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五峰红花玉兰 | 红花玉兰, 又名:五峰玉兰。由北京林业大学马履一教授所率团队于2004年发现于湖北省五峰县,并于2006年正式发表。 本种的主要特点是:落叶乔木,花被片9,近相等,整个花被片内外为均匀的红色,叶柄较长,叶片下面沿主脉密被白色柔毛,这些特征与武当木兰(M. sprengeri Pamp. )和玉兰(M. denudata Desr. )存在明显区别。 据已有调研结果表明,红花玉兰野生资源仅在湖北省五峰县高海拔区域有少量分布,其野生大树不足2000株,已被列入五峰县重点保护野生资源,且均已由五峰县林科所挂牌保护。 木兰科植物是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在整个植物进化系统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位置。红花玉兰的发现,为木兰科又增加了一个代表性成员,对这个主要类群的研究将产生重要意义。特别是红花玉兰极其多样的花部形态、颜色变异是花基因分化研究的重要模式素材。下一篇:五峰五倍子 |
五峰五倍子 | 五峰五倍子 五峰五倍子产业协会 五倍子学名(Rhus chinensis Mill.),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焙干燥后所得。此外,五倍子还是一种药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下一篇:五峰打溜子 |
五峰宜红茶 | 十八世纪初,英国商人到五峰开设茶庄,至今还有“英商宝顺合”的金字招牌存于湖北采花茶业公司总部。另据县志记载,清道光四年(1824年),广东钧大福、林子臣等茶商带领江西技工到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并设茶庄收购精制红茶运至武汉转广州出口。1886年前后系宜红茶出口的最盛时期,每年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至民国初期,我县渔洋关镇是当时鄂西最著名的红茶市场,抗日战争爆发前,该镇有专营宜红茶茶号10余家,因生意兴隆、客商云集,有“小汉口”之称。1917年至1937年,五峰经上海、广州口岸出口红茶达90070箱(每箱12.5公斤)。1938年,国家贸易委员会在渔洋关王家冲设“中国茶叶公司五峰精制厂”,精制红茶和加工砖茶。解放后,五峰宜红茶得到快速发展,1973年在渔洋关修建“五峰精制厂”,以精制出口红茶为主。1986年,宜红功夫茶获省政府优质产品奖。近年来大力推进五峰宜红茶恢复性发展,加快了茶叶产业的提档升级。 地域范围 五峰宜红茶产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所辖的采花乡、五峰镇、渔洋关镇、长乐坪镇、仁和坪镇、湾潭镇、傅家堰乡、牛庄乡等八个乡镇。地跨东经 110°15′~111°25′,北纬29°56′~30°25′。东临宜都、松滋,西界鹤峰、巴东,南连湖南石门,北与长阳毗邻,属武陵山支脉。全县国土面积2372平方公里,辖5镇3乡,适宜种植五峰宜红茶面积1600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五峰宜红茶外形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润。 2、内在品质指标:五峰宜红茶内质香气甜纯高长,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亮,叶底红亮柔软。茶汤稍冷有“冷后浑”现象产生。100克干品含水分≤6.5%,灰分≤6.5%,水浸出物≥32%。卫生指标、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质量安全规定:五峰宜红茶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茶树产地环境条件》(NY/T5010)的要求,品质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茶叶》NY5089-2005的标准;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T/T5017-2001)和《无公害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5018-2001)。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产品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下一篇:采花茶叶 |
白溢稻 | 白溢稻是湖北宜昌市五峰自治县的特产。 白溢寨湖坪所产的稀珍“白溢稻”闻名遐迩,冷水溶泥长出的稻米颗颗寸余长,蒸熟粒粒挺立,色白油润,性软,食如加猪油香料一般,倍觉清香爽口,是昔日土民敬给土王的“贡品”。 白溢稻 五峰白溢寨贡米产业协会 10831615 米 下一篇:采花毛尖 |
五峰绿茶 | 由五峰茶叶经济协会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并注册的“五峰绿茶”商标已通过审核,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五峰素有“中国名茶之乡”美誉,其茶叶以香清、汤碧、味醉、汁浓著称。2011年年底,该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18.4万亩,全年茶叶产量16840吨,茶农收入3.02亿元。 下一篇:五峰香葱 |
五峰香葱 | 五峰香葱 五峰香葱协会 “五峰香葱”荣获首届湖北名优蔬菜银奖 五峰香葱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下一篇:土家蒸肉 |
五峰烟叶 | 五峰烟叶 五峰烟草坚持以“稳控规模、加强基础、提升质量”总揽烟叶生产工作全局,认真执行“计划种植、优化布局、加强基础、提高质量”的烟叶工作方针和“建设专业新村,加强基础设施,规范合同管理,严格标准化生产”的工作重点,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按照“五稳五控”(稳主产区、控零散区,稳高产区、控低产区,稳高质区、控低质区,稳适宜区、控不宜区,稳传统区、控新产区)的原则将计划向主产乡镇、专业村、种烟大户倾斜,向马里兰烟主产区倾斜,采取各项措施,抵御多次自然灾害,实现烟叶生产灾年减产不减收的目标,五峰8个乡镇、7720个农户,共种植烟叶34131亩,亩产值2180元,实现烟叶税1440万元。 五峰烟草种植协会 13563830 烟草;烟丝 下一篇:宜昌木耳 |
采花茶叶 | 采花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十分适宜发展茶叶生产,到1999年,全乡茶园面积达到2.3万亩。采花毛尖系列茶多次获得国际、国内金奖,1998年获得国家名牌产品称号,1999年“绿珠毛尖”被评为湖北十大名优茶精品,并位居榜首。“天麻剑毫”茶是湖北唯一的一支保健茶,在国内茶叶评比中也数次夺得奖牌,通过与卫生部门联合申报国家“健”字号,被批准为国家级保健饮品。2006年,采花毛尖荣获“湖北名茶第一品牌”,并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采花位于五峰的西部,东接县城,西控巴东,南邻鹤峰,北出清江。全乡国土面积300平方公里,人口3万,35个村,是革命老区和土家族集聚区。采花资源丰富,尤其以茶叶闻名。早在鸦片战争以前,英国商人远涉重洋,进采花台,入撒花溪,置厂设铺,经营采花富硒茶,其金字招牌“英商宝顺合茶庄”至今仍保存在采花毛尖集团。 开发最早、规模最大、名茶最多是采花茶叶生产的特色。1997年省茶叶专家专程考察后确认:采花不仅是湖北茶叶第一乡,而且是湖北名茶第一乡,“楚天茶叶第一乡”由此得名。茶叶已撑起乡域经济的半壁河山,茶叶单项税收占全县茶叶税收的40%,占全乡财政收入的50%,茶叶收入占全乡农民人平纯收入的30%。近年来,茶叶产业化进程加快,已形成一个集团(采花毛尖集团)、两大名茶(采花毛尖、天麻剑毫)、两万多亩基地、联八千农户的茶叶产业链。良好的生产环境,独特的土壤、气温、山水条件,给采花茶赐予优良的内质。乡党委、政府果断决定深度开发茶叶项目,按照大产业、大规模、高效益的要求,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力以赴实施“采花毛尖茶叶高新技术系列开发”工程。其主要措施和目标是:一业(茶叶产业)兴乡、两轮(民营和科技)驱动、三年翻番(茶叶收入)。 历史传说编辑 峡州山南采花出好茶,有一棵风雨沧桑的啊咯茶树,人们叫她“茶树王”,至今仍然枝繁叶茂,古意苍然。她的周围团聚着八棵小茶树。人们说这是苡(yì)禾娘娘和她的八个小孩的化身。据土家族史诗《梯玛神歌》记载:很久以前,在古峡州山南的云雾茶山中,住着一位勤劳美丽的姑娘,名叫苡禾。苡禾姑娘在山中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这一年的清明节,刚好年满18岁的苡禾姑娘顶着晨雾上山劳作,口渴之时尝了一把茶树芽,不料回到家里就怀孕了。怀胎三年六个月后,苡禾娘娘生下了八个小孩。因孩子太多,无法抚养,苡禾娘娘只好含泪将八个小孩抱到山里听凭命运造化。谁知这八个小孩天命富贵,饮雨露甘霖而生长,且有一只白虎每天来喂奶,将她们养大成人。并在这一带繁衍生息,成为土家族的祖先。 后人为了纪念苡禾娘娘,每年都要评出一位当年清明节年满18岁的土家族“小幺姑”,身着盛装,由四个土家族小伙子用花轿抬上茶山,举行祭祖仪式。然后“小幺姑”爬上木梯,用纤纤玉手在“茶树王”上采摘下鲜茶芽,给当地老茶艺人精心制作。有一天,土司王身患重病,百医不治,来到采花一位老茶艺人家中,老茶艺人的孙女献上精心制作的珍茗,土司王闻到茶香,精神为之一振,饮茶后三天身体痊愈,面带桃花,体健如铜。土司王被这种茶的神奇功效和敬茶少女的美丽善良所打动,并下令将这种茶和少女奉为贡品。皇上品茶后龙颜大悦,听了苡禾的故事,为此茶赐名“雨禾露”,“雨禾露”由此得名。如今,清明节就成了“采花毛尖”茶的采茶节,祭祖仪式更加隆重。下一篇:白溢稻 |
邓村茶叶 | 湖北省宜昌县邓村乡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北岸,距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坝址仅23公里,邓村茶叶就生长在这崇山峻岭的海拔8001200米山坡上,是湖北省著名茶乡。由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加上长江及其水系的水文气象效应,山中云雾统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得大独厚的生长优质茶的优越生态环境,所以邓村茶叶品质十分优良,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测定,邓村茶叶中氨基酸含量达到5.76%,茶多酚、氢基酸比例恰当,是生产名优茶的最适基地。宜昌邓村是中国的古老茶区,“茶圣”唐代陆羽在其撰写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比较了全国各地茶叶品质后,认为“峡州上”,给予宜昌邓村茶叶以高度评价。悠久的制作茶叶历史,先进的机械设备,使邓村人总结了一套完善、科学的制茶工艺,造就了一批技术精湛的现代制茶师队伍。生产的邓村炒青绿茶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泽绿润,内质栗香悠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叶底绿亮,是炒青绿茶中的名品、精品,深受各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 宜昌邓村非常重视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历年来创制了一大批名优茶如:“邓村绿茶”、“宜红功夫茶”、“裕茗碧剑”、“三峡春螺”、“三峡剑毫”、“邓村云雾”等名优茶,分别多次获市、省,国家质量评比金、银奖。 邓村茶农十分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茶园又分布在高山峡谷之中,环境没有受到任何工业废气。废水、废物污染源的污染。重视保护茶园病虫的天敌资源,极少使用农药,绝对不使用国内外已禁止使用的农药,注意对病虫的预测预报,采用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茶园内禁止使用除草剂,少量使用化肥,施肥以农家肥和绿肥为主。形成了山顶是林木,山腰是茶园,山脚是农田的合理布局,杜绝了茶园中空气、水源、土壤受污染的可能性。因此,“邓村绿茶”被国家绿色食品办公室批准为AA级绿色食品。下一篇:五峰红花玉兰 |
采花毛尖 | 采花毛尖是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采花乡的特产。五峰采花毛尖外形细秀匀直显露,色泽翠绿油润,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采花毛尖属于绿茶类。产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部的采花乡。该县地处江汉平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具有奇、险、美、全四大特色的国家森林公园“柴埠溪”,就坐落在五峰奇山河谷之中,距宜昌市90公里,是长江三峡旅游带的重点景观之一。 采花乡茶叶生产与经营的特色是开发早、规模大、名茶多。1997年,湖北省茶叶专家在采花乡考察后确认,采花不仅是“湖北茶叶第一乡”,而且是“湖北名茶第一乡”,“楚天茶叶第一乡”由此得名。 采花毛尖选用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基地的优质芽叶精制而成,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芳香物质、水浸出物,使茶叶形成香高、汤碧、味醇、汁浓的独特品质,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重要的功效。 采花毛尖问世以来,多次被评为省、部级名优产品,1995—2001年连续四届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2003年连续三届被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评为消费者满意商品;1999—2002年连续两届被湖北省农业厅评为湖北十大名茶;2001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湖北省名牌产品;2002年被湖北省工商局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采花毛尖已获批成为钓鱼台国宾馆专供茶,成为湖北省首个真正意义的“贡茶”品牌。采花毛尖由此成为湖北第一的中国名茶。 下一篇:五峰土家腊肉 |
五峰土家腊肉 | 五峰土家腊肉是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的特产。五峰土家腊肉色泽鲜明,肌肉呈鲜红或暗红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肉身干爽、结实、富有弹性,并且具有腊肉应有的腌腊风味。 五峰县是土家族自治县,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土家腊肉将椒、八角香、山胡椒等佐料合盐炒香磨研成粉,待猪羊修净破腹后即砍下头、腿、前胛,腌好入缸,所余按五、斤一块砍成条形,逐腌好,层放,每层再撒上和佐料,如此腌制十日左右即取出上炕。炕腊肉时,忌烧松杉等含烟含脂重的薪多以青棡、土荆条、香叶树、柏枝等芬芳杂柴为薪,早炊暮,烟火不断,这样一熏到第二年立夏后下炕,冷却后于稻谷中收藏。通谷子吸收水份后,腊肉更耐贮存,且经久不腐。 下一篇:土家妹情丝饼 |
土家妹情丝饼 | 土家妹情丝饼是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的特产。土家妹情丝饼色泽金黄、晶莹剔透,外酥内软,口感特别。 五峰一带盛产土豆,故当地人便以土豆为原材料,制作出各种小吃。他们把土豆丝与土豆粉混合在一起,煎成色泽金黄、晶莹剔透的土豆饼,叫“土家妹情丝饼”。在传统的土家山乡部落里,土家妹子很少抛头露面。当遇到意中人时,土家妹子会花尽心思做出土豆饼来招待情郎,借此表达爱慕之情。该饼外酥内软,口感特别。慢慢咀嚼,果然能吃出一番情意绵绵的滋味来。 下一篇:五峰绿茶 |
土家蒸肉 | 土家蒸肉是湖北宜昌的特色小吃。每逢腊月,土家人大多杀了自家喂养的年猪,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杀年猪后家家都要做蒸肉吃。 土家主妇几乎都会做这道特色小吃,其实工序很简单。首先就是准备必备的材料--玉米面,新鲜肉(瘦的和肥的及骨头各有),南瓜(可以加一点点糖单独搅拌),土豆(剥皮剁成小块块),炸辣椒少许.然后用大的容器把这些材料及一些调味品(如花椒粉辣子味精等)放在一块搅拌直到全部均匀色调接近中性色。然后把做好的蒸肉盛进土家蒸蒸肉的专用蒸格并放于锅里煮,约莫半个小时光景见蒸格有大气冒出即可食用,其香奇醇其味奇美。实是土家一大特色小吃。 |
宜昌木耳 | 有黑与白、野生与人工培养之分,以黑木耳数量居多,菜用为主;白木耳数量较少,多为药用。实体胶质半透明,有弹性,薄片耳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高量蛋白质、脂肪、糖类、甘露糖等,有补血、养气润肺、止血之功能。下一篇:邓村茶叶 |
百里洲砂梨 | 枝江优质砂梨基地地处长江冲积形成的砂性土壤地带,产出的果实个大、肉脆、汁多、味甜,被湖北省农业厅命为“湖北十大名果”,一直畅销全国十多个省市。 百里洲镇有10万亩优质砂梨基地,现有受益面积5万亩,年产量8万吨以上。百里洲砂梨被中国特产名乡宣传推荐活动组织委员会推荐,命名为“中国砂梨之乡”,基地产品注册为“百里洲牌”商标。百里洲砂梨主要品种有“黄花”、“湘南”等。( 枝江) 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是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而该地区也是百里洲砂梨的集中生产基地,极富营养,全天然无公害物质残留,是被广大消费者所喜欢的水果之一。 作为一个传统农业乡镇,百里洲镇现有农业资源面积20.7万亩,洲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无工业污染,气温适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近年来,该镇重点发展棉花、水果、生猪、蔬菜、水产五大农业经济板块,初步形成了“上百里洲抓果,下百里洲种棉,低洼湖区搞水产,家家户户建庭园”的格局,先后被评为“中国砂梨之乡”、“湖北省优质棉基地”、“湖北省生态农业基地”。百里洲砂梨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水果”、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湖北名牌产品和中国星火计划名优产品,并通过国家地理商标注册认证。 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百里洲砂梨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维生素C、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PP)、苹果酸、柠檬酸、果糖、蔗糖、葡萄糖、等有机成分;还含有钾、钠、钙、镁、硒、铁、锰等无机成分及膳食纤维。 生梨去火,熟梨补阴。梨性寒味甘,汁多爽口。食后满口清凉,解热症,止渴生津,清心润喉,降火解暑,润肺、止咳、化痰,对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有功效。另外,梨还有降压、静心之功效。对肝炎患者有保肝、助消化、增食欲的功效。 百里洲梨果实以个大、肉脆、汁多、味甜被湖北省农业厅命为“湖北十大名果”。1998年,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根据百里洲独特的土壤、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对百里洲梨砂梨进行了改良,采用枝条芽接新技术,采用定果套袋生产工艺,套袋生产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保证了产品的“绿色”天然品质。改良后生产的砂梨色若金,大若拳,脆若菱,甜若蜜,每只单果重400克以上,素称"三峡一绝"。 枝江市百里洲镇位于长江中游荆江首段,四面江水环抱,东眺荆楚,西极峡江,南与松滋市一水相连,北与枝江城区隔江相望,是万里长江第一大江心洲,版图面积212平方公里。 百里洲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日照充足,水源丰富,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平均气温16℃-18℃,平均日照2145小时,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无霜期270天以上,是生产无公害百里洲梨的最佳产地。百里洲梨基地土地肥沃,土壤类型沙壤土,PH值为6.5—7.5;地势平坦,平均海拔百米以下;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具备生产无公害“百里洲梨”的良好生态环境条件。 百里洲砂梨 湖北省枝江市百里洲镇现辖行政区域 《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百里洲砂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枝府函〔2013〕12号 枝江市百里洲镇农牧综合服务部企业标准:Q/ZBL0001S-2013《百里洲砂梨》 地域范围 “百里洲砂梨”主产区----枝江市百里洲镇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处长江中游上端,位于长江中游荆江首段,四面江水环抱,东眺荆楚,西极峡江,南与松滋市一水相连,北与枝江城区隔江相望,是万里长江第一大江心洲,版图面积212平方公里,东径111°37'4 5"-111°56' 25",北纬30° 16' 47"-30° 25' 03"。百里洲砂梨适宜种植的地域范围包括百里洲镇41个行政村,面积10万亩。现受益面积3万亩,年产量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主栽品种圆黄梨果大形正色黄光亮、成熟早,黄金梨果面金黄、晶莹透亮、果大核小,丰水梨品呈翠绿色果大、质优、美观,被誉为“水晶梨”。百里洲砂梨平均单果重200克以上,果皮薄,果点小,果肉雪白细而脆,汁多化渣,石细胞少,味甜清香,风味独特,品质极佳。 2、内在品质指标:百里洲砂梨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苹果酸和有机酸,总糖含量高于5.0%,总酸含量0.11%-0.14%,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 3、质量安全规定:百里洲砂梨生产产地环境质量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GB/T 18407.2-2001)的要求,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18406.2-2001)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无公害梨肥料使用准则》(NY/T496-2002)和《无公害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5018-2001)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产品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下一篇:仙女牌绿壳鸡蛋 |
枝江大曲 | 湖北枝江酒业始创于1817年(清朝嘉庆年间)“谦泰吉糟坊”,迄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目前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6亿元,员工1800多名,公司下设三个分公司、五个分厂、3000个大型固态白酒发酵窖池、十八条现代化灌装生产线,年产商品白酒三万八千多吨,是一个集白酒酿造、彩印包装、纯净水、饲料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白酒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近7亿元,雄居湖北省同行业榜首。其主导产品枝江大曲承历史文化之精粹,集民间传统酿酒工艺之精华,堪称“浓香曲酒新贵、中国白酒奇葩”,有“鄂酒大王”之美誉。 枝江大曲--广告 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是湖北省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之一,其核心厂家――枝江市酒厂,由创办于1817年的"谦泰吉"槽房演变而来,具有近200年酿造白酒的悠久历史。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公司现有资产2.68亿元,职工1700人,大型发酵窖池1500个,现代化灌装生产线13条,具有年产3.5万吨商品白酒的生产能力。公司生产的枝江大曲、枝江小曲两大系列酒多次荣获省部级优质产品奖,是湖北省著名商标,连续两届蝉联湖北省名牌产品 下一篇:枝江民间吹打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