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座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亲朋好友。 下一篇:津味嘎巴菜 |
萨其马桃 | 萨其马桃,俗称八仙寿桃,是天津糕点中有名的品种之一。这种“桃”是由蛋糕桃发展而来的,大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原料配方: (20枚)富强3千克鸡蛋1.6千克花生油500克炒米粉2千克白糖粉10千克米粞4千克白砂糖6.2千克桂花200克 制作方法: 1.炸丝子:将鸡蛋和水适量打匀、和面,揉成团后,饧片刻,即用擀面杖擀成薄片,再用刀切成8厘米长的挂面条状,筛净扑面,入油锅炸成乳黄色即可。 2.上面:将白糖粉10千克,炒米粉2千克拌匀,加入水700克左右,擦匀,成为“糕干”状,随即取350克的糕干面倒入桃膜内制成空心“桃”坯子。 3.化浆:将一个成品“桃”的馅料(糖250克、米粞150克、桂花10克、水100克)放入锅内熬制九成熟时取出,放入250克炸过的面丝,搅拌均匀后,成为桃心子,装入桃坯子的中心,压平按实后,翻个过放在平板上,即成为实心的桃坯了。 4.装潢:将“桃”的两面画上各色各样的图景,形象。 5.提人:每一人物肖像,需糖约50克,米糖10克,加水50克,用铜勺或铝勺化成老嫩适度的浆。然后把浆倒在抹过油的石板能上能下,随凉随翻动,当糖拔得变成白色,即可捏各种人物形象,捏好后,放于桃上粘好,最后着色好成。 产品特点:选料精良,风味独特,装潢美观,容易保存,每枚重1.35千克,历来是名贵的祝寿、馈赠礼品糕点。 下一篇:天津锅巴 |
灌汤酱肉蒸饺 | 清朝乾隆年间,相传有个叫玉昌的男子,出于对传统食品—“灌汤蒸饺”的衷爱,在制做的工艺上历经七年的揣摩调制,形成了独特的口味,最后在自己生活的小镇上开了一个灌汤蒸饺馆,排场虽然不大,但却因饺子的色鲜味美和熏酱的独特馨香而生意十分红火,方圆几百里之内有口皆碑。久而久之,在人们之间流传出这样的顺口溜:龙的传人龙的宴,不吃玉昌是遗憾;灌汤蒸饺属玉昌,玉帝闻香下马来 。 据说后来乾隆皇帝微服出巡,无意中听到了有关玉昌的传唱,颇为好奇,专程来到玉昌的小店来品尝,一品熏酱果然是:馨香不腻,色香勾人,闻香垂涎,沁人心脾;再看蒸饺:覆膜如纸、色如花,形态优雅、馅又大,吃在嘴里更是柔嫩分层,鲜香不腻,料香味浓,汁浓味厚,乾隆皇帝赞不绝口,说:“天下竟有如此美味!……” 玉昌小店从此就这样火暴非常,一直世世代代相传着,又经后人在保持原有品种和口味的基础上,又不断的增加品种使其不断的发扬光大,最后演变成今天的老玉昌熏酱系列和饺子系列。 曾有古人用“一品老玉昌,三月忘家乡”来赞誉老玉昌的熏酱古人也曾用这样的诗句来赞誉老玉昌蒸饺:“葡萄美酒夜光杯,婵娟娇月醉佳人”。一句古诗形容老玉昌饺子态若娇月,象半月婵娟,把美酒、美食、佳人融为一体,把人带到了诗话的意境。 老玉昌饺子:或洁白如玉、或明如翡翠、或灿烂金黄,口感清润,鲜香透腹…… 下一篇:天津牙雕 |
津味嘎巴菜 | 首先将绿豆磨碎,过筛,用清水浸泡,然后,用手揉搓,捞去豆皮、杂质,控去余水,与泡好的大米混合,磨成粥状。其次将烙子置小火上,舀上面糊,摊成薄似纸张的圆形煎饼,改刀切成柳叶形。然后制卤时,先将香油烧热,投入葱花,姜末、香菜根,至炸呈金色时,把大料面、面酱下了,然后倒入酱油,开锅后倒入盆内。另外将清水烧开,放入大盐和制好的酱卤。锅开后,倒入酱油,下大料面、五香面、姜末、碱面,待卤汤开后,用水团粉勾芡,倒入预先准备好的容器内,用部分洁净盐水将腐乳?开,再与其它盐水搅在一起,加味精调匀。另将辣子面用热油炸成杏黄色,将油、糊分开。接着另取香干切成小象眼片,放在烧热的香油中炸至外皮发脆,倒入开水中煮。开锅后,倒入酱油、味精,再次开锅后,捞出香干,最后,用香油将芝麻酱调稀。色、形美观,多味下一篇:劝业场 |
葱油目鱼 | 目鱼,津菜俗称“大鳎目”。学名半滑舌鳎,属鱼纲、鲽形目。目鱼常栖息于附近的浅海底层中,为渤海湾特产之一。夏季咸、淡水鱼类大多体瘦肉消,唯独目鱼鱼体肥大、肉质鲜美,故津门有“伏天吃鳎目”之说。制法:(1)将2目鱼尾部500克,剁成3厘米长、1.5厘米宽的骨牌块,用料酒、姜汁略腌。(2)过热油氽至八九成熟,再用开水焯过,以去掉浮油,用水过后再用盐、味精入味,最后淋上用香油、葱丝炸制的葱油即成。特点:淡白素雅,葱香浓郁,软嫩爽滑,咸鲜味醇。下一篇:天津桃仁小肚 |
天津牙雕 | 天津的牙雕,以其精湛细腻的雕工,别致的构思,跻身于工艺瑰宝的行列。为进一步提高牙雕艺术水平,艺人们还把微刻技艺向立体发展,巧妙地将雕与刻融为一体,巧夺天工。天津的玉雕和牙雕作品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 |
天津玉雕 | 以其精细秀丽和题材新颖著称。天津玉雕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天津的艺人尤其擅长利用精选玉石的天然颜色和色斑,精心构思雕刻,从而充分显出玉雕作品的艺术魅力。天津的玉雕工艺品,以水胆玛瑙作品更具特色。取意于唐代李商隐《瑶池》一诗创作的水胆雕刻"蟠桃会"被列为国家珍品。下一篇:鸭油包 |
鸭油包 | 鸭油包是小笼包的一种,里面的馅料和普通包子馅差不多一样是猪肉的,不过里面好象有鸭肉绒,而且是加鸭油、植物油、香油、酱油、葱、姜加调味料和的馅,和普通包子一样包,一样蒸。不过吃起来很香,满嘴膘油,但清香不腻。就不知道你说的鸭油包是不是我吃的这种了.下一篇:孩梨 |
劝业场 | “不到劝业场,枉来天津卫。”从这句老话不难看出,劝业场这家天津老字号商场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劝业场是天津商业标志性代表,股份制上市公司,坐落在寸土寸金的和平路与滨江道交界处,始建于1928年,其法式折中主义建筑,是中国百货店中唯一一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劝业场被称为天津的“城中之城,市中之市”,天津形成现代商业格局是自劝业场而始的。今天,经历八十载市场风雨洗礼,由大书法家华世奎书写的老牌匾依旧高悬堂内,向人们传递着这个商业老字号的品牌个性及其所赋予的顽强生命力。 用现在的商业模式分析,八十年前,劝业场便已初具SHOPPINGMALL的雏形:天津劝业场是近代中国最早,最著名的集购物、餐饮、娱乐、消遣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厦。经历了一轮轮的业态调整,如今劝业场再次选择了SHOPPINGMALL这种世界上目前最流行的商业经营模式,只不过在这串时髦的英文字母后面,百年老店加了一个历史的注脚:让自己的SHOPPINGMALL更有中国味,也更有历史味。 一、品牌创建历史 天津劝业场创始人高星桥,20世纪初曾任直隶井陉煤矿司磅员,深受该矿主管德国人汉纳根的赏识,后任该矿津保售煤处经理。 随着天津商业重心的逐渐南移,高星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选中了法租界21号路的一片空地。当时,这片空地的两个角已经盖起了楼房,北面是1925年落成的浙江兴业银行,南面是1926年落成的惠中饭店。 高星桥独具慧眼,料定此处将来必大有发展,便以雄心和魄力,斥巨资十万四千两白银从英国先农公司手中买得了这块面积为五亩二分的地皮。购置地皮的合同签定之后,高星桥又花白银一万两聘请了“永和公司”的法国工程师穆勒负责大楼的设计工作。 按照设计图纸初步估算,建此商场资金需百万大洋以上,以高星桥当时的财力存在困难,经再三考虑,他决定成立股份公司集股兴建。高星桥辗转托人,费尽周折,说服了庆亲王载振成为了劝业场的二股东,加入三股,即三十万元,载振为商场起名为“天津劝业场”,“劝业”二字的含义顺应了当时社会提倡的实业救国潮流。 经过十一个月的紧张施工,一座堪称“工程坚固,无以伦比”的法式折中主义宏伟建筑——天津劝业场巍然屹立于津门,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1928年12月12日,当时天津乃至华北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百货商场——天津劝业场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开业仪式,首开商业、娱乐于一体之先河。《北洋画报》、《大公报》、《庸报》等有影响的报纸均以较大篇幅对劝业场的开业作了报道,《庸报》还配发了一幅劝业场大楼的速写作为宣传。 社会各界为庆祝劝业场开业所赠送的礼品中由一座银盾,上面镌刻着十六个字:劝吾胞舆,业精于勤,商务发达,场益增新。这四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即是“劝业商场”,而诗的内容又诠释了劝业场名称的内涵,即倡导兴办实业。 劝业场的开业在天津引起了轰动,仅开业当天,便有两万多人参观购物,在当时人口仅七八十万的天津,当属盛况空前。 可以说,劝业场的建立促进了天津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商业和文化的发展,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劝业场地区逐渐成为了天津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和著名的游览区,从而奠定了天津市区的基础构架,形成了天津近代商业发展的格局。 二、企业发展历程 劝业场自建成开业之日起,经营者就立下一个信念:要把劝业场建成集商业、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商场。顾客只要进了劝业场,想买的东西就一定能买到,做到顾客花钱不出劝业场。劝业场开业之初,其宽阔的营业面积便被抢租一空。它不像当时天津的一些商场,多由一些小摊商经营,而是大、中、小商店兼而有之,经营商品品类之繁多,各行各业之齐备,均非天津其它商场所能比拟,琳琅满目的商品和集商业、文化、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经营特色成为商业龙首。据粗略统计,劝业场经营呢绒绸缎、金银饰品、珠宝玉器、古玩字画、钟表眼镜、书籍文具、服装鞋帽、皮货布匹、照相画像、日用百货、镶牙刻字、鸟鱼虫草、绱鞋理发、丸散膏丹等品类的商店就近三百家之多。如此众多的行业、商家汇集一场,其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这也促使了劝业场内的各商家要根据各自的特色,采取不同的经营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和风格,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求得发展。众多商家顾客至上,质量第一,信义为本的店格,东伙同心戮力共进,平等竞争,各展其长的经营理念为劝业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仅仅几年时间,劝业场便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品种齐全的优质商品,周到细致的商业服务,招揽了广大顾客,成为了津门商界的翘楚。 解放初期,劝业场作为天津商业的龙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平抑物价,稳定民心,打击投机倒把,恢复正常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56年,劝业场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实现了劝业与天祥的合并,拆除了一家一户的隔断墙,扩大了营业面积,调整了商业布局,在保持传统经营特色的同时,把劝业场变成了一座统一管理的大型综合商场。 改革开放为劝业场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采取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经营越搞越活,经济指标连年递增,在全国大型零售商场中劝业场第一个被批准为国家二级企业。 1980年1月,劝业场正式从“人民商场”复名为“劝业场”。1992年11月,劝业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所筹资金全部用于天祥商场的改造工程。1994年1月28日,劝业场股票在上海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扩大了劝业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1994年8月26日天祥改扩建工程胜利竣工,一座豪华典雅,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九层商业大厦巍然矗立。新厦老厦双星耀目,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交织在一起,为天津这座国际大都市增添了一处壮丽的景观。1997年劝业场相继兼并、重组了天津文化用品公司和天津华运商贸物业公司,使公司的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得到了低成本高速度扩张,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经营实力。同年11月15日,天津劝业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从单一的百货零售企业成为了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经营百货、金融、仓储、运输、餐饮娱乐、广告、装饰材料和外贸等多种业态的企业集团,标志着天津劝业场从此走上了集团化发展的道路,按照股份制企业集团的运作规范,建立集团内部管理系统,优化集团内部各种资源配置,把多元化经营推向纵深。 2005年天津零售业多元化竞争格局愈演愈烈,劝业集团的决策者深刻认识到老字号商业企业要想焕发活力,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痛下决心进行比较彻底的装修业改,围绕调整提升作文章。装修业改完成后不久,2005年10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到劝业视察慰问节日期间坚持工作的劝业员工,是对劝业工作的巨大鼓舞和肯定,是劝业发展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 2006年劝业场成功实施了股权重组、股权分置、员工身份置换综合改革方案,在关键的历史时期解决了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新的法人制衡结构,推进了公司发展,提升了主业经营,树立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标志着劝业场步入了新的上升期和发展期。 2008年劝业场经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摘牌程序购得天津商场经营用房地产,劝业场将利用公司牌誉,发展百货连锁,打造天津零售市场新的亮点。 如今,已有八十年历史的劝业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相结合,树立以科学发展为前提,以文明经营为基础,以市场营销为龙头,以优质服务为根本的企业文化理念,不断拓展“劝业场”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企业主导价值观念和先进的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融入经营活动之中,深植在每个职工心里,从而全面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1995年至2000年公司连续六年进入全国零售企业十强,2001年和2002年又连续两年蝉联天津零售企业百强之首,并荣获2005年至2008年天津企业100强称号,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命名为全国百货零售业“金鼎品牌店”和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称号,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葱油目鱼 |
天津桃仁小肚 | 外观圆形,色泽金黄,清香味美,具有芳香醇厚和桃仁特有的甘香风味。 原料配方:猪肉100公斤香油6公斤五香面0.2公斤花椒面0.1公斤味精0.2公斤桃仁1.2公斤精盐4.7公斤鲜姜2公斤大葱4公斤酱油8公斤亚硝2克团粉50公斤白水24公斤 制作方法: 1.备料:去皮肥、瘦肉。猪膀胱。将肥、瘦肉用1厘米搅刀制成馅。 2.搅拌:先将团粉和水放入搅拌机内,拌匀后,再投入肉和辅料,搅拌5分钟。 3.灌制:将洗净的膀胱翻个,灌入肉馅,至七成满时,用竹签别好,大、小分开。 4.煮制:将灌好的小肚,分别大、小放入100℃的水锅里。大的先放入煮10分钟,然后放入小的再煮15分钟后,把温度降到85~90℃继续煮1.5小时,即可出锅。 5.熏制:将煮熟的小肚摆放在篦子上,放进烤炉内,每熏100公斤小肚,放红糖700克,锯末2.5~3公斤,将红糖和锯末拌好后,洒在烧红的铁板上,立即关闭炉门熏1~1.5小时,至红黄色时,即出炉,抽掉竹签即为成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萨其马桃 |
天津锅巴 | 锅巴菜主料锅巴,是以上等绿豆和优质小米,水磨成浆,摊成薄饼,切成柳叶块。以香油、萱末、菊花、面浆、酱油、酱豆腐等打成卤。然後,将锅巴放入卤内,轻轻拌合,以锅巴完全沾满卤为止,随即盛入碗内,再撒上辣油、香油懈的麻酱、酱豆腐汁、香菜叶等。 锅巴菜酥爽清香,滑润适口,再配以芝麻烧饼、棒槌髁子等,风味异常。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灌汤酱肉蒸饺 |
狗不理 |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用料上,狗不理包子的肉馅别具特色,选用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鲜猪肉,上等酱油找口,放上香油、味精、葱姜末等佐料,边加水边搅拌,打成肉丁水馅。包子皮使用半发酵“一拱肥”富强面。做工上,狗不理包子从揉面、揪剂、擀皮、装馅、掐包、上屉、上大灶,都有明确的规格标准,掐出来的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的褶不少于十五六个。刚出屉的包子,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 狗不理包子铺原名“德聚号”,据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店主叫高贵友,其乳名叫“狗不理”,人们久而久之喊顺了嘴,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据说,袁世凯当直隶总督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很爱吃。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许多地方开设分号。如今,狗不理包子已走向世界,进入许多国家市场,倍受宾客欢迎。 菜品历史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现天津市武清区)。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取其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 高贵友14岁时,到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因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三年满师后,高贵友独自开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生意十分兴隆。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高贵友初创“德聚号”小吃铺时,用鲜猪肉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1916年(民国五年),高贵友病故,其子高金铭继承产业,转年在南市东大街立了分号。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把侯家后老号迁址到北大关桥口。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将老号、分号合并,迁址到天祥商场后门(今辽宁路),设立新号“德聚号”。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高金铭之子高焕文继承产业,经营至1952年歇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天津市将狗不理包子收归国有并将店铺迁至今和平区山东路,后又在南市食品街设立了分店。2001年,“狗不理”总店扩建。 随着“狗不理”的发展,所经营的品种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逐渐形成6大类、98个品种的包子。技师们精心研制出以鸡、鸭、鱼、肉、海鲜及应时蔬菜、野菜、菌类为原料,采用蒸、煮、烤、烙等多种烹调技法做出了“金针包”、“龙凤包”、“鸳鸯包”、“香芹包”、“什锦包”、“大虾韭菜包”等。 历史文化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 1973年时,毛泽东主席有一次和大家谈到了天津的美食,特别想到了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生活管理员吴连登为此还专程到天津,给主席买回去了“狗不理”,主席吃后特别高兴。 高贵友 (1831~1916) 高贵友(约1831—1916)小名狗子,武清县杨村人,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高贵友的父母是贫苦农民,清朝道光年间携全家逃荒到天津卫,靠捡破烂维持生活。高贵友 15岁时,到天津侯家后街的刘记蒸食铺当学徒。名为学徒,实际是干杂活。高贵友靠偷看偷听,学到了一些做包子的手艺。刘记后来停业了,他就在侯家后街搭起一个小棚,自己做包子卖。高贵友为人老实,做的包子真材实料,人们爱吃。 德聚号包子铺 ...... 详细>>>下一篇: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会 高贵友 (1831~1916) 高贵友(约1831—1916)小名狗子,武清县杨村人,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高贵友的父母是贫苦农民,清朝道光年间携全家逃荒到天津卫,靠捡破烂维持生活。高贵友 15岁时,到天津侯家后街的刘记蒸食铺当学徒。名为学徒,实际是干杂活。高贵友靠偷看偷听,学到了一些做包子的手艺。刘记后来停业了,他就在侯家后街搭起一个小棚,自己做包子卖。高贵友为人老实,做的包子真材实料,人们爱吃。 德聚号包子铺 ...... 详细>>> |
宝坻大蒜 | 百合科,葱属,原为野生,根茎小而瓣少。味浓甚辣。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得“胡荽”(即大蒜)带回长安。初在长安种植,唐朝以后传至北方各省。 宝坻种大蒜,文字记载最早在明万历年间《劝农书》上。清初,苏浙一带丝绸刺绣业用蒜汁向丝绸上沾巾花样,不污绢,不发霉,不变色,防虫蛀。传统绢花,亦非用宝坻蒜汁作粘接剂不可。因宝坻大蒜汁透明,味淡不熏眼,名誉大江南北,故非它不用。由此也促进了宝坻大蒜的发展。 1973年,宝坻大蒜种植面积列入国家计划,并向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出口。自此,宝坻红皮大蒜以其质量好,产量高闻名全国,并进入国际市场。 大蒜是烹制菜肴不可缺少的佐料,津菜馆将其切成凤眼片,与葱丝、姜丝合成“大佐料”用来炝勺,为菜肴增色提味。特别是爆菜更缺不了“蒜米”之香。凡熬鱼、烹制“下水”类菜肴都要放上大蒜以去腥味。 处于京、津、唐三市腹地的宝坻区是著名的“三辣”之乡,以盛产大葱、大蒜、天鹰椒闻名遐迩,而其中有“六瓣红”之称的宝坻大蒜最为有名,是津沽名优特产之一。 大蒜,古时称为“葫”,又称“葫蒜”。据说是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种植的,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了。大蒜何时传入京、津一带,已难以考证,但从史志记载,明朝中期以来大蒜已在宝坻广泛种植,尤其沿箭杆河中游以下两岸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最适应大蒜生长,这里成为大蒜主产区。经过精心选育,宝坻大蒜的蒜头形状规则,通常是六瓣,蒜皮儿呈紫红色,故有“六瓣红”之称,而其味辣含香,是上等的调味品。清朝乾隆年间,江浙丝绸刺绣业发展很快,刺绣工匠发现用蒜汁向丝绸上粘贴图案,不但不污绢,而且不发霉不变色,还防虫蛀。宝坻大蒜因其蒜汁黏稠度高而成为江浙刺绣所用粘贴原料之首选,用在了手工业上。当时,每到大蒜收获季节,江浙一带的客商不顾路途遥远,纷纷通过水路到宝坻收购大蒜,箭杆河以及蓟运河等河道上大蒜运销船多得可观。宝坻大蒜不仅誉满江南,而且成为宫廷御品,上奉皇宫,一来食用,二来具有药用价值。祖国医学认为,大蒜性温,味辛辣,有下气、除风、破冷、解毒、散痛等功效。古代名医华佗曾用大蒜医病。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大蒜治腹泻、暴痢、吐血、水肿等病的记载。现代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证明大蒜有消炎、杀菌、止泻、利尿、降压、止血、祛痰等功效。而日常生活中,大蒜也是百姓必备的一种调味食品,尤其是吃饺子、炖鱼、凉拌一些菜食,都少不了用大蒜来调味,既可增加食欲,又可杀菌除瘟。冬食大蒜则可御风寒、防感冒。所以民间有“要健康,多食蒜”的说法。 古往今来,宝坻大蒜一直保持着名优特产的地位,而且在种植方式上也有其独特之处,以施有机肥料为主,适宜无公害栽培,其蒜头外观和品质均属上乘,在市场上身价颇高,而且是馈赠亲朋的佳品,还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创汇农产品。 宝坻大蒜品种包括六瓣红和紫皮大蒜,其特点头大皮红,瓣紫肉白,辣度高,蒜汁多且粘稠,青霉素含量高,具有良好的杀毒灭菌防癌功效,先后被评为天津市优良品种、天津市农业名牌产品,2008年走上了1的餐桌,并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地域范围 宝坻大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天津市宝坻区林亭口、王卜庄、大钟庄、方家庄、大口屯、八门城、霍各庄、新开口、大唐庄、牛道口、史各庄、郝各庄、黄庄、牛家牌、尔王庄、新安镇16个镇,海滨、宝平、钰华、周良、口东、大白、朝霞、潮阳8个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8′~117°40′,北纬39°21′~39°50′,保护面积1333.33公顷,总产量达9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宝坻大蒜以6瓣为主,茎盘上围成一轮,蒜皮为紫红色,蒜瓣洁白、均匀,鲜嫩多汁,口感辛辣,脆香浓郁,风味独特,肉质肥厚。2、内在品质指标:宝坻大蒜水分含量64-66g/100g、蛋白质5.25-5.3g/100g、脂肪0.2-0.3g/100g、还原糖0.13-0.14g/100g、灰分1.3-1.4g/100g、维生素C6.58-6.76mg/100g、氨基酸总和5.74-5.78g/100g、镁25.35-25.42mg/100g、锌10-11mg/kg、硒0.0415-0.0418mg/kg、钾4.39×102-4.42×102mg/100g。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宝坻大蒜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质量安全及食品安全相关规定。下一篇:潮白河鲫鱼 |
黄庄大米 |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宝坻区首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黄庄大米”注册成功。“黄庄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成功,不仅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也扩大了天津对外的影响力。如今,“黄庄大米”的“身价”最高达到了每公斤16元,畅销华北及全国其他地区,成为了具有明显天津特色的品牌农产品。据史料记载:宝坻黄庄因河流分割作用形成黄庄洼,水稻种植已有420多年历史。由于这里独具土壤、水质、气候、生产工艺和文化背景等自然和社会环境优势,其生产出的稻米晶莹透亮、口感甜香,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在华北乃至全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
大港冬枣 | 大港冬枣是经过农艺技术人员依据本地崔庄冬枣培育、优选出的冬枣优良品种。大港冬枣果皮赭红光亮,色泽鲜艳,皮薄肉脆口感好,果大、核小、酥脆、汁多、酸甜适口,品质极佳,平均单果重20克,指标优于大部分鲜果,被许多国内外专家誉为“百果之王”。 经过十多年的规划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已成为北方重要的冬枣生产基地。8个冬枣精品园、5个冬枣观光园、3万亩无公害生产示范园、冬枣饮品、冬枣驿站成为大港地区农业对外的名片,形成产、运、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 地域范围 大港冬枣分布于天津市东南部滨海新区大港地区,距天津市区33km。坐标为东经117°08′~117°34′、北纬38°33′~38°57′之间,海拔1.2m~3.5m。东临渤海湾;南与河北省黄骅市接壤;西与天津市静海县毗邻;北与津南区、西青区为界。分布于中塘镇、太平镇、小王庄镇、港西街、古林街等地。总种植面积6666.7公顷,冬枣年总产量约为6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9.8 g,果皮较薄、深棕红色,果面光滑。果肉酥脆、绿白色、汁液多。果核纺锤形, 果核小。风味浓酸甜适口,口感好,品质极佳,适于鲜食 2、内在品质指标:大港冬枣内含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果胶和铁、锌、等微量元素。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大港冬枣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2762-81《食品中汞允许量标准》、GB5127《食品中敌敌畏、乐果、 马拉硫磷、对硫磷允许残留量标准》、GB4788-84《食品中甲拌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残留量卫生标准》、GB4810-84《食品中总砷允许量标准》、GB4809-84《食品中氟允许限量标准》和国家标准GB18740-2002、NY5252-2004无公害食品冬枣等有关规定执行。下一篇:宝坻大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