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德阳 >> 旌阳区

旌阳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四川文化娱乐城

  这是城,因为3000亩山水四面相环,一座巍峨的山门雄踞山腰,恍若古老的边关寒光正传金柝。但这又不是城,她还有另一个名字:玄珠湖。“千亩园林景作画,万种风情意写诗”,这是四川文化娱乐城优美风光的写照。  “文化上立足,娱乐上展开”,这是四川文化娱乐城的发展宗旨。她在3000亩大好山水的基础上开发中外文化精华,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成为尘世里的世外桃源,现代人的心灵居所。  四川文化娱乐城浓郁的文化氛围首先是建筑文化。它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风格与建筑特色上。西楼和水城以及古堡都属西欧风格建筑,但又各有差异,西楼以热烈的红色为主色调,辅以温和宁静的淡黄色,以乡村情调为主要风格。西楼位于玄珠湖西岸,绿树掩映,游人踏进西楼,就有如归西欧乡村的感觉。每当月夜,月光斑斑驳驳洒满西楼,更平增了古典韵味。夏日可卧听鸣蝉,冬日看湖水起落,春日有柳絮纷飞,秋日则可静静地踏黄叶如听琴瑟。实际上西楼是将西欧与中国古典文化融为了一体。  水城借鉴了威尼斯水城风格,又突出精美与庄严的特点,使之与威尼斯水城的休闲式风格相区别,除以与湖水相调和的白色与金色为主色调之外,高高的塔尖和红蓝相间的琉璃瓦屋顶使水城别具特色。室内悬挂数十幅精美的西欧古典油画,有如身监威尼斯,别具一份富丽和温馨的感受。尤以坐落水中的八角亭为最,推窗监湖,可望远山如黛,云水自山巅升起。 古堡系中世纪欧洲歌德式建筑,雄壮巍峨,全部凿石砌成,石赭色,堡尖塔楼林立,展现了中世纪欧洲-战火风云的特点。古堡为四川文化娱乐城主要景点的中心景点,其森严与凝重令人想起西欧中世纪的文化与政治,更使人想起唐诘诃德时代那些仗剑天下的翩翩骑士。“古堡望秋”乃其中一景,秋风起时,漫天黄叶纷纷扬扬,成都平原烟树与村庄便历历在目。  建筑文化的另一方面是民俗建筑,主要体现于民俗村。民俗村分了彝家寨和傣家寨。彝家寨位于环湖大道的东上坡,典型的彝家风格;傣家寨临水,万株垂柳如烟如雾掩住竹楼,竹楼依水而设,小巧精致辞。出竹楼可垂钓,坐竹楼可看傣家妹子袅袅而过,听山歌悠悠飘来。  玄珠阁极富中国古代宫庭的华丽感,观鱼台是“结庐在人境”的民间小调。  民俗风情文化是四川文化娱乐城的重点,民俗村所有服务员均着民族服装,篝火晚会更富于民俗风情,杀牛宰羊,烧烤野炊,情深意长;抛绣球、背新娘、情歌对唱风趣浪漫。而当熊熊篝火燃烧起来,欢乐的达踢舞使游客恍若置身神秘的大凉山和遥远的西南边陲。  风格强悍的狩猎文化旨在使游客重新体味祖先当年与大自然搏斗的情景与兴奋。狩猎场位于马鞍山上,可持枪射羊、击牛、打野兔。在茂密的林子里追逐物除是一种乐趣之外,更使游客回归自然,回归强悍的从前。   古典文化在四川文化娱乐城得到了体现。沿湖的论语长廊让游客在徜徉漫步之余细品文化大儒们的真知灼见,所选语句都是极富人生哲理,流传千年的名句,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浮雕二十四孝长廊深受游人喜爱,剔除糟粕之后,既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点,又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作为历史文化的一个侧面,得到了广泛的演绎。围绕三国时旌阳县令许逊而流传下来的关于玄珠湖、玄珠井、点石成银、马鞍春早、猪拱金螺、观鱼台等传说故事,极大地丰富了四川文化娱乐城的文化内涵。  以上文化的诸多方面则统一于绿色文化这一大题内。保护生态平衡,保护大自然,给世界一片绿荫是四川文化娱乐城文化内涵中的主旋律。经过几年的努力,昔日荒草遍野的山坡如今已披上绿装,整个四川文化娱乐城一派葱绿。多层次,多方位,分季节,分色调的绿色文化已初具规模。春天以垂柳为主,玄珠湖的春天如烟如雾一派水墨风景;夏日各种鲜花况相劢开;秋日黄叶满地红枫漫天;到冬天,大地一片萧条之时,城内的长青林和长青灌林使大地显出一派生机。  在娱乐活动方面,四川文化娱乐城已推出了20余种娱乐方式,还将继续推出健康新颖的娱乐项目,使文化娱乐城真正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  除一般的个体娱乐项目之外,四川文化娱乐城主办的三大传统活动,即灯会、龙舟会、花会、更使用权游客在娱乐中陶冶情操,提高兴趣,并已成为德阳市历年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四川文化娱乐城举办的春节灯会,灯展区总面积1000余亩,观灯主线长近3公里,大、中、小型灯展近200组。一年一度的大型灯会,声、光、电结合,五彩缤纷,给予中外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灯会以德阳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为主要内容,集参与性、观赏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传统题材中的八仙过海、鱼跃龙门、二龙戏珠、孔雀开屏,富于现代气息的柳暗花明、万象更新、火树银花以及富于童话色彩的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衣、睡美人,世界著名建筑灯组亚历山大灯塔、伊斯兰堡、中世纪古堡灯组和创吉尼斯纪录的水上龙灯棗“玄珠巨龙”等七个展区的灯展迎来了数百万参观者的击节称赞。  灯会期间还扒出上百种特色佳肴,形成“美食一条街”。各类文艺演出也使灯会增色不少。  龙舟会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契机,每年端午节举行庄严的凭吊仪式,开展出上百艘龙舟组成的划龙舟、抢鸭子等传统龙舟会活动。游客可以亲自下湖划龙舟,游湖观景。玄珠湖的消夏夜,推出夜啤酒和上百种名特风味小吃,并将灯展融入其中,把500亩的玄珠湖装扮成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湖。湖岸同时推出数十种文艺演出,邀请省内外民间及专业艺术团体登台献艺。在我国已日益少见的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的皮影、木偶、杂技等都在演出之列。游园活动丰富多彩,共推出了近百项游园项目。新近增设的项目还有卡拉OK比赛、空中旅游。“情系玄珠湖”德阳新歌演唱会,邀请了四川著名歌手及德阳市优秀歌手登台演唱,与广大市民、中外游客共度具有新时代意义的端午节。  重阳节后举办的传统花会因势利导,借用山形、地势、湖水造型,展出数万盆架花卉,500多种奇花异卉,令人赏心悦目。  花会将古典诗词文化与花展相结合。花会前,四川文化娱乐城面向全社会征集咏花诗词及书法、摄影作品,丰富花会的文化内涵,使广大市民游客通过观花、赏花、即席书画、吟诗作赋陶冶情操,让游客融入大自然怀抱,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川文化娱乐城,每年接待中外客人近百万人次,除德阳各县(市、区)、成都、重庆、雅安、绵阳、遂宁、广元、内江、自贡等地游客外,日本、德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客人,也慕名而来。  旅游川西不到德阳是一大遗憾,到德阳不到四川文化娱乐城就不算到过德阳。不管您是携家旅游,还是只身为求得片时安闲,最好的选择: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德阳孔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德阳市中心南街。孔庙又称文庙,是祭把孔子的庙字。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治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漫长的中国计建社会,奉为正统思想,长达两千多年。他彼统治者尊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等。最初的孔庙,是孔子居住过的“庙屋三间”。唐太宗贞观四年诏令各州县皆立孔庙,随着儒象思想的传播,孔庙还越出国界。岁月沧桑,人们始终对孔子保持一种特殊的尊崇,各地亦保留了不少孔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德阳孔庙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孔庙。   四川德阳孔庙(本人又称文庙)是中国西部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阳孔庙始建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当时在城东,后因年久失修塌毁。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重建于城南东隅及德阳城区南街现有位置。经成化、弘治、万历年间的多次修葺,已有宫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三楹)、崇圣祠(三楹)、东西庑(各三楹)、节孝祠、孝子祠、乡贤祠、名宦祠、名伦堂等建筑,明未又毁于兵燹。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又重建,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又进行过多次修建和修葺。清道光二十八年至咸丰五年.  (1848年~1855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年间的基本格局。  德阳孔庙占地面积20800平方米,有古建筑20余处。文庙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中轴对称布局,建筑布局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对称排列,由南向北中轴线依次为:万仞宫墙(照壁)、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大成门)、礼乐亭、大成殿、启圣殿。两侧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东西庑、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等。庙前为文庙广场,庙北有后花园。  德阳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坐落在文庙中院,整个建筑雄伟、庄严、华丽,是文庙庭院中建筑最高、体量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古建筑,它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33.97米,进深四间14.78米,通高21米,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面系黄色琉璃瓦覆盖,正脊饰以飞龙,中间置宝顶。殿内有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和祭孔祭器、礼器、乐器陈列,有烛台、爵、镫、笾、簋、豆、硎等祭器、礼器,牛、羊、豕三牲俎,以及祭孔时演奏中和韶乐的编钟、搏钟、编磬、特磬、琴、瑟、箫、笛、埙、鼓、祝(起乐之器)、敌(终乐之器)等乐器及指挥乐舞场面的麾、节等。殿前有宽阔的拜台,可观赏场面盛大、古朴典雅的仿古祭孔乐舞。清代以来,大型祭孔活动,每年两次,时间为每年仲春上旬丁日和仲秋上旬丁日。1990年以来,德阳孔庙按照清代格局和礼制恢复了祭孔乐舞表演。  德阳孔庙以其宏大的规模,完整的建筑群,严谨的布局,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文庙的代表性建筑。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在考察了德阳孔庙后指出:“德阳孔庙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认为:“德阳孔庙庙规模大,保存完整,特点非常突出,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德阳孔庙的建筑在全国文庙中占有重要地位。四个礼乐亭位于大成门与大成殿之间的中轴线两侧,排列在一条线上,内侧两座为双檐六角亭,外侧两座为双檐四方六角亭,造型各异,别具一格,在全国文庙中独一无二。1949年冬月,贺龙元帅在德阳孔庙参加德阳解放仪式后,指着礼乐亭说:“这样的礼乐亭在全国文庙中实属少见,要好好地保护”。万仞宫墙(照壁)长30米,高11.64米,比北京孔庙照壁高大,属国内地县孔庙中最高大的万仞宫墙。棂星门为八柱五间五楼冲天柱式石牌坊,造型别致,雕刻精美,是南方文庙石刻棂星门中的精品。泮池中置三座单跨石拱桥,桥为梯步拱面形,中间桥跨度为14.9米,左右两边桥跨度为13.8米,为其他孔庙所少见。“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坊为砖式重檐枋,具有南方建筑风格,这与国内地县文庙中普通的木坊比较,独具地方特色。孔庙后花园保存完好,这在孔庙中极为罕见。  门票:25元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孝泉古镇

  孝泉古镇座落在九寨沟旅游环线德茂公路沿线,距省会成都79公里,距德阴市区21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2.5平万公里,总人口4.2万人,辖20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场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1.8万余人,是四川省首批百镇试点镇和51家重点镇之一,是德阳市重要的回民聚居地和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回汉两族和睦相处。  古镇孝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东汉大孝子姜诗的故里,汉代叫汛乡,后因“一门三孝”、“孝感天下、清泉满地”而得名,1996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著名典籍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左平御览》、《华阳国志》等记载了东汉末年古代孝子姜诗、姜妻庞氏和儿子姜安安姜家一门三位孝子。“一门三孝”自古以来,影响深远,姜诗去逝后,汉明帝下昭在孝泉修建姜公柯,以表彰姜诗一门三孝的孝道,从此至今,已近两千年,这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顶礼膜拜。“一门三孝”。被列入《古代二十四孝图》,作为古代儿童教育的启蒙教材,姜诗被宋代崇宁宗赐为“东双至孝广文王”,孝敬父母、忠于园家的品德被历代统治者和儒家学派列为评判一个人好坏的标准。汉明帝、宋崇宁宗、明成祖、清乾隆等帝王下昭赞评,韩愈、李调元、黄云鹊、谢无量等文人墨客写诗题字,部份墨迹保存完好。元代砖塔、清代藏经楼等部份历史遗迹保留至今。国务委员彭佩云、副省长韩邦彦等领导高度重视,苏联代表团、越南代表团、联合国-前来参观并题词。由此,孝泉成为孝子故里、德孝文化发源地。  为进一步弘扬德孝文化,开发旅游产业,孝泉镇按照“整新如旧”的原则修复历史遗迹,建设旅游景点。1988年依托省保文物龙护舍利宝塔修复占地6000平方米的三孝园;1996年又筹资3700万元修建了融省保文物姜公坟等诸多胜景遗迹于一体、占地  150亩的中国德孝城;2001年推平德孝城山门广场以待扩建;同年,邀请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整个孝泉镇做了古镇孝泉旅游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以中国德孝城为核心景区的五大景区,即德孝文化核心景区、德孝文化源头景区、城镇入口景区、古填风貌景区以及现代人文景区;2003年,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完成了省保文物姜孝祠的维护工作;同年,推出古镇孝泉德孝文化核心景区中国德孝城项目,古镇风貌景区邻姑泉项目,古镇风貌景区传统民俗文化步行街项目等三个旅游招商引资项目。  在构建孝泉德孝文化旅游产业基本框架的同时,注重发展文化旅游,营造派厚的德孝文化氛围。从1996年至今,孝泉镇开展评选新型孝子孝媳和尊老敬老先进个人活动,并将四川省首届十佳孝子、百名孝星的评选活动引到了孝泉。从2000年至今,孝泉镇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德阳德孝文化旅游节,国家、省、市、区20余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组两度赴孝泉来访,收益良好,影响甚大。中国德孝城被授予“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和“四川大学社会实践基地”的牌子。   

绵竹城遗址

绵竹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汉晋绵竹城”遗址位于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北3公里绵远河西岸台地,北距德阳市区北15公里,属川西平原北部边缘。中心位置在今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龙安村和袁家镇双江村结合部。以龙安村“土将台”为中心的台地上曾发现大量文化层堆积。“汉晋绵竹城”遗址为汉、蜀、西晋时期绵竹县所在地,东晋绵竹城移治今绵竹市所在地。遗址东临绵远河,位于绵远河西岸一级台地上,遗址中心海拔约534米。遗址于1986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命名为“土将台”遗址,1990年由德阳市市中区(现旌阳区)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四川省、德阳市颁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在农田水利工程、砖厂取土、采沙等过程中发现“绵竹城”砖、石提钱鱼俑、石武士俑、石虎、石狮础、石蛙础、板瓦、铜朱雀等汉代遗物。“绵竹城”砖的发现,初步确认该遗址即为汉”绵竹城”遗址。但是,长期以来,对该遗址的性质、范围、重要遗迹等基本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有文献曾探讨古绵竹城迁址原因,认为有八百年根基的古绵竹城迁离古蜀道要隘原址,于隋大业年间迁现址,不是因战乱、瘟疫抑或饥荒,应该是水患所逼。隋新绵竹城的选址着重考虑的因素是规避水患。  值得一提的是,黄略公路旁所立“土将台遗址”文保碑非土将台遗址所在地。土将台遗址实为江林村黄略公路东侧刘家大院屋后的土堆,现盖有民房。2015年4月西安西北石油管道公司擅自在土将台遗址南侧文物保护范围内挖深坑作业,对遗址造成了巨大破坏。  根据调查勘探资料推测,土将台遗迹应为“绵竹城”遗址北城墙的残存,土将台东西长约60米,南北长约65米,土台现为农耕地和住宅地。根据勘探结果,夯土宽约30米。调查发现的“绵竹城”砖一件位于龙安砖厂取土地,其余全部发现于土将台周围,部分位于土将台上。在勘探过程中,土将台上的探孔大部分发现有砖及夯筑痕迹。南城墙位于龙安砖厂和上店子梁子。上店子梁子勘探中发现有夯筑痕迹,根据勘探结果,夯土宽约30米。龙安砖厂取土地发现1件“绵竹城”砖,砖厂长期在周围取土,对遗址的文化堆积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砖厂南部原来也为一梁子,与上店子梁子和西边的尹家梁子东西走向十分清楚。  根据勘探和发掘情况,北城墙大致呈东西走向,现存高度为1.5~1.7米。因城墙内侧有民房,探沟未能全部解剖城墙。发掘的城墙宽约20.7米。城墙北部边缘系包砖结构,包砖已垮塌,从解剖情况看,较有规律的砖有4层,为错缝平砌。砖的大小规格不一,有“绵竹城”砖、钱纹砖、五铢钱纹砖、“八”字纹砖、菱形纹砖、楔形砖等。夯土北部有修筑城墙之前挖的基槽,剖面大致呈梯形。已解剖的城墙夯土剖面有a、b、c、d四部分,夯土b部分为主城墙,夯土a和c部分为侧城墙,其中夯a和夯c均叠压夯b,为中央夯筑法夯筑而成。夯d城墙靠外部的基槽内及其上部夯土,夯筑前先在下部挖基槽,然后层层夯筑而上,其上即是城墙包砖。四部分交界处陡直,应为板筑法筑成。

德阳三孝园

  德阳三孝园简介 三孝园,位于今孝泉镇东北,龙护舍利宝塔下,1988年新修。大门形制基本上仿照以前的姜孝祠,横额书“三孝园”三个隶字,两旁有两副咏姜家孝事和孝泉风土的楹联,门楣上头有小型彩色泥塑,四周红墙绿柳,风景清幽。     进了大门,迎头便是姜公殿,殿内是“一门三孝”的塑像,安安在正中,两旁是姜诗和庞氏夫妇。右廊里是以三孝故事为主题的八组彩色泥塑。以后在廊前,还将立一“二十四孝”的大型石刻浮雕。 左首是“涌泉跃鲤”池,池边是藏龙井亭(1991年新建),亭内有一仿古大钟。亭侧是“鸿夷宫”茶园,供游人歇足休憩,也是老年人文化娱乐的好地方。池周翠柳依依,有假山,有盆景,十分雅致(1990年修茶园时出土一块小石碑,上镌“鸿夷宫”三字,茶园遂以此名,石碑今镶在井亭上。)。    四川德阳  孝泉镇  孝泉古镇座落在九寨沟旅游环线德茂公路沿线,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距成都75公里,距德阳19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2.5平万公里,总人口4.2万人,辖20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场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1.8万余人,是四川省首批百镇试点镇和51家重点镇之一,是德阳市重要的回民聚居地和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回汉两族和睦相处。    孝泉是川西平原的一大古镇…… 详细++

姜公坟·姜孝祠

姜公坟·姜孝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姜公坟是孝泉人念孝子之德修建的建于明朝,一直延续至一九六六年,那之后又就进行了复建。  姜孝祠位于德阳孝泉古镇省级,龙护舍利宝塔左侧(现属孝泉师范学校范围内),又有姜诗庙、姜公祠、孝感庙、孝子祠、孝感祠等多种称呼。  据史料记载,姜孝祠,飞檐斗拱,雕花木窗格扇,气派庄严,祠堂三门三进,正殿前为过厅,厅前两侧为放生池,再前为石制的高大门坊。门坊上镶有两石碣:一竖书“姜孝祠”,一横书“跃鲤名区”。门坊背面又有“一门三孝”题额。正殿内为姜庞夫妇俩的塑像,神态雍容,栩栩如生。正殿左厢是安安殿,右厢为邻姑殿。正殿后为先代殿,祀姜诗父母,比正殿稍长。两殿间石碑林立,古柏森森。更有殿宇间许多彩塑浮雕,形制各异,金碧辉煌,极为壮观。而如今仅存姜公殿及左右厢房(即原来的邻姑、安安二殿),文物也散布各处了。

龙护舍利塔

龙护舍利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护舍利塔  龙护舍利塔又名孝泉舍利塔,位于孝泉镇三孝园内,始建于汉代,隋大业初仅存塔基,元顺帝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安西府人赵文德发愿修塔,修至七层终止,其第赵文礼续修六层,于至正十三年告竣。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481年)僧宝印改置琉璃宝顶,故又称“龙护舍利琉璃宝塔”,该塔建于两层台座之上,为密檐式四方砖塔,外形十三层,高37米,塔檐四角挂有铜铃,塔内有盘旋阶梯可登至十一层,清乾隆、嘉庆、民国年间均作过大型维修,塔前存有清代建成的藏经楼一幢。  孝泉舍利塔是四川省现存唯一的一座元代砖塔,它是研究四川砖塔演变过程的重要实物佐证。  保护范围:东至塔基东缘外延9米(三孝园东围墙),南至老德绵公路,西至塔基西缘外延10米(西围墙),北至塔基北缘外延10米(北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15米,向南外延10米,向西外延50米,向北外延50米。  

东湖山公园

    六分山,四分水,山水相抱,岸势蜿蜒。园内有始建于晋,重建于明、清时代的玉皇观古建筑群。东湖山湖光山色十分迷人,游人在园内游山避暑,赏花划船,俯瞰市容,幽雅宜人。  德阳东湖山公园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地势起伏、变化多端、山、丘、台、坝层次丰富的大型城市公园,就其基础而言,可谓得天独厚,全省无双,全国也不多见”。凭借着东北风,万木葱郁的东湖山正好将富含氧离子的新鲜空气徐徐送入城区,无异于给德阳城挂上了一个长效氧气袋。东湖山公园园内游山避暑,赏花划船,俯瞰市容,幽雅宜人。并有内容丰富的吃、喝、娱乐配套设施,是一个极富自然野趣的娱乐林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德阳石刻艺术墙为文化旅游景点。  德阳石刻集民族、传统文化之内涵,运用浮雕、透雕、圆雕、建筑及墙体的各种空间组合,表现自然、生命、民族团结等宏伟主题,墙体全部用石料砌筑,分段组合,虚实结合,韵律恰当,热潮迭起,塑造出一系列既独立又联系的石刻史诗画卷,朴实而宏伟。石刻全长1040米,高7米,包括:由35个在形式上与音乐有着密切联系的圆拱组成的民族文化长廊,32根与圆拱对应,形态各异,形象栩栩如生的蟠龙柱、日月展览厅、音乐厅、人行地道、大型浮雕“生命之歌”、“智慧之光”和“中华魂”、十二生肖柱等古今交融,时空跨越,显视出华夏文化永久的魅力。   德阳艺术墙坐落在德阳市内泰山北路干道旁,它全长1000多米,高7米,由牛门、生命之歌、艺术长廊、智慧之光、中华魂、十二生肖大柱等景观组成。与艺术墙融为一体的是墙对面的草坪、园林景区及景色秀丽的上旌湖。  德阳艺术墙   德阳艺术墙是利用公路的一座挡土长墙建造的。它的墙体正好与德阳石牛公园相邻。墙体上端与公园高差达7-9米,恰好自然地成为公园的背景。德阳市的能工巧匠们巧妙地将地形环境作艺术处理,集思广益,构思绘制蓝图并建成了这座与石牛公园配套的大型石刻艺术墙,在我国开了城市挡土墙建筑与造型艺术有机结合之先河。   德阳石刻艺术墙不仅受到国内参观者的赞美,也得到了国外朋友们的高度评价。国内来参观的游客,看了后无下感到吃惊,赞叹石刻艺术墙是:“艺术宫殿,千古一绝”、“雄中雅健,巧夺天工”、“国之瑰宝”、“东方创举”。外国朋友则称它是天下的艺术奇观,是一个庞大的帝国。   德阳石刻,集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充分展示地方性和时代性。全长720米,高7米,以自然、生命为表现主题,运用浮雕、圆雕、建筑以及墙体的各种空间组合托出主体格调。形式上分段组合,造就一系列既独立、又联系的强节奏。墙体完全用石料砌筑,虚实结合,韵律恰当,热潮迭出,处处流露出朴实、宏伟的魅力。   德阳石刻包括:形式上与音乐有着密切联系的35个圆拱组成的民族文化长廊;与圆拱对应的32根造型独特,具有浓烈地传统特色、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蟠龙石柱;日月展览厅、音乐厅、人行地道、大型浮雕《生命之歌》和《智能之光》;在空间与墙体对应的十二尊生肖柱。由此构成的完整石刻公园,向人们显示出华夏文化永久的魅力,表现了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讴歌了炎黄子孙的智能之光。   德阳艺术墙长约700米,墙体共筑40个拱洞,其中明拱35个,暗拱5个,35个明拱又按3个奇数段落排列,这其中寓有中华古文化视奇数为神秘的文化内涵,拱洞门前十六对立柱上神态各异的盘龙,墙体上代表中华56个民族的精美雕像和每拱洞中的龙凤、龟、马、兽、人等浮雕、壁画,常年吸引着众多游客。让人特别流连的是首尾两组大型浮雕,墙北端长38米的大型浮雕《生命之歌》,由“四季”、“飞马跃瀑”、“人与自然”三部分组成,表现出人类与自然原本和谐的关系,以及对生命的渴救与讴歌。墙尾长53米的一组镂空壁雕《智慧之光》,以及汉代画像造型,集中展示了巴蜀文化的灿烂。   

香山寿香谷

  中国香山寿香谷,位于旌阳区和新镇葳螺山省级森林公园,是集休闲度假、健康疗养、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城郊型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园区内种植有迷迭香、薰衣草、马鞭草、鼠尾草、洋甘菊、薄荷等观光花卉,园区分为芳香花园区、禅宗衍生区、大地叠彩区、花海长廊区、花卉休闲度假区等。    信息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信息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上庸长阙

上庸长阙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庸长阙,亦称高碑、司马孟台阙。大部早已损毁,现仅存右阙的母阙,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九月中旬砌砖亭予以保护。  上庸长阙(旌阳区)  保护范围:阙体外延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齐家堰水库

  齐家堰水库位于旌阳区东河乡境内,属沱江干流绵远河水系,距德阳市区约10Km,总库容520万m3,坝高15m。主要功能为灌溉、旅游、养殖、生态环境保护,总投资945万元。

德阳市博物馆

  德阳市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馆址位于德阳文庙内。主要负责德阳文庙的保护管理、研究、对外开放和馆藏文物保护工作,并指导各县(市、区)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开展馆藏文物的保护研究等工作。德阳文庙是中国西部地区保存完整、规模宏大、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庙,素有“德阳文庙甲西川”之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2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10月被中国孔庙保护协会授予首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现为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副会长单位。  服务事项 《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暨祭孔礼乐器陈列展》、《大哉孔子陈列展》、《孔子“仁”、“礼”思想陈列展》  地址 德阳市旌阳区文庙街133号  联系电话 0838-2203214  服务时间 9:00至17:30  交通线路 乘坐公交车15.19.22.26路到德阳文庙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包括齐家堰水库及两岸的森林植被。位于龙泉山脉中段的深丘之中,地处东河双平村八社。水库建于光绪十六,重建于1976年,保存至今。属小(一)型水库。该堰源于东太乡的大泉村,途经通江、双东、新中、寿丰、和新到东河库区,全长13公里,集雨面积175.5平方公里,蓄水110万方,水面2250亩,宽30——100米,水深3米以上,清澈无污染。  库区内有游船数只。水库距德阳市区10公里,离成绵高速公路八角井立交桥2.5公里,紧邻旌东开发区。堰区东河段有耕地1500亩,林地3375亩,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两岸有不少残存的祠、庙遗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位于市区东南的和新乡,与中江县会棚乡、新丰乡相邻。因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部将林威率领农民起义军英勇牺牲在此而闻名。全山面积66万平方米,海拔664米,主峰有约800亩古柏林,属国家重点保护林区。  该景区以其自然清新的田园风光和“三无”优势(无大气、水源、土地污染)著称。风景区所在的和新乡是旌阳区著名的长寿之乡。林威将军墓位于崴螺山桂花岩下,为纪念林威所建的将军庙座落在古柏丛中,沿石而上至主峰顶还有祖师殿一座。景区内还有救命泉、晴雨石、寿星树等自然景观。崴螺山已成为旌阳区重点开发的旅游项目之一。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倒湾八卦谷古战场

  四川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古时剑南五关之一的白马关。白马关地处川西平原北部边缘,三国时称绵竹关,隋唐时称鹿头关,五代时始称白马关,沿用至今。作为古时蜀都的最后一道军事屏障,自三国起到清代止,白马关曾发生大的战事百余次。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公元263年,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张飞之孙张遵率蜀军血战魏将邓艾壮魂于此,导致关破绵竹失,刘禅降蜀汉亡。而我们今天要去的,就是发生这场战争占地面积1000余亩的倒湾八卦谷古战场。  倒湾八卦谷最大的特点是:石奇、林幽,整个景区内古木郁郁苍苍,巨石形态各异。置身其中,仿佛进入原始森林,兴奋而又惊奇的心情油然而生。阳春三月,八卦谷内无名小花随风摇曳,偶尔一两声布谷鸟的鸣叫,更增添了山谷的宁静;盛夏时光,山谷内凉风习习,蛙鸣阵阵,听山泉叮咚,一份惬意自然涌上心头;深秋时节,鲜红的野果高挂枝头,金黄的树叶翩然而下叠满小径和山岗;隆冬之际,看万木银装素裹,孕育又一个春天。  游倒湾不需要从哪条路开始再到哪条路结束,你随便进倒湾就是一个起点,而走出倒湾便是终点。当然,如果您是第一次来的话,就不要贸然行走,因为倒湾的地形复杂奇特,熟悉它的人可以随处都是终点,不熟悉它的人就像钻进了诸葛父子布下的八卦阵,寻不到出路。  倒湾的地质构造可以追溯到大约两万年前,也就是白垩纪地质时代。当时天地洪荒,白马关所在地还是奇异的海底世界,砾石熔岩被冲击成无数沟壑,婉如这些岩石被海流逼到进退两难的境地。后来大海消逝,便形成一个个屏障,成为后来冷兵器时代的白马关古战场,也就成了我们今天游览的天然胜境——倒湾。与其说白马关有一个倒湾,不如说是倒湾成就了白马关。  说了这么多,您肯定会问,倒湾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前面已经提到,这里曾发生过一场举足轻重、生死攸关的大战,“危坡下距气如虎,鹿头忠魂白虹吐”。公元263年,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张飞之孙张遵、李恢之侄李球、黄权之子黄崇血洒鹿头山绵竹关(白马关),谱写出一曲悲壮雄烈的挽歌,刘禅降,蜀汉亡。指挥这次鹿头山绵竹关抗御曹魏军队的统帅就是诸葛亮47岁时所生、17岁时娶蜀汉公主为妻、第二年被提升为羽林中郎将的诸葛瞻,之后他不断升迁,直到担任他父亲诸葛亮曾做过的军师将军一职。公元263年,魏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等分三路伐蜀。蜀大将军姜维上表后主刘禅,请求派左、右车骑将军督率军队分头守护阳安关(今陕西阳平关)口以及阴平桥头,深得刘禅宠幸的宦官黄皓迷信巫术,认为敌军不会攻来,报告之后便把这份关系蜀汉生死存亡的紧急文书压了下来,导致朝廷群臣都不知道。结果邓艾攻来的时候,姜维被邓艾击败,只得返回阴平(甘肃文县)防守。于是邓艾率一批精兵强将从无人小道0阴平关,破江油关。等到诸葛瞻到达涪县时,前锋已破,尚书郎黄崇痛哭流涕的苦劝诸葛瞻立即固险防守,不要让敌人攻进来,而诸葛瞻认为时间仓促难以抗拒敌人,于是退到绵竹,在鹿头山绵竹关布兵防守,邓艾攻进涪县,派人送书信引诱诸葛瞻说:“如果你投降,我肯定向魏王-请求封你为琅琊王。”诸葛瞻勃然大怒,一气之下斩了邓艾的使者,登上鹿头山指挥蜀军与邓艾率领的曹魏军队进行决战,绵竹关前锣鼓铿锵、战马嘶鸣,杀声震天。然而,诸葛瞻匆忙从后方调来的军队多未参加过战斗,没有实战经验,虽然占据有利地形,但还是在魏军的凌厉攻势下渐渐不敌,绵竹关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诸葛瞻、张遵先后被魏军砍下头颅,蜀军将士大部殉难,绵竹关失守。而这里,也因蜀汉将士的不断倒下而得名“倒湾”。  道路两旁的红色小珠果名叫“野槟榔”。关于这些娇艳欲滴的野槟榔,这里还有一个传说:当年诸葛瞻率领的蜀汉将士在这里抵御曹魏军队,蜀汉将士大都阵亡,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整个山坡,染红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后来,在这些将士们倒下的地方,长出了丛丛带刺的野槟榔。每年秋冬,这些野槟榔的枝头便挂满了串串火红鲜艳的珠果,放眼望去,山坡上红艳艳的一片,漫山遍野就像一片火的海洋。在这片红色里,依稀可见当年蜀汉将士血流成河的景象,再加上“槟榔子”的谐音就是“兵郎子”,于是,人们便说这些血红的槟榔是诸葛瞻及蜀国死难将士们的英灵所变。  倒湾的地形复杂奇特,怪石嶙峋,沟梁交错,石阵各异,深不可测,八卦谷形如迷宫,参天大树俊秀清幽,浑然天成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不愧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之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应该就是马致远先生所描写的意境所在吧?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一处景观,被称为“鸳鸯池”,大家可以看看鸳鸯池的格局,它是由一个旱洞和一个水洞组成,这边的旱洞和山岩背后的水洞是连在一起的,成双成对,所以被称为鸳鸯池。传说最早这里住着一只千年古蛙,它没日没夜的在洞里弹唱,所以这只古蛙又叫抚琴蛙。后来,洞干涸了,这只古蛙也就不见了。只是每每夏天到来,这里蛙鸣依旧,就像乐师的琴声一样。  这个地方好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啊,它的名字叫“麓门五景”,“麓门五景”有哪五景呢?它们分别是:金猴拜寿、大象迎祥、天犬佑护、穿山甲罩、通天一线。大家可以试着将我们头顶的这些大石与我们的五景对号入座,看看你能不能找出来。其实也很简单,你们看,这是“大象迎祥”,大象的鼻翼微翘,是不是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呢?岩石上的穿山甲双目圆睁,仿佛正要穿山而过。崖顶的天犬斜卧着注视着下面,好像真的能够保佑我们平安幸福。山尖的金猴微微弯腰,拜寿的调皮样惹人发笑。再看看我们的“通天一线”,大家可以去观察比较一下,看看我们倒湾的“通天一线”跟峨眉山的“一线天”有什么区别。从我们倒湾的“通天一线”望去,天地连成一线,天真的只有一条线那么宽。  这里的石头形态各异,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别有一番风味。请大家拍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大家知道这块空地是做什么用的吗?可能一些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可能都已经猜到了,对了,它是专门用来放战鼓的。想必大家都知道,古时候打仗都是先擂鼓,后冲锋。战鼓擂得越响、越有力,就越能鼓舞士气,这只军队赢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见,古时候打仗,鼓擂得好不好在一场战争当中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所以,这个地方就叫“擂鼓坪”。  一路走来,我们来到了忠魂峪,大家可能早就留意到了山崖边两个硕大的像骷髅一样的巨石了。关于这两个骷髅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当年血战绵竹关,当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蜀军败北已成定局,但是诸葛瞻与张遵仍旧在敌阵中英勇杀敌,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动容,他们力气耗尽,身受重创,最终被擒,但是他们誓死不降,于是便被斩首,这里便是他们被斩首的地方。于是,他们的英灵便化作两个骷髅头一直在这里守望着昔日的战场,他们死不瞑目啊。所以,老百姓把这里叫做“千秋遗恨”。  出了“忠魂峪”,接下来我们要观赏的是“肝胆石”。大家请看,眼前的这一上一下两块石头便是“肝胆石”了。传说当时蜀汉军队大败,诸葛瞻宁死不屈,为了表示他对蜀汉王朝的忠贞,于是剖腹露出肝胆,后来他的肝胆便化作了这两块石头,才有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肝胆石”。“忠心垂环宇,赤胆照日月。”肝胆相照,忠心可鉴,令人肃然起敬。  其实这一路走来,我们不难看到,到处都有形态奇特的石头,除了已经命名的,还有很多是未命名的,大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你觉得它像什么、是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说不定以后它就真的以你起的名字而命名了哦。比如说这块石头,有人说它像一个狮头,也有人说它像一条鳄鱼,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我们所在的倒湾它是属于鹿头山的范围的。那么这座山为什么叫鹿头山呢?传说是这样说的:古蜀国杜宇时代的大臣张鹿头,力劝杜宇拒绝接受秦国所赠的财宝和美女,杜宇发怒,将张鹿头逐出朝廷。张鹿头来此结庐而居,并在这里开始了他的修道生涯。秦兵伐蜀时经过此山,张鹿头与秦兵统帅张仪辩论,张仪无辞回答,派兵从张鹿头身上踏过去。后人因感动于他的爱国精神,于是便将这里命名为鹿头山。  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叫“鳌鱼听道”,就是这三块并列的石头,大家看它们像不像三条鱼?话说当时张鹿头在这里修道、讲道。由于他对道法特别有研究,附近的村民便都来听他讲道,于是,他也就渐渐有了一定的名气。此事不久便传到了南海,这三条鱼被他讲的道法所吸引,便从南海游过来,前来听他讲道。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海干涸了,这三条鱼便化作了化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三块石头。  眼前的这一块巨型石头,它的崖壁平滑,是一个适合举办攀岩的绝佳场所,而在这块石头的顶部,就是“悟道台”。据说当时的人都认为,山越高离天越近,越能够靠近神仙,就越能够得道成仙,所以那时候张鹿头经常在上面修道、悟道,由此而得名“悟道台”。  在“悟道台”的旁边,有两块巨大的岩石,大家站远一点看右边的岩石,觉得它像什么?对了,有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它像一个人的侧脸。据说当年张鹿头得道成仙之后不愿离开这个人间仙境,就让他的肉身留在了这里。后来当地的人发现了这里,于是便说这块巨石就是他的脸化成的。乍一看两块巨石之间空隙狭小,大多数的人以为里面毫无风景,也就不进去了。然而,从两块大岩石中间进去,你会发现眼前豁然开朗,蓝天草甸,树竹鸟语,令人陶醉,于是便有了这“别有洞天”。  旌旗岭。当年,无数的蜀汉将士就是在这里摇旗呐喊,试想一下,那壮大的场面多么动人。著名诗人蓝野说:“这里曾经烽火连天,遍插旌旗;这里曾经哭声震天,受伤的士兵,在旗帜下战栗。”闭着眼迎风感受一下,您能否从风中听到隐约传来的冲锋的号角声,将士的摇旗呐喊声,震耳欲聋的战鼓声,还有战马的长长嘶鸣?  旌旗岭下,这块巨石就像振翅欲飞的天鹅,呵护着它还未孵化的后代,慈爱的双眼充满着希望,一汪清泉从两个巨大的卵石间流出,由此而得名“天鹅抱蛋”。  穿过这条狭窄的小径,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株千年古藤,它的名字叫做“灵台古藤”。诗人说它是“用玫瑰花做的箭羽,箭头浸了十八年的女儿红,射中灵台,箭身就化成绕指柔的青藤,直至是灵台的一部分。”玫瑰花、女儿红、绕指柔的青藤,加上悠久的历史,当然也就让人扑朔迷离、流连忘返了。  沿着这条小径向上,穿过一道窄门,我们便来到了“八卦石”。传说当年诸葛瞻跟诸葛亮学会摆阵之后,在这里摆了一个八卦迷宫阵,这里,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八卦。正所谓“一卦只要石头开花,一卦只要石头说话”。它虽未开口说话,却在这里见证着千百年来倒湾的历史。大家仔细观察,这里像不像一个巨型的阴阳八卦?阴裂处深不可测,阳石有孔如-。从这里俯瞰下去,倒湾的景色真的是美不胜收。因此,来过这儿的人都说,这里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之作。  在早几年,这里还是有人居住的,那可真是世外桃源哦。由于政府部门主导开发旅游景区,老百姓主动配合就迁出去了,路旁这些倒塌的房屋旧址就是他们以前住过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拍拍照。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诸葛旗”。关于“诸葛旗”的命名之说有两种:一说它是诸葛瞻的宝剑,一说它是诸葛瞻的军旗。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成立的,我们站在阶梯下面看,像不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宝剑?就像当年诸葛瞻的宝剑,直插敌人的心脏。爬上阶梯,大家在这个平台上看看,它就像一面迎风飘扬的军旗。著名诗人林莽说它是:“一杆被遗忘的旗帜,千年不朽,倾斜地插在山路中”。从这面飞舞的军旗中,您能否想到诸葛瞻挺拔的身影,在军旗的掩映下,越发的显得英气逼人。  信息来源:罗江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信息来源:罗江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旌阳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东河乡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绵竹城遗址 德阳三孝园 姜公坟·姜孝祠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上庸长阙 齐家堰水库 德阳市博物馆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旌阳街道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德阳三孝园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齐家堰水库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城南街道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绵竹城遗址 德阳三孝园 姜公坟·姜孝祠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上庸长阙 齐家堰水库 德阳市博物馆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城北街道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绵竹城遗址 德阳三孝园 姜公坟·姜孝祠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上庸长阙 齐家堰水库 德阳市博物馆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旌东街道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德阳三孝园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齐家堰水库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工农街道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绵竹城遗址 德阳三孝园 姜公坟·姜孝祠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上庸长阙 齐家堰水库 德阳市博物馆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黄许镇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德阳三孝园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齐家堰水库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孝泉镇 张含韵 德阳三孝园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绵竹城遗址 姜公坟·姜孝祠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上庸长阙 齐家堰水库 德阳市博物馆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八角井镇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绵竹城遗址 德阳三孝园 姜公坟·姜孝祠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上庸长阙 齐家堰水库 德阳市博物馆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柏隆镇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绵竹城遗址 德阳三孝园 姜公坟·姜孝祠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上庸长阙 齐家堰水库 德阳市博物馆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孝感镇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绵竹城遗址 德阳三孝园 姜公坟·姜孝祠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上庸长阙 齐家堰水库 德阳市博物馆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天元镇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绵竹城遗址 德阳三孝园 姜公坟·姜孝祠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上庸长阙 齐家堰水库 德阳市博物馆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扬嘉镇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绵竹城遗址 德阳三孝园 姜公坟·姜孝祠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上庸长阙 齐家堰水库 德阳市博物馆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德新镇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德阳三孝园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齐家堰水库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双东镇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德阳三孝园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齐家堰水库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新中镇 张含韵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德阳三孝园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齐家堰水库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和新镇 四川文化娱乐城 德阳孔庙 孝泉古镇 德阳三孝园 龙护舍利塔 东湖山公园 德阳石刻艺术墙 香山寿香谷 齐家堰水库 齐家堰沃野风景区 崴螺山长寿风景区

旌阳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