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眉山 >> 洪雅县 >> 余坪镇

余坪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田锡 (940~1004)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田锡(940~1004),字表圣,田锡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 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田锡在政治上以敢言直谏著称,同时又是一位革陈推新,影响后世深远的文学家,被称为宋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有《咸平集》五十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田锡幼时即聪颖过人,在村后九龙山灵池发蒙苦读书,年少时求学于县城西北五里的修文山中(迄今尚遗洗墨池,修文井),未及而立便扬名蜀中,洪雅附近的峨眉县令杨徽之,犍为县令宋白与他结为忘年交,诗文唱和引为高山流水,并为之延誉。在今天罗坝镇南约5公里的阿吒山上,有田锡启蒙读书之处,被宋真宗赐名”科甲名山”。昔日田锡读书时的读书楼遗址、洗墨池、乳泉仍保存完好。  田锡三十岁后游学长安,与后为翰林学士、官至礼部侍郎的韩丕同于长安白鹿书院、河南嵩山太乙书院刻苦攻读,终于在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一举登胡旦榜第二名进士榜眼及第,真可谓“一举成名天下惊”。  田锡由榜眼入仕后,历任左拾遗、河北转运副使,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等职,田锡在政治上以敢言直谏著称,即使是在被贬寂寥时,其好言时政缺失的秉性也不因此稍改,依然秉笔直书,勤谏不讳。把“文死谏、武死战”这一古训发挥到了极致。 在25年的政治生涯中,田锡历仕太宗和真宗二帝。宦海沉浮二十五年以“谏”闻名,德高望重,满朝颂服。咸平六年(1033年),田锡病逝后宋真宗阅其遗表后深感遗憾,对宰相李沆说:“田锡直臣也。朝廷少有缺失,方在思虑,锡之奏章已至矣。若此谏官不可多得,天何夺之速乎!”  范仲淹亲撰《墓志铭》曰:“呜呼田公!天下正人也。”苏东坡在《田表圣奏议序》中,称田锡为“古之遗直也!”   [以上内容由"相约在雨季"分享。]

曾璧光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曾璧光,字枢垣,又称枢元,乾隆六十年(1795年),出生于四川省洪雅县柳江曾子祠一户农家。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九年(1859年)授贵州镇远府知府。同治六年(1867年)赏二品顶戴,命署贵州巡抚。  当时,贵州各种势力蜂拥,恶霸土匪啸聚山林,烧杀抢掠,祸害百姓。整个贵州除安顺、遵义等少数郡邑尚未失守外,其他地区尽被形形色色的山大王占领,把贵州祸害得商旅路断,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曾璧光在贵州的十六年,实际是一部频年用兵、恢复贵州社会安定的历史。他利用与军机处掌权的恭亲王、醇郡王有师生之谊的关系,争取到川、滇、湘、鄂诸省经济、军事援助,充分利用贵州百姓久乱思安的民心,采取“恩威齐施,剿抚并用”的策略,运筹帷幄,有效地平息了各地叛乱,使贵州得以安宁。   光绪元年(1875年)八月,曾璧光卒于任所,九月十三日,光绪下旨追赠太子太保衔,照总督例一品官赐恤。光绪二年(1876)三月二十九日,光绪皇帝批准曾璧光谥号“文诚”。勤学好问曰“文”,敦笃无欺曰“诚”。四川总督丁宝桢奏请在贵州、四川建曾文诚专祠获得批准,于是在洪雅修建了“曾文诚公祠”。曾璧光灵柩由贵州运回洪雅,安葬在城北瓢儿坝。     [以上内容由"龙行天下"分享。]

释知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知玄,全称释知玄。字后觉。俗姓陈眉州洪雅人。母魏氏。梦月入怀。因而载诞。乳哺之间。见佛辄喜。五岁祖令咏华。应声而就。七岁遇泰法师在宁夷寺讲涅槃经。玄入讲肆若睹前。因是夕梦佛手案其顶。遂出家焉。十一落发。诣唐兴西安寺。传大经四十二卷远公义疏辩师圆旨一百二十五万言。指擿缁徒。动露老成。时丞相杜元颍作镇西蜀。闻玄之名。命讲于大慈寺普贤阁下。黑白之众。日合万数。嘘嘘而卒。卒年七十三。  [以上内容由"风起铃动"分享。]

知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知玄,全称释知玄。字后觉。俗姓陈眉州洪雅人。母魏氏。梦月入怀。因而载诞。乳哺之间。见佛辄喜。五岁祖令咏华。应声而就。七岁遇泰法师在宁夷寺讲涅槃经。玄入讲肆若睹前。因是夕梦佛手案其顶。遂出家焉。十一落发。诣唐兴西安寺。传大经四十二卷远公义疏辩师圆旨一百二十五万言。指擿缁徒。动露老成。时丞相杜元颍作镇西蜀。闻玄之名。命讲于大慈寺普贤阁下。黑白之众。日合万数。嘘嘘而卒。卒年七十三。  [以上内容由"pmhui"分享。]

何军林 (1957~1979)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何军林,1957年出生于四川省洪雅县。1976年3月参军,中共党员。  1978年底,何军林所在部队开赴云南边防前线执行备战任务。他耳闻目睹越南侵略者肆意侵占我国领土,杀我边民,毁我村庄的累累罪行,义愤填膺,时刻盼望着上级快下命令严惩侵略者,保卫祖国的和平与安宁,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他对战友说:“生活是美好的,青春也是美好的,为了祖国人民的幸福和四化建设,在需要的时候,我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临战前夕,他第一个向党支部递交决心书,写道:“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美好,洒尽热血,我也心甘。”在战斗中,他以英勇无畏的行为实践了自己的决心。  1979年2月17日凌晨,阴雨绵绵,浓雾蒙蒙,惩罚侵略军的战斗打响了。何军林所在的三连突破敌人的-线,沿着山峦,穿过丛林,向坎洒敌后332号高地0。部队每前进一步,都有一番激烈战斗。初次参战的何军林,无所畏惧,英勇顽强。新战士吴军生累昏倒下,他赶上去搀扶着吴军生拼命向前冲。部队到达目的地后,他见有的战友十分疲劳,就主动替他们抢修工事,作好阻击敌人的准备。  2月24日,三连奉命对敌柑塘外围563号高地发起攻击。这个高地是敌345师的前沿阵地支撑点,山高坡陡,草深林密,地形复杂,工事坚固,有一个连的敌人固守。守敌利用轻重机枪、六○炮和火箭筒组成交叉火力,-着通往563号高地顶峰的道路。  攻击开始后,何军林所在的突击排,高喊着“拿下563,为‘钢铁营’的战旗添光彩”的战斗口号勇猛冲击。当部队一鼓作气冲击到离敌前沿只有30米左右位置时,突然,敌壕左侧一暗堡中的轻重机枪一齐开火,雨点般的子弹向突击排飞来。此时,一班、二班冲击受阻,排长王伦智不幸中弹牺牲,几个战士倒下去。情况十分紧急,必须把这个暗堡搞掉,才能保证突击排的安全,为部队继续攻击前进扫清障碍。  紧要关头,何军林挺身而出,要求去炸敌暗堡。他爬到正式代理指挥作战的副连长潘炳荣跟前,大声说:“副连长,把炸暗堡的任务交给我吧!”未等副连长回答,他又转身到二班班长黄妃文面前:“班长,让我们组去吧!”二班长感到这样的任务要由连-下令。何军林有些等不及了,突然见指导员杨守清来到身边,又向指导员要求:“指导员,让我去吧,我一定完成任务!”杨守清了解何军林,相信这位青年共产党员能够经得起血与火的考验,当机立断,批准何军林再带一名战士执行这个任务。  何军林带着彝族新战士普洪亮,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和滚滚硝烟,向敌暗堡逼进。这时,敌人更加疯狂地向何军林射击,子弹呼啸着从他头上和耳边飞过,前进困难。配属突击排的重机枪拉上来了,但由于敌人躲在暗堡里,重机枪火力难以发挥,只见敌人的轻重机枪仍在拼命吼叫。突然,一发子弹击中了何军林的臂部,鲜血浸透了他的军衣。普洪亮冲上去要给他包扎,被何军林制止。他对普洪亮说:“不用了,时间就是胜利,我已发现暗堡的具体位置,你赶快掩护,我去把它干掉!”说完,他不顾伤痛,匍匐前进,时而抬起冲锋枪打出一梭子弹,时而翻两个滚换个位置,艰难地向敌暗堡接近。忽然间,又飞来几发子弹打断了他手中的冲锋枪枪托,穿进他的胸膛,何军林昏了过去。  看着这一切,同志们心如刀绞,又急又难受。普洪亮又一次冲上去要给何军林包扎,但还没冲到他跟前,他又在向前移动了。何军林离敌暗堡只有3米左右了,他透过草丛,对暗堡的射口和枪口看得清清楚楚。他迅速从身上取出两枚手榴弹,拧开盖子,正要向暗堡射口投去。但就在侧身跃起的一瞬间,又一发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  此时的何军林,已处在生命垂危时刻,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他刚苏醒过来,捡起两枚手榴弹,用右手紧紧握在一起,左手拉断导火线,竭尽全力,对准暗堡射口扔了进去。一声巨响,敌暗堡塌了,轻重机枪哑了。普洪亮冲过去扶起何军林,将他紧紧地抱在怀里,大声喊着:“老兵!老兵!你快醒醒啊!”何军林没有反应。普洪亮扒开他满是鲜血的军衣,见他臂部、胸部、头部5处重伤。普洪亮见状,眼泪不断往下掉。  这时,何军林又苏醒过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开口问的第一句话是:“暗堡炸掉没有?”普洪亮指着被炸毁的暗堡对他说:“你看,那不是!炸掉了!”何军林的脸上浮现出微笑,断断续续地对普洪亮说:“你不要管我,我不行了……快把我的冲锋枪拿去,继续战斗……”说着,闭上了眼睛。  何军林壮烈牺牲,全连指战员十分悲痛。他们呼喊着“为何军林报仇”的口号,猛虎般地冲向山顶,消灭了顽抗的残敌,攻克了高地。  战后部队党委为何军林追记一等功,昆明军区授予他“钢铁战士”的荣誉称号。  (蒙自县民政局)  [以上内容由"我爱襄樊"分享。]

柳江古镇

柳江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柳江古镇建于南宋十年,距今800多年历史,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距成都150公里,距瓦屋山50公里,是成都-瓦屋山旅游干线上的重要节点和大瓦屋山旅游区的重要门户。“一镇、一河、一泉、一山、一村(古镇、花溪河、温泉、玉屏山、两河村)”共同构成了柳江古镇生态闲适休憩型特色。  古镇山岚如黛、底蕴丰厚、名人辈出,享有“烟雨柳江、雅女之乡”的美誉。明代  “一门双进士”张鹏、张可述父子;清代著名书法家张带江、诗人袁文藻、帝师曾壁光;近代爱国进步人士杨茂修、抗日英雄唐公亮等铸就了古镇的历史丰碑。贞节、贤淑、勤劳、温婉、清丽的“雅女”文化源远流长,是洪雅地方文化的一大品牌。  玉屏-天为障、花溪碧水绕廓流。古镇山环水绕,有川西风情吊脚楼、中西合壁曾家园、访古寻悠水码头、百年民居汇老街、身心松懈在心洲、闲适戏水到憩圆,以及圣母山碑林、世界第一大睡观音、108棵千年古树等特色景点。    柳江古镇 柳江古镇 柳江古镇 柳江古镇 柳江古镇

瓦屋山

瓦屋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  苏东坡诗句“瓦屋寒堆春后雪,峨嵋翠扫雨余天”就是对瓦屋山的赞美。瓦屋山四季可观日出、云海、神光、圣灯及“三个太阳”等奇观。春看万亩杜鹃,夏观飞瀑流泉,秋赏满山红叶,冬睹南国冰雪。看点  瓦屋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气湿度,风向等条件,极易出现云海,日出、佛光、圣灯等神奇的天象景观,景观出现的几率比峨眉山金顶还要大,山顶象尔岩是观景的最佳位置。瓦屋山植被茂密,种类繁多。山上动物很多,在秋冬季节可在“野牛街”观赏羚牛群活动的壮观场面。森林公园内人文景观资源也很丰富,既有庙宇殿堂,又有摩崖石刻,还有自唐以来的著名文人如岑参、陆游、苏轼、田锡、苏辙等在游历瓦屋山时留下的大量文化珍品。传说瓦屋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传说当年太上老君骑着青牛出关“寻青羊之肆”,由草原故道入蜀,沿着青衣江流域来到瓦屋山传教布道,最后在瓦屋山升天,现在鸳鸯池畔的太上老君木雕神像虽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依然栩栩如生。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沿着太上老君足迹来到瓦屋山麓,尊奉太上老君为鼻祖,和当地羌民一起创立了五斗米教,最后因为民出害斩蟒牺牲于瓦屋山,至今瓦屋山仍留有“张陵降蟒沟”遗迹。介绍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眉山市洪雅县境内,占地面积104万亩,包括瓦屋山原始森林猎奇探险区、玉屏人工-度假区,八面山寻古揽胜区等系列景区。瓦屋山台顶海拔2800米左右,曾与峨眉山齐名天下,是历史上著名道教圣地,有“东有峨眉,西有瓦屋”之誉。环抱山顶有82座山峰、84条岗峦,顶上可东望峨眉,西看贡嘎山,北望邛崃山,南眺晒金山。瓦屋山台顶面积约10平方公里,四周悬崖峭壁。山上有植物3500多种,其中有60万亩天然杜鹃林,30万亩天然珙桐林,被形象地誉为“世界杜鹃花的王国”和“中国鸽子花的故乡”。山中溶洞成群,著名的有燕子洞、0洞、三星洞等24个。景区内山势挺拔,怪石嶙峋,奇异瑰丽;峡谷风光丰富多彩,如青衣江峡谷,白沙河白香岩-余家坪一带和瞧光溪、菩萨溪谷等。景区内还有汉王湖、樱桃湖、明月池等湖泊。汉王湖碧水万顷,幽美静谧。鸳鸯池位居瓦屋山顶中心,面积20万平方米。瓦屋山的瀑布多而高,兰溪瀑布二级落差高达1040米,飞泻千仞,气势壮观;磨子河梯级瀑布总落差210米,其中最大一级落差125米,夏季流量4立方米/秒。交通  从成都到瓦屋山约200公里,每日8:30-16:00在新南门汽车站有班车前往。自驾车可选择两条行车路线:1.成都——眉山——洪雅——柳江古镇——瓦屋山2.成都——雅安——周公山——望鱼古镇——瓦屋山从乐山出发需先到洪雅县后再前往瓦屋山;从峨嵋山出发经高庙古镇到瓦屋山。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

彭祖山

彭祖山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彭祖山风景区:国家AA级风景名胜区,中华养生文化发祥地。北距成都45公里,南距眉山25公里,位于彭山县江口镇,彭祖山景区内有彭祖祠、彭祖墓、彭祖炼丹洞、玉女洞、拜谒石等历史遗迹;有展示彭祖长寿三大秘诀(导引术、膳食术、房中术)和中国古代性文化的养身苑、深受中外气功爱好者喜爱的采气场、世界第最大的齐山双佛、险峻奇特的“天下第一洞”玉女洞、九天揽胜最具刺激的探险通道、专门展示彭祖膳食养生术的养膳斋、香火旺盛的慧光寺、璧山寺等20余处景点。(联系电话:0833-37680196)彭祖山

侯家山寨

  侯家山寨位于洪雅县柳江镇两河村东北面,距离柳江古镇3.5公里,海拔850米以上,农户31户,山寨民风淳朴,茶香人家热情好客。山寨产业以生态有机茶基地(茶园5000亩)和乡村旅游为主。   山寨年均温度16℃,空气纯净,处处流淌着天然山泉水;春来碧绿青翠,山峦如黛;夏来山花烂漫、鸟语花香;秋来橘黄橙绿、天高云淡;冬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恰似人间胜景、世外桃园。天地有大美,性本爱丘山。  侯家山寨是一方远离城市喧嚣,净化心灵,放飞身心,无拘无束,自由畅想的净土;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在这里可以忘记一切尘世纷扰,让心灵放假,静听天籁之音,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是避暑休闲、度假安居、修身养性的好去处。好一幅绝美的天然水墨图,好一曲婉约的田园牧歌,正是“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真实写照,实是欲界之仙都,乐夫天命复奚疑!  信息来源:洪雅旅游资讯网  信息来源:洪雅旅游资讯网

槽渔滩

  槽渔滩风景名胜区位于洪雅境内青衣江上游,景区面积18平方公里。风景区内,古老的桫椤树群影映着碧绿的水面,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历史交相辉映,构成独特的江峡风光,饮誉中外。  槽渔滩风景名胜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开发出6大景区40处景点。风景区内交通方便,通讯发达,还修建了高中低档宾馆4座,接待床位达1100多个;苍山翠岭中的“雅江书院”,完全依照原清代建筑风格而建。登上33米高的奎星阁景区风光尽收眼底;“千塔佛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荟萃全国各地名塔108座;长45.3米、高12.5米的巨型卧佛枕江而卧;金船山的悬崖峭壁上“天然笑佛”、“金山飞瀑”、“通天云栈”被誉为槽渔滩“三绝”。金舟寺内“十八罗汉”形态各异,“四大天王”气宇轩昂;桫椤峡内峰回水转,景色宜人,两岸峭壁穿空,雄奇险竣,植物活化石--桫椤树遍布山野;“两岸翠色连天秀,一江碧水遍地幽”神奇魄丽的槽渔滩集山水秀色于一体,是旅游、度假、休闲的理想去处。  

七里坪国际避暑度假区

  七里坪国际避暑度假区地处洪雅县高庙镇,位于洪雅县城西南、峨眉山西麓,距县城65公里,距峨眉山3.5公里,距国家森林公园瓦屋山58公里。平均海拨1300米,三山环线通达,旅游可进入性良好。由于交通地理位置重要,加之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95%),气候宜人,年均温度12度;且水质纯净,适合休闲度假,被誉为“生态氧吧”。   七里坪位于峨眉山的半山腰,常年平均气温17℃,夏季平均气温24℃,植被覆盖率达95%,有深沟、缓坡、平地等地质地貌,植被品种繁多,拥有丰富的原生态景观和水系,空气中含丰富的负氧离子,饮用水呈弱碱性。硫温泉资源丰富,天然泉水甘甜而味纯。是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三山旅游环线重要连接点,是隐藏于峨眉山金顶身后的避暑度假仙境,是一个集“避暑休闲、度假居住、温泉养生、美食购物、户外运动”于一体的山地旅游休闲度假区。   峨眉半山七里坪位于峨眉山中山段,距离峨眉山零公里仅3.5公里,距离峨眉山主要景点金顶仅26公里,直线距离10公里。峨眉半山七里坪主要依托峨眉山的稀缺资源打造未来的游山大本营。  峨眉半山七里坪占地15000亩,约10平方公里,整个项目呈太师椅状,背靠峨眉山,面向四川盆地,具有良好的风水朝向。项目地是峨眉山系中唯一大面积适合开发的高山台地地块,地块内有深沟、缓坡、平地等丰富的地质地貌、植被品种繁多、拥有丰富的原生态景观和水系。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遵循原生态、高品质、国际化的开发理念,配套设施非常完善,按国际化标准打造集半山风情小镇、山地高尚运动夫、温泉运动会所、山地户外运动、超五星级酒店为一体的高品质旅游度假物业。景观设计由英国罗宾逊公司设计,根据峨眉山的自然景观、四季季节变化情况,打造出以四季为主题的度假生活模式,在这里春天可赏百花、夏天可以避暑、秋天可观看彩林、冬天可赏雪泡温泉。  峨眉半山七里坪由两大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是以旅游商业小镇、温泉、山地运动、度假村落为核心的半山风情小镇板块,集避暑休闲、度假居住、温泉养生、美食购物、户外运动等为一体;以基地中央山脊为界,分南北区,北区增加艺术家村落为主题的养身文化度假区;第二板块是以山地高尚运动为核心的“半山高三运动”板块,由高尔夫练习场场及会所、超五星级山地主题酒店、高端度假公寓、会议中心等组成的山地高尚商务度假区。项目总开发周期8-10年,分为三期开发,其中一期预计3年内开发完毕。峨眉半山七里坪开辟了许多消费模式,可以提高峨眉山的消费能力,提高经济的增长,同时我国旅游业正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我们项目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完善了峨眉山的配套,与峨眉山共繁荣,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  峨眉半山七里坪海拔高度1300-1500米,常年平均气温17度,夏季平均气温24度,最高气温不超过27度,是一个天然的休闲度假圣地。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其作用:净化血液、清肺、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缓和紧张情绪、消除正电荷对人体的刺激,具有空气的长寿素、维生素之称。);饮用水呈弱碱性(其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胃病,软化血管,对心血管疾病有着较强的辅助疗效);优质的硫温泉(出水口在1900米深的地下,其作用:可以治疗关节炎和皮肤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3700多种植物,相当于欧洲植物的总和,其中药用植物有1600多种。正是由于大自然调和了一副完美的长寿中药,仙山居民多长寿且身体健康,因而有了适合动物生存居住的原生态环境,动物高达2300多种。这里有丰富的动植物,峨眉山自古以来就有动物的乐园、古老的植物王国、地质博物馆之称。);七里坪目前原居民总人口约1300多人,其中80岁以上的长寿人口就达到50多人,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癌症患者的出现,足可以证明七里坪是天然的养身福地;在天气晴好时,项目地块内大部分范围都可以用肉眼看到峨眉山的金顶及十方普贤像,沐浴在佛光中,享受一世佛主的庇佑;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共同构成了七里坪天然的养身环境。    高庙镇  高庙镇位于县城西南 53公里 ,幅员面积234.21平方公里,辖花源、水秀、中和、镇江、永丰、鲜湾、潜池、七里、丛林、黑山10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1个花溪源社区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7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8万人。森林覆盖率86%,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850—2600米之间,属中山地区。年平均气温14℃— 16℃ ,降雨量1800mm,有气候温…… 详细++

雅女湖

  雅女湖,没有人山人海的拥挤,也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坐等清风明月的人生境界。 这里就是远离城市的桃园,推门见山,出门见水。午后阳光有些炫目, 坐在阳台上,沏一壶茶,泡一杯咖啡,聊聊家常,没有高楼的遮挡,大自然的景象一目了然。 到了拍摄时点,背上摄包漫步在夕阳下的湖畔,每次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象。雅女湖是女性的美,她山清水秀,氤氲缭绕,她就像依偎在瓦屋山旁的女子那么多情、柔美,晴空下,瓦屋山呈现在雅女湖的背面,气势磅礴,像伟丈夫屹立在雅女湖的身后,夕阳,从瓦屋山洒向雅女湖,湖上泛起金色的光斑,湖上荡漾着几艘小舟,划过湖面,泛起波痕,树影的逆光,金子样的碎片。 我们很多时候的旅行,多是走马观花的看,谁能细细的咀嚼每一处风景的变幻。  信息来源:洪雅旅游资讯网  信息来源:洪雅旅游资讯网

中国藤椒文化博物馆

  中国藤椒文化博物馆于2010年2月建成开放,位于四川省洪雅县止戈镇五龙村,是眉山市第一家民营企业筹建的博物馆,以展现地方历史文化和藤椒物种发源历史文化为主,集观光、餐饮、购物为一体。   以弘扬传承千年藤椒文化为己任的“中国藤椒文化博物馆”占地3000平方米。它由“天下第一钵”观光林苑区、主展馆、老榨房、藤椒油家庭作坊、洪雅历史文化展馆、全国旅游门票展馆和现代生产厂房及洪雅特产展示购物中心等部分组成。现为国家AA景区,AAA旅游购物点。  信息来源:洪雅旅游资讯网  信息来源:洪雅旅游资讯网

曾家园

曾家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家园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柳江古镇北面,建于清朝年间,是洪雅县至今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家族庄园。从上空看曾家大院,是一个繁体的“寿”字。  据考证,曾家园由曾氏后裔曾艺澄于1927—1937年历经10年建成,坐西向东,原占地1162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02平方米,为“四院三戏台”布局,有四个四合院,三个戏台,院中有观景台、八字龙门、小姐楼、书房、石牌坊,还有牡丹园、荔枝园和休闲亭,足见院主人昔日的豪华气派。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外延12米至杨村河河堤。向西外延2米至围墙,向南外延3米至围墙,向北外延4米至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三宝古镇

  三宝古镇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根据明朝嘉靖《洪雅县志》载:“唐朝场上既建三宝寺,场集随寺名三宝场”。“三宝”之名由此得来。河口大桥至宝坪村公所的“十里楠竹长廊”随着楠竹的良好长势和环绕林区的盘山公路形成绿色屏障。保坪实则为“宝屏”之谐音。文物古迹有:文昌庙、二郎庙、三江庙、唐氏古墓群等。文昌庙、仙鹤庙、二郎庙、菩提寺、仰天鹅、法华寺等地形山脉走势颇似峨嵋山,素有“二峨山”之美称。   美丽的三宝镇位于洪雅县城东青衣江畔,距离县城9公里,有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这里地理位置特殊,曾是嘉定通往西康的水码头,昔时船筏往来,商贾云集,繁盛之极。今天,褪去繁华与喧嚣的古镇,独拥一份纯朴与自  美丽的三宝镇位于洪雅县城东青衣江畔,距离县城9公里,有着2000多年历史文化。这里地理位置特殊,曾是嘉定通往西康的水码头,昔时船筏往来,商贾云集,繁盛之极。今天,褪去繁华与喧嚣的古镇,独拥一份纯朴与自然,静立于田园之间、青衣江畔。  三宝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光引人入胜。前临青衣,后靠宝子,川溪河、伍村河穿境而过,三江交汇形成独有的水乡田园风光及天然湿地公园。这里水岸纵横,河滩开阔,是垂钓、野炊、捡石的好地方。宝子山海拔1200米,山间绿树葱茏楠竹成荫,飞瀑潺缓溪流纵横,茶园如诗云涌雾漫,有金花茶园、七星撵八宝、仰天鹅、五口缸、响水滩瀑布等众多自然景观,已成为洪雅徒步探险的首选地。  三宝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众多古迹遗址耐人探研。这里是“钱王”邓通故地,葛洪炼丹之处,还有充满浪漫爱情传说的六穴墓,以及香火曾旺盛一时的三江庙、二郎庙等,这些散落的历史文化碎片,等待您去捡拾。更有金沙坝萝卜文化节、三江庙会等乡村味十足的民间文化会节,让您应接不暇。

阳坪生态家园

  阳坪生态家园是洪雅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打造以奶业、茶业为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区。  园区紧邻洪雅县城以南,处于成都—瓦屋山旅游的必经之道,由将军乡阳坪村和止戈镇丁沟村、青杠坪村组成。园区占地4平方公里,现有草场面积3500多亩,茶园面积1万多亩(是竹叶青、道泉茶业等国内名茶的原料基地),奶制品工业(新希望乳业)占地500亩,有新希望等规模化现代奶牛养殖场3个,奶牛3000多头。园区依托奶业、茶业观光,以川西民居农家乐为旅游接待基础,以喝生态奶、品生态茶、吃农家饭为特色。   

修文塔

修文塔为眉山文物保护单位。  修文塔——建在青衣江北岸乌尤山挂榜峰顶的修文塔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文塔始建  于明代万历年间,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修。   

夏之瓦屋

  瓦屋山四季气候分明,是游人全天候旅游的最佳境地。春赏杜鹃花满山,夏沐飞瀑落九天,秋拾红叶漫山红,冬戏冰雪胜塞北。四季可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三个太阳等奇观。瓦屋山冰雪堪称中国西南一绝,积雪时间达半年之久,冰瀑、冰帘、冰柱、冰挂、雾淞等景观十分独特。冰雪其间,游客可在瓦屋高原滑雪、玩雪、赏雪,尽享大自然赐予人间的盈盈乐趣。   

野鸡坪度假营地

  玉屏山野鸡坪营地位于久负盛名的洪雅林场玉屏山风景区腹地,海拔1200米。营地周边峡谷纵深、奇峰林立、溪瀑流淌、湖光潋滟、人工-蓊郁葱茏,万亩柳杉遥指长天。是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胜地。远离城市浮华,营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营造出一个-议、游憩、健身于一体,容传统审美与现代理念为一脉的心灵空间。禅院别墅群掩映林间,秀雅中彰显尊贵气质;玉屏楼功能齐全,质朴中融汇现代文明气息。露天音乐水吧,野藤环绕,与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全玻通透会议室,视野开阔,四季之韵尽收眼底。标准运动场任我驰骋,纵情挥洒青春活力,放飞尘世纷争中疲惫的心情。康体步道轻松漫步,偷得浮生半日闲情,沉浸远离尘俗的宁静。天体浴场沐浴身心,如凤凰涅槃,人生之路从头迈起!登高望远,凭风伫立,荡涤情怀,天人合一。月白风清,天籁明晰,垂涎山肴野簌,沉醉玉液琼浆,酣畅淋漓之际,恍若天上人间。桃花娇羞、杜鹃璀璨、金桂飘香、腊梅含笑、不知不觉中,岁月重叠四季痕迹。  走进森林,抖落浮华,用灵魂与自然对话,让梦想与理想共飞。走进玉屏山野鸡坪营地,返回人类最早的家园。金蝉高唱,玉屏含笑,迎八方来宾……   

高庙古镇

高庙古镇为文化旅游景点。  高庙古镇四面环山,终年云遮雾绕。张河、李河在此交汇,水流的潺潺声从早到晚,总是伴着镇上的人们。河上,有两两座晃晃悠悠的古老铁索桥。鸟瞰高庙古镇,房屋是一色的瓦覆面木结构的古民居,至今仍有一条保存完好的老街,街面是一级一级的石板,古镇尚保存着一处名叫万寿宫的古江西会馆,五圣公戏楼、花溪源石刻、烈士桥亭、极乐寺石雕、二峨山等构成了高庙古镇特有的旅游景点。高庙镇距峨眉山金顶14公里,有水泥路相通,是洪雅去峨眉山与瓦屋山公路之中转站,交通便利。      高庙古镇:始建于明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目前罕见且保存完好的川西原生态山地古镇。古镇占地3.2万平方米,四面环山,终年云遮雾绕,张河、李河绕镇而过。鸟瞰古镇,一色的清末民初瓦覆面木结构古民居错落有致,三条老街仍保存完好。古镇尚保存着一处名叫万寿宫的古江西会馆,五圣宫戏楼、花溪源石刻、烈士亭桥、极乐寺石雕、二峨山等景点构成了高庙古镇特有的旅游风景线,是多部影视作品的外景拍摄地和画家的写生场所。   高庙镇  高庙镇位于县城西南 53公里 ,幅员面积234.21平方公里,辖花源、水秀、中和、镇江、永丰、鲜湾、潜池、七里、丛林、黑山10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1个花溪源社区5个居民小组,总人口1.7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8万人。森林覆盖率86%,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850—2600米之间,属中山地区。年平均气温14℃— 16℃ ,降雨量1800mm,有气候温…… 详细++

止戈古镇

  止戈古镇位于县城西南8公里,地处青衣江南岸,位于到瓦屋山、槽渔滩风景区的旅游干道上。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为平雍闿之乱,会师于此,雍闿投降,停止干戈,战争遂停,“止戈”之名由此而来。镇内所存文物古迹有以“王华”为名的安宁平原新石器文化遗址和古建筑群五龙祠。   

余坪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新安社区

----

金星村

----

胜利村

----

黄里村

----

安溪村

----

桐梓村

----

冠山村

----

白果村

----

天池村

----

大林村

----

龙凤村

----

大桥村

----

回龙村

----

春风村

----

福宝村

----

白马村

----

余坪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