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湖北省 >>宜昌市

宜昌市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百里洲砂梨

  枝江优质砂梨基地地处长江冲积形成的砂性土壤地带,产出的果实个大、肉脆、汁多、味甜,被湖北省农业厅命为“湖北十大名果”,一直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 百里洲镇有10万亩优质砂梨基地,现有受益面积5万亩,年产量8万吨以上。百里洲砂梨被中国特产名乡宣传推荐活动组织委员会推荐,命名为“中国砂梨之乡”,基地产品注册为“百里洲牌”商标。百里洲砂梨主要品种有“黄花”、“湘南”等。( 枝江)   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而该地区也是百里洲砂梨的集中生产基地,极富营养,全天然无公害物质残留,是被广大消费者所喜欢的水果之一。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乡镇,百里洲镇现有农业资源面积20.7万亩,洲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无工业污染,气温适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近年来,该镇重点发展棉花、水果、生猪、蔬菜、水产五大农业经济板块,初步形成了“上百里洲抓果,下百里洲种棉,低洼湖区搞水产,家家户户建庭园”的格局,先后被评为“中国砂梨之乡”、“湖北省优质棉基地”、“湖北省生态农业基地”。百里洲砂梨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水果”、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湖北名牌产品和中国星火计划名优产品,并通过国家地理商标注册认证。   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百里洲砂梨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维生素C、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PP)、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蔗糖、葡萄糖、等有机成分;还含有钾、钠、钙、镁、硒、铁、锰等无机成分及膳食纤维。   生梨去火,熟梨补阴。梨性寒味甘,汁多爽口。食后满口清凉,解热症,止渴生津,清心润喉,降火解暑,润肺、止咳、化痰,对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有功效。另外,梨还有降压、静心之功效。对肝炎患者有保肝、助消化、增食欲的功效。   百里洲梨果实以个大、肉脆、汁多、味甜被湖北省农业厅命为“湖北十大名果”。1998年,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根据百里洲独特的土壤、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对百里洲梨砂梨进行了改良,采用枝条芽接新技术,采用定果套袋生产工艺,套袋生产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保证了产品的“绿色”天然品质。改良后生产的砂梨色若金,大若拳,脆若菱,甜若蜜,每只单果重400克以上,素称"三峡一绝"。   枝江市百里洲镇位于长江中游荆江首段,四面江水环抱,东眺荆楚,西极峡江,南与松滋市一水相连,北与枝江城区隔江相望,是万里长江第一大江心洲,版图面积212平方公里。   百里洲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日照充足,水源丰富,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平均气温16℃-18℃,平均日照2145小时,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无霜期270天以上,是生产无公害百里洲梨的最佳产地。百里洲梨基地土地肥沃,土壤类型沙壤土,PH值为6.5—7.5;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百米以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具备生产无公害“百里洲梨”的良好生态环境条件。   百里洲砂梨   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现辖行政区域   《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百里洲砂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枝府函〔2013〕12号   枝江市百里洲镇农牧综合服务部企业标准:Q/ZBL0001S-2013《百里洲砂梨》   地域范围   “百里洲砂梨”主产区----枝江市百里洲镇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处长江中游上端,位于长江中游荆江首段,四面江水环抱,东眺荆楚,西极峡江,南与松滋市一水相连,北与枝江城区隔江相望,是万里长江第一大江心洲,版图面积212平方公里,东径111°37'4 5"-111°56' 25",北纬30° 16' 47"-30° 25' 03"。百里洲砂梨适宜种植的地域范围包括百里洲镇41个行政村,面积10万亩。现受益面积3万亩,年产量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主栽品种圆黄梨果大形正色黄光亮、成熟早,黄金梨果面金黄、晶莹透亮、果大核小,丰水梨品呈翠绿色果大、质优、美观,被誉为“水晶梨”。百里洲砂梨平均单果重200克以上,果皮薄,果点小,果肉雪白细而脆,汁多化渣,石细胞少,味甜清香,风味独特,品质极佳。 2、内在品质指标:百里洲砂梨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苹果酸和有机酸,总糖含量高于5.0%,总酸含量0.11%-0.14%,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 3、质量安全规定:百里洲砂梨生产产地环境质量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2-2001)的要求,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18406.2-2001)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无公害梨肥料使用准则》(NY/T496-2002)和《无公害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5018-2001)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产品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下一篇:仙女牌绿壳鸡蛋

宜都蜜柑

  2月21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发布注册公告,湖北省宜都市柑橘协会申报注册的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宜都蜜柑”取得商标专用权,这标志着宜都市继“宜都天然富锌茶”之后又拥有了一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并成为宜昌拥有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最多的县市。   柑橘和茶叶是宜都的支柱产业。为扶持柑橘、茶叶产业发展,走品牌兴农之路,宜都市工商局帮助宜都市柑橘协会和潘家湾土家族乡无公害天然富锌茶叶协会申请注册了“宜都蜜柑”和“宜都天然富锌茶”集体商标。   地域范围   宜都蜜柑产于宜都市境内,分布宜都市的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乡、五眼泉乡、聂家河镇、枝城镇、松木坪镇、陆城街道办事处王家畈乡和潘家湾乡等十个乡镇。宜都蜜柑产地地处东经111°05′47″-111°36′06″,北纬30°05′53″-30°36′03″之间,东邻枝江,南接松滋,北与宜昌,西南与五峰、长阳毗邻。全市版图面积1357km2,其中山区、丘陵占总面积88.4%,平原占11.6%,市内平原、丘陵、半高山呈梯级分布,西南高,东北低,海拔38-1081米,宜都蜜柑分布在海拔60-350米间。生产面积1.5万公顷,年产量23.4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宜都地貌以丘陵为主,陆地面积中的低、中山区占11.7%,丘陵占79.5%,境内最高海拔1081.8米,最低38米。本市共有红壤土、黄壤土、黄棕壤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潮土和水稻土7个土类,土壤质地以中壤土为主。市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204%,处于中等水平,土壤pH值5.5-8.0,酸碱基本适中,无过酸土壤。   (2)水文情况:宜都市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地表水资源丰富。江河纵横,长江、清江、渔洋河流经我市柑桔产区,还有大小溪河39条总长415公里,集水面积1338.6平方公里,湖泊面积较大的有南庄桥、贵子湖、三板湖等10余处   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而且雨量充沛,多年年均降雨量1233.8mm,雨热同季,水能丰富,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3)气候情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的年平均温度16.7℃,≥10℃活动积温5354.4℃,年降雨量1233.8mm,且雨热同季,无霜期273.3天,年均日照时数1641小时。地理、气候条件极适合柑桔的生产发展。   (4)人文历史情况:“春日清江岸,千柑二顷园。青云羞叶密,白雪避花繁。结子随边使,开筒近至尊。后于桃李熟,终于献金门。”这首《横碛柑园》,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游览宜都横碛桔园风光时即兴而作的宏伟诗篇。诗中所提到的“横碛”,就在今天宜都市陆城花庙堤附近。公元450年,在盛弘所著《荆州记》一书中就有关于“宜都甘”的记载。在清代,宜都县令彭颖也写下了“十里黄柑茂,何如八百桑”的佳句。近年来宜都的柑桔产业发展迅猛,面积达到23.1万亩,产量达24万吨,系列产值达到15亿元,已成为全市农民经济来源的主渠道,市政府已把柑桔产业作为全市农业第一大产业来发展,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柑桔产业的发展。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宜都市的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乡、五眼泉乡、聂家河镇、枝城镇、松木坪镇、陆城街道办事处、王家畈乡和潘家湾乡等十个乡镇。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宜都市柑桔生产技术规程》(DB420581/02-2005)标准。   (2)品种选择:温州蜜柑品种,早熟以宫川、龟井、鄂柑2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迟熟以尾张,南柑20等为主。苗木来源于建在宜都市的湖北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   (3)生产过程管理: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宜都市柑桔生产技术规程》(DB420581/02-2005)操作。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严格按照DB420581/02-2005规定执行。   (5)生产记录要求:果园生产和产品处理要求建立台帐,如实登记生产   操作程序、时间、规程、生产投入品,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形端正、色泽鲜艳、皮薄光滑、大小一致。符合DB420581/01-2005中的标准。   (2)内在品质指标:汁多化渣、风味浓甜、香气宜人、营养丰富。符合DB420581/01-2005中的标准。   (3)安全要求:执行DB420581/01-2005中的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按照DB420581/01-2005中的标准执行。   下一篇:玉泉枕芯

枝江大曲

  湖北枝江酒业始创于1817年(清朝嘉庆年间)“谦泰吉糟坊”,迄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目前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6亿元,员工1800多名,公司下设三个分公司、五个分厂、3000个大型固态白酒发酵窖池、十八条现代化灌装生产线,年产商品白酒三万八千多吨,是一个集白酒酿造、彩印包装、纯净水、饲料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白酒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近7亿元,雄居湖北省同行业榜首。其主导产品枝江大曲承历史文化之精粹,集民间传统酿酒工艺之精华,堪称“浓香曲酒新贵、中国白酒奇葩”,有“鄂酒大王”之美誉。 枝江大曲--广告   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是湖北省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之一,其核心厂家――枝江市酒厂,由创办于1817年的"谦泰吉"槽房演变而来,具有近200年酿造白酒的悠久历史。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公司现有资产2.68亿元,职工1700人,大型发酵窖池1500个,现代化灌装生产线13条,具有年产3.5万吨商品白酒的生产能力。公司生产的枝江大曲、枝江小曲两大系列酒多次荣获省部级优质产品奖,是湖北省著名商标,连续两届蝉联湖北省名牌产品   下一篇:枝江民间吹打乐

远安香菇

  远安香菇是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的特产。远安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香菇之乡”,远安县点种袋料香菇突破1亿袋,香菇总产量1.5亿斤,远安香菇的规模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湖北省第一。   远安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全县国土面积1752平方公里,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清水秀,昼夜温差大,森林面积162万亩,蕴藏有大量的栎树和杂木资源。这些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香菇的生长发育,生产的香菇无污染,品质优良,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绿色食品。   该县群众种菇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种植香菇。1997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决定》后,全县上下以建设香菇专业村为抓手,以普及传播代料香菇种植技术为重点,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纽带,掀起了大力发展代料香菇生产的热潮。从1997年全县代料香菇生产规模以年平均30%的速度递增,2009年香菇总规模达到9500万袋,其中越夏代料香菇7880万袋,反季节香菇1179万袋,茶树菇441万袋,从业人员3.5万人,香菇产业链总收入达6亿多元。   荣获“中国香菇之乡”的远安县,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1.3亿袋,食用菌产业成为支撑农民收入的第一大产业。2011年香菇出口额达到10亿美元,年销售、交易总额突破100亿元以上,引进培育了20多家知名加工企业。   下一篇:远安冲菜

秭归脐橙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三峡工程坝区库首,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 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长江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县。县辖12个乡镇、209个村,39.5万人,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   秭归发展前景美好。地理区位独特,县城距三峡大坝1公里,县城将成为坝上坝下的交通中转站,宜黄高速公路直达新县城;自然资源丰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雄奇瑰丽的西陵峡自然风光与屈原故里的人文景观、大坝雄姿、平湖风光交相辉映、神奇魅人,旅游业是秭归未来发展中最具优势、最具潜力、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水利资源开发潜力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大坝建成后,全县水域面积100平方公里,是发展水产养殖、水上旅游、水上交通等重要资源;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已探明的有煤、铁、金、硅石、白云石等20多种,秭归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全省重点产金县;农特资源丰富多样,盛产柑桔、茶叶、板栗、烤烟、药材等经济作物,尤以柑桔独享盛名。其中脐橙、锦橙、夏橙、桃叶橙被誉为“峡橙四秀”。秭归对外开放的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好,新县城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越来越明显。秭归还面临着移民和对口支援的独特机遇。秭归将坚持“依托三峡、开放开发、强农兴工、扩市活商、富县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走引进联合发展名牌企业之路;力争把秭归建成三峡窗口县、开放先进县、经济富裕县、文化发达县、旅游明星县。     信息来源:文/ 图/郑坤/魏启扬下一篇:三峡特产--柑桔  信息来源:文/ 图/郑坤/魏启扬

秭归桃叶橙

  桃叶橙是我国三大地方良种之一,原产于湖北秭归,曾多次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被誉为“峡橙三秀”之一的桃叶橙因其叶片似桃叶而得名,该品种果形端正、果面光滑、色橙红、脐部有圈纹、果肉橙黄、质脆化渣、富有香气,曾多次在全国和地方柑橘鉴评会上夺魁。   在秭归屈原镇龙马溪村,秭归县青滩桃叶橙产销专业合作社让该地特产的优质桃叶橙走向了全国,成为备受现代都市人追捧的高档水果,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宝贝”。   秭归县青滩桃叶橙产销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7月登记注册,拥有500亩集体生产基地,253户社员,同时带动680余农户发展壮大全镇的3000亩桃叶橙种植面积。合作社先后荣获“2008年度秭归县优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009年度秭归县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宜昌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   地域范围   秭归桃叶橙盛产于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归州镇、屈原镇、水田坝、泄滩乡、沙镇溪镇、两河口镇、梅家河乡、郭家坝镇、周坪乡、杨林桥镇等11个乡镇。面积1000公顷。秭归地理位置地处东经110°18′-111°00′,北纬30°38′-31°11′。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东连宜昌县,北接兴山县,西毗巴东县,南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总生产面积1000公顷,总产量1.5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土壤多属砂壤土、紫色页岩土或泥质岩土,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0.5-2.1%,pH值5.5-5.6。基地无工业“三废”等污染。秭归县为川东褶皱及鄂西八面山坳会合地带。东段为黄陵背斜,西段为秭归向斜,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长江由西向东分县境为南、北两部分。沿长江河谷往南北延伸,海拔逐渐升高。江北北高南低,江南南高北低,呈盆地形。境内山脉为巫山余脉,最高点云台荒海拔2056米,最低点茅坪河口海拔40米,全县平均海拔约800米。   (2)水文情况:水系比较发育,境内长江流长64公里,溪流网布,135条小溪汇成青干河、童庄河、九畹溪、茅坪河、龙马溪、香溪河、吒溪河、   泄滩河8条水系注入长江,流域面积1952.5平方公里,境内流长247.8公   里,河网密度(不含长江和135条小溪河)0.1公里/平方公里。实测多年平均径流量18.37亿立方米。水源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水质良好,无污染,   符合NY5016的规定。   (3)气候情况: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但由于受地势和海拔高差的影响,气候类型垂直变化明显。县内历年平均12月18日为初霜日,次年2月13日为终霜日。12月20日为初雪日,次年3月2,日为终雪日,年均降雪3.9天。年均风速1.2米/秒,多偏南风,次为偏北风。年均相对湿度71%。年平均气温18℃,1月平均气温6.4℃。7月平均气温28.9℃;平均气温年较差22.5℃。年均日照时数1619.6小时,夏多冬少,春秋适中。年日照1300小时以上,≥10℃的年积温5500℃以上,无霜期300天以上。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年降雨量1000毫米-1500毫米。   (4)人文历史情况:秭归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故里,是著名的柑桔之乡。其种植柑桔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乡吟咏出不朽《桔颂》诗篇。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桃叶橙生产较其它作物品种对气候、土壤条件等环境因素要求更具特殊性。年平均温度18—22℃,绝对最低温度≥-2℃,1月平均温度≥7℃,≥10℃的年积温度5500—6000℃。土壤质地良好,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土层深厚,活土层60cm以上,地下水位1mm以下,其它条件均按NY5016-2001执行。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桃叶橙品种选择应遵循市场导向。适地选择树的原则,在最适宜地区选择果大、色艳、皮薄、无籽(少籽)质优的良种发展桃叶橙生产。目前重点推广桃叶橙良种有:桃叶橙139号、18号、8号。桃叶橙以枳作砧木为宜。   (3)生产过程管理:秭归桃叶橙生产过程必须执行《无公害食品柑橘   生产技术规程》(NY5015)、《无公害食品柑果类果品》(NY5014)和《秭归桃叶橙》(DB42/431-2007)。尤其注意以下环节:a、土壤管理。果园实行生物覆盖、梯壁种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水土流失。b、施肥。采取平衡施肥,以生物有机肥和农家肥为主,全年施肥2次-3次。c、修剪。   在采果后至春季萌芽前进行,以大枝修剪为主。大年树适当重剪,小年树轻剪,逐年回缩更新结果枝组。夏季修剪在生长季节进行,以抹芽摘心为主。d、保花保果。采取控梢、花期复剪及喷施符合NY/T5015规定的保果剂等措施保果。e、病虫害防治。采用农业、化学、物理和生物治理措施综合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NY/T5015的规定,全年用药控制在3次以内。   (4)采收及采后处理:在11月中、下旬适时采收。采收前30天停止喷洒农药和追施化肥,采收前15天停止灌水。采收后24小时内必须进行保鲜处理,预贮3天后进行商品处理,处理后的果实必须符合NY/T5014的规定。   (5)生产记录要求:一本农事操作记录手册,将农事操作和使用的肥料、农药等记录在案。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春梢叶狭长似桃叶,故名“桃叶橙”,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150g左右,果面橙红光滑,脐部有印圈。   (2)内在品质指标:果皮薄,肉质细嫩化渣,风味浓,富香气,含糖量一般在13%左右,极耐贮运,有的贮藏后风味更佳。   (3)安全要求:农药残感物含量标准不得超过国家对食品的规定标准。感官检验按NY5014的规定执行。重量、数量、规格检验按GB/T8210的规定执行。卫生安全检验按NY5014的规定执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可食率的检验按GB/T8210的规定执行。固酸比的计算按NY5014的规定执行。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规格:按果实横径大小分为60、65、70共三个规格,果实横径为60≤d<65(毫米)为60规格,果实横径为65≤d<70(毫米)为65规格,果实横径d≥70(毫米)为70规格。   (2)分级:分为一级果、二级果、三级果三个质量等级,果实横径小于60毫米的果实均为级外果。串级果不超过10%,隔级果不得有。到达目的地,允许有7%以下的缺陷果,但腐烂果不得超过3%。一级果标准:感官指标为果实均匀,果形端正;果实高度自然着色,着色经90%以上;果面光洁,果顶部有印圈;无裂口、凹陷及腐烂现象;斑疤总计不得超过果皮总面积2%;味甜而浓,细嫩化渣,富香气。内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在12.5%以上,固酸比在20以上,可食率在65%以上;卫生指标符合NY5014规定。二级果果实均匀,果形端正;果实自然着色,着色经85%以上;果面较光洁,果顶部有印圈;无裂口、凹陷及腐烂现象;斑疤总计不得超过果皮总面积3%;味甜浓,细嫩化渣,有香气。内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在12.5%以上,固酸比在20以上,可食率在65%以上;卫生指标符合NY5014规定。三级果标准:果实均匀,果形较端正;果实自然着色,着色经80%以上;果面较光洁,果顶部有印圈;无裂口、凹陷及腐烂现象;斑疤总计不得超过果皮总面积5%;味甜,化渣,有香气。内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在12.5%以上,固酸比在20以上,可食率在65%以上;卫生指标符合NY5014规定。   (3)标识:在外包装上应标明品名(秭归桃叶橙)、产地、果实规格、果品等级、净含量、执行标准代号、小心轻和防晒防雨警示等内容。   (4)包装:按GB/T13607的规定执行   (5)运输:装运仓应清洁、卫生、无异味。运输时应快装、快运、快卸,严禁日晒雨淋,装卸、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严禁乱丢乱扔,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6)贮藏:按NY5014的规定执行。   下一篇:风味腊肉

宜昌蜜桔

  湖北宜昌,种植柑桔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就在故里写下了《桔颂》名篇。据研究,柑桔起源于我国云贵高原,途经长江而下,传向淮河以南。长江下游,直到岭南地区。经过我国人民长期栽培、选择,柑橘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下一篇:窑湾蜜桔

雾渡河猕猴桃

  夷陵区雾渡河镇是世界猕猴桃原产地。2001年以来,雾渡河镇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先后在观音堂、大庙、龚家河等村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现已初具规模。   目前,全镇有450个农户种植猕猴桃,共发展猕猴桃1060亩,并已陆续进入挂果期。2006年,全镇猕猴桃产量达350吨,实现销售收入56万元,种植农户户平收入1787元,其中猕猴桃销售户平收入1245元,退耕还林补助户平542元。预计2007年全镇猕猴桃产量将达到45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90万元,户平收入2000元左右。   雾渡河镇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11℃,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9℃,无霜期210-290天,相对湿度高,土层深厚,土壤湿润,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山地植被密集,海拨900-100米地带,十分适宜猕猴桃的生长。   近几年来,雾渡河镇立足地理资源优势,积极稳妥地推进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将猕猴桃产业列入了雾渡河镇建设全省特色产业名镇的“五名”发展战略之中,雾渡河镇猕猴桃产业发展正当时。   现全镇共有猕猴桃基地近3000亩,年产猕猴桃900吨,可实现产值近400万元,每亩产值比原有种粮增收超过500多元,在宜昌至神农架旅游黄金线上,猕猴桃旅游文化的开发也已经开始启动,在雾渡河镇境内专门设立了三个农产品交易市场。猕猴桃这一“小果果”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猕猴桃,素有“水果之王”、“维C之冠”、“营养金矿”、“保健奇果”的美誉,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在2008年新西兰举行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夷陵区雾渡河镇被来自19个国家的200余位猕猴桃专家确认为世界猕猴桃原产地。   下一篇:峡州碧绿

秭归夏橙

  秭归夏橙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特产。秭归夏橙因产于气候独特的三峡河谷地区,具有“果形端正、橙黄光滑、肉脆化渣、酸甜适度、风味浓郁、富有香气”的特殊品质。   夏橙是甜橙类柑橘中的一个特殊品种,于头年四月上旬开花,翌年四月下旬成熟,形成“花果相会”的独特景观,为三峡库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秭归气候独特,是湖北著名的“冬暖中心”,为夏橙栽培提供了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全县现有栽培面积4000亩,产量200万公斤,以伏令夏橙、康贝尔为主栽品种。 秭归夏橙具有形端正、橙 黄光滑、肉脆化渣、酸甜适度、风味浓郁”的特殊品质,单果重150—20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2克、酸0.9—1.2克、维生素C58—60毫克。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粗纤维、钙、铁等多种营养成份,是形、色、香、味俱佳的鲜食果品、营养丰富的纯天然保健“饮料”。   秭归夏橙味甘性平,具有滋脾健胃、清肺化痰、润肤养颜、理气、抗癌、解酒等多种功能,经常食用,可以补充人体必须的营养,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居家夏季旅行、馈赠亲友的高级补品和礼品。   所在地域:   湖北   申请人:   秭归县柑橘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秭归夏橙主产于秭归县的泄滩、水田坝、归州、屈原、郭家坝、沙镇溪、梅家河、两河口、九畹溪、茅坪等10个乡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0°18′—111°00′,北纬30°38′一31°11′;总生产面积1333公顷,年产量19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或圆球形,单果重≥150克,鲜食、加工兼用,耐贮藏。果皮色鲜,橙黄至橙红色,皮较薄。 2、内在品质指标:果肉肉质脆嫩化渣、香浓味甜、汁多、少核或无核,耐贮运,果实可滴定酸<1%,维生素C含量≥240mg/1000g。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按NY/T426-2000的规定执行。下一篇:秭归板栗

远安冲菜

  远安冲菜是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的特产。冲菜是一道小菜。主料是不入眼的青腊菜,但香脆可口,色泽迷人,又“冲”得有劲道。   远安县地处鄂西北山区,鸣凤山,沮河水,丹霞地貌,构成了远安县独特的人文地理特色。凤鸣九天,沮水荡兮,山水之灵气孕育出远安独具特色的风味食品,如莲花贡米、远安花菇、远安冲菜等。其中尤以远安冲菜最为出名。   冲菜作为远安县的地方特色小吃,自古就非常有名。至于为什么叫“冲菜”,翻遍字典也没有找到“冲”字与之相关联的确切解释,大概是因为它带有一种特别的冲劲儿吧。   制作冲菜的主要原料是青腊菜,或叫辣菜。每年冬春季节,将青腊菜整棵砍回,将损坏的菜叶掰掉后劈成两半,洗净,用簸箕摊干水汽后切碎,大小适中;然后准备一只陶罐及一片青菜叶,生姜、大蒜、花椒、辣椒粉等调味品根据个人喜好备妥;将一锅水烧至八九十度后将火关掉,将切碎的腊菜倒入沸水中打个翻身,迅速用漏勺捞起放入盆内,拌上早已准备好的调味品;旋即趁热装入陶罐内,用青菜叶将罐口封严、压紧,次日即可开罐食用。   制作冲菜有讲究。一要原料正宗。制作冲菜,必须用正宗的远安腊菜。曾经有邻县尝试种腊菜成功,但以此做出来的冲菜虽辣而不冲,形似而神不似。二要把握温度。水温太高,容易把菜烫烂,没有嚼头,失去冲劲;水温太低,冲劲出不来。三要动作快。烫菜、拌料、装罐、封口四个动作要一气呵成,切忌拖泥带水,否则冲味跑得快,做出来的冲菜没有冲劲儿。民间戏称“做事泼辣的人,做出的冲菜冲;做事温吞的人,做出的冲菜不冲”,这话不无道理。四要封严罐口。封不严,冲味容易挥发,冲菜会变成普通的盐白菜。   掌握了以上要领,做出来的冲菜一定是地道的远安冲菜。   做冲菜有讲究,吃冲菜也有学问。   冬、春两季是吃冲菜的季节。或一人独酌,或携妻带儿,或呼朋唤友,大家围桌而坐,待主菜点完后,必有一人喊道:“老板娘,把新做的冲菜端上来,要两份。”菜上齐,开吃。吃冲菜不能夹起来就吃,要先观形。手巧的人,切出来的冲菜呈长方形,大小整齐,碰到大方的老板娘,上的量足,宝塔状摆在盘里,一层叠一层。后观色。正宗的远安冲菜,色泽鲜润,黄绿相间,晶莹剔透而悦目。再闻香。冲菜极好闻,香气扑鼻,暗藏冲劲,还带有稍微的辛辣味儿。最后才开始吃。冲菜吃起来清脆爽口,酸咸适度。初次吃冲菜的人,刚一入口,一股清香,随即,冷不防一股冲味直钻鼻腔----轻者,令你鼻腔痒痒;重者,令你喷嚏连连。这正是冲菜得名的原因。这股冲劲很快就过去了,冲过之后便余味无穷,鼻腔里通畅无阻,唇齿间清香阵阵,既开胃又提神,引得你不自觉地把筷子又伸了过去。每每一碟上桌,很快就被抢得精光,备受食客青睐。   远安的冲菜,吃出了名,也吃出了文化,吃出了“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冲菜,不算到远安”这句话的广为流传。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有眼光的远安人将传统的冲菜制作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制定了严格的制作工艺,办起了冲菜加工厂,将加工好的冲菜装在真空袋中,配之以精美的包装盒,销往全国各地,使冲菜这道传统的农家小菜登上了大雅之堂,在大宴席上占有一席之地。许多外地人到了远安,都以能吃到远安冲菜为快事。   下一篇:莲花贡米

兴山薄壳核桃

  兴山,古称“邑”,是汉明妃王昭君故里,位于湖北省西部山区,长江西陵峡北岸。核桃是兴山名优土特产品,栽培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县志中就有“邑产颇多,桃米可以远贸”的记载。核桃产业曾在兴山农村经济发展中作出过重要贡献,深受农民喜爱。在省第二届林博会上,兴山薄壳核桃因外形美观、口味香甜而享誉武汉三镇,并荣获省第二届林博会金奖。近几年, 兴山核桃生产出现品种退化、产量下滑等问题。如何振兴兴山核桃产业,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一、发展概况    兴山核桃生产方式以粮果间作为主,连片栽植面积较少,但生产区域覆盖面大,现有总面积1.2万亩,树木27.5万株。全县8个乡镇都有核桃生产史,主要集中在海拔400-1200米的中高山地区。1949年全县核桃总产量5550公斤,1966年达到30.5万公斤,1978年核桃创历史最高记录达到34.76万公斤。20世纪80-90年代,核桃生产受挫,产量大幅下滑,至2002年,全县核桃总产量仅12.6万公斤。近几年通过引导和管理,2004年达到20万公斤。    兴山核桃优良品种主要为薄壳核桃,其代表品种有“7904”、“9922”等。其中“7904”,在1979年中国林科院召开的全国核桃良种和增产技术协作会上,被列为全国指定推广优良品种。“9922”,是1999年至2004年,县林科所与长江大学联合选育出来的国家级优良级优株,另筛选出国家一级优株20株,因外观感强、营养丰富、口感好,被省科技厅认定为2004年度重大科技成果。    兴山薄壳核桃市场销售供不应求,产量的80%满足县内,少量县外销售,且价格居高不下,今年达到了 20元/公斤以上。   二、近几年核桃产业建设情况    一是制定了总体规划。2004年,县林业局组织专班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兴山县薄壳核桃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经县政府同意,县政府办公室以兴政办发[2004]22号文件印发全县。今年,核桃产业又纳入兴山“十一五”林业规划,确定了建设规模10万亩,建设期5年。二是结合退耕还林等项目建设促发展。2002-2004年,新增核桃面积1720亩,定植苗木9.5万株,涉及黄粮、高桥、峡口、古夫4个乡镇820多个农户,户平栽植2.1亩。三是建立了核桃示范基地。去冬今春,黄粮镇张家河流域建立了3000亩示范园,涉及店子垭、水磨溪、界牌垭、金家坝4个村700多农户。目前平均高50cm以上,成活率60%以上,建立了一块宣传薄壳核桃的永久性宣传牌。四是良种繁育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与长江大学和房县核桃研究所紧密联系,开展技术合作,攻克了过去我县核桃嫁接成活难关,基本掌握了嫁接技术,完成育苗5亩,当年成活率达80%以上,预计今年底可出圃优良嫁接苗1.3万株。五是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监测。在黄粮张家河流域建立了病虫害监测点,指导该区域4个村核桃病虫害的防治,使该地区的核桃产量比去年增加30%以上。六是抓科技培训。每年定期深入核桃产区举办病虫害防治和丰产栽培技术的培训宣传。今年共举办15次,培训农民达2500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5000多份。   三、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良种少,品种退化    兴山有一定数量的国家级优良单株,但其面积少、总体产量低,仅分别占全县的30%以上,导致全县核桃产品总体市场竟争力差、经济效益不高。    (二)管理粗放,产量低   核桃栽培沿用传统技术,农民在生产上投入少,“靠天收”思想严重,苗木品种、质量、整地方法、栽培技术都不能达到现代发展的要求,对核桃树不修剪、不防病治虫、不追肥、不除草,导致结果少,品质退化,产量时高时低。目前全县1.2万亩,产量20万公斤,亩产仅16.7公斤,比标准产量少233公斤。    (三)病虫害较严重    近几年的核桃病虫害防治,虽在局部地区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全县危害仍然较严重。主要病虫害有银杏大蚕蛾、核桃举枝蛾、核桃象鼻虫等。据调查统计,每年因病虫危害造成损失占总产量的30%以上。    (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核桃产业建设县级规划5万亩,其中改造1万亩,新建果园4万亩,总投资约1500万元。除群众投工投劳自筹一部分外,仍需资金近600万元(每亩需扶持苗木费150元),需县政府和县直各部门支持、帮助解决。近几年累计投资34万多元,包括:一是近几年退耕还林解决了一部分苗木费约8.6万元;二是林业局挤出近5万元资金扶持种苗生产;三是扶贫办扶持5万元资金,用于示范基地建设,四是农民自筹约15.4万元。除此而外,再没有其他资金投入,与核桃产业发展要求相差很远。    (五)示范户(基地)培育难度大    由于农民的传统小农经济意识形成的自身短期行为,不按技术要求及时管理、抚育,加上资金投入不足,无激励政策等原因,导致今年的示范户(基地)建设效果不明显。   四、发展的必要性    核桃产业必将成为全县半高山以上群众致富的重要产业,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低山形成了以柑桔、高山形成了以烟叶、蔬菜为主的农业致富产业,中山和半高山还没有形成主导的致富干果产业。为此,核桃的发展必然是这一地区首选的致富产业。2004年黄粮镇店子垭村产核桃1万公斤,该村韩定国、郑光发等10多名农户,户平产核桃350公斤以上,收入4500多元。发展核桃优于其它果类和其它产业:一是耐贮藏,仓储可达1-3年;二是价格稳定,一般10-20元左右/公斤;三是产量、收入稳定。只要管理良好和集约化经营,优良的嫁接苗木定植当年部分就可挂果,第5年即进入丰产期,每亩可生产核桃250公斤,具有早实、丰产、稳产的特点,丰产期长,可达50年以上。四是投入低,成本少,亩平投资300元左右;五是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可实行林药、林粮、林草等多项种植模式,效益倍增。如峡口镇黄家河村,2004年度退耕营造的核桃林下种药(前胡),今年7月份通过调查,仅药材一项收入亩平就可达1000元以上。   五、发展有利条件    第一,兴山发展核桃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兴山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年均气温17。5度,年降水量980mm,无霜期272天,气候环境非常适宜核桃生产。全县海拔400-1200米的中、高山地带,适宜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    第二,发展基础较好。全县现有核桃保存面积1万多亩,有一定数量的优良品种,农民发展的积极性高。    第三,核桃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今年县林科所核桃室内嫁接成活率技术达到了80%以上,今年可提供优质苗木1.2万株。有一定的技术力量保证,全县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35人,其中高级1人,中级14人,初级120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区群众也积累了一套育苗、建园、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四,交通便利。全县水陆交通方便,且核桃生产主产区村村通公路,为基地建设和今后的产供销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条件。   六、措施与建议    结合核桃产业发展实际,为认真落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兴山县薄壳核桃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的通知》(兴政办发[2004]22号文件)精神,到2009年,使薄壳核桃面积达到10万亩, 单产达到250公斤,产量达到2500万公斤,使其成为兴山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一)明确机构,组建专班    一是成立县核桃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分管书记或县长任组长,财政局、计划发改局、科技局、扶贫办、林业局、老促会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统一领导协调全县核桃产业生产,要定期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核桃生产,要象抓柑桔、烟叶一样强化领导,狠抓督办落实。    二是组建工作专班即全县核桃产业建设办公室。要明确人员、工作经费、办公场所和工作职责。其主要职责是组织、指导全县核桃生产,负责规划设计、检查验收、技术服务、政策兑现等。对工作专班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三是项目建设重点乡镇,也要相应成立薄壳核桃生产领导小组和落实具体办事人员。    (二)明确必要的建设资金和工作经费    建议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左右用于发展核桃生产。主要解决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产业建设办公室每年的工作经费,包括规划设计费、技术指导费、差旅费、检查验收费等,建议从县财政中解决,每年10万元。    二是政策扶持资金。主要是示范基地建设的扶持,要象发展柑桔一样,每亩地给予一定扶持,支持、激励农户发展,每亩50元左右,以验收合格面积为准,每年大约15万元。    三是科技资金。包括优良种树保护,建立采穗圃基地、种苗繁育温室(基地),加强技术培训等,建议从县财政中解决,每年投入20万元。    四是病虫害防治资金。实行联防联治,解决器械和部分农药物,建议每年解决5万元。   另外,要把多种资金捆绑使用。即扶贫开发资金、财政农业切块资金、其它各方面争取的有关专项资金,科学安排,捆绑部分投入核桃建设。    (三)加强良种苗木繁殖基地建设。    要发展以本地的薄壳核桃为主,代表有“9922”等20多株优良株系,立足本地现有育苗技术和场地,大力繁育嫁接苗木,确保品种纯正优良。一是对现有的优质薄壳核桃母树及种子资源实行保护。现有的优树是我县与原省农学院选育出来的,共有20多株,已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认定,分布黄粮、古夫等乡镇。要与农户签订保护、利用合同,对优树挂牌保护,实行高于市场价格30%收购种子和接穗。为培养采穗圃和嫁接苗基地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以县林科所为中心,建立育苗基地50亩,其中建采穗圃15亩,嫁接育苗35亩,每年产嫁接苗14万株,基本满足县内需要。    (四)抓好示范基地    集中资金、集中技术进一步抓好张家河流域优质核桃示范基地建设,除推广本地优良品系外,适当引进外地优良品种,如云南泡核桃、“中林”、“鲁光”、“香林”等。走科研所+基地+农户的建设路子,建立林+草(药)+畜+沼+肥,定期指导培训,密切与科研所的合作,要与长江大学、市林科所、房县核桃研究所建立长期协作关系,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重点培养示范带头户,培出效益、培出成果和经验,以此辐射带动全县。    (五)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要以已出台的总体规划为蓝本,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科学推进。根据总体《规划》编制详细的年度实施方案,详规要到村、到户、到田块,科学布局、突出重点,确保产业建设任务目标的如期实现。   下一篇:宜昌天麻

屈乡丝绵茶

  屈乡秭归周坪盛产茶叶,早在清乾隆年间,蔡家坡贤达人士李高永被前乾隆帝召见,赐“登仕郎”。李感念皇恩,献本地特产茶叶进贡皇上,乾隆饮而生情,龙颜大悦,赐名“丝绵茶”,皆因该幼茶嫩芽叶断面新奇,丝绵状物千丝万缕,银光夺目。自此,九畹“丝绵茶”天下扬名。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秭归县农业局组织申报的屈乡丝绵茶经过国家农业部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对屈乡丝绵茶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这也是继秭归脐橙后秭归农产品获得的又一项殊荣。   地域范围   屈乡丝绵茶盛产于秭归县茅坪镇、归州镇、屈原镇、水田坝乡、泄滩乡、沙镇溪镇、两河口镇、梅家河乡、郭家坝镇、九畹溪镇、杨林桥镇等11个乡镇。面积40000亩。地理位置地处东经110018'—111000',北纬30038'一31011'。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东连夷陵区,北接兴山县,西毗巴东县,南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屈乡丝绵茶外形条索紧秀均匀,锋苗挺秀,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鲜叶柔软、持嫩性特强;用手拉断叶面,断面银丝万缕银光闪闪;其内质则更为佳品,高香持久、清香纯正、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味绵长,叶底明亮悦目,色、香、味、形四佳,有机内质,品质上乘。 2、内在品质指标:屈乡丝绵茶游离氨基酸≥2.0%,水份含量≤7.0%,总灰分≤6.5%碎末茶≤5.0%,粗纤维≤10%,水浸出物≥38%。 3、安全要求:卫生指标执行GB2762、GB2763《新茶叶卫生标准》。下一篇:秭归桃叶橙

董市甜瓜

  董市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甜瓜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该镇先后涌现出了绿健林果、董市镇兴民瓜果、广成瓜果等10余个专业合作社,涉及12个村,吸引千余农户加入。   目前,董市镇无公害甜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建立甜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00亩。合作社和种植村积极发挥主动性,合力在产区的中心位置桂花村和曹店村已建成两个大型甜瓜销售交易平台,日均销售达300吨。   与此同时,各甜瓜生产合作社、经纪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共同打造瓜农的“甜蜜事业”,广邀四海客商,前来订货和联销的客商络绎不绝,宜昌、荆州、荆门、武汉、长沙等近20个客商纷纷上门,已订货5000吨。后期,还将借“村淘”东风,运用网络平台销售甜瓜到全国各地。预计全年可出产甜瓜36000吨,创产值7200万元,千余农民实现致富增收。   地域范围   董市甜瓜地域保护范围以枝江市董市镇桂花村为辐射点,涵盖董市镇16个村、安福市镇3个村及仙女镇3个村,共计3个镇22个行政村。东至董市镇石港桥村,南至高石岗村,西到安福寺镇柏杨冲村,北至仙女镇张家湾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11°32'-111°42',北纬30°23'-30°32'。董市甜瓜核心区9000亩,保护地域甜瓜种植面积2.6万亩,年产量9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董市甜瓜主栽品种为薄皮型厚皮甜瓜“翠玉“系列,果形梨形或者阔梨形,单瓜均重1000g以上。果皮灰绿色,可见暗绿条纹或者深青条纹,果皮光滑。果肉可食比例高,淡黄绿色,脆甜爽口,清香宜人。2、内在品质指标:董市甜瓜可溶性糖≥8﹪,总酸≤0.18﹪,可溶性固形物≥11.5﹪,维生素C≥150㎎/㎏。质量安全规定:董市甜瓜生产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的要求,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符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1-8321.7)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496-2010)的规定,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产品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下一篇:“白洋”牌柑桔

宜都宜红茶

  宜都宜红茶是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的特产。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宜都宜红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宜都宜红茶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黑油润,香气甜香高长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明亮,茶汤有“冷后浑”现象,是我国条形红茶的代表之一。宜都宜红茶,产自长江与清江交汇的丘陵山区。这里山峰层叠绵延,种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十九世纪中叶,有茶商来到宜都开设茶庄,传授红茶制作技艺,拉开了宜都宜红茶百年兴盛的序幕。宜都宜红茶是宜红茶的典型代表,上世纪50-60年代,宜红、祁红、滇红并列为中国三大出口工夫红茶。基于宜都宜红茶巨大的影响力,《宜都县志》将其收录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宜都宜红茶的发展,几经风雨后,于1951年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原苏联在宜都援建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的茶厂——中国茶叶公司宜都茶厂,开始了宜都宜红茶的收购、精制加工与销售工作。该茶曾被湖北省政府评为“优质产品”、湖北特色名茶等称号。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又称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据历史文献记载:宜红茶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光绪年间,就大量出口,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把宜昌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就有大量宜红茶出口。解放后,由于国门封闭,宜红茶出口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宜红茶才逐渐恢复出口。   宜红茶的特殊历史地位,也成就了它特色的品牌地位。宜都宜红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由于品质稳定,深受欧洲、美洲及中东地区消费者的喜爱。   2013年,宜都市宜红茶协会申报的“宜都宜红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宜都宜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宜都市全境包括(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镇、五眼泉镇、聂家河镇、潘家湾土家族乡、王家畈乡、松木坪镇、枝城镇、陆城街道办事处)产地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0°05′55″—30°36′00″,东经111°05′47″—111°36′02″之间。规模10万亩,产量1.3万吨。下一篇:宜昌红茶

宜昌天麻

  宜昌市天麻协会成立于2002年2月28日,是经湖北省经宜昌市民政局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法人组织,法人代表张永彬。 宜昌市天麻协会于2008年8月选送的“宜昌天麻系列产品”,被中国特产协会、中国食文化研究会认定为“中国知名特产”;2010年9月6日成功注册“宜昌天麻”地理标志集体商标。   天麻,又称赤箭,是名贵的药食两用中药材,汉代《神农本草经》、明代杰出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明了其药用价值。天麻能息风止痛、祛风通络、补虚、利腰膝、强筋力,用于治疗眩晕头痛、风湿痹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本品还有明目、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天麻既作为药品,泡酒入药、又可作为保健食品,象蔬菜一样炒食、北京、上海、重庆均有天麻美食一条街和专销市场。被广大老百姓认同,云南昆明菊花园中药材专业市场,共165家经营干鲜天麻。年销量1200吨左右,云南丽江市,昆明,永胜县菜市场年销鲜品麻约3000吨左右当菜吃,被誉为天然的化妆品,并在天麻作为纯绿色食品的食疗和美容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天麻泡酒:以下计量均为市斤。天麻3-5个先用开水煮10分钟左右,捞出冲凉、表面沥干、高度白酒5-10斤浸泡,加海马3-5只,凊热降火的西洋参3只,半斤枸杞子,碎破成小颗粒和粉末的冰糖半斤,3天后即可随意饮用。或在中药店请中医按照各人体质情况配制天麻酒。天麻茶:天麻煮20分钟后切片晒干、每次两片,开水冲泡即可饮用,视个人爱好可加适量茶叶同泡,保健壮体。   天麻清炒:将鲜天麻象山药、土豆那样炒食或煮食、切薄片在开水中煮7秒钟左右, 清淡爆炒, 加葱花蒜苗等作料,马上出锅, 当菜食用。或切细煎鸡蛋。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抗体和免疫功能,预防视力失常、眼炎、皮肤干燥等。   天麻炖鸡:天麻切厚片100克,人参20克,枸杞子30克,香菇50克,0鸡1只(重2000克)。   加工方法:将天麻、人参、枸杞子、香菇一起装入鸡腹内,置入高压锅,炖熟后,放少许盐及作料,食鸡肉、天麻、人参、枸杞子,喝汤。功效:平肝熄风、祛风止痛、大补元气、抗严寒、益精明目、强身健体。两天一次,半月见奇功。   天麻鸭子:天麻100克,麻鸭一只(约500克),生地30克。将天麻、生地切片、鸭去毛、内脏、洗净,3种置于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炖至鸭烂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饮汤食肉。功能:滋阴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阴虚阳亢、耳呜头痛、口苦咽干等。一星期两至三次,两至三星期见奇效。   注意事项:天麻最好在开水中煮10分钟, 除味后再用。   下一篇:续断

宜昌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西陵区 宜昌蜜桔 三峡奇石 宜昌彩陶 峡口豆花 凉拌鱼腥草 宜昌红橙 宜昌柑桔 百里洲砂梨 秭归桃叶橙 远安香菇 秭归脐橙 宜都蜜柑 枝江大曲 宜昌天麻 董市甜瓜
伍家岗区 宜昌红油小面 宜昌凉虾 盆景 苕果子 干烧铜鱼 宜昌茶 三峡紫砂壶艺 百里洲砂梨 宜昌蜜桔 远安香菇 秭归桃叶橙 宜都蜜柑 秭归脐橙 枝江大曲 秭归夏橙 兴山锦橙
点军区 邓村绿茶 泉水红肉蜜柚 车溪翠芽茶 宜昌百合 肥鱼 草编 白花桃 茉莉春尖茶 三游神仙鸡 百里洲砂梨 宜昌蜜桔 远安香菇 秭归桃叶橙 宜都蜜柑 秭归脐橙
猇亭区 宜昌长江肥鱼 三峡苕酥 根雕 白刹肥鱼 峡口明珠汤 峡州翠绿茶 宜昌假山石 挂盘盆景 百里洲砂梨 宜昌蜜桔 远安香菇 秭归桃叶橙 宜都蜜柑 秭归脐橙 枝江大曲 秭归夏橙
夷陵区 峡州碧峰 宜昌路山羊板皮 宜昌白山羊 雾渡河猕猴桃 清江坪茶叶 乌红天麻 萝卜饺子 夷陵春卷 金箍条 峡州碧绿 山石盆景 宜昌香菇 百里洲砂梨 宜都蜜柑 远安香菇 秭归脐橙
远安县 远安香菇 远安冲菜 瓦仓大米 远安黄茶 鹿苑茶 斋菜宴 香菇宴 红艳膀 莲花贡米 远安食用菌 岩矿工艺品 垭丝 鹿苑毛尖 西河鱼 西楚冲菜 鸣凤米
兴山县 兴山杨鱼 兴山石蛙 兴山白茶 兴山脐橙 昭君眉豆 兴山锦橙 兴山薄壳核桃 宜昌天麻 续断 虾仁酿香菇 百里洲砂梨 秭归桃叶橙 远安香菇 枝江大曲 宜昌蜜桔 宜都蜜柑
秭归县 秭归桃叶橙 秭归脐橙 秭归夏橙 屈乡丝绵茶 九畹丝绵茶 秭归绿茶 凉虾 泄滩夏橙 秭归板栗 风味腊肉 三峡特产--柑桔 秭归猕猴桃 百里洲砂梨 远安香菇 枝江大曲 宜昌蜜桔
长阳县 清江椪柑 资丘木瓜 长阳金栀 清江奇石 炕洋芋 盆景根艺 土家酱香饼 火烧坪包儿菜 长阳药材 清江肉羊 清江茶 长阳皱皮木瓜 清江银鱼 长阳清江鱼 长阳高山辣椒 清江白山羊
五峰县 五峰红花玉兰 五峰五倍子 五峰宜红茶 白溢稻 五峰绿茶 五峰香葱 五峰烟叶 采花茶叶 邓村茶叶 采花毛尖 五峰土家腊肉 土家妹情丝饼 土家蒸肉 宜昌木耳 百里洲砂梨 枝江大曲
宜都市 宜都蜜柑 宜都天然富锌茶 洪山茶 宜都宜红茶 宜昌红茶 宜红工夫茶 红花-柑桔 宜都黑岩子蜜柑 干粉灭火剂 楚牛 “红花套”牌柑桔 玉泉枕芯 波本杂交羊 昌鹤医药工业 彩釉砖 飞达陶瓷
当阳市 谢花桥大米 石马槽大米 双莲荸荠 糜城藕 大堰水牛 玉泉仙人掌茶 清平猪 当阳双莲鸡 将军过桥 当阳金水柑 关公李 当阳金头蜈蚣 金水梨 踏豆饼 鸡泥桃花鱼 凤凰果
枝江市 百里洲砂梨 枝江大曲 关庙山贡米 枝江棉花 枝江棉纱 枝江蜂蜜 董市甜瓜 七星台蒜薹 仙女牌绿壳鸡蛋 七星麻油 七星台大蒜 “白洋”牌柑桔 桂花白瓜 九龙仙米 金头蜈蚣 宜昌蜜桔

宜昌市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