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防城港 >> 上思县 >> 那琴乡

那琴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十万大山百鸟乐园景区

十万大山百鸟乐园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百鸟乐园景区位于上思县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旁,占地800多亩,计划投资1.5亿元,是一个以各种珍稀鸟类观赏为中心主题,以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康体培训、绿色环保为主要内容,并集“吃、住、玩、乐”为一体,具有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特色的大型生态旅游度假景区,也是目前广西唯一的保护鸟类驯养、观赏基地,日接待游客可达3000人次。目前,百鸟乐园的馆舍里已入住了孔雀、鸵鸟、锦鸡、秃鹫、灰鹤等几十种近千只鸟类动物供游客观赏。  地址:防城港市上思县红旗林场十万大山旁  类型:动物园  等级:AAAA  开放时间:  夏季08:00-18:00;冬季08:30-17:30  上思县百鸟乐园成人票 门市价30元

十万大山森林公园

十万大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西南部,距县城36公里,距南宁136公里,距旅游热点城市东兴100公里。该园地处桂林、南宁、十万大山森林公园、东兴、越南下龙湾黄金旅游线上。其前身是以水源林为管护对象的生态公益性林场——红旗林场。辖区总面积2037公顷,其中水源林1336公顷,占总面积65%,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1995年7月林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利用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创办十万大山森林公园。该公园坐落在十万大山核心区,50年代拍摄的影片《英雄虎胆》的故事就发生在十万大山,十万大山森林公园也是该片重要的拍摄外景地。《英雄虎胆》故事片的上映使十万大山扬名全国。1996年8月,十万大山森林公园经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国家森林公园。目前,森林公园与红旗林场实行一套班子,二块牌子,统一核算的管理模式。设有客房部、导游部、餐饮部、工程部、保安部、外联部、办公室等7个机构。资产总额为1791万元,负债总额588万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435万元。现有职工人数142人,其中干部、在职合同工97人、离退休人员22人,聘用工23人。目前在公园上班的有70人。  自1995年开业以来,公园已累计接待游客26万人次。几年来已多方筹措资金1000万元投入景区的接待设施、景点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宾馆2幢,木楼18栋,木屋19座,水上餐厅1座,多功能综合楼1座等设施;接待区内道路全部硬化。公园现拥有接待客房65间,固定床位138床,机动帐篷100顶,水上餐厅可容纳200人同时就餐,年接待能力达6万人次。修筑步行观景便道17.5千米,开辟了景点33处,如;天然药浴池、天女浴池、石上根源、龙袍树、情网同心、源头瀑布、九龙松等;种植草坪2.5万平方米;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通信及与县城相连的油路;从公园至汪乐的旅游公路是防城港市“上山下海又出国”的重要旅游线路。  十万大山,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重要气候分界线。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南伸入越南。长170多公里,宽15~30公里。山体海拔千米左右,主峰莳良岭1462米,是桂南最高点。十万大山区是中生代以来凹陷构造的负单位。中生代红色岩系(砂岩、页岩、砾岩)沉积厚度大,分布广,第三纪以来褶皱断裂上升,成为广西最年轻的褶皱山脉。山势南高北低,南部由1200~1400米的山脊组成十万大山主轴,地势向北逐渐降低,依次出现850米、700米、550米、400米等数列单斜山地及丘陵面。河流多为顺坡面发育而向北流,属郁江水系。由于多列单斜地形的影响,河流多沿错动的断裂各地及两单斜山地之间发育,河床曲折急剧转弯与平直相间,多险滩。山地南侧河流短小,独流入海。  地址:防城港市上思县红旗林场  类型:植物园森林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770-8462188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20.0元十万大山森林公园

魔石谷风景区

  魔石谷风景区位于广西省防城港市上思县南部,是谷地型原始自然风景区。魔石谷因谷深,石头常年被河水冲刷,形状怪异而得名。  魔石谷旅游风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位于十万大山白石牙主峰谷地旁边。区内林木苍莽,地形开阔掩映,河弯曲折迂回,湖光山色,琼台水榭。魔石谷奇树怪石多,飞瀑流泉多,珍禽异兽多,动植物种多,是十万大山中峰、石、潭、瀑、林兼胜,以雄、奇、秀、幽著称的一处名胜。  从魔石谷景区大门沿河谷而上,约莫10多分钟,就走进了狮子潭边的风雨桥,从这里走到1公里以外的七彩池,有三道奇观。一奇为怪石多,河谷两岸都是形态各异的硕大石头。其中“思想者”、“双龟饮水”等两个景点最是令人赞叹;另一奇为金苔遍布,河道两旁的石头长满了金灿灿的苔藓;第三奇就是河谷长满了姿态、品种各异的杜鹃,形成 “杜鹃花带”。  魔石谷景区,是一方能让人宠辱皆忘的景致。在烂漫的季节,忘记尘俗的喧嚣,融入青山绿水之中,赏野花、寻奇石、观激流飞瀑、拍怪树古藤,岂不快哉!   

上思九龙潭漂流景区

  九龙潭漂流景区位于广西省防城港市上思县十万大山风景区内,距南宁市220公里、防城港市78公里、东兴市39公里,与桃花溪山庄、里火边贸口岸、马鞍坳观景台、垌中温泉等景点相邻。  漂流河道长5公里,两壁峭立,河水缓中有急,河道天然落差180多米。乘坐橡皮船从上往下漂流,奇险无比。峡谷雄伟壮观,怪石峥嵘,花木繁茂,常年烟雨弥漫,独具风格。两岸峰森之中,奇石林立、果园飘香,天光云影,徘徊其中,充满了热情与浪漫。九龙潭漂流区沿途有10余滩,20余潭,30余湾。峰回路转,艇移岸迁,是前段峡谷中最为精彩刺激的一段。  景区漂流为分阶段性放水漂流,漂流起点有拦水坝。漂流次数为每日3次,每次下水时间为早上10点、中午14点、下午16点。漂流用时大概1.5-2个小时左右。全程漂流为橡皮艇漂流,因漂流河道人工改造过,所以中途不用划船。  来九龙潭漂流,领略自然美景各种陶醉,体验惊险漂流各种刺激。  

凤亭河水库

  凤亭河水库  凤亭河水库位于上思县公正乡境内,建于1960年,总库容约5.6亿立方米,库区正常水面约为3180亩,库区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春天,碧波荡漾,岸上各种山花争相开放,船在水中游,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春天的气息。夏天,岸上绿树浓荫,各种鸟儿在树木中欢叫,水上凉风习习,实为避暑的好地方。秋天,秋高气爽,湖水清澈,秋水与天边成一色,岸上树林绿叶间,映出一丛丛红枫叶,使游人体会到“枫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冬天,驾舟库中,天凉水暖,极目望去,远处尽是从北方飞来过冬的各种水鸟,安然地在水面嬉戏,如果碰上冬雨或是春秋雾气,更加增添旅游的神秘感。  信息来源:上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公正乡  公正乡位于上思县东部,有上思县"东大门"之称。乡政府所在地公正圩距上思县城30.公里,距防城港87公里。东南背靠十万大山,与钦州、防城交界,北连东屏、那琴乡,西接思阳、叫安乡。全乡总面积210平方公里,辖4个村委会,60个自然屯,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765人,其中农业人口8402人。全乡党支部15个,2个党总支,党员人数271人。公正乡是桂西南著名的革命…… 详细++  信息来源:上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那板水库(金印湖)

  那板水库(金印湖)  那板水库(金印湖)位于上思县城东南约4公里处,建于1960年9月份,总库容7.2亿立方米,库区正常水面约4350亩,从坝首至平江农场25公里,水里宽窄相间,曲折萦回,山青水秀。距坝首5公里处西南侧的独秀山青水秀一峰突起,尖如笔,有“千寻凌汉表,一点耸云端”之谓,为库区一奇景。乘船在清波粼粼的人工湖上游览,遥看耸人云霄的十万山峰,近观湖边松林叠翠,湖光山影,别有天地。  信息来源:上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信息来源:上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刘永福父墓

刘永福父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刘永福父墓

文庙遗址

文庙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文庙遗址

弄怀岩

  弄怀岩

布透温泉

  布透温泉

歧山岩

  歧山岩

应天瀑布

  应天瀑布

平隆隘口

  平隆隘口

十万大山瑶寨

  瑶寨及瑶族风情

屯隆水岩

  屯隆水岩

上思通天岩

  通天岩

香糯

  香糯   上思县香糯种植历史悠久,是在特定的气候、土壤和栽培管理条件下,经农民长期精心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米质纯正,米粒较大,洁白如玉,蒸熟成饭,软滑而粘,气味芳香,有“一田种糯遍垌香,一家煮饭全村香”之说,是民间逢年过节用以制作粽粑、年糕、汤圆或绿豆糯米饭等地方风味的上乘原料。上思县香糯因其香特异而闻名,深受区内外顾客的欢迎,但外地引种均因无法保持其香味而失败,故逢年过节,特别是在春节将届之际,外地前来求售香糯甚多。

十万山牛大力

  牛大力,别名猪脚笠、金钟根、山莲藕、倒吊金钟、大力薯。牛大力长于深山幽谷之中,气味甘香,性温和,具有壮阳,养肾补虚,强筋活络,平肝、润肺之功效。   防城港上思县十万大山森林多为原始,大山里的温度、湿度最适合种植中草药。上思县当地结合山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帮扶,企业帮带的发展模式,培育发展了牛大力等特色中草药。牛大力已经成为十万大山的一张名片。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行政区域内上思县的南屏瑶族乡、平福乡、那琴乡、公正乡、思阳镇、在妙镇、叫安镇、华兰镇,东兴市的东兴镇、江平镇、马路镇,防城区的十万山瑶族乡、滩营乡、扶隆乡、大菉镇、峒中镇、华石镇、那良镇、文昌街道(仅含佛堂村)、珠河街道(仅含石岭村),港口区的光坡镇。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十万山牛大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防政发〔2017〕1号   防城港市地方标准:DB450600/T001-2016   《十万山牛大力生产技术规程》   

广西肉桂

  又名玉桂、牡桂、亚热带常绿乔木樟科植物,是广西亚热带芳香药料植物中的“三宝”之一。肉桂树的皮、枝、叶用途很广。可作药用,可制香料和提炼桂油。成品有:桂皮、桂子、桂蛊、桂丁、桂辛和桂油等。防城区、上思县等地一般年产桂皮200万公斤以上,最高年产达350万公斤。桂皮是传统的出口商品,多年前就已远销欧洲,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誉。   “广西肉桂”系中国广西省南部亚热带地区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的生产农艺和加工工艺,形成了广西肉桂皮厚、色泽光润、含油率高、味辛香偏辣、药用和调香料用兼优等特点。.肉桂(CinamomumCassiaPresl),属樟科樟属,是亚热带特有的经济树种,具有生长迅速、收益快、经济价值高的特点,造林后5-6年即可剥取桂皮和采叶蒸油,桂皮和桂油是中国的传统出口商品。   据史料记载,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工种植肉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0把发展亚热带优势水果和经济林木作为“奔小康工程”来实施,肉桂被列为重点项目来发展。广西桂东南、桂西南适宜发展肉桂种植的县市,掀起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大规模营造肉桂林地,从而广西肉桂生产创了历史新的篇章,出现了一批批肉桂种植千亩村、万亩村乡(镇),10万亩以上的县市,展现出连片开发、连片造林,建大基地的新格局。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末广西肉桂有林面积还只是50万亩左右,但到1996年总面积已达176万亩,六十年时间面积增加了3倍多。到2000年广西肉桂林地面积已突破200万亩大关,达到250万亩以上。其中肉桂林地面积在30-40万亩的县市有平南、防城、岑溪、藤县;20万亩以上有容县、苍梧,10万亩以上有上思县。广西肉桂建成了我国最大的肉桂生产基地。年产桂皮3万吨以上、桂油约1000吨,种植面积和桂皮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桂皮出口和桂油的加工出口量均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   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广西肉桂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广西肉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广西八角肉桂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建议的函》(桂政函〔2006〕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平南县、苍梧县、岑溪市、藤县5个县(市、区)的全部乡镇及那坡县百合乡、百南乡、百都乡等3个乡;东兴市东兴镇、马路镇、江平镇等3个镇;上思县南屏乡;桂平市油麻镇、罗秀镇、麻垌镇、罗播乡、木根镇、中沙镇、中和镇、石龙镇、金田林场等9个乡镇林场;昭平县古袍镇、五将镇、富罗镇、木格乡、马江镇、富裕乡、庇江乡、走马乡等8个乡镇;梧州市蝶山区长洲镇、夏郢镇等2个镇;蒙山县陈塘镇、黄村镇等2个镇;玉林市福绵区成均镇;-浪平乡;容县十里乡、县底镇、自良镇、浪水乡、松山镇、罗江镇、石头镇等7个乡镇;北流市六麻镇、平政镇、六靖镇、隆盛镇等4个镇;兴业县城隍镇、北市镇等2个镇;陆川县陆川林场等44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天琴

  是壮族支系偏人的弹拨弦鸣乐器。偏语称鼎叮。由乐器发声谐音而得名。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爱。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宁明和龙州等地。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已在壮族支系偏人中流传。原为天婆(巫婆)为人禳灾治病时所用,后来,这种巫术性质的弹琴歌舞演变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但仍称唱天、弹天、跳天。所用乐器便称天琴。传统天琴长约120厘米。琴杆木制,雕龙纹。琴头雕成凤形、帅印、太阳或月亮形,左右各置一木制弦轴。琴筒用葫芦或麻竹筒制。呈半球状,厚10厘米,前11胶麻竹壳或薄桐木板,面径11厘米,后端镂刻花纹为音窗。竹制琴码,张丝弦。琴体各部可拆装组合,便于携带。现代天琴,琴杆长90厘米、呈半圆柱状,杆身无饰。琴头平顶,琴筒天麻竹或铁制,圆形,直径10厘米,蒙蛇蟒皮,张丝弦或尼龙弦。定弦c1、g或d1、g。里弦定高音,外弦定低音。音域g—g3。   天琴的传说     传说在很早以前,在十万大山南麓的壮族偏人山寨里,有一对非常要好的青年人,男的叫农端,女的叫农亚,两人经常结伴上山砍柴。有一天,两人在一个岩洞口听到洞中传来悦耳的 “叮咚”之声,循声而入看见一个水潭,上面岩壁中渗出许多小水珠正向潭中滴落。他俩听着这美妙动人的乐音,顿觉心旷神怡、耳聪目明。他俩想把这神奇的声音带回山寨去,让乡亲们一起来分享。农亚想了想说道:“我们何不做一个也能发出这种声音的东西呢?”于是二人在山中找来一个葫芦壳、一根木杆,将木杆插进葫芦里,绷上野藤的细丝条,果然弹出 了“鼎叮”之声,恰似“叮咚”的山泉之音。山寨里的人们听了无不拍手称赞,一位长者还以发音把它叫作“鼎叮”。乡亲们照样学做起来,鼎叮很快盛行全寨。琴声传到天上,玉皇大帝派天使下凡将农端、农亚召去,后来他俩在天上成了歌仙,终日给玉皇大帝弹琴唱歌, 难得下凡。为消除乡亲们的思念,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趁天门开启之时,他俩便赶回凡间 与乡亲们聚会歌舞。平时偏人有事相求,也焚香请他们下来歌舞一番。这种活动后来成为固定形式,定名为“跳天”。直到今天,每逢壮族传统节日,偏人都要举行群众性的“跳天”文娱活动。鼎叮则是这种活动中使用的唯一乐器,故此称之为天琴。?

防城港卷粉

  防城卷粉是选用优质大米(一般的大米没有韧性),经过一夜浸泡,用石磨磨成桨备用;然后用勺把约八十克的米桨均匀地倒在蒸格(已经烧开的锅)上盖好;等看到冒出蒸汽时就可以把蒸格拿下,再把配料(配料一般是由云耳,肉碎,虾肉等组成)均匀地洒在薄薄的.透明的.细腻润滑的米粉上,再用一条细细的竹子一卷;一条晶莹透亮,热气腾腾的卷粉就到了你的面前,你的面前早已有了一碟肉未上汤,你可以把卷粉放到汤碟上慢慢享用,你能吃醋的话,也可以加醋;一般每人能吃五条吧,很便宜的。   防城卷粉是七九年越南排华时华侨同胞传回去来的;开始是一两家,发展到现在就很多了,有条小街两面都是粉店;如果你想去吃卷粉,随便在哪个地方,只要你花2元钱坐上三轮车,叫他到卷粉店就行了,很容易找的呀。如果你到防城港市的防城区,请你去品赏一下全广西独一无二的防城卷粉,这可是早餐的最佳选择哟。   请你去品赏一下全广西(有可能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防城港卷粉,这可是早餐的最佳选择哟。防城港卷粉是选用优质大米(一般的大米没有韧性),经过一夜浸泡,用石磨磨成桨备用;然后用勺把约80克的米桨均匀地倒在蒸格(已经烧开的锅)上盖好;等看到冒出蒸汽时就可以把蒸格拿下,再把配料(配料一般是由云耳,肉碎,虾肉等组成)均匀地洒在薄薄的.透明的.细腻润滑的米粉上,再用一条细细的竹子一卷;一条晶莹透亮,热气腾腾的卷粉就到了你的面前。  信息来源:港口区政府网

防城港鱿鱼

  鱿鱼属软体动物类,是乌贼的一种,体圆锥形,体色苍白,有淡褐色斑,头大,前方生有触足10条,尾端的肉鳍呈三角形,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目前市场看到的鱿鱼有两种:一种是躯干部较肥大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枪乌贼”;一种是躯干部细长的鱿鱼,它的名称叫“柔鱼”,小的柔鱼俗名叫“小管仔”。   枪乌贼科(Loliginidae;squid), 头足纲的一科,通称枪乌贼。约有50种。常活动于浅海中上层,垂直移动范围可达百余米。以磷虾、沙丁鱼、银汉鱼、小公鱼等为食,本身又为凶猛鱼类的猎食对象。 卵子分批成熟,分批产出,卵包于胶质卵鞘中,每个卵鞘随种类不同包卵几个至几百个,不同种类的产卵量差别也很大,从几百个至几万个。 中国枪乌贼(俗称“鱿鱼”),肉质细嫩,干制品称“鱿鱼干”,肉质特佳,在国内外海味市场负有盛名,年产4~5万吨,主要渔场在中国福建南部、台湾、广东和广西近海,以及菲律宾、越南和泰国近海。   鱿鱼是最有名的海味珍品,其品质上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还含维生素A,B1,B2等,鲜食和干制均可,是宴会上不可缺少的海珍品   ( 防城港)

上思黄榄

  黄榄又名青橄榄。果味先涩后甘,生食可以解渴,解煤气中毒,治喉咙中毒,亦可加工成甜榄,甘草榄和顺缆等果脯。将榄果捣烂盐腌汁液治鱼骨鲠喉有特效   (防城港)   橄榄,又名青果,因果实尚呈青绿色时即可供鲜食而得名。橄榄果富含钙质和维生素C,于人有大益。它是一种常绿乔木,原产中国。“桃三李四橄榄七”,橄榄需栽培7年才挂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榄树开始结果很少,每棵仅生产几千克,25年后才显著增加,多者可达500多千克。橄榄树每结一次果,次年一般要减产,休息期为一至两年。故橄榄产量有大小年之分。   橄榄树高,在果子将熟时,用木钉钉树,再放少许盐入树皮内,果实一旦成熟便自落。橄榄果生食甚佳,用蜜渍、盐藏后可运到远方。橄榄树枝如黑胶的,烧烤时气味清烈,称为榄香。   

上思香猪

  上思香猪为本地猪品种,属华南型,毛黑白相间,猪体结实,身短嘴圆,脚矮骨细,养至40公斤左右宰食最佳。经过加工配料烤制的香猪,色泽金黄,皮酥肉嫩,不腥不腻,色、香、味俱全。   上思香猪,历史悠久,远销香港,名传国外。一八三四年开始有养殖香猪的记载,"猪崽以百读村为著名,因该村池井之水喂猪其肉分外香美故相传为上思香猪最好也蓄养猪不外糠米而亦由于水性如城内莫家港有一池来养猪小肠必成 胎脆而且香" ,从记载中看到,上思香猪不是一个品种,而因水性育成此种香猪。   上思香猪具有肉细嫩、香、脆、皮薄的特点,可烧烤、炒、腊等多种吃法,曾销往香港等地,知名度很高,70-80年代外贸部门还收购本地乳猪供香港市场。   香猪肉含蛋白质高、脂肪低、营养全面,对美容和保健有特殊效果,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独特功效,是绿色的保健食品。

山苍油

  山苍油   山苍子又名山鸡椒、木姜子。均为野生,树皮绿色,其果实略成球形,大如黄豆,有浓烈的香味,全树均含芳香油,可提取-,茎叶均可蒸油,是出口化妆品原料。

凤凰茶

  凤凰茶   凤凰茶产于凤凰山,茶场位于海拔800米的凤凰山中部,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空气湿润,形成“晴时早晚遍地雾,阴时成天满山云”的特殊气候环境,所产茶叶色泽翠绿,茶芽粗壮,加工后色泽银灰,条索紧直纤细,浸泡片刻,满杯碧透,清香扑鼻,虽三换其水而味不淡。曾多次被评为钦州地区优质产品,在区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上思甜笋

  甜笋   县内种植甜笋历史悠久,气候环境适宜,所产甜笋大个达5公斤以上,一般2-4公斤,甜笋素为民间宴席佳肴。县内以平福、华兰、南屏、叫安、公正、东屏为盛产区。

上思香菇

  香菇,俗称香信,产于十万大山,是县内传统出口产品。传统生产方法是在每年冬11月-12月选天气晴朗的日子,将能生长香菇的树木欢伐倒地(能生长香菇的树有46种,常见的有菇豆杜英、枫树、楮树等),待二、三个月后把树杆砍成若干段,用刀斧将木表皮成若干刀口,然后搁放于湿润、荫凉的沟边或树根下,待第二年冬季即开始长菇。用这种传统方法生产出来的香菇虽个小,但菇肥肉厚,色泽棕黄,醇香脆嫩,营养丰富。   

上思鱼元鱼饼

  鱼元和鱼饼是十万大山北麓壮族人历来最喜欢的鱼类菜谱,婚宴酒席上都会有这两种菜谱出现。鱼元和鱼饼一般用鲮鱼来做比较好吃,因为鲮鱼肉质结实,吃起来香脆清甜鲜嫩,非常爽口,也有用其他鱼类做的,如白鲮鱼。鱼元银白色球形状象征着银锭;鱼饼金黄色球形状(放凉后金色的球形有些凹)象征着金子。鱼元和鱼饼在一起寓意着“金银财宝滚滚而来”。     信息来源:上思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天桃

  天桃   天桃为常绿乔木,树高达20多米,胸径有1米以上。天桃立春开花,夏至果熟,产果有大、小年之分;天桃果大如鸡蛋,果皮淡黄,含丰富的甲种维生素,鲜吃、泡酒、也可加工罐头或制成果脯。木材坚重,纹理细致,耐腐无柱,为制造高级家具的优质用材。天桃树历经数百年仍绿树成荫,果实累累,群众多喜种于屋旁村边,全县现有天桃树数千株。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芒芯

  芒芯   县内芒芯资源丰富,以南屏、叫安、平福、公正等乡为主要产区。上思芒芯柔韧,金黄色,是编织工艺品的上乘原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上思香糯

  香糯是上思名特优产品,历史悠久:自《上思州志 道光版》开始,上思的县志均有关于香糯的记载。上思香糯独特的品质来自上思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栽培技术及优良品种。 上思香糯1984年被广西粮食厅评为“名贵品种”; 2004年12月得到广西农业厅无公害产地认定。2006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予上思县人民政府香糯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3年12月30日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在上思县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上思沙糕等五项与上思香糯有关的民间手工技艺名列其中,占全部上思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总数(共20项)的四份之一。2013年10月,由上思县创作的地域风情音乐剧《香糯香》获参加第十届中国文化艺术节“群星奖”戏剧门类作品决赛优秀奖。   上思香糯是上思县的特产,其具有米质纯净,洁白如玉,香气浓郁,制成各种食品柔软,粘性强,如蒸之糯米饭粒油光闪亮,香甜可口,挤能成团,放能膨松,软滑而带粘,口感好,气味芳香,故有“一田种糯遍垌香,一家蒸糯全村香”之说,是民间逢年过节用作粽粑、年糕、米花、汤圆、糍粑、糯米饭等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美食的上乘原料,长期吃用对人体有保健效果。   几年来,上思县把香糯种植作为发展地方特色产品、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每年全县上思香糯的种植面积都在5万亩左右。同时为了保持香糯的优良品质,这个县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建立了无公害生产基地,农业技术部门认真指导农户选留种子,抓好提纯复壮工作,并指导农户选用远离污染源、农田生态环境好,灌溉水流及大气质量符合无公害生产条件的田垌种植,生产出的产品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去年经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上思县为水稻无公害生产基地,今年又将上思香糯送往国家农业部化验审定,结果产品完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国家农业部认定上思香糯为无公害农产品,并颁发了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这是防城港市第一个获得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2013年,上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申报的“上思香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国家农业部认定上思香糯为无公害农产品,并颁发了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这是防城港市第一个获得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   上思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那里有很多有名的土特产,香糯米是其中之一。   香糯是上思名特优产品,驰名区内外,1984年经过区粮食厅召开三十二个县市的糯谷品质鉴定,上思香糯与三江黑糯被评为“名贵品种”。据《上思县志》(2000年版)记载:上思种植香糯历史悠久,该品种是上思特定的土壤气候条件和广大农民精心选育及栽培管理下育成的优良品种。其具有米质纯净,洁白如玉,香气浓郁,制成各种食品柔软,粘性强,如蒸之糯米饭粒油光闪亮,香甜可口,挤能成团,放能膨松,软滑而带粘,口感好,气味芳香,故有“一田种糯遍垌香,一家蒸糯全村香”之说,是民间逢年过节用作粽粑、年糕、米花、汤圆、糍粑、糯米饭等具有地方特色风味美食的上乘原料,长期吃用对人体有保健效果。   几年来,上思县把香糯种植作为发展地方特色产品、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每年全县上思香糯的种植面积都在5万亩左右。同时为了保持香糯的优良品质,这个县实行了标准化生产,建立了无公害生产基地,农业技术部门认真指导农户选留种子,抓好提纯复壮工作,并指导农户选用远离污染源、农田生态环境好,灌溉水流及大气质量符合无公害生产条件的田垌种植,生产出的产品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去年经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上思县为水稻无公害生产基地,今年又将上思香糯送往国家农业部化验审定,结果产品完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2013年,上思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申报的“上思香糯”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上思香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上思县思阳镇、在妙镇、叫安乡、平福乡、华兰乡、南屏乡、那琴乡、公正乡等8个乡镇及其管辖的80个行政村和国有昌菱农场。保护范围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07°32′-108°16′,北纬21°44′-22°12′。保护面积5.5万亩,产量1.5万吨。

那琴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那琴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