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香磨山大米 | 木兰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刚刚过去的2015年,木兰县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水稻又喜获大丰收,占全县耕地面积60%的112万亩水田,年产水稻60万吨,年产大米46万吨,年产值达到20亿元。同时,50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基地也高分通过国家审批验收。 多年来,木兰县举全县之力,以打造“绿色产业基地”为目标,发展优良的生态环境,拒绝引进高污染企业,全力保护水稻生长环境。优质水稻主要生产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无工业污染的木兰达河、白杨木河冲积平原及山间河谷平原,地下水储量丰富,四季气候变化明显。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地貌、适宜的气候条件,培育了“香磨山大米”营养安全、整精米率高、味香纯正的优良品质。特别是它的高指标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更让它在众多大米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自已独有的特色和竞争力。 木兰县持续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让“香磨山大米”因“绿色安全”而闻名。这些不仅让“香磨山大米”产量连年攀高,更让它在消费市场因优质放心米而牢牢站稳脚跟。现在,木兰县正把“香磨山大米”力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作为目标,全力打造中国名牌产品。 木兰县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三十年代,水稻面积达到了58380亩,出现了水稻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建国以后,该县的水田面积不断扩大,到1958年种植面积突破10多万亩,总产量3329万斤。新民、木兰镇创出了亩产533斤的记录,曾派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受到国务院的嘉奖。这让木兰大米名声大振,同时更增添了木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信心。 香磨山大米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现辖行政区域。 |
香磨山鲢鱼 | 鲢鱼胶质蛋白丰富,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 地域范围 香磨山鲢鱼产于黑龙江省木兰县香磨山水库。香磨山水库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北岸,木兰县东兴镇境内。设计总库容9700万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500千瓦,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养鱼、发电、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型水库。介于东经127°56′36″~127°59′16″,北纬46°22′17″~46°24′37″之间。香磨山鲢鱼生长水面积1026公顷,年产量3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香磨山鲢鱼体态丰满匀称,体形侧扁、稍高,头较大,约为体长的1/4,鳞片细小,腹部近白色,无异味,口感甘而有质感,腥味淡而鲜味浓,肉质细嫩,商品鱼每尾平均重达2-3公斤,色泽纯正,肉质白皙细腻、有嚼劲,味道鲜美。 2、内在品质指标:香磨山鲢鱼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水文条件,使其生长周期长,年生长时间短,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每100克鱼肉蛋白质含量大于15克,粗脂肪小于5%,含钙大于180毫克,含磷大于200毫克,含铁大于9毫克,含镁大于100毫克,含锌大于6毫克。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70%。 3、安全要求:香磨山鲢鱼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 |
白松大马哈鱼 | 白松大马哈鱼 东北地区用大马哈鱼制做的菜肴品种很多,“白松大马哈鱼”只是其中之一。将马哈魚肉和肥膘肉一起剁成泥,裝入碗中,加鸡汤少许、葱、辣椒末搅拌,放入2个蛋清继续搅匀,再加精盐、味精、酒,搅拌均匀,做成椭圆形1厘米厚、4.5厘米宽的小饼,放入盘中备用。用鸡蛋请2个,打成蛋泡糊,加适量淀粉和淀粉拌匀。炒锅放在大火上烧热、擦净,放油,烧至四五成热时,将鱼肉饼撵干面粉,拖满蛋糊下温油锅內,用小火炸,至两面炸成银白色时,捞出,沥干油,放在菜墩上改切成一字条或像眼块,装盘,撒上椒盐少许即成。成菜色泽银白,形状整齐,质地酥而嫩,滋味鮮咸。 |
三鲜鹿茸羹 | 三鲜鹿茸羹 烹制方法:将毛巾用开水煮热,趁热拧干水分,用热毛巾将鹿茸缠紧,双手抓住,用力拧掉茸毛;搓尽茸毛后,用温开水浇净;把雪里蕻根切掉,洗净泥沙、与鹿茸上笼同蒸;蒸15分钟后取出,再剥净鹿茸上的雪里蕻,即成熟鹿茸;海参、鸡肉、冬笋同切成1.3厘米见方的片,经开水焯后,沥干;鹿茸切成0.7厘米的小丁,放入碗内加少量盐和味精,煨好底;炒锅洗净放在旺火上,加鸡汤、海参、鸡片和冬笋、盐、味精调好口,同烧;待烧沸后,撇去浮沫,用湿淀粉勾芡,滴入香油盛入汤盘内,再将鹿茸丁撒在上面。 |
哈埠龙菜 | 哈埠菜浓缩了龙菜之精华,主要采用地产原料,追求营养、健康、滋补,在全国烹饪大赛中获得金鼎奖、银奖、中国名菜等殊荣。哈埠菜坚持将北方菜肴之传统融入现代营养学之精华,推陈出新,成为龙江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7月黑龙江省首届龙菜宴席展在友谊宫举办,“哈埠友谊之花”宴席被评为“龙江名宴”。哈尔滨友谊宫是中国首批绿色饭店。中国菜创新研究院哈尔滨分院暨哈埠菜研究院设在友谊宫,比较有代表的菜是宫廷酱烧羊腩和哈埠罐焖羊肉。 宫廷酱烧羊腩 相传,清朝年间,摄政王多尔衮军务繁忙,一度食欲不振,茶饭不思。王府大内总管何洛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同大内府一位姓赵的大厨商量如何烹制菜肴让王爷喜欢。赵大厨冥思苦想,根据平时王爷喜食羊肉的特点,采用羊腩为主料,经过脱脂处理,精心烹制而成后送与王爷午膳。摄政王从未吃过此菜,动箸食下后,不住点头,喜笑颜开说道:“我南征北战,从没吃过这种汁酱浓郁、香而不腻、酥而不烂的羊肉。当问之还未有名称,略加思索,冲口而出曰:“就叫‘宫庭酱烧羊腩’吧!” 友谊宫友谊厅厨师长芦军将此菜加以改进创新之后,在第二届中国美食节大赛活动中一举夺魁,获最高奖———金鼎奖。 哈埠罐焖羊肉 哈埠罐焖羊肉是一道典型俄罗斯风味菜肴,流行于哈尔滨已有50多年历史。2002年秋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美食节活动中,友谊宫参赛的“哈埠罐焖羊肉”荣获最高殊荣———金鼎奖。 |
醉鱼 | 醉鱼 醉鱼,一种淡水鱼的深加工品,采用精选鲜鱼加绍兴酒(糟烧酒)加纯中药秘方提炼香料精制而成,口感鲜嫩。因加工原料中有绍兴酒(糟烧酒),故名醉鱼。醉鱼肉质硬实而又滑腻,口味独特容易让人喜爱。 |
木兰大豆 | 木兰县大豆生产由于土质肥沃,气候适宜,产量高,品质佳,销路好。 木兰县土地资源丰富,在3600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中耕地146万亩,占30%。2007年,木兰县大豆种植面积49万亩,产量3.8万吨。 |
木兰人参 | 木兰人参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