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内江 >> 隆昌市

隆昌市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昌石牌坊位于四川省隆昌县金鹅镇南、北二关,现存清代时期的石刻牌坊群堪称中国石牌坊之冠。  现存石牌坊共17座,石碑4座,其中13座呈念珠状坐北向南一字排列在纵贯县城的巴蜀古驿道南北两端总长600米路段中央。另有4座分别在县境响石、石燕、渔箭三镇。计有德政坊5座、节孝坊4座、功德坊2座,贞节坊、孝子坊、百寿坊、山门坊、镇山坊、嵌瓷玩赏坊各1座。  每座牌坊的正门上面分别刻有不同的碑文。上下、左右两侧也分别刻有善长芳名、立坊年代以及象征“善”“福”“寿”等浮雕。无论是功德牌坊、警示牌坊、节孝牌坊还是百寿牌坊,在修造、雕刻、篆写文笔等方面都极其讲究,因此,石牌坊的“高”、“精”、“理”尽显突出位置。“高”指牌坊要有气势,“精”是雕刻工艺精致、用石独特讲究,“理”则是牌坊上刻写的文字、图案颇具深刻的思想内涵、高深的文化和生活哲理。每座上面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动植物等图案,图案造型讲究,雕工精美。  这些牌坊均建造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49年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其建筑格式大多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三开间牌楼式清石仿木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左右。牌坊南北向古驿道延伸尽头为界,东西向以石牌坊两侧向外延伸15米为界。从北到南分别是:郭陈氏节孝牌坊、禹王宫山门牌坊、锄莠安良碑、牛树德政牌坊、孝子总牌坊、刘光第德政牌坊、肃庆德政牌坊、郭玉峦功德牌坊、舒承是百岁牌坊、节孝总牌坊、除暴安良碑、政通人和碑、李吉寿德政牌坊、觉罗国欢德政牌坊、郭王氏功德牌坊等。  目前,在我国其它省份也偶见石牌坊,但唯有隆昌的石牌坊群是呈规模、分类别出现的,且建造工艺精湛、造型端庄、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寓意深远,实属全国罕见,具有很高的民俗史料价值和完美的艺术价值。  2001年6月,隆昌石牌坊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郭陈氏节孝坊  保护范围:以牌坊基础为界,向东外延9米,向南外延13—20米,含东南面民居,向西外延12.5米,向北外延24米,含西北面民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51米,向南外延52米,向西外延50米,向北外延52米。  2.禹王宫山门坊  保护范围:以牌坊基础为界,向东外延15米,向南外延6米至山门梯步,向西外延12米,向北外延7米至隆昌二中教学楼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44.5米,向南外延36-41米,向西外延41米,向北外延6.6米。  3.北关石牌坊群  保护范围:东至以06号石牌坊基础为界,向东外延8米至东入口,南至以古驿道南侧为界,向南外延3.5—10.5米不等至新建栖留所,西至锄莠安良石碑以西约10米至新建牛树梅官邸,北至以古驿道北侧为界,向北外延3.5—10.5米不等至新建商铺。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38—75米,向南外延115米,向西外延62—75米(含牛树梅官邸),向北外延100米。  4.南关石牌坊群  保护范围:东至以古驿道东侧为界,外延2.5—7.5米至新建商铺,南至以牌坊基础为界,向南外延21.5米,西至以古驿道西侧为界,向外延伸2.5—5米至新建商铺,北至以牌坊基础为界,向北外延7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32—68米(包含新建商铺),向南外延93米(含入口处停车场),向西外延57—70米(包含新建商铺),向北外延90米。  5.郭王氏功德坊  保护范围:以牌坊基础为界,向东外延3米,向南外延7米,向西外延5米,至民居外墙,向北外延4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白塔、碑刻、云峰关、13号牌坊东面保护范围外缘向东外延9—39米,南至13号牌坊南面保护范围外缘向南外延28米,西至白塔、碑刻、云峰关、13号牌坊西面保护范围外缘向西外延7—42米,北至白塔北面保护范围外延向北外延29米。  6.响石牌坊群  保护范围:以牌坊基础为界,东、西外延5米,以古驿道南、北侧为界向南、北外延2-5米不等至新建商铺。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65-75米,向南外延12-17米(含商铺),向西外延伸22-44米,向北外延25米(含商铺)。  7.斗拱式山门坊  保护范围:以牌坊基础为界,向东外延19米,向南外延25米,向西外延32米,向北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78米,向南外延48米,东南面含夯土民居和寺庙,向西外延42米,向北外延35米。  8.嵌瓷观赏坊  保护范围:以牌坊基础为界,向东外延20米,向南外延8米至竹林,向西外延16米,包含彭氏古民居,向北外延7.2米至彭氏古民居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45—50米,向南外延35米,向西外延5—10米,西北、东北向外延30—45米。  

内江古宇湖景区

内江古宇湖景区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内江古宇湖景区位于内江市东隆昌县境内,距县城2公里。风景区包括鹅洞飞瀑、古牌坊群、云峰关、云顶寨、云顶场、圣灯山及古宇湖等。  古宇湖水面5平方公里,储量为5600万立方米,环湖周长32公里。湖面宽阔,水质清亮,湖中有大小岛屿6个。湖周山势陡峭,怪石林立,山上绿树成荫,风景秀丽,金鹅江水东来,在回龙山前一分为二,依山环绕而过,从40米高悬岩绝壁上飞流直下,形成两排宽大的瀑布,洪水季节尤为壮观。县城南北两关的牌坊群,建于清道光年间,大多为四柱三门五层仿木石建筑,通高11米,宽9米左右,主要是功德牌坊和贞节牌坊,现北关存6座,南关7座,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和石刻艺术价值   四川内江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隆昌登峰绿野生态园区由响石镇人民政府于2002年12月开始规划建设。该园区遵循效益优先、生态优先、科技示范、旅游为媒的发展方向,集种植、养殖和生态保护建设、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科技示范农业化园区。  绿野生态园区位于响石镇喜神村、天成村、老林村三村交界处,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圣灯山脉云顶山,它背靠省能风景旅游区古宇湖,东临隆昌县天峰寺旅游景点,可谓册青水秀,风景宜人。  该园区规划面积602.5亩,其中耕地面积252.5亩,非地面积350亩。拟建种植园225亩,其中麻竹园区140亩,优质牧草区15亩,花卉苗区70亩,养殖场区7.5亩,特种水产区20亩,目前已修村级公路3.2公里,水泥路800米,修建休闲亭5座,架设光纤1.2公里,新修办公室160平方米,人畜饮水池、井2个,计划总投资额110.225万元。  园区现已投资20余万元,引种黄桷树1万株,香椿树6000余株,槟榔树500株,小叶榕400株,修建塘坎和办公等基础设施。   

云顶寨

  云顶古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景区位于“中国石牌坊之乡”隆昌县境内,距县城3公里,依托古宇庙水库而建,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29平方公里。景区水域宽阔,层峦叠翠,以幽、深、秀、奇著称,风景资源分布科学,形成了“以湖为体、以水为魂”的生态格局,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健身、人饮、防洪、灌溉为一体的水库景观带。景区拥有隆昌县古宇湖、古牌坊、古寨堡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景区以保护自然生态完整性为前提,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以水为骨架、文化为底蕴、生态为主题、休闲为特色的精品景区。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隆昌圣灯山

  圣灯山  与古宇湖襟连而成的圣灯山,有纪念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视察“3?27”炭黑车间的纪念馆,是留下毛泽东一生唯一蹲姿视察记录照片的地方。有水气同井的温泉资源,经初步测定,温泉日产量可达800—1000立方米,水温达60—70℃,所含对人体有益的矿产物质含量丰富,具有医药保健价值,开发潜力巨大。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隆昌盛产青石,为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城市特色,隆昌正在着力打造西部青石文化城。已由四川美术学院瑞地设计室编制完成了隆昌县“青石文化城”总体城市风貌建设规划。按照“青石文化城”总体城市风貌建设规划,将在城市空间中设置“城市之门、城市文脉、城市客厅、城市通廊、城市绿地、景观环道、城市金街、地标建筑”八大青石形象要素景观,构架“一座牌坊古镇,一座青石文化广场,两条城市文脉,四座城市之门”的青石文化城。西部青石文化城的建设,增添了隆昌旅游的新亮点。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高洞寺

高洞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隆昌县响石镇高洞寺始建于1405年,座落在距响石场镇7.5公里远的高洞村,是响石镇唯一一座经县委、县府、县民宗局批准,合法开放的寺庙。高洞寺依山傍水,寺内古迹甚多,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大佛坎

  大佛坎位于金鹅镇东南15公里的李市镇境内,油房山南侧。东接重庆市荣昌县,西毗本县石燕桥镇,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

内江隆昌古湖

  内江隆昌古湖简介 隆昌古湖风景区位于隆昌县西部,它是以古宇庙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包括湖区、圣灯山、金鹅镇三景区10余个景点,总面积61平方公里。景区有峭壁、怪石、瀑布溶洞、寺庙、牌坊等风景名胜。古湖位于隆昌县城西南2公里,在楼峰山与圣灯山之间,湖面5平方公里,湖心水鸭、翠鸟成群,镶嵌着大小岛屿6个,有龟娃山、马头峰、甘泉洞、三墩石、古代人洞穴等景点,湖区培育着各种树木,更显得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令人神往。圣灯山北临古湖,十里松林复盖山顶,为我国最早发现的天然地矿藏地之一。山麓昂天岩溶洞,长约2公里,洞内石笋、石乳造型奇特、壮观,金鹅镇北关、南关的明清石牌坊群,造型端庄,雕工精细,保存完好,镇南一公里的隆昌河上有高30米的洞坎瀑布,吼声震天,称为“鹅洞飞泉”。

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

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范长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出生于东兴区田家镇赵家坝。1991年,为弘扬长江精神,中宣部专门设立了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项——“范长江新闻奖”。2006年8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批准,同意修复范长江故居并作纪念馆。  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以范长江故居和赵家坝新农村综合体为核心,覆盖周边1.5平方公里,是集“长江文化博览、故居田园风光、果蔬农耕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距内江城区12公里、距成渝高铁内江北站8公里,S426旅游专线实现了城区10分钟直达园区,旅游交通十分便捷。  俯瞰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地形宽阔、迂回起伏,小青龙河穿流而过。旅游园区以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作为核心理念,重点突出长江新闻文化、川南民俗文化、农耕田园文化,旅游游憩价值极高。  ——范长江生平事迹陈列馆。从空中俯瞰其外形,如一张半卷的报纸,墙面选用砂岩材料,墙外种植青竹,寓意长江同志孜孜以求的新闻事业和其坚韧不拔、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陈列馆建筑面积约860平方米,馆内展陈分为少年时期、求学之路、西北之行、新型记者、红色报人、科技之光、长江滚滚等7大篇章,展出珍贵文物50余件、图片500余幅、文献资料2100余件、复制场景2个,生动再现了长江同志不断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的一生。  ——二十世纪长江故里社会变迁馆。范长江故居旧宅,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串架镶板结构,小青瓦屋面,为典型的川南民居风貌。其建筑面积约530平方米,由1个序厅和16个陈列展厅组成,分为“乡土情”、“年代秀”两大部分,展示当时社会生活及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其中“乡土情”主题部分复原了长江同志当时的家庭场景并再现了那个时代川南乡村的社会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诗书耕读、祭祀节庆等;“年代秀”主题则展示了20世纪后期长江故里社会生活巨大、深刻和急骤的变迁历程。  ——长江大课堂。外形似范长江的书架,馆名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邵华泽题写。大课堂建筑面积约820平方米,馆内主题墙以堆叠的书籍造型为背景,地面是一条绵延的长江水,隐喻长江精神自有后来人。馆内介绍了范长江新闻奖的设立、变革及历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的资料和作品,充分展示了当代新闻工作者对长江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长江新闻林。以“长江形象,新闻科普”为主题,占地约2万平方米,其入口处设立一大型石头景观小品,上面雕刻“范长江新闻林”。新闻林由来自全国20多家主要新闻媒体于2014年3月种植,如今,小树已成华盖,四季长青,郁郁葱葱,在长江家乡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新闻广场。约2000平方米的弧形广场,2013年12月建成投入,是游客聚集的好场所,可同时容纳5000名游客观看文艺演出、娱乐休闲。同时站在广场上,也可以一览荷花池后的范长江故居,视野效果极佳。  ——故居后花园。位于陈列馆后方,占地约18000平方米,配套有1座3A级旅游厕所,花园种植有柳树、香樟、楠木等25种花木,摆放有35组共100吨的景观石,并穿插有3000米的汀字青石板游步道、4个休息亭、2组廊架,为游客休闲游憩提供了很好的场所。

大千园

大千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府之国”四川的东大门,以蔗糖闻名的“甜城”内江,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在灿若星辰的内江才俊中,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以其卓绝的才情而独步画坛、享誉世界,内江也因此以“大千故里”的美名享誉世界。  为纪念这位世界艺术大师,内江市人民政府于1992年修建了内江张大千纪念馆,并在此基础上启动了内江大千文化旅游产业园景区筹建工作。2009年,景区一期工程完工,占地280余亩的“大千园”正式落成对外开放。   大千园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桐路圆顶山,依山就势,吸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拥西林之神韵,抱沱江之风光。树木林立、荷叶密布。亭、台、廊、榭应有尽有。自然与人文的汇聚,历史与印记的重叠。参天的古木,清幽的园路,柔美的轮廓勾勒出一幅醉人的画卷。画卷背后的张大千是世界知名的品牌,协调的建筑衬托出甜城最美的公园。   景区整合了张大千纪念馆、张大千博物馆、张大千美术馆、张大千故居、西林古寺、鹭澜洞崖墓群、太白楼、西林古渡等景点,是一处以书画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为主题,涵盖了汉、唐、宋、明、清诸多文物古迹的文化旅游景区。  

盐神庙

盐神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人类盐业发展史上,盐业生产经营者纷纷就地营造各种庙宇或会馆,以炫耀郡邑,显示财富。世界因盐业而建的庙宇和会馆一万余处,但其名均以地名、历史人物或主建者姓名命名。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盐业会馆首推原自贡西秦会馆,它主要由当时陕西商贾集资所建。内供关羽神位,故称陕西庙或关帝庙。迄今为止,世界各地的庙宇之林,唯有罗泉镇建有盐神庙,她座落在子来桥东头的河东街,被誉为世界奇庙。  早在秦朝时期,罗泉镇山涧岭底就井架林立,盐灶罗列,成为天府之国生产食盐的重要基地之一,其产盐历史,较盐都自贡尚早五百多年。罗泉井的盐业开发,历汉、三国、南北朝、经唐、宋、元、明、清,在岁月更替中不断发展,至清朝时,罗泉镇的盐业开发发展到顶峰,清光绪年间,罗泉井已有盐井1515口。所产井盐于公元1925年获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  随着制盐业的蓬勃发展,罗泉井镇商贾聚集,马嘶驼鸣,逐步成为了今资中、威远、仁寿、井研和资阳等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特别是盐商们,更是离不开盐业生产基地---罗泉井这块宝地,将食盐用船、骡马等运至成都、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和新疆等地销售;广大盐业生产经营者为了寻求精神寄托,祈祷神灵保佑,共槎盐业生产、经营、技术,筹资修建了盐神庙。正如盐神庙石刻记:“资州罗泉井,古厂也。创于秦,沿西汉、晋、唐、宋、元、明至清同治时,井数已达一千二百余眼,盐区面积方圆二百零九方里;镇上人烟稠密,商业繁荣,清代(雍正七年)在罗泉设资州分署,管理盐政。盐商们为祈祷保佑盐业发达,方便-,在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筹资修建盐神庙。  在中国众多的盐神庙宇或会馆之林,几乎都以供关羽、火神李冰等神像为荣,但罗泉镇的盐神庙不但以盐神二字为庙宇署名,而且一反世间常规,主要供管仲为盐神,关羽和火神则作为管仲的辅佐相伴左右,不但神像位置居后,而且塑像小,明显作为管仲的陪衬神像站在正殿两侧。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医药家等死后被人们尊为神,屡见不鲜。罗泉盐商们奉管仲为神,也具有悠久的盐业历史渊源。春秋时期,颖上(颖水之滨)人管仲(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又叫管敬仲,由具有生死之交的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尊称“仲父”。管仲在齐国大胆改革,任用贤才,发展经济,特别是利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使齐国逐步繁荣壮大,为日后齐国在战国时位居七雄(即齐、楚、燕、韩、赵、魏、秦国)之首奠定了基础。  盐业是管仲在齐国力主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他制定了《正盐荚》,成为了中国盐政的首部0。“三代之时,盐虽入贡,与民共之,未尝有禁法。自管仲相桓公。始兴盐笑,以夺民利,自此后盐禁分开”(见《续文通考》)。管仲《正盐荚》创设了计口授盐法、专卖制和禁私法。在此后两千余年中,各朝各代统治者对盐业的管理基本上直接或间接取法于《正盐荚》,利用管仲之术,政府专控食盐产销,即实行盐业专买专卖制度。  清王朝与历代君王一样,十分重视盐业和盐税。曾在罗泉分州设盐官,专事管理盐业生产经营和盐税的课收。管仲不但是发展盐业的先驱者,而且在他的《正盐荚》中首次提出课收盐税的方法及标准,成为管理盐业的祖师爷。因此,盐神庙奉管仲为主神,既受统治者的青睐,又获盐商们的拥护,真是当之无愧。奇妙的是,盐神庙在管仲神像侧只有上联:壮志酬齐桓,首创盐荚历古今。虽然历代墨客骚人都欲一试手笔,但下联的位置却是一片空白,尚待文坛高手以应下联。  管仲左侧身后的关羽神像,一是为宣扬关羽的忠君思想,有意迎合当时的政治需要;二是敬重和尊崇关羽情谊重于泰山,以供朝拜者效仿。恰如关羽神像两侧的对联云:匹马释黄忠,仁义公心垂宇宙;单刀惊鲁肃,英雄浩气壮山河。  管仲右侧身后的火神神像,其寓意为盐井下取出的卤水,只有在火神的保佑下,烈火熊熊燃烧,经过长时间的煎熬,使水汽化,盐结晶,才能得到井盐。正如火神神像两侧的对联云:火燃似电惊天地,炮响如雷镇乾坤。  火神的楹联,高度概括了火在制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关羽的楹联,寓意在盐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以仁义为重,当从礼信为本。因此,关羽和火神,陪管仲同为盐神,享受人间烟火,是理所当然的事。  盐神庙由罗泉镇盐业主钟氏出面筹资18000两白银,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修造于子来桥东隅,占地1964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罗泉井盐荣获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后,明国政府拨白银200两,官制走铜金粉字“盐神庙”大匾一块;全国解放后盐神庙的神像被毁,庙产几易其主,庙体受损严重。今罗泉政府、县文物管理所重新投资修复,专供游客鉴赏。  盐神庙沿袭我古代建筑的传统方式布局建造,采用沿轴线南北方向纵深发展,在长达52米的地基中轴线上,对称布置主要殿宇、厅堂、环廓、楼阁,庙门临街,其余三面或与邻近街房相接,或同居民宿舍相连,形成与古街浑然一体,院落错综别致的独特群体。显示出盐神庙的威严庄重,两侧各有一个150平方米的临街店铺,左铺是盐商现货交易处,右铺是盐商品茶谈天之地。  盐神庙是一个四合大院,周围除正殿外,几乎都是一楼一底的竹木建筑物;中间是宽敞的露天坝,面积305平方米。门内楼顶是戏楼,共132平方米,由八根浑圆硕大的木柱托起楼顶;两侧店铺的木楼各有五间小屋,专供演员休息之用。由露天坝东西两侧扶环廊,经店铺的木楼回廊可至戏楼。戏楼主要是供戏班唱戏,罗泉人特别是罗泉盐商们坐在露天坝,或环廊上,或露天坝后面的石阶上观摩戏剧。露天坝后面是13级石阶,缓缓而上,可直登正殿。  正殿座落在盐神庙最高处,均布着四根金龙缠绕的大木柱,管仲、关羽和火神的神像就巧妙的供奉在四根龙柱的正中央;天花板用100个方格的优质白木镶嵌而就,每个方格内或雕塑名山悠景,或雕塑戏曲故事,或雕塑民间传说,或雕塑乡土风俗,美妙之极,令人心旷神怡。正殿两侧,均可通过一道小门,分别来到一个小天井,天井四周,各有一间小屋,以供盐神庙管事及贵宾下榻。正殿的两面山墙上,分别有一幅石膏雕像和宝剑图案,盐神庙的总体布局、结构设计、内部设置、排放水位置、大小门的方位等均隐藏于此两幅图案之中,不是内行,极难识破图中玄妙。  整个盐神庙重檐三级,翼角高翘,或双龙戏珠、或金凰嬉凤,均雕就画成;庙堂或木楼花窗,或梁架纵横,皆鬼斧神工。庙顶琉璃黄瓦与长桶绿瓦相间成趣,每当晴日,阳光普照,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正殿屋顶是全庙的精华处,具有“画龙点睛”之妙。正殿屋顶主脊长42米,中点有个直径为8分米的琉璃陶瓷宝葫芦,主脊上缠绕着4条各10米长的彩色巨龙,居中两条彩龙昂首伸须,双眼圆睁,张口如盆窜向宝葫芦;居后的两条彩龙,龙头分别伸向南北方,并分别与抢宝葫芦的二龙相互缠绕,粗壮鼓实的龙体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副栩栩如生的群龙嬉戏“抢宝”图。主脊的正面,翘角点点密布,每个翘角上挂有一个响铃铛,一夜风吹,铃声悠扬,宛如一首悦耳动人的乐曲,吸引着屋脊上众多形态各异的龙、凤、虎、豹等飞禽走兽驻足倾听,整个庙顶好似善兽益鸟的乐园,犹如群鸟众兽闹春的天堂。  雄奇瑰丽,世界稀少的盐神庙,历经了100多年的风吹雨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她作为艺术欣赏、社会发展和盐业兴衰的产物,对于研究清代的政治、社会、经济、井盐技术、艺术文化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盐神庙,其世界独特的艺术风格处处缭人眼目,动人情怀,其世界独特的社会历史价值,时时引人暇思,催人奋进,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必将闪耀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内江圣水寺

内江圣水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江圣水寺简介座落于四川内江市城郊的圣水寺系四川省的八大丛林之一,号称“中川第一禅林”,因其历史久远,古迹遍刹,高僧大德辈出,在四川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如今是内江市佛教协会驻地。圣水寺初建于唐代咸通年间,即公元860―870年,宋代始名兴慈禅院,后因寺后山有泉水流出,终年不涸,水质清纯,甘甜爽口,被视为灵泉,故更名为“圣水寺”。  圣水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庙房200多间,常住僧伽50余人。有完善的住宿和参饮设施。寺院属依山式建筑,院落式布局。它共分4大院落:中轴线上自西向东布局的圆觉楼、藏经楼、大雄宝殿、天王殿,均属明清风格;中轴两侧是回廊,有客堂、五观堂、禅堂、念佛堂等;寺院左侧有玉佛殿、三圣殿、药师殿;再向左侧是观音殿和地藏殿;寺院右侧以祖师殿为主体构成一个独立的院落。圣水寺现有石刻67龛、450余尊,总长60余米。从年代可分为唐、宋、元、明、清石刻群;从内容上看,有阐释教人的,有宏扬佛法的,有教化众生的,有启迪人发愿祈福的;从题材上看,有宗教的,也有世俗的。其中的千手观音石刻造像和圆觉楼的十二圆觉像,分别代表了唐、宋石刻造像的不同风格。此外,明代所建的石拱桥和放生池以及藏经楼前经幢都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圣水的书法更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别是明代的“名相大儒”赵贞吉所书“圣水寺”和“书圣水岩石”豪情奔放,飘逸俊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地址:内江市市中区圣江路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8:30-17:00  门票信息:门市价:1.0元  

九龙峡

   九龙峡旅游风景区,是资中县人民政府响应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号召,重点开发旅游风景资源的成熟处女地,离资中县城最近的原生态旅游风景区,离县城中心3公里,离成渝高速公路资中收费站出口3公里,离成渝铁路资中火车站2公里,地处公路321国道边,交通十分方便。资中县人民政府以资府函[1998]2号文件批准九龙峡为县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规划总面积640亩,依托古寺渝家寺,古庙圣宫庙和天然景点:天成寨(土匪寨)、忘忧谷、叫化崖、道沟、长山沟、九龙山、神龟望月、九龙瀑布等,整个景区划分六大部分建设。并列入“创和谐资中,建旅游强县”融入川南旅游环线,旅游休闲胜地。   九龙度假村是九龙峡旅游风景区的源头首户,它始建于公元2000年9月,属政府引资,独资企业,占地面积60余亩,历时七年的打造,已投资360余万元,现已初具规模,具有容纳一次性就餐20至30桌的大小餐厅,中小型会议室2个,娱乐棋牌室16间,标准住宿10间,宽畅露天活动场地,天然氧吧,中老年健身活动中心,休身养息钓鱼台,智者乐水,水上娱乐世界等。老幼兼宜,是修身、养性、娱乐、会友、会议、旅游观光、美食为一体的全新多功能复合型的休闲、娱乐胜地,让你尽情度假村独特的烹调佳肴,土匪寨传奇烹艺“烧土鸡公”、“带皮干锅羊肉”、“药膳乳狗堡”、“乡村土鲫鱼”等传世名菜。九龙峡度假村是你饱口福、眼福、娱乐、休闲的最佳去处。  

白牛寨风景区

  白牛寨森林公园坐落在威远、仁寿、资中三县交汇处,位于威远县连界镇境,与川威钢铁集团公司毗邻,亦名“船石湖风景区”,景区长7公里,宽3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是威远县美国火炬松和湿地松引种基地。距仁寿黑龙滩风景区55公里、自贡恐龙博物馆60公里、大足石刻75公里,北靠成渝高速公路(距成渝高速路30公里),东靠内宜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气候宜人,风景奇秀。白牛寨森林公园,左与五堡墩相望,右绕石子崖,其上建寨,因山形似牛,故名“白牛寨”。被誉为“白牛仙山”。  该寨由数万亩森林、白牛寨、三教寺等构成森林公园。公园门口,白牛寨森林宾馆耸立于大门两边,威连路直通门前。园外的“放生沱”三个字古迹犹存。公园内-茫茫,一望无垠。林中烟云缭绕,松涛阵阵。上山石阶曲径蜿蜒,漫游其间似登仙境。从山麓驱车北上,象鼻岭、骆驼峰、赡蜍石、“五岳朝山”、“高寨瑞雪”等诸般景致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林区西南部的“三教寺”曾几时香火鼎盛,而今古庙尚存。公园最高处建有供森林防火和登高观景两用的塔楼,是盛夏避暑的好地方。有一颗200多年的古银杏树,三人才能合围。入夜望川威钢城,钢花飞溅,火龙滚滚,一派火树银花。春夏季节,满山遍野的野生兰草、海棠、映山红、牡丹等山花怒放。秋冬季节,菊、梅、山茶争相吐艳。一年有不谢之花,四季有常熟之果,整个山野香气袭人。这里是休闲避暑的省级风景旅游名胜区。      连界镇  威远县辖镇。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53年建云连镇,1991年更名连界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128.5平方公里,人口5.8万。归(德)沙(湾)、贡(井)连(界场)公路在境内交会。辖连界、建强、新农、盘古、中峰、庙山、高屋、先锋、反帝、双桥、船石、国防、李子坝、土河沟、五堡墩、杉树、荣胜、中岭、四兴、民新20个村委会和建设、劳动、狮子、胜…… 详细++

重龙山风景区

重龙山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资中县重龙山风景区  重龙山景区占地86亩,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资中县城东北隅,属于城市规划区内,是国家AA级风景区,一山飞峙,登山一望,江山城景,历历可数。山上树木葱茏,郁郁苍苍,名胜古迹,遍布全山。区内保存有永庆寺、来鹤亭、文命诞敷牌楼、重龙阁、寿音阁等古建筑可供休憩,又有君子泉、北岩摩崖造像和唤鱼池等可供观赏,唐、宋以来,就是著名旅游胜地,具有质朴的自然风貌和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山形蜿蜒起伏,山势虎踞龙盘,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现集园林绿化、景点景观、历史文物、游乐玩耍、休闲健身、旅游观光、考察、度假、餐饮食宿、摄影照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景区集山、石、林、泉、景于一体,新建有游乐园、苗圃、望江亭、君子泉园林和五百罗汉堂等设施。景区内摩岩造像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君子泉和古北岩上两处间,共162龛,1600多身,造像罗列岩上龛窟相连,密如蜂房,根据龛旁题词,凿于唐、送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君子泉岩腹凹广,呈弧形展开,壁间有泉,旧时泉水地利,四季不绝,下有方池,泉水入池,发出有节奏的悦耳响声故名“灵岩泉韵”,俗称“滴水弹琴”,是古资州八景之一。  信息来源:内江市人民政府网  信息来源:内江市人民政府网

隆昌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古湖街道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金鹅街道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山川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响石镇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圣灯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黄家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双凤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龙市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迎祥镇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界市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石碾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周兴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渔箭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石燕桥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李市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胡家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云顶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桂花井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普润镇 郑昌赉 (1914~1940) 郭士杰 (1906~1930) 郭尚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柴金良 (1954~1987) 革命烈士 马远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罗平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曾琦 (1892~1951) 高鲁 韩宗燕 郑兴万 彭文怡 (1932~2003) 曾毓秋 (1930~1990) 内江隆昌石牌坊群 内江古宇湖景区 登峰绿野生态园区 云顶寨 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 隆昌圣灯山 高洞寺 大佛坎 内江隆昌古湖

隆昌市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