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米脂小米 | 米脂小米,是陕北黄土高原米脂县的一种特产。广而言之,又称延安小米。它色泽金黄,颗粒浑圆,晶莹明亮,质粘味香,储存数年,米质不变;焖成干饭,香甜松软,越嚼越香,回味无穷;煮成稀饭,粘糯爽口,清香四溢,饭汤表面有一层明亮的米脂油。米脂小米,因其质优,誉满全国,为我国“四大著名小米”之一。 小米,俗称“毛粮谷”,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很概括的话:“小米养人”。小米中含蛋白质9.7%,脂肪1.7%,碳水化合物76.1%,粗纤维0.1%,以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维生素B13与维生素B15。此外,小米味美甘滑,清香可口,明代也曾为贡品。 小米还具有养阴、壮阳、清热、利尿、消肿等功能,对高血压、皮肤病、炎症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有肾病者宜常食,脾胃虚者宜久食。人们通过日常膳食小米适当补充硒元素,调节人体自我免疫功能,以利抗击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所以被人们誉为“黄金搭档”食品。 地域范围 米脂县地处陕西省榆林市南部,无定河中游,位于东经109°49′-110°29′,北纬37°39′-38°5′。北承榆阳区,南连绥德,东接佳县,西邻横山、子洲,县界呈西北斜向的“凹”字形,东西长59公里,南北宽47公里,土地总面积1212平方公里。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海拔843.2--1252米。米脂小米是指米脂全县范围内种植的谷子生产的小米,全县辖7镇6乡,396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235406人,其中农业人口208936人,非农业人口26470人。总生产面积6666.7公顷,年总产量21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米脂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类型主要有峁、梁、沟、川。土壤类型有黄土性土壤、红土、盐碱土、黑垆土、潮土、风沙土六个土类,以黄土性土壤面积最大,为138.6万亩,占土类总面积的96.59%。土壤易耕作,疏松软绵,通气透水性良好,宜植性广,有机质养分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 (2)水文情况:米脂县地表水年径流量6492万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53.6 毫米。无定河平均年过境径流6.3亿立方米,县内其它溪流流量合计为0.8立方米/秒。境内河水有一定量盐类,矿化度一般小于1克/升,多为重碳酸盐、硫酸盐-钠-钙-镁型水,适于灌溉。 (3)气候情况:米脂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5℃,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分别是10.3℃、22.3℃、12.1℃、-5.2℃,季度温差、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162天。境内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500-3000小时之间,年平均日照2753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38.1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456.1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557毫米,年平均湿度0.45K。 (4)人文历史情况:米脂小米,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品质优良,现存于县博物馆的碳化小米,就是最好的佐证。本县武隋渠、麻土坪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碳化粟粒”以及贮藏粮食的窑穴,说明米脂谷子的种植,至少已有4000-5000年的历史。明清两代米脂小米为上缴皇家之供品,被荣膺为我国“四大著名小米”。米脂县“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历来有“小米之乡”的美誉。根据米脂县志记载:“米脂城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浙之如脂,故以名城”。米脂县年种植谷子11万亩,年总产量2.9万吨,年产值5800万元。小米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十多个省市,深受广大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青睐,2007年8月米脂被首届中国榆林国际荞麦节认定为谷子优势生长区,“米脂小米”被评为首届中国国际荞麦节金奖,第十四届中国杨凌农博会后稷金像奖。产品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监督体系认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谷子耐瘠薄、耐干旱,适应性广,对地块的要求不高,坡地或梯田均可,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选择地势平坦,保水保肥,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的地块,避免选择重茬地块。 (2)品种选择:品种以秦谷4号晋谷21、晋谷27号、晋谷29号为主。种子质量:发芽率不低于90%,纯度不低于94%,净度不低于96%,含水率不高于14%。播前一周,选晴天将种子摊放在席上2--3厘米厚度,翻晒2--3天,亦可在播前3--5天将种子放在10%的盐水中,捞出漂在水面上秕谷和杂草,将种子用清 水洗2-3遍,晾干或播前用40%敌克松或萎锈灵粉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防治虫害。 (3)生产过程管理:执行NY/T5117-2002无公害食品生产水稻技术规程和米脂县谷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4)产品收获:当谷壳变为品种固有色泽,子粒变硬,成熟“断青”就要及时收获、晾晒、脱粒、贮藏。 (5)生产记录要求:详细记录生产操作日期、施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生产厂家、施用量等。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米脂小米,其颗粒圆大,色泽金黄,粘糯爽口,清香四溢,品质不凡,誉满神州。谷子作物适应性广,耐干旱脊薄,抗逆性强,比较稳产高产。我县谷子谷子种植面积近8万亩。我县谷子食用类型广,可以煮饭、吃糕、酿酒。正如米脂县志记载有:“不粘者白谷米,粘者白酒谷米”。 (2)内在品质指标:秦谷4号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20-125天,株高130-160cm,茎粗0.9cm,穗长24-30cm,穗粗2.5cm,单穗重21-25g,穗粒重17-20g,出米率78%-80%,千粒重3.6g,籽粒含蛋白质11.931%,赖氨酸0.246%,脂肪5.12%,淀粉60.63%,纤维5.87%,总糖4.808%。谷穗长纺锤形,谷码较长,松紧适中,谷粒和小米均呈黄色。抗旱力强,抗旱系 数为0.899,抗白发病、红叶病、黑穗病,川水地轻感谷瘟病。平均产量176kg/亩,较对照增产11%,最高单产可达382.3kg。晋谷21号单杆大穗,中晚熟品种,穗长34.6cm,长纺锤形,小穗较长,刺毛短,单穗重21.72g,千粒重3.54g,出米率74.81%,生育期125-130d,抗旱性强,抗旱系数为0.826,抗粟瘟病,对白发病免疫。晋谷21号系黄谷黄米,做稀饭粘而稠,适口性好,含粗蛋白14.344%,赖氨酸0.617%,脂肪4.55%,蛋氨酸0.489%,可溶性糖1.22%,淀粉63.23%,纤维6.34%,葡萄糖0.5%,果糖0.608%,蔗糖3.921%,17种氨基酸为13.999%。平均亩产193公斤,对照增产9.8%,最高亩单产339公斤。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执行NY5305-2005无公害食品粟米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米脂小米产品精选米脂县境内生产的优质小米加工而成,产品全部实行真空外包装。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米脂小米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下一篇:佳米驴 |
横山羊肉 | 陕西省横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横山羊肉具有肉质鲜嫩、肥瘦相间、高蛋白低脂肪、无膻味、香味浓郁、风味独特的优点,被誉为“肉中之人参”。“横山羊肉”以其独特的肉质、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显著的保健抗癌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是名副其实的地方特色产品。 横山羊肉主产于南部丘陵沟壑区,由于气候特别,昼夜温差大,山大沟深,行走不便,放牧的羊子采食困难,运动量大。因此,横山羊肉脂肪含量较低、肌肉弹性好。横山羊肉只有用横山的水和横山的葱等调料才能做出地道品味。从植物种类和营养特征看,横山县耐寒、抗旱品种多,以天然的豆科、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要饲草,尤其是苜蓿等豆科植物比例大,相对含水量较低,用这些饲草饲喂的羊子抗病能力强,生产的羊肉氨基酸含量高,胆固醇少,营养价值高,食用后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之功效。同时,植被中富含中药材,羊子采食后可预防疾病的发生;百里香、多根葱、铁杆蒿、沙葱、沙蒜、香艾等60多种香草以及富含蛋氨酸的苜蓿、大豆,使横山羊肉香味十足,细腻、无膻。. 生产情况 该县羊产业在实施舍饲养羊的基础上,向科学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县内“羊中王”绒毛加工厂的服装远销海内外,“香草原”等羊肉加工厂的产品享誉港台,养羊走出一条“公司+协会+农户”的路子,初步构成产业链。 2009年,全县新增人工种草22万亩,保留种草面积300万亩;羊只饲养量达130万只,均养羊5只收入2000元,户均养羊20只收入8000元,农民畜牧业收入占到70%;生产羊肉9476吨,羊绒320吨,羊毛552吨,羊皮40万张,畜牧业产值突破8亿元大关,占全县农业产值的60%以上。. 2010年,全县羊只饲养量达139.1万只,存栏73.8万只,出栏65.3万只,羊绒412吨,羊毛520吨,羊皮60万张,羊肉9795吨,畜牧业产值打破8.4亿元大关,其中养羊产值达到4.5亿元。 21世纪初,榆林、靖边、西安、北京、内蒙古、宁夏、甘肃、山西、广州等地,都有横山炖羊肉馆。横山县成为国家山羊板皮基地县(农业部)、绒山羊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陕北白绒山羊育种基地县和主产区(陕西省农业厅)、中国百县优势特色陕北白绒山羊生产基地县(中国社科院),获得横山羊肉地理标志的保护。.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年9月3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总局以2010年第95号公告,正式公布“横山羊肉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护”。. 保护范围 横山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横山县横山镇、高镇镇、党岔镇、波罗镇、塔湾镇、石湾镇、武镇镇、响水镇、殿市镇、赵石畔镇、魏家楼乡、石窑沟乡、韩岔乡、艾好峁乡、双城乡、南塔乡、白界乡、雷龙湾乡、石马洼农场等19个乡镇、农场所辖行政区域。.下一篇:绒山羊 |
靖边荞麦 | 荞麦是靖边县白于山区主要农作物。每年夏季,来到白于山区,漫山遍野荞麦花儿盛开在天地之间,也盛开在农民的心田里,这些花儿是秋收的果实,也是农民鼓鼓的“腰包”。 初冬时节,在苦荞的优生区中山涧镇,当地村民贺加芳正和家人将筛选好的黑苦荞装入袋中。她告诉笔者,以前这里的山地要么种植荞麦,要么就荒废了。三年前,镇政府提倡他们种植黑苦荞,黑苦荞产量和价位都是普通荞麦的两倍多,他们开始将荒山利用种植黑苦荞。今年贺加芳种了四十多亩黑苦荞,总产量在7000斤左右,按合同收购价三块算,收入达两万元。 近年来,靖边县针对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积极转变发展思路,通过改良荞麦品种,提高科学种植技术,延长产业链来升级传统产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如今,靖边荞麦产业越做越强,逐渐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荞麦已成为靖边白于山区农民致富的“铁杆”产业。 品种是土地的第一生产力。为了实现品种改良,增加农户效益,近几年,靖边县农业局、科技局先后推广了今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三等奖的“榆荞4号”品种和今年参加全国荞麦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居第一位的‘荞杂-1’等优良品种。过去靖边种植的传统农家品种叫红花荞麦,茎秆细高,遇肥力较高地块易倒伏,亩产量通常只有100-150㎏,农民种植效益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相比老品种,靖边三岔渠种植的‘荞杂-1’品系亩产量普遍可以超过250㎏。目前,靖边正在扩大该品种的种子生产数量,为大面积推广作前提准备。 科学种植技术是小杂粮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为了提高种植效率,靖边县科技局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荞麦播种机械研制,设计为固定行距、穴距、下种量、施肥一次完成,机械化的生产可大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便于推广标准化的种植模式。靖边县富民荞麦生产专业合作社,是专门从事荞麦种子生产企业,并获得了‘榆荞4号’、‘荞杂-1’品种的制种生产和经营权。该企业组织荞麦种植大户进行荞麦杂交种种植,并与农户鉴定种植合同,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截至目前,靖边县初具规模的小杂粮专业合作社达到12家,注册商标的企业有4家。 在提高荞麦品质和产量的同时,靖边积极为农产品找出路,提高农产品的“身价”。目前靖边已初步建立了荞麦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体系,为荞麦种植户吃了一颗“定心丸”。靖边县黄土农产品公司是该县重点支持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企业坚持自主科研,自主创新,逐步实现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从前年开始,该县中山涧镇的200多户村民和该县名为“黄土之恋”的农产品有限公司签订订单,由公司统一供种、并提供技术指导,苦荞成熟后由厂家统一收购,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大了苦荞品牌打造和深化产品包装加工的力度。据了解,每斤成品苦荞需要十斤左右的原材料加工而成,成品苦荞的附加值也相应的的增加了一倍多,大大推动苦荞产业的增值增效。 目前,全县小杂粮播种面积共12万亩,主要以种植荞麦和糜谷类为主。依托富集的原材料优势,靖边县涌现出生产苦荞米的红盛小杂粮合作社、生产经营荞麦醋的远特沙漠泉等多家农产品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统万香荞麦醋”已成为北京、西安得等各大超市,高档饭店、宾馆的上榜产品,去年年销售额2000万元;“黄土之恋“苦荞茶已在北京,西安、山东、宁夏等地省份超市畅销,且在去年的农高会上获得”后稷奖,这代表靖边的苦荞已逐步得到外界的认可。 为了扶持小杂粮产业健康发展,该县农业、科技部门每年都抽出资金和技术力量,做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并且将选出的优良品种,及时无偿的发放到农民手中,全力推进荞麦产业健康发展。 靖边荞麦产地范围为陕西省靖边县张家畔镇、红墩界镇、宁条梁镇、东坑镇、王渠则镇、中山涧镇、杨米涧镇、周河镇、杨桥畔镇、天赐湾镇、青阳岔镇、黄蒿界乡、海则滩乡、镇靖乡、席麻湾乡、龙洲乡、小河乡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靖边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靖边荞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靖政函〔2014〕214号 榆林市技术规范: DB6127/T024-2015 《靖边荞麦种植技术规范》 下一篇:靖边辣椒 |
靖边胡萝卜 | 靖边胡萝卜是陕西榆林靖边县的特产。 靖边县东坑镇黄家峁村鸿丰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靖边县东坑镇黄家峁村,注册资金20万元,固定资产800余万元。公司现已建成日光温室200亩,钢结构拱棚800亩,30亩的现代物流市场一处。2014年种植胡萝卜1万余亩,亩产10000斤,每斤0.3元,每亩总收入3000元,总收入3000余万元。远销武汉、长沙、成都等地;出口韩国。 2014年,靖边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申报的“靖边胡萝卜”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靖边胡萝卜生产区域位于靖边县境内,主要涉及宁条梁、东坑、中山涧、王渠则、席麻湾、镇靖、龙洲、张家畔、杨桥畔、海则滩、黄蒿界、红墩界、天赐湾、周河、青阳岔、杨米涧、小河等17个乡镇,215个行政村6个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109°20′,北纬36°58′-38°03′,东到龙腰镇村,南到贾家湾村,西到西园则村,北到白城则村,总面积5.6万亩,年产量33.7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靖边胡萝卜根茎圆柱形,收尾圆钝,根长20-24cm,单根质量200-350 g;表皮光滑,型状整齐,皮、肉、芯色泽鲜亮,肉色橙红,芯细且与果肉分界不明显;肉质细密,口感脆甜。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靖边胡萝卜营养丰富,其中膳食纤维含量不低于2.34mg/100g,钙不低于18.7mg/100g,铁不低于0.92mg/100g,β-胡萝卜素不低于4.96mg/100g。 3.安全要求:靖边胡萝卜的产地环境符合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选种符合GB8079《种子要求》的规定;肥料依据NY/T496s《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技术规范为DB14/87《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下一篇:靖远籽瓜 |
靖边马铃薯 | 陕西省靖边县有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是平均海拨1400米左右,加之气候爽燥、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是马铃薯的最佳优生区,同时也是马铃薯良种繁育优势区。靖边马铃薯极具特色,以其个大、体匀、芽眼浅、淀粉含量高等品质优势在国内外市场颇具盛誉。 地域范围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苏沙漠南缘,全县总面积5088平方公里,按地形地貌分为北部风沙滩地区、中部梁峁涧地区和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县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介于1123-1823米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48″-109°20′00″,北纬36°58′29″-38°01′18″。东接横山县,西接定边县,南于延安地区的吴旗、志丹、安塞、子长县相接,北靠内蒙的乌审旗和鄂托克旗。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395.4mm。靖边马铃薯在全县三个区域都广泛种植,包括张家畔镇、柠条梁镇、青阳岔镇、东坑镇、红墩界镇、杨桥畔镇、周河镇、王渠则镇、中山涧镇9个镇和高家沟乡、龙洲乡、小河乡、天赐湾乡、杨米涧乡、镇靖乡、乔沟湾乡、大路沟乡、五里湾、新城乡、席麻湾乡、海则滩乡、黄蒿界乡13个乡。总生产面积26666.7公顷,年产量44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靖边县土壤类型有11类,主要为风沙土、黄土、红土、沙土等土壤类型,以黄土面积较大。北部风蚀沙化,南部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缺水,加之地广人稀,耕作粗放,施肥量较少,所以土壤素质差,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低,普遍缺氮,严重缺磷,氮磷比值高,严重失调钾含量较为丰富。土壤呈偏碱性,pH值为7.5-8之间。 (2)水文情况:县境内较大河流有6条,即大理河、芦河、红柳河、黑河、周河和杏子河。但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北部地下水位高,水资源丰富。中部地下水埋藏较深,开发利用困难。南部虽有三条河流,但由于山大沟深,利用极其困难。只有少量水地可用。因此,全县大部分水地只适宜种植需水较少的农作物,特别适宜种植靖边马铃薯。 (3)气候情况:靖边县属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温度为7.0-9.1℃,年降水量为395.4毫米,自然蒸发量为891.7毫米,光照充足,作物生长季节温差大,有利于养分和干物质积累,四季冷暖燥湿较为明显,结冰期长,无霜期短,气候寒冷,风多沙大,霜冻、干旱较为频繁。 (4)人文历史情况:据县志记载,从明朝万历开始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从满清时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农民主要靠种植马铃薯生活。抗战时期,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1、1等在我县停留68天,每顿饭都有马铃薯,可以说,马铃薯在当时为部队给养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我国遭遇的三年困难时期,人们就是靠马铃薯生活挺了过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马铃薯种薯不断改良,马铃薯已成为靖边县的主导产业。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0万亩,是陕西省马铃薯种植大县,也是全省马铃薯种植优生区。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选择经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的区域种植。选择二年轮作无茄科作物种植的土地,前茬为豆茬、玉米、莜麦或谷子等作物为好,不应与甜菜、胡萝卜等块根作物连作。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的沙壤土、肥力中上等,有排灌条件的平地或缓平山旱地。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脱毒的马铃薯种薯作为生产用种。根据商品要求,菜用型选择靖边大白、紫花白、东北白、虎头白、沙杂、费乌瑞特,加工型选择大西洋、夏波蒂等。 种薯处理:将种薯播种前15-20天置于15-20℃的条件下催芽,当种薯大部分芽眼出芽时,剔除病、烂和冻薯,放在阳光下晒种,待芽变紫色时切块。种薯切成单块重25-50克,每个切块至少要有1-2个芽眼。切好后的薯块用草木灰拌种。切块时,要进行刀具消毒,当切到病烂薯时,将病烂薯剔除,同时将具刀在5%的1溶液中浸泡消毒1-2分钟,然后再切其他 薯块,以免感染其他种薯。最好采用两把刀交替消毒切种的办法。也可采用小整薯直接播种。 (3)生产过程管理:执行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靖边县马铃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4)产品收获:马铃薯茎叶枯黄后,立即收获,收获马铃薯随即运到阴暗通风场所,剔除病、烂薯和伤薯后,薄摊晾干2-3天入窑保管。 (5)生产记录要求:详细记录生产操作日期、施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生产厂家、施用等量。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靖边马铃薯,具有个大、体匀、芽眼浅、淀粉含量高的特点,具有生长期短、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皮滑光亮、个大味美、适口性好等特点。 (2)内在品质指标:营养价值高,富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矿质盐和维生物B、C等。它既是菜、又是粮,易贮藏、耐运输,该产品已广泛用于人类生活及饲养、加工等领域。另外,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食物链的改变,马铃薯特别是本产地的无公害脱毒马铃薯,已被当地人们认可为绿色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青睐。马铃薯及其加工后的食品,人们食用后不但吸收快、易消化、无残留,而且还有养胃疏肝、养容保健等作用。 (3)安全要求: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标准要求。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马铃薯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3℃,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贮藏期的窖温既要保持适宜的低温,又要尽可能保持适宜温度的稳定性,防止忽高忽低。马铃薯销售前要选择符合食品要求的纸箱、编织袋、塑料袋等包装材料包装。包装应严密结实,防潮湿、防污染。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干燥、清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物品混装、混运,避免日晒和雨淋。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严禁直接钩、扎包装袋。避免机械损伤。 包装上应明确标明农产品地理标志——靖边马铃薯字样。每一包装上应标明产于何处、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规格、净含量和采收日期、包装日期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下一篇:陕西八宝饭 |
佳县油枣 | 佳县是中国红枣名乡,2001年,国家林业局授予佳县“中国枣乡”称号。朱家洼乡泥河沟村生长着1300多年前栽植的老枣树,至今仍冠盖如云,果实累累,被专家称为“枣树王”、“活化石”。北京同仁堂志有“佳州油枣入药可医百病”的记载。2005年,佳县取得国家有机红枣生产基地和有机红枣产品“双认证”。 地域范围 佳县有机红枣前在国内、国际上的红枣产品中,只有佳县拥有国家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书,佳县红枣在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中进行高品质要求和控制,在种植和生产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使佳县大红枣一直保持着无污染、纯天然的特性!业界一直给予佳县红枣“天然极品、百果之王”的美誉。佳县油枣较抗裂果,一般在成熟期能抗2-3天的阴雨,此期多于50毫米的降雨可造成裂果烂果、耐寒。 特定品质 佳县油枣树体较大,干性中强,树姿半开张,树冠呈自然半圆形。树势中等,发枝力中等,枝叶密度适中。根蘖萌生力弱,生长势强,根系发达。果实中大,长圆形或圆柱形,平均果重12.3克,最大果重19.6克。果面平,果皮中厚,黑红色,外形美观。果肉厚,绿白色,质地硬,稍粗,汁液较少,味甜,略具酸味。适宜制干,品质上等,制干率47.6%,含糖量75.2%,含酸1.2%,含水20%。果核较小,纺锤形,平均核重0.35克。在产地4月下旬萌动发芽,5月上旬展叶,6月中下旬盛花,7月到9月上旬为果实生长期,是需求雨水的高峰期。10月上旬完全成熟,适宜采收。11月上旬落叶。佳县油枣较抗裂果,一般在成熟期能抗2-3天的阴雨,此期多于50毫米的降雨可造成裂果烂果、耐寒。 文化典故 在气候偏凉(年均气温9-11℃)、温差较大、降雨在500毫米左右的北方地区栽培,丘陵或平原均可适宜。不适宜关中及同类地区发展。在陕北各产枣区县及黄河对面的山西枣区(两者统称为黄土高原丘陵枣区)表现良好,丰产稳产,品质优良,制干率高。对山地和平地都可适应,但对光照的要求比较严格,每天应不少于10小时的光照。在同类地区的宁夏银川也表现良好;在陕西的渭北地区,时常受到成熟期降雨的危害,造成裂果烂果。 下一篇:陕北洋芋 |
靖边羊肉 | 靖边羊肉是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特产。靖边地区的羊从小就吃着去膻味的调料长大的,所以自身没有羊膻气,也无须用红烧、麻辣、五香等方法去刻意遮盖气味。 靖边县羊只饲养量已达100万只,年生产优质羊肉5000多吨,品种有萨福克羊、白绒山羊、小尾寒羊、杜泊羊等。由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饲草资源,靖边羊肉无腥无膻,肉羊羊肉被国家有关部门认证为“有机转换产品”,是真正的陕北优质绿色食品。陕北白绒山羊以其产绒量大、绒色洁白、强度大、纤维细长、繁殖性能强等优点,被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种”。 靖边羊肉 陕西省靖边县张家畔镇、红墩界镇、宁条梁镇、东坑镇、王渠则镇、中山涧镇、杨米涧镇、周河镇、杨桥畔镇、天赐湾镇、青阳岔镇、黄蒿界乡、海则滩乡、镇靖乡、席麻湾乡、龙州乡、小河乡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靖边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靖边羊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靖政函〔2014〕13号 靖边县地方标准:DB612725/T03-2013《靖边羊肉加工技术规范》 下一篇:靖边苦荞 |
清涧红枣 | 清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干旱气候,年均气温10oC,年降雨450mm,无霜期200天,土壤和气候形成了红枣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世界红枣原产中心的一部分。所产红枣个大、皮薄、肉厚、核小、甘甜爽口,可溶糖、维生素、淀粉等含量远远高于全国各产地。《诗经》“八月剥枣”;《战国策》“北有枣粟之利,民虽不细作,枣粟之利,足食于民”之记载,可见已有三四千年的栽培历史。至今,境内千年枣树依然可见。乾隆十七年,吴其琰在清涧县续志《田赋志》中载:“枣,里民贩往山西、榆林、宁夏等地,邑人赖以获济。”可见经营之历史。1968年香港同胞给中央和毛主席写信,指名要吃“祖国陕甘宁边区的清涧红枣”。1970年,新华社播发《清涧大枣》一文,吸引了世界各国商贾名流,清涧大枣声名大振。1990年,《枣乡行》电视片先后在中央和13家地方电视台播出,清涧红枣声望倍增。1995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首批百家中国名特产品之乡命名大会上,被命名为国唯一的“中国红枣之乡”。 目前,已建成优质红枣基地40万亩,年产量4000万公斤。建成巨鹰枣业集团等龙头企业,创出了"巨鹰牌"滩枣等名牌产品,远销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地区。 清涧红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清涧县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清涧道情 |
定边羊肉 | 羊羔肉是定边,靖边独具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也叫宰羔子肉。宰羔子肉是滩羊出生40天左右,宰杀的羊羔,以公羊羔为主。羊羔肉的吃法有两种: 一是清蒸法。即将羊羔肉带骨头剁成一寸见方的块,将清油至锅中烧七八成热,放入花椒面、姜丝、蒜片、葱丝等,爆出香味,投入肉块,用旺火拦约10分钟左右,待肉块呈白色状,加入面酱,再拦二三分钟,待锅中水干(肉本身水)后,将肉置入盆内或碗内,入笼内蒸熟,撒上味精、芫荽即可食用。这种吃法最佳,味道鲜美,酥嫩清香,久吃不厌。 做法:将羊羔连骨剁方块,锅内烧麻油、入花椒、地椒、葱丝、蒜片、盐、面酱、爆出香味,投入肉块炒10分钟,加温水炖半熟,再装盆上笼蒸透熟。上席时葱花、芫荽、味美鲜嫩,滋味难以用言语描述,只有亲口品尝才能知道,是定靖二县待贵宾之佳肴。 二是清炖法。将肉块投入烧至七八成热的油锅里,拦10多分钟,待肉质呈白色状,加面酱再拦至肉中本身水消失,再加温水、盐等,用温火炖一小时左右,放少许味精、葱丝、芫荽即成。 陕西省定边县定边镇、张崾先镇、郝滩镇、樊学镇、贺圈镇、红柳沟镇、砖井镇、盐场堡镇、白泥井镇、安边镇、石洞沟乡、堆子梁镇、白湾子镇、油房庄乡、纪畔乡、姬塬镇、冯地坑乡、杨井镇、学庄乡、新安边镇共2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定边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定边羊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定政函〔2015〕77号 榆林市技术规范: DB6127/T026-2015 《定边羊肉加工技术规范》 下一篇:荞面圪坨 |
定边马铃薯 | 马铃薯是陕西省定边县传统的粮菜兼用作物,也是全县第一大宗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定边县委、县0按照“特色农业富民、马铃薯经济引领”的战略思路,抓住马铃薯产业不放松,不断优化种植布局,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加强优质薯推广,稳步推进产业化开发,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带动全县近28万农民实现致富奔小康最具优势潜力的主导产业,2007年定边县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获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定边洋芋”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受地理标志保护,显示出了以下四方面优势: 种植基地规模大,产量高。马铃薯是定边县栽培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农作物。截至2006年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总产鲜薯105万吨,规模连片种植基地在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8个,4万亩以上的乡镇有8个,100亩以上的专业种植大户有3000户,全县农民人均达3.5亩,占到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6%。定边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是榆林市的三分之一、陕西省的五分之一和全国的七十分之一,成为陕西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在全国位居前列。 自然地理资源优势强,产品品质优。定边县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加之土地广阔、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宜耕,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是全国马铃薯最佳优生区之一。目前,全县已建成脱毒微型薯原种扩繁基地2000亩,一级种薯扩繁基地3万亩,主推品种有紫花白、费乌瑞它、陇薯3号、大西洋、夏坡蒂、新大坪、早大白等,优质薯年推广面积达60万亩。定边种薯退化慢、病虫害少、产量高、质量好,旱地一般亩产1500公斤左右,水地亩产可达3000-公斤左右。定边商品薯个大、形圆、光泽度好、无污染、无畸形、耐储运、淀粉含量高(16-23%)、鲜食口感极佳、加工产品色泽鲜亮、鲜食加工兼用,是天然的无公害绿色食品。 产业覆盖面宽、带动作用强。目前定边县从事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从业人员达28.2万人,已形成了近28万农民齐种马铃薯、4.5万农户共发“洋芋财”的良好局面。全县现有薯类专业村280个,薯类专业批发市场4个、薯类加工企业及作坊100多个,投资1.2亿元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榆林治国荣源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即将全面建成并打造出了“榆薯”牌系列马铃薯加工保鲜包装品牌。定边马铃薯种薯在宁夏、甘肃、陕西、湖南等地享有很高声誉,是这些地区重要的种薯供应基地。 定边商品薯畅销广州、武汉、湖南、山东、上海、河南等南方26个省市。定边马铃薯主要加工品有淀粉、粉条、粉皮、粉丝等,产品质量上乘,受到消费者广泛青睐。 定边县是陕西省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也是全国马铃薯最佳优生区之一。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生产规模较大、薯类品质优良,多年来一直作为广大群众亦粮亦菜的主要作物。近年来,县委、县0审时度势,按照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要求,不断优化种植布局,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全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已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定边人民增收致富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之一。特别是2007年8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有力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连年超过百万亩,年产量均超过百万吨,被确认为中国十大马铃薯生产县之一,被国家技术监督总局批准受地理产品标志保护,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 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美食之乡”。 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定边的马铃薯产业,使之能够更好更快地走出定边、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县委、县0经过精心组织筹划,决定于2009年8月27日至29日,举办第二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目的是以文化节的形式,扩大定边的影响,提高定边的知名度,以节会友,以节招商,以节富民,弘扬薯文化,提升薯品质,开拓薯市场,做大薯品牌,树立和展示“中国马铃薯大县”的良好形象。节会期间,我们将通过文艺演出、基地观摩、论坛讲座、项目推介、招商引资、民俗竞赛等形式,努力把本届文化节办成弘扬区域文化的盛会,办成促进经贸合作的盛会,办成以薯会友、以薯为媒、增进友谊的盛会,使本届文化节真正成为定边扩大开放的窗口、展示形象的平台、内外合作的桥梁和实现跨越的载体。 定边县种植马铃薯有近400多年的历史,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马铃薯文化。这种文化是黄土文化、草原文化、三边文化的交相辉映,历史悠久,积淀深邃。2007年“首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的隆重举行,吸引来国内外1000多位客商和数万群众一起品尝定边丰富的马铃薯特色食品,享受文化大宴,开展多层次经济技术交流。通过“文化搭台、马铃薯唱戏”这种有效形式,向世界叫响“定边马铃薯”品牌。 定边马铃薯产业有着绵长的过去、生动的现在,更将有美好的未来。今天的定边,薯香弥漫,薯韵悠扬,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连同定边马铃薯产业,一定会像一朵灿烂的奇葩,绽放在陕北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一定会香飘四海,闻名全国,走向世界!热情、淳朴、好客的32万定边人民,正以博大的胸怀、开放的姿态、超常的气势,真诚地欢迎五湖四海的客商来定边投资兴业,大展宏图! 定边马铃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陕西省定边县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定边荞麦 |
神木兰炭 | 陕西神木是神府侏罗纪煤田的聚煤中心。全县储煤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探明储量500多亿吨。煤层地质结构简单,储存稳定,埋藏浅,易开采,煤质优良,属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高发热量、高挥发份弱粘或不粘长焰优质动力环保煤。煤的化学活性和热稳定性好,是动力、气化、液化、化工、建材、民用的理想用煤。主要指标为:灰分4—10%,含硫0.3—0.8%,含磷0.002—0.3%,水分5—11%,挥发分30—38%,发热量6000(低位)—7200大卡/kg。是很好的气化用煤、化工用煤和动力用煤,可制作活性炭、水煤浆等,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冶金,是高耗能工业(电石、碳化硅、铁合金等产品)的理想原料。同时也是炼钢工业高炉喷吹的理想原料。神木煤含硫量低,是减少大气污染的首选煤种,现在北京市、上海、天津等政府为减少用煤单位对城市的污染,极力提倡各用煤单位使用陕西神木煤,神木煤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所青睐,全国更多的城市也在极力推广之中。 兰炭利用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精煤块烧制而成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炭素材料,以其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的特性,以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运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炭素材料。 兰炭可代替焦炭(冶金焦)而广泛用于化工、冶炼、造气等行业。 兰炭又称半焦、焦粉,是利用神府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精煤块烧制而成的,作为一种新型 的炭素材料,以其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的特性,以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运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炭素材料。 兰炭(人们也称半焦、焦炭),结构为块状,粒度一般在3mm以上,颜色呈浅黑色,目前,兰炭主要有两种规格:一是土炼兰炭,二是机制兰炭;尽管两种规格的兰炭用的是同一种优质精煤炼制而成,但因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不同,其成本和质量也大不一样。下一篇:大红枣 |
横山大明绿豆 | 大明绿豆在横山县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它耐旱、耐瘤等,适应性强,被誉为粮食中绿色珍珠,是横山县出口创汇的拳头畅销商品。 目前,已成为农村商品经济中最有生命力的支柱产业。大明绿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被日本国指定为进口免检产品。 1986年横山被确立为陕西大明绿豆生产基地县,1996年被省技术监督局定为大明绿豆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全县种植面积30万亩以上,总产1.5万吨,出口1.2万吨,创汇1000万美元。横山大明绿豆以粒大(粒径3.2-3.6mm)、粒重(千粒重在6.5-80克)、色鲜(油绿)、在多次农展会上赢得了国内外客商和专家们的青睐。 地域范围 横山大明绿豆种植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境内,海拔高度890-1543m,地处东经108°56′-110°20′,北纬37°20′-38°14′之间。种植区北接榆阳区,南连子洲、子长县,西靠靖边县,东邻米脂县,西北与内蒙古乌审旗接壤,东西宽96km,南北长100km,总面积4333km2,种植行政区属于陕西省横山县的党岔、武镇、高镇、石窑沟、韩岔、殿市、南塔、响水、波罗、白界、雷龙湾、横山镇、赵石畔、塔湾、艾好峁、双城、石湾、魏家楼等18个乡镇的358行政村和石马坬农场的10个分场。总生产面积16666.7公顷,年总产量15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横山大明绿豆种植区域属毛乌素沙漠南缘的丘陵沟壑区,土壤、水源、空气洁净,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作物轮作倒茬;土地类型以黄绵土为主,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利于根系下扎;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0.83%,全氮含量0.05%,全磷含量0.12%,含钾较为丰富,耕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pH值7-7.5。 (2)水文情况:区内分布大小河流53条,流量和流域较大的有无定河、芦河、大理河、小理河、黑木头河、黑河。绿豆生长依靠天然降水。 (3)气候情况:区内光热资源充足,全年平均气温8.6℃,≥10℃的积温3259.7℃。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光合效率高;5-9月气温变化规律呈低→高→低的状态,与绿豆生长发育不同阶段所需温度变化一致;年降水400mm左右,70%集中在7、8、9三个月,雨热同季,有利于横山大明绿豆的生长发育,在绿豆收获期雨水较少,利于晾晒和脱粒。 (4)人文历史情况:横川县是陕西省绿豆主产区,已有2000多年的绿豆种植史,区内常年横山大明绿豆播种面积25万亩,总产1.5万吨。横山大明绿豆是因横山县农业技术人员从当地农家种中经过系统选育表现优良而得名,具有稳产、高产、品质优良的特性。1985年被陕西省确定了大明绿豆生产基地县,生产的横山大明绿豆是国际饮食天然化、高蛋白、低脂肪、无公害的最佳食品,被誉为粮食中的“绿色珍珠”,是优质小杂粮加工、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南亚及欧美市场无可替代,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年出口1.5万吨,创汇1000多万美元。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横山大明绿豆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品质等级选择不同的生产区域,即有机绿豆生产区和无公害绿豆生产区,分别符合有机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标准。生产上一般要选择前茬非豆科的地块种植。 (2)品种选择:选择籽粒饱满、具有横山大明绿豆特征特性的种子作为生产用种,播种时去除异色粒。 (3)生产过程管理规定:执行《横山县大明绿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从播种至收获全部采用人工操作,以使用农家肥为主,施少量化肥,不施农药,与禾本科、茄科作物和牧草作物轮作。中耕、除草、采摘过程中,发现异型杂株及时拔除。 (4)产品收获后处理的规定:收获至脱粒全部采用人工操作,无二次污染,破碎率低,异色粒少,无杂豆、无异物,加工质量高,耐贮藏。 (5)生产记录要求:详细记录生产操作的日期、施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生产厂家、施用量等。绿豆的加工、分级、包装、贮藏和运输外,其他生产 过程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绿豆GB10462-89》,并有详细记录档案。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 外在感官特征:春播露地栽培生育期105-115天,株型直立,株高45-65cm,叶片阔卵圆形,叶色浓绿,花黄绿色,无限结荚习性,豆荚成熟时黑色,主茎分枝6-8个,单株结荚22-24个,荚长10-12cm,单荚粒数12-14粒,百粒重6.5-8.0g,籽粒圆柱形,深绿色有光泽。 (2) 内在品质指标:含蛋白质22.0-23.2%、脂肪0.7%、淀粉53.8%。生豆芽色白、质嫩、口感甜脆。无霉变粒和硬实粒、发芽势强、发芽力高,发芽率99%以上。生产的豆芽生长整齐、粗细均匀、耐高温,保鲜时间比东北绿豆长6-10天,一年四季均可生产销售。绿豆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A、B、C、E,其中维生素B17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经常食用绿豆芽,可有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降低胆固醇,预防胃癌、直肠癌。 (3) 安全要求:横山大明绿豆原种种子质量标准:纯度≥99.5%,净度≥99%,发芽率≥99%,水分≤12%,不完善粒总量≤1%,杂质≤0.5%,百粒重≥7.0g。根据国家《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横山大明绿豆良种种子质量标准:纯度≥99%,净度≥98%,发芽率≥98%,水分≤12%,不完善粒总量≤2%,杂质≤0.5%,百粒重≥7.0g。生产的横山大明绿豆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NY5203-2004无公害食品绿豆》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包装上应明确标明农产品地理标志“横山大明绿豆”字样。每一包装上应标明产于何处、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规格、净含量和生产年份、加工包装日期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下一篇:横山羊肉 |
子洲黄芪 | 子洲黄芪,俗称“子洲芪”,中草药,陕西省子洲县特产。其根干燥后可供药用,具有补气固本、利水退 图1 子洲黄芪干品 .肿、脱毒排浓、生肌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子洲黄芪以色鲜、质优闻名中国,有“东北参、子洲芪”的美誉。是中国国家六大中药材基地中唯一符合出口标准的产品。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韩国、港澳等地。. 2008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2008年第49号)宣布对子洲黄芪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培植环境 子洲县境土地资源丰富,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黄芪各种有效成份的积累,非常适宜于黄芪生长发育。子洲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陕西省榆林市南部,它地跨中温带、暖温带之间的亚干旱区,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9.2℃,年无霜期170天年日照时数2543.3小时,日照百分率59%。县域内无定河流域,土地较广,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类型多样,其中黄土性土壤占县域土壤总面积的89.97%,耕性、通透性及保水保肥性能良好,有机质含量高,生产性能好。土壤中无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工矿企业污染,具有发展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的天然条件。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赋予了子洲县生长一种以“疮家圣药”著称的名贵中药材黄芪的诸多条件。. 药用特性 子洲黄芪其性微温,味甘,有补气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尿、退肿之功效,尤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具有补而不腻的特点。. 生物特性 子洲黄芪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素 .以条粗长、皱纹少、质坚而绵、粉性足、味甜而著称。富含黄芪甲苷、槲皮素、异鼠李素、鼠李果素、β-2谷甾醇、亚油酸及亚麻酸和硒、锌、铜、铁等14种微量元素。经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检验,子洲黄芪甲苷含量为0.093%,在全国所有黄芪中属最高(内蒙芪:0.088%、甘肃芪:0.06%、山西芪0.056%、河北芪0.062%、山东芪0.071%,全国平均数:0.05%)。据天津新内田制药有限公司原料化验,子洲黄芪砷盐含量<0.2ppm,重金属含量<20ppm,灰份2.58%,酸不溶性灰份0.24%。. 生产情况 子洲县以培植示范、典型引路等方式开展扶持工作,力图依托资源优势,大打“子洲芪”品牌战略,把子洲黄芪打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各种中介服务组织日趋完善,中药材供给流通渠道畅通,初步形成了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以中药材加工和营销为依托、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的产业开发体系,黄芪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黄芪种植遍布全县18个乡镇,2008年,有省级中药材“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3个,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黄芪保存面积达8.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17%,年产黄芪3730吨,年产值5180万元;黄芪加工企业20多家。生产各种出口等级芪条、黄芪饮片、黄芪茶等系列产品,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韩国、港澳等地。. 2010年,全县黄芪保存面积1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5.8%,年产黄芪6000吨,产值9600万元,平均亩产200公斤,产值3200元。.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子洲黄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子洲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子洲黄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子政函〔2007〕5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陕西省子洲县双湖峪镇、何家集镇、老君殿镇、裴家湾镇、淮宁湾乡、驼耳巷乡、苗家坪镇、三川口镇、马蹄沟镇、瓜则湾乡、李孝河乡、电市镇、水地湾乡、马岔乡、周家硷镇、槐树岔乡、高坪乡、砖庙镇18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下一篇:子洲杂面 |
靖边辣椒 | 靖边辣椒是陕西榆林靖边县的特产。靖边辣椒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4年,靖边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申报的“靖边辣椒”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靖边辣椒生产区域位于陕北东北部靖边县境内,主要涉及宁条梁、东坑、中山涧、王渠则、席麻湾、镇靖、龙洲、张家畔、杨桥畔、海则滩、黄蒿界、红墩界、天赐湾、周河、青阳岔、杨米涧、小河等17个乡镇,215个行政村6个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109°20′,北纬36°58′-38°03′,东到龙腰镇村,南到贾家湾村,西到西园则村,北到白城则村,总面积5.3万亩,年产量约37.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靖边辣椒果实粗壮呈牛角或羊角状,椒长25-28厘米,最大可达30厘米,椒粗5-6厘米,肉厚0.3-0.4厘米,单果最大可达220克;青果鲜绿靓丽有光泽,辣味适中,成熟后颜色浓艳亮红,辣味浓;靖边辣椒肉厚籽少腔空,椒香味浓,宜鲜食,耐贮运。 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靖边辣椒营养丰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经检测靖边辣椒含钙不低于19.2mg/100g,磷不低于18mg/100g,铁不低于0.51mg/100g,维生素C不低于110mg/100g。此外,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辣椒红素等。 3.安全要求:靖边辣椒的产地环境符合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选种符合GB8079《种子要求》的规定,;肥料依据NY/T496s《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技术规范为DB14/87《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下一篇:靖边胡萝卜 |
子洲黄豆 | 子洲黄豆是陕西榆林子洲县的特产。 子洲黄豆在子洲县域已有年种植历史的地地道道的非转基因原种黄豆,为陕北特有的原生态黄豆。早在绥德州志和米脂县志中就有记载,康熙二十年(1681年)米脂县志《物产》载:“豆,豇、小、菉、黑、白、青、豌、扁、赤、黄凡十余种。”因其外观似古元宝状,当地人昵称为“子洲元宝豆”,其大豆异黄酮含量尤高于东北、内蒙、新疆等黄豆主产区,是名符其实的豆中之王。 子洲黄豆在子洲县域已有年种植历史的地地道道的非转基因原种黄豆,为陕北特有的原生态黄豆。早在绥德州志和米脂县志中就有记载,康熙二十年(1681年)米脂县志《物产》载:“豆,豇、小、菉、黑、白、青、豌、扁、赤、黄凡十余种。”因其外观似古元宝状,当地人昵称为“子洲元宝豆”,其大豆异黄酮含量尤高于东北、内蒙、新疆等黄豆主产区,是名符其实的豆中之王。 1947年3月29日至4月1日,毛泽东主席转战陕北时曾住在淮宁河川邱家坪村民邱朋明家,在这里吃到了正宗的子洲黄豆钱钱饭和凉拌黄豆芽菜。临走时,对邱朋明讲:“子洲黄豆真好,早上吃了钱钱饭,一天神清气爽。凉拌黄豆芽菜也很不错,你们一定要多种黄豆”。“子洲黄豆”从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句话也成为当地人民群众对子洲黄豆最质朴的礼赞。如今,子洲黄豆钱钱饭和黄豆芽也已发展成为当地特色名优小吃。 子洲黄豆 陕西省子洲县双湖峪镇、何家集镇、老君殿镇、裴家湾镇、苗家坪镇、三川口镇、马蹄沟镇、周家硷镇、电市镇、砖庙镇、淮宁湾镇、驼耳巷乡、马岔乡和槐树岔乡共14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子洲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界定子洲黄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子政函〔2014〕86号 子洲县地方标准: DB610831/T01-2014《子洲黄豆种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 下一篇:子洲苹果 |
地区 | 特产 |
---|---|
榆阳区 | 榆林豆腐 榆林山地苹果 榆林马铃薯 柠条 榆林羊杂碎 榆阳松仁玉米 寺伙沟蔬菜 毡绣 陕西甘草 陕北凉粉 榆林大红枣 咸馓子 薄荷饺子 榆阳酸汤水饺 洋芋擦擦 榆阳炖肉 |
横山区 | 横山羊肉 横山大明绿豆 缸腌腊猪肉 绒山羊 羊汤炖豆腐 横山洋芋 横山小米 横山小杂粮 拼杂烩 炸奶链 米脂小米 靖边马铃薯 靖边胡萝卜 靖边荞麦 佳县油枣 靖边小米 |
府谷县 | 米脂小米 横山羊肉 靖边胡萝卜 靖边马铃薯 佳县油枣 靖边荞麦 定边羊肉 靖边羊肉 吴堡红枣 子洲黄芪 榆林豆腐 子洲黄豆 定边马铃薯 靖边辣椒 清涧红枣 |
靖边县 | 靖边荞麦 靖边马铃薯 靖边胡萝卜 靖边苦荞 靖边小米 靖边羊肉 靖边辣椒 陕北山杏 荞麦白酒 三边荞麦 陕西八宝饭 靖边粉条 靖边苦荞茶 榆林炸豆奶 靖远籽瓜 小炒猪肉黄米饭 |
定边县 | 定边羊肉 定边马铃薯 炉馍 定边洋芋 定边荞麦 定边羊羔肉 荞面摊馍馍 定边皮毛 定边葵花子 荞面圪坨 荞面馎饦 白泥井辣椒 荞剁面 宰羔肉 塞上香哪 米脂小米 |
绥德县 |
---- |
米脂县 |
---- |
佳县 |
---- |
吴堡县 |
---- |
清涧县 |
---- |
子洲县 |
---- |
神木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