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黎本初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黎本初 (1927~) 笔名黎人、丁士。四川什邡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成华大学中文系。历任川西区文联,四川省文联、秘书及创作委员会文学组组长,《上游》杂志,中共四川省委-秘书,中共中央西南局-秘书,《四川通讯》部办公室副主任、政策研究室办公室主任,四川省文联第二届常委、-书记,四川光华大学校长,教授。中国作协四川分会第二届理事、常务理事,四川省文联顾问,四川省第六届政协委员。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集《川剧偶谈》、《四川民歌选》、《川剧音乐改革门外谈》、《新诗歌的发展问题》、《论鲁迅早期的文艺思想》等。曾获文化部特殊贡献个人奖。 [以上内容由"qiqimidi"分享。] |
张宗法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张宗法 [生卒]?-? [籍贯]什邡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三农记>,<正情说> [小传] 少勤学,博闻强记。善为文,尤工草书,人得尺幅常珍藏之。然性孤傲,淡于仕进,以居家读书著述自娱。卒年八十余岁。著有《三农记》二十四卷、《正情说》二卷行世。《四川通志》、《什邡县志》有传。 [以上内容由"queenbee"分享。] |
黎正明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黎正明 (1966~) 四川什邡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历任香港世界经济杂志社及海南省政府、共青团海南省委机关报刊、记者、副总等职。现从事专业文学创作。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爱我所爱》、《多情应笑我》、《我们的骄傲——什邡“5·12”抗震救灾群英颂》、《中国精神》,散文集《三十年河东》,长篇叙事诗集《永远的邓小平》,诗报告《章洛悲歌——什邡抗震救灾十天见闻》等,主编、参与各类图书数十种。作品曾获国家、省级文学奖,个人荣获市级“十大杰出(优秀)青年”和“抗震救灾模范个人”称号。 [以上内容由"悬崖"分享。] |
钟正林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钟正林 (1965~) 生于四川什邡。曾任民办教师,电视台记者,《德阳日报》、记者。现任德阳市作协副主席,什邡市政协委员。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太阳在世》、《寂地上的落英》、《雪落故土》(合集),中、短篇小说《斗地主》、《可恶的水泥》、《河雾》、《人人偷盗》、《鹰无泪》等。作品曾获第四届四川省文学奖。2003年被四川省什邡市委、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以上内容由"QLNEZHANG"分享。] |
马祖 (709~788)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8世纪后期至9世纪中后期的一百多年的期间,是南宗迅速兴起的时期。在这期间最引人注目的宗教文化现象是南岳怀让-马祖禅系和青原行思-石头希迁禅系从湘、赣两个流域崛起,迅速传播到各地,并且在各地形成很多传法中心。成为后世禅宗主流的禅门五宗正是从这些传法中心中逐渐产生的。在南宗的发展过程中,受到拥有雄厚实力的地方军政长官和朝野士大夫的支持。马祖是中国禅宗史上最有声望的人物之一。马祖的充满个性的明快而峻烈的禅风,不仅在当时影响相当广泛,而且一直影响到后世禅宗各派。后世的临济宗、沩仰宗就是出于他的禅系。一、马祖生平马祖道一(709-788),俗姓马,世人称为马祖,汉州什邡(在今四川省中部)人。童年时期到资州(治所在今四川资中北)从“唐和尚”处寂出家,后来到渝州(治所在今重庆)圆律师处受具足戒,还曾受法于成都净众寺“金和尚”无相禅师,曾住长松山。唐景云元年(710年)前后,慧能的弟子怀让到南岳般若寺(观音台)传法,逐渐远近闻名。道一听说怀让慧能“顿门”禅法,便前往归依受学。(注1)马祖在怀让门下是如何受法的?《祖堂集》卷三、《景德传灯录》卷五的<怀让传>记载了一个很有趣味的故事,说马祖在般若寺传法院经常坐禅,怀让为了启示他懂得觉悟不一定要坐禅,关键是能否体悟自性的道理,便在他面前天天磨砖,当马祖问他为什么要磨砖时,告诉他是为“磨砖成镜”,在马祖提出“磨砖岂得成镜”的疑问时,便对他说:“磨砖尚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也?”马祖由此大悟,专心修持“心地法门”。马祖在怀让学法达十年之久,大约在开元十年(722年)以后离开南岳,经过近20年,在开元、天宝之际,先到建阳(在今福建省)佛迹岭聚徒传法。建阳人志贤、庐江人道通都是在天宝初年(742年)来此地拜马祖为师的。此外,马祖弟子中的明觉也是在佛迹岭归依马祖的。马祖携弟子离开建阳先到抚州临川(在今江西)的西里山(又名犀牛山)传法,有虔州人智藏、丹阳人道岸前来归依。此后到虔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县)南康的龚公山(今名宝华山)传法。此山经常有野兽出没,人迹罕至。马祖与弟子在此辟地建寺,逐渐成为一个远近知名的传法中心。海门郡的齐安、福州人怀海、吴兴人自在、尉氏人无等等人前来投奔受法。马祖在虔州传法期间,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755-763年),在社会各个方面都留下深刻的影响。虔州在唐朝属于江南西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在全国 [以上内容由"wtax1"分享。] |
高景关摩崖造像 | 高景关摩崖造像位于蓥华镇雪门村,凿于清代。石窟坐南向北,分布于石崖龛室内,第一龛室高1.82米、宽3.5米,距地表0.3米,造像21尊,造像高0.24米,均结跏跌座,双手合十于莲台上。第二龛高0.7米,宽4.5米,为一佛二弟子侍立,高0.5米。另有石刻题咏二幅,全图高1.18米,宽0.9米。该摩崖造像生动,是研究本地清代时期宗教活动、服饰等内容的重要资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慧剑寺 | 慧剑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慧剑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什邡五公里的回澜镇境内。寺庙占地76亩,坐北向南,呈长方型。采用古代传统建筑的庭院组群布局,运用均衡对称方式。寺庙建筑,全是木、石、土混全,工世精巧。殿宇楼阁的门、窗梁柱、卷檐枋楣,斗拱藻井、天棚壁面,均施彩绘,凌空的房檐屋背上,皆置从龙蛇虬兽,花鸟鱼虫,再衬以参天的栅楠,可谓辉煌。 “宋淳熙十六年(1156年)十一月,邑人淳于震,放梦紫衣比丘,来此募化,交日随父入寺,见僧真常,公所披之衣,所出之簿,所化之端(缘),所颂之偈,悉与梦符,你子惊然,以为异事。遂施稻田若干亩,助僧建楼于桥,并亲记其事”。这便是应梦楼的来历。还说,不数年,僧真常圆寂,而淳于震官登显位,任转运使,全应了梦。此事被传得神乎其神。致使数百百以外跋涉至此求神应梦,有人干脆就在这应梦楼住下了,那雕花木炕,果然又让人做了不少好梦。 慧剑寺采用古代传统建筑的庭院组群布局,运用均衡对称方式。寺庙建筑,全是木、石、土混全,工世精巧。殿宇楼阁的门、窗梁柱、卷檐枋楣,斗拱藻井、天棚壁面,均施彩绘,凌空的房檐屋背上,皆置从龙蛇虬兽,花鸟鱼虫,再衬以参天的栅楠,可谓辉煌。 寺庙占地76亩,坐北向南,呈长方型。采用古代传统建筑的庭院组群布局,运用均衡对称方式。 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区别于其他寺庙的精彩部分,那就是慧剑寺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和人间烟水味。 寺前幽租掩映,照壁当门,正门书刻“慧剑寺”三个金字。入寺有林荫覆盖的石板通道,至赏花亭,亭下有金鸭池,亭之四壁多有名人题咏,亭前横溪,巨石为桥,名为虎溪桥,桥上建有应梦楼。 古朴深阔的天王殿,翅檐凌空的觉皇殿,三十三身变化的观音殿,法像庄严的大佛殿,琉璃光玉的祖师殿,还有藏有五百余册经卷的知名人字画的藏经楼,还有重殿两侧,享有艺术长廊美称的罗汉堂,那518尊罗汉,造型生动,神态逼真,完全可以与罗汉寺媲美的。 慧剑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特点为夏雨冬阴,云雾多,日照少,年温差不太大的暖温环境,年平均气温在13°—17°之间。由于它位于龙门山麓,平坝和山区属于两种不同的气候带类型,平坝区为盆西气候带类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少,四季分明,常年年平均气温为15.9℃高低相差约15℃—16℃之间。山区属温湿森林气候带,特点是冬季长,夏季短。全年年平均气温在14.9℃以下,温度低于10℃的全年有140天,夏季凉爽,温度在22℃以上者全年仅有10天左右,全年的平均气温14.9℃以下。 赞诗 苍松翠竹倚云边,古寺萧疏别一天。 井底虚含三尺影,楼间谁卜五更眠。 闲游佛地心多静,醉坐禅龛语不颠。 才听钟声声又歇,真谛何处自悠然。 知识妙联 崇益题什邡慧剑寺。十道: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 什邡慧剑寺。八正:指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圣道分、八船、八筏等,佛教谓之为八种可以使人达到觉岸与涅槃境界的正确途径。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六通:谓六种三乘圣者所得之神通。即-通、-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佛家诸说于六通名称、次第略有差异。法护龙天,十方摄归中土;宗承禹祖,一口吸尽西江。月在心头,光涵舍利子;龙潜海底,静养牟尼珠。八正门开,见舍楞严己传三十五;六通教演,只因龙树何止万二千。 药王会:药王,本地一般指神农氏,传说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也有尊名医扁鹊为药王的,医家又把名医孙思邈尊为药,各有传说。什邡蓥西镇下火神庙有神农氏像,上裸,下衣树叶,手持灵芝百草。办药王会时,则另用红袍木偶供出驾用。祀已工代赈左边,配有寝宫及夫人神相,宛如生人。每年四月二十八日中午旗幡对对,锣鼓喧天,以彩桥抬药王神像,-过市。至期,川西内属各县及省城金玉、百货、匹头等八大行帮,齐来赶会。蓥西为什邡盛产叶烟之乡,土产成交更是繁忙。蓥华山香会:蓥华山有新、老之分,均为岷山山脉九顶山系的一支。山势巍峨,峰峦秀丽。“蓥”、“蓥”字其意相通,指峰顶常积瑞雪,晶莹闪耀于天际,如琼华怒放,蓥华山亦因此得名。传说大禹生于刳儿坪,出洛水遇阻,有蓥华夫人相助,故名蓥华;咖说,明代高僧明本禅师成道坐化此山,称蓥华祖师。每年六月六日为会期,本县和外地来朝香会者络绎不绝。 传说及遭遇 关于慧剑寺,还有一个传说。说唐玄宗时(公元713年),广汉有农妇生一小孩,下地时双拳紧握不开,有游方僧人见而开示,小儿才张开双手,掌心各有一字,左“波”右“仑”,遂以波仑为名。 后来他出家为僧,道行高深,人称波仑禅师。此事被唐玄宗李隆基闻知,召见于长安,赐以金剑宝钵。波仑禅师显示神通,顺手将金剑抛入空中。那剑在长安城盘旋一周,竟先他而飞回什邡,插入寺庙内第二重殿井口。慧剑乃佛家偈语,皇帝又真的赠了一把宝剑,受得波仑又如此神通,寺以慧剑为名,是再好不过的了。由此,慧剑寺名声鹊起,遐尔闻名,烧香拜佛,游者如云。慧剑寺寺内的宋代画像和明代高手画的五百罗汉像。在“红八月”中,那些珍贵的古代壁画均被灰浆涂抹而彻底毁掉。 2008年四川地震,作为省保单位的慧剑寺在地震中保存基本完好,仅有零星破坏。 同年8月1日,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再次组织邀请省内外的11家专业资质单位,就四川灾后文物抢救保护第二批技术援助事项召开对口技术援助会。这次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第二批技术援助项目全部落实,四川省共有45个受灾文物保护单位被认领,青城山古建筑群、什邡慧剑寺和什邡龙居寺的维修方案编制由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援助。 |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 | 什邡西部惊奇欢乐谷简介 碧峰峡姊妹篇―西部惊奇欢乐谷位于成都西北的什邡市,坐落于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蓥华山内,距成都仅110公里,距什邡市60公里,是成都万贯集团继成功开发碧峰峡之后的又一力作。 西部惊奇欢乐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质量一级甲等,被誉为“天然氧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清新空气是您携家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高山峡谷风景区四季景色宜人,景观壮美秀丽、雄奇险峻,尤以“五绝四海”著名,“五绝”即日出、云海、佛光、圣灯、花山;“四海”即云海、雾海、-、花海。 西部惊奇欢乐谷是西部首座主题公园与风景名胜相结合的第二代旅游产品。它由高山峡谷风景区、欢乐谷、中心康体休闲区三大部份构成。在欢乐谷引进了德国死海漂漂浴、温泉、4D电影、遨游太空、河谷高尔夫、机械狂牛、鸟园、神奇小屋(斜屋)、欢乐剧场、NB联赛、欢乐点球、胜利鼓场、虎穴迷宫、古宅冤魂(鬼屋)、欢乐熊猫、网吧等数十个游客参与的项目,充分体现了惊、险、奇、欢乐的主题,是真正集自驾游、观光游、探险、休闲、欢乐为一体的现代复合性旅游产品。 四川德阳 |
什邡龙居寺 | 什邡龙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什邡龙居寺位于什邡市区西北23公里的湔氐镇龙居山麓,始建于隋,清康熙续修,至光绪三年。僧人月中、元钟师徒募化续修,全寺告成,规模和格局保留至今。现占地面积2345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 什邡龙居寺因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远近闻名。木雕、彩绘题材丰富,手法多样;砖雕、石刻造型生动,技艺精湛;楹联词句富含哲理,耐人寻味。“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为该寺名联。 什邡龙居寺历史悠久,《方舆胜览》、《蜀中名胜记》等典籍史书多有记载。因记载“后蜀王孟昶尝于夏日偕爱妃花蕊夫人来寺避暑”,故龙居寺有“蜀王消夏行宫”之美称,是川内少有的与后蜀相关的古遗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雌雄合一的古银杏,树冠如盖,绿荫蔽日,相传为花蕊夫人手植,它见证了龙居寺的千年沧桑。 |
洛水川主庙 | 洛水川主庙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川主庙是供奉、祭祀我国秦朝时期伟大的水利家李冰的祠庙。由于李冰在担任蜀守期间,在水利工程上的杰出成就,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打下的根基,造福蜀地至今,历代帝王都对李冰赐有封号,宋朝时敕封的“川主”封号犹被人们所推崇。 李冰因治水的丰功伟绩历代帝王都加以封赐,到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封李冰为川主时,洛水地区的人民因李冰在龙神庙内制定了导洛通山蓝图,率先将“龙神庙”匾额换成了“川主庙”,因此,洛水的川主庙可称为“川主第一庙”。 什邡市川主庙位于洛水镇中心,建于清嘉庆年间,08年“5·12”地震期间,川主庙遭到了严重破坏,在德阳市道教协会钟至兴会长的多方呼吁下,川主庙的恢复重建,得到了当地各级政府及文物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经过数年艰辛努力,各项宗教生活设施得以完善,成为集传统文化、宗教活动、休闲于一体的宗教活动场所。 |
德阳李冰陵 | 德阳李冰陵为文化旅游景点。 德阳李冰陵简介 李冰和大禹一样,是因水而生的。大禹治水,历史太久远了,痕迹已成自然,而李冰的都江堰,朱李火堰,却赫然于世,年年月月造福于成都平原。 李冰陵园在什邡洛水镇章山。2200多年前,已近晚年的李冰,累死在什邡洛水的治水工地上。有专家考证,李冰本就是什邡人,属蜀山氏后裔,古今人们都落叶归根的习惯的,便不管怎样,能留驻一个伟大的英魂,章山有幸。 四川德阳 |
什邡大观音寺 | 什邡大观音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观音寺位于元石镇箭台村八组,始建于明代,现存大雄宝殿修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寺庙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452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现存建筑三座,依次为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其中前两殿破损严重,但古建筑构架尚存。第三殿大雄宝殿保存较好,为时任县令胡之鸿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8)捐俸助建。殿内存有什邡历史名人胡之鸿的题字和清嘉庆时期纪大奎题“离微不二”匾额。此外,大雄宝殿内还存有民国时期香案两个;天王殿墙上保存有“文革”时期朱色标语三则。该寺庙保存有较多的历史、文化、宗教信息。 |
什邡蓥华山风景区 | 介绍 蓥华山位于什邡县城西北,距什邡县城37公里,离成都市区98公里,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高山风景名胜区。景区内以三跌瀑布最有特色。 蓥华山植被极好,有“蓥华叠翠”之美誉。著名的天鹅-,由面积近8平方公里的松杉林构成。蓥华山空气清晰度高,能见度大,少为云雾遮盖,可观日出、云海、圣灯、佛光和雾海。 交通 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下属的什邡市(方亭镇)城区西北,与绵竹、茂县、彭县九峰山景区相邻,成都汽车站有班车前往什邡。 四川成都 |
周氏宅院 | 周氏宅院位于方亭街道办事处蓥峰南路社区,占地面积2950平方米。坐北向南,三进四合院布局,由门道倒座房、前院、中院、后院及配房和厢房等建筑组成,建筑面积2145平方米。院内建筑均为民国时期建筑。周氏宅原为什邡士绅周家仓祖上修建。1950年,周氏大院收归国有,农水站、县食品公司、市法院等单位先后使用,现无人居住。方亭周氏宅是什邡城区唯一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宅院,完整保留了民国时期当地的民居建筑布局和风格。 |
佛光寺 | 佛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佛光寺始建于明代,坐落于什邡红白镇柿子坪村,清嘉庆年重建。寺内大雄宝殿为清代建筑。佛光寺座西向东,四合院布局。1968年破“四旧”后,只余正殿(大雄宝殿),面阔15.9米,进深7.8米,建筑面积124平方米。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屋架,雀替上饰卷云纹、博古纹等,金瓜吊柱,木柱覆盆式柱础。台基两侧踏道30级。具有较为重要的文物价值。 |
桂园桥遗址 | 桂圆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什邡市城南桂圆桥。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及石锛、石斧等重要遗物,是成都平原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而处于这一阶段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寥寥无几,在什邡更是首次发现,并由此将什邡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左右。 |
什邡市博物馆 | 什邡市博物馆座落于什邡广场,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四个专题陈列,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什邡5000年的历史文化文物。此外,特设临时陈列厅、学术报告厅(含历史课堂)、文化交流中心(含书画廊)、青少年互动体验空间等。什邡博物馆开放至今接待观众近25余万人,接待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法国、西班牙、韩国、日本、越南以及香港、台湾和内地专家学者200余人;是四川大学考古文博教学实习基地;是德阳市“古蜀文化发展普及基地”、“立德树人教育基地”、什邡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什邡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6年,什邡博物馆市在四川省免费开放绩效考评中获评优秀。 服务事项 1、《章洛灵土 远古遗韵》 2、《落日余晖 载魂之舟》 3、《物华天宝 文光永耀》 4、《铭记》 地址 什邡市蓥华山路北段139号(什邡广场) 联系电话 0838-8101246 0838-8104615 服务时间 乘坐3、4、5、6路公交车到什邡广场站下 交通线路 上午9:30-- 11:30 下午14:30-16:30 每周一闭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什邡关帝庙 | 什邡关帝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什邡关帝庙位于方亭街道办事处回龙街社区,坐北向南。始建于宋代,后历代续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原有建筑包括重檐式山门、关帝殿、后殿,1991年因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将山门拆毁,1999年因学校建设将后殿拆毁。建筑面积187平方米,占地面积276平方米。关帝殿建筑结构精巧,地方特色浓厚。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马祖文化·罗汉寺 | 马祖文化·罗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马祖道一(709年—988年)唐中宗景龙三年生于什邡两路口(现马祖镇)。他生性沉静,喜爱学习,为了寻找摆脱人世间痛苦的方法,他到什邡罗汉寺出家为僧后又去资中披剃,到渝州受戒于高僧圆律。他入佛门后一直学习禅宗北宗的修持方法一坐禅。后千里跋涉拜怀让为师,成为禅宗七祖怀让传法弟子,大力阐扬“顿悟说”。马祖道一被尊为禅宗第八代祖师,皈依在他门下的弟子达千人以上,得到他认可的有百余人,这些人大多都做了“一方宗主”,后来,禅宗逐步取得了中国佛教的垄断地位,远播朝鲜日本。 马祖道一回到什邡后,在罗汉寺筑台说法,什邡罗汉寺因有了马祖说法这段因缘,称为“八祖道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师古南华宫 | 师古南华宫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师古南华宫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师古镇回龙街,修建于1811年,现仅存戏楼和两侧厢房。戏楼坐东向西,南北两侧各有一座厢房,建筑面积773平方米,占地面积990平方米。戏楼和厢房均为两层,通高6米,底层高2米。师古南华宫保留了川西地区清代戏楼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清嘉庆时期当地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地区 | 景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