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 |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甘肃省永靖县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距省会兰州市44公里,西与青海接壤,东北与兰州相连,贴近欧亚大陆桥和兰青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素以刘家峡水电站、炳灵寺石窟闻名于世。黄河呈“S”形流经县域107公里,形成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景观,构成了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4平方公里。境内自然风光俊奇秀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古今文化交相辉映,是一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旅游胜地。 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炳灵寺石窟;有“黄河明珠”之称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电站,是我国水电事业的摇篮,2004年刘家峡水电站被列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炳灵湖、太极湖、毛公湖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水域面积达158平方公里,占景区面积的73.8%,形成了西北黄土高原特有的“高峡平湖”风光;有以炳灵石林为代表的丹霞地貌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在我国西北地区十分罕见,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太极岛是黄河中上游最大的人工湿地,灰鹤、白鹤、釉顶鹤等26种2万多只珍禽在这里栖息;境内挖掘出的恐龙足印群化石地质遗迹规模大,种类多,遗存完整,堪称世界之最,2001年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黄河两岸有遗存丰富灿烂的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和辛甸文化,被称为“彩陶之乡”,出土的“彩陶王”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景区内花儿、傩舞、贤孝、财宝神等民俗和民间文艺多姿多彩、淳朴独特,被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保护组织列为“临夏花儿采集地”。 |
炳灵寺石窟 | 炳灵寺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大小积石山。积石山虽然地处西北高原,但风景独好。炳灵寺石窟就开凿在黄河右岸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炳灵寺所在的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由于该地气候干燥,加之峭壁的高处,岩层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月,至今仍得以相当完整地保存着。炳灵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处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佛教徒在炳灵寺建寺开窟及造像活动,在西晋时便已开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乞伏部贵族所建立的西秦政权,崇信佛教,一时内地及西域高僧云集于此,译经传法活动十分活跃,西秦境内的小积石山大寺沟,即炳灵寺石窟一带,便成了当时佛教一大胜地。 “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意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炳灵寺石窟的正式营建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后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不断进行开凿修造,元明时期仍有修妆绘饰。现存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其中唐窟占三分之二以上,共计20窟,113龛。北朝的代表性作品如169窟的泥塑观音,125龛的石雕释迦牟尼和多宝佛等,均为炳灵寺石窟的艺术杰作。 地址: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交通 1、从兰州汽车西站每天从7:00开始有多班车刘家峡,车程80公里,约1.5小时,车费15元左右 2、在刘家峡水电站大坝乘船或快艇,西拐进峡口,过姊妹峰到达炳灵寺,约54公里,乘大船2-3小时,120元/人/往返,一般在中午前发船;乘快艇50分钟,160元/人/往返 门票 门票50元/人 开放时间 只要有船从刘家峡到达炳灵寺,炳灵寺就会向游人开放 |
刘家峡 | 刘家峡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黄河上游河段,有许多峡谷和川地相间出现,河水穿过千岩壁立的深邃峡谷,水势有如万马奔腾,景色十分壮观,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刘家峡。刘家峡位于青海与甘肃交界处,距离甘肃省会兰州市西南约八十公里。刘家峡水库有一个很大的水利发电站,可供应陕、甘、青三省的用电。 到刘家峡游览,可乘船溯流而上,河水清洌,浪花飞舞;进入峡谷后,但见两岸奇峰对峙,景色变化多端,足可与桂林山水、长江的巫峡相媲美。出峡后,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荡漾,衬以蓝天白云,别有一番湖光山色。 到刘家峡游览,可乘船溯流而上,入峡时,但见两岸奇峰对峙,笔立千仞,还以为是桂林山水,乍看也会以为是长江的巫峡,由此可见刘家峡景色多变化。出峡后,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荡漾,衬以蓝天白云,别有一番湖光山色。 黄河过刘家峡流到兰州之前,汇入了洮河。大通河和湟水等大支流。在兰州以上,黄河的含沙量不多,即使在洪水期,含沙率也是百分之五左右。泥沙的主要来源是上述支流,来自干流的很少。根据观测记录所得,在兰州以上的流域地区,每平方公里所流失的泥沙,每年平均约为一千公吨。 黄河河水来到这里,转了一个九十度急弯,然后穿过峡谷向西流去。到刘家峡游览,可乘船溯流而上,入峡时,可见两岸奇峰对峙,笔立千仞,可与桂林山水比美,刘家峡景色多变化,出峡后,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荡漾,别有一番湖光山色。刘家峡水库蓄水容量达57亿立方米,水域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呈西南—东北向延伸,达54公里。拦河大坝高达147米,长840米大坝右岸台地上,建筑有长700米,宽80米的溢洪道。大坝下方是发电站厂房,在地下大厅排列着5台大型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2.5万千瓦,年发电57亿度。刘家峡水电站把陕西、甘肃、青海三省的电网联结在一起。 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水库大坝处有电厂和刘家峡旅游公司提供各式游船,游客可乘船直达水库西南端的炳灵寺石窟参观游览。一般游程约需二至三个小时,坐快艇约需一个半小时。 地址: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 类型:水利工程河流乘船游览峡谷 游玩时间:建议5-6小时 开放时间: 8:30-16:00 |
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 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三峡恐龙足印群化石遗迹位于盐锅峡水电站上游1公里处的罗家堡老虎口恐龙湾,距县城水路43公里。在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1999年8月发现10类150组,1724个恐龙足印化石,同时还发现鸟脚印、植物、叶肢介等化石。其中至少包括两类巨型晰脚类、两类兽脚类、一类鸟脚类、一类翼龙类和形态独特的虚骨龙足印,还有尚未归属的单个足印。 这些足印不仅有三趾足印和四趾足印,而且每个足印都是前足小、后足大,前后肢足印成对出现,为国内外首次发现,且新识别出的翼龙足印和鸟脚类恐龙足印在中国也是首次发现。还发现有恐龙卧迹、尾部拖痕及粪迹,足印出-附近多处发现恐龙骨骼化石。最大的晰脚类恐龙足印化石前脚79×112厘米,后脚150×120厘米,前后两足间步幅为375厘米,左右足印外侧边缘间距为345厘米。经考证,这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大恐龙足印化石。在第二化石点约80平方米的发掘面上发现17组52个足印,其中有10个巨型兽脚类足印化石,此类足印仅第三趾保存完好,趾印长达90厘米。 2001年11月甘肃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刘家峡白垩纪恐龙足印群省级自然保护区”,12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兴建“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目前,已完成了整个区域内的电网和水路、公路、铁路建设,对核心区2.5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围栏保护,还修建了水路码头,增设了铁路停靠点。 甘肃临夏市 |
罗家洞寺(云光寺) | 罗家洞寺(云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罗家洞寺是一座藏汉合璧的寺院,该寺院于明朝景泰元年建,至清同治11年因大火尽毁,清光绪年间本地善士罗仲成首倡并四处募资修庙,甘南拉布楞寺嘉木样-委派贡唐罗泽法师率工匠依样雕塑佛像,至光绪6年终于建成,举办了龙华善会开光大典。延至1958年寺院再度被毁,文物遗失、喇嘛还俗,1982年在当地信教僧众的倡议下,在政府的支持下,德唐夏茸-助资重塑百尊佛像,寺庙得以再建,前来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更盛。 罗家洞寺还有一个传说,据说该寺的第一任法师名叫潘唐瓦却.吉洛珠,是尼泊尔的一名比丘尼,他潜修密宗,造诣颇深,为求正果,遵其师嘱远涉东土,行程万里来到刘家峡炳灵寺,是夜宿寺中,梦见其师说:“你再向东行,见一处红崖赤壁、剑峰刀削、白土盖头、黄河弯曲似太极图,而且河水向西倒流之地,就是你-之处”。次日,潘唐瓦却一路向东走去,果然见一处红山白头、黄河水倒流、长满珊瑚树(枣树)、形似太极图的地方,与师傅所说丝毫不差,于是便留了下来,在半山腰的岩洞里闭关-。春来夏往,当地有一长者名叫罗荣见此状,便带头捐资与众乡邻一起修建了罗家洞寺,寺庙建成后前来上香求神者众多而且极有灵验,一时轰动四方。 景点位置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富民路 |
刘家峡水库 | 刘家峡地处甘肃与青海交界处,距兰州市75km,黄河河水在这里转了一个九十度急弯,然后穿过峡谷向西流去。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向阳码头以东,10里河岸白沙展露,绿柳婆娑,被称为“十里柳林”,景观奇妙,带给人一种回归自然、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氛围。 1974年建成的刘家峡水电站不仅能够发电、防洪,也供游客荡舟水上,由于大坝阻挡,水流变缓,黄沙沉淀,库区内湖面辽阔,环境优雅,是一个良好的生态观光地,同时也是游览炳灵寺的必经之地。一般游客都先参观刘家峡水库发电机组,然后乘船欣赏黄河上游景色至炳灵寺石窟。 用时参考 2-3小时 交通 在兰州汽车西站有车到刘家峡,约2小时的车程 门票 门票35元/人,快艇120元/人 开放时间 8:30-16:00 景点位置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距兰州80公里,永靖城西南1公里处) |
太极湖 | 容量2.2亿立方米,湖面17.3平方公里,在刘家峡水电站和盐锅峡水电站之间,黄河之水折向西流,形成湖面,呈S形大拐弯,湖中有大小岛屿9处,两个面积较大的河心洲沙岛,犹如一幅天然太极图形。故该水面被称为太极湖,岛屿被称为太极岛。 太极湖以北是一望无际的沙洲,洲上千亩芦苇随风摇曳,水以岛美,岛因水秀。千亩芦苇荡内,水鸟嬉戏,天鹅起舞,栖息着灰鹤、白鹤、丹顶鹤等26种2万多只珍禽益鸟,是西北地区罕见的自然景观。芦苇丛中各种珍禽益鸟栖息,岸边温棚如云,枣园、果园连片,各种树木长势茂盛,鱼塘星罗棋布,禾田阡陌纵横。 随着环湖公路的开通以及沿湖各式度假村的建成,这里已成为一处太极八卦旅游度假胜地。 |
永靖县太极岛露营地 | 太极岛在甘肃省永靖县县城所在地西3公里的黄河处,是黄河中上游最大的人工湿地和我省8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占地约4000亩。这里是盐锅峡水库的上游,水面宽阔,水速平稳,形成了黄河上游罕见的湿地景观。永靖县太极岛湿地乐园地处我县县城以西10公里的太极湖畔。引进资金400多万元,投放了水上摩托、水上飞伞、快艇、漂流等水上游乐项目。 |
秦魏家遗址 | 秦魏家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秦魏家遗址 |
龙汇世界 | 介 绍位于刘家峡水电站以南,东起大坝,西至祁家渡口,距永靖县城2公里。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2.40万亩,其中有全国闻名的“读者林”。这里因洮河与黄河交汇,高家山与雾宿山相聚,形成山水相依、四龙汇聚之势。这处亘古荒塬,集生态保护、农业观光、库区开发、培训、度假旅游等为一体,包罗万象,故称龙汇世界。 龙汇世界三面环水,山峦叠障,位置优越,置身黄河楼上放眼望去,县城全貌尽收眼底。这里有42道湾、40多座梁,龙汇山是观赏炳灵湖、太极湖风光最佳位置。现已建成龙汇楼、迎宾楼、贵宾楼、黄河楼等客房、龙汇餐厅、游泳池、射击馆、音乐喷泉、儿童游乐场、养鹿场、龙汇阁、龙汇码头、休闲观光长廊、棋牌亭等。 甘肃临夏市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黄河三峡古遗址 | 黄河三峡古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黄河三峡古遗址 |
小茨台遗址 | 小茨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小茨台遗址 小茨台位于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东南黄河南岸第二台地上。解放初期,省文物工作队曾到此地作过调查。1975年,临夏州文物普查队调查后,于同年11月15日由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7月初,临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组又对其进行了重点复查。 小茨台遗址分小台和大台两个阶地,小台面积约60亩,大台面积约80亩,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台治渠边和山根渠边发现有灰坑,并采集到石刀及彩陶片;在台地北面的骆驼脖子崖坎处有灰层;在台地前沿一带散存的陶片较多。从陶器残片看,为细泥红陶,饰黑彩,绘平行线纹,为马家窑类型遗存。另外在本遗址尚残存一段古长城遗址,并征集到引水管三节,以后又从小茨村征得三节,外表有细绳纹,灰色,每节可以相接,系汉代早期遗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七十亩山遗址 | 七十亩山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七十亩山遗址 七十亩山遗址位于永靖县盐锅峡下铨村黄河南岸第二台地,属金泉下铨村,是一处马家窑类型墓地。1975年11月15日,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十亩山墓地七十亩地一带,1974年农田基本建设中,出土有大量文物、陶器、石器、人骨和石板。出土陶器均系彩陶,陶质细腻,底色橙黄,有光泽,通体饰黑彩,绘平行线纹、旋纹、宽带纹、网络纹,器形有壶、罐、瓶、单耳罐、单身壶等,为马家窑类型晚期器物。石板为石棺残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张家嘴遗址 | 张家嘴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张家嘴遗址 |
马路塬遗址 | 马路塬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马路塬遗址 |
刘家峡恐龙博物馆 | 刘家峡恐龙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 永靖刘家峡恐龙博物馆位于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永靖县境内盐锅峡水库库区水岸。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恐龙足印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存,充分发掘恐龙足印的科研、考古价值,提高旅游文化内涵,永靖县政府于2010年开始建设刘家峡恐龙博物馆,拟展出白垩纪恐龙及其它古生物化石标本,成为一个采集、修复、装架、收藏、展示和研究为一体的恐龙专题博物馆,并成为在国内外恐龙学遗迹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科普基地。 |
刘家峡西红柿 | “刘家峡西红柿”形状个大而圆、果形整齐、形美色艳、单果重300克-500克、光泽红亮,酸甜可口,每百克西红柿富含维生素A92毫克、维生素C19毫克等多种营养成分,产地分布于太极镇、刘家峡镇等5个镇,50个村。 永靖西红柿有其独特的优点:一是产量高。永靖的川水地大部分土壤属于砂壤土,光照充足,水源丰富,适宜西红柿的生长。二是质量好。永靖生产的西红柿个大而圆,果形整齐,单果重0.3公斤~0.5公斤,色泽红亮,味酸甜,口感好。果肉皮层厚,耐挤压能力强,便于贮藏和长途运输。 永靖的大棚蔬菜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种植面积达1.1万亩,其中西红柿种植面积0.8万亩,亩产高达80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并具有很高的市场信誉。永靖西红柿有其独特的优点:一是产量高。永靖的川水地大部分土壤属于砂壤土,光照充足,水源丰富,适宜西红柿的生长。二是质量好。永靖生产的西红柿个大而圆,果形整齐,单果重0.3公斤~0.5公斤,色泽红亮,味酸甜,口感好。果肉皮层厚,耐挤压能力强,便于贮藏和长途运输。三是上市早,成熟期集中。由于永靖境内具有西红柿生长的光照条件和适宜的土壤,使不同类型,有不同时间的成熟期,可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它以年销6.4万吨的纪录在城乡市场独占鳌头。为当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打开了一条顺利通道。 樱桃西红柿属番茄,属一年生蔬菜,是番茄半栽培亚种中的一个变种,原产南美洲热带秘鲁,从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迅速发展,我国90年代初引进,永靖县99年引种试验温室栽培获成功。樱桃西红柿以成熟果实供食,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完熟果实糖度达7-8度,每100克果中水份9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质0.6-1.2克,维生素C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丙、矿物质等,可当成水果生食或当菜肴熟食,也能制成罐头等,具有独特风味,其果汁对肝脏病有特效,有利尿、保肾之功效,其果皮中含有与维生素D作用相同的物质,可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脑溢血等病症。 刘家峡西红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为甘肃省永靖县太极镇、刘家峡镇、岘塬镇、三塬镇、盐锅峡镇、西河镇共六个镇五十个村。 |
珍珠西红柿 | 珍珠西红柿 永靖的大棚蔬菜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种植面积达1.1万亩,其中西红柿种植面积0.8万亩,亩产高达80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并具有很高的市场信誉。永靖西红柿有其独特的优点:一是产量高。永靖的川水地大部分土壤属于砂壤土,光照充足,水源丰富,适宜西红柿的生长。二是质量好。永靖生产的西红柿个大而圆,果形整齐,单果重0.3公斤~0.5公斤,色泽红亮,味酸甜,口感好。果肉皮层厚,耐挤压能力强,便于贮藏和长途运输。三是上市早,成熟期集中。由于永靖境内具有西红柿生长的光照条件和适宜的土壤,使有不期,可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它以年销6.4万吨的纪录在城乡市场独占鳌头。为当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打开了一条顺利通道。 |
永靖草莓 | 永靖草莓 永靖草莓以独特的品质,丰富的营养赢得“水果皇后”的美称。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色泽鲜红,柔嫩多汁,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罐头等。成熟早,在春末夏初的水果淡季即可上市。由于栽培方式的多样化,既使在严冬季节也可吃上美味可口的新鲜草莓。其产品已销往临夏、甘南、兰州、西宁等地。永靖草莓栽植面积大,主要集中在黄河、湟水沿岸的西河、盐锅峡、刘家峡地区,栽植面积达2500亩以上;而且草莓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已销往临夏、甘西宁永靖正在塬台灌区筹建万亩蔬菜基地,草莓已在塬台灌区安家落户,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
刘家峡大红枣 | 永靖大枣 永靖大枣色泽鲜红、皮薄、肉厚、核小、质地细嫩、清脆、汁多、酸甜、深受广大群众好评。1997年曾经获得甘肃省林果产品博览会银奖。 永靖县栽培大枣历史比较悠久,主要分布于黄河、湟水沿岸的刘家峡、盐锅峡、西河等地,树冠自然分布,主干灰褐色,叶长椭圆,新发枝条具刺,果形椭圆,纵径3.3厘米,果皮薄,嫩熟枣果肉白绿色,细而脆,汁多、味酸甜。干枣皮鲜红,肉白黄色。产于西河乡二房村的永靖县馒头枣,个大、肉厚、核小,更具特色。枣果含维生素丙特多,比柑桔高7-8倍,比苹果高70倍。栽培简便,宜管理,与农作物间作影响小,抗寒耐盐碱。不仅可干鲜兼用,又可深加工成蜜枣、酒枣、熏枣和干枣,还可制作枣泥、枣面、酐作原目前,永靖境内共有枣面积7400万株万公斤,可实现产值90万元。 目前,永靖境内共有枣面积7400亩,125万株,年产枣45万公斤,可实现产值90万元。刘家峡大红枣其果实色泽鲜红、皮薄、肉厚、核小、清脆、质地细嫩、香甜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钙、磷、铁、镁等,是西北高原上的水果珍品,也是我国中药不可缺少的药中珍品。 刘家峡红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为甘肃省永靖县太极镇、刘家峡镇、岘塬镇、三塬镇、盐锅峡镇、西河镇共六个镇五十个村。 |
刘家峡黄河珍珠米 | 永靖县沿黄河两岸的广大稻农,采用先进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盐碱地种植的水稻以米质优良、色泽鲜亮、味道香醇赢得了“黄河珍珠米”的美誉。 水稻自一九九六年由县农技站试种成功以来,面积逐年扩大,截止九九年底,全县累积种植水稻近9000亩,总产稻谷5237.8吨,新增总产1025.3万元。二000年全县种植8000亩,绿油油的稻田生机一片,水稻生产已成为我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黄河珍珠米”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青睐。 刘家峡、岘塬两乡紧靠盐锅峡库区。自盐锅峡电站建成蓄水后,库区两岸土地盐碱化程度日益加剧。1996年,县上从外地引进水稻优良新品种搞种植试验获得成功。1997年发动库区沿岸上百名群众开发盐碱滩地,采用挖沟排碱、打井防渗等有效措施,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利用旱地大棚科学育苗插秧种植水稻605亩,当年平均亩产576公斤,出米率为75%。初尝甜头后,黄河两岸的广大农民掀起了开挖盐碱荒地,大搞水稻种植的热潮。使全县的水稻种植面积增至6028亩,可年产大米300多万公斤,新增产值700余万元。 刘家峡以其优越的土质、丰富的水源、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等自然环境,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生产出的稻谷颗粒大,籽饱满,千粒重25.5克,色泽鲜亮,米质优良,口感香醇,赢得了"黄河珍珠米"的美誉。 |
徐湾马铃薯 | 甘肃省永靖县杨塔乡徐湾村紧紧围绕全力打造临夏州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专业乡的目标,不断做大做强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产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在脱毒种薯繁育生产中,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沟垄种植等高效栽培技术,严格落实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措施,做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该县农业部门和杨塔乡政府抽调业务骨干深入田间地头,严把种薯质量关,做好种薯的收购、贮藏和销售工作,杜绝不合格种薯流入种子市场。该村种薯平均亩产达4000斤,比普通马铃薯增产30%-50%。 2007年徐湾村成立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合作社,主要繁育的马铃薯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被称为“地下苹果”、“第二面包”。种薯由该合作社统一收购、贮藏、销售,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经济效益。2011年,甘肃省永靖县杨塔乡徐湾村(马铃薯)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
永靖百合 | 永靖百合 永靖百合是蔬菜中的珍品,以其鳞茎洁白肥厚、质绵味甜,清香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已远销到港澳等地。 百合属百合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山平川均可种植。它不管是在湿润的气候里还是在干燥的环境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特性。平均亩产800公斤,亩收入近万元,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永靖的百合种植主要集中在山阴潮湿的东部山区关山、徐顶、陈井等地。这里的土层属殖质,,,是百合壤。目前,全县百合种植面积1100多亩,产量达7.5万公斤。 百合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糖、蛋白质、矿物质盐等多种营养成份。它作为蔬菜中的珍品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永靖县在开拓百合市场,打通销售渠道的同时,计划利用10年时间,以关山乡为重点,大搞规模化生产,发展百合1万亩,年产优质百合70万公斤,以满足消费需求。 |
刘家峡百合 | 蔬菜珍品---永靖百合以其鳞茎洁白肥厚,质棉、味甜、清香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远销到港澳等地。 百合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山平川均可种植,它不管是湿润的气候还是干燥气候均可正常生长,平均亩产1500公斤,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永靖百合种植主要集中的属二阴湿地区永靖东部关山、徐顶、陈井等地,这里土壤属山地黑麻土类,富含腐殖质及有机物,通透性、保水性能良好,是百合生长的理想场所。目前,共栽培面积8000余亩,总产量达1200万公斤,每年将获产值4000万元。 百合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糖、蛋白质、矿物质、盐等多种营养成分,它作为蔬菜珍品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年来永靖县委、县0在开拓百合市场,打通销售渠道的同时,果断决策,把百合生产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至富的又一突破,列如十五发展规划逐步落实。计划利用五年的时间,以关山乡为重点,大搞规划生产,发展百合二万亩,年产百合70万公斤,尽可能满足消费需求。同时,县上要制定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上马一批深加工企业,大幅度提高百合附加值,全方位供应过内外市场。 |
刘家峡樱桃西红柿 | 樱桃西红柿属番茄,属一年生蔬菜,是番茄半栽培亚种中的一个变种,原产南美洲热带秘鲁,从8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迅速发展,我国90年代初引进,我县99年引种试验温室栽培获成功。樱桃西红柿以成熟果实供食,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完熟果实糖度达7-8度,每100克果中水份9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质0.6-1.2克,维生素C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丙、矿物质等,可当成水果生食或当菜肴熟食,也能制成罐头等,具有独特风味,其果汁对肝脏病有特效,有利尿、保肾之功效,其果皮中含有与维生素D作用相同的物质,可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脑溢血等病症。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宾馆、饭店的青睐。 果品性状表现良好,长势强、结果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经济效益显著。每亩定植3100-3300株为宜,采用年蔓单杆整枝法,是一种适宜我县种植推广的新型保健蔬菜。 |
刘家峡黄河鲤鱼 | 黄河鲤鱼是淡水鱼类的著名品种,是刘家峡水库的特色鱼种,因刘家峡水库地处黄河上游,水质无污染,适宜黄河鲤鱼生长,且肉质鲜嫩,广泛销售于西北市场及各大城市。刘家峡水库人工养殖产量近600余吨。 |
永靖红富士 | 永靖岘塬乡出产的红富士苹果以其皮薄肉脆、汁多味香、耐藏色鲜而深受广大城乡消费者的青睐。至目前,全县累计栽植面积1.5万亩,年产鲜果4900多万元,实现产值9900万元。 |
永靖红枣 | 永靖大枣色泽鲜红,皮薄、肉厚、核小、质地细嫩、青脆、汁多、酸甜,果形椭圆。枣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含糖70%以上,鲜果含维生素丙较多。目前,永靖境内共有枣树面积7400亩,12.5万株,年产枣450万公斤,可实现产值540万元。 刘家峡乡:红枣以个大味甘出名。 |
地区 | 特产 |
---|---|
永乐村 |
---- |
塔坪村 |
---- |
王台村 |
---- |
湾子村 |
---- |
幸美村 |
---- |
阳山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