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吉林省 >>辽源市 >> 东丰县 >> 小四平镇

小四平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

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原来是清代盛京围场105围中最大的围“扎拉芬阿林的围”和著名的“扎拉芬阿林”。据“盛京通志”记载:“满语”“扎拉芬阿林”即是汉语:“寿山”,亦是围名,又是山名。这儿是大寒葱顶子山,地处磐石、伊通、东丰和东辽四县交界之处。古驿道交通要塞,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曾经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始祖居住之地。据庄福林著《叶赫研究》一书介绍:“叶赫那拉氏的始祖是蒙古人星根达尔汗,原姓土默特在五代的时候被到达此地的那拉部落招赘,改姓那拉氏。十六世纪他的后代祝孔革才移居现在的叶赫河畔,此地即是此城,也称璋城,是叶赫那拉氏的发祥地。具体位置就在扎兰芬阿林围内,寒葱岭山下-附近。”  历史  据清代大学士高士奇编撰的《扈从东巡日录》和南怀仁写的《鞑靼旅行记》记载:康熙二十一年(1682)三月十八日第一次到盛京围场,扎兰芬围,阿林山狩猎,驻跸于此,并赐名此山为寿山引至“奉天通至”卷二页一六二二《西安县志略》康熙东巡曾在这过生日,留下很多传说:一是辽源市龙山区的寿山镇寿山村旁边的“大寿山”二是龙山区福镇街的“小寿山”,实际康熙过生日的地址应是扎拉阿芬围的大寒葱岭山下,这里才是康熙率五千人马祝寿之地。因为寿山镇也是扎拉芬围辖地,西安县志略记载寿山镇寿山为康熙过生日之地也是事出有因。三是伊通营城子镇寿山水库旁边的寿山;四是桦甸市榆木桥子镇寿山村的寿山;五是吉林省舒兰市榆树沟乡万寿村附近的万寿山。实际上,康熙皇帝生日而得名的“寿山”,应该是小寒葱顶子。寒葱顶子山属于哈达岭支脉,北狭中阔,地貌为低山丘陵区,山脉纵横起伏重叠三百环山,构成复杂的峡谷底,山脉中上部较为陡险,下部较为平缓,最高峰海拔620米。位于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沙河镇。  乾隆十九年(1754)驻盛京围场内,曾赋《即事诗》赐盛京和两将军,诗曰“吉林围接盛京围,天府秋高兽正  肥。本是昔年驰猎处,山情水态记依稀。依缰执役两将军,率下从公各效勤。都是沛丰诸子弟,争先奋勇起风云。”皇帝的东巡和御驾行围,实际上是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同时,还特别强调“我朝行围不在于猎兽,而在于讲武,使其习熟弓马蓄练队伍。”康熙曾明确指出:“盛京围场”将围取鲜和骑射演武相结合,非徒为扑进口味(引至《大清会典事例》卷七0、七0九页)。  文化  辽源位于吉林省东南部,被誉为东辽河畔的一颗明珠。辽源的历史源远流长,清代这里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康熙皇帝曾钦敕“皇家鹿苑”。随着国家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由辽源关东盛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一手打造的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成为辽源一张响亮的城市文化名片。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长白山余脉辽源市寒葱顶国家森林公园内,东丰县沙河镇庆余村六组。建筑占地面积15公顷,规划占地面积150公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关东老城、关东古镇、关东古村落、皇家鹿苑、盛京围场、民俗博物馆、满族风情街、演艺培训学校、《雪域长白》大型情景诗画演艺、摄影棚、影视剧后期制作中心(数字机房)、剧组接待中心(宾馆兼张大帅府)等十三个功能区。形成年拍摄100(部)集影视剧,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的生产规模。建设总投资11606.63万元,平均年营业收入5320.42万元,利税942万元。项目建成后,按照文化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1︰7比例计算,将拉动相关产业1000余人就业,并对7大相关产业起到带动作用。  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位于吉林省辽源市寒葱岭国家森林公园内,是集影视拍摄制作、民俗生态观光旅游以及数字影视科技孵化基地三位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园区,突出了“盛京围场、皇家鹿苑、关东文化、满族风情”的特色。本园区是由著名电视制片人,辽源盛京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冷雪松先生出资建设的,将打造成为关东民俗文化及关东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藏地、聚集地、展示地,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影视拍摄基地。  截至到2012年7月,项目已经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省旅游局、吉林省发改委、吉林省环保局、吉林省国土厅核准立项并实施建设。被纳入《吉林省文化产业规划》、《辽源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辽源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辽源市重点项目提速规划》当中,为辽源市重点招商引资建设项目、被辽源市政府授予“创业示范基地”。  一区为关东古城:位于园区入口向沟谷里侧(北)150米处,是整个园区的核心景区部分。主要用于体现东北古城镇民俗、民情和乡土文化,同时满足东北题材的影视剧拍摄需要。  二区为古民俗村落:该区位于1区北侧,主体景观为昔日皇家鹿苑,以皇家围场和皇封鹿苑为内容。  三区为满族民俗一条街:即关东古镇,是关东满族民俗文化展示区,位于2区西北侧的沟谷台地之上,主景观为地主大院和周围散布的各种关东古民间作坊以及佃户平民的实居。  四区为皇家围场:该区位于3区西南侧的天然次生林地内,地势平坦,背景正依托神茸架主峰树丰林密、层峦叠嶂,建有皇帝行围临时驻跸处及各种大帐。  五区为女真原始部落:位于盛京围场北侧沟谷深处。搭建地窨子、马架子、木搁楞房、干打垒房,反映女真部落及关东原始先民繁衍生息之地。  六区为临时搭景地:位于5区西侧的沟谷台地之上,主要为其他剧组进入园区根据不同剧情需要临时搭景之处。  七区为古殿仙阁:该区为宗教文化区,位于6区正北方的山坡处,是园区重要标志物之一,也是影视拍摄重点景地之一。  八区为林地民俗文化区:区位于1区北侧,2区的东侧,以不同形式的林区建筑为主体,以林区民俗文化为内容,积极开展“林区乐”休闲度假旅游活动。  九区为少数民族文化区:位于8区东侧沟谷上端台地处,搭建早期朝鲜族民俗建筑群落,还可根据不同关东影视拍摄需要搭建其他少数民族群落。  十区为珍稀植物保育区:以寒葱扩繁保育为主,由于寒葱的药用价值相当于人参,曾做为御膳贡品倍受关注,为游客提供观赏、采摘和药用的特产基地。  十一区为森林生态保护区:为生态保护区,环绕古城及各功能区外围的天然林地,通过林下人工引种人参、刺五加、平贝母、天麻、灵芝、百合、草苁蓉等东北名贵中药材,将保护功能和多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十二区为接待服务中心:该区为接待服务区,位于1区和9区的东侧,主要功能是接待导游、信息商务、内景摄影棚、办公小区等。  十三区为其它小区:该区包括:休闲广场,布局在园区入口处连接古城楼,平时作为休闲草坪广场,影视拍摄时作为攻城掠地场景;月下荷塘,布局在关东古城西侧,延园区西侧水系,依据不同地势建多个接鳞次比荷塘,伴有小桥流水景色相连;野果采摘区,为神茸架东侧山梁,园区大环路两侧天然形成,并由多个天然形成的休闲草坪连成小区,以采摘山里红、核桃、榛子、林下菌类和人参、寒葱等中药材为主;民俗一条街购物中心,布局在园区主景“关东古城”内,两侧为明清古建筑店铺林立,为影视拍摄主景地,同时为购物功能区。  基地  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由著名影视制片人冷雪松等一大批国内著名的影视文化创作人员,制作了《军歌嘹亮》、《关东金王》、《关东渔王》、《小城交警》、《山里红》原名《角儿》等十余部描写关东大地上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人物的电视剧作品,这些作品全部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并荣获了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军电视剧“金星奖”一等奖;东三省电视剧“金虎奖”一等奖;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中国策划大会影视作品金奖等多项奖励。  园区将突出“盛京围场、皇家鹿苑、关东文化、满族风情”的吉林文化特色,打造成集影视前期拍摄、后期制作、民俗展示、影视作品发行、影视衍生产品销售及民俗生态观光旅游、数字影视科技孵化基地的综合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关东民俗文化、关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藏地和展示地,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该基地的建成也将填补全国清末民初历史桥段影视基地的空白,形成年拍摄100集电视剧的生产规模。正在筹拍的《关东鹿王》、《关东参王》、《关东药王》以及反映中国矿业发展的30集电视连续剧《大窑主》、歌颂当代中国农民精神追求的20集电视剧《七彩田野》在新建成的园区内拍摄,通过关东系列电视剧把吉林的历史、文化、风情、特产等通过荧幕推介给全国。

江城森林植物园

江城森林植物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吉林省江城森林植物园位于东丰县境内四(平)——白(山)公路303国道246公里处,西距东丰县城12公里,东距梅河口市9公里,交通便利,是集旅游、度假、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动植物园。从江城森林植物园仿古大门进入,自然景观如诗如画,园内山青水秀,花红草绿,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有林地、水面3.6平方公里,水上公园8公顷,内有游船和汽艇;林内铺设甬路3公里,构架吊桥、虹桥、长廊桥10余座;山中有原始次生林及10万余株多种人工林。园内有亚洲最大梅花鹿养殖繁育基地,其鹿产品久负盛名,享誉世界,是难得的滋补佳品。丛林中栖息着野鸡、狐狸、松鼠、獾子、灰鹤、山猫等多种野生动物。山间生长着中草药、山野菜、食用菌近千种。湖中有草鱼、鲫鱼、鲶鱼、武昌鱼、黄鳝、棒鱼等30多种野生鱼类,是垂钓的最佳场所。江城森林植物园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大批县内外游客。

寒葱顶国家森林公园

寒葱顶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寒葱顶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交界处的大小寒葱顶周围地域,公园规划区7480公顷。清初时期,被敕封为“皇家鹿苑”、“盛京围场”,清朝历代皇帝都曾到此行围狩猎,被誉为“肇迹兴王”的“龙脉之地”,有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寒葱顶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长白山脉哈达岭南部,地貌为低山丘陵区,山脉纵横起伏重叠,构成较为复杂的山峦峡谷台地。全区山脉中上部较为陡险,下部较为平缓。最高峰为小寒葱顶子,海拔620米,其余山峰400—600米。  公园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雨少,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  公园内小寒葱顶子为西南—东北走向,并以此为分水岭,分水岭北部和东部为松花江水系;南部和西部为辽河水系;北部和东部为伊通河发源地;南部和西部为东辽河发源地(拉津河)。区内河流多为季节河,径流量最大季节为7—9月份,公园南侧有小型水库一座(即安西水库),最大库容为970万m3。  丰富的森林季相景观是公园的一大特色,一年四季,是花的海洋,绿的天堂,美的仙境。初春,迎春、连翘鲜花盛开,草木蔓发,百鸟相鸣;盛夏,白桦、曲柳林木茂盛,忍冬、猬实灌木丛丛,绿荫沉凝,野藤缠绕,苔藓低伏,翠绿的叶片伴着轻柔的枝条,舞影婆娑,泛浪掀波。深秋,松林沉黛,枫叶似火,层林尽染,硕果缀枝,野果累累,百草含芳,漫天飘香。隆冬,群峰跌岩,风荡-,白雪皑皑,银装素裹,雾淞胜景,一望无际,千姿百态。  小寒葱顶特产的寒葱曾是朝廷的贡品,寒葱能治百病,比人参的药用价值还高,为稀有植物。在公园内的寒葱扩繁区游人可以沿游步道寻觅、观赏寒葱。  野营区、野生动物繁育区及动物放养区等园区,由原始天然次生林和部分人工林构成,在原有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的基础上,又配植的少量高大的红松、冷杉等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林景观。并在立地条件较干旱的地段和坡麓地带,分别片植或丛植了杜鹃、丁香、蔷薇、忍冬等花灌木,形成繁华锦簇的景观效果。  接待区、宗教文化区、盛京围场观展区、东北满族民俗园区根据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在保护和抚育好原有林木基础上增加了季相树和花灌木的种植,以保持其自然古朴的景观特色。  丰富的森林季相景观,构成一个“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鸟语花香的优雅休闲环境。森林公园内的高山深谷,茂密的森林及众多溪流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了隐蔽场所和生活条件,公园在这些区域设置投食槽、招鸟巢、饮水站等设施,仿效野生动物自然特性结合景观特征,使野生动物逐步适应后经常光顾,公园在动物散放区修建围墙式动物围栏,防止动物逃逸。小动物散放区引入野兔、松鼠、雉鸡等各类小动物,游客可近距离亲近小动物;大动物散放区引入野猪、狍子、黑山羊、狼等大动物,游人可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结伴或远距离观赏动物。  

金霖森林公园滑雪场

  金霖森林公园滑雪场在东丰县境内双鸭山的延续山脉上,距海拔600米的双鸭山主峰不到3公里。

西断梁山遗址

西断梁山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断梁山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东丰县一面山乡  年代:新石器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东丰县文物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西断梁山遗址位于一面山乡政府所在地东北的一座东西走向山脉上,背靠绵延起伏的群山;南临东去的梅河的主河道。南坡陡峭,山顶平坦开阔,实为依山傍水的形胜之地。遗址中采集到的石器有打制的长条状和略呈半圆形的刮削器,磨制的柳叶形石镞,陶器残片均为手制细砂,颜色多呈土黄、红褐和褐色。陶胎较薄,质地疏松。其中施纹陶片较多,其施纹技法分西种,一为刻划法,二为按压法,所见纹饰有典型的“之”字纹、“人”字纹,平行线纹、网格纹、波浪纹等富于变化的纹饰,这与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和浑江流域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都有较多的共性。其年代根据邻近地区同类遗址推测,大约距今五千年至三千年之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龙头山遗址

龙头山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头山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东丰县大阳镇龙头山村  年代:青铜时代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东丰县文物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遗址位于东丰县大阳镇宝山村西500米山岳岗地上,遗址分布范围较大,由三个小山头地点分布而成,地表遗物散布很丰富,主要有多种刀、斧、锄、镰等石器,陶器以罐、壶、豆为主要器形,壶沿下还常见戳刺点状纹。从采集这些遗物特点分析,该遗存应为年代:青铜时代。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瓦房顶子山石棺墓群

瓦房顶子山石棺墓群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瓦房顶子山石棺墓群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东丰县大阳镇内  年代:青铜时代  类别:古墓葬  管理单位:东丰县文物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瓦房顶子山石棺墓群是东丰县境内发现的一处规模颇大的石棚墓群,位于大阳镇卧牛村东北2.5公里的瓦房顶子山上。其西南300米许有一处属青铜时期的山猪圈沟遗址,西有一水库。这一带山地连绵,沟谷纵横,瓦房顶子山则是附近地区较高的一座大岭。墓葬修筑在连绵起伏的山脊上,随山就势自西南延伸约千余米。共发现15座墓葬。墓葬结构基本可分为二种类型。墓群的年代基本属于年代:青铜时代。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大架山遗址

大架山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架山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东丰县大阳镇大架山村  年代:青铜、汉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东丰县文物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遗址位于东丰县大阳镇南与梅河口市山城镇交界的一条东西向山岗上,遗址面积较大,1986年省考古所对此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主要出土遗物有铁钁、铁锤、石浇斗、陶罐、陶豆、陶碗和浅灰陶绳纹陶片等。据出土遗物特点分析,该遗址应为春秋旧中国晚期至西汉初。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东丰宝山遗址

东丰宝山遗址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宝山遗址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东丰县大阳镇宝山村  年代:青铜时代  类别:古遗址  管理单位:东丰县文物管理所  是否开放:否  宝山遗址的西南坡顶脊均可见陶片,山脊两侧有明显的人工修筑的数级阶梯,于阶梯的地表也发现了零星的陶片,遗物分布较为集中。总面积约有6万平方米。据采集的遗物考证,遗址含有早晚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晚期遗存叠压在早期遗存之上,其年代已达到两汉时期,早期遗存年代则在春秋战国之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高家庄

  东丰高家庄自然环境优美,内有果树野生林及小水库一座,原生态保护完好,野菜、野花遍地,可住宿,也可自己动手做菜,店家为您提供一切所需。美味有考全羊,自杀猪,野生鱼、飞鸭、农家散放鸡等。

盛京围场

  1895年,清光绪帝将“盛京围场”易名,钦敕“皇家鹿苑”,我市又首开贡鹿和人工圈养梅花鹿之先河,当时的赵家鹿场、马记鹿茸声名远播,闻名遐迩。开发此项目突出一个“猎”字和“鹿”字。据了解,目前国内外尚无同类项目。此项目新颖独特,独具特色,可成为我市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的龙头。  盛京围场”选址要有方便的交通条件,良好的植被条件、适宜的地貌条件,充沛的水源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占地面积近期在300公顷,远期在1000公顷左右。根据上述要求,拟选有一定养鹿历史和规模的东丰县横道河鹿场为基础,向外延伸至横道河镇和小四平乡,开发建设盛京围场(皇家鹿苑)和鹿品展览馆。  该区以放养梅花鹿、兔子、野鸡等动物为主,内设跑马场、滑雪场、马拉(狗拉)雪撬、溜冰场、靶场,备有马匹、弓箭、清代皇帝服饰供游人游玩,占地规模不小于200公顷。该区主要以鹿产品的展览、加工、出售为主,兼营人参等其它土特产品及清代仿制品,该区设有宣传廊、鹿产品展览馆及加工等设施。即展览、加工、采购一条龙服务。  修建“避暑山庄”、“行宫别院”等仿清建筑,建筑特色以满清风格为主,设有旅馆、别墅、情侣屋、木制马架等。以满族风格、习俗的鹿产品为主体,开发出各种土特风味食品,让游客观光的同时,品尝具有地方风味的食品。  主要饲养地方适宜物种及各种人工养殖动物,供游客观赏及其它用之。包括人工养殖和加工地方特色山珍野味,主要以山野菜为主,辅之以其它绿色蔬菜,游客可亲自采摘、品尝、购买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南照山公园

  南照山公园旅游区位于东丰县城中心,总面积158公顷。园内的主要植被为长绿针阔叶混交林,树木浓密,四季常青,建有现代化游乐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供游客休闲旅游。

东丰梅花鹿

  东丰型梅花鹿近100多年来在国内外一直享有盛誉。东丰梅花鹿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东丰县。除被引种到本省各地之外,还被引种到北京、内蒙古、青海等十几个省、自治区、市达10000余只。   该鹿体型较小,体躯较短。成年公鹿体高、体长、体重(平均数)分别为98厘米、92厘米、100千克。成年母鹿体高、体长、体重(平均数)分别为80厘米、85厘米、62千克。其茸型呈典型的三圆:主干圆(即梃管圆)、扈口圆、嘴头圆。眉枝分生部位高,角基距较宽。夏季被毛呈米黄色,花斑稀疏、较大,背线不明显。生产茸量:上锯公鹿的成品茸单产达0.9千克左右。母鹿的繁殖成活率达70%~90%。育种方面应保持本类型优选繁育。    东丰县是被全球所公认的,世界人工驯养梅花鹿的发源地,该地区位于吉林省的中南部,地处辉发河上游,属于一个一水四分田却有五山的半山区地域。在清朝就被开辟成为盛京德围场,在历史上被称为“皇家鹿苑”。然后于1902年的8月4日(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一日)设置建县,现隶属于吉林省辽源市。该地区素有“中国梅花鹿之乡”的美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三个民间绘画画乡之一。          西南与辽宁省清原县接壤,东南与梅河口市毗邻,西部与辽宁西丰县以山为界,北与伊通县隔河相望的东丰县。平均海拔374米,幅员总面积252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万亩。全县辖14个乡镇,229个行政村,总人口40.6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0万人。          东丰县素以“梅花鹿之乡”著称于世,公元1619年为盛京围场,光绪初年被御封为“皇家鹿苑”,人工养鹿历史长达200多年。1947年,在东丰县诞生了第一家国营鹿场,第一个梅花鹿良种繁殖基地。东丰县是我国乃至世界人工驯养梅花鹿最早的地方,中国鹿业发展史也从这里写下了光辉的开篇。          

亮酒王

   亮酒王酒业有限公司所产的 “亮酒王”酒是由皇家猎酒延续至今。追溯历史,它与皇家围场有不解之缘。公司地处长白山余脉,辉发河上游,这里山川秀美,水质酣冽,于二000年移址新建后占地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员工总数580人,年产一万吨优质白酒。 “亮酒王”酒是由皇家猎酒延续至今。追溯历史,它与皇家围场有不解之缘。据史料《鹿苑二百年志》记载:后金天命年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巡幸此间,感叹地宝物华,遂辟作皇家围场。驻守此地的卡伦兵骁骑校尉以当地酿造的酒供奉帝王围猎之需。据清史记载: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均到过吉林省东丰县境,大肚川(公司现址)行围狩猎,帝王们誉赞此酒为“皇家猎酒”。这就使得久负盛名的清代皇家酿酒技术在此间得以流传。《东丰县志》记载是起始于1902年的刘家烧锅。1949年东丰新东酿酒厂成立,使皇家酿酒技术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亮酒王酒业有限公司地处长白山余脉,辉发河上游,这里山川秀美,水质酣冽,盛产优质水稻、高粱。又是满语史称(舍力围),泉眼之乡的意思。1992年4月经吉林省地矿局专家组化验,检测认定泉水中含有锂、锌、硒等21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亮酒王酒以优质矿泉水和当地无化肥、无污染的优质大米、高粱酿造而成,具有独特的酒香,亮酒王酒业所继承的窖池窖泥源于1902年的刘家烧锅,至今还藏有1958年的陈酿,这些都为酿造优质亮酒王酒提供了可靠保证。亮酒王酒聚炼皇家百年工艺之精髓,采天地之精华,酿人间之琼浆,真可谓万韵飘香,品质大成。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小四平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小四平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