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哈尔滨 >> 道里区 >> 新农镇

新农镇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同年,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  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索菲亚教堂是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11月,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2日至9月2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扩建索菲亚广场7000平方米,辟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以宣传、弘扬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  2000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组织扩建了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广场、中心休闲广场及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设工程。并于当年10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扩建后的建筑艺术广场面积由6000平方米增至10000平方米,中心广场面积36154平方米。  圣·索菲亚教堂内部现现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HarbinArchitecturalArtGallery)”对公众开放,《哈尔滨城市建设规划展》在馆内展出,共分“历史名城”、“建设历程”、“规划明天”三个部分,系统展示了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现代化大都市嬗变历程,以及城市未来发展前景。  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设工程于2001年7月1日竣工对外开放,地下展馆总建筑面积3972平方,是哈市首次建设的现代化展馆,共分展览、演示、接待、办公、沙盘控制、展品贮备等六个区域。位于展馆中央的是1:600的哈尔滨城市建设规划沙盘,总面积396平方米,表现市区面积142.56平方公里,涵盖了南岗区、道里区、道外区、动力区、香坊区五个行政区域。  历史意义  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圣·索菲亚教堂在推动哈尔滨市多元文化建设,促进哈尔滨市对外开放、友好往来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交通:游客可从哈尔滨市乘1、2、13、15、64、66、113路等公交车,到哈一百或时装大厦下车即可到达教堂。  门票:25元   黑龙江哈尔滨市

金河湾湿地公园

金河湾湿地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金河湾湿地植物园位于哈市道里区机场路23公里处,规划面积1886公顷,景色怡人,毗邻太平国际机场,交通便捷,风景秀丽,水产、自然生态资源丰富。    金河湾湿地植物园是哈市近郊唯一拟建的自然保护区,被专家称为绿色的肺叶,360个古泉眼集成的247公顷的太平湖碧波荡漾,湖中盛产几十种野生鱼虾。每逢盛夏之际,太平湖周边湿地栖息着大群的天鹅、白鹭、野鸡等。2000年从加拿大引进的新鱼种——大眼狮鲈鱼也以纯绿色的姿态在湖中繁殖成群,为今年的金河公园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湖南岸的230公顷原始草原800年前曾是金兀术的牧马场,湖北岸有127公顷土地,森林茂密,绿草如茵,风景如画。    金河湾湿地植物园是哈尔滨市政府“九五”规划和黑龙江省政府“十五”规划中旅游开发重点项目,现已正式对外开放。游人在这里可以尝到地道的东北农家菜。太平湖盛产的野生无污染的鱼宴闻名遐迩。游人在这里还可以泛舟,在湖上饱览湖光山色,参加钓鱼比赛和浪漫的篝火晚会。住水上别墅,让您深深体会到世外桃源的感觉。    金河湾湿地植物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同时被团中央定为“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    位置:景区位于松北区江湾路,阳明滩大桥与四方台大桥之间。    公交:市民乘坐13路公交车(博物馆—科技创新城)在终点站江北科技创新城下车后,再乘坐13路(金河湾专线,约20分钟发一次车)可到达景区。    自驾:松北大道转盘—江湾路—前行五公里—金河湾湿地植物园。  

索菲亚广场

索菲亚广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索菲亚广场位于美丽的松花江南岸,占地5万平方米,以其独特的建筑景观、欧域风情闻名于海内外。区内标志性建筑——索菲亚教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07年,曾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规模宏大,雄伟壮观。中心休闲广场、建筑艺术广场均为景区内敞开式文化广场,夏日绿草茵茵、花团锦簇.音乐喷泉翩翩起舞、多姿多彩;冬日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大型冰景气势恢宏、风光独特。景区建有现代化专业展馆,内设大型城市建设规划沙盘,比例为1:600,总面积近400平方米,堪称一绝。景区内镭射厅、信息港、影吧、淄旱冰及啤酒广场、冷饮广场等休闲娱乐项目和服务配套设施齐全,定期举办的“哈尔滨老照片展”、歌舞晚会等文化活动,吸引了中外游客来此休闲娱乐、观光旅游。  索菲亚教堂需要购买门票进入。进门正前方向上望有一幅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复制品。广场四角有一些卖俄罗斯商品的小店。  建筑特点  中心休闲广场、建筑艺术广场均为景区内敞开式文化广场,夏日绿草茵茵、花团锦簇.音乐喷泉翩翩起舞、多姿多彩;冬日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大型冰景气势恢宏、风光独特。景区建有现代化专业展馆,内设大型城市建设规划沙盘,比例为1:600,总面积近400平方米,堪称一绝。景区内镭射厅、信息港、影吧、淄旱冰及啤酒广场、冷饮广场等休闲娱乐项目和服务配套设施齐全,定期举办的“哈尔滨老照片展”、歌舞晚会等文化活动,吸引了中外游客来此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索菲亚广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最佳时间  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年平均温度3.6℃。前往哈尔滨旅游,最佳的季节是以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此时,满目的银装素裹,虽然寒冷,却到处可以看到与江南水乡迥异的雪地冰天景色;另外,7月至59月的夏季,对游客而言,绝对是理想的避暑佳季。  交通路线  乘1、2、13、15、64、66、113路到哈一百或时装大厦...乘1、2、13、15、64、66、113路到哈一百或时装大厦下车;乘坐53及114到中央大街站下车  13路约50分钟/11.9公里哈尔滨市610米步行至市政府站4站乘坐29路,在市人大站下车5站乘坐13路,在联升广场站下车160米步行至索菲亚广场

北方现代都市农业旅游示范园

北方现代都市农业旅游示范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北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位于哈市道里区城乡路288号,占地12.7公顷,拥有从荷兰引进的大型玻璃温室2栋10140平方米,美国GF-80型温室1栋1070平方米,高效节能日光温室8栋3400平方米,植保温室1栋、加温温室2栋共1500平方米,塑料大棚20栋13340平方米。  园区内有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展示,种植了多种名、特、优、新等珍稀蔬菜品种,诸如:紫背天葵、食用仙人掌、苦苣、菊苣、火焰菜、蛋茄、金果茄、观赏椒等。“植物克隆”、“农业产业化生产”在这里都得以实现,夏季这里有320米长最富特色的瓜菜长廊,种植有40余种奇形怪状的瓜果,冬季,这里更是“绿色的海洋”,生命在这里永无休止。  在国家、省市等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2000年示范园被哈尔滨团市委命名为“哈尔滨市青年科技示范基地”,2001年,被市委宣传部和市教委联合命名为“哈尔滨市青少年绿色农业实践基地”,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点)”、2003年被评为“黑龙江省旅游示范点”,并作为黑龙江省农业上唯一一家被推荐评选“国家旅游示范点”的农业单位,对园区发展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年来,园区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10万多人次,带动农户200多万户,建立分支基地15处;接待国、内外游客和涉农教育的中小学生30多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并成为北方区域内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样板    哈尔滨北方现代都市农业旅游示范园

哈尔滨市道里区文化馆

  哈尔滨市道里区文化馆始建于1946年,是东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城区文化馆。现馆址位于道里区经纬街281号,馆舍面积2802.25平方米,拥有可容纳530人的剧场、17个活动厅室,群众文化活动使用面积达总使用面积的80%以上。  我馆在职人员24人,其中专业人员22人,专业素质和辅导能力过硬,是一支精干敬业的群文工作者队伍。我馆坚持以文化惠民为导向,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服务机制,繁荣群众文化舞台,积极推动文化机构免费开放,提升文化惠民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变化的文化需求,打造文化工作新格局。  道里区文化馆实现了馆舍阵地、设施全部向群众免费开放,做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同时开展大量的活动,力争免费开放活动效益最大化。免费开放剧场和展览厅、舞蹈排练室、器乐排练厅、少儿排练室、钢琴教室、综合活动室、美术培训室、诗书画活动室、京评剧茶座等活动厅室,现有36支群文团队在免费利用馆舍阵地开展排练活动,馆舍阵地设施满负荷运转,每天从早5:30到晚8:30,周六周日正常开放,为这些团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受到参加免费活动的广大群众的首肯和赞扬。  在免费提供场地设施的同时,我馆还多方安排团队和群众参加大型群文活动的机会,做到免费开放活动具有丰富性和趣味性,以增强免费开放活动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我馆三年来安排这些团队和群众参与的大型群文活动一百五十场以上,如每年我馆借助冰雪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迎新年音乐会、“迎接十八大、欢度国庆节”、创建文明城市、送文化下乡、市、区邻居节、道里区艺术节等大型活动的契机,安排群文团队和群众参与大型群文活动。  我馆的同心合唱团、太阳岛合唱团、舞蹈团、时装表演团、红叶诗词书画研究会等39支团队,在哈尔滨市“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活动、道里区争创国家文明城市系列活动、第四届魅力道里艺术节、亚洲艺术盛典——魅力中国系列活动、哈尔滨市第七届邻居节暨道里区第八届邻居节启动仪式活动、高雅艺术书画进社区活动、“热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走进哈尔滨活动等大型活动中,都积极参与,献歌献舞,挥毫泼墨,施展才艺,展示了强大的阵容实力和免费开放的丰硕成果。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街281号  乘车线路:哈尔滨市内乘13路区间公交在道里十二街道站步行280米可达。

果戈里大街

  果戈里大街建于1901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18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和"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围绕市中心-台广场周边拉起了街基,果戈里大街出现了雏形。1902年,秋林公司为扩大经营,将位于香坊的分公司迁至南岗大直街与果戈里大街交汇处,并盖起了楼房,从此,围绕秋林公司左右兴起多家俄国人的商号、药店等。果戈里大街也逐渐开始夯实和扩展。  果戈里大街原名新商务街、果戈里街。1925年改为义州街。它位于南岗区中部,南起文昌街,北至一曼街,全长2 642米,原为方石路,1987年改铺柏油路面,车行道宽12~21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4米,步道板铺装,为市一类街路。1958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视察哈尔滨时题词"奋斗"而改称为奋斗路。2003年9月28日改称果戈里大街。  在这条大街上,保留很多古老和新型的建筑。和平电影院的建筑带有文艺复兴和歌特式尖顶尖券的浪漫主义色彩;亚细亚电影院是典型的古典复兴式建筑;大街中心的秋林公司是俄人开办的跨国公司,是反映新运动思潮的建筑;大街南侧的花园小学校原为日本总领事馆,是栋博采众长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对面的领事馆的官邸,现为省外事办公室,堪称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经典之作;在沿街两侧众多的异国情调的建筑群体中,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最为突出,最具有俄罗斯建筑风格;果戈里大街另一个优势是有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俄罗斯商品民间贸易街区,主要经营来自俄罗斯的旅游纪念品,为此,当地政府大手笔的规划使果戈里大街提档升级,建设真正意义的俄罗斯风情一条街。  为了展现历史岁月,满足人们的怀旧情结,哈尔滨的有轨电车再现果戈里大街上,让人们重温"老镜头",再现旧风情。改造后的果戈里大街成了一条文化名街,道路两侧为现代马蹄石,每隔一段镶嵌一块刻有黑龙江历史文化名人名典,名歌名曲和名著的大理石石板,以展示黑龙江的历史文化和底蕴。

黑龙江省博物馆群力分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群力分馆暨哈尔滨市松花江文明展览馆,是黑龙江省博物馆与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合作推出的旨在展现金源文化与松花江流域文明的大型现代综合展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群力分馆位于哈尔滨群力新区东区,是金河主题公园的景区组成部分之一,展馆建筑风格以大型的覆土式建筑为主体,展馆陈列面积2702平方米。   金源文化是从广袤黑土地上孕育生长起来的奇葩,是哈尔滨城市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地域文化核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传承而生生不息,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融合作出了突出贡献。  唯美的风格建筑、格调鲜明的场馆设施和历经十次修改而成的展馆的陈列设计共同打造出了《松花江的记忆——金源文化》展馆这一迄今为止,兼具当代高新科技、尖端高水平、极具含金量的金源文化精品陈列展馆。该展馆也是黑龙江省博物馆自1998年以来,十余年来负责的最大的基本陈列,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同时,展馆的成功开幕也达成了金源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对松花江流域文明的研究,对哈尔滨城市文化的概括都具有积极地贡献作用,展馆本身也成为了哈尔滨这座没有城墙的城市中多元文化融合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展馆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陈列,让观众从展览之中感悟到女真族系的璀璨、金源文化的厚重以及白山黑水中的地域文化;透过丰富的历史信息,让观众触摸到历史车轮在这方热土上留下的轨迹,体会到从远古中走来的女真人及其后裔为开拓这方热土曾付出的艰辛;在用触觉去感悟历史进程的同时,用心去感受女真民族创造的金源文化精神,尤其是勤劳勇敢、不畏-、勇往直前的民族性格与今天哈尔滨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的一脉传承。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群力新区东区景江西路与群力大街交汇附近  乘车线路:哈尔滨市内乘110路环线或111路公交在群力公交首末站下车可达。

哈尔滨科学宫

哈尔滨科学宫为科普教育基地。  哈尔滨科学宫是一座俄式建筑,前身是犹太人的侨民商务会馆,建于1902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是国家二类保护建筑。1963年,辟建为哈尔滨科学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宫是哈尔滨人十分熟悉的科技文化娱乐场所,也是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地,当时国家和省市很多科技会议、学术研讨、科技交流活动都在这里进行。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科学家钱学森、周光召等都曾莅临科学宫交流学术成果并参观指导工作。  2006年8月,科学宫经过整体维修改造后,向市民开放。重新开放的哈尔滨科学宫用于科普展览教育的面积达4000平方米,展品及活动区主要面向12岁以下儿童设置,可同时容纳200余名儿童进行科技活动和参观游玩。  改造后的科学宫,淘气堡、跳蛙、攀岩、多米诺骨牌、建筑工地、电脑多媒体工作室、电脑机器人工作室,以及森林网吧、太空椅、滑翔机、龙卷风、汽车模拟驾驶,每一件展品、每一项设施都可以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科学的奥妙。  在科学宫,还有黑龙江省唯一的青少年工作室。在这里,儿童专用的小机床、小钻床、小锯床等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亲手操作小机床,进行加工制做活动,锻炼创新和动手能力。另外,“神舟”五号遨游太空后返回地面的太空返回舱模型也作为展品落户在哈尔滨科学宫内。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上游街23号  乘车线路:哈尔滨市内乘8、113等路公交车在上游街下车可达。

哈尔滨松柏生态园

  松柏生态园二期工程规划占地11万平方米,位于一期工程东侧,毗邻水上公园,与河松、河柏、瑞江小区相近。园内绿化仍以森林生态为主,突出自然植物群落、自然生态特色和自然野生情调。  自西向东设计5大主题广场,主要有秀林享荫广场、松情柏韵广场、都市闲情广场、生命乐章广场和康乐方圆广场。每一个广场的设计都以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突出一个广场一种休闲空间。秀林享荫广场占地1360平方米,以两组风格各异的观赏树木为主,建设林下广场,主要为游人休闲赏景提供空间。松情柏韵广场占地700平方米,以整形植物景观为主,设置松叶形花架,巧妙地将部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  都市闲情广场占地1780平方米,以大型景观灯为竖向主景,以环廊和花卉为衬托,营造五光十色鲜花烂漫的炫彩世界。生命乐章广场占地1600平方米,以园林小品为主,地面用花草铺设彩色地毯,形成富有韵律节奏的广场空间。康乐方圆广场占地2560平方米,以景石和七彩门廊为主,诠释康乐方圆广场的主题含义。  五大广场由环形林荫道贯通连接,游人可踏着彩色仿真石小路进入各个广场休闲。园内树木既有忍冬、南蛇藤的冬果树种,也有桦树、枫树、槭树等乔木树种,一年四季松柏生态园可给游人带来夏观景、冬赏绿、秋看色大自然景观。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河松街213北侧  乘车线路:哈尔滨市内乘91、86、61、12、92、206、93等路公交在河松小区站下车可达。

哈尔滨市斯大林公园

  哈尔滨市斯大林公园始建于一九五三年,南临中央大街,北临孕育龙江儿女的母亲河松花江,东至滨洲铁路桥,西至小九站,全长1750米,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是顺堤傍水而建的带状型开放式公园,也是闻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与风景秀丽的太阳岛隔江相望。  一九九八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使公园的设备设施遭到了严重的损害,为修复斯大林公园,哈尔滨市政府投资亿元,于二00一年对沿江一线彻底维修和改造,截止到二00三年斯大林公园沿线全面竣工,改造后的斯大林公园,以“绿色”为主基调,园内种植各种树木四千多株,各种花包、花池五十多个,占地面积五千多平方米,草坪占地面积一万六千平方米,大小立体化坛12处,绿化覆盖率达80%,“园中园”鲜花夺目,浓郁芳香,吸引无数游人驻足观赏。人行路面全由大理石或水磨石铺设,还增设了休闲椅、欧式园灯、健身器材以及洗手池、公厕等众多服务设施。  夏季江风送爽,绿树成荫,仿欧式的古典艺术建筑和半悬在松花江水面中的江上俱乐部,滨洲铁路桥以及十六组艺术雕塑座落在五颜六色的花坛、绿篱、草坪之中。宽阔碧绿的松花江是一个天然的好浴场,彩色声控灯和喷泉交织在一起,映衬着防洪纪念塔,使斯大林公园的夜色更加美丽诱人,冬季可以放眼观赏北方冰雪世界,让人们赏心悦目。  今天的斯大林公园已真正成为集旅游、避署、餐饮、休闲、健身、赏冰雪为一体多功能一年四季全方位,为游人服务的开放式公园。

哈尔滨马迭尔宾馆

哈尔滨马迭尔宾馆为哈尔滨文物保护单位。  马迭尔宾馆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89号,始建于1906年,1913年竣工,原名马迭尔旅馆,建筑属新艺术运动风格,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宾馆是旅游涉外宾馆,是中国友谊旅游饭店集团成员单位。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路易十四式建筑。宾馆位于繁华的中央大街,北倚风景秀丽的松花江,东临冰灯游园会展(兆麟公园),交通便利,是哈尔滨文化娱乐、商业活动中心地带。  马迭尔宾馆既具有欧洲建筑风格、豪华典雅、古朴新奇,又有浓郁的现代气息。拥有标准间、单人间、豪华套间、复式套间;设有各具特色的中、西餐厅,可同时容纳480人宾馆还附设俄式风味冷饮厅、商场、酒吧、美容美发、多功能厅、游泳池、网球场、KTV包房、出租汽车公司、旅行社、饭店管理公司、商务中心等一应俱全,是集吃、住、行、购物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理想场所。  马迭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于2009年9月18日举行揭牌仪式。马迭尔宾馆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是中国近代许多重要事件的历史见证,曾接待过宋庆龄、李立三、郭沫若、马寅初、四大名旦等历史文化名人,特别是1948年9月—11月,新政协筹备活动在这里进行。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89号  乘车线路:哈尔滨市内乘74、94、64、103、1、16、101等路公交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道里七道街)站下车步行210米可达。

黑龙江省美术馆

  黑龙江省美术馆坐落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33号,毗邻省城著名景观圣·索菲亚教堂。馆舍为三层,建筑面积3000㎡,始建於1912年,具有典型的十九世纪欧洲建筑风格,1986年被确定为省级一类保护建筑。黑龙江省美术馆为造型艺术博物馆,是具有收藏美术精品、组织学术研究、进行审美教育和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等多种职能的永久性国家美术事业机构。  始建于196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馆较早的省级美术馆,也是黑龙江省唯一公益性官方造型艺术博物馆。馆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级保护建筑。  黑龙江省美术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两个展厅,展线长度为220延长米。馆藏作品4000余件,以北大荒版画为主流的黑龙江版画及俄罗斯当代油画藏品为特色。  建馆以来,黑龙江省美术馆成功举办、承办了包括全国性活动在内的数十项大型美术活动,对外艺术交流频繁。特别是2007年馆庆45周年以来,根据自身地域与文化特色,积极搭建多元社会互动平台、组建志愿者团队,多次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当代版画展、馆藏作品全国巡展,国际艺术邀请展、国际艺术交流展以及各类学术研讨活动,以地域美学研究为基础,努力拓宽展览、收藏、公众审美教育和交流推广渠道,同时对黑龙江、中国乃至国际当代美术发展给予足够的文化关注和理论探索。  

哈尔滨朝鲜民族艺术馆

  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成立于1950年1月2日,位于哈尔滨市安升街85号,馆舍面积9336平方米,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009年度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黑龙江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   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属于纯公益-业单位,主要职能是丰富和活跃哈尔滨市朝鲜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建立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和谐民族文化。  朝艺馆设有文艺辅导部、少儿辅导部、美术部、摄影部、对外交流部、《松花江》编辑部、人事教育科、行政办公室等科室。  2006年,哈尔滨市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以房产置换的方式增加了朝鲜民族艺术馆的面积,由原来的3700平方米扩大到9336平方米,同时又倾注近千万元资金维修改造新馆舍,为朝鲜民族艺术馆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完善功能设施提供了良好条件。   以新馆落成为契机,在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朝鲜民族艺术馆增设了安重根纪念馆、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哈尔滨朝鲜族百年发展史展馆、朝鲜族图书馆等,拥有了朝鲜族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小剧场、多功能展厅、声乐教室、器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摄影棚、影像制作室、29个艺术辅导教室和排练室等公共文化服务场地,成为我市唯一的集教育、培训、组织、展览于一体的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中心。

哈尔滨顾乡公园

  哈尔滨市顾乡公园地处松花江南岸,依托顾乡大坝建成。西起江堤零公里(华兴街),东至河洛广场(松花江公路大桥),全长2860延长米,占地37、4公顷。系开放式滨水公园。  早在建园前,这里是一道土坝,南靠一条混生林带,北临松花江,堤下还有一片草滩,荒草丛生,人迹罕至,风景秀丽,野趣天成。  1987年开始建设公园,由防洪通道和子堤两部分组成,开发面积为11公顷,于198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自2004年4月至2006年,分三期续建堤下,即松柏生态园。2004年9月30日迎接首批游人。使公园可观赏面积增至37.4公顷,现己形成四季园----防洪通道和子堤上观赏面积为11公顷,松柏生态园----堤下观赏面积为26.4公顷。它是我市沿江52华里带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城市堤防、园林建设、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带状滨水公园。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河洲街41号  乘车线路:哈尔滨市内乘91、86、61、12、92、206、93等路公交在河松小区站下车可达。

斯大林公园

  斯大林公园建于1953年,原名"江畔公园"。公园位于市区松花江南岸,西至九站公园,全长1750延长米,是顺堤傍水建成的带状形开放式的公园,与驰名中外的"太阳岛"风景区隔江相望,占地面积十万零五千平方米,它以仿造俄罗斯古典式建筑风格和遍布全园五颜六色的"五色草花坛"及分布在绿地之间的"天鹅展翅"、"三少年"、"起步"、"跳水"、"舞剑"等十六组各种艺术雕塑而名扬海内外。是沿江堤修筑的东西长千米,南北宽50米的规则式的公园。  它吸收了欧洲园林风格并加以完善提高,具有和北方人一样的质朴、粗扩的特色,在全国众多的公园中独树一帜,别具风采。园内的花坛,雕像,草坪。座椅,圆灯,栏杆和俄罗斯古典玩具式建筑,新颖别致,构成了童话般的美妙世界。  50年代以前,这里是铁路专用线和航运码头。1953年建成由花坛、树木、俄罗斯古典玩具式建筑、罗马回廊、坐椅、护拦及哈尔滨市人民防洪纪念塔等组成的顺堤傍水、别具一格的带状开放式江畔公园。  夏季,园内绿草茵茵,一排排高大的乔木为游人送去片片荫凉,万紫千红的鲜花向游人竞相开放;宽阔清澈的松花江上,微风拂拂,小船轻悠荡漾;烈日炎炎的沙滩上,五彩缤纷的帐篷争奇斗妍;江水中,嬉水的人们欢声笑语,热闹异常。冬季,公园银装素裹,冰雪奇丽,观赏树挂,乘冰帆、雪橇、令人心旷神怡。整个景区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因俄罗斯古典式建筑风格而闻名。同时也是哈尔滨的象征,是为了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两次特大洪水而建立的。  公园内还建有体育馆、青年宫、浴场、江上俱乐部等体育文化娱乐场。隆冬时节,公园银装索裹,玉树琼枝,一派北国风光,是观赏树桂,开展冰帆、冰橇、滑冰和冬泳等活动的好场所。集观赏、购物、娱乐于一体。在这里,可以观赏色彩鲜明的大地艺术造型作品,可购买特色旅游商品和俄罗斯商品,可施展才华自由创作冰雕雪塑,可乘坐巨型冰滑梯由堤上直接滑进江上景区。  

哈尔滨犹太新会堂

  哈尔滨犹太新会堂始建于1918年,面积2400平米,是中国最大的犹太会堂。2006年,为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对会堂进行了修缮,馆内陈列有“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展”,展示了20世纪中叶犹太人在哈尔滨的生产、生活状况。  哈尔滨犹太新会堂始建于1918年9月,1921年竣工,主体颜色红白相间,落落大方。现有面积2673平方米,为二层楼,最多可容纳500人进行礼拜活动。主入口处(位于经纬街)为三开门,突出部分的4个廊柱擎起尖券高门,既突出了入口,又加强了进深层次,同时还可以有较强的光影变化。左右两侧墙体上分别有双层尖券式木窗。  会堂后入口上层为三组六个尖券式木窗,下层中间为尖券式入口,两侧仍有木窗。木窗虽没有老会堂那种复杂的装饰,但仍不失简洁大方,每个木窗上都镶有犹太建筑特有的六角圣星。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街162号  乘车线路:哈尔滨市内乘111路、888等路公交在经纬街站下车可达。

哈尔滨红肠

   原名里道斯,是从俄罗斯传入,已有近百年历史。采用传统欧式生产工精工细作,选项材考究,因此产品始终保持表面枣红鲜艳,光泽起皱,熏烟芳香,美味,质干的特点,哈尔滨人的骄傲,亦令外地人倍感过口不忘,哈尔滨一大怪,面包像锅盖”,这种象锅盖的面包就是“大列巴(俄语面包,作工复杂以啤酒经三次发酵为酵母,口味独特。在烘烤面包的时候,要将柞树等硬杂木材放入烤炉之中,将壁炉熏出木头的香味,然后把面包放进炉子里,这样烤出的面包也会有木头的清香。大列巴已经是哈尔滨的地方特产,外地来哈尔滨的游客都要买上几个带作纪念。   哈尔滨最经典的吃的就是红肠和干肠。红肠又称灌肠,因是一种由国外传入的技术,故称西式红肠。红肠的外观是枣红色,经过数小时的烟熏,但是表面没有浮灰,用白色的纸巾擦拭,纸巾上不会染上任何颜色。红肠是可以直接吃的,吃的时候要把表皮也一块吃掉,红肠的味道是大蒜味的,里面还有许多肥肉丁,可以夹在大列巴里,味道极佳。   制作西式红肠原料易取,肉馅多为猪、牛肉,也可用兔肉或其它肉类;肠衣用猪、牛、羊肠均可。其制作过程也较简单,只要配料合适,其成品香辣糯嫩,鲜美可口,与香肠相比,显得不油腻而易嚼,有异国风味,很受欢迎。   红肠原本来自俄罗斯,在1913年由一个叫做“爱金宾斯”的技师传到中国,最早生产红肠的企业是“哈尔滨肉类联合加工厂”,也就是现在著名的“哈肉联”。另外,还有两家依旧采用传统原木熏制工艺的红肠生产厂家,即老哈红肠和秋林的里道斯红肠。   

秋林大列巴

  秋林大面包实际是典型的俄罗斯大面包,俗名“大列巴”,面包几乎比现在家庭用的蒸锅还大,由于在中国只有哈尔滨有正宗的烘烤俄罗斯面包的传统面点师和设施,成为当地的特色食品。俄罗斯的农村每个村庄一般只有一个面包炉,各个家庭到这个面包炉定期烤一批面包,平时只在家中吃储存的面包,因此面包制作的非常大,吃时切下一片。由于历史悠久,发展出制作大面包的传统技术。大面包比小的香味浓郁,适宜储存,另有一番风味。   

新兴露地无公害蔬菜

  道里区是全国百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是黑龙江省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新兴村是露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是典型的露地蔬菜节水灌溉示范区。该村农业生产主要以春、夏,秋菜生产为主,生产品种有西葫芦、甘蓝、豆角、茄子、柿子等。该村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保证农作物及时定植、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同时也提高了抵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哈尔滨熏鸡

  原料配方原料:要求选择肥嫩母鸡。   辅料:配制老汤标准是:清水100公斤,粒盐8公斤,酱油(原汁)3公斤,味精50克(汤的浓度在波美,5度左右,色浅加酱油,味淡加盐),花椒400克,大料400克,桂皮200克(这3种调料共同装入一个白布口袋,每煮10次更换1次),鲜姜(切丝)250克,大葱(切段)150克,大蒜(去皮)150克,这3种料也合装入一个白布口袋,鲜姜每煮5次更换一次,葱蒜每煮一次更换。老汤配好后,放入锅里加热。   制作方法:   1.屠宰:鸡宰后,彻底除掉羽毛和鸡内脏后,将鸡爪弯曲装入鸡腹内,将鸡头夹在鸡膀下。   2.浸泡:把宰后的鸡放在凉水中泡十一二个小时取出,控尽水分。   3.紧缩:将鸡投入滚开的老汤内紧缩10~15分钟。取出后把鸡体的血液全部控出,再把浮在汤上的泡沫捞出弃去。   4.煮熟:把紧缩后的鸡重新放入老汤内煮,汤温要经常保持90℃左右,经三四小时,煮熟捞出。   5.熏制:将煮熟的鸡单行摆入熏屉内,装入熏锅或熏炉。烟源的调制,用白糖1.5公斤(红糖、糖稀、土糖均可),锯末0.5公斤,拌匀后放在熏锅内用火烧锅底,烧着锯末和糖的混合物,使其生烟,熏在煮好的鸡上,使产品外层干燥变色。熏制20分钟取出,即为成品。   

新农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新农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