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省 >>宜昌市 >> 远安县

远安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远安香菇

  远安香菇是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的特产。远安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香菇之乡”,远安县点种袋料香菇突破1亿袋,香菇总产量1.5亿斤,远安香菇的规模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湖北省第一。   远安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全县国土面积1752平方公里,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清水秀,昼夜温差大,森林面积162万亩,蕴藏有大量的栎树和杂木资源。这些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香菇的生长发育,生产的香菇无污染,品质优良,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绿色食品。   该县群众种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种植香菇。1997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决定》后,全县上下以建设香菇专业村为抓手,以普及传播代料香菇种植技术为重点,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纽带,掀起了大力发展代料香菇生产的热潮。从1997年全县代料香菇生产规模以年平均30%的速度递增,2009年香菇总规模达到9500万袋,其中越夏代料香菇7880万袋,反季节香菇1179万袋,茶树菇441万袋,从业人员3.5万人,香菇产业链总收入达6亿多元。   荣获“中国香菇之乡”的远安县,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1.3亿袋,食用菌产业成为支撑农民收入的第一大产业。2011年香菇出口额达到10亿美元,年销售、交易总额突破100亿元以上,引进培育了20多家知名加工企业。   下一篇:远安冲菜

远安冲菜

  远安冲菜是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的特产。冲菜是一道小菜。主料是不入眼的青腊菜,但香脆可口,色泽迷人,又“冲”得有劲道。   远安县地处鄂西北山区,鸣凤山,沮河水,丹霞地貌,构成了远安县独特的人文地理特色。凤鸣九天,沮水荡兮,山水之灵气孕育出远安独具特色的风味食品,如莲花贡米、远安花菇、远安冲菜等。其中尤以远安冲菜最为出名。   冲菜作为远安县的地方特色小吃,自古就非常有名。至于为什么叫“冲菜”,翻遍字典也没有找到“冲”字与之相关联的确切解释,大概是因为它带有一种特别的冲劲儿吧。   制作冲菜的主要原料是青腊菜,或叫辣菜。每年冬春季节,将青腊菜整棵砍回,将损坏的菜叶掰掉后劈成两半,洗净,用簸箕摊干水汽后切碎,大小适中;然后准备一只陶罐及一片青菜叶,生姜、大蒜、花椒、辣椒粉等调味品根据个人喜好备妥;将一锅水烧至八九十度后将火关掉,将切碎的腊菜倒入沸水中打个翻身,迅速用漏勺捞起放入盆内,拌上早已准备好的调味品;旋即趁热装入陶罐内,用青菜叶将罐口封严、压紧,次日即可开罐食用。   制作冲菜有讲究。一要原料正宗。制作冲菜,必须用正宗的远安腊菜。曾经有邻县尝试种腊菜成功,但以此做出来的冲菜虽辣而不冲,形似而神不似。二要把握温度。水温太高,容易把菜烫烂,没有嚼头,失去冲劲;水温太低,冲劲出不来。三要动作快。烫菜、拌料、装罐、封口四个动作要一气呵成,切忌拖泥带水,否则冲味跑得快,做出来的冲菜没有冲劲儿。民间戏称“做事泼辣的人,做出的冲菜冲;做事温吞的人,做出的冲菜不冲”,这话不无道理。四要封严罐口。封不严,冲味容易挥发,冲菜会变成普通的盐白菜。   掌握了以上要领,做出来的冲菜一定是地道的远安冲菜。   做冲菜有讲究,吃冲菜也有学问。   冬、春两季是吃冲菜的季节。或一人独酌,或携妻带儿,或呼朋唤友,大家围桌而坐,待主菜点完后,必有一人喊道:“老板娘,把新做的冲菜端上来,要两份。”菜上齐,开吃。吃冲菜不能夹起来就吃,要先观形。手巧的人,切出来的冲菜呈长方形,大小整齐,碰到大方的老板娘,上的量足,宝塔状摆在盘里,一层叠一层。后观色。正宗的远安冲菜,色泽鲜润,黄绿相间,晶莹剔透而悦目。再闻香。冲菜极好闻,香气扑鼻,暗藏冲劲,还带有稍微的辛辣味儿。最后才开始吃。冲菜吃起来清脆爽口,酸咸适度。初次吃冲菜的人,刚一入口,一股清香,随即,冷不防一股冲味直钻鼻腔----轻者,令你鼻腔痒痒;重者,令你喷嚏连连。这正是冲菜得名的原因。这股冲劲很快就过去了,冲过之后便余味无穷,鼻腔里通畅无阻,唇齿间清香阵阵,既开胃又提神,引得你不自觉地把筷子又伸了过去。每每一碟上桌,很快就被抢得精光,备受食客青睐。   远安的冲菜,吃出了名,也吃出了文化,吃出了“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冲菜,不算到远安”这句话的广为流传。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有眼光的远安人将传统的冲菜制作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制定了严格的制作工艺,办起了冲菜加工厂,将加工好的冲菜装在真空袋中,配之以精美的包装盒,销往全国各地,使冲菜这道传统的农家小菜登上了大雅之堂,在大宴席上占有一席之地。许多外地人到了远安,都以能吃到远安冲菜为快事。   下一篇:莲花贡米

瓦仓大米

   “瓦仓大米”是我县的传统特色产品,产于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产品品质优良独特,含胶质多,胶稠度达80mm以上,有丰富的直链淀粉和植物蛋白质。此次获准登记保护的区域范围为:茅坪场镇所辖的瓦仓、两河、银子、花台、八角、老观、何家湾、茅坪场、福河、九龙、铁炉湾、白云、长荣、晓秦、龙河、晓坪等16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7′37″~111°54′26″,北纬31°00′36″~31°16′53″。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为:AGI2011-02-00624。“瓦仓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不仅是对该产品、区域范围的保护,而且对其产品质量、种植及加工技术等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将有力促进该传统特色产品种植科学化、加工现代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发展。   瓦仓大米   地域范围   瓦仓大米产于湖北省远安县茅坪场镇所辖的瓦仓、两河、银子、花台、八角、老观、何家湾、茅坪场、福河、九龙、铁炉湾、白云、长荣、晓秦、龙河、晓坪等16个村。 地域范围:东经111°37′37″—111°54′26″,北纬31°16′53″—31°00′36″,东与荆门市、南与当阳市、北与南漳县接壤,西与本县的鸣凤镇、旧县镇、洋坪镇、河口乡交界。版图面积4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330亩,其中水田面积30000亩。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瓦仓大米属中籼稻,生长在气温、水温相对较低的山区冷浸田(山泉水)里,在灌浆阶段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积累多,稻谷千粒重一般比其它产区的重2克左右,其外观谷粒金黄,大而饱满,米粒晶莹透亮,大小均匀整齐,坚实丰满,粒面光滑,手摸有凉爽感,新米有自然稻香味,碎米少,无杂质,腹白少而细小,生嚼味香;加水煮沸后味佳、有清香、微甜、无任何异味;米饭泡松柔软,入口绵甜,糯而不腻,清香四溢,冷后不回生,堪称米中精品。 2、内在品质指标:瓦仓大米含胶质多,有丰富的淀粉与植物蛋白质,可补充消耗的体力及维持身体正常体温。胶稠度≥80mm,蛋白质≥6.44﹪,垩白粒率≤3%,垩白度≤0.3%,直链淀粉(干基)≤15.6%,碱消值6级。 3、安全要求:瓦仓大米符合《稻谷》GB1350的要求。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85-2002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896-2004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准则、NY/T1056-2006绿色食品储藏运输准则、NY/T1055-2006绿色食品产品检验规则、GB/T17891《优质稻谷》、GB4401.1《粮食种子》、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标准等国家强制性规定》、《2006年大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实施方案》、GB1354-1986《大米》、GB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GB2763-2005《粮食中农药最大残留量》等标准。下一篇:鹿苑茶

远安黄茶

  远安黄茶是湖北宜昌市远安县的特产。   远安香菇    茅坪场镇食用菌产业协会    12860535    干香菇   下一篇:远安香菇

鹿苑茶

  鹿苑茶是黄茶中的又一佳品。它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迄今已有750年历史。据县志记载,起初不过为寺僧在寺侧栽培,产量甚微;当地村民见茶香味浓,争相引种,逐渐扩大栽培范围。鹿苑寺的石碑上还刻有清代高僧金田于光绪九年(1883)来鹿苑寺1时,赞赏鹿苑茶的诗文:“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薰,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以产地鹿苑寺而得名。此茶属黄茶类,风格独特,具有色泽金黄,白毫显露,条索清香持久,叶底嫩黄匀称的品质特征。鹿苑茶产于远安县西北群山之中,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已载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制茶学》中。   湖北省远安县出产的鹿苑茶,是我国茶叶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古往今来盛名不衰,倍受全国茶客青睐,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鹿苑茶以鹿苑寺而得名。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在距县城鸣凤镇西北七公里的鹿苑山麓建一寺庙。此地兰香幽谷,鸟鸣空山,清溪山脚转,白云山顶缠。山林中常有鹿群出没,嗷嗷而歌,故山名鹿苑山,寺名鹿苑寺,茶名鹿苑茶。可谓山因鹿名,寺随山名,茶随寺名,名山名寺名茶,天设地造,一脉相承。   鹿苑寺位于县城西北群山之中的云门山麓,海拔120米左右,龙泉河流经寺前,茶园多分布于山脚、山腰一带,峡谷中的兰草、山花与四季长青的百岁楠树,相伴茶树生长,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红砂岩风化的土壤,肥沃疏松。茶树生长繁茂,形成其特有品韵。   乾隆年间,鹿苑茶被选为贡茶,相传乾隆皇帝饮后,顿觉清香扑鼻,精神备振,饮食大增,于是大加夸赞,并封其御名为“好淫茶”。清代光绪九年(1883年),高僧金田云游来到鹿苑寺讲经,当它品尝了鹿苑茶后遂题诗一首,称颂鹿苑茶为绝品,诗云:”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   制作好的鹿苑茶风格十分独特,它外形色泽金黄,白毫显露;条索呈环状,俗称”环子脚“;内质清香持久;叶底嫩黄匀称;冲泡后汤色绿黄明亮,滋味醇厚甘凉。   鹿苑茶的工艺与茶质:于每年清明前数日至谷雨间采茶,标准为一芽、一、二叶,要求鲜叶细嫩、匀齐、纯净,不带鱼叶、老叶。经杀青、炒二青、闷堆、拣剔和炒干等工序。其中闷堆是形成鹿苑茶特有品质的重要工序,茶坯堆积在竹盘内,拍紧压实,上盖湿布,闷堆5-6小时,促其色泽黄变。其成品外形色泽金黄(略带鱼子泡),白毫显露,条索环状(环子脚),内质香气持久,滋味醇厚甘凉,汤色绿黄明亮,叶底嫩黄匀整。该茶于1982、1986年参加全国名优茶评比,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   鹿苑茶系我国黄茶之珍品,除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条件之外,在鲜叶采摘、干茶制作上要求极严、极细、极精。鲜叶采摘要细嫩、新鲜、匀齐、纯净,采摘时间在清明节前后十五天,采摘标准是一叶一心,不带鱼叶、老叶、幼果。鹿苑茶的制作工艺大抵分为杀青——炒二青——闷堆——拣剔——炒干等五大环节。精制后的鹿苑茶色泽谷黄,白毫满披,条索环状,兰草香味持久,滋味醇厚甘凉,叶底嫩黄匀整、纯净。   近几年来远安县鹿苑茶发展更快,茶园面积已达到一万五千余亩,茶叶年产量达到三十万公斤,许多茶农靠发展鹿苑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茶叶远销全国各地,一些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回故乡探亲时,都喜欢带几斤家乡的鹿苑茶回去与家人共享或馈赠亲友。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水好茶具。在茶、水、具三个方面,远安可以说是相映成趣,有民谣为证:“鸣凤河的水,鹿苑寺的茶,紫砂茶壶要把,瓜子花生随便抓。”远安自古为楚国封地,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必以上好的鹿苑茶相待。若是夏天,就把客人请到房前的瓜架下纳凉;若是冬天,则将客人请进火笼边取暖。客人坐好后,主人先敬客人一杯糖茶(白糖水)定心,尔后便烧水、洗茶具,作泡茶的准备。烧水用的壶是铜壶,壶里的水是从鸣凤河引来的山泉水,泡茶用的茶壶是当地出产的紫砂陶壶,再配上几只紫砂陶盅,古色古香,良多趣味,茶泡好后,客人、主人各执一杯在手,细品慢饮,嗑瓜子、剥花生、叙友情、话桑麻,那情景宛如一幅风俗画。   鹿苑寺自古以来就是远安的风景名胜之地,文人墨客多有题咏,最为著名的是明代张千英等人合咏的“鹿苑八景”诗:“玉带潆回绕碧流(玉带七曲),   天开一幅锦屏幽(锦屏一峰),   溪边竹叶云垂幕(苦竹幽溪),   亭畔松萝月挂钩(松亭呼凤),   石柱果然千气象(石柱冲霄),   华台哪复记春秋(法华古台),   峰前座拥阿罗汉(罗汉点头),   笑向招仙日点头(危岩招仙)。   只有这样秀色可餐的山水之中才能生长出品质超群的香茗。相传当时有一僧在寺旁发现一棵茶树,采后品尝,馨香浓郁,回甘无穷,惊呼神茶!顿时寺院传开,僧徒纷纷种茶,当地群众也竞相引种。后来,又在寺后的观音岩上发现三棵罕见的白茶树,色白芽壮,品质超群,因此又有“白茶鹿苑寺”之美称。   下一篇:满篮桔红

斋菜宴

  位于远安县城西南3.5公里的鸣凤山,是一座集宗教与旅游于一体,与武当山齐各的仙山。前不久,应鸣凤山道观感主持田道长邀请,有幸尝到了鸣凤仙山的斋菜宴,实为人世间的一大乐事。   那天,时值秋高气爽,红叶满山,游山登高之乐可谓快哉。上得山来,田道长亲自作陪,在一张古色古香的八仙桌上落座。上的第一道菜是一盘油光闪亮的鸡大腿。我大惑不解,指着鸡大腿贸然动问:“出家人不吃荤吗?怎么还有鸡腿?可不能因为我们几个俗人坏了山上的清规啊!”田道长捋着白花花的胡子笑道:“贫道怎敢破规?你尝尝便知。”我夹起一只鸡腿仔细观看,才知道是豆皮做的。我的傻气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田道长说:“这是道家的待客菜,名曰素鸡。”这素鸡是用香油炸的,吃起来比真鸡腿还好吃。   第二道素菜端上来时,我以又不认得,细如丝,白如玉,佐以香葱青椒,一看就觉得好吃。夹一筷子送进口中,似肉非肉,似蔬非蔬,很有嚼头。这回我断不敢妄猜荤菜,但忍不住还是请教田道长:“此乃何物?”田道长反过来要我们猜,我们四人都没有猜到是什么做的。田道长又笑道“这就是极普通的茄子干。”我们四人都感到惊奇:“茄子怎么做得这么好吃?”细嚼慢品,才渐渐找到了一丝丝茄子的感觉。于是便向田道长请教制作方法。田道长告诉我们:“把新采下来的嫩茄子去皮,切成细丝,焯水,晒干后用香油浸泡即成。”   第三道菜是远安传统名肴——冲(笼)菜。这道菜是以青腊菜腌制而成,黄绿相间,酸咸适度,清脆爽口,暗藏一股冲劲,冲得你鼻子发痒,喷嚏连连,倍添欢乐气氛,是佐酒下饭的好菜。第四道菜是油炸香菜,用香菜叶拖面浆油炸而成,十分香酥可口。   第五道菜名曰“佛手”,一只只胖乎乎的小佛手堆满一大盘,是用面粉制作,烘烤而成。   第六道菜是一大盘泡菜:有青椒、大蒜、子姜、花椒、萝卜和元荷。特别是那元荷,鲜活水灵,活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荷花,红艳艳的十分好看,连那泡菜水也是红艳艳的。我平日就爱吃泡菜,这道观的泡菜又仙气十足,格外好吃,因此吃得特别多。   以后的几道菜分别是五香豆腐干、炒豆芽、炒土豆丝,都制作得十分精致。最后是一海碗“神仙汤”:用碧绿的波菜、鲜红的枸杞和嫩黄的金针菇做成,鲜美异常。席间的酒则是田道长用远安的黄酒浸泡的菊花酒,香喷喷、甜丝丝,我喝了三大杯。田道长说:“道家视酒为药,因此只忌荤不忌酒。”   主食则是一人一碗长寿面,有香菇、木耳、黄花、绿豆芽、豆筋等七、八种“俏头”。   下山时,大家对鸣凤山一路赞不绝口,这一荆楚名山不仅风景秀丽、仙气氤氲,而且斋饭也十分精巧,真是名不虚传。于是你一句,我一句,连成一首诗:鸣凤仙山景怡人,道长留膳情更盛,一桌斋饭益寿年,三杯菊酒洗尘心。    下一篇:香菇宴

香菇宴

  远安县是全国香菇大县之一。这里出产的香菇朵大,菇圆、肉厚、柄短、香浓、味正,倍受国内外食客青睐。笔者在一次招商会上有幸在该县的鸣凤宾馆品尝了一桌地地道道的香菇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首先上桌的是两道凉菜,一盘香菇松,一盘菇蜜饯。香菇松是引进华中农大最新专利技术精制而成的科技新肴,看上去,红艳艳、逢松松,细如发丝,像一团红云飘落盘中,入口即化,小咸微甜,菌香浓郁;香菇蜜饯是用香菇与-自产的上等蜂蜜制成。这两种香菇食品既可上桌做菜,也可当风味小吃吃着玩。   上桌的第一道菜是香菇乌鸡汤,热腾腾,香喷喷,汤中的乌鸡是一只整鸡,香菇也是一个个完整的鲜菇,浮在汤水中像一把把撑开的小花伞,汤汁鲜美、圆润。   第二道菜是麻辣香菇鸭,是用烤鸭与香菇烩制而成,色泽酱红,油光闪亮,口感麻辣鲜香。与上面的香菇鸡汤形成对比与互补。   第三道菜,第四道菜分别是香菇板栗、香菇西河鱼。香菇、板栗、西河鱼均为远安特产,搭配成菜极具地方特色。   第五道菜,第六道菜分别是香菇肉丸、香菇鱼丸、是将香菇分别与肉、鱼绞烂,做成丸子,先炸后烩,其口感比平日常吃的肉丸、鱼丸更加嫩滑爽口。   第七道菜、第八道菜分别是香菇肚片和香菇粉蒸肉,香菇肚片是选用肥厚的香菇切片与肚片烩炒,装盘后分不出哪些是肚片?哪些是香菇片?只有品尝后才知道。   第九道菜、第十道菜分别是香菇红艳膀和香菇鸡蛋糕。是分别用远安传统名肴红艳膀和鸡蛋糕再与香菇配伍而成,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席上用的酒是有“远安茅苔”之称的云台香酒。饭食是香菇肉饺。   这一桌宴席,道道有香菇,款款有新意,样样有新意,样样滋味长。据科学测定,远安香菇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十七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不仅美味可口,而且有养生、养颜、抗癌之功效。因此这桌香菇宴补称作养生香菇宴。    下一篇:红艳膀

红艳膀

  “天不想,地不想,只想吃顿红艳膀。若是吃了红艳膀,打个饱嗝三天香。”这是流传在湖北省远安县的一首美食民谣。   红艳膀的确不同凡响,它即异于烧膀,也有别于卤膀,与清沌膀更是迥然不同。工艺精细独特,集煮、炸、蒸三道火工于一身。   制作一道红艳膀有七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整洁,首先选皮薄肉嫩的猪前膀整理干净,将切割不整齐的皮肉去掉,保持外形美观;第二道工序是香煮,将整膀放进配有八角、桂皮、生姜、花椒和食盐的温水中煮至熟而不烂,勿伤外形;第三道工序是上糖,将煮熟的整膀从汤锅中取出,趁热涂上蜂蜜,但不可太厚,适可而止;第四道工序是红炸,这是制作红艳膀的最重要的一环,需选用新鲜植物油,将膀炸至红亮即可捞出,切莫过火,过火则发黑;第五道工序是回煮,将炸好的线艳膀再收入高汤中复煮至皮肉粉软;第六道工序是配料,配上高汤和高汤煮熟的木耳、香菇、黄花和红枣,红枣需是十颗,取红红火火,甜甜蜜蜜、十全十美之意;一并盛入大汤碗中;第七道工序是透蒸,将配好料的红艳膀边同汤碗一起入蒸笼用旺火蒸透,蒸得香气四射,最后撒上葱花端上餐桌。经过上述七道工序制作出来的红艳膀,形状美观、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入口即化、油而不腻、咸中带甜、汤汁圆润、回味悠长,老少咸宜。真是美名美食。   传说,红艳膀原地楚国宫廷菜肴,原名富贵膀,经三闾大夫屈原传授到民间(远安在楚国境内)。老百姓嫌“富贵”二字势利,遂根据菜肴自身的特点,改名红艳膀。现在,每年端午节时,当地老百姓还保留着用红艳膀祭奠屈原的习惯,一如吃粽子一样。    下一篇:鹿苑毛尖

莲花贡米

  莲花贡米是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的特产。远安盛产大米,特别是湖北省远安县洋坪镇蔡家湾村种植的莲花米,据传为清康熙皇帝的御膳贡品,历史悠久,享誉全国。   莲花贡米原产地远安县莲花岗,海拔高800米,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无污染;一年四季皆有顶峰山泉自流灌溉,水质清澈、甘甜,土壤肥沃,由于受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的限制,产地少,产量较低,故视之为稻谷中珍品,据历代老人口口相传,康熙年间曾进贡给皇上,被称之为贡米。   莲花贡米因为产量有限,曾经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因此常被不良商贩打着“莲花贡米”的牌子仿冒销售,甚至假冒,以次充好,相互压价,严重影响了莲花贡米的形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2006年3月,远安种粮大户邵长清在长时间思考与调研中,毅然决定联合镇里大米农民,整合统一打包销售。成立全县首个大米产销合作社——莲花贡米产销合作社,并以统一品牌、统一形象推向市场,为此,在远安县政府的支持下,邵长清找到了大唐神风。   米道仙是湖北宜昌市远安县莲花贡米品种的统一品牌,是大唐神风在远安县政府支持下一手创立起来的新品牌,经过几年的努力,米道仙现已经成为湖北省较为知名的高端稻米品牌,曾荣获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农产品金奖等各项大奖,并被列为宜昌三峡十大旅游商品之列。   下一篇:垭丝

远安食用菌

  近几年,远安县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坚持生态与产业并举,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大力扶持发展食用菌产业。   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远安县按照“培育示范户、建设专业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推进”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促进了优势资源和资本向食用菌产业集中,形成了集基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在产品质量安全上,制订了袋料香菇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化生产方案,从选料、原材料配比、产地环境、生产环节、包装储藏、运输等进行全程监管,严禁用废水、污水和工业石蜡等生产香菇。在产品精深加工上,积极引导森源公司等企业成功开发香菇面条、香菇酱等系统产品,市场行情看好。   下一篇:西楚冲菜

岩矿工艺品

  岩矿工艺品,它是利用专利技术"岩矿渗透"工艺,将天然石材与书法、绘画艺术融为一体制作而成。用"岩矿渗"工艺技术处理的画面如同天然,具有稳定性强、抗热、抗水、抗风化的特性,其产品在东南亚、港、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深受赞誉,堪称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产品分小工艺旅游品和大型工艺旅游艺术品两大类。 小工艺旅游品,主要有工艺镇尺,采用天然汉白玉、墨玉、生物化石等材料,与具有特色的画面融为一体制作而成,具有浓厚的三峡地方特色。还有造型美观、古朴典雅的砚台、笔筒、香炉、酒具、台灯及多姿多彩、维妙维肖的十二生肖图。 大型工艺旅游艺术品,有以墨玉、汉白玉等天然石材花纹为背景制作的画屏、壁挂、大型拼幅笔画等,是宾馆、饭店、陵园、景点的极好装饰品。下一篇:远安呜音

垭丝

  旧说,太古之时,西陵临沮(今宜昌远安)有少女,其父远征,少女思念不已,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闻言,绝缰而去。父乘马以归,马见女嘶鸣不食,女具以告父,父怒杀之,曝皮于庭。女过其侧。皮蹶然而起,卷女飞去,栖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     其后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挥鞭于此,蚕坠而化女出,女乃吐丝成衣,帝喜而爱之,因而娶女为妻,是为正妃。此女不知劳累,故名嫘祖,民间尊为蚕神也。其故里,今远安县苟家垭镇,所产蚕丝因称“垭丝”。     此据于《史记》、《山海经》、《蚕赋》、《原化拾遗记》,后有史证:明弘治九年《夷陵州志》,清宣统三年《湖北通志·货类》,康熙九年《远安县志》均载:“垭丝”为皇室贡品,历年以“金罗汉”商标出口,畅销不衰……蚕丝各郡皆产,唯以“垭丝”最为著名,西欧人争购之…   下一篇:鸣凤米

鹿苑毛尖

  鹿苑毛尖,属黄茶类,产于湖北省远安县鹿苑寺。鹿苑茶品质独具风格,芬芳馥郁,滋味醇厚,被誉为湖北茶中之佳品。   鹿苑毛尖,外形条索环状,白毫显露,色泽金黄,香郁高长,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黄净明亮,叶底嫩黄匀整。在清代乾隆年间,就选为贡茶。清代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高僧金田来到鹿苑巡寺-,品茶题诗,称颂鹿苑茶为绝品。   鹿苑毛尖品质优异,与其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有关。鹿苑茶因产于鹿苑寺而得名,该寺位于县城西北群山之中的云门山麓。鹿苑寺两岸傍山,茶园分布在山脚山腰一带,满山峡谷中的兰草、山花和四季常青的百年楠树,伴随茶树生长。这里终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红砂岩风化的土壤,肥沃疏松,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   鹿苑毛尖的鲜叶采摘时间在清明前后15天,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要求鲜叶细嫩、新鲜、匀齐、纯净,不带鱼叶、老叶、茶果。采回的鲜叶,先进行“短茶”,即将大的芽叶折短,选取一芽一叶初展芽尖,折下的单片、茶梗,另行炒制。习惯是上午采摘,下午短茶,晚间炒制。鹿苑毛尖的制造分杀青、二青、闷堆、拣剔、炒干五道工序。   下一篇:瓦仓大米

西河鱼

  人间常道,十人吃鱼九人怕刺。但是,若食西河鱼就不必担心怕刺了。西河鱼有刺似无刺,这话听起来好像很矛盾,但食过西河鱼的人却深有体会。这是因为西河鱼生长的自然环境独特,再加上烧鱼的独到厨艺,吃起来连肉带刺嚼之,别有一番滋味。   远安“西河鱼”是专用名词,用来区别其它河里的鱼。西河即黄柏河的上游,因位于远安县西部山区,故名西河。西河两岸崇山峻岭,林木毓秀,水质纯清,无工业污染,属高山季节性河流,除洪水季节外,一般深不过膝,水常清而鱼可数。西河鱼的种类并不多,按当地人的土叫法,主要有饭鱼、江鱼、红翅膀、白花鱼、岩边、乌斑、黄牯头,还有国家二类保护两栖动物娃娃鱼。除娃娃鱼外,其它的鱼一般一、二两重,最大的饭鱼也不过一斤左右。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西河鱼独特的品质。鱼儿们在清水河里生长繁殖,以青苔和浮游生物为食,因此西河鱼丰腴细嫩,营养丰富,无腥味。西河鱼产量并不高,1980年后,因在西河上建成天福庙水库,开始投放人工鱼苗在水库中自然养殖,产量方有所增加。   捕捞西河鱼的方法原始而有趣。一种是“码堆子”,在水流缓慢的鱼道口用大小石头码成“迷宫”,鱼儿易进难出,十天半月之后去拆堆子捉鱼,先用一张大网把整个堆子严严地网住,再慢慢拆去石头,鱼儿便被一网打尽。这种方法在枯水季节常用。再一种是“砸石头”,提起一个八磅重锤,到河汊浅水处,见石头就砸一锤,再掀开石头一看,总有一、两条小鱼被震昏在里头,也有飘出来的,只需用手轻轻捡到篓子里就行了。还有一种叫“洞口拦鱼”,在西河边有两个大洞,深不可测,每逢发大水就有鱼儿从洞中流出,人们便争着张网捉鱼。   煎西河鱼无需用油,只要撒上一点细盐放在锅里用小火慢慢地炕,那丰腴的鱼肉遇热后便发出“丝丝”的声响,其特有的香味便慢慢散发出来,撩得你嘴巴直咂,口水直咽。待鱼儿煎得二面黄时,再佐以生姜、大蒜、花椒、辣椒干炒。如是春天,用“春天”(当地人管椿芽叫“春天”)烩炒则更佳。   吃西河鱼讲究斯文,重在品味。因西河鱼少而贵,通常以精制小碟上桌。用筷子夹上一条,先闻其香,再品其味,便会赞美:“嗯,是好!是好!”下一篇:斋菜宴

西楚冲菜

  冲菜是远安乡土菜肴,因其鲜嫩悦目,清脆、暗藏冲劲,风味独特,而成地方名菜。远安冲菜已批量生产,远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并飞越太平洋,落户美国市民家中。

鸣凤米

  远安是湖北省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县,其鸣凤牌优质大米是清朝宫延的主要御膳食品,据传古为御膳贡品,康熙皇帝品尝远安鸣凤米后,食欲大增,赐名“莲花米”。鸣凤米种植于日照充足、土地肥沃、清泉灌溉的独特自然环境中,其米粒肥大,饱满洁白,呈半透明状,清香爽口,营养丰富。该产品多次获得全省“十大名优产品”称号,远销中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下一篇:远安食用菌

远安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鸣凤镇 远安香菇 远安冲菜 瓦仓大米 远安黄茶 鹿苑茶 斋菜宴 香菇宴 红艳膀 莲花贡米 远安食用菌 岩矿工艺品 鹿苑毛尖 垭丝 西楚冲菜 鸣凤米 满篮桔红
花林寺镇 远安香菇 远安冲菜 瓦仓大米 远安黄茶 鹿苑茶 斋菜宴 香菇宴 红艳膀 莲花贡米 远安食用菌 岩矿工艺品 鹿苑毛尖 垭丝 西楚冲菜 鸣凤米 满篮桔红
旧县镇 远安香菇 远安冲菜 瓦仓大米 远安黄茶 鹿苑茶 斋菜宴 香菇宴 红艳膀 莲花贡米 远安食用菌 岩矿工艺品 鹿苑毛尖 垭丝 西楚冲菜 鸣凤米 满篮桔红
洋坪镇 远安香菇 远安冲菜 瓦仓大米 远安黄茶 鹿苑茶 斋菜宴 香菇宴 红艳膀 莲花贡米 远安食用菌 岩矿工艺品 鹿苑毛尖 垭丝 西楚冲菜 鸣凤米 满篮桔红
茅坪场镇 瓦仓大米 远安香菇 远安冲菜 远安黄茶 鹿苑茶 斋菜宴 香菇宴 红艳膀 莲花贡米 远安食用菌 垭丝 岩矿工艺品 鹿苑毛尖 西楚冲菜 鸣凤米 满篮桔红
荷花镇 远安香菇 远安冲菜 瓦仓大米 远安黄茶 鹿苑茶 斋菜宴 香菇宴 红艳膀 莲花贡米 远安食用菌 岩矿工艺品 鹿苑毛尖 垭丝 西楚冲菜 鸣凤米 满篮桔红
河口乡 远安香菇 远安冲菜 瓦仓大米 远安黄茶 鹿苑茶 斋菜宴 香菇宴 红艳膀 莲花贡米 远安食用菌 岩矿工艺品 鹿苑毛尖 垭丝 西楚冲菜 鸣凤米 满篮桔红

远安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