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营口对虾 | 营口渤海出产的虾,个体大、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珍贵的海味。它是国内外普遍喜食的一种海产品,在国际市场素有盛名。 渤海湾,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水温相适,利于对虾的栖息和繁殖,特别是淡水入海,泥沙淤积,饵料丰富,成为虾产卵、孵化和生长的良好场所。每年三月以后,北方的海水渐暖,去黄海南部深海过冬的虾,便成群结队向北部回游,绕过山东斗岛东端,进入渤海湾,然后散游在浅海中产卵繁殖。渤海虾具有生命周期短(一年)、生长速度快、繁殖量大等特点以及长途产卵回游的习性,回游路线也较明显和固定。 渤海虾是一宝,它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俗话说:”宁尝对虾一口,不吃杂鱼半篓”。对虾含有大量蛋白质,营养十分丰富。经过名厨烹制作的盐烤、油炸等西式海虾菜,色艳味鲜。外酥里嫩,脆香适口,是一种公认的”西式中国菜”。清蒸、烟熏、软炸、锅贴、蛋煎、干烧、红焖等多彩多姿的中式海虾菜,更是味美诱人,驰名中外。 营口对虾 营口市渔业协会 12354949 虾(活的) |
辽宁绒山羊 | 辽宁绒山羊原名盖县绒山羊,是辽宁特产的珍贵山羊品种。其产绒性可与世界著名的“普列顿”山羊相比美,被誉为我国的“国宝”主要产于辽宁有盖县、复县、岫岩、庄河等县。绒山羊体质健壮,适应性强,以常年放牧为主。绒山羊惯于产春羔,一般小雪前配种,第二年皮旺,谷雨间产羔。山羊绒主要生长在寒冷的冬天,绒毛的成分为角质蛋白,是极为珍贵的纺织原料,山羊绒制品轻薄精巧,鲜艳保暖,坚固耐磨,松紧自如,市场上很受欢迎。 产地与分布:辽宁绒山羊主产于辽东半岛。盖州市是全国“辽宁绒山羊”育种、繁殖基地。盖州绒山羊即为“辽宁绒山羊”。“辽宁绒山羊”是我国著名的绒山羊优质品种,是经各级畜牧专家、科技人员、农牧民精心选育而成的地方优良品种。 外貌特征:辽宁绒山羊皮毛洁白,体质健壮,结构匀称,头较小、额顶有长毛,颌下有髯,公、母羊都有角,公羊角粗大,向两侧螺旋式伸展;母羊角向后上方呈捻曲伸出,颈宽厚,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肢蹄结实,短瘦尾,尾尖上翘。绒毛白色,毛绒混生,绒无髓、密而长,自然绒长5.5cm以上。绒细14-18UM。净绒率70%,毛为无髓毛,有髓毛及两型毛三种,有丝光、长而稀、无弯曲。 辽宁绒山羊体大,产绒量高,适应性强、耐粗饲料,遗传性能稳定,绒毛细度适中, 改良各地土种山羊效果显著。 品种性能:辽宁绒山羊的初情期为4-6月龄,8月龄即可进行第一次配种。适宜繁殖年龄,公羊为2周岁-6周岁,母羊为1周岁-7周岁。每年5月份开始发情,9月份-11月份为发情旺季。发情周期平均为20天,发情持续时间1天- 2天,妊娠期142天-153天。成年母羊产羔率110%-120%。断奶羔羊成活率95%以上。 辽宁绒山羊产绒量是国内外最高的品种,因其绒毛具有洁白、细、软、暖等优点,所以有“软黄金”之称,被誉为国宝。二岁以上成年公羊体重40kg,产绒量750g成年母羊体重33kg,产绒量500g。母羊产羔率110%以上,屠宰率50%。 饲养方式:放养、舍养。冬季补料,北方冬季需用暖棚。山地为灌木丛和山甸草丛草场,以禾木科、豆科、菊科植物为主。平原以玉米、高梁、大豆、花生、苹果、山楂等叶茎为主。 辽宁绒山羊产于辽宁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3′-125°46′,北纬38°43′-43°26′,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与山东省隔海相望。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主产区包括大连市的旅顺口区、金州区、庄河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长海县、大连经济开发区;营口市的鲅鱼圈区、老边区、盖州市、大石桥市;鞍山市的岫岩县、海城市、台安县;辽阳市的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辽阳县、灯塔市;丹东市的振安区、凤城市、宽甸县、东港市;本溪市的平山区、溪湖区、明山区、南芬区、本溪县、桓仁县、本溪开发区;抚顺市的东洲区、望花区、清原县、抚顺县、新宾县、抚顺经济开发区;铁岭市的清河区、铁岭市经济开发区、调兵山市、开原市、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等8个市的44个县(市、区)407个乡镇。饲养量1000万只,产绒量2500吨。 |
酸菜汆白肉 | 酸菜汆白肉 原料:腰排肉半斤,酸菜二两,细粉一两,海米二钱。调料:精盐一钱,味素二钱,韭菜二钱,豆腐乳半块。 制法:(1).把腰排肉的皮面刮净,煮熟后切四寸长薄片。酸菜片开,切细丝,洗净挤干水。海米、细粉泡开。(2).把煮肉汤烧开,撇去浮沫,下酸菜丝、海米、白肉片、精盐,烧开三分钟后,放入细粉、味素,用慢火炖几分钟即可。食用时蘸腐乳、韭花酱。 特点:酸菜脆嫩、肉肥不腻、味香可口。 |
人参鸡 | 人参鸡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是吉林特产的名贵补品。用吉林人参与当年母鸡经加工后,再加入适量高汤,调料上屉蒸制而成的。此菜上桌,只见参卧鸡中,鸡卧汤中,形体美观,肢态饱满。常吃人参鸡可提神健脑,大补元气,延缓衰老。 |
丰白桃 | 丰白桃( 营口) |
大棚西瓜 | 大棚西瓜( 营口) |
营口乐器 | 营口乐器是利用得天独厚木材资源精选名贵木材。精制的各种乐器,畅销全国和世界各地。营口也是我国四大乐器产地之一,闻名国内外主要产品有转调筝、钢琴,提琴、手风琴等。经改进的转调筝使3000年的古筝焕发青春,音色、音量、表现力更为优先宏亮、乐队成为古乐器中一技新秀。钢琴、手风琴、贝司等都享有盛名。 |
盖州苹果 | 特定品质 果质优良,肉脆汁多,甜酸适度,色佳型正,贮存耐久。 盖州苹果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百年历史,面积、产量曾居全国县级之首,被誉为“苹果之乡”。近年来,盖州市大力实施“以果兴农、以果兴市”战略,强力推进 “一县一业”建设,使苹果产业再次成为特色鲜明的富民支柱产业。目前,盖州苹果生产面积达31.5万亩,1410万株,涉及盖州市183个行政村,19万农户。去年,盖州市苹果产量达到30万吨,产值达15亿元,出口5.87万吨,创汇5873万美元。在隆鑫公司等龙头企业和230个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盖州市还发展苹果订单农业12万亩,连结农户7万户,无公害生产面积达35万亩,果品优质率达85%以上,注册 “盖州苹果”、“富达”、“营星月” 等苹果地理标志商标23个,优质果品在历届国家和省农展会上荣获奖牌168块,金奖和奖牌总数居全省县级之首。 |
营口海蜇 | 鲅鱼圈的海蜇可是出了名的味美鲜香,在辽宁地区乃至全国都闻名遐迩,每到6、7月份海蜇的开捕收获时节,各个海湾渔村都是盛况空前。丰富的海蜇资源不仅为区内渔民带了丰厚的收入,更带动了不少水产品深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 |
盖州尖把梨 | 盖州尖把梨是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的特产。盖州尖把梨果肉细腻,风味浓郁,酸甜适口。盖州尖把梨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尖把梨是秋子梨中品质优良的品种,也是中国北方寒地栽培多年的一个古老品种。平均单果重80克,果肉细腻,风味浓郁,酸甜适口,可暖贮,也可冻藏,在恒温窖中暖梨可贮至春节前后。 尖把梨是辽宁省名优特品种,市场形势看好,适应盖州市地区栽培,果品酸甜适口,鲜食、冷冻皆宜,特别在春节前后深受消费者喜爱。 2013年,盖州市果树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申报的“盖州尖把梨”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盖州尖把梨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21°56′44″—122°53′26″,北纬39°55′12″—40°33′55″。覆盖盖州市二台农场、九寨镇、陈屯镇、九垄地办事处、榜式堡镇、高屯镇、暖泉镇、团甸镇、徐屯镇、东城办事处、太阳升办事处、杨运镇、卧龙泉镇、什字街镇、万福镇、梁屯镇、小石棚乡、青石岭镇、果园乡、双台镇、矿洞沟镇,共计21个乡场镇(办事处),生产面积3万亩,年产量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品质特性特征:盖州尖把梨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生产出来的尖把梨果皮薄,果心小,可食率高。盖州尖把梨平均单果重126克,可溶性总糖为11.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1%,总酸为10.1g∕KG,果肉白色,果汁多,香味浓郁。适应性强,抗病、抗寒性能好。 2.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盖州尖把梨”应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 GB3059—1996大气质量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3838—199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
营口蚕蛹鸡蛋 | 柞蚕是营口市的重要特产之一,营口市的柞蚕生产可以追溯到清朝顺治年间山东移民来此地落脚谋生时传入的。最盛时期是1915——1930年间,据《盖平县志》记载,民国8年(1919年)以奖励之法催报剪场,报至14604把,相当于年产柞蚕茧10613.2吨。营口本地蛋鸡饲养历史悠久,古时以农户散养为主,营口土鸡头部小、毛色亮、具有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等优点,但产蛋能力低,饲料报酬不高。柞蚕是营口特产之一,每年都剩余大量柞蚕蛹,饲养户将柞蚕蛹做为饲料,鸡蛋品质得到很大提升。但营口土鸡产蛋率低。改革开放后,引进了海兰褐蛋鸡,经与营口土鸡的杂交选育,最终形成了兼顾两种蛋鸡优点、遗传性能稳定的营口蚕蛹蛋鸡。上世纪80年代末,我省词人补之在盖州暖泉采风时,也留下“采风到暖泉,山青水愈秀。偶遇蚕蛹蛋,食后有余香”的词句。 营口蚕蛹鸡蛋是辽宁省营口市的特产。营口蚕蛹鸡蛋品质优异,所含胆固醇低,维生素A、D、B1,微量元素铁、钙、磷、牛磺酸以及18种氨基酸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普通鸡蛋。营口蚕蛹鸡蛋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营口蚕蛹鸡蛋产地位于营口市大石桥市和盖州市,选用海兰褐蛋鸡与营口土鸡多次杂交选育的鸡种,以去碱后的柞蚕蛹饲喂,配合谷子、优质玉米、杂粮、豆粕、大豆胚芽、紫花苜蓿等为补充,借助营口东部山区区位优势,运用原生态的养殖方式进行饲养,不仅使蚕蛹蛋鸡抗病力强,用药少,实现了规模化养殖,而且经过权威机构测定,营口蚕蛹鸡蛋品质优异,所含胆固醇低,维生素A、D、B1,微量元素铁、钙、磷、牛磺酸以及18种氨基酸含量均不同程度高于普通鸡蛋。 目前,蚕蛹鸡蛋已在营口及周边地区、盘锦、鞍山、锦州、沈阳、大连、北京等多地拥有销售网点。 2014年,营口市种畜禽监督管理站申报的“营口蚕蛹鸡蛋”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营口蚕蛹鸡蛋产地范围为:东经121°56′——123°02′,北纬39°55′——40°56′,包括了盖州市境内的暖泉镇、榜式堡镇、卧龙泉镇、徐屯镇、梁屯镇、万福镇、十字街镇,以及大石桥市境内的汤池镇、建一镇和周家镇,共计10个镇,总面积1451.8平方公里。 |
营口小米 | 营口小米 大石桥市杂粮生产协会 11523729 小米 |
盖州桃 | 盖州桃,产地位于辽宁省营口盖州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九寨镇、归州镇等共23个乡镇、场、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6′44″—122°53′26″,北纬39°55′12″—40°33′55″。总生产面积8万亩。2014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盖州市果树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盖州地处辽东半岛中部,著名的水果之乡。桃产地多为山区,沙质土壤,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2900小时,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桃树生长。盖州桃主要以油桃为主,其特点是个头大,平均单果重300g,最大果重600g,色泽艳丽,80%以上果面着鲜红色,内在品质好,甜酸适口,耐贮藏,室温下能存放10天左右。盖州是我国最早的设施桃生产发源地与技术传播的集散地。1995-1998年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对设施桃的生产在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促花、早果、丰产、优质配套技术,并在生产中示范应用,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已推广到全国各地。2012年盖州市设施桃生产面积已达到3万余亩,经济效益6亿元。近年来,盖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以果兴农、以果兴市”的战略方针,使盖州桃产业取得了的长足发展,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等全国各地,部分出口到俄罗斯和韩国。盖州桃已成为盖州市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盖州桃是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的特产。盖州桃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盖州市位于渤海辽东湾东岸,依山傍海,物产丰富,是东北的著名的水果之乡。 2013年,盖州市果树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申报的“盖州桃”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盖州桃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21°56′44″—122°53′26″,北纬39°55′12″—40°33′55″。覆盖盖州市二台农场、归州镇、九寨镇、陈屯镇、九垄地办事处、沙岗镇、榜式堡镇、高屯镇、团甸镇、徐屯镇、东城办事处、太阳升办事处、西海办事处、团山办事处、杨运镇、卧龙泉镇、什字街镇、万福镇、梁屯镇、青石岭镇、西城办事处、双台镇、矿洞沟镇,共计23个乡场镇(办事处),生产面积8万亩,年产量1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品质特性特征:盖州桃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生产出来的桃具有果个大,果核小,果面光滑,果色鲜艳,果肉脆而爽口,外表美观。可溶性总糖10.6%,可溶性固形物13.1%,总酸4.5g/ kg,果实甜酸度适口,品质极佳的特点,诱人喜爱。 2.产品质量安全规定:“盖州桃”应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 GB3059—1996大气质量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3838—199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
博洛铺小米 | “博洛铺小米”:精选辽宁省大石桥市博洛铺镇华山(花儿山)的谷子加工而成。其米粒大、色黄、浓香。 “博洛铺小米”历史久远。原盖平县志曾有两处记载,其中在《物产志各类篇》中写道:“即方言小米之未碾谷者,群芳谱称之粟,为邑之重要粮食,城北花儿山左近所产尤佳,前清时为上之贡品”。前清之花儿山,即今大石桥市博洛铺镇的华山,因华山(花儿山)的“小气候”极宜谷子生长,所加工的小米富含氨基酸、B1、B2等多种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成份。 据中国科学院检测分析,小米蛋白质含量12.3%,脂肪为5.26%,粗淀粉为74.95%,赖氨酸0.26%,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其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是目前市场上最新兴的无公害食品。 博洛铺小米产地范围为辽宁省大石桥市博洛铺镇、永安镇、汤池镇共3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东谷1号、东谷3号、132千斤谷等适宜产地范围内种植的小米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0至200m,以棕壤土质为主,成土母质多为酸性岩风化物。土壤有机质含量≥0.8%,pH值6.8至7.5。 三、栽培管理 1.播种及管理:忌重茬,合理轮作。5月上旬至5月中旬播种,每公顷留苗不超过45万株,生长期间中耕除草3次以上。 2.施肥:每年每667㎡(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500kg以上。 3.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当谷皮变为品种固有的色泽、籽粒变硬时及时收获。 五、加工 谷子→筛选→去石→磁选→碾米→精选→检验→包装。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粒大饱满,色泽淡黄或深黄,蒸煮气味清香、微甜。 2.理化指标:膳食纤维≥7%,蛋白质≥9.7%,钙≥105mg/kg,锌≥23mg/k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营口大闸蟹 | 营口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北方称河蟹,南方俗称大闸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族,方蟹科,绒螯蟹属,是我国著名的淡水蟹,在我国蟹类中产量最多。营口大闸蟹的生长特点是:海水里生,淡水里长。因面临渤海的辽东湾,有广阔的海域、充足的海水,使河蟹得以“生”。同时,内陆充足的淡水资源和丰茂的水草,又使河蟹得以“长”。 特征 营口大闸蟹属于高等甲壳动物,在动物分类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短尾族、方蟹科、弓腿亚科、绒毛蟹属,原产我国辽宁省盘锦市。营口大闸蟹的主要特征是体近圆形,头胸甲扁平,宽略大于长。幼蟹阶段背甲少花斑,体青黑色,腹部银白色。成蟹时,体背青黑或黄黑,腹部白色。额齿4枚,中间两齿尖锐,其“V”字形夹角为小于或等于90°的锐角或直角,第四侧齿较长江蟹细小,第二步足长节末端未达眼眶线。步足刚毛细长,致密,淡棕色或黄色。蒸煮后头胸甲常呈现深红色。 习性 营口大闸蟹栖居分穴居和隐居两种,每蟹穴少则栖居一只,多时可大小数只成串。营口大闸蟹为杂食性动物,以食水草等植物和鱼虾贝、水生昆虫、蠕虫为主,但也食腐殖碎屑、动物尸体和配合饵料,在食物匮乏时也会同类相残,或吞食自己所抱的卵。但在一般情况下,因植物性食料来得较易,常构成了蟹胃中的主要成分。营口大闸蟹虽在淡水江河中生长,却出生于咸淡水汇融的浅海里。每年仲秋之后,河蟹成群结队奔向大海,在浅海海域交尾、产卵、孵化,待到来年春末夏初,成群的幼蟹顺潮汛溯江河而上,到淡水中继续生长,逐渐长为成蟹。 营养价值 营口大闸蟹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有与南方的大闸蟹不同的味道。蟹肉不仅含有维生素A、蛋白质、糖、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养筋益气、理胃消食、疏通经络等药用功效。营口大闸蟹有多种食法,或蒸或煮,亦可生卤、捣酱,做成蟹豆腐、醉蟹,其味道更加鲜美。每年中秋节时候的营口大闸蟹是最肥的了,坐在蟹田边蒸着螃蟹闻着稻香,让人心神愉悦。 |
盖州生姜 | 盖州生姜, 产地位于辽宁省营口盖州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盖州市的徐屯镇、归州镇等15个乡镇、场、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6′44″—122°53′26″,北纬39°55′12″—40°33′55″。生产面积3万亩。2011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盖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盖州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形成了盖州生姜独特的品质,徐屯是生姜盖州主产区,该镇属辽南丘陵地带,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生产的生姜特点是块大肥硕,表皮光滑,由于含有辛辣素、姜油酮等成分,使之具有较浓的辛香味。盖州生姜富含糖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均高于同类产品。盖州生姜用途很广,是集调味品、食品加工原料和药用为一体的多用途蔬菜,除用做调味佐料外,还可以加工成姜粉、姜干、姜汁、姜片、姜油等产品。由于盖州生姜含水分较低、姜皮较厚,因而耐储适宜长距离运输,不仅销往国内大中城市,还出口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盖州现生产规模为3万亩,产量12万吨,是辽宁省最大的生姜生产县,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 地域范围 盖州生姜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21°56′44″—122°53′26″,北纬39°55′12″—40°33′55″。覆盖市内榜式堡镇、暖泉镇、东城办事处、西城办事处、青石岭镇、太阳升办事处、西海办事处、徐屯镇、团山办事处、沙岗镇、九寨镇、陈屯镇、梁屯镇、万福镇、归州镇15个乡镇办事处,生产面积3万亩,年产量10.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品质特性特征:盖州生姜在长期的栽培和自然选择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特征,生产出来的生姜姜块肥硕,肉质较厚,辛辣味特浓,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 (2)产品质量安全规定: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GB3059—1996大气质量标准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3838—1998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