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眉山 >> 仁寿县 >> 黑龙滩镇

黑龙滩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仁寿黑龙滩

仁寿黑龙滩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黑龙滩水库是建国以来我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蓄水灌溉工程,主要依靠四川都江堰引水充灌,水库始建于1970年,于1972年竣工。渠系工程先后经过八年建设,七年整治,历时十五年竣工。黑龙滩水库是群众投劳,国家补助,以民办公助的形式修建的,总投资2026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0153万元,群众投资加投劳折价10113万元,基本上各占一半。为修建水库仁寿人民出了大力,流了大汗,甚至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总计因工牺牲的有133人,因工致残的有1205人。  水库位于成都平原的东南边缘,龙泉山脉的二峨山西麓,仁寿县城西北16公里处。系都江堰灌区的一个囤蓄水库。湖岸线长310公里,南北长25公里,水面23.6平方公里,大坝高53米,长271米,最大蓄水3.6亿立方米,正常蓄水3亿立方米。被誉为“西蜀第一海”。湖中7峡7坝85座群岛星罗棋布,似水上盆景,碧波万顷,水天一色,回环掩映,如梦如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景区年平均气温14.4℃,森林覆盖率90%,1986年被省政府审定为四川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目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527米长的输水隧洞将每秒39.4个流量的龙滩碧水送越805座隧洞、644座渡槽、1144座暗拱、3690多公里的大小渠道,浇灌仁寿、井研、简阳三县的106.06万亩土地。  景区内有10处各具特色的景点:大坝、三大湾、蓬莱岛、青龙嘴植物园、龙岩摩崖造像和石刻书画、陈姑山、七星照月、八一群岛,韩家坝、白果坝和双燕子。湖区腹部最大的岛群——三大湾蓬莱岛,它由小连山、阿弥陀佛山、花果山、风披山等组成,山山相连,峰巅露出湖面。岛上绿树成荫,可以赏花、观景、垂钓。  1、大坝高53米,长271米,系用27万立方米条石砌成的弧形重力巨坝,巍峨磅礴,雄伟壮观。坝侧建有郭沫若手书的“黑龙滩水库”三角碑及石刻浮雕。是景区游、购、娱、吃、住、行中心。  2、蟠龙岛位于景区中部,四面环水,毗邻中心区,与报恩寺相望,面积17.5平方米。岛上建有游山道、驭龙亭、观景亭、书画院、猴园;刻有著名书画家冯建吴先生的手迹“蟠龙岛”,沿东面峭壁还刻有高17米,长18米的巨龙头和40米龙身。  3、报恩寺位于景区第一峰陈大山,三面环水,建于1989年,由山门殿,千手观音殿、山神殿、大雄宝殿、钟鼓楼组成,2001年在主峰陈大山完成13层高39.96米,76尊佛像的佛牙舍利塔,是县境内佛教朝圣的最佳处。  4、三大湾位于景区腹心地带,大型岛屿之一。该岛形貌奇特,弯多水深,岸线曲折,与西部丘陵一桥相连。岛上有花果山、风披山、阿弥伦佛山、小连山、草坪山、小蓬莱山等,山山相连,岛岛相望,环境幽静,树木葱郁,被省林业厅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  5、青龙咀位于主航线上,岛上有省林科院试验场引种世界各地300多种珍稀林木花卉,混交繁茂,四季景色,多彩多姿,常年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惹人留恋。  6、太乙坝位于景区北端,由龙岩、大佛、五里桥和大梁子组成。传说太乙真人斩恶龙岩驻足于此而得名“太乙坝”。大梁子山(岛)面积85公顷,是景区85岛之最,临水岩壁上刻有长10余米无头巨龙,有明万年间镌刻的“龙壁”二字,旁有唐代镌刻的弥勒佛像和碑文;佛像两旁石上分别是泼水现竹和泼水现字奇观。仁寿黑龙滩 仁寿黑龙滩

蝶彩花卉园

蝶彩花卉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蝶彩花卉园是仁寿县蝶彩园艺作物种植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以花卉产业为依托,集观光旅游、生态体验、教育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产业园。园区面积约1500余亩,种植有非洲菊、天堂鸟、玫瑰等鲜花。  目前,园区二期山水生态园建设已新修观光道6公里,新建玫瑰长廊400米,停车场1200平方米,休闲接待设施300平方米,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基本配套。三期花海科博中心、花田观光体验区、湿地生态观光区。  花卉园以提高花卉产业科技水平为目标,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推动园区花卉新品的自主研发,探究一三产互动发展模式,构建花卉全产业链发展。  玫瑰采摘、玫瑰园观光、文化长廊观光、自行车游览、垂钓体验、棋牌娱乐等多种活动。  仁寿蝶彩花卉园预订热线:028-36318888  石鼓村  石鼓村简介 石鼓村位于清水镇东部,由原来的石鼓村和烂田村合并而成,东与文宫镇石家村相邻,南与大坡村、金白村相邻,西与南桥村、金白村相邻,北与十一村、百花村相邻,交通便利,成黑路从西横穿全村,村主要干道3条,通社道路9条。 全村辖9个经济社,共有常住人口2390人,常住户口849户,外来(流动人口)300余人。全村总面积7.2平方公里,合约1080…… 详细++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天府农耕·响水六坊景区位于仁寿县珠嘉镇境内,距成赤高速仁寿出口1公里处,以原生态山水环境和乡野田园风光为特色,是集农耕文化体验区、农业主题公园、生态体育营地、深度休闲度假区、高端生态人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近郊型休闲旅游度假区,内有20多座浅丘相连,10多万株名贵树木郁郁葱葱,25公里自行车环线依山而绕,4余公里水岸线贯穿其中。  珠嘉镇  珠嘉镇位于仁寿县东北部,距离仁寿县城6公里,全乡面积57平方公里,辖设11个行政村,90个经济社,总户数10418户,人口33713人,耕地面积29827亩。成赤高速路仁寿县出口设在我乡。全乡共有集镇五个,有商贸和个体工商户600户,中小学5所,在校生3250人,卫生院3所,敬老院1所,派出所一个。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 详细++

牛角寨大佛

牛角寨大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仁寿牛角寨大佛位于县城北35公里的高家镇鹰头村牛角寨山上,龙泉山脉中段东侧边缘,海拔760米。南北西群山连接,重峦叠嶂;东面平畴,俯视千里。近观鹰头水库,远眺简阳市三岔湖。寨上古柏苍郁,怪石嶙峋;寨东侧崖壁依山镌造弥勒佛胸像一尊,坐西向东,双手齐胸合十,高15.85米,宽11米,于公元707年建成。  乐山大佛是海通带领工匠始凿于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正好是仁寿大佛建成6年之后。也许是他将仁寿大佛建成取得了镌刻经验,又到各地考察,选到了乐山的理想地址和石质,再将图样放大,设计出乐山大佛。两尊造像均为弥勒佛,外貌清晰,面型丰满,嘴微闭,目微启,眉似弯月,慈眉善目,平视东方,神态安详,发成螺髻,线条流畅。再从现存大佛比较,四川地区10米以上的佛像就有18尊之多,且都形态各异,唯有仁寿大佛在工程布局、人物形态与乐山大佛如孪生兄弟极为相似,只是仁寿大佛小些而已。因此,文物专家一致认为它是乐山大佛的蓝本之一,属全国最大且惟一一尊胸佛,被誉为“中华第一胸佛”。  大佛周围还有摩崖造像2480尊,已编号建档101龛,1519尊。人物众多,相貌各异,或立或卧,或静或动。有的曲腿躬腰,俯首侧耳作恭听状;有的五体投地作跪拜状;有的系裙穿甲;有的曲臂挽带;舞伎翩翩起舞,乐伎吹打弹奏。造像除人物外还有器皿禽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雕刻精致,刀法圆润,线条流畅,造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我国石刻艺术的宝库之一。  牛角寨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山间怪石各有其名:望乡石、香炉石、盘海石、鸭子石、奶奶石等各自都有神奇传说。《仁寿县志》载:“明末清初,张献忠三次入蜀,在成都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大西农民军曾两次攻取仁寿。崇祯十四年(1641),农民军自蓬溪入川南,兵分三路攻重庆,克仁寿,杀知县刘三策。清顺治元年(1644),张献忠军直驱入蜀,再次攻占仁寿城杀知县顾纯贻”。  相传,张献忠攻仁寿前曾做一梦,一老翁相告:“攻陵州(仁寿),须牛角寨为营。”第二天,他就到牛角寨观察,正遇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山间小溪渡桥被淹。张献忠涉水过河,一下被漩涡卷入水底。正当岸上的人惊恐之际,他却随漩涡翻滚,从对岸溪边冒出水面。张献忠上岸后冒雨赶路,沿途叩拜,磕了360个头才来到大佛阁,求方丈指点迷津。  张献忠率军来到牛角寨就筑工事、备粮草。特制养马槽和饮水缸,由兵士下山挑水供人畜饮用。坡陡路窄,十分困难。神奇的是到了七七四十九天,山上就冒出一股清泉,免去挑水之苦。如今清泉长流,举行过上万人的庙会都能保障供应。张献忠军与豪绅武装激战数月,终将知县刘三策斩杀。清顺治元年,张献忠再到牛角寨,只见三年前他面朝家乡叩拜的石包上长出的草木如香烛插于佛前。这次,他率军直驱县城将知县顾纯贻斩首。后来,人们就把张献忠思念家乡所站的石包取名望乡石;焚香叩拜的石头取名香炉石。如今此处的草木也如香烛拱佛,四季长青;当年的养马槽和饮水缸还保存完好,供游人观赏。  牛角寨的摩崖造像群,融儒、佛、道三教合一,乃宗教胜地,香火旺盛。有碑刻云:“大唐天宝八载(749)……三洞道士杨行进,三洞女道士杨正真……共造三宝像一龛。”相传,在牛角寨附近文宫场生长的当代名人董长安、潘文华、石鲁和冯建吾弟兄等,都曾到此拜佛。潘文华曾两次拿钱装饰庙宇、点缀佛像。  如今,龙泉山麓的万亩枇杷,硕果累累,四季长青,成为当地特色品牌,被命为“中国枇杷之乡”盛名远扬。随着宗教活动恢复,有志之士已捐资修复大佛阁,重建观音殿、斋堂等,被有关部门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成为祭祀和旅游观光、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高家镇  高家镇位于仁寿县最北端,地处龙泉山脉中段,处于仁寿、双流、简阳三县市交界处三岔湖畔,距仁寿县城30公里,成都市区45公里,简威路横贯全境,规划中的彭三(彭山至三岔湖)快速旅游通道和龙东路贯穿境内,形成纵横交错交通大动脉。国家级重点文物—牛角寨摩崖石窟位于本镇鹰头村,仁寿县最高峰玛瑙峰位于玛瑙村境内,海拔998米,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0%,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 详细++

中央水体公园

  中央水体公园位于仁寿城北新城,北起龙滩大道,南至仁寿大道,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于2015年10月竣工,是中央商务大道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市民休闲购物的好去处。公园由水体景观设计著名国外公司加拿大毕路德公司设计,由省属国有企业成渝公司承建。公园长1627米,宽120米,从龙滩大道至仁寿大道分为三个区,分别是以“花间流水、趣味汇集”为主线的一分区,以“生态和谐、韵律交织”为主线的二分区,以交通转盘大型喷泉为中心、围绕戏水主题展开的三分区。   【一分区】   作为中央水体公园的迎宾之地,整个一分区采用序列的广场与曲折的道路呼应,开阔的草坪与浓密的树林对比,潺潺的溪流与澎湃的瀑布对话,让游人置身其间,感受到不一样的繁华与静谧。一分区广场区域的水景设计,意在通过跌水形成缓解场地高差,拉近人与水面的距离,增加亲水性。同时,跌水台阶与景墙结合,保持了景观的连续和完整。从广场平台看下去,静谧的林木、错落的跌水、曲折的溪流相映成趣,都会让人身居闹事之繁华,却又享受林泉之静美。作为与仁寿大道衔接的城市界面的入口广场空间,水景以动态的水和具有活力的水为主要的表现手法,以瀑布的形式呈现出来。“未见水景,先闻水声”,充分利用了场地现有的高差形成的水景,保持了水的活力,把人气集中在入口广场区域;同时,考虑观景平台和朝向,让人们可以近距离的观察水和亲近水,展现不同的亲水体验。   【二分区】   整个二分区以亲水为主题,我们将看到区别于一、三分区更多的亲水平台、小桥、木栈道、木质栏杆等。木材是天然环保的材质,木栈道和木质节点平台,是游人亲近自然的主要媒介,项目铺装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木铺装总面积就占了1/10。二分区的植物设计主要以夏秋季开花的草本花卉类植物为主,打造五彩浪漫的滨水花带景观,选用植物主要有千屈菜、金鸡菊、柳叶马鞭草、花叶美人蕉、松果菊等自然花卉。配以常绿的背景树和飘逸的垂柳,为人们提供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而腊梅、梅花的存在,填补了冬季萧条的景观。   【三分区】   从龙滩大道进入水体公园,转盘处的喷泉是整个公园水景的高潮,在设计立意上,主喷泉区形似眼睛,轮廓由3个变形的“人”字转化而来,突出“仁寿”特色。三分区的广场也是整个中央水体公园中最大的一个广场,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整个三分区后半段的植物设计主要以夏季开花的蓝花楹,打造夏季浪漫的亲水体验空间,同时配以桂花、木芙蓉等秋季开花植物,体现属于秋的活力。时值仲秋时节,依稀可闻到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甜。

仁寿高家大佛

仁寿高家大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仁寿高家大佛:

虞公陵

虞公陵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虞公陵位于仁寿县境虞丞乡,紧邻黑龙滩风景区,是黑龙滩旅游区支线景点。距县城16公里,眉山市32公里.2002年3月,经县政府审定为第一批旅游区,旅游面积10万平方公里.  虞允文墓,别名丞相坟,位于仁寿县虞丞乡丞相村西。虞允文,字彬甫,仁寿县藕塘乡人,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1161年在采石矶率一万八千将士,击败十余万金军,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毛泽东读《二十四史》赞曰:“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据《仁寿县志》载:“宋虞忠肃公墓,治西三十里玉屏山,建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竖石人石马作侍,石羊、石猪作供,立华表两座,四周砌石围墙护之,旧有祠今废,墓高五尺,穿心两丈,墓前抵石墙界五十二弓,后至山顶五十二弓,左抵山脊六十七弓,右三十二弓四尽。”丞相坟由世袭护墓人宋氏历代守护,明嘉靖邑令毛沂、清同治知县毛绪峰、光绪知县何启祥,均对虞墓进行维修保护,重建墓碑。  墓位于虞丞乡玉屏山下。建墓初期,有墓穴二个,一前一后,有石人、石马作待,石羊、石猪作供,筑有坟台、拜台,立石柱灯杆二座,四周石围墙护立,宽之数百尺(今已毁)。现留下墓台及清光绪19年知县何祥所立墓碑。  虞丞相墓前临深深峡谷,后倚高岗,巍峨雄秀,墓处山腰,形同椅状,左右有两山连绵延伸,形同深架的士兵,虎虎生威,远对纱帽山,颇有一番王者风范,墓周翠柏青竹,遮日蔽天,步入其间,引人入胜。近年来,接待过中央、省、市级领导,每年都有中小学生扫墓凭吊,是仁寿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仁寿甘泉寺

仁寿甘泉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泉寺  据《仁寿县志》记载,“甘泉寺在治东,明初刹也。佛殿自盾以上皆叠木而成,无一牝牡榫。”据寺内留存的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募叩修路碑名记》载:“邑之甘泉寺自明宣德建修以来”,可知甘泉寺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距今已有近580年的历史。   甘泉寺建成之初,规模宏大,占地134亩,依其地势从高到低,建数重殿宇。然而,“献贼(张献忠)扰蜀时,烧其寺殆尽,惟佛殿火之辄息,贼恚,以刀砍门而去。至今焚处焦黑如帚许,门限刀痕四,入木皆二寸许。”(《仁寿县志》载)至建国初期,甘泉寺仅存二主殿及其厢房共两院。建国后,该寺又改作学校和乡政府驻地,文革中乡政府驻一殿及厢房全毁,重建新房。现仅存大雄宝殿一幢、部分厢房、部分石刻和部分石围墙,保存基本完好。   甘泉寺大雄宝殿,就在楠林村村委会右侧。这座甘泉寺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大雄宝殿,坐东南向西北,建筑面积为265.69平方米。大殿木结构,单檐歇山式九脊顶,抬梁式梁架前后乳栿,八架椽栿用四柱。四周柱间共施斗拱24朵,均为六铺作,用二重琴面昂,室内二级抬梁和陪梁上共施斗拱28铺,紧承棚顶。进深三间12.5米,面阔三间12.5米,四周以及1.9米宽回廊勾通。通高9.3米,檐高5.2米,前檐下阶梯式踏道两级。   全殿用柱18根,径小者25-30厘米,大者(四经柱)50厘米。钟建明所长给我们介绍说,大雄宝殿内这几根支撑屋顶的经柱之础,均为当地产的大楠木,材质特殊,防潮性能极佳,几百年来无变形、腐朽的迹象。柱础常被人剖析观赏,其础之径不越0.65米,高不过0.2米,似木质又非似,用指甲可剥之,力压成末且显露木质纤维,嗅而无味,地面水到础为止而不湿柱,是值得研究的防潮材料。   大殿四周内壁上原有明代彩绘佛传故事壁画20多幅100多平方米,可惜的是,在“文革”中,人们为破“四旧”,用石灰浆将这些壁画完全涂抹。但令人欣喜的是,现在这些石灰浆已开始剥落,在剥落处下方,原来的壁画有的还清晰可见。

双石牌坊

双石牌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石牌坊,位于仁寿县城东南部50余公里的禾加区中华乡牌坊村,距牌坊村小学东方200米,南北向,两坊上下对列,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板大道贯穿其间。两坊间距44.5米,依所处地势由低到高分别编为一号坊和二号坊。  一号坊建于清光绪七年(1882年),是清王朝为表彰徐母杨氏"夫死从子"和孝敬老翁钦旨建造的"节孝坊"。坊高11.17米,宽7.16米,四柱三开间格局,明间空(宽)2.52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顶,牌楼式仿木结构,筑宝瓶式坊顶。全坊用109块石料构成,有90龛戏文和民间故事造像。装8个雕花云板,8支镂雕雀替,石柱前后分立8尊镇门兽,或狮或象,十分威严。两面对联各二副,序文各一则,大梁上方正中是显赫部位,南雕九龙绕"圣旨",北则七龙盘"旌表",尤为别致。  二号坊建于清光绪八年(1883年),是朝廷旌表徐母余老太君(一号坊杨氏之婶娘)所建之节孝坊。坊高12.53米,建造风格与一号坊略同,不同点在于:坊顶筑宝塔,全坊用102块石料构成,戏文和民间故事及花卉雕刻共166龛(幅),多系镂空雕刻,两檐柱侧石狮扑卧抱鼓,8只镇门兽均有驯士,或骑或牵,两面横额均书"节孝坊"三字并配以镂雕几何纹图案。整坊与一号坊相比,显得古朴典雅,雄壮大方。   

冒水村摩崖造像

冒水村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仁寿冒水村摩崖造像,是宋代摩崖造像的精品之一。    仁寿冒水村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冒水村三组,这里地处浅丘,四面环山,又叫大佛沟。冒水村摩崖造像镌刻在一块大石包上。2013年3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仁寿冒水村摩崖造像,因地处大佛沟,又叫大佛沟摩崖造像,有造像6龛共22尊,另有碑记一通,题记一处三则,大部分完整。   据仁寿县文物管理所考证,这些造像镌凿于宋淳熙十一年(1184)至清宣统二年(1910)。民国版《仁寿县志》载,“昆迦寺有两个石刻大佛。”据查,造像处原有庙宇一座,叫做昆迦寺,因当地人把摩崖造像统称为大佛,因此该寺也叫大佛庙,曾改作学校用,现已毁。大石包身上,残留有许多碗口大小的凹陷,深0.1米左右。据当地村民介绍,这些凹陷就是之前在大佛四周搭建房屋所留下的痕迹。原来人们依托巨石,修建了几间房屋,有的做寺庙用,有的做私塾用。“文革”时候“破四旧”,将寺庙拆除,房子完全成为村小的地盘。几年前,由于建筑安全不达标,村小也被拆除了。

仁寿奎星阁

  奎星阁位于仁寿县城东风山(小山包),属奎星街一段。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战火,于同治二年(1863年)由县令胡圻、罗廷权、汉琮重建。1988年将古阁修葺一新,重放光彩。奎星阁背负群山,东临沃野,别具风姿,晨披丹霞,夕染落辉,飞阁凌空,典雅古朴。《仁寿县志》称:魁星阁“治东东凤观之旧址”。奎星阁阁基占地196平方米, 基宽14米。由须弥座、阁身、宝顶三部份组成。通高29米,为四重檐领八面体攒尖式木结构建筑,青灰简瓦屋面,维修后改为琉璃瓦。檐额、雀替、瓜头、撑弓等均精工雕饰,或花卉卷草、或祥兽、或善财童子,无一素面。全阁用八十柱,层层设梯,可登顶观览全城。底层用八檐柱、八廊柱、八金柱构成主体。

仁寿报恩寺

仁寿报恩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仁寿县报恩寺地处黑龙滩镇,原名龙兴寺,始建于唐代,恢复开放于1989年6月,场所现有占地面积26680平方米,建筑面积4047平方米,建有药师殿、华严殿、华严塔、三圣殿、观音殿、玉佛殿等殿堂和附属设施,标志性建筑佛牙舍利塔高39.96米,有常住僧人和0居士60人。每季度举行一次爱国爱教教育,利用春节、国庆、元旦等大型-举行升国旗仪式,得到眉山市的肯定,并在全市宗教活动场所推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2009年台湾受台风灾害后,捐款10000元。    地 址:仁寿县黑龙滩镇大坝西路80号     邮 编:620561     电 话:13890302933     主要负责人:释心护  

仁寿曹家百年梨乡

  曹家百年梨乡地处龙泉山脉尾端,有“百年梨乡”之美誉。种植梨树2.2万多亩、100万余株,年产量达8000万公斤,产值达1.3亿元。上300百年的老梨树多达70000余株,“蜀中梨树王”被《四川梨志》选为封面。“曹家”梨品牌被多次评为四川省优质梨称号,有丰水,黄金,金花,元黄,爱,新高,信水等早,中,晚六大品系30个品种。  近年来,曹家乡党委、政府以“全域天府百年梨乡”为主题,全力打造乡村旅游业发展,积极引导农户兴建农家乐,投入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曹家乡先后被省、市、县评为优质梨之乡、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四川省十大最佳赏花目的地。

天仁公园

  天仁公园于县城翳嘶山,与飞泉山公园遥遥相对。它由天梯、天街、天河、仁寿广场、仁人楼组成,是县城居民又一处休闲娱乐晨练的地方。  天梯 依山而建,直通翳嘶山,垂直高度90米,长368米,宽14米,由698级台阶组成。工程历经9个月于2000年1月竣工,总投资600余万元,是目前仁寿县城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  天街 南起沙子湾,沿南干渠至仁寿中学,长1.2公里,宽7米,工程投资350万元。2000年9月竣工。地面铺设彩砖,城垛护堤,花台飘香,建有亭阁、农家乐、儿童乐园。

能仁寺摩崖造像

能仁寺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能仁寺摩崖造像,位于仁寿县城东45公里处的中农乡能仁寺,寺早毁,在原寺后两侧岩壁有摩崖造像百余龛,1972年仁寿黑龙滩水库建渠开山取石毁损殆尽。现仅存28龛,造像27O尊,除大部分头、手有残损外,其余基本完好。1982年普查时发现。

仁寿城市湿地公园

仁寿城市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仁寿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城北新城中心区域,西起迎宾大道,东至仁寿大道一号桥,占地面积约2000亩。公园于2015年8月开工建设,2016年5月正式开园。  仁寿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主题为“仁者乐山、寿者乐水”。公园是仁寿人归真返璞、融情山水的城市花园,更是高速发展的仁寿喜迎八方宾朋的城市会客厅。  高滩花谷总面积约6.6万㎡,花卉品种达20余种。规划设计时利用现状地形和土方塑造了若干大小变化的山丘,并通过园路的起伏,形成了空间丰富的山谷景观。花卉沿高低起伏的地形而种,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形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普宁湖面积780亩,蓄水量22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6米,最深处大10.5米,湖岸线长4850米。普宁湖的建设对仁寿城市雨水调蓄、水质净化、生态维护有重要作用。  临峰水湾因山峰探入普宁湖、湖水在此迂回蜿蜒而得名。山上建有一座景观亭,名为临水驿。临水驿出自孙光宪的词。孙光宪是五代花间派词人,出生于仁寿县向家镇桂坪村。他在《杨柳枝》一词中写道:“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栏干。”登上山峰,凭栏眺望,山上草木葱茏,山下水湾回转,形成“临峰之上临水驿,临峰之下水湾奇”的美景。  普宁映月是领略普宁湖山光水色的绝妙处。每逢三五之时,皓月当空,水天相映,用耳倾听湖水之呢喃,用心体悟普宁湖之幽妙。静波无声,月影迷离,无限悠思,寄托在这一片月光的夜里、这一汪湖水的情里,尘俗尽远,令人怡然忘归。  水舞倾城整体占地2.6万平方米,包含音乐喷泉、滨水栈道、音乐剧场、扇形梯级看台等综合性功能场地,拟建成四川乃至国内最佳的露天剧场。剧场依山而建,形成台级式空间,观赏区采用古罗马露天剧场扇形平面布局形式,保障了观众最佳的视听感受;剧场可供中型活动参演,核心观众区能容纳1500人,达到中等音乐厅要求。临水而修,滨水栈道长达300m。其中音乐喷泉长200m、高100m,喷泉开放之时,山为背景,湖为衬托,光彩夺目,气势磅礴。  幻彩湿地是公园的实景灯光音乐汇演。表演时,整个湿地公园,包括周围的山脉、树木、楼宇、桥梁、湖面、水岸等都将化身成为一个声色交织的华丽舞台,呈现出一副瑰丽的光影画卷,让游客尽情体验动感湿地、光影湿地的时尚魅力。  水坝面向仁寿大道,是公园对外的形象展示面。经过坝体覆绿,立面美化,水景重塑,水坝被赋予新的功能,成为沐浴阳光、饱览公园山水美景的重要观景点。水坝北面,花木葱茏,绿色萦绕,鸟语蝉鸣;水坝南面,碧波千里,浩瀚如烟,游人驻足远望,风光尽览。  云亭览胜位于公园南部,山上建有望云亭。望云亭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古典风格的重檐亭,地处公园山体之顶,视野极其开阔。经茂密的山林登顶至此,景致瞬间无比开阔,可远眺高滩水坝,中观音乐喷泉,近看缤纷水岸,全园胜景净收眼底。  山林乐园占地约20万平米,是一个生态、幽静的山体公园,也是音乐喷泉表演、大型文艺表演、山水实景表演的舞台主体背景。山上建有登山步道、室内羽毛球馆、篮球场、网球场、老年健身平台、童趣天地等健身运动场地。游人可在青葱翠绿的山林中与大自然同呼吸,登山、跑步、打球,尽享运动的乐趣。  

黑龙滩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柳兴社区

----

白瞿村

----

海洪村

----

四新村

----

渡槽村

----

大井村

----

泉家村

----

石田村

----

光明村

----

大田村

----

天桥村

----

铁门村

----

三桥村

----

高枞村

----

茶山村

----

江山村

----

繁荣村

----

望峨村

----

金山村

----

白坭村

----

十里村

----

大坝社村

----

黑龙滩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