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库尔勒香梨 | 库尔勒市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部,天山南麓,是一个肥沃的绿州。这里出产的香梨最为有名,素有“梨 乡”之美称。库尔勒香梨,维吾尔叫“奶西姆提”,它以皮薄、肉脆、汁多、味甜、 酥香、爽口,耐贮藏,营养丰富等特点驰名中外。印度人称它是“中国的王子”, 其珍贵由此可见一斑。 据晋代葛洪撰《西京杂记》记载:“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此“梨”指 的就是库尔勒香梨、库尔勒地区栽培香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地域范围 库尔勒、尉犁、轮台、库车、新和、沙雅、阿克苏、阿瓦提和分布在这些地区里的国营园(团)场 特定品质 库尔勒香梨皮极薄,去皮硬度4.8kg/cm2,带皮硬度13.0 kg/cm2,库尔勒香梨带皮入口后没有任何残渣感觉,采摘时,从树上掉下来,即成碎片,入口消融,甘甜酥脆,回味悠长。果实含水量84.5-86%,可溶性固形物13.4-15%,汁液丰富,味美甘甜、酥脆爽口,是目前国内外梨品种都无法媲美的。 文化典故 1.相传,古代有一个叫艾丽曼的姑娘,为了让乡亲们吃上梨子,她不畏艰难,朝东翻越99座山,到过99个地方,骑死99头毛驴,引进99株梨树,在当地栽植。其中只有一株梨树与本地的野梨树嫁接成功。当梨树上结的梨子成熟时,香气浓郁,随风飘散,乡亲高兴地称它为“奶西姆提”,意思是喷香的梨子。 2.据晋代葛洪撰《西京杂记》记载:“瀚海梨,出瀚海北,耐寒不枯”。此“梨”指的就是库尔勒香梨、库尔勒地区栽培香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
焉耆红辣椒 | 地域范围 天山山脉南麓山间盆地——焉耆盆地开都河流域,其中包括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兵团农二师焉耆盆地各团场 特定品质 据了解,焉耆盆地红辣椒规模化种植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目前辣椒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是新疆最大的红辣椒生产基地,也是焉耆盆地的富民产业之一。由于特殊的光热条件,焉耆盆地的红辣椒个大、色泽鲜艳纯正,因此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每年都有大批河南、河北、山东、吉林以及韩国客商到焉耆盆地抢购红辣椒。 |
塔里木垦区马鹿茸 | 塔里木马鹿是新疆马鹿的三个亚种之一,是马鹿亚种中唯一栖息在荒漠中的亚种,是塔里木盆地的瑰宝。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昼夜温差大,少雨、干旱、酷热、多风,因此造就了塔里木马鹿体小而紧凑、耐干旱酷暑和盐碱粗饲、性成熟早、繁殖能力强、产茸量高,鹿茸茸形优美、粗壮肥嫩圆润等许多独特的外在品质特征。同时又因塔里木马鹿食性粗放,常饮矿化度很高的水,食性主要是盐生草本植物,因此,所产鹿茸富含多种氨基酸及磷、铁、锰等微量元素。第二师塔里木垦区是塔里木马鹿的原始栖息地和最大、最早的人工驯养地,养殖基地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塔里木马鹿标准化示范区”,生产的鹿茸及副产品销往国内各大城市,并远销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 塔里木垦区马鹿茸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塔里木乡的特产。塔里木垦区马鹿茸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塔里木垦区是我国最大的塔河马鹿驯养繁育基地,是国家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项目之一。近年,塔里木垦区各团场为提高鹿茸品质和产量,进行了马鹿选育、繁殖(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双羔、花马杂交等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先后创造了国内母鹿繁殖率、鹿茸单产记录。目前,二师马鹿存栏1万余头,马鹿养殖业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基地化和优质化的生产格局。2013年鹿茸(鲜茸)总产量有望达到30吨以上。 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畜牧兽医工作站申报的“塔里木垦区马鹿茸”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塔里木垦区马鹿茸主产区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二师境内,分布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八县一市,地理坐标:东经85°24′∽88°30、北纬39°30′∽40°20′。地域保护范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二师二十一团、二十九团、三十团、三十一团、三十三团、三十四团、三十六团,养殖马鹿15000头,年产鹿茸2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茸锯口断面为不规则圆形,皮肤层、间质层和髓质层结构界限明显;茸主干挺圆粗壮丰满、肥嫩上冲,平顶浑圆呈元宝形。径围变化均匀顺滑,长短适中,弯曲明显,在分枝处基部略呈扁圆形;在主干同侧有2—3个典型侧分枝,侧分枝与主干呈同侧弯曲,眉枝(第一枝)与冰枝(第二枝)相临近,着生在茸根附近,中枝(第三枝)着生在主干中段,侧分枝丰满肥嫩上冲,顶浑圆;茸呈灰白色,表面着生柔软细而密的绒毛。 (2)内在品质指标:鹿茸总氨基酸含量为44.73%,其中谷氨酸5.64%,甘氨酸5.98%、脯氨酸4.18%、精氨酸3.37%;微量元素磷含量3.3×104mg/kg、铁含量为346mg/kg。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无公害畜产品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管理。生产环境质量达到NY/T388-1999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产品质量达到DB65/T2725-2007塔里木马鹿鹿茸产品标准。 |
尉犁罗布羊肉 | "天下羊肉尉犁香"在新疆早有共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大量生长罗布麻、干草、肉苁蓉等野生中草药,尉犁县的羊肉以罗布羊为代表,主要喝天山融化的雪水,吃中药之一的甘草,新疆长寿降压茶之一的罗布麻,还有就是千年不死的胡杨树的叶子。常年吃这些碱性较高的草料,造就了羊肉无一点膻味并且肉质鲜嫩。 罗布羊是尉犁县本地绵羊品种中的主体优势畜种,其遗传基因稳定、抗病能力强,精肉多、脂肪少、无膻味。罗布羊羊肉口感好的原因和其品种有关,也和它生长的环境中土壤盐碱大、羊喜食碱性植物有关。据检测,罗布羊羊肉的碱性氨基酸指数要比其他羊肉高出许多,价格也比其他羊肉每公斤贵8元—10元。 尉犁罗布羊肉 畜牧(肉类产品) 地域范围 尉犁罗布羊肉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尉犁县3个乡,尉犁县墩阔坦乡、塔里木乡,古勒巴格乡,共2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东经84°02"50″-89°58"50″,北纬40°10"33″-41°39"17″。保护面积48070 km2,年产尉犁罗布羊150000只。 |
尉犁甜瓜 | 据当地的罗布老人讲述,在很早的时候,当地的罗布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甜瓜,甜瓜在维吾尔语中名可洪。鲁番高昌古城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发掘的晋代〔公元3 -5 世纪) 出土文物中的甜瓜实物表明,新疆早在1500年前即栽培甜瓜。哈密瓜之名称则始于清代。据乾隆《回疆志》记载:康熙年间哈密王投诚, 进贡甜瓜, 朝中视为珍品, 称之为哈密瓜, 距今已300 余年。 新疆哈密瓜分布于南北疆各地, 除个别高寒地区外均有栽培。吐鲁番、鄯善、哈密、伽师、皮山、麦盖提、新和、尉犁及兵团一〇三团场、一二一团场等为主要产区。新疆的大陆性气候和干早荒漠土壤为新疆甜瓜生育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尉犁,又名“罗布淖尔”,源于“罗布泊”而得名,尉犁气候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空气干燥,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3 143.7小时。全年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东北边沿。全县耕地属偏沙性通透性良好的沙油地土质,通气良好的砂壤土早春地温回升快,非常有利于甜瓜幼苗生长,土壤中盐碱成分含量高,高盐碱土质又可提早甜瓜的成熟期,同时满足甜瓜高含糖量、品质佳、口感独特对矿质营养的需求。因此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尉犁甜瓜早熟、皮薄肉厚、果肉含糖量高、香甜多汁的上佳口感品质。1970年以后,在兴平公社部分地少的队(村)还推广套种经营,主要套种方式为甜瓜、西瓜套种甜菜,果园套种瓜菜,玉米套种黄豆等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蔬菜瓜果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1985年,全县种植甜瓜0.28万亩,总产量649.6万斤;种植西瓜200亩,总产量46.6万斤。每到瓜熟时节(7—10 月),街道都有瓜市、瓜铺,村口、公路边,多搭起卖瓜的凉棚。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尉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尉犁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是古西域之尉犁国、渠犁国、山国等国地,西与沙雅县、库车县交界,北与轮台县、博湖县、和硕县和吐鲁番地区的托克逊县、吐鲁番市、鄯善县相接壤,东邻若羌县,南依塔里木盆地与且末县毗邻,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尉犁西瓜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尉犁县兴平乡、塔里木乡、古勒巴格乡、墩阔坦乡、阿克苏甫乡、喀尔曲尕乡、团结乡、肖唐、尉犁镇等,共计7乡1镇,1个管委会,涉及5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4°02′50〞-89°58′50〞,北纬40°10′30"-41°39′47〞,平均海拔2000m,保护范围面积7400亩,年总产量29.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尉犁甜瓜外形呈卵圆形、圆形,纵径30-40厘米,横径18-23厘米,果形指数1.3-1.6,单瓜重3-6公斤,香气十足。皮薄,果皮与果肉界限分明,果皮青色或黄色,有凹凸不平的网纹,果肉橘红,细腻,细脆爽口。 (2)内在品质指标:尉犁甜瓜果肉橘红,口感细脆香甜,果肉糖分梯度变化小,纤维少而细,还原性维生素C含量13.0-15.5(g/100g),总糖7.55- 9.50(g/100g)、可溶性固形物在9.2%-12.0%之间,总酸0.5-0.9(g/kg),钙70-90(mg/kg),铁13-18(mg/kg),钾2700-2900(mg/kg),磷100-130(mg/kg),锌0.1-1.5(mg/kg),钠140-170(mg/kg),镁120-150(mg/kg)。此外还含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等十八种氨基酸。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区域符合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 西甜瓜准则》(NY/T427-2007)进行生产。 |
尉犁西瓜 | 新疆素有一句民谣“围着火炉吃西瓜”。西瓜,维吾尔语为“阿吾兹”,集中产于新疆的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哈密等盆地的绿州。新疆是种植西瓜最早的地区。对此古籍中有诸多记载。明朝医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契丹攻破回纥后,他们就开始种植西瓜,并拿牛粪覆盖在上面,取名叫西瓜。明朝的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也说:“西瓜,种出西域,故名之。由此可见我国在1000年前就开始种西瓜,其瓜种由新疆经北方而传入。” 尉犁,又名“罗布淖尔”,源于“罗布泊”而得名。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塔里木盆地东北边沿。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尉犁县西尼尔镇牧民开始农耕后,尉犁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尉犁县西瓜个大味甜、含糖量高,瓜瓤细脆,汁多,单瓜重2.5—10斤。外形有长圆和圆形;皮色有黑绿、翠绿、白绿;条纹有锯齿条带、核桃纹细条带;瓜瓤有粉红、桃红、大红;质地有沙瓤、脆瓤;种子有大籽;小籽、黑籽、红籽和无籽之分;风味有清香、果香等。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尉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尉犁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是古西域之尉犁国、渠犁国、山国等国地,西与沙雅县、库车县交界,北与轮台县、博湖县、和硕县和吐鲁番地区的托克逊县、吐鲁番市、鄯善县相接壤,东邻若羌县,南依塔里木盆地与且末县毗邻,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尉犁西瓜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尉犁县兴平乡、塔里木乡、古勒巴格乡、墩阔坦乡、阿克苏甫乡、喀尔曲尕乡、团结乡、肖唐、尉犁镇等,共计7乡1镇,1个管委会,涉及5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4°02′50〞-89°58′50〞,北纬40°10′30"-41°39′47〞,平均海拔2000m,保护范围面积7400亩,年总产量29.6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尉犁西瓜个体适中、皮薄肉厚、纤维极少、含糖量高、瓜瓤色红、细脆、汁多。单瓜均重在3.5—4.0公斤之间;外形主要为圆形;果皮绿色,有明显绿色条带15~17条;条纹呈锯齿状。 (2)内在品质指标:尉犁西瓜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其中还原型维生素C在5.5-7.5(mg/100g)含糖量高,总糖8.0-10.5(g/100g),可溶性固形物(西瓜中心部位)11.5%- 13.6%,可溶性固形物(西瓜近皮部位)5.2%-7.3%,总酸在0.3-0.5(g/kg),维生素B1在0.005-1.2(mg/100g),维生素B2在0.01-0.2(mg/100g),维生素D3在0.001-0.1(mg/100g),维生素E为0.015-0.027(mg/100g),钙20-35(mg/kg), 铁0.5-1.5(mg/kg),钾含量为1100-1300mg/kg,比普通西瓜含量(790mg/kg)高出近1.6倍,磷1000-1400(mg/kg),锌0.1-1.5(mg/kg),钠30-45(mg/kg),镁140-190(mg/kg)。此外还含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等十八种氨基酸。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区域符合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 西甜瓜准则》(NY/T427-2007)进行生产。在种植过程中做到水源不污染、土壤不污染、瓜秧不污染;从而真正保障了尉犁西瓜的天然纯正、绿色环保。 |
博湖辣椒 | 博湖县地域辽阔,气候湿润,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生态环境优美、土地平坦肥沃,渠道纵横。由于博斯腾湖对空气的调节作用,冷热变化不十分剧烈,光能资源较为丰富,热量适中,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无霜期175天,年降水量64.7毫米,年平均气温7.9℃,≥10℃的有效积温为3400℃,年平均日照小时数3074-3143小时,3月开春升温迅速,少雨干燥,充足的阳光充分和湖水水面二次折射光保证了辣椒幼苗期和开花结果期所需要的光照,赋予了博湖辣椒着色度好且含钙量高的特殊品质。这里生产的红辣椒含红色素高、辣椒碱高、VC含量高,肉厚、成熟度好、色泽好、外观综合性状优、病虫害少、产量高、品质优,畅销国内外市场。被誉为“中国辣椒之乡”。全县现有耕地近25万亩,近年来,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工业番茄、辣椒等大宗农作物为主的农产品生产布局。 博湖县辣椒博湖因其独特品质享誉全国,在本地产的博湖辣椒营养价值高,品质好,口感极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每到春秋两季,外地各大食品公司来博湖县签订种植合同和收购辣椒,大部分辣椒被加工成辣椒色素、辣椒粉、辣椒丝、辣椒酱,销往全国各地以及中亚、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博湖县博湖辣椒一直在乌市等大型批发市场也占主要份额。博湖“红色产业”欣欣向荣,辣椒的知名度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和库尔勒香梨、轮台白杏齐头并进的巴州 “三宝”,是名副其实的巴州特产。博湖县也享有“中国辣椒之乡”的美誉。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博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博湖县位于天山南麓,地处焉耆盆地东南部,开都河下游,东北与和硕县交界,西北与焉耆县毗邻,西南与库尔勒接壤,南隔库鲁克塔格山与尉犁县相连。博湖辣椒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塔温觉肯乡、本布图镇、乌兰乡、查干诺尔乡、才坎诺尔乡和博斯腾湖乡的6个乡镇2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6°19′-87°26′,北纬41°33′-42°14′,海拔1047-1082米。保护面积5000公顷,年产量1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博湖辣椒是中晚熟品种,和其它地区辣椒明显区别在于红色素高,博湖辣椒单果重50-70克,果实长条形,多皱折,果实嫩果期翠绿,老熟果深红色,果面光滑,皮薄肉厚,筋辣肉甜,口感微辣到中辣,可生吃,商品性佳。 2、内在品质特征:博湖辣椒营养价值高,富含β-胡萝卜素,镁、钾、钙、铁等多种营养物质。辣椒碱2.9-4.2(mg/100g),胡萝卜素0.3-0.5(mg/100g),尤其突出的是还原型维生素C和含钙量高,VC可达110-140(mg/100g),钙高达70-80(mg/kg),铁3.2-4.5(mg/kg),钾2000-3000(mg/kg),锌0.2-1.2(mg/kg),钠20-30(mg/kg),镁150-170(mg/kg),铜0.1-1.3(mg/kg),硒0.012-0.022(mg/kg)。 3、质量安全规定:符合NY 5005-2008无公害食品 茄果类蔬菜安全标准。 |
和硕葡萄酒 | 和硕葡萄酒是新疆巴音郭楞和硕县的特产。 新疆和硕县这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来到在这里,人们看到的是巍峨的天山,浩渺的博斯腾湖和一望无际的戈壁绿洲。清澈的天山雪水,充足的光照,天山冲积扇的戈壁砂壤,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土壤;适宜的温差,打造了世界级葡萄的优良品质。而古老和硕特文化和现代酿酒文化的交融,一定会让你震撼不已。和硕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政策环境,大力发展葡萄产业,这将成为成为和硕走出新疆,叩开世界葡萄酒界大门的一把灿烂耀眼金钥匙。 新疆和硕县三面为天山支脉环抱,一面比邻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独特的“山湖效应”大大提高有效积温。此处拥有干燥疏松的优质砂砾土、3200小时年均日照、178天无霜期、15度昼夜温差以及年均78毫米的稀少降雨,苛刻的自然条件成就葡萄最佳的糖酸比例,在酿制过程中无需人工添加任何糖分,单宁含量却高达33%,使得葡萄酒拥有结构性更强,平衡性更好,口感丰富,香气浓郁的独特个性。同时,与和硕县相近的博斯腾湖湖水反射出的大量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葡萄果实和糖分积累,且糖酸比例适中,酿出的葡萄酒颜色、香气、口感都具有世界级的品质。 据了解,新疆和硕县的气候条件与享有“红酒之都”之称的法国波尔多纬度相近,属于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日照时长、温差大,适合多种酿酒葡萄的种植。 和硕葡萄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硕县,北纬42°01′55″至42°22′39″东经86°45′20″至87°27′40″,总面积12.13万公顷 和硕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和硕葡萄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的请示》,硕政发〔2013〕8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和硕葡萄酒(草案) |
焉耆大白菜 | 焉耆县,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山间盆地,光热资源充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在大白菜生长季节,光热、水等要素配合良好,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长条件。焉耆大白菜的种植始于清道光年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西域倭里罕叛乱,随清朝大军赴天山以南平定叛乱的来自甘肃临潭,固原的400名河工在完成了送清军人马重度开都河平定南疆叛乱之后,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开都河定居下来,后来随着他们的家眷亲友也陆续迁来焉耆,他们还来了大白菜种子,从此,大白菜开始在焉耆种植。 产品特性:焉耆大白菜主要以晚熟品种为主,生长于独特的自然条件下,使其大白菜独具特色,个大、纤维含量少,口感好,净菜率高,营养丰富,为鲜食、腌制的理想珍品,因此,焉耆大白菜深受消费者青睐。 地域范围 天山山脉南麓山间盆地——焉耆盆地开都河流域,其中包括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兵团农二师焉耆盆地各团场 焉耆县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山间盆地,光热资源充足,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是典型的潮土地。在大白菜生长季节,光热。水等要素配合良好,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大白菜独具特色:个大、纤维含量少,口感好,净菜率高,营养丰富,为鲜食、腌制的理想珍品。 |
博斯腾湖草鱼 | 博斯腾湖草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斯腾湖水域,北纬41°32′至42°14′,东经86°19′至87°26′,总面积1647平方公里 《博湖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博斯腾湖野生鱼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的函》,博政函〔2012〕36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博斯腾湖草鱼》(草案) 博斯腾湖草鱼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草鱼(Ctenopharygnodon idellus)。 二、生长环境 符合渔业水质国家标准的湖泊,水体透明度≥200cm,pH值7.5至8.5,溶解氧≥5mg/L。水流平缓,湖底平坦,底质硬,水体中生长有丰富的饵料生物,水生植物覆盖率≥20%。 三、增殖管理 1.鱼种来源:在长江流域国家级原、良种场引进,跟踪选购,确保苗种来源品系正宗。 2.增殖方式:产地范围内人工放流自然生长。 3. 苗种放养:每年10至11月投放规格≥100g/尾的鱼种。 4. 饵喂:产地范围内放养不投喂,食自然水体中的自然饵料。 5.生长保护:博斯腾湖每年3月1日至6月20日为全湖禁渔期,禁渔期间禁止一切捕捞作业;在博斯腾湖开都河及深入博斯腾湖半径两公里范围内的水域,博斯腾湖西泵站引水渠口深入湖区半径一公里范围内的水域为常年禁渔区,永久性禁止一切捕捞作业;严禁电鱼、毒鱼、炸鱼和密网目围网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捕捞行为;严禁底拖网作业、水下采砂和围湖造田行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 6.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捕捞 捕捞时间从4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起捕规格为自然生长4年以上,体重≥4kg/尾。因草鱼在博斯腾湖不能自然繁殖,经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每年可在开都河河道内进行捕捞。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体态匀称修长,腹部平缓(繁殖季节雌鱼除外),体型较大,体色略带淡金黄色,有光泽,口感肉质细嫩、有弹性、香鲜甜美。 2.理化指标:肌肉中含粗蛋白≥18.3%,粗脂肪≤1.4%。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若羌红枣 | 地域范围 东经86°45"-93°45"、北纬36°05`-41°23"之间,海拔846-4500米。包括吾塔木乡、若羌镇、瓦石峡乡、铁干里克乡和兵团农二师36团。 特定品质 若羌红枣是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境内生产的红枣。若羌县就是楼兰古城的所在地,若羌红枣又成为楼兰红枣。若羌若羌红枣个大美观,椭圆形,晒干为深红色,才下果时肉脆枣甜,晒干后肉软甜润,吃后余香满口。每100克红枣含钙100毫克、维生素31毫克、可溶性果糖74.88%、各种微量元素、氨基酸537毫克,可食率92.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2%,中药为药引子。若羌县虽然降水稀少但光热源丰富,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若羌红枣的生长。 文化典故 若羌红枣引种于20世纪70年代,1988年开始有组织地引进栽种,到2000年全县共有枣树14.1万株。2001年若羌县委、县人民政府为进一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幅度提高农牧民收人,依据若羌得天独厚的是光热资源条件,以建设中国最优干食红枣基地为目标,确立实施了“若羌县红枣产业发展战略”,截止2004年,全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7万亩(750余万株),2003年,若羌县红枣生态经济林建设工程以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被自治区科技兴新办命名为全疆第七个科技兴新标志性工程,同年,若羌“楼兰”红枣经新疆农业名牌产品认定委员会,评选认定为新疆农业名牌产品;2004年11月,若羌“楼兰牌”红枣在西安市举办的“首届全国优质鲜枣及枣加工品评选一会上”获得中国红枣优质产品一等奖。这些都为若羌县建设中国最优干食红枣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若羌红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二师36团,若羌县若羌镇、吾塔木乡、瓦石峡乡、塔什萨依开发区、铁干里克乡现辖行政区域。 |
轮台白杏 | 新疆轮台县栽培白杏历史悠久,据《大唐西域记》记载有1300多年历史,以其色.泽浅黄透明,果肉黄中透白,果肉多汁,含糖量高,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与无机盐类,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等诸多特点载誉疆内外,先后获得 “绿色食品”、“全国优质农产品”等荣誉称号,是新疆特色果品之一。2009年,轮台白杏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了国家标准委的审核,被批准命名授牌。. 2010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轮台白杏”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轮台白杏果皮黄白色,壳滑无毛,肉质细嫩,味极甘甜,单重12克以上,果肉离核,仁甜而又芳香,晾晒成干果为小白杏干,单重约6克,肉软甘甜。 据化验分析,轮台小白杏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糖份、各种消化酶等11种对人类有益的元素,营养价值比鱼高两倍。杏仁含植物油达36%,还有大量的蛋白质、淀粉以及各种氨基酸、消化酶、杏仁甙等16种微量元素,营价值相当于羊肉的3倍,对小儿营养不良、消化不良、肠胃病、肝炎、肾炎有一定疗效。. 产地范围 轮台白杏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哈尔巴克乡、阿克萨来乡、塔尔拉克乡、铁热克巴扎乡、策达雅乡、野云沟乡、草湖乡、群巴克镇、轮台镇、阳霞镇、轮南镇、轮台县园艺场等12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
焉耆小茴香 | 中国小茴香之乡焉耆县包尔海乡 安息茴香是焉耆县主要的特色经济作物之一,在农民收入中占了一定的份额,全县11个乡镇(场)均有种植,每年播种面积均在2万亩以上,占播种面积的10%左右,亩单产50公斤以上,在多年的种植中,我们积累了一套成熟的种植技术经验,现介绍如下: 一、安息小茴香的生物特征 安息茴香维语称孜然,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系不发达, 幼苗期只有一个直根系,无须根,叶为针状。株高30—50cm左右,伞状花穗,无限花序,果实呈卵形,黄绿色,种皮周围布满了细小的毛绒,具有强烈的特异气味; 二、安息小茴香的用途 主要是调味原料,在国外也主要用于烹调,同时应用于饮料,啤酒,配制咖啡,同时还可入药,用途越来越广泛。 三、安息小茴香的特点 1、生长期短,一般从出苗到成熟需70-80天左右。 2、土地利用系数高,由于它的生长期短,因此可以复播其它优先选择,如油葵、大豆、玉米等。 3、能够充分利用空间,由于生长期短,株型矮小,紧凑,可与高杆作物,生长期长的作物充分利用空间的光、气、热等自然资源,如:玉米、油葵、甜菜等进行间套种。 4、成本低,效益高,由于安息小茴香的生长期短,株型短小,因此所需要的营养也较低,每亩地只需施5公斤磷肥和10公斤氮肥基本满足养分要求,比其它作物投入明显减小。 5、易保管。安息小茴香本身具有较强的特异气味,很少发现虫蛀,只要放置在干燥通风处即可。 |
焉耆大白瓜籽 | 焉耆大白瓜籽是焉耆盆地的特色产品,其色泽洁白,粒长而宽,籽实含油量高、皮薄、仁饱满、味香是理想的营养食品。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的气候,在大白瓜籽生育期内光、热、水等要素配合良好,特殊的盐化潮土,丰富的有机质对白瓜籽生长、水肥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焉耆大白瓜籽独具特色。 焉耆县位于焉耆盆地,北半球中纬度温带地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焉耆全年可照时数4440.1小时,太阳总辐射的年总量为156.8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太阳直接辐射78.4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太阳散射辐射78.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温度7.9℃, 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焉耆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独特的气候,光、热、水等要素良好,具有特殊的盐化潮土,丰富的有机质、良好的水肥管理环境,使焉耆大白瓜籽独具特色。 产品特性:焉耆大白瓜籽是焉耆盆地的特色产品,焉耆大白瓜籽种植历史悠久,粒长而宽,色泽洁白,籽实含油高,皮薄,仁饱满,味香,经过炒、煮制加工后焉耆大白瓜籽品质佳、口感好,营养丰富,香气诱人,是人们常备生活休闲食品,市场和经济效益更可观。焉耆大白瓜籽突显区域品牌优势,以“品质佳、口感好”倍受广大销售者青睐。焉耆大白瓜籽。适当嗑瓜子能够使整个消化系统活跃起来,瓜子的香味刺激舌头上的味蕾,味蕾将这种神经冲动传导给大脑,大脑又反作用于唾液腺等消化器官,使含有多种消化酶的唾液、胃液等的分泌相对旺盛,有益健康,还能促进面部肌肉的运动。 地域范围:天山山脉南麓山间盆地--焉耆盆地开都河流域,其中包括焉耆县、和硕县、兵团农二师焉耆盆地各团场 |
巴音布鲁克蘑菇 | 巴音布鲁克美丽风景因它独特性和自然性受地各地游客喜爱,“巴音布鲁克蘑菇”更因绿色、环保、自然更是受到越来越多食客青睐,每逢盛夏,各地游客、食客慕名相约来巴音布鲁克采蘑菇,促使“巴音布鲁克蘑菇”迅速紧俏和价格一路上扬,更有牧民一到夏季就放弃工作专门成立“巴音布鲁克蘑菇”采集队,收集和专业采摘巴音布鲁克蘑菇来提高自已收入。 巴音布鲁克蘑菇通过旅游游客外带和礼物馈赠,“巴音布鲁克蘑菇”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全国各地青睐,为进一步提高“巴音布鲁克蘑菇”知名度和信誉度,和静县审势度势,立即包装向国家农业部提交申请,并最终通过认证。 巴音布鲁克蘑菇通过农业部认证,为有效保护“巴音布鲁克蘑菇”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巴音布鲁克蘑菇”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巴音布鲁克蘑菇 地域范围 和静县位于新疆中部,天山中段南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北地区,焉耆盆地西北部,地处东经82°28"—87°52"、北纬42°06"—43°33"之间,周边与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等17个县市毗邻。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和静县西北部,是一个山间盆地,是新疆南部最优良的高山天然牧场,总面积238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0%,为亚高山、高山区,海拔高度在2000~2500米之间,四周山体海拔在3000米以上。巴音布鲁克蘑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东起阿拉沟草沟,西至大尤勒都孜西端的可可乌孙,南至天鹅湖以南的金光牧场,北起小尤勒都孜的忽斯台沟。分布范围大约长400公里,宽150公里。包括巴音郭愣乡、巴音布鲁克镇、额勒再特乌鲁乡、巩乃斯乡、巴仑台镇、阿拉沟乡六个乡(镇)21个村。巴音布鲁克蘑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6.5万公顷,年产量10吨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巴音布鲁克蘑菇以丁字菇为主。别名蒙古口蘑、白蘑菇等。它是口蘑的代表种,也是口蘑中的上品。丁字菇幼时半球形,白色光滑,边缘内卷。未开伞、外形完整、形似丁字,菌盖直径1~2厘米的幼蘑,被称“丁字蘑菇”。丁字菇开伞平展,菌盖直径5~18厘米,白色,表面平滑,菌肉白色肥厚细密,菌褶白色、绸密、弯生、不等长。菌柄中生,长3~7厘米,粗1.5~4.5厘米,内实,基部稍膨大,白色,孢子卵白色,光滑,椭圆形,6~9.5微米×3.5~4微米。已开伞的丁字蘑菇子实体被称为“片蘑”。 (2)内在品质指标:是指需要通过仪器检测的可量化的独特理 化指标。巴音布鲁克蘑菇富含氨基酸,其中粗蛋白含量26-33.0(g/100g),粗纤维8%-11.0%,碳水化合物25%-34%,铁含量(0.8-1.12)×103(mg/kg),钙含量(2.9-3.3) ×103(mg/kg),磷含量(0.9-1.3)×104(mg/kg)。白蘑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中医学中认为白蘑性平,味甘,具有空肠宜气,散热血,解毒的功效,主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燥不安的病症。 (3)安全要求:巴音布鲁克蘑菇严格按照食用菌《NT/T 794-2003》 标准执行。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1-2000)的要求。 (4)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所有包装应牢固,耐运输。 |
博斯腾湖鲤鱼 | 博斯腾湖鲤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斯腾湖水域,北纬41°32′至42°14′,东经86°19′至87°26′,总面积1647平方公里 《博湖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博斯腾湖野生鱼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的函》,博政函〔2012〕36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博斯腾湖鲤鱼》(草案) 博斯腾湖鲤鱼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鲤(Cyprinus carpio)。 二、生长环境 符合渔业水质国家标准的湖泊,水体透明度≥200cm,pH值7.5至8.5,溶解氧≥5mg/L。水流平缓,湖底平坦,底质硬,水体中生长有丰富的饵料生物,水生植物覆盖率≥20%。 三、增殖管理 1. 鱼种来源:产地范围内博斯腾湖鲤鱼原种自然繁殖。 2. 饵喂:产地范围内放养不投喂,食用自然水体中天然饵料。 3. 生长保护:博斯腾湖每年3月1日至6月20日为全湖禁渔期,禁渔期间禁止一切捕捞作业;在博斯腾湖开都河及深入博斯腾湖半径两公里范围内的水域,博斯腾湖西泵站引水渠口深入湖区半径一公里范围内的水域为常年禁渔区,永久性禁止一切捕捞作业;严禁电鱼、毒鱼、炸鱼和密网目围网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捕捞行为;严禁底拖网作业、水下采砂和围湖造田行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 4.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捕捞 捕捞时间从6月下旬至翌年2月底,起捕规格为自然生长3年以上,体重≥1.5千克/尾。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鱼体体态修长,腹部平缓(繁殖季节雌鱼除外),鳞片金黄,体色鲜亮,尾鳍、臀鳍淡红,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而醇厚。 2.理化指标:肌肉中粗蛋白≥17.6%,粗脂肪≤0.5%。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