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那曲市 >> 色尼区

色尼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那曲高寒草原

  那曲是西藏除阿里地区外,气候最恶劣的地方。地处西藏北大门,紧靠青海。海拔高,气候条件差,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  但是景色非常不错,还可以翻越唐古拉山口。是青藏线的必经之道。  那曲高寒草原,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那曲县那曲镇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那曲到拉萨的路上经过那曲草原,那曲至拉萨有各种班车如桑塔纳、金杯面包、中巴车。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那曲县县城内的银行、加油站、医院等服务设施都很齐全。  住宿:可返回那曲住宿,也可在牧民帐篷中住宿。

卓玛峡谷

  卓玛峡谷风景区呈南北走向,全程约15公里,峡谷两侧气候迥异,一侧是皑皑雪山;一侧是葱郁灌木。终年不化的雪山之冰融化成了一条清澈的谷间山溪。雪峰之顶有雄鹰翱翔,东侧的山坡有野羊成群,还有喜马拉雅旱獭、野兔、高原鼠等草原动物。蓝天、碧水、雪山汇集成了一幅奇特的高原风光。在这里还有现代冰川侵蚀的特殊地貌,怪石磷峋、洞穴遍布、鬼斧神工、神奇迷人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  卓玛峡谷是由某考察工作组在藏北雪域高原的那曲县境内意外发现的。在离拉萨230公里的那曲县古格乡境内距109国道11公里处,该考察工作组发现了一处峡谷地带,这里虽然海拔约4700米,却林木苍绿、花香袭人,湖光山色、生机盎然。卓玛峡谷风景区呈南北走向,全长约15公里,一侧是雪山巍峨、银装素裹,宛若仙女披上了洁白的哈达;一侧是灌木葱郁、百卉溢香、生机勃勃。终年不化的雪山之冰融化成了一条清澈的谷间山溪。“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夏日的卓玛峡谷景色迷人,壮美异常,峡谷前宽阔的草原就像一幅巨大的绿色地毯,迎接着远方的客人。  驱车前行在这条绿色的走廊里,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让人顿感心旷神怡。在雪峰之顶有上百只雄鹰展翅翱翔,东侧的山坡上野羊成群,野羊觅食嬉戏。喜马拉雅旱獭、野兔、高原鼠异常活泼,羊群像朵朵白云,游荡在辽阔的草原。走进峡谷的深处,“高原出平湖”的壮景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蓝天、碧水、雪山绘集了一幅奇特的雪域风光。在这里还可以领略到现代冰川侵蚀的特殊地貌,怪石磷峋、洞穴遍布、鬼斧神工、神奇迷人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噶举教派的僧尼们来此建寺-,痴想以藏秘之功得道成仙,引来无数佛教徒前来朝拜,神山神水由此闻名遐迩,两座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寺庙又使这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光。  这里远离人间烟火,远离尘世侵扰,是具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的一片净土,是具科学研究与旅游探险的一方天地。夏日的卓玛峡谷风景区是人间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那曲县将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发这一人文、自然景点。卓玛峡谷风光不日将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笑迎四方宾客。  地址:那曲地区色尼区古路乡  类型:峡谷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那曲孝登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孝登寺,在那曲地区之那曲县(地区驻地距拉萨338公里)境里,位于县驻地那曲镇中心。  孝登寺,由拉萨色拉寺吉扎仓管辖,创建于1814年,旧称“孝登呷尔巴”,亦称“霞登寺”。是那曲地区较有影响的大寺院一,始属宁夏玛派,后改宗格鲁派。该寺有扎仓2座:一座是米扎仓夏珠江赞贡贝林,简称“米尼扎仓”;另一座是局巴扎仓萨旺贡堆艾康里谢林,简称“局巴扎仓”。1950年以前有僧侣350人,现有-60人。  孝登寺由-洛桑尊珠·丹白嘉措始建,距今已近二百年历史。该寺共任七代-,第七代-名洛桑萨职权土登格珠,据说此名是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于1980年视察那曲时特意取的,当地人称他为“主康仁布钦”,现任那曲地区佛教协会主席。  1908年第十三世0-土登嘉措从北京返藏途经那曲镇在孝登寺住了一个多月,同主康仁布钦-我会晤,并指示:从-木虎年开始,孝登寺每年-1月4日举行传召法会,所有僧众可以享受拉萨传召法会的待遇。还指示孝登寺-不得少于300人。该寺除按宗教仪轨定期举行传召法会外,不在每年的8月举行大型的宗教舞蹈“羌姆”。孝登寺的“羌姆”最有特色,称“杰羌姆”和“久松羌姆钦”。“杰”意为“八”,“羌姆”意为“跳”或“舞”,因是8月表演的一种羌姆,故称“杰羌姆”。“久松”意为“13”,“钦”意为“大型”或“正式”,因是13日正式表演的一种大型宗教舞蹈,当地人称“久松羌姆钦”。-8月2日不穿羌姆服饰表演的称“德布拉”即轻便的意思,实际是内部排练;8月8日穿羌姆服饰表演的称“杰养羌姆”;8月13日穿最好的服装道具正式表演的称“久松羌姆钦”,届时附近群众到寺观看。羌姆表演结束后举行隆重的驱鬼仪式。  孝登寺建造不久,由色拉寺的格西·索朗达杰建造了达仁寺;第四世主康-洛桑尊珠丹白嘉措于1844年建造了尼姑庙桑登林和安多的乃木寺;第五世主康-洛桑丹增嘉措建造了安多的唐嘎寺、桑堆扎嘎寺和卓越古寺等。“文革”期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这些寺庙都得到了恢复,并能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   地址:那曲地区色尼区那曲镇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草原八塔

草原八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那曲草原八塔  草原八塔位于青藏公路当雄至那曲约三分之一段路旁,苍茫的大草原上兀立这一组塔群使草原又带上了几分神秘悲壮色彩。据传八塔这一带草原当年格萨尔王曾率兵在此驰骋征战,威震八方,格萨尔王手下的一名骁勇大将夏巴就战死于此地,为表彰夏巴的功勋,格萨尔王修筑八塔将夏巴葬于其中。  现今-每月的十五日、三十日,草原上的牧民都要从几十公里外来此转经朝拜,祝愿英雄在天之灵,也祈祷英雄在天之灵保佑自己好运。一些乘车路过此地的信教群众来不及下车朝拜,便从车上抛下大量的印有战马在妖孽群中奔驰图案的纸片,据说这样也可祛灾避难,保佑今生今世平安。  地址:那曲地区色尼区文化路东段(青藏公路路旁)  类型:观景台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桑丹康桑雪山

  导游在藏北高原众多山峰中,桑丹康桑雪山较为著名,它是西藏二十五座最高的山峰之一,在宗教上被相应尊为二十五位仙境居士之一,依附于此山的神叫“夜叉岗布桑布”,是法力无边的佛法保护神,周围的众多峰峦和湖泊都是她的侍从。从南面看,桑丹康桑雪山形似宝座上的国王;从西面看,犹如银狮跃空;从东面看,俨若晶塔;从北面看,形同银色帏帐。随着季节的变换,山峰也呈现不同的色彩:夏日呈乳色,冬季呈银色,春天秋天白而亮。山脚下的跋绒谷中的跋绒寺,是藏传佛教噶举四大派之一的跋绒噶举主寺,每年都有不少信徒前来朝拜进香。  交通青藏公路从此山前面通过。   地址:西藏那曲地区色尼区古露乡境内的青藏公路旁  类型:Spa山雪山冰川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那曲沼泽湿地

  那曲沼泽湿地主要为藏北嵩草沼泽,面积达202500hm?2。所在地海拔4300—?4800?m。综合自然区划属青藏高原荒漠、半荒漠地带(干旱)羌塘高原。沼泽描述沼泽区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麓的那曲河上游,向北至安多县的扎萨,西起乃日平错,东至扎马。区内有东西走向的两列中低山,形成相应的东西向谷地,谷地地势低平,地表覆盖着第四纪冲积物。发育在两侧山地的河流汇入低洼地形成许多湖泊,较大的有错那、错鄂、乃日平错,还有众多小湖。湖泊周围、沿河两岸,以及其他低洼地广泛发育了沼泽湿地,其水源补给,主要是河水、山麓溢出带的潜水,其次是大气降水。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那曲县那曲县西部和安多县南部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镇北有一片宽敞的草原,当地人叫冲钦卡多,是每年那曲-的举行地点。每逢快要到赛马盛会的时候,这片草原上会一夜间冒出成千上万顶各式各样的帐篷,方圆几百里的牧民带同一家大小,蜂拥而至,热闹非常。在赛马节期间,同时会举办物资交流大会,许多富裕的牧民,尽情展示自己。男人们把辫子高高盘在头顶,英雄结上红丝绸垂落耳旁;女人们头发上缀满红珊瑚、绿松石、头饰、胸饰走起来叮当作响,一路清脆悦耳。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那曲县那曲镇北  

那曲赛马场

  去纳木错路过那曲赛马场,那曲赛马场是羌塘恰青赛马艺术节的举办场地,赛马节每年的8月10-16日在那曲赛马场举办。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那曲县色尼区恰青路西150米  

藏北草原

  那曲草原在那曲县境内,那曲县位于东经91°12-93°02,北纬30°31-31°55,地处唐古拉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南与当雄县接壤,北与聂荣、安多县相连,东与比如、嘉黎县相靠,西与班戈县毗邻。海拔均在4450米以上。东西最大距离233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85公里,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  那曲县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是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5℃,气温平均日差16.1°C。1月平均气温-13.2℃,年极端最低气温-41.2℃;7月平均气温9.0℃,年极端最高气温23.60℃;0°C以上持续天数164.5天,年日照时数2846.9小时。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为积雪期和土壤冻结期,年平均霜日103天,7-9月为高原植被生长期。平均年降水量421.9毫米,平均年蒸发量1690.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54%。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镇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路,又是西藏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6月)举办的赛马节是藏北草原的盛会,届时,旅游观光的游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贩等云集此处。旅游者可以领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风光、节日气氛和民族风情,还可以参观游览藏北名寺孝登寺。在那曲地区境内,辽阔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无人区,都会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无际的无人区,栖息着野牦牛、藏羚  、野驴等许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藏北宰湖纳木错位于拉萨市的当雄与那曲地区的班戈县之间,每年都有许多前来转湖的游客和信徒。  那曲镇是被西藏列为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每年8月是藏北的黄金季节,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在此举行,观光群众、各业商贩、嘉宾游客纷纷云集而来。夏日的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蓝天、白云、彩虹、牛羊和绿色织就的锦缎画,旅游者都会在这里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康格多山

  海拔7060米,位于错那县境内。山上终年积雪,地势北高南低,主峰周围分布着几十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峡谷中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冰川。山的沟坡处是茂密的-,经常能见到野驴和黄羊等几十种野生动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沱沱河气象站

  导 游 长江源头唐古拉山麓,屹立着一座设备先进而齐全的气象观测基本站―沱沱河气象站。该站坐落在海拔4700多米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气象观测基本站。  介 绍 沱沱河气象站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国家气象站网中重要的测报、研究站,也是具有独特作和全球资料交换站。这里地势高寒,空气稀薄,全年冰冻期为331天。气象站的工作者,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岗位为全人类观测风云的。    西藏那曲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羌塘自然保护区

  羌塘自然保护区  在双湖和尼玛县绒玛乡以北,是羌塘自然保护区的玛依岗日核心区。  藏北西阿里及藏北高原西部等地域往往百里不见人烟,且黑阿公以北的羌塘高原北部更被称作“无人区”,因而成为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保护区,它包括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山脉以北,以及昆仑山脉以南的广阔地区。该区地势高亢,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区内湖泊星罗棋布。分布于西藏北部的青藏高原特有种有野牛、藏羚、藏原羚、白唇鹿和西藏野驴等以上资源兽类在藏北的羌塘无人区被保护得最好,种群数量也最多,该地区是目前世界上高寒生态系统尚未遭受破坏的最完好地区,是研究珍惜野生动物生态生物学的理想场所。  这里有数不尽的神山圣湖和奔流四方的大江大河有浩瀚的草原和冰川、温泉、地热不胜枚举,藏北高原,世界屋脊之屋脊。地处高寒地带的藏北高原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并且长年干燥,多风,缺氧。年均降雨量仅在100-200毫米之间,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藏北的干旱刮风期。藏北的黄金季节是6-9月,这期间温度可达摄氏7-12℃,风和日丽,牧草丰美,牛羊成群,景色尤其宜人。

麦地卡湿地

  嘉黎县麦地卡湿地2003年6月被批准为县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2月7日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2005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9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级湿地保护区,目前,已晋升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湖泊众多,水资源储量丰富。麦地卡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西藏自治区中部偏北的嘉黎县北部。其范围内以麦地卡藏布为中心并包括其集水区内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在内的生态敏感区域。麦地卡湿地总面积为89541.0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5527.2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0.85%,麦地卡湿地里星罗棋布的分布着260多个大小不等的湖泊,其中面积10公顷以上的湖泊39个,麦地卡湖泊湿地总面积4200.46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19.03%,湖泊的湖面平均海拔4900米,为外流水系,湖水清澈,湖体平均水深5米左右,贮水量高达2.5亿立方米。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各大小湖泊的湖滨及麦迪藏布两边,面积为17411.2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78.85%。保护区内河流湿地面积为649.08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2.12%。属于特大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所在地域隶属嘉黎县措拉乡。  国家级野生保护动植物种类繁多。保护区范围内共有种子植物35科122属272种,均为被子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28科94属206种,单子叶植物7科28属66种。有脊椎动物共5纲20目43科76属98种。其中:鱼纲1目2科2属4种;两栖纲1科1属1种;爬行纲2科2属2种;鸟纲12目26科54属70种;哺乳纲5目12科17属21种。  其中:列入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动物共6种,其中:鸟类4种,为金雕、胡兀鹫、玉带海雕、黑颈鹤;哺乳类2种,为雪豹、西藏野驴;列入国家II级重点保护的动物共18种,其中:鸟类12种,为白额雁、鸢、大鵟、白尾鷂、草原雕、秃鹫、高山兀鹫、猎隼、红隼、藏雪鸡、雕鸮、纵纹腹小鸮;哺乳类6种,为棕熊、水獭、猞猁、藏原羚、岩羊、盘羊;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的动物有黑颈鹤、高山兀鹫、藏雪鸡、水獭、雪豹、野牦牛、藏羚、岩羊、盘羊等9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的有狼、棕熊、猞猁、鸢、金雕、胡兀鹫、大鵟、白尾鷂、玉带海雕、草原雕、秃鹫、猎隼、红隼、雕鸮、纵纹腹小鸮等15种。  麦地卡湿地是湿地内鱼类的重要食物基地,也是湿地内鱼群依赖的产卵场、育幼场及洄游路线该区域,湿地对于当地水土保持、防止季节性泛滥的洪水、阻截上游沉积物并形成生产力很高的草甸、沼泽类型湿地具有直接作用,也是当地牧民和牲畜重要的水源。

上尼屋峡谷

  上尼屋峡谷有古老的藏文化遗迹、有美丽的天然风景,这些景观0着外面的人们。除了这些以外,在这个诱人的峡谷里,还有很多奇观。这些奇观会让你惊叹,会更加0那些胆量大、敢于深入行走的人们。  上尼屋峡谷最为诱人的是罗切拉雪山和罗切拉冰川。自嘉黎县忠玉乡政府走出75千米左右,就是这个峡谷的尽头,神奇、令人敬畏的罗切拉山迎面阻挡在面前,白雪和冰川覆盖这面前的数个巨大山峰。我尽管走到了峡谷的尽头,罗切拉还是没有尽快的把它自己勇敢的展现给拜访者。在这个顶端,峡谷在这里微微的向北拐了一个小弯子,这个很短小的向北转的十几步,却让人以为已经走到峡谷尽头人看到了更震慑人的景象。这个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笋尖一样山峰群,巍然挺立在我面前。我惊恐?我害怕?我兴奋?我到现在也说不清楚我当时的感觉。罗切拉山——震慑每一个看到它的人,来者只有臣服于这个大自然的神物。  走在这个峡谷中,还可以看到落差极大的瀑布——“依嘎瀑布”。这个瀑布位于峡谷里最后一个村子依嘎附近,用目测估算这个瀑布落差有50米以上,我站在瀑布对面,其浩大的落水声音会干扰得听不到近在咫尺人的说话声音。可见这个瀑布的流量是很大的,它飞泻直下,流入尼屋藏布,组成尼屋藏布流水的一部分。  站在观看瀑布的地方向这个峡谷西面的无人定居的方向看,可以看到雪白的“依嘎冰川”。远看,依嘎冰川象白絮一样的沿山坡流下来,近看,从它白白的外表经过融化后形成的刀痕般的地方,可以看到冰川里面是淡蓝色的。这是在夏季,由于该冰川的融化,人们可以看到年复一年的冰川融化形成的山体断面,这个断面很明显的、与地平面垂直的展现在冰川的倾斜边缘。依嘎冰川从海拔5000以上的雪山蔓延下来,在冰川最低处,我的GPS显示是4100左右。我们慢慢的接近冰川,如果不是为了研究冰川沿着小路可以慢慢的相距冰川仅仅100米左右远的地方走到高于这个冰川的地方,可以把依嘎冰川尽收眼底,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奇观——你可以高居冰川之上的把依嘎冰川看得体无完肤。  作为植物奇观,在峡谷里可以看到弯曲成为九十度角苍松古柏,从它们的主干树径的尺度看,生长的年代有千年以上了,它们那神奇的弯曲成为九十度角的主干让人惊叹这些植物的生存能力。在海拔4800---4900米高度的山路上,还可以看到生长着的虫草。我们在翻越这个神秘诱人的峡谷终端——罗切拉山口的时候,看到虫草在山路边的草丛里挺立着,不过,这个时间已经过了虫草的最佳采摘期,它外表很好看,里面已经干瘪了。  上尼屋峡谷是一个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我希望它永远的保持纯洁,永远的美丽!

那曲草原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  这 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 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 3500-4500米之间。  在那曲地区境内,辽阔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无人区,都是很多人想去探秘的处女地。尤其是一望无际的无人区,栖息着野牦牛、藏羚、野驴等许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  夏日的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蓝天、白云、彩虹、牛羊和绿色织就的锦缎画,纯美如仙境,不受世人干扰。  草原牧色  天 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现牛羊。蓝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藏北草原是大自然的独创,是当今世界上为数很少的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在人们的想象中,那 里空旷、荒凉、神秘,然而事实上与想象大相径庭,在那里有着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那里地势平缓,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地热温泉常年云蒸雾罩。夏秋之 季,开阔的藏北草原上茵茵绿草点缀鲜花,蔚蓝的天空中白云飘荡、雄鹰自由飞翔,碧蓝的湖水荡漾,天水一色。  恋爱那曲  成婚多以自由恋爱为主,但形式上还是有“部落之事首领定,子女婚事父母定”之说。  那山,那水,那云  翻滚的云,粼粼的水波,重叠起伏的山。一起奏响了那曲美妙的歌。  穿越彩虹之路  自7月以来,西藏大部分地区进入雨季,草原上雨后经常能见到美丽的彩虹,成为藏北高原雨季里的一大特色。这里的彩虹类型很多,既有单彩虹,还有双彩虹。高原的美是那样的变化多端,令人捉摸不定,但就在这种不断的变化中,更多地获得了一份又一份意料不到的惊喜。

藏北大草原

  藏北大草原是指西藏北部辽阔的高原,在那曲境内主要指羌塘大草原。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位于藏北草原中,总面积2980万公顷,野牦牛、藏羚、藏野驴、盘羊、藏原羚、高原兔、黑颈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  出拉萨沿青藏公路向北走99公里,过了羊八井地热电站,就可以看到念青唐古拉山,它的北面,就是辽阔的羌塘草原。  羌塘,是中国五大牧场之一,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它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丰厚沉积层的文化沃土。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到处都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牦牛和羊群,处处可见牧民栖息之所——帐篷。牧民们在这儿创造了梦幻迷离,色彩斑斓的游牧文化。不仅有远古岩画,也有许多古象雄国的遗址,英雄格萨尔王的足迹及故事遍布藏北,玛尼堆,经幡、古塔随处可见……,为苍芒的大草原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著名唐蕃古道的贯穿南北。  那曲是最能代表羌塘的地区,那曲的意思是“黑河”。黑河是怒江的上游,水色发黑,因而得名。就是这黑色的河流滋润了羌塘。尽管这里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但那种短小似“寸头”的“那扎”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草类。旧时,这里称“那曲卡”,意为“黑河边上的土地”。这里有数不尽的神山圣湖和奔流四方的大江大河有浩瀚的草原和冰川、温泉、地热不胜枚举。  帐篷是这里的一大景观。除了古老的牦牛帐篷,还有红、蓝、黄、绿、白五色相间的尼龙帐篷,五彩缤纷,其形状各异,许多帐篷顶上又飘挂着五彩缤纷的风马旗。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牧民的节日盛装,特别是少女和中年妇女的穿着,她们大多着华丽昂贵的藏袍,头上、颈上、手上、腰上到处挂满了饰品,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恰青-上,整个羌塘草原的骁勇与彪悍完完全全地展现在白云和蓝天之下,那像珍珠一样撒落在草原上的顶顶帐篷,那像金子般清脆亮丽的阵阵歌声,以及格萨尔传说与现代流行歌曲融洽相伴的种种和谐,止不住您也要歌之舞之,唱之颂之。

色尼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那曲镇 那曲高寒草原 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草原八塔 桑丹康桑雪山 那曲沼泽湿地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赛马场 藏北草原 康格多山 沱沱河气象站
罗玛镇 那曲高寒草原 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草原八塔 桑丹康桑雪山 那曲沼泽湿地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赛马场 藏北草原 康格多山 沱沱河气象站
古露镇 那曲高寒草原 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草原八塔 桑丹康桑雪山 那曲沼泽湿地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赛马场 藏北草原 康格多山 沱沱河气象站
香茂乡 那曲高寒草原 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草原八塔 桑丹康桑雪山 那曲沼泽湿地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赛马场 藏北草原 康格多山 沱沱河气象站
油恰乡 那曲高寒草原 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草原八塔 桑丹康桑雪山 那曲沼泽湿地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赛马场 藏北草原 康格多山 沱沱河气象站
那玛切乡 那曲高寒草原 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草原八塔 桑丹康桑雪山 那曲沼泽湿地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赛马场 藏北草原 康格多山 沱沱河气象站
孔玛乡 那曲高寒草原 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草原八塔 桑丹康桑雪山 那曲沼泽湿地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赛马场 藏北草原 康格多山 沱沱河气象站
达萨乡 那曲高寒草原 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草原八塔 桑丹康桑雪山 那曲沼泽湿地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赛马场 藏北草原 康格多山 沱沱河气象站
洛麦乡 那曲高寒草原 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草原八塔 桑丹康桑雪山 那曲沼泽湿地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赛马场 藏北草原 康格多山 沱沱河气象站
色雄乡 那曲高寒草原 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草原八塔 桑丹康桑雪山 那曲沼泽湿地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赛马场 藏北草原 康格多山 沱沱河气象站
尼玛乡 那曲高寒草原 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草原八塔 桑丹康桑雪山 那曲沼泽湿地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赛马场 藏北草原 康格多山 沱沱河气象站
达前乡 那曲高寒草原 卓玛峡谷 那曲孝登寺 草原八塔 桑丹康桑雪山 那曲沼泽湿地 冲钦卡多草原 那曲赛马场 藏北草原 康格多山 沱沱河气象站

色尼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