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

吉林省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长白山人参

  人参又名棒槌,因其根似人形,故名人参。吉林人参,产于长白山区,以其品质地道、上 乘、产量大,被誉为中国人参的正宗,与“貂皮”、“鹿茸角”一起被称为“东北三 宝”。发祥于长白山的满族称其为“奥尔厚达”,意为“百草之王”,足见人们对人参的厚爱。走进长白山林区,会听到许多关于人参的美妙、神奇的传说,为人参更增添了神秘色彩。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呈圆柱状或纺锤形,常分枝,须根上长有多数疣状物。茎单一直立,掌状复叶生于茎端,根据生长年限不同,叶数有所不同。初生叶为三对复叶,称“三花子”;第二年变为由五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俗称“巴掌”; 第三年生为二枚掌状复叶,通称“二甲子”;以后随年龄增加叶数随之增加,三叶者称“灯台子”,四叶者为“四匹子”,五叶、六叶者分别为“五匹叶”、“六匹叶”,以后年限再增加,叶数也不再增多。人参生三年开始开花,伞形花序顶生,小花淡黄绿色,花期6-7月,7-9月果实成熟,浆果鲜红色,俗称“亮红顶”。   乾隆皇帝在《咏人参》中盛赞人参是“一穗垂如天竺丹”,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植株的优美形态。野生人参,一般生长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下,对自然环境的选择比较严格,多生长于腐殖质深厚,排水良好,郁闭度适宜的疏松的砂质土壤中。人参根入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为补药之道,在中药史上享有极高地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神草”。( 延吉)

万昌大米

  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地处长白山麓西,这里山清水秀、黑土肥沃,水稻生产条件优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无任何污染的长白山水系自流灌溉孕育出了特有的绿色晚粳稻谷,万昌系列优质珍珠米正是以该稻谷为原料,采用科学方法加工而成,其米粒色汉洁白如玉,晶莹剔透,清亮如珍珠。煮熟后香气四溢,且胀份小、粘性大口感甚佳。本产品经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各项指标优良达到产品标准。本产品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19种,蛋质含量达12%,脂肪含量2%,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锌、硒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实为消费者喜爱之食用佳品。   多年来,地方政府在调整种植结构上很下功夫,指导本地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并依靠高科技和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更新改造加工设备,新引进的日本佐竹色选同可确保产品中无任何异色性。研制开发出的“万昌”牌系列东北优质大米,1998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名牌产品;2000年1月被吉林市质量管理协会、吉林市用户委员会评为用户满意产品;2000年8月被2000年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评为金奖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畅销不衰,万昌大米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和国际上享有很高的信誉。   地域范围   行政区域包括永吉县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现辖的万昌镇、岔路河镇、一拉溪镇、金家乡、星星哨水库灌区管理局,共计3镇1乡1个管理局55个行政村的水稻田。地理位置为:东经125°33′-126°12′,北纬43°23′-43°52′,平均海拨200米以下,水稻种植面积20000公顷,总产量18万吨。具体地域范围是:东至一拉溪镇贾河子村代王沟屯东与吉林市交界处,南至金家乡金家村碾子沟屯南黄榆背山西坡,西到万昌镇新房子村后杨家屯饮马河东岸,北到一拉溪镇富家村朱下沟屯北与九台市交界处。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开发区水田分布在松辽平原南端开阔平原,由境内饮马河、岔路河、鳌龙河冲积形成。土壤类型为草甸土、冲积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土质酥松、肥沃。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3.34%,全氮含量0.1535%,全磷含量0.0944%,全钾含量3.226%,富含硅、锌、铁、硒等微量元素,土壤pH值为6.1-6.42。   (2)水文情况:全区境内饮马河、岔路河、鳌龙河等七条河流为第二松花江水系一级支流。年平均降水量为650-700毫米,5-9月份降水量59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0%,年降水总量为7.2亿立方米。多年来,河流平均径流量   可保持4亿立方米。全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5.82亿立方米(含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充沛,流向有利,适合大面积绿色水稻种植。区内有星星哨水库等大中小型水库7座,其中星星哨水库为省内大型水库,库区集水面积845平方公里,上游无任何污染源,正常蓄水11600万立方米,最高蓄水26500万立方米,灌区面积16.5万亩,防洪保护面积2.25万亩,除涝面积1.5万亩,可保证5个乡镇55个行政村的水田灌溉用水。   (3)气候情况:永吉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东南面环山,西北面为开阔平原,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区。年平均气温4.9℃,≥10℃有效积温2794℃,全年日照时数2500-2800小时,实照率为65%。4-9月份作物生长季节日照时数1500-1600小时,无霜期138-145天,7-8月份高温多雨,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生长。8-9月份水稻出穗至成熟期平均气温22.7℃,昼夜温差大,平均温差11.4℃,有利于水稻养分的积累。永吉县洪涝、早霜等自然灾害较少,冬季寒冷,威胁水稻生产的病虫害较轻。   (4)人文历史情况:永吉县岔路河特色农业经济区种植水稻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据《永吉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这一带曾经是饲养军马的牧场,称为西马场,经多年开垦,渐为耕地,以种植高梁、稗子、粳稻等抗涝作物为主,尤以粳米驰名省内……”,民间有“岔路河粳米可煮三次,味不改,饭粒亦不破,谓之顶三水”之说。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大批朝鲜族农民迁入饮马河、岔路河、鳌龙河沿河一带,同当地的汉、满、回等民族一道利用自然河道,修建柳条拦河坝,扩大水田种植规模。1927年(中华民国16年)有王光慎、刘会等种田大户在饮马河东岸、岔路河北岸修堤3000米,堤高1.5米,控制洪水,并将河道截湾,挖排水沟2-3公里,控制内涝,将洼地旱田改水田,集中连片种植,水稻种植面积大增。到1944年水田面积已达到14.3万亩。   70年代星星哨水库全面建成,促进了当地水稻生产的快速发展,水田面积发展到15000公顷,并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2003年经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技术促进处绿色产业委员会确认:永吉县岔路河农业经济示范区为绿色产业园区;200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确认吉   林省永吉县为“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2007年经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   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吉林省永吉县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   在150年水稻种植实践中,永吉稻农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先进“浅—润(晒)—浅”间歇灌溉技术;永吉水稻科研人员培育的优良水稻品种“双丰8号”,以其抗病、抗寒、早熟、丰产性好的特点,从70年代开始在全省示范推广,成为全省稻农种植中早熟品种的首选;其编制的吉林省地方标准《水稻钵育稀植综合栽培技术规程》(DB22/T848-1996),成为指导我省水稻种植的技术标准;县农科站独创的大棚旱育技术、大棚盘育苗机插秧技术,使平均亩产从466公斤,达到现今的1000公斤,并荣获国家科委农业技术推广奖和省科研成果奖。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产地环境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土壤选择草甸土、冲击土和水稻土。灌溉用水符合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二级标准。   (2)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审定的,抗逆性强的,中晚熟和中熟偏晚的优质品种。目前全县大面积推广优质水稻品种有农大七号、吉粳88号、吉粳83号、五优一号等。这些品种整精米率高、恶白率低、胶稠度高、米质口感好,符合GB4404.1-1996《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水稻生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有机肥料与无机氮的比例不超过1∶1,禁止施用硝态氮肥。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永吉县《绿色食品水稻种植技术规程》、《绿色食品大米生产操作规程》操作。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T/T393-2000)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00)。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当籽粒的90%以上变黄成熟,穗轴有三分之二   黄熟,基部有很少一部分绿色籽粒存在时进行收获,收获时要在睛天上午9时以后割地,采用人工或机械收割,割后应捆成小捆进行自然晾晒,并经常翻动,当水分下降到15%时,再进行脱粒。要求不同品种单独收割、单独脱粒、单独贮藏,严禁品种间混杂。要在睛天打场脱粒,以利于降低水份、保证纯度、提高商品质量。   (5)生产记录要求:万昌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生产记录,对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万昌大米具有米粒整齐匀称、色泽洁白鲜亮、晶莹剔透、硬度大,外形呈短圆或椭圆形;蒸煮时饭香四溢,饭粒结构紧密,洁白、油亮,入口后滑爽、有粘性、不粘牙,且软硬适中,口味甜、香浓郁,口感细腻,可反复蒸煮米粒不破碎,冷饭不回生。   (2)内在品质指标:万昌大米生产中保留了大米中绝大部分营养物质,避免了米中蛋白质、维生素的大量流失,整精米率≥68%,胶稠度≥79mm,恶白率≤15%,直链淀粉含量≤15%,粗蛋白含量≥6.96%,赖氨酸含量≥0.28%,透明度为1,并富含维生素B1、B2、B6以及钙、铁、硒等物质和微量元素。   (3)安全要求:   ①磷化物、氰化物、氮化苦、二硫化碳按GB/T5009.36有关规定执行。   ②黄曲霉毒素B1按GB/T5009.22有关规定执行。   ③汞按GB/T5009-1996规定执行。   ④砷按GB/T5009.11规定执行。   ⑤粮食粗蛋白质测按GB/T5511—1985规定执法。   ⑥谷物灰分测定按GB48001-84规定执行。   ⑦粮食米类加工精度检验按GB5502—85规定执行。   ⑧直链淀粉测定按GB8648-87规定执行。   ⑨卫生标准按GB2715-81;GB2761-81执行。   5、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产品分A级绿色食品大米、AA级绿色食品大米、有机大米、特等米四个等级。   (2)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大米的销售包装应符合GB/T17109的有关规定,所有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应牢固,不泄漏物料。   (3)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万昌大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4)运输:成品运输工具、车辆必须清洁、卫生、干燥,无其他污染物。成品运输过程中,必须遮盖,防雨防晒,严禁与有毒有害和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5)储存:成品不得露天堆放。成品仓库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鼠虫害。成品堆放必须有垫板,离地10cm以上,离墙20cm以上。成品不得与有毒有害、1变质、有不良气味或潮湿的物品同仓库存放。运输、贮藏过程符合NY/T5190-2002的规定。   

草原红牛肉

  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专家通过审定。    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发起于2008年,是由通榆县人民0牵头,与通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通榆县畜牧业管理局和通榆县三家子种牛繁育场等单位组成申报领导小组,共同协调组织进行的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多次协调与修改文件后,终于在2010年12月10日以143号公告向社会公布,同意受理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在两个月公示期内没有异议。    公示期过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立即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审核。经过专家组的审定,最后确定通过了通榆县人民0提出的通榆中国草原红牛肉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请求。这样,中国草原红牛发展又有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洮南辣椒

  在洮南的多个乡镇里,一望无垠的绿色田地中生长的是“个性劲爆”的辣椒。辣椒产业已经成为洮南市的特色产业,“富市强乡裕民”的带头产业。1999~2002年,洮南辣椒连续4年被吉林省0评为“吉林名牌农产品”,并获得“北京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金奖”。洮南市也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中国辣椒第一市”。从耕种到收获、销售,包括市场交易环境,洮南市建立了一条龙式的辣椒产业发展链条。   近年来,洮南市的辣椒种植面积仍在逐年增加,区域内以福顺镇为中心10余个乡(镇),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并辐射周边12个县市(区)、70多个乡(镇)种植辣椒,域内外基地总面积近30万亩。2010年,共产红干椒5000多万斤,创产值近两亿元。   自古以来,洮南就有种植辣椒的习惯,红干椒作为商品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加工历史,早在1971年洮南辣椒就以“洮南特产”参加过广交会,并免检直接出口到坦桑尼亚、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适应农产品供销形势,立足于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洮南市委、市0及农业部门高度重视辣椒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使洮南的辣椒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99年至2002年,洮南辣椒连续4年被吉林省0评为“吉林名牌农产品”。2000年被评为“北京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至2002年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长春农业食品博览会金奖”。2003年洮南福顺镇4.5万亩的无公害红干椒生产基地得到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管理部门的认证批准;同年10月,洮南被中国特产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目前,洮南的辣椒产业已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合同加服务的生产链,走出了一条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地域范围   地域范围包括洮南市行政区内各乡镇。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南部,东经121o38′20″-123o20′10″,北纬45o2′20″-46o1′20″,平均海拔250-350米。东与大安市为邻,西部及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突泉县、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交界,南部与通榆县接壤,北部及东北部与白城市洮北区、镇赉县毗邻。总生产面积13333公顷,年总产量40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洮南市土壤大部分为风沙土、黑钙土、淡黑钙土、栗钙土,少部分为盐碱土和草甸土,土壤pH值为7-8.2,肥力中等。地势呈现西部和北部偏高,东部和南部偏低的特征,有洮儿河与蛟流河贯穿全境。   (2)水文情况:洮南市共有大小河流8条,2个水资源流域,主要河流为洮蛟两河。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受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地质环境的制约,呈现三个水文地质单元。中部冲积扇区是水质好、水量丰富的富水区,南部是水质好、水量中等区。   (3)气候情况:洮南市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季节性强,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冬季漫长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4.8℃,年平均日照为3005小时,全年无霜期136天,最长为149天,最短118天。   年平均降雨量377.9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   (4)人文历史情况:自古以来,洮南就有种植辣椒的习惯,辣椒作为商品已有近百年的生产加工历史。1971年,洮南辣椒以“洮南特产”参加过广交会。同年12月,由1总理签批免检直接出口到坦桑尼亚、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洮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辣椒产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辣椒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1999-2002年,洮南辣椒连续四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名牌农产品”;2000年被评为“北京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金奖”;1999-2002年连续被评为“中国长春农业食品博览会金奖”;2003年,洮南市被吉林省农业委员会认定为无公害辣椒产地4.5万亩,2006年,洮南市被吉林省农业委员会认定为无公害辣椒产地6.75万亩;2003年10月,洮南市被“中国特产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2007年在长沙国际辣博会上,洮南市荣获“全国辣椒第一市”荣誉称号。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的含量不超过国家标准,水利设施完备,远离公路、医院、矿山、垃圾场的农田做产地。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好品种。保护地品种选用金塔、红霞9号等,直播品种选用龟顶红1号。   (3)生产过程管理:洮南辣椒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规程,生产过程中要求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品来源可靠。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适时采收,采收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5)生产记录要求:使用农业投入品要建立档案,记录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次数、用量、使用方法,收获日期等。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洮南辣椒果形为长羊角形和长锥形,个头均匀、皮质厚,平均单果干重为3.0-3.5克,鲜红褐色,有光泽。   (2)内在品质指标:洮南辣椒具有辣味浓、味道香、色素和维生素含量   高等特点。维生素C含量为蔬菜首位,是番茄的7-15倍。还含有胡萝卜素、尼克酸、辣椒碱、辣椒红色素等。   (3)安全要求:洮南辣椒种植产品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NY5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洮南辣椒按照规定应当包装销售。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洮南辣椒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其它:洮南辣椒的加工、分级、贮藏、运输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梅河大米

  特定品质     米质圆润,晶莹剔透,清香宜人,富含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梅河大米”产自吉林省梅河口市,这里农业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水稻种植,使得大米品质极佳,米粒晶莹如玉,米饭清香宜人,软硬适口,冷饭不回生,深受消费者欢迎。1990年曾被北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为专用食品,1995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梅河牌”梅河大米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梅河牌、梅雪牌、胜胜牌绿色食品梅河大米频频在国内、国际大型农博会上获奖,先后获得了消费者最满意产品、博览会金奖、吉林名牌、中国名牌等众多雅誉殊荣。    梅河口市是吉林省水稻主产区,2002年就已开展标准化种植,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绿优水稻标准化示范区,先后制定了《绿优水稻生产工艺规程》、《绿优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1] 梅河大米有着良好的加工质量。几户大型水稻加工企业普遍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均为全自动、全封闭、无尘操作,湿润抛光,真空包装,具有质量上乘的设备保障。      以梅河牌、梅雪牌、胜胜牌为主的梅河大米畅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石家庄、桂林、太原、兰州、海口、西安、乌鲁木齐等国内三十多个大中城市,同时销往日本、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并且打入了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超级市场,在上海华联、联华、深圳万佳、北京同日升、香港百佳以及在我国境内的美国山姆和沃尔玛、法国家乐福、日本木德等大型超市均有销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     梅河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确定梅河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梅政办函[2006]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梅河口市所辖行政区域。

抚松人参

  抚松地处中国吉林省的东南部,位于长白山下、松花江畔。该县栽培人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到一九八二年,全县有 97%的乡村种有人参,有300多个参场,人参总产量突破150万斤,换取外汇900多万美元。   人参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出口量占全国的35%以上。抚松业已成为我国较大的人参生产基地,素有“人参之乡”的美称。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经127°01'-128°05',北纬41°42'-42°49'。东与安图县接壤,西与靖宇县接壤,西南与临江、江源接壤,北部与桦甸、敦化接壤,东南与长白、朝鲜国接壤。全县南北长119公里,东西宽82公里,幅员6530平方公里,现辖14个乡镇,32万人口。我县人参栽培始于明末,距今已有440年的历史,悠久的发展历史,使人参产业已成为我县的优势和支柱产业。到2006年末,全县人参种植面积达到1193.4万平方米。人参单产达到3.3公斤。水参总产量 578.2万公斤。人参无公害规范化栽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我县实施,并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人参资源转换和精深加工步伐,初步形成了以抚松参业股份公司、抚松制药股份公司、宏久参业股份公司、大自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吉林省天润生态食品有限公司、万良福裕和参茸有限公司为骨干的人参精深加工企业。经过几年的培养和发展,全县开发生产了“抚宝”牌长白山红参和长白山白参、“东林”牌红参和生晒参、“晨讴”牌无农残生晒参以及“皇贡”、“松龄”、“淑正”、“八聚”等人参初级加工产品,市场很受欢迎。    抚松县人工栽培人参从明朝隆庆元年至今,已有440年的历史,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人参之乡”,列全国同期命名的“百特”之首。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投资1.2亿移地新建的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占地面积 5.4万平方米,集聚和带动了西至辽宁恒仁、新宾,东至延边珲春,北至黑龙江大小兴安岭等地生产的人参都在此交易,销售网络覆盖了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舒兰大米

  舒兰,满语“果实”之意,舒兰这个名字最早是一个驿站,在今舒兰市溪河镇北1.5公里,驿站设立在清康熙年间,并封为清王朝皇封的风水宝地。舒兰境内的鳇鱼、东珠、人参等贡品就是通过这条驿路一站一站地传送到京城的。清代康熙九年,康熙带领御林军经过此地,下令安营备膳,这时一阵清风带有米香味飘过来,皇帝命御厨品后献上,康熙品偿后龙心大日:“此米真乃贡米也”。 清代封禁时,舒兰虽山高林密,物产富饶,却只能作为皇室贡品基地。尤其水稻的种植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昔日的“皇封贡地”、“果实”故里成为今日名优稻米之乡。   特定品质   产品洁净,米粒晶莹剔透,自然清香,软滑爽口,营养丰富   地域范围   舒兰市全市属半山区,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升高,东部山区属长白山系张广才岭支脉,中部为丘陵区,西部沿江属松嫩平原过度地带。东部山区地带占全市面积50%,中部丘陵地带占全市面积40%,西部平原地带占全市面积10%,海拔高度在170米。全市东西长105千米,南北宽为95千米,总面积为4558平方千米。东部与黑龙江省五常市接壤;南与蛟河市为邻;东南与吉林市龙潭区交界;西以松花江为界与九台市相望; 北与榆树市毗邻。舒兰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环城街道、吉舒街道、白旗镇、法特镇、溪河镇、亮甲山乡、朝阳镇、莲花乡、天德乡、水曲柳镇、平安镇、金马镇、七里乡、开原乡、新安乡、上营镇、小城镇等17个乡镇(街)161个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北纬43°51″至41°38″,东径126°24′至127°45′之间。区域生长面积4.4万公顷,产量38万吨。

红石砬小米

  红石砬小米产地范围为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新农乡、青山乡、黄鱼圈乡、万金塔乡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公矮二号”,“公矮五号”等适宜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选择厚层黑钙土,深层土质为棕红色,耕层厚度≥25cm,土壤有机质含量≥1%,土壤pH值7.0至8.0。   三、栽培管理   1.播种时间: 4月25日至5月10日。    2.种植密度:垄作每公顷不高于75万株,平播每公顷不高于95万株。   3.生长期管理:拔节到孕穗期结合中耕培土和浇水,进行追肥,每公顷每年施腐熟有机肥≥30m3。收获前30天内禁止追肥   4.收获:谷穗80%的籽粒达到成熟时收获。不同品种单打、单收、单贮。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   谷子原粮→清理(磁选)→砻谷→碾米→精选→定量→包装→检验→入库。   五、贮藏   小米安全贮藏的水分应控制在13%以下,常温下密闭保存不超过12个月。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泽鲜黄,米粒小而圆润饱满,手感光滑沉实,小米饭松软油亮、入口柔软、饭香浓郁、粘而不粘口、易于蒸煮,凉饭不回生。小米粥黄粘适口,绵甜爽滑。   2.理化指标:水分≤13.0%;蛋白质含量:9.5%至10%;直链淀粉:15.0%至22.0%;胶稠度:90㎜至98㎜;粗脂肪:2.5%至4%;维生素B1:3mg/kg至5 mg/kg。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集安板栗

  集安板栗,吉林省.集安市特产。其果实皮薄、肉质细腻、甜软适口,在市场上享有盛誉,2007年12月12日,集安板栗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集安市是一个典型的“以林为主”的山区市,由于地处欧亚大陆东,深受海 图2 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验收   .洋气候的影响,素有“吉林省小江南”的美誉,是吉林省少数几个可以种植板栗的县份之一。集安栽培板栗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板栗只是三五棵地被当作果树栽培,根本没有集中连片的纯林,更没有形成一项产业。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启动实施后,集安市在认真分析了自身的区位优势后,决定利用退耕地引导农民种植板栗,发展板栗产业。到2010年,全市新增板栗种植面积8082亩,使集安一举成为闻名吉林全省的板栗之乡。.   品种特点     集安市通过集约经营和栽培选优,培育出“近和”、“银叶”、“方座”3个板栗新品种,新品种不仅早熟、抗寒、抗病、产量高,而且果实皮薄、肉质细腻、甜软适口,迅速得到退耕户的认可。.   生产情况     依托丰富的板栗种植资源,集安市大力发展板栗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栗干、栗粉、栗酱、栗浆、栗子糕、栗子罐头等食品,营养丰富,老幼皆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2007年,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对板栗标准化示范区验收,很多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打出了自己的绿色品牌。2009年,集安板栗产品直接收入4800余万元,新增加就业岗位2000多个,成为吉林省著名的板栗产品集散地。  发展板栗还带火了集安的农业生态观光游。板栗花、果、树都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它的花期长,花白似玉,果实形态美观。无论春秋,到集安旅游的人都要到板栗林里转一转。.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集安板栗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集安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确定集安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通知》(集政办发〔2007〕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集安市青石镇、太王镇、麻线乡、榆林镇、凉水朝鲜族乡、大路镇、通胜街道等7个乡镇街道所辖行政区域。.

公主岭大米

  公主岭大米以其米饭特有的香、粘、滑、软而深得消费者青睐。米粒为椭圆形或长粒形,洁白透明,米粒整齐,外观形状极优;米饭油亮香醇,松软可口,食味品质极佳;米质上乘,营养成份齐全。   公主岭种植水稻的历史较早。中华民国6年(1917年),二十家子大泉眼、八屋小五家子开荒洼地种植水稻26.67公顷;后秦家屯河套开荒种水稻5.34公顷;另有两家子、三教寺、前二道河子、八屋佟家窝堡、三道圈、公主岭八叉沟子、尹家店、响水河子、八大泉眼、新开河、四道岗等处均有少量水稻种植。中华民国10年(1921年),开垦水田210公顷。中华民国17年(1928年),水田发展到700公顷,新中国成立初期,水稻种植面积为4000多公顷,后因扩大玉米高产作物种植面积,水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到1984年,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617公顷左右。   近年来,公主岭市政府紧紧围绕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下大力气,加大水稻生产研究力度,促进水稻生产的发展。并根据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要求,制定了《吉林吉农水稻高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绿优米生产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栽培。生产出来的水稻采取精细加工,真空包装,引进国外的先进加工设备,具有一流的加工水平。   2001年通过实施绿优米工程,选用名牌优质米品种,采用先进加工包装设备,使公主岭大米的声誉进一步提高,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是吉林省名牌产品,并获得中国第七届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公主岭市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适宜的日照时数和有效积温、较大的昼夜温差、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无霜期、肥沃的土壤、-绿色食品的农业环境质量,以及优良的品种、科学的栽培技术、先进的加工工艺、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造就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优秀品质,也使公主岭大米享誉省内外,飘香千万家。以其独特的优良品种,上好的商品性状,成为公主岭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产品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供不应求。   吉林省公主岭市桑树台镇、十屋镇、八屋镇、秦家屯镇、大榆树镇、朝阳坡镇、南崴子街道、二十家子镇、刘房子街道、陶家屯镇、杨大城子镇、毛城子镇12个乡镇街道现辖行政区域

黄松甸黑木耳

  黄松甸黑木耳,吉林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该省蛟河市黄松甸镇及周边地区。由于特殊的种植环境和种植方法,黄松甸黑木耳成分独特,品质优良,被评为中国“全国名牌产品”。    蛟河市黄松甸镇是“中国黑木耳第一镇”、“食用菌之乡”、食用菌“全国优秀基地镇”、“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镇”。.黄松甸黑木耳,于2001年注册为“黄松甸”品牌,2001年“黄松甸”牌黑木耳被吉林市人民政府评为“吉林市名牌农产品”;2003年“黄松甸”牌黑木耳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吉林名牌产品”;2004年中国全国第七届食用菌学术研讨会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推荐“黄松甸”牌黑木耳为“全国名牌产品”。.   品质特点     黄松甸镇位于蛟河市区东50公里,地处长白山脉延续山区,海拔474米,地势高寒,无霜期较短,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昼夜温差较大。独特的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和生产管理技术,生产出独特、优质的黑木耳,在食用口感、理化指标、外观形状上与其他产区的黑木耳都有所区别。  一、“黄松甸”牌黑木耳生长于气候地势高寒、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生长相对缓慢,干物质积累较多,所以耳片较厚,耳肉弹性好,食用口感特别好。  二、“黄松甸”牌黑木耳采用威虎河水浇灌,水源纯净*全镇森林覆盖率91%,空气清洁*域内没有工厂。“黄松甸”牌黑木耳生长于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天然环境中,符合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品质极佳。  三、“黄松甸”牌黑木耳采用地栽法生产,栽培料以硬杂木木屑为主,耳肉有弹性,食用口感好,与其他产地木耳不同。  四、“黄松甸”牌黑木耳选用单片品种,生产管理精心,采摘晾晒时单片摆放,适时翻晒,外观形状自然卷曲,颜色与光泽自然、较深。生产过程采取覆膜等措施,耳片上不附着的沙土等杂质,商品性好。.   生产情况     蛟河市黄松甸镇依托资源优势,把食用菌产业不断做大升级,发展成为 图2 黄松甸镇木耳栽植基地   .富民第一大产业。全镇85%以上的村发展食用菌种植业、85%以上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业、农民收入的85%来源于食用菌产业。全镇年种植黑木耳1.5亿袋、木灵芝及其它菇类900万袋,产值2.3亿元;年交易量1.2万吨、交易额4.8亿元。5个令人关注数字,表述了黄松甸镇食用菌产业的绝对量。  黄松甸的食用菌生产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地处长白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1%,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交通便捷,适合种植食用菌,黄松甸把食用菌作为一项富民产业进行谋划和设计。一是依托基地,全镇成立了食用菌协会,每个村都有一个分会;各村相继组建了食用菌销售中心;有的村还建立了专业协会或具备协会性质的特色研究所。协会集技术培训、生产示范、信息传递于一体,统一菌种购买、统一生产管理、统一产品销售。二是让典型现身说法,引领带动。三是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技术培训成了富民路上的重要一环。黄松甸镇中学,就是这个镇食用菌技术培训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培训班聘请技术专家和种植能手,为参加培训的农民讲解食用菌系列产品开发、优良品种选育、市场前景分析和营销信息技术,参加培训达400人次。镇里还协调蛟河市供销社和就业局,举办经纪人和园艺技能培训班,在2100名参加培训的农民中,有136人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  2008年,伟光食用菌产业集中区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管理房10个、灵芝大棚50栋、食用菌发酵室10栋、硬覆盖1500延长米、U型边沟3000延长米,新增黑木耳种植户58家,年种植黑木耳270万袋,灵芝15万椴;以此为样板,他们在北场子、金丰、长青、沙河掌等村打造一批产业集中区。还建成了黄松甸食用菌大市场适时而生。市场位于蛟河市302国道306公里处,建设项目总投资296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2万吨、交易额4.8亿元。.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黄松甸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10年4月6日起对黄松甸黑木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局公告2010年第28号)。   保护范围     黄松甸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白石山镇、漂河镇、前进乡、新站镇、乌林朝鲜族乡、拉法街道、天岗镇、庆岭镇、松江镇、天北镇、新农街道、河南街道等13个乡镇街道所辖行政区域。.

辉南大米

  辉南大米是吉林通化辉南的特产。   辉南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有着“绿色大米之乡”称号。近年来,该县依托长白山脉充足的土地资源和充沛的水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大米产业。从耕作模式、田间管理及新品种推广上不断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拓宽产业销售渠道,仅2013年该县绿色大米创产值4.3亿元。   在种植上,近年来,该县多家农业合作社和企业大力发展绿色和有机水稻,严格规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有的还采取稻田养鸭、稻田养蟹的生态种植方式,生产出的绿色和有机大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   在加工上,省辉农粳稻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华厦米业有限公司等8家现代化大米企业,采用机械化流程,生产过程清洁卫生,加工出的大米粒粒莹白整齐。   在品牌上,该县的“聚水香”、“楼街高丽香”、“福娃”、“龙岗香”等8个大米品牌已通过国家QS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云南、新疆等地有很好的销售市场。   辉南县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光明介绍:“如今,辉南大米供不应求。全县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已达30万亩,有机种植基地还在不断扩大,县里将加大科技种植力度,进一步提高大米的质量。”   近日,辉南县的各大米合作社和企业积极与该县的电子商务协会合作,逐步推动辉南大米的电商发展,实现代理商、实体店、网店同步进行,不断扩大品牌销售渠道。“好再来”米业有限公司经理邹英慧说:“电子商务为辉南大米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网络销售平台,目前公司已经注册成为县商务协会的一名会员,成功完成多笔网上订单,效益很好。今后将加大网络销售力度,使大米产业发展得更好。”   辉南大米   辉南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12248362   米   

吉林高粱酒

  吉林高粱酒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经济开发区、南城街道、北城街道、铁东街道,永吉县经济开发区、西阳镇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吉林高粱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吉市政发〔2012〕397号 吉林粮食集团酿酒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LNJ0001S-2012《吉林高粱酒》   一、原料要求   1.酿造用水:采用地下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有关标准。   2.高粱:采用产地范围内种植的优质东北红高粱,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酿造用曲:以大麦、豌豆为原料,控制培曲温度在42℃至52℃之间而制得的中低温曲(清茬曲、红心曲和后火曲共三种),将培养成熟的曲子出房贮存于通风良好干燥的房屋内,贮存三个月后,按适度比例搭配使用。   二、工艺要求   吉林高粱酒以优质东北红高粱为原料,经蒸煮糖化,中低温曲为糖化发酵剂,地缸固态发酵,采用“三蒸三清”工艺,分级贮存。   1.地缸:采用陶土制得陶缸,埋入地下,缸口略突出地面5cm,四壁用黄粘土堆实,缸盖用水泥钢筋制成,缸要求光滑,无渗漏,清洁卫生。   2.入缸发酵:原料经配比,润米查、蒸煮,调整好水份、淀粉、酸度、温度等入窖条件后,加入适量大曲粉入缸发酵。   3.蒸酒蒸料:红心后火,中低温曲,入缸发酵28天可出缸蒸酒,出缸酒醅加入适量稻壳拌匀,蒸出大米查酒后,再经一轮发酵,蒸出二米查酒后丢糟,加粮、曲入窖三次发酵,蒸出酒后将三种酒分别贮存一年半后勾兑使用。   4. 量质摘酒:在蒸馏过程中,除酒头1.5kg至2kg, 分级摘取前段20kg、中段20kg、后段20kg,去除酒尾40kg。   5.贮酒:原酒用陶土酒坛贮存1年以上,再倒入不锈钢罐中贮存1年以上;调味酒不少于5年。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 目 指 标   高度酒 低度酒   色泽和外观 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物   香气 具有高粱酒香和1为主体的复合香气,陈香明显。 高粱酒香和1为主体的复合香气,陈香较明显。   口味 酒体柔和谐调、绵甜爽净、陈香味突出。 酒体柔和谐调、绵甜爽净、陈香味明显。   风格 具有本品典型风格      2.理化指标:   项 目 高度酒 低度酒   酒精度,%vol 40.1 ~68 39 ~40    总酸(以乙酸计)g/L ≥ 0.40 0.35   总酯(以1计)g/L ≥ 0.70 0.80   1 g/L 0.50~2.60   固形物 g/L ≤0.50 ≤0.50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双辽花生

  双辽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是吉林、内蒙古、辽宁三省的交界处,辖8个镇,3个乡。红旗镇位于双辽市东部,土质为沙壤土,地下水源充足,适宜花生作物生长。其中花生4000公顷,总产预计可达2万吨。近几年来,双辽市花生产品已远销荷兰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为7500吨,创销售产值560万美元。

龙泉春酒

  龙泉春酒产地范围为吉林省辽源市现辖行政区域。   一、原料要求    1.酿造用水:产地范围内的地下水源,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标准。    2.高粱:产地生产的红高粱(糯高粱)酿酒,其淀粉含量60%至62%,水份13%至15%,糯高粱中支链淀粉含量占淀粉总量95%以上。    3.小麦:东北三江平原优质小麦,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二、酿造用曲   中高温包包曲,贮存期不少于三个月。成品曲质量要求如下:   项目 指标   糖化力(mg葡萄糖/g.h) 450~800   液化力(g淀粉/g.h) 1.6~2.2   发酵力(gCO2/100g.48h) 0.8~1.5      三、生产工艺要点    以优质高粱、小麦为原料,采用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堆积网菌,入池发酵,出池蒸馏,原酒入贮酒容器内,经自然老熟、陈酿增香而成。    1.配料:回醅量为主料的5倍,量水为主料的18%至22%,曲粉为主料的19%至22%,稻壳为主料的18%至22%。    2.入窖条件:保持入窖水分57%至60%,淀粉14至16%,温度夏季平地温,春秋冬季17℃至19℃,发酵期60天。    3.稻壳清蒸:辅料稻壳使用前要进行清蒸,圆汽清蒸时间不少于30分钟,无生糠味和异杂味后方可出甑摊晾备用。    4.酿造用曲:采用中高温大曲,使酿制出的浓香型酒具有独特的风味。    5.堆积网菌:收堆温度26℃至30℃,堆积顶温35℃至50℃,时间控制在44至48小时。表面观察见有大量的魄斑点(菌落)出现,闻有很浓的水果香气和甜味即可入池。    6.量质摘酒,分级贮存:根据每个馏分酒的成分含量的差异进行分级、分段摘酒,放入贮存容器中储存,酒头,酒尾待回到底锅复蒸。   7.贮存容器与储存时间:采用贮存容器陶坛、大容器连续分质储存;新酒入陶坛常温储存1年后,按质合并到大容器中,储存时间5年以上作为调味酒用。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 目 高度 低度    酒精度(vol) 40.1%~68.0% 38.0%~40.0%    色泽和外观a 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物    香气 窖香浓郁,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气,陈香典雅 窖香较浓郁,以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气,较陈香典雅    口味 绵甜醇和,香味谐调,   余味悠长 绵甜较醇和,香味较谐调,余味较长    风格 具有本品典型风格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高度 低度    酒精度/(%vol) 40.1~68.0 38.0~40.0   总酸(以乙酸计)/(g/L) ≥ 0.35 0.30   总酯(以1计)/(g/L) ≥ 1.50 1.20   己酸乙酯/(g/L) 0.70~2.80 0.50~2.20    固形物/(g/L) ≤ 0.40 0.70   a标签标示值与实测酒精度不得超过1.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乾安糯玉米

  乾安县位于世界三大玉米黄金带之一的吉林玉米黄金带,糯玉米就是以弱碱性土壤为主的这块“乾安台地”所孕育出的独具特色的优良产品。多年来,乾安县委、县政府把糯玉米作为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的主导产业来抓,并已经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势头。截至目前,该县已发展糯玉米专业村2个,带动全县糯玉米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产量达3亿穗,专业从事糯玉米生产、加工企业已达48户。乾安糯玉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丰富的营养,香郁的口感,远销韩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和地区。   乾安糯玉米   吉林省乾安县乾安镇、大布苏镇、水字镇、安字镇、让字镇、所字镇、道字乡、严字乡、赞字乡、余字乡、鳞字特色农业园区、大布苏工业园区、大遐畜牧场、鹿场、来字良种繁育基地、腾字种畜场16个乡镇场现辖行政区域   《乾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乾安糯玉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乾政发﹝2012﹞47号   乾安县博惠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QBHY001S-2012《乾安糯玉米》   乾安糯玉米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垦粘一号、吉糯3号、天紫23、京科糯2000等适宜产地范围种植的糯玉米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淡黑钙土、草甸土和泥炭土。土壤质地为粘土、粘壤土或砂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土壤pH值7.0至8.5。   三、栽培管理   1.播种:   (1)播种期: 4月下旬至5月下旬。   (2)种植密度:每667㎡(亩)保苗2700株至3200株。   2.施肥: 每667㎡(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kg至3000kg。   3.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糯玉米乳熟末期,果穗顶端花丝开始变成深褐色时采收。   五、蒸煮、速冻和冷藏   1.蒸煮、速冻:蒸煮后的糯玉米自然冷却至玉米穗中心温度10℃以下后速冻10分钟,温度-30℃至-35℃。   2.冷藏:速冻后的糯玉米移入-18℃以下冷库冷藏。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鲜糯玉米:苞叶包被完整,新鲜嫩绿,果穗完整,籽粒饱满柔嫩,种皮色泽亮丽,穗形一致美观。   (2)蒸煮速冻糯玉米:籽粒粘软清香,入口润滑,口感细腻,糯中带甜,皮薄无渣,适口性好。   2.理化指标:直链淀粉(干基)/粗淀粉总量≤2.5%;鲜糯玉米水分含量≤70%,蒸煮速冻糯玉米水分含量≤7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通榆草原红牛

  全县草原面积400万亩,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草原面积17亩,居吉林省第一位。全县最高牛存栏达18万头,羊 80万只,每年可提供商品牛3万头,商品羊20万只,各种肉食15,000多吨,各种皮张20万张,羊毛1500吨。以肉乳兼用、品质优良而饮誉中外的中国草原红牛,多年来一直受到外商的青睐,每年都有大批红牛出口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通榆草原红牛    通榆县通榆草原红牛养殖专业协会    10267469    牛   

伊通大米

  伊通大米   伊通地处吉林省水稻主产区,伊通河水土肥沃,独特的地理位址,适宜的环境气候条件,生长出口感好.色泽光亮.饭香浓郁的伊通大米。特别是伊通河水灌溉的东尖大米,颗粒丰满,质地坚硬,色泽青白、透明纯净,焖出的饭,汤似鲜乳,米如油注,饭质柔软,香味袭人,在国内市场知名度很高。   伊通大米 伊通满族自治县七星有机稻米协会 15393881 30 大米 吉林   

松花砚

  松花砚是由松花石加工成的用于研磨墨块成汁液,书写或绘画所用的文房用品。   用于加工松花砚的松花石,最早发掘于长白山区安图县两江镇砥石山的江沿的甩湾处,这里是松花江的中段部分,山高岭俊,水急沟深,-茂密、树木丛生。五月时节,长白山松林中黄绿色的松花开放,给初春的长白山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而这种石头的色泽和松花颜色一样,故人们把它叫做松花石,(松花石,又名松花玉)。以松花石雕制的砚台就叫松花砚。   实际上松花石的应用历史可追溯到很远的时代。古时,人们的胡子和头发是用剃头刀刮掉的,而能把剃头刀磨的飞快的石头就是松花石。到了满清八骑起事,进犯边关,马踏中原,弯刀逐月,用的磨刀石就是松花石。生活在长白山区的各族先民们,在浑江江岸、通化的山凹中陆续发现了多处松花石的矿床,当时开采的主要目的就是用做磨刀石,流传各地,而并非是专门用于雕制砚台所用,这就是这些地区老坑的数量很多的缘故。  用松花石制砚始于明代末年,推重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对松花石砚都十分欣赏,康熙帝还封它为“御砚”,一直专供宫廷使用。用松花石加工成松花砚,最早出现在明朝中期,但存世量很少。到了满清入关问鼎天下,松花砚因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得以青睐,成为清朝皇帝的御用物品。但正是由于皇家的专宠,而没有能够把这一上品的砚石发展起,来成为民间普及的文房用具。  长白山是满清的发祥地,被皇家封为0,禁止开采渔猎。松花石只能由皇宫的“造办处”单独进入山区采集石料,运回宫中研制成砚,做为御用专品,少量的也用于赏赐给有功的臣子。康乾时期制砚八十余方,以后各代陆续研制了八十余方,目前存世的皇宫御砚有八十余方,都存于故宫两院,以台北居多。  公元14至19世纪,吉林省是东北地区最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朝、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级别的城市,那时路上的交通运输还不发达,吉林市江边的船厂就是联结是东北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四通八达的松花江水系,春放排,夏秋行船,冬走爬犁,一年四季不间断,把东北大量的的物资输送转运,繁忙异常。  满清发源于长白山山麓北坡,而吉林市区域是他的重要活动场所,也是军事重镇,早年大量屯兵。后清朝几代先帝拜祭先祖,都要到此屯住。    安图两江镇是松花砚的发祥地,通化是松花砚的发掘地,白山市是松花砚的兴盛地。  通化:被中国文房四宝学会命名为“中国松化砚之乡”。  白山:中国松花石之乡;中国观赏石协会命名为“中国观赏石之乡”。

公主岭玉米

  公主岭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玉米之乡”。公主岭市玉米的淀粉含量保持在71%以上,蛋白质含量保持在9%以上,脂肪含量保持在4%以上。公主岭玉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公主岭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松辽平原腹地,东辽河中游右岸。该市处于东经124°10′~125°18′,北纬43°11′~44°9′,与在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公主岭市的玉米无论在产量和成分含量上,都明显好于其他地区。经检测,公主岭市玉米的淀粉含量保持在71%以上,蛋白质含量保持在9%以上,脂肪含量保持在4%以上。   基于公主岭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及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2011年4月25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将“中国玉米之乡”这一殊荣授予了公主岭。   公主岭玉米    公主岭市粮食行业协会    10764020    玉米   

洮南绿豆

  洮南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地处半山区,无霜期短,十年九春旱。春雨落的比较晚,这样就扩大了生育期短的杂粮、杂豆的播种面积。这些杂粮杂豆中绿豆的面积占的比例是最大,接近50%。   地域范围   地域范围包括洮南市行政区内各乡镇。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南部,东经121°38′20″-123°20′10″,北纬45°2′20″-46°1′20″,平均海拔250-350米。东与大安市为邻,西部及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突泉县、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交界,南部与通榆县接壤,北部及东北部与白城市洮北区、镇赉县毗邻。总生产面积1000公顷,年总产量6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洮南市土壤大部分为风沙土、黑钙土、淡黑钙土、栗钙土,少部分为盐碱土和草甸土,土壤pH值为7-8.2,肥力中等。地势呈现西部和北部偏高,东部和南部偏低的特征,有洮儿河与蛟流河贯穿全境。   (2)水文情况:洮南市共有大小河流8条,2个水资源流域,主要河流为洮蛟两河。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受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地质环境的制约,呈现三个水文地质单元。中部冲积扇区是水质好、水量丰富的富水区,南部是水质好、水量中等区。   (3)气候情况:洮南市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季节性强,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冬季漫长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4.8℃,年平均日照为3005小时,全年无霜期136天,最长为149天,最短118   天。年平均降雨量377.9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   (4)人文历史情况:洮南素有百年府城的美名,当地农民长期以来靠种植绿豆为生,熟悉掌握绿豆生长特性和种植技术。2003年,中国特产乡推荐暨宣传组委员会3次实地考察后认为,洮南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优势地域资源,为洮南绿豆种植提供了特有的条件。洮南“大鹦哥”牌绿豆种植历史悠久,1999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吉林名牌农产品”,并荣获“中国北京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洮南绿豆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并荣获“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金奖。绿豆已成为洮南市的主要特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3。2002年,洮南市场绿豆交易总量超过12万吨,交易额3.8亿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印度、巴基斯坦、美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目前,洮南市已成为东北最大的绿豆交易中心。据此,中国特产乡推荐暨宣传组织委员会授予洮南市“中国绿豆之乡”称号。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的含量不超过国家标准,水利设施完备,远离公路、医院、矿山、垃圾场的农田作产地。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大鹦哥绿522、公绿1、吉绿9346、白绿8号等。   (3)生产过程管理:洮南绿豆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绿豆生产技术规程NY/T5204-2004。在生产过程中要求种子、肥料、农药肥等投入品来源可靠。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适时采收,采收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5)生产记录要求:使用农业投入品要建立档案,记录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次数、用量、使用方法,收获日期等。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洮南绿豆粒大、饱满,平均百粒重6.6-6.8克,短圆柱型,呈鲜绿色,有光泽。   (2)内在品质指标:洮南绿豆品质好,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为22%-25%,人体必需的氨基酸0.24-2.0%,碳水化合物为58%-60%,脂肪1%以下,纤维素5%。可以制作绿豆汤及面条、绿豆沙、绿豆糕、绿豆丸子、绿豆点心等各种风味小吃,绿豆芽营养丰富,美味可口。   (3)安全要求:洮南绿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粮用豆》(NY520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洮南绿豆按照规定应当包装销售。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洮南绿豆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其它:洮南绿豆的分级、贮藏、运输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洮南黑水西瓜

  黑水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以个大、皮薄、甘甜爽口而闻名省内外,一直是我市的地产名牌产品。黑水镇本着“打品牌、抓特色”的思想,积极培育、发展、壮大西瓜产业,使西瓜产业逐步向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现已成为富镇裕民的支柱产业。     扩大产量抓规模。近几年,该镇西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500公顷左右,每公顷产量在10万斤以上,总产可达到1.5亿斤。今年种植面积1800公顷,按市场行情分析预测,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可达1700元。     提高质量抓技术。先后引进“双虎”、“神州之星”等西瓜品种,通过品种的更新,使黑水西瓜品牌有特色、瓜型有大小、外观讲色泽,上市有早晚。较好地解决了过去品种单一、品质不优的问题。该镇每年种植西瓜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0%左右,涌现出一批土专家和西瓜种植大户,结合每年“科技之冬”、“科技之春”等活动,聘请农科技术专家和当地有经验的瓜把式,深入村屯进行科技讲座,为瓜农传授栽培技术,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     增加效益抓品牌。在洮南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黑水西瓜”地理标志性保护商标得到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商标的注册,对“黑水西瓜”这一品牌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西瓜价格预计每市斤比注册前可多卖2分钱左右,品牌效益可使瓜农增收430万元。     净化市场抓秩序。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建成了占地3万平方米的黑水西瓜批发市场,极大地推动了西瓜产业发展。但在市场起动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强买强卖、刁难客商等现象时有发生,使正常交易难以进行。针对这一问题,镇党委、政府从强化对西瓜市场的管理入手,由一名副镇长亲自抓,派出所、司法所、土地所等部门配合抓,开辟销售专线,负责综合协调、信息收集等方面的工作。现在,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市场功能不断完善,每到西瓜销售旺季,全国各地客商云集黑水,西瓜销售到广东、上海、北京、长春等地,周边乡镇瓜农也纷纷到市场进行交易。2008年西瓜批发市场交易西瓜3亿多斤,交易额达到8000多万元。同时涌现出一大批西瓜经纪人,经纪人队伍达到400多人,仅贩运西瓜每人每年可创收1万多元。    黑水西瓜地理标志产地范围为吉林省洮南市黑水镇、安定镇、二龙乡、大通乡、车力乡、蛟流河乡、东方红畜牧场、玉米双交场、四六七军马场、向阳街道办事处、洮府街道办事处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查干湖胖头鱼

  查干湖胖头鱼,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内的查干湖一带特产鱼类。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生长环境,其品质优异。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被认定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查干湖胖头鱼味道鲜美纯正,肉质细嫩,个大体肥,肥而不腻。胖头鱼的肉体中特别.是鱼头中含有丰富的DNA高不饱和脂肪酸。常食胖头鱼(特别是鱼头),可健脑益智,增强记忆力。孕妇常食胖头鱼可促进胎儿大脑发育;老年人常食胖头鱼可降低血脂、减少痴呆病状的发生。查干湖的胖头鱼是在纯天然的状态下生长,不投任何饵料,不施化肥料和农药。.   生长习性   胖头鱼,学名鳙鱼,又名花鲢。因为头大,民间故称为胖头。它生活在水的上层,性情比较温和,主要食水中的浮游动物,也食浮游植物,适宜于大型湖泊、水库放养。.   产品认证   查干湖胖头鱼于2001年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绿色.食品-产品认证后,2002年11月,又取得了绿色食品A-产品认证;2003年4月,查干湖渔场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国家A-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成为中国国内淡水渔业行业通过此项认定的少数几个企业之一;2003年7月10日,查干湖鱼取得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简称COFCC)“有机食品”认证(认证标志编号为COFCC-R-0307-0015)。查干湖渔场成为松原乃至吉林省水产行业首家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2006年获“中国名牌农产品”,成为全中国获此殊荣的仅有的两个渔业产品之一。.   生产情况   2007年,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年产鲜鱼5000吨,包括胖头鱼、名优野生鱼和深加工鱼在内的三大系列商品鱼已有22个品种,除鲤、鲫、鲢、鳙、草等常规品种外,还有鲶鱼、麻连鱼、鳌花、武昌鱼、大白鱼等名优品种,其中,全区胖头鱼年产量达3000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组织下,分别与日本海外商品检查有限公司(简称OMIC)和瑞士通用公证行(简称SGS集团)签署认证业务合作协议。SGS集团是全球最大、最有影响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机构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检验、测试和认证领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查干湖鱼取得中绿华夏有机认证后,与世界有机食品市场正式接轨。.   养殖历史   查干湖位于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东部、松原市西北部,水域面积65万亩, .可养鱼水面45万亩,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四周环境优美,碧水茫茫,芦苇无际,鱼跃鸟飞,水草繁茂,景色秀丽,风光迷人。 宽广的水域面积和良好的水质,必然有丰富的水产资源,这里除盛产“四大家鱼”和鲤、鲫等经济鱼类外,还出产红鳍鱼白、黄颡鱼、鲶等名特品种。 查干湖渔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以小型鱼类的增殖为主,主要鱼类品种为红鳍鱼白和鲫鱼。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主要水源霍林河、洮儿河水位下降,补水不足,查干湖一度变成了盐碱湖,鱼类基本绝迹。1984年,前郭县修建“引松入查”工程,使查干湖水位稳定在海拔130米,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使鱼类也得到了繁衍生息,为发展渔业提供了水源保证。每年可生产小型经济鱼类几百吨。 1992年起,有关部门开始实施开发查干湖渔业工程项目,当年投入鱼种65万公斤,经过两年封湖,1994年捕捞商品鱼1200吨、1997年生产商品鱼3000吨。此后,查干湖渔业保持了快速发展,到2007年,每年商品鱼生产量在6000吨左右,年渔业产值超过3000万元。 查干湖位于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湖水洁净、无污染,天然饵料丰富,出产的鱼类肉质细嫩、口感良好,深受消费者喜爱。2006年12月28日,在前郭县举行了以“游查干湖冰雪世界,赏查干湖冬捕奇观”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吉林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当天,查干湖冬捕以单网捕鱼10.45万公斤的重量成功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年,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查干湖胖头鱼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总局公告2010年第28号)。.   保护范围   查干湖胖头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内的查干湖、新庙泡、库里泡和余热鱼苗繁殖场,地理坐标东经124°03′28″至124°30′59″,北纬45°5′42″至45°25′50″。.

长岭粉条

  长岭县三青山镇生产的马铃薯粉条,有着200多年的悠久历史,以洁白、清香、耐炖、风味独特而远近闻名。尤其是“三青山”牌粉条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并荣获国家、省名牌产品以后,三青山镇的粉条更是名声大振,畅销国内外,博得用户的喜欢与好评。但是,三青山镇党委、政府没有满足现状,而是不断改造更新,与时俱进。重点实施了“四抓”工程。    抓学习,开阔视野。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春耕前的有利时机,请专家讲课,组织农业站同志下乡讲课,同时还通过播放电教片、发放科普资料等形式,向农民传授科学种田知识。镇政府出资3万余元,先后四次组织马铃薯加工户150多人次,到山东、内蒙古、河北、甘肃等地参观、学习、“取经”。    抓基础,扩大种植面积。镇党委、政府从延边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长春强龙集团等院民或企业引进高产高淀粉脱毒种薯200多万斤,为农户贷款100多万元,全镇新打电机井750眼,小井1300眼,确保旱灾不减收。去年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000多公顷,创历史新高。    抓改进,促提高。三青山镇先后从内蒙古、河北等地引进马铃薯粉条力口工机器100多台套,改造机器1200台套,新建、改建厂房3万多平方米。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由手工作坊向现代机械化生产的跨越式转变。现在,全镇共有粉条加工厂2000多家,年加工马铃薯在100万斤以上的加工户有100余户。    抓销售,形成网络。三青山粉条有圆粉和扁粉两大系列10个品种,年精包装粉条700多吨,创产值700多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武汉、大连、广州等地。在长春、深圳、松原、延吉、北京等地设立了销售网点,建立了t30人的销售经纪人队伍。    县委、县政府、金融部门、供电部门等筹措资金750多万元,用于扩大再生产,拟建立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征地5万平方米,建成“中国三青山马铃薯粉条批发市场”。下一步他们还将增加精包装数量,争取申办自己的出口权,提高马铃薯粉条的附加值,把长岭县三青山镇真正建设成为“粉条之乡”。

柳河烟叶

  柳河烟叶   柳河县烟叶种植协会   12988879   烟叶(烘烤过的)

永吉柞蚕蛹虫草

  野生蛹虫草(北冬虫夏草)是全吉林省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县志记载永吉县从1826年(清道光六年)开始放养柞蚕,在近200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蚕农多少代人的养蚕文化。 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是我国人工培育蛹虫草最早发明单位, 1986年向国家申报了发明专利,并且带动永吉县境内的民营企业和个人的柞蚕蛹虫草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规模。 蛹虫草所含蛋白与人体的蛋白结构和数量比较接近,容易吸收,免疫球蛋白和丰富的赖氨酸具有抗疲劳和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目前,虫草酒、虫草茶、虫草米、虫草玉米面粉等蛹虫草深加工产品也相续走上市场。   柞蚕蛹虫草是将北冬虫夏草菌接种到柞蚕蛹体上生长成的子实体,在其药理学作用上与冬虫夏草相近。   地域范围   吉林省永吉县珍稀植的保护协会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名称为永吉柞蚕蛹虫草,地理标志范围是永吉县口前镇所辖10个行政村,东经125°48′9″~126°40′1″,北纬43°18′7″~43°35′00″之间的永吉柞蚕蛹虫草生产区域。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永吉柞蚕蛹虫草子实体直立生长不弯曲,每个蛹长草5根以上,鲜草长度平均4一6厘米以上,颜色桔红或桔黄,鲜草有食用菌的清香味,放在嘴里嚼略有微腥,入水后水立即变为黄色,子实体连代菌核一起出售。 2、内在品质指标. 2.1、蛹虫草子实体 蛹虫草子实体100.0% 腺苷≥0.055% 多糖≥2.5% 虫草素0.026%~0.053% 虫草酸7.10%~11.23% 麦角甾醇0.74mg/g~1.68mg/g 2.2、柞蚕蛹虫草全草 蛹虫草子实体100.0% 腺苷≥0.035%~0.045% 多糖1.0%~1.5% 虫草素0.015%~0.025% 虫草酸5.10%~8.23% 麦角甾醇0.74mg/g~1.15mg/g 2.3、永吉柞蚕蛹虫草子实体氨基酸含量 虫草素7.10%~11.23% 虫草多糖1.0%~1.5% 虫草酸7.10%~11.23% 天门冬氨酸Asp1819~2619 苏氨酸Thr1200~1753 丝氨酸Ser1100~1322 谷氨酸Ser3500~5251 甘氨酸Clu850~1203 丙氨酸Ala1200~1573 胱氨酸Cys500~763 等等 3、安全要求 永吉柞蚕蛹虫草符合最新版本国家食品安全食用菌标准,对应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CodexStan38-1981《食用菌和真菌制品通用标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理化指标 水分a/(g/100g)≤12 总砷(以As计)/(mg/kg)≤1.0-0.5 铅(Pb)/(mg/kg)≤2.0-1.0 总汞(Hg)/(mg/kg)≤0.2-0.1 六六六/(mg/kg)≤0.2-0.1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CFU∕g)≤1000 大肠菌落(MPN∕g)≤0.3 霉菌计数(CFU∕g)≤300

黄松甸灵芝

  黄松甸镇地处蛟河市东部高寒山区,土地资源匮乏,而林业资源相对丰富,森林资源覆盖率达91%,发展灵芝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2007年8月30日,由张连军等14位农民发起,创办了黄松甸灵芝专业合作社。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发展经济,2008年5月20日,合作社成员共出资现金40万元,重新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名称为蛟河市黄松甸镇瑞芝园灵芝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张连军。合作社主要业务范围:加工、销售食用菌产品,为成员采购食用菌物资,为成员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合作社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发展木灵芝栽培基地面积20公顷,优质黑木耳栽培面积10公顷,每年可产优质黑木耳20余吨,可为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省市制药厂、保健食品公司和广大经销商提供木灵芝及灵芝孢子粉30余吨。   黄松甸灵芝   种植(食用菌)   地域范围   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食(药)用菌协会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名称为黄松甸灵芝(GanodermaLucidumOfHuangSongDian),地理标志范围是蛟河市黄松甸镇所辖行政区,东经127°35′—127°54′,北纬43°30′—43°53′之间的灵芝生产区域。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单个不连朵,菌盖比较圆正肥厚美观,棕褐色,边缘生长点和中心色泽一致,表面附着孢子粉,菌盖腹面淡黄色或乳白色,无划痕;菌柄粗壮,呈暗褐色,有光泽,长度不超过2厘米,无泥沙、杂质,无霉变,无疤痕,无病斑、虫蛀。 2、内在品质指标 腺苷,mg/100g≥7.0 粗多糖(以葡聚糖计),mg/g≥14.0 三萜(以齐墩果酸汁计),g/100g≥1.2 3、安全要求 按GB7096规定执行,应符合以下指标。 铅(以Pb计),mg/kg≤不得检出 砷(以As计),mg/kg≤不得检出 汞(以Hg计),mg/kg≤0.02 镉(以Cd计),mg/kg≤不得检出   

东辽黑猪

  东辽黑猪是吉林辽源东辽的特产。   东辽黑猪   吉林省东辽县凌云乡、足民乡、甲山乡、金州乡、渭津镇、白泉镇、安石镇、安恕镇、建安镇、辽河源镇共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东辽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东辽黑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东府发〔2015〕6号   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1906-2013《东辽黑猪》;   DB22/T1872-2013《东辽黑猪养殖技术规程》   

东山白蜜

  吉林白蜜起源于长白山野生蜂蜜,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唐、宋、明、清时期,蜂蜜随着贡品、商品、礼品的发展,逐渐分类出白蜜、红蜜、黄蜜、生蜜、熟蜜、清蜜、浑蜜等品种。清朝将白蜜列为上品。   吉林官府每年定期向朝廷进送白蜜贡品,从此形成吉林白蜜的品牌;民国时期吉林白蜜从贡品演变为民间珍贵的食品,流通国内外,解放后吉林白蜜发展为吉林东山白蜜。   吉林白蜜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于清朝得名,为历代宫廷贡品,驰名中外。本品系在长白山天然椴树林中生产的特种椴树白蜜,无污染、无任何添加剂,自然成熟并形成洁白细腻的结晶状态,长期保持着椴树蜂蜜特有的芳香郁甜的天然味感。主要含葡萄糖和果酸,以及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酶类、矿物质等。营养丰富,是日常生活中首选的食用佳品。   吉林白蜜具有补脾肾、润肺肠、安五脏、和百药、解毒功效。经常服用可以增强脑力和体力、帮助消化、调节神经、改善睡眠、营养心肌、平衡血压、养生抗衰,对肠道、呼吸道、肝脏、心脏、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乾安红辣椒

  乾安红辣椒是吉林松原乾安县的特产。   乾安红辣椒    吉林省乾安县乾安镇、大布苏镇、水字镇、安字镇、让字镇、所字镇、道字乡、严字乡、赞字乡、余字乡、鳞字特色农业园区、大布苏工业园区、大遐畜牧场、鹿场、良种繁育基地、腾字种畜场共16个乡镇场园区基地现辖行政区域    《乾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确定乾安红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乾政发〔2013〕44号    乾安县松乾咸丰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QSX0001-2012《乾安红辣椒》   

洮南香酒

  洮南香酒是吉林白城洮南的特产。   洮南香酒    吉林省洮南市现辖行政区域    《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洮南香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洮政发〔2013〕22号    洮南香酒业有限公司:TNX-SC-3《洮南香酒操作规程》   

东丰梅花鹿

  东丰型梅花鹿近100多年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盛誉。东丰梅花鹿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丰县。除被引种到本省各地之外,还被引种到北京、内蒙古、青海等十几个省、自治区、市达10000余只。   该鹿体型较小,体躯较短。成年公鹿体高、体长、体重(平均数)分别为98厘米、92厘米、100千克。成年母鹿体高、体长、体重(平均数)分别为80厘米、85厘米、62千克。其茸型呈典型的三圆:主干圆(即梃管圆)、扈口圆、嘴头圆。眉枝分生部位高,角基距较宽。夏季被毛呈米黄色,花斑稀疏、较大,背线不明显。生产茸量:上锯公鹿的成品茸单产达0.9千克左右。母鹿的繁殖成活率达70%~90%。育种方面应保持本类型优选繁育。    东丰县是被全球所公认的,世界人工驯养梅花鹿的发源地,该地区位于吉林省的中南部,地处辉发河上游,属于一个一水四分田却有五山的半山区地域。在清朝就被开辟成为盛京德围场,在历史上被称为“皇家鹿苑”。然后于1902年的8月4日(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一日)设置建县,现隶属于吉林省辽源市。该地区素有“中国梅花鹿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三个民间绘画画乡之一。          西南与辽宁省清原县接壤,东南与梅河口市毗邻,西部与辽宁西丰县以山为界,北与伊通县隔河相望的东丰县。平均海拔374米,幅员总面积252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万亩。全县辖14个乡镇,229个行政村,总人口40.6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0万人。          东丰县素以“梅花鹿之乡”著称于世,公元1619年为盛京围场,光绪初年被御封为“皇家鹿苑”,人工养鹿历史长达200多年。1947年,在东丰县诞生了第一家国营鹿场,第一个梅花鹿良种繁殖基地。东丰县是我国乃至世界人工驯养梅花鹿最早的地方,中国鹿业发展史也从这里写下了光辉的开篇。          

吉林省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长春市 红石砬小米 榆树钱酒 双阳梅花鹿 九台饮马河大米 榆树大米 五味子 鲶鱼 德惠肉鸡 长白山珍宴 满族八大碗 长春蹄花丝 长春酱肉 韭菜烙盒 松花江大米 真不同酱菜 雪衣豆沙
吉林市 万昌大米 黄松甸黑木耳 舒兰大米 吉林高粱酒 永吉柞蚕蛹虫草 黄松甸灵芝 东山白蜜 吉林乌拉满族民间音乐 福茂牌干椒 黏豆包 长白山野生猴头 新兴园蒸饺 红松籽 富春园火锅 砂锅老豆腐 掌上明珠
四平市 公主岭大米 伊通大米 双辽小米 双辽大米 公主岭玉米 双辽花生 四平玉米 熏兔 伊通鹿茸 玻璃叶饼 烤鳗鱼 梨树五味子 范家窑豆角 伊通蕨菜 伊通景台大葱 四平饺子
辽源市 龙泉春酒 梅花鹿 东辽黑猪 辽源蘑菇 凌镇有机大米 吉林特产:貂皮 鹿花盘 鹿鞭 玉米碴 吉林特产黑木耳 白山木画 肉血肠 野生的山菜 亮酒王 鹿茸血
通化市 集安板栗 辉南大米 梅河大米 新开河贡米 集安贡米 集安山葡萄 姜家店大米 通化山葡萄酒 柳河山葡萄 大泉源酒 集安五味子 集安边条参 集安鸭绿江咸鸭蛋 通化葡萄酒 柳河山葡萄酒 西江大米
白山市 抚松人参 松花石 长白山林蛙油 靖宇西洋参 松花石砚 长白山淫羊藿 长白山红景天 长白山蓝莓 长白山天然矿泉水 靖宇平贝母 抚松林下山参 露水河红松母林籽仁 酸菜白肉火锅 高山乌头 倒根蓼 万良镇人参
松原市 长岭粉条 扶余四粒红花生 乾安黄小米 前郭尔罗斯大米 三青山粉条 查干湖胖头鱼 乾安糯玉米 长岭葵花籽 腰坨子白根萝卜 乾安红辣椒 炭泉小米 新安镇辣椒 蒙古族四胡音乐 江边鸭蛋 满族荷包 剖生鱼
白城市 洮南辣椒 草原红牛肉 洮南万宝粉丝 白城绿豆 镇赉大米 白城燕麦 洮南黑水西瓜 洮南绿豆 通榆草原红牛 洮南香酒 白城油葵 白城甘草 酸菜白肉 杨麻子大饼 福顺辣椒
延边州 长白山人参 延边大米 延边苹果梨 延边黄牛肉 松花砚 敦化小粒黄豆 汪清黑木耳 安图黑木耳 安图大米 延边辣白菜 安图人参 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 朝鲜族跳板、秋千 吉林-茯苓 朝鲜族荡秋千、跳跳板 朝鲜族鹤舞

吉林省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