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庆阳 >> 镇原县

镇原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庆阳白瓜子

  白瓜子即西葫芦的种子,是庆阳市的名特产品。   白瓜子的籽实中含有对人体极为重要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有机酸、蛋白质和脂肪,是人体热能的补充来源。其所含葫芦素,对胃癌有良好的疗效。白瓜籽人药,可治疗绦虫病。   庆阳出产的白瓜子,以其粒大,皮薄,外观洁白,种仁饱满,含油率高,炒食味香可口,是日常磕食和馈赠亲友的最佳干果, 白瓜子在庆阳的生产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年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年产50万公斤以上。种植区域多集中在华池、合水的部分乡镇。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庆阳市所辖华池县的柔远、悦乐、乔河、元城、王咀子、上里塬、怀安、乔川、白马、南梁、林镇、山庄;合水县的太白、蒿咀铺、固城、太莪;宁县的湘乐、盘克、金村、九岘、米桥、平子、良平、早胜;正宁县的永正、山河、西坡;西峰区的肖金、董志、后官寨、彭原;庆城县的土桥、太白梁、蔡口集;镇原县的城关、屯字、开边、平泉、新城;环县的曲子、木钵、樊家川、环城等7县1区43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6′19″~108°42′48″,北纬35°24′38″~36°50′13″   下一篇:镇原糖油饼

镇原黄花

  黄花菜在镇原叫金针菜,这大概是它像一根放大了的赤黄明灿的金针才有的名字吧。晋代御史中丞周处说:“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宜男则是它的别名。黄花菜还有萱草、女儿花、忘忧草等别称。然而,叫花也好,称草也罢,它并没有能够登上花卉的大雅之堂,以花色金灿而受到人们的称道,到头来却以它的美味、营养丰富倍受青睐,在招待宾客、家庭宴会的餐桌上扬名。    镇原盛产优质黄花菜。特点是花苞长、色泽黄亮、肉厚、味美纯正、营养成份高。镇原黄花被外贸部命名为“镇原黄花”。    镇原黄花菜之所以有名,还与金口品尝并钦定为御菜的皇帝有关。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当他离京省亲时,皇帝对他说,镇原是干旱贫脊之地,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必定很苦,你代朕向他们问好。许理恭敬承诺。许理回到家乡后,向乡亲郑重转告了当今皇上的问候,乡民遥望京都,感激圣上记挂他们。临近返京时,憨厚纯朴的乡民想给皇上捎点东西,表表山乡臣民的心意,他们觉得,猪牛羊肉,京城不缺,鱿鱼海参,这里没有。经许理同意,最后选定三样山乡特产:小蒜、旱烟、黄花菜。到京城后,许理就把这些礼品送交御膳房。正德皇帝逐一品尝,他喝了小蒜炒的小菜汤,感觉清香扑鼻,余味无穷;吸了旱烟,认为烟味醇正,解闷过瘾;黄花菜配制的菜肴色味俱佳,美不可言,大加赞赏,还叫侍从嫔妃分享。经御医鉴尝,认定黄花菜有镇静、清热、明目之功能,皇帝当即吩咐御膳房把黄花菜定为御菜。这样以来,镇原黄花菜就身价百倍,九州闻名,不仅贡奉京都,更热销全国。    黄花菜在镇原叫金针菜,这大概是它像一根放大了的赤黄明灿的金针才有的名字吧。宜男则是它的别名,晋代御史中丞周处说:“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黄花菜还有萱草、女儿花、忘忧草等别称。然而,叫花也好,称草也罢,它并没有能够登上花卉的大雅之堂,以花色金灿而受到人们的称道,到头来却以它的美味、营养丰富倍受青睐,在招待宾客、家庭宴会的餐桌上扬名。    镇原黄花菜之所以有名,还与金口品尝并钦定为御菜的明武宗正德皇帝有关。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当他离京省亲时,皇帝对他说,镇原是干旱贫脊之地,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必定很苦,你代朕向他们问好。许理恭敬承诺。许理回到家乡后,向乡亲郑重转告了当今皇上的问候,乡民遥望京都,感激圣上记挂他们。临近返京时,憨厚纯朴的乡民想给皇上捎点东西,表表山乡臣民的心意,他们觉得,猪牛羊肉,京城不缺,鱿鱼海参,这里没有。经许理同意,最后选定三样山乡特产:小蒜、旱烟、黄花菜。到京城后,许理就把这些礼品送交御膳房。正德皇帝逐一品尝,他喝了小蒜炒的小菜汤,感觉清香扑鼻,余味无穷;吸了旱烟,认为烟味醇正,解闷过瘾;尤其是黄花菜配制的菜肴色味俱佳,美不可言,大加赞赏,还叫侍从嫔妃分享。经御医鉴尝,认定黄花菜有镇静、清热、明目之功能,皇帝当即吩咐御膳房把黄花菜定为御菜。这样以来,镇原黄花菜就身价百倍,九州闻名,不仅贡奉京都,更热销全国。    栽培黄花是镇原人民的传统,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不论大家小户,山川平原,庄前屋后,边角地头,每户多则五六行,少则一半行,至少也有几十朵,自食或送亲友,总是绰绰有余。采摘黄花菜要严格把握时机,早了尚未长好,个头太小,迟了则绽开花瓣,就不能凉晒干菜。要采摘将要开放而尚未开放的蕾苞。鲜菜若误了时间,已经绽开花瓣的,就不能凉晒干菜,但无论烹调或煮熟凉拌,都是非常可口的菜肴。过去,村民栽植黄花菜是以自食为目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国家供销部门开始收购,栽植面积逐步增加,许多农户依靠黄花菜维持家用,特别是妇女靠黄花菜的销售收入支付针头线脑、日用百货等急用物品的款项,补贴了家庭相当一部分开支。进入七十年代,黄花菜在国际市场上打开销路,收购价格一路上扬,从而大大激发了群众栽培的积极性。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黄花菜栽植由庄前屋后、边头地角向大田成片扩展,进入新世纪,县委、县0为了加快农民致富增收的步伐,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挖掘特色产业潜力,经过反复论证,将“黄花产业”定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加大产业引导和扶持力度,推动产品深加工,黄花菜从一种山野小草发展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已有 7万多户农民栽培黄花菜,占总农户的70%以上,总面积将近6万亩,被国家指定为“黄花菜生产基地县”。    仲夏时节,艳阳高照,黄花遍野,一行行如针似棒的黄花,香气四溢,芬芳扑鼻,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蝉鸣鸟啾,野趣盎然。清晨,妇女、姑娘荡着珠露,轻移脚步,一颗颗采摘,不一会儿,一筐筐盈满而又沉甸甸的黄花菜由男人们担挑或背回家中。这时,炊烟缭绕,各家忙着下锅烘蒸,大约五、六分钟一锅。蒸好后凉晒在场院,有两三天就成为便于存放的干菜条,可作为随时食用的上等菜肴。遇到阴雨天,场院不能凉晒,锅台、脚地、土炕、门板等就派上了用场,为临时摊凉黄花菜的理想处所。近年来采用塑料布烘蒸,可省去下锅烘蒸工序,只将鲜黄花菜均匀地撒在塑料布上,覆盖严实,在阳光下曝晒两三小时即可。现在,黄花菜收入已不再是妇女们添置针头衣物的蝇头小数,而是整个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大宗项目。有的农户仅此一项的收入就超过两三千元。镇原的土质、光照、雨量、温度等自然条件独特,最适宜黄花菜的生长,所产黄花菜以其花蕾硕长,质优品纯,糖分充足,色泽黄亮,个头整齐,味道鲜美而名扬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黄花菜营养极其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及无机盐,还有微量天冬素,所以,人们把黄花与香菇、木耳、玉兰片一起列为珍品,入席氽汤,独领-。黄花菜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黄花菜有利隔胸、安五脏、轻身明目及治小便赤涩等功效。近代中医研究认为,有止血、消炎、利尿和清热之功能,常用于治疗吐血、鼻出血、肺结核、大便带血和小便不通等病症,对产妇亦有增加乳汁分泌的明显效果。   下一篇:镇原杏

镇原杏

  镇原县被誉为天下第一杏乡,杏树栽培已有2000年历史,个大味甜而外畅不衰。2004年12月,由国家林业局通过认证,被评为“中国杏乡”称号。   为了把该县红杏文化和杏产业做大做强,打造镇原红杏名片,加快镇原杏产业发展步伐,县委-部组织编印了《华夏红杏之乡镇原》一书,它是该县第一部系统反映红杏文化渊源、历史传承、红杏产业发展的综合类图书。2005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   杏起源于我国北方,在黄河中上游的泾水流域,无论平原、山川,还是丘陵砂荒,都适宜生长。镇原县地处泾水流域上游,境内良好的自然风光条件,为杏树的生长造就了天然适生地,且杏树栽培历史久远,距今大约三千多年,传说本县独特的姓氏—杏姓,盖因其祖上喜植杏树而被周王室封之为“杏”。杏姓氏的诞生,充分说明了远在上古时代,镇原人民就有栽培杏树的习惯。自古至今,镇原人民寓杏为兴,视杏为荣,祖祖辈辈广栽杏树于庄前屋后,田间地头,素有“红杏之乡”的美称。到2006年底,全县杏树已发展到28.55万亩,2854.6万株,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65.5。2006年全县杏产量2040万公斤,产值3060万元,收入1989万元,人均纯收入40.63元。由于栽植广泛,使杏树分布极广,品种庞杂,传统上大体分为山杏和家杏两大类,但都源出一祖。成片栽植的山杏多分布在西北部的荒山、沟坡及梁峁上,面积较大,固土护坡作用显著,生产上以仁用杏为主,产量低,商品率不高。家杏集中分布在群众庄前屋后,山湾地边和县中部及中南部,经过近几年的栽培管理,抚育改良,嫁接改造,大部分已变成鲜食、加工兼用品种,商品率较高。由于生态条件,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的不同,形成了中部及中南部的杏树生长量和结果性状明显好于西北部。   镇原县杏产品——杏仁,早在1954年就打入国际市场,年出口20吨,香漂四海,深受欢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对杏资源的再研究、再认识,在综合多方意见和建议、外出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决心把开发杏经济作为全县商品生产的一个龙头产业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来抓。二十多年来,各级党政组织带领全县人民,立足优势,艰苦努力,以规模栽植为基础,加工增值为突破口,栽、管、加、销并举,农、工、商、贸结合,同念杏子经,大搞杏经济,进行系列开发,历风雨、经沧桑,小杏子做成了大文章,以杏产品加工业为龙头的一条龙生产体系已基本形成,颇具规模的杏经济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走出了一条具有陇东地方资源特色的强县富民的好路子。2006年产杏干204万公斤,杏核255万公斤,杏产量仅次于拥有大片野生杏林的新疆沙河县,名列全国第二,全省第一。全县杏产品加工企业曾发展到110家,从业人员达到5400人,经过企业重组,目前共有杏产品加工企业26家,其中集体1家,个体25家,从业人员1092人,杏制品除奶油杏肉、甘草杏两大主导产品外,新研制有八宝杏、808果王、杏子糕、天然蜜杏、葡萄杏王、杏脯、杏酱等20多个杏系列产品,曾获国际、国内20项大奖,行销吉尔吉斯、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及全国20多个省、市。2006年生产各类杏制品10190吨,完成产值6410万元,销售收入3516万元,实现利税187.9万元,发放职工工资463万元。   大面积栽植杏树,不仅绿化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抑制水土流失,同时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满山遍野,千沟万壑,片片村舍被盛开的杏花覆盖,身临其境,不得不使人联想起古人笔下“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日出杏花繁” 、“红杏枝头著东风,十里烟村一色红”的胜景,自然风光让人陶醉。   通过改革开放,产业开发,镇原人民一占天时,二占地利,三占人和,艰苦努力,真抓苦干,开拓进取,使杏子的产业化生产走上正轨,产加销成龙配套,规模发展,2004年镇原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杏乡”。   下一篇:镇原烧鸡

黄酒罐子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镇原烧鸡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特产。镇原烧鸡是将脱毛去脏的鸡肉,炖入久存的卤汤中,加入多种调料后,炖卤烂熟的鸡肉,其味甚佳、其色甚鲜,在镇原风味小吃中颇负盛名。   烧鸡,是将脱毛去脏的鸡肉,炖入久存的卤汤中,加入多种调料后,炖卤烂熟而成,其味甚佳、其色甚鲜,在镇原风味小吃中颇负盛名。      民国时期,镇原县城郭家绪儿的鸡肉做得最好。迟于郭家绪儿的张生杰,后来居上,取而代之,成为县城最有影响的烧鸡大户。传说在这之前,张生杰刚开始1肉时,因为生意不好,白天买不了几只,只好叫卖到半夜方能卖完。于是,就得了个“张半夜”的绰号。后来,郭家绪儿去世了,他就成了镇原卖烧鸡的领头雁,仍要叫卖到半夜。不过,这时候的“张半夜”不是白天卖不完,而是供不应求,至深更半夜,还是打发不完络绎不绝的顾客,“张半夜”由贬而褒,一直沿用到他业止。如今,张半夜虽然已不在世,其侄子却继承叔叔的手艺,成为目前镇原传统烧鸡的佼佼者。   下一篇:镇原杏树

镇原糖油饼

  镇原糖油饼

镇原杏树

  杏树   杏树,属蔷薇科花果植物,起源于我国北方,适宜于山川坡洼、沟岔湾掌生长。它抗旱耐寒,容易种植,挂果早,所谓桃三年杏四年,也就是它四年即可结果。且盛果期长达五六十年,树龄在百年以上。镇原这块黄土地,远在西周时期,先民就将野生杏树移植于庄户院落,繁衍生存,代代进化,唐朝大诗人李白“帝乡三百里,杏在碧云间”及白居易“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春来。”这些优美的诗句充分证明杏树在唐代已成园栽培。唐朝的都城到处都是杏树。宋朝诗人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和范成大的“浩荡风光无畔岸,如何锁得杏园春。”足以说明杏树在我国栽植历史悠久,已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赞誉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话题。明代赵时春编修的《平凉府志》记载:“宜杏良十种,其仁有甘苦,有双花。有干叶。”明时镇原为平凉辖地,这就是说,在五百多年前镇原人民就已经对杏子进行良种化研究和选育了。镇原的杏姓人,传说其祖上爱植杏树,被周王室封之为“杏”的。杏谐音“兴”,寓杏为兴,取意兴旺。镇原人祖祖辈辈广栽杏树,也是寄托人丁兴旺、家业发达的愿望。   杏子种类繁多。按杏仁的甜苦,分为甜核杏、苦核杏、麻核杏;按成熟的早晚,有麦黄杏、糜黄杏;按皮核的粘离,有又粘核杏、离核杏。还有少量经过嫁接的接杏,这种杏个大肉鲜,水分丰富,成熟早,是当地最优良的品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科学栽培试验示范后,先后从外地引进了山西大扁杏、兰州大接杏、金妈妈、张公园、青皮杏、银白杏、华山大接杏、临夏唐王杏,近年引进的有巴丹杏、曹杏、李广杏、龙王冒、金太阳、凯特、一窝蜂等优良品种20多个,并确定全县北部山区、蒲河流域、交口河流域发展仁用杏,中南部原面、洪河流域、茹河流域发展肉用杏为主。同时,进行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目前全县19个乡镇优质良种杏的发展速度加快。在各乡镇都建有杏子基地的基础上,并在临泾乡席沟圈村和城关丰台村,由“新一代”、“新千年”两户食品企业投资90多万元,建成了1100亩优质杏子生产基地。   杏树全身都是宝。杏木质地坚硬细腻,纹路色泽艳丽,是农家作农具、造家具的廉价、优质木料。从古人“饰文杏以为梁”、“杏梁宾未散”的咏叹来看,古代还以杏木作梁栋,实际上也是寓杏为兴的意思。杏果可鲜吃,亦可晒干储存,四季常吃;核仁油质丰富,甜的可随剥随吃,苦的除榨油食用外,可煮熟去苦,配以红萝卜、葱花,配调成红、白、绿、色、香、味俱佳的什香菜,是镇原最独特、最普及的佐酒佳肴,逢年过节,大家小户或自酌或宴客,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绝菜。镇原杏仁以色正、味纯、饱满、质优驰名中外,是全国盛产杏仁的县份之一,杏仁年出口300多吨,居全国第二。杏核壳以前当成燃料,大都作为年节炊酒之用,现在则是制造活性炭的理想原料,供不应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酸杏、黄甜杏,甜核苦核及核壳,酸甜苦涩皮壳都值钱。杏子已经成为镇原农民奔小康、联谊协作的一把金钥匙。   杏子在镇原得到长足发展是解放以后的事。在历年的植树造林运动中,广大群众就地育苗,广植杏树,逐步形成许多杏树山、杏树沟、杏树洼等成片杏林。改革开放以来,镇原县提出“沙棘戴帽,果树缠腰,洋槐填沟,杏树围庄”的口号,杏树在农家庄前屋后、村子周围得到大力发展。现在,全县杏树成林面积已达26.34万亩。已建成杏树万亩乡镇8个,百株户1.8万户,五百亩以上的杏树沟、杏树山100多处。形成了以县内四条流域及中南部乡镇为主,以毛杏改良为主,以退耕还林区广栽杏树为主的杏基地建设格局。仅次于拥有大片野生杏林的新疆沙河县,名列全国第二,年产鲜杏2万多吨,杏干3300多吨,杏核2500多吨。杏树蔚然成林,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了良好的涵养保护作用,出现了“十里烟村一片红”的胜景。   1982年以来,镇原县不断强化系列开发,进行深度加工培植,杏果产业已成为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全县国营、集体和私营杏产品加工企业110户,从业5400人,杏制品产量达到1.6万吨。现有杏制品企业35户,从业人员1650人。开发系列产品有杏话梅、杏梅、杏酱、甘草杏、八宝杏、果丹皮、杏脯、奶油杏肉、杏软糖、水晶杏、杏仁罐头、速溶杏精、杏仁乳珍、活性炭等三大类20多个产品,年产杏制品总产量8500吨。在祖国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东海之滨,西南边陲,都有镇原生产的杏制品销售,产品还远销东南亚、独联体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国际国内26项大奖。新一代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先后被评为“99年中国小商品博览会推荐产品”、“第十二届中国西部交易会新技术新产品奖”、“2003年3.15特别推荐产品”、“2001年甘肃省瓜果蔬菜博览会金奖”、“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产品”、“中国庆阳民俗香包节指定产品”、“中国放心食品荣誉品牌”、“第三届甘肃省著名商标”。   阳春三月,微风徐来,鸟雀凋啾,空谷音韵悠扬,田园清新和畅。蒙蒙细雨过后,天蓝蓝、地荧荧,杏树花团锦簇,蜂飞蝶舞,房舍田园迷漫在芬芳温馨的杏花丛中,使人恍入仙境。红杏之乡的镇原人民,正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进一步系列开发杏资源,突出创新思想,与时俱进,把杏产品市场拓展得更宽广,把自己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镇原酒席

镇原酒席

  镇原酒席   本县酒席比较盛行,各地基本相似。白事(丧葬事)多用九魁、十出一等单饭酒席;喜事(婚、寿、满月等)多用十全等双饭酒席。十三花席,红白事均用,为上等宴席。县上近代出名厨师有张国俊(外号张五背锅)、段五银及秦有珍等。   通用碟果有十二个,即肉菜碟子四个(排骨、旋肉、鸡蛋、瘦肉或肝子);水菜碟子四个(鹿角、带丝、十香菜、苤蓝丝等);干果碟子四个(白炉、红炉、瓜子、花生)。唯十三花席中,另加一虎头酥或白沙糖碟子、共十三个。摆法是左骨,右旋;左鸡,右肝;左十香,右苤蓝;左鹿角,右带丝;口瓜子,掌花生;左前角和右后角炉食;中间为白沙糖或虎头酥全盘。现就十三花、八挎五、十全席的操作与端法略述如下:   十三花:大菜十三个为主,小菜八个为佐,馒头四回,端菜十七趟。先单上菜,每上一道大菜,接着上一道小菜,各上八次,俗称“风搅雪”。最后总上五道大菜。即:   ①红肉(碟装大菜),有三种做法:一为两撇(酥肉、条子肉);二为三溜子(白鸡蛋、烧肉、酥肉各一溜);三为四合头(蛋黄、蛋白、烧肉、酥肉合放)。②   肋脊肉(碗装小菜),切成丝或片炒之。③   鸡肉(碗装大菜),有清炖、黄焖、囫囵等种。④   蹄花(碗装小菜),或腰花、耳脆。⑤   丸子(碗装大菜),有膘丸,糯米丸、酥丸、鸡丸、洋芋丸等。⑥   肚丝(碗装小菜),酸辣加蒜。⑦三仙蜂蜜肉(碗装大菜),蜂蜜调肉回笼几次。⑧夹三肉(碗装小菜)   ,鸡饼裹酥肉,油锅炸熟。⑨骨头肉(碗装大菜),将白骨肉块放入蛋清加面糊糊中,挂袍油炸。⑩蜜汁骨肉(碗装小菜),蜜饯挂袍肉。⑾肘子(碟装大菜)。带馍。⑿冰糖肘子(碗装小菜),大肉块加白沙糖等佐料,上笼后撒冰糖。⒀甜盘子(碟装大菜),糯米饭上加桂花、蜂糖、百合等,上笼蒸之。带馍。⒁鸡杂(碗装小菜)。⒂笋煎肉(碟装小菜)。带馍。⒃肋脊或鸡马肉(碗装小菜)。   ⒄五围子(总端五菜,有东坡、粉饼、炒粉、苜蓿汤、白米饭)。带馍。   八挎五:八个行菜,五个坐菜,共十三道菜。即:①红肉(碟)。②肋脊肉(碗)。③   鸡肉(碗)。④肚丝(碗)。⑤   丸子(碗)。⑥肘子或蹄子(碟)。带食馍。⑦耳脆(碗)。带馍。⑧甜米饭(碟)。带馍。   ⑨   五围子(与十三花五道菜同)。带馍。   十全席:十个大菜为主,佐以数道小菜,即:   ①   红肉(碟)。   ②   肋脊肉(碗)。   ③   鸡肉(碗)。④腰花(碗)。⑤   丸子(碗)。⑥肚丝(碗)。⑦耳脆(碗)。⑧蹄子(碟)。带馍。⑨糖煎山药(碗)。⑩笋煎火腿肉,或鱼肉,或三仙蜂蜜肉(碟)。带馍。⑾甜米饭(碗)。⑿凉拌肉(碟),带馍。⒀五围子(五道大菜同十三花),带馍。   宴席斟酒,除按规矩三次外,多少不限。安席后斟酒开始,上大菜斟酒一次,上小菜斟酒一次,上凉菜斟酒一次。   本县黄酒,以三岔、殷家城、方山、马渠等后山地区最好,质纯味美。殷实人家黄白二酒齐上。加十三花,为憨厚宴席。   农村仍沿用旧有的席习。机关单位已改旧习,减少中间繁琐程序,喝酒时酒菜一齐上,吃饭时馍菜一齐上。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洋芋糗糗

洋芋糗糗

  洋芋糗糗

鳌跳崖

  鳌跳崖

油饼

  油饼

西米丸子

  西米丸子

富贵飘香卷

  富贵飘香卷

庆阳苹果

  庆阳位于北纬35°14′28″—37°9′13″之间,海拔1100米–1600米,属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是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最佳适生区。西峰、庆城、宁县、合水、正宁、镇原6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   庆阳栽培苹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栽培绵苹果的记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三大主导产业”之首,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服务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大力实施国家级、省级苹果标准园创建项目和市县乡3级优质苹果“千百十”科技示范园建设工程,已基本形成了规模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有苹果面积118万亩,产量40万吨左右,产值14亿元以上。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16万亩;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有机转换产品认证40万亩。有22个乡镇人均苹果面积达到1.5亩,21个乡镇苹果收入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庆阳苹果以其果实硬度大、果形高桩、色泽鲜艳、蜡质层厚、酸甜适度、耐贮耐运、食用安全等特点,畅销广州、上海、成都、北京、香港等国内大中型城市和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国家。   庆阳是全国苹果优生区之一,所产苹果硬度较大、果面洁净、色泽鲜艳、酸甜适度,品质优良。据测定,庆阳红富士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5%,维生素C含量4.2mg/kg,总酸量0.21%,均高于国家鲜苹果GB1051-89标准。另据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感官、营养及卫生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884-2004)标准要求,贮存5个月后,硬度为7.5kg/cm2,高于其它地区。   地域范围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介于东经106°21′16″-108°42′48″,北纬35°14′28″-37°09′13″之间。东部与陕西的宜君、黄陵、富县、志丹等县连接;北部和陕西省的吴旗、定边继宁夏的盐池县为邻;西部同宁夏的同心、固原、彭阳县为界;南部和我省的平凉和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接壤。南北长207公里,东西宽208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市内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部低,呈簸箕形,故有“陇东盆地”之称。市辖庆城、合水、正宁、镇原、宁县、华池、环县7县和西峰区,116个乡镇。   庆阳苹果产区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的96个乡镇。包括西峰区的7个乡镇、庆城县的15个乡镇,环县的7个乡镇、华池县的8个乡镇、合水县的12个乡镇、正宁县的10个乡镇、宁县的18个乡镇、镇原县的19个乡镇。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庆阳苹果产区,地貌特征多数为高原及沟壑。土壤为黑垆土和黄绵土,土层深厚,黄土覆盖80-230米,而且质地疏松、透气蓄水保肥能力强,富含钾、镁、钙、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有机质含量大约在1%以上,土壤氧气浓度为10-15%,pH值为7.0-8.4,总盐量低于0.28%,有利于苹果根系生长,保证树体和果实生长发育所需要水分、养分,有利于提高苹果品质,是形成庆阳苹果特色的基础条件。   (2)水文情况:庆阳苹果产区系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市内有马莲河、浦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五条河流,较大的支流有27条。年平均总流量26.7立方米/秒,总经流量8.43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净储量约43.39亿立方米,动储量3714万立方米。市内年降水量为550-680毫米(全国生产最适宜区要求:降水490-660毫米),降雨适中,水源纯净、无污染。这一降雨特点使得空气湿度相对较低,不利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果树病虫害的侵染种类少、危害较轻,果园用药浓度低、次数很少,并且这一区域暂时没有形成工业污染,苹果生产环境和地域特征得到保护。   (3)气候情况:在苹果生长期(4月-10月),庆阳苹果产区海拔在880-1400米之间,光照强度为35000-50000米烛光,年日照时数2200-2500小时,其中8月-9月份在300小时以上;平均气温在13℃-18℃,大于10℃的积温在1500℃-3000℃,夏季6月-8月均温在19℃-23℃,绝对高温≥35℃日数不超过5天。开花期温度为15℃-23℃,花芽分化期温度为20℃-25℃,果实发育期温度在25℃左右。而且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11.6℃-16.8℃,白天果树养分积累较多,夜晚消耗较少,果品中糖、酸和维生素等的含量增加,风味浓,肉质脆。这一气候特点非常适宜苹果生产,属于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全国苹果区划研究报告中的我国苹果生产最适宜区。   (4)人文历史情况:庆阳苹果栽培演化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栽培绵苹果的记载。特别是在汉武帝时期,庆阳苹果栽培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到唐宋时砂果、蜜果、红苹、白苹等已在民间庭院广为种植。在庆阳一些历史文献和地方志上屡有记载,距今1600年的《群芳谱》一书,就载有我市环县栽种沙果的史实;清乾隆年间,赵本植修《庆阳府志》共载有栽培及野生果20余种,即“梨、桃、杏、李、枣、林檎、沙果、楸子、花红、樱桃、榛子、棠球、葡萄、木瓜、石榴、山桃、来檎、柚子、柰子、核桃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宁县城乡有桃、杏、李、梨、枣、柰、核桃、桑树等树5400余株,当年“劝谕伸约”,新栽2237株;民国时期,干戈不断,时局动荡,农事不稳,果树生产频临于萧条待毙。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泡果”类型散生于宁县、庆城等地田间。庆阳商业性栽培的“苹果”主要指大苹果(即西洋苹果),西洋苹果栽培开始于1942年,由天主教传教士将红绞、国光、青香蕉等5个品种传入庆阳县三十里铺和西峰镇两个教堂内开始观赏栽培,而真正作为商业性栽培应该从1953年原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在西峰黄委会水保站建立苹果品种示范园,进入新世纪后,庆阳市把发展苹果确定为特色优势产业之一,2002年农业部又把庆阳苹果纳入中国优势产业带,庆城县率先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无公害苹果示范县,此后2006年省农牧厅又命名我省最东端的苹果生产大县——正宁县为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   下一篇:庆阳剪纸

环县皮影

  环县皮影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要求    选用当地两到四岁的黄褐色公牛皮。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泡制→剔皮→分解→软化→推磨→阴干→描摹→镂雕→着色→封色→熨烫→装订→成型。   2.工艺技术要求:   (1)泡制:将牛皮置于当地河水中6到8天,至毛根发软,绷于木框上进行剔皮。   (2)镂雕:以镂空为主,阴雕阳镂、阴阳交错、明暗相辅,造型严谨,刀口精细流畅,没有毛刺。   (3)着色:用皮胶(熬好的鱼鳔或牛皮胶)调色(硬色)涂染。用色以胭脂红、藤黄(桔黄)、绿、蓝、黑(锅黑)等为主,色彩纯正绚丽,对比强烈。   (4)封色:用牛皮废料熬成胶水,用干净排笔刷在皮影上,使其透明光亮。   (5)熨烫:将已着色的皮影熨烫脱水,达到平整。   (6)装订:用皮线或丝弦联结皮影各部位,形成整体,摆动灵活,自如。   三、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着色艳丽、均匀,色调层次分明。影件透明度高,立体感强,造型规范,人物形似,布景陈设、神怪异兽布局丰满。刀路清晰,线条流畅,粗细得当。皮子薄厚匀称,润泽柔软且有弹力。   2.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环县皮影    甘肃省环县现辖行政区域    《环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环县皮影产地范围的请示》,环政发〔2012〕80号    甘肃省地方标准:《环县皮影》(草案)   下一篇:环县羊羔肉

镇原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城关镇 石空寺石窟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屯字镇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孟坝镇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三岔镇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平泉镇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开边镇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太平镇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临泾镇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新城镇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上肖镇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南川乡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新集乡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方山乡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殷家城乡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马渠乡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庙渠乡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武沟乡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郭原乡 潜夫山森林公园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援西军纪念馆 高庄遗址 鸡头山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三岔镇 原峰山 五指原 白马池 太阴池 翟池位 石空寺石窟 屯字镇战役纪念馆 胡国珍墓 王符墓 彭阳古城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中原乡 庆阳白瓜子 镇原黄花 镇原杏 爆焖羊羔肉 黄酒罐子 镇原烧鸡 马岭黄酒 玄马梨枣 油饼 西米丸子 鳌跳崖 洋芋糗糗 镇原酒席 镇原杏树 富贵飘香卷 镇原糖油饼

镇原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