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河南省 >>开封 >> 兰考县

兰考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焦裕禄纪念园

焦裕禄纪念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焦裕禄纪念园(原焦裕禄烈士陵园)始建于1966年2月,位于开封市兰考县城北黄河故堤上,2007年7月更名为焦裕禄纪念园。  焦裕禄是山东淄博市人,1962年12月出任中共兰考县委书记。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干部群众向风沙、盐碱、内涝进行顽强斗争,积劳成疾,于1964年5月14日病逝,终年42岁。其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受到广泛称赞,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纪念园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等,是中轴对称纪念性园林。  纪念碑位于纪念园南部的中心,1993年5月建成。碑高19.64米(寓意纪念焦裕禄同志1964年逝世),碑正面镌刻毛主席手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访贫问苦”、“查三害”,背面为碑记。纪念碑在四周苍松翠的映衬下,显得洁净无暇。  墓碑位于纪念碑北侧墓区最高处,由大理石雕砌而成。碑高2.75米,正面镌刻“焦裕禄烈士之墓”,碑阴为烈士生平简介。墓盖由汉白玉外镶。墓后屏风墙纪念壁上,镶嵌着毛主席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墓区广场2100平方米,平整开阔。墓前两侧树立了两座题词牌,分别刻有董必武、郭沫若撰写的长诗。整个墓区松柏参天,庄严肃穆。  纪念馆位于墓区西侧,为现代化新式建筑,1994年4月建成,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馆正面三层大门正上方镶嵌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为-同志亲笔题写。馆内分序厅、展览厅、贵宾室和放映厅等主要组成部分。序厅正面立焦裕禄半身铜像一尊,像后墙上镶嵌着-同志的题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十七个大字,金光闪闪。展厅1300平方米。展出内容为五个部分:“青少年时代”、“走上工作岗位”、“干部楷模”、“人民公仆”、“焦裕禄精神常青”。计版面、照片260块,遗物89件,生动地展示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平凡而伟大的光辉一生。馆内珍藏有-、李鹏、-、-、-、刘华清、薄一波、-、-、-、陈云、宋健等中央领导题词。  纪念园自兴建以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胡锦涛、-、-、-、宋健、-、-等中央领导亲临纪念园视察,对纪念园的工作和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号召全党、全国在新时期进一步弘扬焦裕禄精神。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8:00至18:30  景点位置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裕禄大道88号    焦裕禄 (1922~1964)  焦裕禄(1922.8~1964.5) 山东省博山县北崮山村人,汉族,出生于贫农家庭。因家贫只读四年小学。11岁随乡亲推车运煤挣钱糊口,16岁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贫困的生活,艰苦的劳动,使他从小就练就了吃苦耐劳、坚强倔强的性格。 1938年,家乡沦陷,博山人民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焦裕禄对日军表现出强烈的不满。1941年,家乡大旱,颗粒无收。父亲被官…… 详细++  焦裕禄 (1922~1964)  焦裕禄(1922.8~1964.5) 山东省博山县北崮山村人,汉族,出生于贫农家庭。因家贫只读四年小学。11岁随乡亲推车运煤挣钱糊口,16岁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贫困的生活,艰苦的劳动,使他从小就练就了吃苦耐劳、坚强倔强的性格。 1938年,家乡沦陷,博山人民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焦裕禄对日军表现出强烈的不满。1941年,家乡大旱,颗粒无收。父亲被官…… 详细++

鹿台岗遗址

鹿台岗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鹿台岗遗址位于兰考县东部裴村店乡。鹿台岗遗址地层关系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先商或岳石文化、商文化、春秋时期文化等,而与鹿台岗相距仅数十公里的朱岗、段岗、牛角岗诸遗址地层关系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商文化、春秋时期文化等。通过对鹿台岗遗址和朱岗、段岗、牛角岗遗址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它们虽近在咫尺,但是文化面貌却大相径庭。  出土文物  在鹿台岗遗址的文化内涵中,未见二里头文化遗存,确共存有与二里头文化属同时期的岳石文化和先商文化,从而表明今杞县境域应是二里头文化分布的东部边界。相反鹿台岗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岳石文化最西的地点,豫东一带先商文化最西的地点,而位于其西部的朱岗和其西南部的段岗、牛角岗遗址也均未发现岳石文化和先商文化的遗存。  出土文物  这就告诉我们在夏时期,以鹿台岗为界,形成了夏、夷、商三大古族角逐的局面。不过鹿台岗遗址中先商或岳石文化遗存中包含二里头文化的因素,朱岗、段岗、牛角岗等遗址中二里头文化遗存中包含先商和岳石文化的因素,这种相互包含的因素,正是夏时期夏族、商族、东夷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历史写照。  出土文物  鹿台岗遗址文化内涵揭示了先秦时期夏、夷、商三族在杞县的历史演变。一个土岗子如同一部历史书一样,记述了先秦时期夏、夷、商三族在杞县的历史演变。通过对杞县夏商遗址及鹿台岗夏、商、夷三族之考古文化面貌的综合观察,以及遗址地层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考古材料、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对先秦时期夏、夷、商三大古族在今杞县一带乃至整个豫东地区错综复杂的历史演变进程作出大致勾勒:仰韶文化时期,豫东地区东部控制在属东夷系统的大汶口文化势力之下,而豫东地区西部则为仰韶文化分布区。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地址:开封市兰考县裴村店乡  

张良墓

张良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张良墓是兰考县境内的一处历史遗迹。该墓位于兰考县城西6公里的三义寨乡曹新庄火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墓冢高10米,周围长100米,保护区面积35000平方米。  张良祠  张良(?-前186年)字子房,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其祖为战国时韩国人,祖父与父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襄王和悼惠王之相,有五世相韩之称,为韩国的功勋世家。秦灭韩后张良为报国仇,图谋复韩,结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后投归刘邦,并成为重要谋士。楚汉战争中辅佐刘邦消灭项羽,建立汉朝后,-为留侯。汉高祖刘邦誉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塑像  东昏县(兰考县)西南的白云山(高十四丈,土山无石因每早出白云故名)下有黄风洞,是张良隐居的地方。《兰考县志》又载:张良曾谷于此(白云山),死后葬于此。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拓县阎廷臣在张良庙立的石碑记载:汉留侯张良旧茔地20亩,墓东一里有留侯庙,墓长、宽各10步。  张良墓  建国以后,张良墓侧尚存张良庙,有山门3间,大殿3间,东西厢房各4间,呈四合院布局。庙内外共有石碑6通,墓区内有柏树209棵,杨树16棵。在文革期间,庙宇被拆除,石碑全被砸。三棵杨树被砍伐做在桌椅。后来拆除庙宇的建筑材料在三义建了一所中学。1978年在修筑陇海铁路复线时又占去墓北边茔地400平方米,砍伐柏树12棵,今剩有柏树197棵,杨树13棵。据对最大的柏树年轮考察,树龄约有230年左右。现在,为了对张良墓这一历史文物进行保护,兰考县有关部门已经成立了文物保护小组,对张良墓区的树木设置了保护标识,使整个墓区保护状况良好。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地址:开封市兰考县三义寨乡曹新庄  交通:兰考县乘长途车直达    张良 (前250~前186)  张良(前?—前186),字子房。战国末期韩国城父邑(今河南郏县李口乡)人。汉高祖刘邦谋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时与韩信、萧何合称“汉初三杰”,汉王朝的开国元勋。 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祖父张开地,为战国时期韩国韩昭侯(前362─前333在位)、韩宣惠王(前332—前312在位)、韩襄王(前311—前296在位)的丞相;父亲张平,是韩釐王(前295—前273在…… 详细++  三义寨乡  三义寨乡位于兰考县城西部,南与杞县毗邻,西与开封县接壤,北临黄河与封丘县隔河相望。全乡总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86468亩,人口52699人。三义寨乡通讯发达,交通便利,通信线路覆盖全乡,陇海铁路、310国道横穿全境,县、乡级公路交织成网,距开封市30公里,是连接豫东、鲁西南的必经之地。 三义寨林茂粮丰,物产丰富,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气候条件适合小麦、花生、…… 详细++  张良 (前250~前186)  张良(前?—前186),字子房。战国末期韩国城父邑(今河南郏县李口乡)人。汉高祖刘邦谋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时与韩信、萧何合称“汉初三杰”,汉王朝的开国元勋。 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祖父张开地,为战国时期韩国韩昭侯(前362─前333在位)、韩宣惠王(前332—前312在位)、韩襄王(前311—前296在位)的丞相;父亲张平,是韩釐王(前295—前273在…… 详细++  三义寨乡  三义寨乡位于兰考县城西部,南与杞县毗邻,西与开封县接壤,北临黄河与封丘县隔河相望。全乡总面积60平方公里,耕地86468亩,人口52699人。三义寨乡通讯发达,交通便利,通信线路覆盖全乡,陇海铁路、310国道横穿全境,县、乡级公路交织成网,距开封市30公里,是连接豫东、鲁西南的必经之地。 三义寨林茂粮丰,物产丰富,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气候条件适合小麦、花生、…… 详细++

请见书院

  请见书院,仪封乡政府所在地,历史上曾流传孔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处,当地乡绅、学士邀请孔子逗留讲学,并竖“请见夫子处”碑纪念。被清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张佰行,也在当地修建过请见书院,以弘扬儒家文化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党委政府为保护文化遗产、繁荣文化事业、挖掘本土文化资源、顺应群众的心愿、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现代文明,在仪封乡竖孔子塑像,重建请见书院,以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1978年兰考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200亩。原有残碑,碑文存一“请”字,七十年代,残碑丢失,仅存遗址。  据明朝嘉靖万历《仪封县志》记载:嘉靖间,知县张莹、谷凤喈相继建亭,刻“封人请见”语于石,立之亭中。  县志《名官》中这样记述:周,封人,仪掌封疆之官也。其人姓名不传,因孔子过此,而请见焉。其所请教虽不可考,然而进见之时则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曾不得见也,其不绝于贤,有素矣”。既见之后,则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是能知圣道之不终废,世道之不终乱,天意之不终忘,斯世可谓智足以知圣人,且知天矣,其贤而隐于下位者欤!”  《仪封县志》中,明、清以来,地方官员,文人学士,歌咏,感叹封人请见的文章、诗词很多,间接记载了封人请见孔夫子的美好故事。  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保存历史记忆,开发地方历史文化事业,多方凑集资金,在请见夫子遗址上重建封人请见碑亭一座,孔夫子石像一尊,请见书院一座,夫子饮泉处,夫子井等。遗址上广种树木花卉,绿树林立,郁郁葱葱,花草飘香,遗址遂成兰考一景。是文化遗址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一处典范。

牛牧岗遗址

牛牧岗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牛牧岗遗址位于兰考县西部的双塔乡牛牧岗村北。遗址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120米,总面积1.2万平方米。在已发掘的近400平方米范围内,古代文化堆积较厚,一般达5米以上;延续时间长,时代涵盖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属于夏代的先商文化,以及商代、春秋、战国、西汉、唐宋至明清;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发现有灰坑、房基、墓葬等遗迹,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瓷器、青铜器、建筑构件等遗物。  古水井  其中龙山文化遗存分布广,遗存最为丰富。少量仰韶文化遗物的发现,反映出距今5000年以前民权一带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部分地点先商文化遗物的出土,说明商族在灭夏前曾经在商丘西部地区活动过。  出土文物  之前,东周、汉代文化遗存在豫东西部地区未曾发现。牛牧岗遗址发现战国、西汉时期的墓葬8座,为竖穴土坑墓或砖室墓,多有随葬品,出土带盖鼎、壶、罐、盒、小壶、杯等陶器以及日光镜、错银带钩等青铜器。  碎瓷器  牛牧岗遗址的考古发掘,对于认知豫东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建立豫东地区古代文化发展序列,研究商族的起源和解决夷、夏、商三族文化交汇问题,探索我国古代华夏民族集团与东夷民族集团的文化面貌、文化界定以及两大集团之间关系,了解豫东地区古代丧葬习俗等,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地址:开封市兰考县双塔乡牛牧岗村  开放时间:全天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66年3月在兰考东关机械厂建立临时展览馆,1966年6月临时展馆迁至兰考议价公司,1984年5月14日在焦裕禄纪念园建立焦裕禄同志纪念馆,1994年5月14日在焦裕禄墓西侧新建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纪念馆为现代化新式建筑,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馆正面三层,大门正上方镶嵌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为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馆内分序厅、展览厅、贵宾室和放映厅等主要组成部分。序厅正面立焦裕禄半身铜像一尊。展厅面积1300平方米,展出内容为五个部分:“神州赤子”、“临危受命”、“执政为民”、“干部楷模”、“今日兰考”。计版面、照片300余幅,遗物90余件,生动地展示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平凡而伟大的光辉一生。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焦裕禄纪念园的发展十分关心,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焦裕禄纪念园视察并为焦裕禄题词。1994年胡锦涛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参加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新馆落成和铜像揭幕仪式,现馆内存放江泽民、李鹏、-、-、宋任穷、-、刘华清、李岚、-等中央领导题词十多幅。  焦裕禄 (1922~1964)  焦裕禄(1922.8~1964.5) 山东省博山县北崮山村人,汉族,出生于贫农家庭。因家贫只读四年小学。11岁随乡亲推车运煤挣钱糊口,16岁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贫困的生活,艰苦的劳动,使他从小就练就了吃苦耐劳、坚强倔强的性格。 1938年,家乡沦陷,博山人民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焦裕禄对日军表现出强烈的不满。1941年,家乡大旱,颗粒无收。父亲被官…… 详细++  焦裕禄 (1922~1964)  焦裕禄(1922.8~1964.5) 山东省博山县北崮山村人,汉族,出生于贫农家庭。因家贫只读四年小学。11岁随乡亲推车运煤挣钱糊口,16岁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贫困的生活,艰苦的劳动,使他从小就练就了吃苦耐劳、坚强倔强的性格。 1938年,家乡沦陷,博山人民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焦裕禄对日军表现出强烈的不满。1941年,家乡大旱,颗粒无收。父亲被官…… 详细++

黄河湾

  东坝头黄河湾风景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黄河兰考段是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大拐弯处,呈“U”字形,因地势险要,素有“豆腐腰”之称。该河段水势凶猛、浪花翻卷,涛声淋满鸟语花香的河滩。站在东岸西望,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情画意立刻展现眼前,令人热情澎湃。该河段的场景十分壮观,为黄河标志性景观之一。毛泽东主席曾于1952年、1958年两次到此视察,并向全国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景区主要包括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宽阔的黄河河道和200多亩适宜垂钓的滩地水面,十余里贯穿绿树田畴、野花飘香、风光优美的黄河大堤,区内滩涂湿地、沙丘沙岗等。景区自然景观千姿百态,风光独特,是开发生态、休闲、度假、水上游乐的绝佳去处。根据东坝头黄河自然景观的特征和周边的区域特征,重点开发以黄河中下游景观为主的黄河标志性景区,展现九曲黄河的胜景。  黄河夕照  1952年,毛主席到东坝头视察黄河,面对滔滔黄河豪情满怀,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昔日的不毛之地已是一片片绿洲,沙丘树林、沙丘果园随处可见。奔腾咆哮的黄河和林茂粮丰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人文资源为发展旅游、度假、休闲娱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黄河湾风景区是我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规划首期开发景点之一。景区依托黄河纪念亭和东坝头黄河自然景观及九曲黄河最后一弯的区域特征,再现视察黄河的情景,以及兰考历史上黄河洪涝灾害的危害和解放后的治黄成就。  目前,视察黄河纪念亭搬迁工程已落成,纪念亭周围绿化、硬化。其他体现黄河民风民俗的各类服务休憩设施、餐饮、休闲度假和游憩内容正在建设中。  -旅游小贴士:  门票:免费  地址:开封市兰考县东坝头乡  交通:兰考县乘旅游专车直达    东坝头乡  东坝头乡位于兰考县的西北部,西、北两面濒临黄河,全乡15个行政 村,28515口人,28605亩耕地,4.5万亩黄河滩区,工业基础较差,是一个 典型的农业乡。 乡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理论和党的十五大 精神为指针,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强化农业 基础,突出畜牧重点,加快企业发展,实现富民兴乡,再铸坝头辉煌”的发展 …… 详细++

老君营吴家宅院

老君营吴家宅院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家大院位于兰考县仪封乡中老君营村,始建于清末,分东、中、西三院,占地3000平方米,西中两院被毁,现存东院基本保存完好。该建筑自南向北留存有二层楼阁式正房,东西厢房,门上砖雕“重门燕喜”,院门为城墙式建筑,下面正中为建在三级台阶之上的大门,墙顶上面有可供人行走的通道、瞭望及防御垛口,墙高约5.5米,厚0.83米,异常坚固。正房是一座二层0硬山卷棚式建筑,面阔三间,建筑在高约2米的砖砌台基上,楼顶是可以瞭望的城垛式墙体,四角耸起砖砌尖角,状似皇冠,正房的墙体厚约0.95米,其坚固程度,建筑风格在古民居中实属罕见。两边的厢房为二层0硬山式坡屋顶建筑。高度比正房稍矮。整个吴家大院的建筑外形气势宏伟,高大宏阔,并且在每座房屋的屋檐上都保存有精美的砖雕,堪称一绝,是豫东地区一座典型的清代富家民居。  吴家大院地处黄河故道,黄河多次泛滥改道,外墙体现仍残留黄河水浸泡的痕迹,能在原址保存百余年的民俗建筑为数较少,具有历史和文物价值。  时代:清   地址:兰考县仪封乡西老君营村  仪封乡  仪封乡位于兰考县城东12公里处,全乡共有人口42000人,耕地面积近10万亩.辖30个行政村,南邻310国道,与商丘地区接壤,北依省道兰曹公路,与220国道贯通山东.乡级公路四通八达,陇海铁路横穿10余公里,境内有杨庄.内黄两个车站,交通十分便利,程控电话覆盖全乡.   仪封乡是个农业大乡,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小麦面积在5万亩左右,年产优质…… 详细++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位于兰考县东坝头乡东坝头村南黄河渡口。纪念亭为正方形,高9米,边长10.18米,8个台阶,四周围以栏杆,栏杆长3.17米,宽4.27米。16根柱子,双重檐,宝盖顶。上嵌黄色琉璃瓦,亭上正中东西两面镶汉白玉“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10个字,亭中立青石碑,碑阳正对黄河大转弯。上刻毛主席手书“要把黄河的事情做好”,碑阴刻毛主席1952年10月30日和1958年8月7日两次来兰考视察工作的经过。

焦桐五彩园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期间,为治理“三害”带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出“扎针贴膏药”治理沙丘的办法。1963年焦裕禄同志号召全县人民广植泡桐,并亲手在朱庄村栽下一棵泡桐树,并在树旁留影纪念,兰考人民亲切地称这棵泡桐树为“焦桐”,以寄托对焦裕禄的哀思。“焦桐”现已长成参天大树,高23.7米,胸围3.7米,木材蓄积量10.33立方米。每到春天,数不清的桐花绽放,人站在树下顿感心旷神怡。该树1978年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围园区历经几次修葺,环境风貌焕然一新。目前,其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一个代表,是人们纪念、缅怀焦裕禄的良好凭借,在兰考乃至全国都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和深远影响。  焦桐五彩园将建成以‘焦桐’为依托,以‘五彩’为基调的主题公园,集兰考历史与现实于一体,再现焦裕禄治理兰考“三害”的情景;塑造焦裕禄植树像,修建黄河馆、文博院、版画馆、兰考名人苑,打造百桐苑、百花园和百草园,修建“农耕园”、开挖小型景观湖等景观。建设世界政治主体公园,集中展示世界性的政治文化、政治知识,建成集展示、参观、体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基地。“焦桐五彩园”既展现焦裕禄同志当年带领全县人民治理兰考“三害”的战天斗地的场景,又浓缩兰考全县风光风情,集红、黄、绿、古、土五色之大成。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为文化旅游景点。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位于兰考县城东北40公里宋庄村碑楼内。碑系汉白玉雕刻而成,通高3.25米,碑身高2米,碑额高0.75米,厚0.20米。下有一龟形座,高0.5米,额上雕盘龙。明弘治八年(1495年)立,刘健撰文,李伦篆额,李真、周文书丹。碑文主要记载了明弘治二至八年(1489-1495年)7年间,开封东至山东西南和江苏西北交界处这一段黄河决口及治理的经过。文中对明朝政府先后委派的官吏和治河的方法、兴修的主要工程、动员民工的人数,都有较详细记载。尤其是对弘治六年(1493年)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大夏、太监李兴、平江伯陈锐3人的治河功绩记载更详。碑文书法圆熟秀丽,耐人玩味,是难得的书法珍品。

刘岘纪念馆

  刘岘,原名王之兑,字泽长,号慎思,1915年农历7月7日生于兰封县(1954年与邻县考城合并,改为兰考县)中山北街路西王家大院。他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和开拓者,著名版画艺术家,以其版画创作的卓越成就和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巨大贡献而蜚声中外艺坛。  1922—1931年刘岘在开封先后读小学、中学,1932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专业,并开始创作木刻。次年入学上海美专,组织“无名木刻社”,受到鲁迅先生大力扶植,多次与鲁迅见面和通信,鲁迅引领了刘岘的人生和艺术道路。1934年赴日本留学,考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师从版画大师平塚运一,专攻木口木刻。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刘岘慨然回国,投身于抗日-。1938年参加新四军,创办“拂晓木刻社”、“拂晓剧团”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刘岘调延安工作不满一年,彭雪枫将军又调他再赴新四军第四师,刘岘主编《拂晓木刻》半月刊,彭雪枫题写刊名和“发刊词”。同年刘岘又奉调延安,执教于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木刻,其间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抗日战争和延安生活的作品,并手拓成册,毛主席阅后于1939年11月为他亲笔题词:“我不懂木刻的道理,但我喜欢看木刻。刘岘同志来边区时间不久,已有了许多作品,希望继续努力,为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而奋斗。”这是毛主席唯一一次专为美术家题写姓名的题词。1942年5月,刘岘受邀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刘岘调重庆《新华日报》社工作。举办木刻联展,并受到周恩来的接见。新中国成立后,刘岘先后担任北京人民美术工厂厂长,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等职。刘岘一生淡泊名利,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品德高尚。他著作丰厚,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版画作品,20世纪50、60年代是刘岘创作的高峰期。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独具艺术风格。尤其是木口木刻艺术的表现力,极大地扩展了版画艺术的审美视野,从而奠定了他作为版画巨匠的艺术地位和社会影响。1990年9月21日,刘岘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75岁。同年十月全国人大委员长彭真同志题写“刘岘纪念馆”。  刘岘先生对故乡兰考满怀感念之情,1986年回到兰考,将自己创作的木刻、国画、油画和照片近百幅,无偿捐赠给故乡。之后,家属又捐赠先生出版的书籍、工作生活用品等实物60件。县委、县政府对出生在兰考的我国现代卓越版画艺术家非常重视,经多方共同努力刘岘纪念馆于2007年7月重新开馆,展览面积400平方米,陈列布展近300幅、件,主要展出刘岘先生的生平事迹和部分作品。2009年列入全国第二批免费开放纪念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清明上河图》是著名画家张择端杰作。画中的主题是北宋时期东京汴河两岸及城内外的民俗风情。一部《东京梦华录》和一幅《清明上河图》可以互相印证,被称为了解北宋东京(开封)的钥匙。  1992年,开封市为再现北宋东京的风情,择取《清明上河图》中的精髓,于城内西北隅创立清明上河园,占地33公顷,营建房屋400余间,整个建筑,悉依宋代《营造法式》,是开封继宋都御街后又一个仿宋建筑群。又因水面辽阔,运用造园手法,将水面析为港汊交错的河网,河港内有大小船舶50多艘,均按宋代"汴河船"的形制而特制,悠游水中,动静结合,更添流光曳彩的宋韵。从而再现《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宋都东京的繁荣景象,荟萃流传至今的宋代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于世人面前。  清明上河园设综合服务、休闲购物、驿栈、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虫鱼、繁华京城等8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4个文化广场,总投资1.1亿元人民币。  《清明上河图》中的标志建筑为虹桥。因汴河水势湍急,行驶稍有不慎,船触桥墩即致舟覆人亡,宋人创无脚(墩)桥于汴河沿岸,因状如彩虹,故名虹桥。入园不远,即见虹桥横架于园中,此种桥式为宋代的优秀创造,也是桥梁建筑史上光辉的范例,仰观此桥,可以体验宋人的智慧。  城楼是《清明上河图》中的最高建筑,移植于园中,高高的台基,宽敞的城楼,硕大的斗拱托起庑殿式的屋顶。登临城楼可以俯瞰全园。  彩楼欢门,是东京特色。《东京梦华录》称:"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据文献记载,这种装饰起于五代,是为欢迎后周的创业皇帝郭威游幸东京潘楼酒店而设。《清明上河图》中有几处彩楼欢门,证实了这种仅用于酒店的专用装饰建筑,确实存在于宋代,是东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东京的酒店有"正店""脚店"之分,在宋代分工是非常明确的。"正店"是规模较大,有权向政府购买酒劾自行酿制有特色佳酒者。这种"正店"在北宋末年东京城内即有72家之多。"脚店"是自己不能酿酒,只能向"正店"酤酒出售,同时贩卖或自制下酒菜的店铺。清明上河园的"孙羊正店"和"十千脚店"都见于《清明上河图》中。  园中其它建筑,都可一一在《清明上河图》中觅得,园中不时出现宋代民俗风情的表演及以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为内容的文艺表演,置身园中可以领略宋都东京的风韵。  地址:开封市龙亭区龙亭西路5号  类型:主题公园  等级:AAAAA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371-25663819  官方网站:http://www.qingmings.com/  开放时间:  景区营业时间:9:00-18:00。东京梦华演出时间(3月-11月):20:10-21:20(演出票请在18:50前入园)。  门票  门票:120元/人次;半价票60元/人次  1.4米以下儿童免票;  70岁以上老年人凭本人老年证和身份证免票(建议买保险)。  《大宋·东京梦华》依不同的座席价格不同,B座199元,A座299元,贵宾座单号499元、双号399元,御座999元。  

开封府

开封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开封府包公办公的衙门,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宋代古开封府已被水患冲毁,重建的“开封府”位于开封包公湖东湖北岸,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在开封府,您除了能够看到大批珍贵史料,轶事和陈展外,还能够看到“开衙仪式”、“包公断案”、“演武场迎宾表演”、“喷火变脸”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真切地体会到“游开封府,品味大宋文化;拜包龙图,领略人间正气”。  根据陈展内容的不同,大体分为九个区:一、以名冤鼓、戒石、大堂等为主体的府衙文化区;二、以梅花堂包拯倒坐南衙为主体的包拯传说文化区;三、以太极八卦台、三清殿为主体的道教文化区;四、以典狱房、牢狱为主体的刑狱文化区;五、以拱奎楼、桂籍堂为主体的教育科举文化区;六、英武楼、校场为主体的游艺文化区;七、以清心楼历任府尹事迹为主体的府尹人文文化区;八、以潜龙宫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的事迹为主体的帝王文化区;九、以范公厅、曲桥、湖、山、石为主体的休闲文化区。  景点类型:近代仿古建筑  最佳季节:9、10月间,开封府四季皆宜,但是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雨量670毫米,林木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佳旅游时间是9、10月间,此时天气温和,降水量适中,还能观赏盛开的菊。  建议游玩:1-2小时  地址:鼓楼区包公东湖北岸  景区门票:60  开放时间:开放时间:8:00-18:00  电话号码:0378-3963159  传真号码:0378-3989266  类型:古迹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371-23963159  官方网站:http://www.kaifengfu.cn/  开放时间:  7:00-19:00(春夏秋),7:30-17:30(冬)。  

兰考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兰阳街道 王廷相 (1474~1544) 明朝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张伯行 (1651~1725) 清朝大臣,理学家 丁儒 (647~710) 张从正 (1156~1228)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 江为 江总 (519~594) 江湛 虞延 王阑西 (1912~1996) 王伯当 (?~618) 王梦兰 (1886~1911) 张绍儒 (1907~1970) 张卤 (1523~1598) 张子和 (1156~1228) 李村人 (1898~1979)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桐乡街道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惠安街道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固阳镇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南彰镇 王廷相 (1474~1544) 明朝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张伯行 (1651~1725) 清朝大臣,理学家 丁儒 (647~710) 张从正 (1156~1228)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 江为 江总 (519~594) 江湛 虞延 王阑西 (1912~1996) 王伯当 (?~618) 王梦兰 (1886~1911) 张绍儒 (1907~1970) 张卤 (1523~1598) 张子和 (1156~1228) 李村人 (1898~1979)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考城镇 王廷相 (1474~1544) 明朝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张伯行 (1651~1725) 清朝大臣,理学家 丁儒 (647~710) 张从正 (1156~1228)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 江为 江总 (519~594) 江湛 虞延 王阑西 (1912~1996) 王伯当 (?~618) 王梦兰 (1886~1911) 张绍儒 (1907~1970) 张卤 (1523~1598) 张子和 (1156~1228) 李村人 (1898~1979)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红庙镇 王廷相 (1474~1544) 明朝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张伯行 (1651~1725) 清朝大臣,理学家 丁儒 (647~710) 张从正 (1156~1228)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 江为 江总 (519~594) 江湛 虞延 王阑西 (1912~1996) 王伯当 (?~618) 王梦兰 (1886~1911) 张绍儒 (1907~1970) 张卤 (1523~1598) 张子和 (1156~1228) 李村人 (1898~1979)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谷营镇 王廷相 (1474~1544) 明朝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张伯行 (1651~1725) 清朝大臣,理学家 丁儒 (647~710) 张从正 (1156~1228)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 江为 江总 (519~594) 江湛 虞延 王阑西 (1912~1996) 王伯当 (?~618) 王梦兰 (1886~1911) 张绍儒 (1907~1970) 张卤 (1523~1598) 张子和 (1156~1228) 李村人 (1898~1979)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三义寨乡 王廷相 (1474~1544) 明朝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张伯行 (1651~1725) 清朝大臣,理学家 丁儒 (647~710) 张从正 (1156~1228)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 江为 江总 (519~594) 江湛 虞延 王阑西 (1912~1996) 王伯当 (?~618) 王梦兰 (1886~1911) 张绍儒 (1907~1970) 张卤 (1523~1598) 张子和 (1156~1228) 李村人 (1898~1979) 张良墓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东坝头乡 黄河湾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老君营吴家宅院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小宋乡 王廷相 (1474~1544) 明朝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张伯行 (1651~1725) 清朝大臣,理学家 丁儒 (647~710) 张从正 (1156~1228)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 江为 江总 (519~594) 江湛 虞延 王阑西 (1912~1996) 王伯当 (?~618) 王梦兰 (1886~1911) 张绍儒 (1907~1970) 张卤 (1523~1598) 张子和 (1156~1228) 李村人 (1898~1979)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老君营吴家宅院
孟寨乡 王廷相 (1474~1544) 明朝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张伯行 (1651~1725) 清朝大臣,理学家 丁儒 (647~710) 张从正 (1156~1228)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 江为 江总 (519~594) 江湛 虞延 王阑西 (1912~1996) 王伯当 (?~618) 王梦兰 (1886~1911) 张绍儒 (1907~1970) 张卤 (1523~1598) 张子和 (1156~1228) 李村人 (1898~1979)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许河乡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老君营吴家宅院
葡萄架乡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闫楼乡 王廷相 (1474~1544) 明朝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张伯行 (1651~1725) 清朝大臣,理学家 丁儒 (647~710) 张从正 (1156~1228)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 江为 江总 (519~594) 江湛 虞延 王阑西 (1912~1996) 王伯当 (?~618) 王梦兰 (1886~1911) 张绍儒 (1907~1970) 张卤 (1523~1598) 张子和 (1156~1228) 李村人 (1898~1979)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仪封乡 请见书院 老君营吴家宅院
中原石油勘探三公司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老君营吴家宅院
仪封园艺场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造纸林场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柳林林场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西关农场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畜牧良种农场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固阳农科所 焦裕禄纪念园 鹿台岗遗址 张良墓 请见书院 牛牧岗遗址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黄河湾 老君营吴家宅院 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 焦桐五彩园 黄陵岗塞河功完碑 刘岘纪念馆

兰考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