机剥去胭脂稻外壳,椭圆形稻米呈紫红色,与胭脂相似,米粒有深红色顺纹米线。 胭脂米性硬耐煮,煮时有三次膨胀过程,俗称“三伸腰”。煮熟后其米饭色泽油亮红润,入口有粗糙感,咀嚼满口生香,润口生津,余味沁甜;用胭脂米煮稀饭,满碗流红溢彩,入胃有丝丝凉意,沁人肺腑;与白米混煮则红白相间,口感圆润,染色传香。 胭脂米品质极佳,但其生长环境也极为苛刻,必须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里,要有充足的冬暖夏凉的山泉,市场供不应求。 所在地域: 湖北 申请人: 郧阳胭脂米种植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郧阳胭脂米产地范围为湖北省郧县所辖的鲍峡镇、杨溪铺镇、谭家湾镇、安阳镇、五峰乡、柳陂镇、叶大乡、大柳乡、白桑关镇、南化塘镇10个乡镇,共50个行政村、3129户。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7′09〞~111°16′11″,北纬32°25′04〞~33°16′17〞。郧阳胭脂米的种植面积为675公顷,年产量2531吨,年产值2.53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感官特征:郧阳胭脂米米粒饱满、椭圆形,色泽棕红色,味清香,米粒有顺纹线,粒长6.1-6.3mm,在水分含量≤14.5%的条件下千粒重22.4g。 米性硬,耐煮,米饭色泽油亮红润,口感有韧性,生香味甜,回味悠长。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郧阳胭脂米氨基酸含量≥9.1%,钙含量≥500mg/kg,镁含量≥1100mg/kg,锌含量≥50mg/kg。郧阳胭脂米属粳米,氨基酸及钙、镁、锌含量远高于一般粳米,构成了其特有的内在品质。 3、质量安全要求:胭脂米生长在高山环抱的稻田中,不打农药,不用化肥,保持纯天然品质,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的要求,严格按照《郧阳胭脂米生产技术规程》(DB420321/T001-2014)生产,产品质量安全执行《郧阳胭脂米》(Q/HY01-2014)的标准规定。下一篇:大柳苞谷糁 |
郧阳桑蚕茧 | 郧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鄂、豫、陕交界地带,地处汉江中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郧县人”所在地、恐龙龙蛋共存地、梅铺猿人遗址、沧浪之水所在地。郧县桑蚕产业历史悠久,1993版《郧县志》记载:1975年到1981年为郧阳桑蚕茧的高峰期。1990版《郧县农业特产志》记载:1986年,全县产郧阳桑蚕茧5.59吨。 随着2006年国家“东桑西移”工程项目的实施,郧阳桑蚕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郧阳桑蚕茧色泽雪白;上车茧率高;茧丝长;解舒率高。郧阳桑蚕茧缫丝的生丝质地柔软,光润洁白,加工生产的“桑绿”牌蚕沙保健枕、蚕沙保健帽、蚕丝被打入省农博会、广交会参展,获得湖北省最佳农产品畅销奖,国内俏销,且受到韩国、加拿大及东南亚各国消费者青睐。 郧阳桑蚕茧质地柔软,光润洁白,加工生产的蚕丝被等产品俏销国内外市场。近年来,郧阳区农业局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资源,大力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打造精品名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使地理标志产品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郧阳桑蚕茧 种植(棉麻蚕桑) 地域范围 郧阳桑蚕茧产地范围为湖北省郧县所辖的城关镇、南化塘镇、刘洞镇、白浪镇、胡家营镇、鲍峡镇6个乡镇30个行政村。其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2°25′04″-33°16′17″,东径110°07′09″-111°16′11″。桑园总面积3120公顷,桑蚕茧年产量3275吨,产值16000万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外在感官特征:郧阳桑蚕茧呈长椭圆形,白色,色泽和纹路均匀,外观无污物,无异味,茧衣少而蓬松,上车茧率98%以上。春茧长度33-40毫米,直径18-21毫米,每公斤900~1000粒;秋茧长度28-37毫米,直径17-20毫米,每公斤1200-1250粒。 2、独特品质指标:春茧茧丝长≥1200米,解舒率≥ 80%;夏秋茧茧丝长≥1100米,解舒率≥ 75%。 3、质量安全规定:按照DB420321/T007—2014《郧阳桑蚕茧生产技术规程》、GB/T9111-2006《桑蚕干茧试验方法》和GB/T9176-2006《桑蚕干茧》的相关要求执行。贮藏和运输按照GB/T15000.6《标准样品工作导则·标准样品包装通则》的相关要求执行。下一篇:郧阳黑猪 |
郧阳天麻 | 郧阳天麻 郧阳区天麻生产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在沧浪山周围的高山地带就生长野生天麻,明《郧阳府志》和清康熙《郧县志》对天麻的生产都有记载。解放后,药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荣对野生天麻进行转家生的人工栽培试验,于1972年和1977年先后研究出天麻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种植技术,并在全区推广。1979年,全国有13个省、市2200余名天麻技术人员和种植天麻的爱好者到郧阳区学习天麻野生转家生技术,郧阳成为全国天麻种植的发源地。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天麻产业,将天麻作为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产业来抓,成立了郧阳区沧浪山天麻协会,为农民提供天麻种植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采取“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天麻产业。 药材 地域范围 郧阳天麻地理范围为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所辖的鲍峡镇、五峰乡、叶大乡、红岩背林场、大柳乡、白桑关镇、南化塘镇等7个乡镇(场),计35个行政村、4150户。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07′09″~111°16′11″、北纬32°25′04″~33°16′17″之间。郧阳天麻的种植面积为265公顷,年产量548吨,年产值1.1亿元人民币。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感官特征:郧阳天麻为兰科寄生草本植物。 整个植株无根、无绿色叶片,只有地上花茎和地下块茎。郧阳天麻株高1.5米左右,茎橙红色,花黄色而略带橙红色,花期4-5月。郧阳天麻干燥块茎外形扁缩而稍弯曲,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俗称“鹦哥嘴”,另一端有圆肚脐形痕,俗称“凹肚脐”,一般长6—14厘米,宽2.4—4厘米,厚0.6—2.2厘米,重30—65克,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略透明,有点状突起形成的横环纹及纵皱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有尿骚气,味略苦。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经四川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检测,郧阳天麻水分含量为13.6%(规范规定值:7%≤水分含量≤15.0%),浸出物为12.3%(规范规定值:10.0%≤浸出物≤30.0%),天麻素含量为0.42 %(规范规定值:0.20 %≤天麻素含量≤0.80%)。3、质量安全要求:郧阳天麻采用仿野生天麻环境种植,不使用任何肥料和药物,保持纯天然的优良品质,产地环境符合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按照《郧阳天麻生产技术规程》(Q/YCL 01—2015)的标准执行。下一篇:郧阳大鸡 |
郧阳黑猪 | 郧阳黑猪是湖北十堰市郧县的特产。 郧阳黑猪是鄂西北山区数量较多,分布较广的地方猪种。具有适应山区生态环境条件、耐粗饲、耐寒湿、繁殖性能好、产仔数多、抗逆性强、蓄脂能力强及肉、脂宜于加工火腿、熏腊肉等特性。湖北省畜牧局在1959年开展地方家畜良种调查时,就将“郧阳黑猪”作为鄂西黑猪的一个品系而确名,并列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该品种原产于鄂西北山区秦岭南麓、大巴山东段的郧县大柳、青曲、南化、杨溪等乡镇。现广泛分布于十堰境内,尤以郧县江北12个乡镇分布最为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郧县郧阳黑猪年饲养量约20万头,出栏10万头。郧阳黑猪核心产区——十堰郧县大柳乡化家河、杠子沟村等地黑猪常年饲养量在4000头左右。 郧阳黑猪传统上以山区千家万户散养为主,猪肉的外观色泽、肉质风味、营养价值等各项指标优异。据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试,郧阳黑猪肉质全面优于普通商品白猪,其中:肌肉色值优于1.3%,肌肉系水力高4.9%,肌肉水分低2.6%,肌肉蛋白质高1.3%,肌肉脂肪优于1.72%,肌肉粗灰分高0.1%,18种氨基酸总量高于2.75mg/g。2O09年湖北省《关于公布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通知》中,再次将“郧阳黑猪”列入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郧阳黑猪 湖北省郧县大柳乡、青曲镇、叶大乡、杨溪镇、谭家湾镇、白桑镇、南化塘镇、谭山镇、五峰乡共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郧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郧阳黑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陨政函〔2014〕46号 湖北省地方标准:《郧阳黑猪》草案 下一篇:郧阳胭脂米 |
老黄酒 | 老黄酒 郧县老黄酒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流传全县各地,家家有酒,人人喜饮,为传统饮料之一。近年来郧县移民将老黄酒带到武昌、嘉鱼、汉阳、京山、宜城等县,当地人品尝后,无不叫佳,争先学制黄酒。郧县老黄酒制作不难,家庭主妇,人人会制,但在制曲配料、酿酒方面均有一套世袭相传的独特技艺,制作黄酒曲的主要原料是全麦面,或麸皮及花色草。制作方法是采夏伏天新鲜花色草,净水浸光至发粘后将草挥出,用浸过花色草的水拌料,以能捏合为宜,将料放入模子内压成砖块状,俗称“踩曲”。将做好的曲块覆盖发酵至散酒香味,取出晾干即成。黄酒曲以存放时间越长越好。酿酒原料有糯米、糯粟米、玉米等,以糯米为佳。因拌曲方式不同,分过曲酒、混曲酒两种。其作法:取糯米少量,将其蒸熟,夏天晾冷拌曲,冬天趁热拌曲,拌曲前先将砖曲砸碎放入净水中浸泡数小时,过滤后用曲水拌料,凉瓮,封口,半月后开瓮,酒香扑鼻,即成黄酒。黄酒一年四季均可酿制,以农历9月9日隔年的腊水酿制为最佳。清同治《郧县志》记载:“凡酿酒家家必取腊水为之,经历不坏。” 郧县老黄酒罐装存放,越久越好,饮用时,开瓮满房生香,色泽黄亮,醇香可口,微带梅酸,味薄平和,颇富后劲,酣饮不伤人。春饮两颊桃红,夏饮清凉消暑,秋饮舒盘恬神,冬饮驱寒保暖,为四季之最佳饮料,常饮壮骨健身,延年益寿。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21世纪将是功能性食品的世纪。郧县老黄酒最具功能性食品的特点,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通经活血、延缓衰老、防癌、降血压、抗疲劳、去瘀散结的功效,用红糯粟谷作的老黄酒,还能治疗经血不调、产后瘀血等多种妇科病,故郧县产妇坐月子饮黄酒已成良习。以黄酒为原料拌制的膏、丹丸,可治跌打损伤,消肿止痛,在郧县用黄酒制成的中成药高达100多个品种。可见,黄酒在祖国医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下一篇:郧阳白羽乌鸡 |
郧阳大鸡 | 一、项目背景 独特的气候条件及自然环境,孕育了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郧阳大鸡就是我市优良地方品种之一,主产地位于竹山县。竹山饲养郧阳大鸡的历史悠久,郧阳大鸡是我国秦岭以南,巴山地区特有的优良品种。相传是由明代武当山古刹的司晨鸡与当地鸡种杂交,后经老百姓长期选育和驯化而成,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性温驯,产肉、蛋性能好等特点。1985和2001年两次入选《湖北省家禽品种志》,并于2013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二、开发现状 郧阳大鸡原名竹山大鸡,俗称“三黑鸡”(腿黑、嘴黑、皮黑),系我国秦岭以南,巴山地区的优良品种,属蛋肉兼用型,因主产于秦巴山区余脉的竹山县境内,故又称为竹山郧阳大鸡,是竹山“土鸡”的代表和特有的地方优质品种。 郧阳大鸡的形成由来已久,相传是明代武当山古刹的司晨鸡(一说斗鸡),由远近香客带入,流传于民间,与当地鸡种杂交,后经群众长期选育和驯化而成。郧阳大鸡原来在竹山称为“打鸡”,该品种于1959年在竹山和神龙架林区首先发现,后经省、市、县多方考证,“打鸡”实为“大鸡”的地方谐音。1982年5月,全国畜禽品种志专家组深入我县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分析,将竹山“打鸡”正式命名为郧阳大鸡,并于1985年收录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2004年,郧阳大鸡再次录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成为湖北省优良的畜禽地方品种的代表。 竹山当地政府十分重视郧阳大鸡品种资源保护与发展,先后在双台、城关、深河建立郧阳大鸡养殖小区,建立种鸡群,自动控制孵化、育雏、疫病防治等配套服务措施,为规模养殖大户、小区建设服务。以培植规模养殖示范大户为着力点,推动养殖小区建设,逐步形成以主产区为主的板块经济。双台、城关、深河三乡镇三个郧阳大鸡繁育场已初具规模,现有千只以上规模养鸡场100家,1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1000家,2013年底全县郧阳大鸡存笼达到150万只。 三、发展规划 (一)扩大产业规模,确保养殖户数量不断增加。在原有竹山县郧阳大鸡繁育发展有限公司基础上,全新规划,建立郧阳大鸡资源保种场、繁育场。选取城关、溢水、文峰、双台、楼台5个乡镇作为郧阳大鸡养殖基地,设立迎丰、二道坊、虎山、乔儿沟等25个村庄为试点村,培植1000只规模以上养殖场5000户。 (二)延伸产业链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良种繁育、品种选育、疫病防控、秸杆氨化、精深加工和技术服务等体系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把郧阳大鸡做成一个产业集群。在精深加工上做足文章,不仅仅只开发鲜肉及鲜蛋产品,同时在鸡翅、鸡爪、鸡腿、鸡脯肉、鸡肉香肠、鸡柳、鸡精等精深加工上创新、突破;在市场开拓上打破局限性,集思广益、创先争优、树立销售精品名牌,力促郧阳大鸡走出华中、走向全国;通过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养殖户”的产业模式,最终实现从“养殖户”到“产业工人”的转变,达到从养殖场到餐桌一条龙流程;坚持“政府引导、部门配合、业主发展、市场运作”的宗旨,郧阳大鸡产业建设要真正实现产加销一条龙、牧工贸一体化的路子。下一篇:郧阳桑蚕茧 |
郧阳酸浆面 | 酸浆面是鄂西北重镇郧县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因其劲利爽口、面白味美、酸辣开胃而脍炙人口。夏天食之能祛油腻助消化、消暑开胃;冬天食时多调些辣子油、胡椒粉,能开胃祛寒、增强食欲。 酸浆面的烹食有一套传统的烹制方法。从清末至今,真正继承和发扬了正宗郧县酸浆面风味的仅有四家:一是宣统年间开业的高家酸浆面馆,二是民国时期的刘家酸浆面馆,三是解放后的张狗娃酸浆面馆,而今在鄂西北一代久负盛名的就是张师傅的徒弟彭记酸浆面馆。 其制作方法如下:牋 制浆:选用适量的小青菜(小白菜、雪里蕻为最好)、芹菜淘洗干净沥尽水,入沸水锅中焯水适度捞起,置一预先用开水洗净消过毒的大口瓦坛中;再把焯菜的水烧开,倒入适量事先调好的生面糊烧沸,舀入瓦坛中用净塑料布盖住坛口密封(第一次不要太多的水,多了则影响酸浆的质量),二至三天后即酸香扑鼻,就成了老浆。以后每次把坛中的老浆舀出,把坛洗净后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把焯好水的菜及焯菜的水舀置坛中再倒入老浆(千万不得沾生水,否则酸浆就会变质,就不能用了)盖好密封,就可得到源源不断的酸浆水。 和面:取上白面粉加入适量的精盐和食用碱拌匀,用温水和匀面团(要求冬天稍软、夏天略硬)揉好,每隔十几分钟揉搓一次至面团光亮无裂口为度。 擀面:用适量的面粉入锅中用文火炒熟摊凉,把和好的面团置面板上以炒面为扑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折叠成5cm宽的条,用刀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抖散置面板上,撒一些面扑,以防沾连。 过汤:取一净锅加满净水置大火上烧开,把切好的面条(每次不超过1,000克,5碗量)投入煮熟捞起,迅速倒入净凉水中投凉,以使面条有筋力,然后捞起控干水份。 煮浆:选大号净砂锅一个置火上(不要用铁锅和铝锅),舀入适量的酸浆,放入用纱布包好的调料(八角、桂皮、小茴香、砂仁、豆蔻各适量)、洗净的葱、拍破的姜,烧沸煮至出香味,移入文火上用精盐调好味,使之微沸待用。 煮面:取一净锅加满水置大火上烧沸,将洗净的绿豆芽50克,焯水至断生捞起,和切碎的酸菜同置一大碗内,用漏勺盛适量的面条放入沸水中略煮倒入碗中,浇淋煮好的酸浆,撒上一汤匙炒熟且碾碎的芝麻,根据个人口味浇一勺用香油调好的辣油,撒上葱花、胡椒粉、味精调好口味,即是一碗美味可口的酸浆面了。 下一篇:郧县草毯 |
郧阳木瓜 | “郧阳木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专家评审,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是郧县继“郧阳白羽乌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获得批准的第二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郧县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立县战略,抢抓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等项目机遇,大力发展木瓜产业基地。现已在县林科所、南化塘镇黄柿坪村、杨溪铺镇、苗圃中心分别建立了木瓜示范园和采穗圃共计500亩,启动实施了“湖北郧阳木瓜药材GAP基地建设”项目,构造了全国最大的木瓜GAP示范基地;郧县木瓜产业建设办公室和郧县木瓜科学研究所还与省林科院联合开展木瓜良种选优、选育工作,现已选出郧阳木瓜5个选育品种(1027、2524、1805、0034、3320),引进的山东四个品种(罗扶、红霞、长俊、一品香)和2006年从河南引进的三个品种(园秀、长秀、金苹果)等已试种成功。 郧县五峰乡、南化塘镇等乡镇扎实推进“中国木瓜第一乡镇”建设,木瓜基地面积分别以达到8万亩和3万亩,形成连片千亩示范基地,其中最大的成片区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 郧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淹没区和水源区,是国家生态综合治理重点区域。2004年以来,郧县充分利用山场资源优势,抢抓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和南水北调等工程的历史机遇,结合本地实际,把木瓜当作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推进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目前,全县木瓜栽植面积已达到20多万亩。通过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可极大地提升郧阳木瓜的品牌知名度,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该县木瓜农业产业化进程,夯实“中国木瓜第一县” 郧阳木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郧县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松石石雕 |
郧县柑桔 | 郧县种植桔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品种是乡土树种草桔,主要种植在房前屋后。明朝嘉靖年间,从四川引进金桔,金桔优于草桔,逐渐在全县推开,成为境内大宗水果,主要分布在汉江、堵河河谷沿岸的柳陂、五峰、鲍峡等地海拔200米至300米的山坡和岗地上,其中又以柳陂最多,占全县总产量的60%以上。柳陂沙洲金桔长势茂盛,冠大、枝小、桔密。单株产量最高可收350公斤。单个桔子大者可达150克以上。初夏开花,11月成熟,果呈扁圆形,颜色鲜红,光泽柔软,肉嫩汁多,清香可口。 1949年全县产桔子16.3万公斤。1964年引进温州蜜桔成功后,郧县桔子逐步由散种、园种发展成建基地成片种植。柳陂石佛寺、沙洲、西流,杨溪余嘴,桂花圩坪,青曲孙家湾、尤房沟等地先后兴建基地。全县桔子产量到1981年达125.7万公斤,1983年增长到263.1万公斤。1985年,全县14个区(镇)的283个村建有柑桔基地,种植蜜桔等柑桔2.72万亩,形成宽皮桔、橙、宜昌橙、金柑、枳壳5大类和温州蜜桔、泡柑、草桔、金钱桔、乳桔、焦柑、甜橙、锦橙、桃叶橙、血橙、脐橙、夏橙、香圆、枳杏、金蝉等15个品系。 另外,还有金桔红(划桔与酸桔杂交)等。其中,温州蜜桔为柑桔大宗,品种有尾张、龟井、宫川、兴津、清江、宜思早、华农本地早、国庆1-5号、林温立间、伴野、石川、松山、向山、南柑、米泽、上田、无核红桔、光明、红桥等20多种。到1989年全县的柑桔种植面积48970亩。其中,当年新增5679亩,结果14025亩,产桔子7496吨。1991年柑桔占地55280亩,产柑桔9218吨。1992年1月出现特大冻害,当年64365亩柑桔,收桔子134吨。1993年柑桔产量恢复到15670吨。1994年全县柑桔种植面积52500亩,总产量1378吨,总产值235万元。 下一篇:郧县生漆 |
郧县黄酒 | 郧县黄酒是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的特产。郧县老黄酒罐装存放,越久越好,饮用时,开瓮满房生香,色泽黄亮,醇香可口,微带梅酸,味薄平和,颇富后劲,酣饮不伤人。 郧县老黄酒源于民间,历史悠久,流传全县各地,家家有酒,人人喜饮,为传统饮料之一。郧县老黄酒制作不难,家庭主妇,人人会制,但在制曲配料、酿酒方面均有一套世袭相传的独特技艺,制作黄酒曲的主要原料是全麦面,或麸皮及花色草。黄酒一年四季均可酿制,以农历9月9日隔年的腊水酿制为最佳。清同治《郧县志》记载:“凡酿酒家家必取腊水为之,经历不坏。” 郧县老黄酒的制作方法:采夏伏天新鲜花色草,净水浸光至发粘后将草挥出,用浸过花色草的水拌料,以能捏合为宜,将料放入模子内压成砖块状,俗称“踩曲”。将做好的曲块覆盖发酵至散酒香味,取出晾干即成。黄酒曲以存放时间越长越好。酿酒原料有糯米、糯粟米、玉米等,以糯米为佳。因拌曲方式不同,分过曲酒、混曲酒两种。其作法取糯米少量,将其蒸熟,夏天晾冷拌曲,冬天趁热拌曲,拌曲前先将砖曲砸碎放入净水中浸泡数小时,过滤后用曲水拌料,凉瓮,封口,半月后开瓮,酒香扑鼻,即成黄酒。 郧县老黄酒罐装存放,越久越好,饮用时,开瓮满房生香,色泽黄亮,醇香可口,微带梅酸,味薄平和,颇富后劲,酣饮不伤人。春饮两颊桃红,夏饮清凉消暑,秋饮舒盘恬神,冬饮驱寒保暖,为四季之最佳饮料,常饮壮骨健身,延年益寿。下一篇:鲍沟贡米 |
郧县绿茶 | 郧县茶叶在清朝和民国时期已有成片栽培,主要是本地产的群体小叶茶,全县各地均有分布。鲍峡高桥、叶大泰山、黄龙财神庙较多。 1949年产茶叶600公斤。1964年开始引进外地优良品种,1965年产茶2100公斤。接着,又先后从福建、浙江、云南、安徽黄山和湖北宜昌引进良种茶苗,品种有大叶茶、鸠坑茶、眉谭茶、福鼎大白茶等。1975年全县产茶叶9050公斤。1976年到1983年全县共产茶叶199250公斤。在种植过程中,鸠坑和鼎大白茶逐步成为主栽品种。1985年全县茶园共8792亩,分布于除城关镇以外的13个区(镇)的183个村,丹江库区沿岸的杨溪、大堰、茶店、鲍峡、五峰成为主产区。生长在最高海拔1200米(叶大黄乡、金盆坡)和最低海拔200米(柳陂里沟村)之间,主要产区在海拔400米至600米地带。1989年茶园面积9899亩,当年采摘面积5360亩,产量41571公斤。其中,安阳茶园1441亩(面积最大),东河产茶叶7764公斤(产量最多)。1992年全县茶园16125亩,产量55599公斤,当年胡家营种茶2355亩(面积最大),黄柿产茶叶9500公斤(产量最多),1994年全县茶场152个,面积25595亩,产量76118公斤,当年青山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别为6435亩和12945公斤,占全县第一位。 下一篇:郧阳乌鸡 |
大柳苞谷糁 | 大柳苞谷糁是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大柳乡的特产。郧阳大柳苞谷糁保持了玉米的原始风味,具有味美、香甜、清淡等特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玉米油、谷固醇、卵磷脂等人体有益成份。 大柳苞谷糁采用大柳高寒山区优质玉米(比普通玉米生长期长两个月)为原料,自然干燥后,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精制而成,保留大柳玉米“香甜味美、清淡可口”的原始风味,而且玉米中富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及微量元素。常食能强身健体,培强机体免疫力,且有降血脂、血压、抗衰老、抗癌、防癌等功效,被营养学家称之为“长寿食品”。 “郧阳大柳”是苞谷糁专业化生产企业,年产量5000吨,主要产品有糁、 苞谷米、五谷粮、苞谷花、淀粉、小窖酒等玉米系列食品。 下一篇:郧县黄酒 |
地区 | 特产 |
---|---|
金矿村 |
---- |
大桥村 |
---- |
山跟前村 |
---- |
朱家湾村 |
---- |
兴盛村 |
---- |
沙洲村 |
---- |
王家学村 |
---- |
马蹄沟村 |
---- |
白鹤铺村 |
---- |
朋儒村 |
---- |
卧龙岗社村 |
---- |
青龙山村 |
---- |
刘家桥村 |
---- |
亮子湾村 |
---- |
高岭村 |
---- |
轩家沟村 |
---- |
黄坪村委员会村 |
---- |
吴家沟村 |
---- |
肖家湾村 |
---- |
梯子沟村 |
---- |
腰岭沟村 |
---- |
辽瓦村 |
---- |
史家院村 |
---- |
马鞍槽村 |
---- |
韩家洲村 |
---- |
崩滩河村 |
---- |
黎家店村 |
---- |
易家垭子村委员会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