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羌塘自然保护区 | 羌塘自然保护区 在双湖和尼玛县绒玛乡以北,是羌塘自然保护区的玛依岗日核心区。 藏北西阿里及藏北高原西部等地域往往百里不见人烟,且黑阿公以北的羌塘高原北部更被称作“无人区”,因而成为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保护区,它包括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山脉以北,以及昆仑山脉以南的广阔地区。该区地势高亢,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区内湖泊星罗棋布。分布于西藏北部的青藏高原特有种有野牛、藏羚、藏原羚、白唇鹿和西藏野驴等以上资源兽类在藏北的羌塘无人区被保护得最好,种群数量也最多,该地区是目前世界上高寒生态系统尚未遭受破坏的最完好地区,是研究珍惜野生动物生态生物学的理想场所。 这里有数不尽的神山圣湖和奔流四方的大江大河有浩瀚的草原和冰川、温泉、地热不胜枚举,藏北高原,世界屋脊之屋脊。地处高寒地带的藏北高原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并且长年干燥,多风,缺氧。年均降雨量仅在100-200毫米之间,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藏北的干旱刮风期。藏北的黄金季节是6-9月,这期间温度可达摄氏7-12℃,风和日丽,牧草丰美,牛羊成群,景色尤其宜人。 |
那曲高寒草原 | 那曲是西藏除阿里地区外,气候最恶劣的地方。地处西藏北大门,紧靠青海。海拔高,气候条件差,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 但是景色非常不错,还可以翻越唐古拉山口。是青藏线的必经之道。 那曲高寒草原,这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间,气候好于中西部。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那曲县那曲镇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那曲到拉萨的路上经过那曲草原,那曲至拉萨有各种班车如桑塔纳、金杯面包、中巴车。 景区相关服务设施:那曲县县城内的银行、加油站、医院等服务设施都很齐全。 住宿:可返回那曲住宿,也可在牧民帐篷中住宿。 |
麦地卡湿地 | 嘉黎县麦地卡湿地2003年6月被批准为县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2月7日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2005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9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级湿地保护区,目前,已晋升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 湖泊众多,水资源储量丰富。麦地卡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西藏自治区中部偏北的嘉黎县北部。其范围内以麦地卡藏布为中心并包括其集水区内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在内的生态敏感区域。麦地卡湿地总面积为89541.0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5527.2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50.85%,麦地卡湿地里星罗棋布的分布着260多个大小不等的湖泊,其中面积10公顷以上的湖泊39个,麦地卡湖泊湿地总面积4200.46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19.03%,湖泊的湖面平均海拔4900米,为外流水系,湖水清澈,湖体平均水深5米左右,贮水量高达2.5亿立方米。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各大小湖泊的湖滨及麦迪藏布两边,面积为17411.2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78.85%。保护区内河流湿地面积为649.08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2.12%。属于特大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所在地域隶属嘉黎县措拉乡。 国家级野生保护动植物种类繁多。保护区范围内共有种子植物35科122属272种,均为被子植物,其中,双子叶植物28科94属206种,单子叶植物7科28属66种。有脊椎动物共5纲20目43科76属98种。其中:鱼纲1目2科2属4种;两栖纲1科1属1种;爬行纲2科2属2种;鸟纲12目26科54属70种;哺乳纲5目12科17属21种。 其中:列入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动物共6种,其中:鸟类4种,为金雕、胡兀鹫、玉带海雕、黑颈鹤;哺乳类2种,为雪豹、西藏野驴;列入国家II级重点保护的动物共18种,其中:鸟类12种,为白额雁、鸢、大鵟、白尾鷂、草原雕、秃鹫、高山兀鹫、猎隼、红隼、藏雪鸡、雕鸮、纵纹腹小鸮;哺乳类6种,为棕熊、水獭、猞猁、藏原羚、岩羊、盘羊;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的动物有黑颈鹤、高山兀鹫、藏雪鸡、水獭、雪豹、野牦牛、藏羚、岩羊、盘羊等9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的有狼、棕熊、猞猁、鸢、金雕、胡兀鹫、大鵟、白尾鷂、玉带海雕、草原雕、秃鹫、猎隼、红隼、雕鸮、纵纹腹小鸮等15种。 麦地卡湿地是湿地内鱼类的重要食物基地,也是湿地内鱼群依赖的产卵场、育幼场及洄游路线该区域,湿地对于当地水土保持、防止季节性泛滥的洪水、阻截上游沉积物并形成生产力很高的草甸、沼泽类型湿地具有直接作用,也是当地牧民和牲畜重要的水源。 |
上尼屋峡谷 | 上尼屋峡谷有古老的藏文化遗迹、有美丽的天然风景,这些景观0着外面的人们。除了这些以外,在这个诱人的峡谷里,还有很多奇观。这些奇观会让你惊叹,会更加0那些胆量大、敢于深入行走的人们。 上尼屋峡谷最为诱人的是罗切拉雪山和罗切拉冰川。自嘉黎县忠玉乡政府走出75千米左右,就是这个峡谷的尽头,神奇、令人敬畏的罗切拉山迎面阻挡在面前,白雪和冰川覆盖这面前的数个巨大山峰。我尽管走到了峡谷的尽头,罗切拉还是没有尽快的把它自己勇敢的展现给拜访者。在这个顶端,峡谷在这里微微的向北拐了一个小弯子,这个很短小的向北转的十几步,却让人以为已经走到峡谷尽头人看到了更震慑人的景象。这个时候我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笋尖一样山峰群,巍然挺立在我面前。我惊恐?我害怕?我兴奋?我到现在也说不清楚我当时的感觉。罗切拉山——震慑每一个看到它的人,来者只有臣服于这个大自然的神物。 走在这个峡谷中,还可以看到落差极大的瀑布——“依嘎瀑布”。这个瀑布位于峡谷里最后一个村子依嘎附近,用目测估算这个瀑布落差有50米以上,我站在瀑布对面,其浩大的落水声音会干扰得听不到近在咫尺人的说话声音。可见这个瀑布的流量是很大的,它飞泻直下,流入尼屋藏布,组成尼屋藏布流水的一部分。 站在观看瀑布的地方向这个峡谷西面的无人定居的方向看,可以看到雪白的“依嘎冰川”。远看,依嘎冰川象白絮一样的沿山坡流下来,近看,从它白白的外表经过融化后形成的刀痕般的地方,可以看到冰川里面是淡蓝色的。这是在夏季,由于该冰川的融化,人们可以看到年复一年的冰川融化形成的山体断面,这个断面很明显的、与地平面垂直的展现在冰川的倾斜边缘。依嘎冰川从海拔5000以上的雪山蔓延下来,在冰川最低处,我的GPS显示是4100左右。我们慢慢的接近冰川,如果不是为了研究冰川沿着小路可以慢慢的相距冰川仅仅100米左右远的地方走到高于这个冰川的地方,可以把依嘎冰川尽收眼底,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奇观——你可以高居冰川之上的把依嘎冰川看得体无完肤。 作为植物奇观,在峡谷里可以看到弯曲成为九十度角苍松古柏,从它们的主干树径的尺度看,生长的年代有千年以上了,它们那神奇的弯曲成为九十度角的主干让人惊叹这些植物的生存能力。在海拔4800---4900米高度的山路上,还可以看到生长着的虫草。我们在翻越这个神秘诱人的峡谷终端——罗切拉山口的时候,看到虫草在山路边的草丛里挺立着,不过,这个时间已经过了虫草的最佳采摘期,它外表很好看,里面已经干瘪了。 上尼屋峡谷是一个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我希望它永远的保持纯洁,永远的美丽! |
卓玛峡谷 | 卓玛峡谷风景区呈南北走向,全程约15公里,峡谷两侧气候迥异,一侧是皑皑雪山;一侧是葱郁灌木。终年不化的雪山之冰融化成了一条清澈的谷间山溪。雪峰之顶有雄鹰翱翔,东侧的山坡有野羊成群,还有喜马拉雅旱獭、野兔、高原鼠等草原动物。蓝天、碧水、雪山汇集成了一幅奇特的高原风光。在这里还有现代冰川侵蚀的特殊地貌,怪石磷峋、洞穴遍布、鬼斧神工、神奇迷人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 卓玛峡谷是由某考察工作组在藏北雪域高原的那曲县境内意外发现的。在离拉萨230公里的那曲县古格乡境内距109国道11公里处,该考察工作组发现了一处峡谷地带,这里虽然海拔约4700米,却林木苍绿、花香袭人,湖光山色、生机盎然。卓玛峡谷风景区呈南北走向,全长约15公里,一侧是雪山巍峨、银装素裹,宛若仙女披上了洁白的哈达;一侧是灌木葱郁、百卉溢香、生机勃勃。终年不化的雪山之冰融化成了一条清澈的谷间山溪。“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夏日的卓玛峡谷景色迷人,壮美异常,峡谷前宽阔的草原就像一幅巨大的绿色地毯,迎接着远方的客人。 驱车前行在这条绿色的走廊里,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让人顿感心旷神怡。在雪峰之顶有上百只雄鹰展翅翱翔,东侧的山坡上野羊成群,野羊觅食嬉戏。喜马拉雅旱獭、野兔、高原鼠异常活泼,羊群像朵朵白云,游荡在辽阔的草原。走进峡谷的深处,“高原出平湖”的壮景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蓝天、碧水、雪山绘集了一幅奇特的雪域风光。在这里还可以领略到现代冰川侵蚀的特殊地貌,怪石磷峋、洞穴遍布、鬼斧神工、神奇迷人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噶举教派的僧尼们来此建寺-,痴想以藏秘之功得道成仙,引来无数佛教徒前来朝拜,神山神水由此闻名遐迩,两座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寺庙又使这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光。 这里远离人间烟火,远离尘世侵扰,是具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的一片净土,是具科学研究与旅游探险的一方天地。夏日的卓玛峡谷风景区是人间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那曲县将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发这一人文、自然景点。卓玛峡谷风光不日将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笑迎四方宾客。 地址:那曲地区色尼区古路乡 类型:峡谷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卓玛峡谷 |
那曲孝登寺 | 那曲孝登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孝登寺,在那曲地区之那曲县(地区驻地距拉萨338公里)境里,位于县驻地那曲镇中心。 孝登寺,由拉萨色拉寺吉扎仓管辖,创建于1814年,旧称“孝登呷尔巴”,亦称“霞登寺”。是那曲地区较有影响的大寺院一,始属宁夏玛派,后改宗格鲁派。该寺有扎仓2座:一座是米扎仓夏珠江赞贡贝林,简称“米尼扎仓”;另一座是局巴扎仓萨旺贡堆艾康里谢林,简称“局巴扎仓”。1950年以前有僧侣350人,现有-60人。 孝登寺由-洛桑尊珠·丹白嘉措始建,距今已近二百年历史。该寺共任七代-,第七代-名洛桑萨职权土登格珠,据说此名是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于1980年视察那曲时特意取的,当地人称他为“主康仁布钦”,现任那曲地区佛教协会主席。 1908年第十三世0-土登嘉措从北京返藏途经那曲镇在孝登寺住了一个多月,同主康仁布钦-我会晤,并指示:从-木虎年开始,孝登寺每年-1月4日举行传召法会,所有僧众可以享受拉萨传召法会的待遇。还指示孝登寺-不得少于300人。该寺除按宗教仪轨定期举行传召法会外,不在每年的8月举行大型的宗教舞蹈“羌姆”。孝登寺的“羌姆”最有特色,称“杰羌姆”和“久松羌姆钦”。“杰”意为“八”,“羌姆”意为“跳”或“舞”,因是8月表演的一种羌姆,故称“杰羌姆”。“久松”意为“13”,“钦”意为“大型”或“正式”,因是13日正式表演的一种大型宗教舞蹈,当地人称“久松羌姆钦”。-8月2日不穿羌姆服饰表演的称“德布拉”即轻便的意思,实际是内部排练;8月8日穿羌姆服饰表演的称“杰养羌姆”;8月13日穿最好的服装道具正式表演的称“久松羌姆钦”,届时附近群众到寺观看。羌姆表演结束后举行隆重的驱鬼仪式。 孝登寺建造不久,由色拉寺的格西·索朗达杰建造了达仁寺;第四世主康-洛桑尊珠丹白嘉措于1844年建造了尼姑庙桑登林和安多的乃木寺;第五世主康-洛桑丹增嘉措建造了安多的唐嘎寺、桑堆扎嘎寺和卓越古寺等。“文革”期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这些寺庙都得到了恢复,并能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 地址:那曲地区色尼区那曲镇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
那曲草原 | 那曲藏语意为“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怀抱之中,西边的达尔果雪山,东边的布吉雪山,形似两头猛狮,守护着这块宝地。 这 片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羌塘。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西高,中平,东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多 丘陵盆地,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其间。东部属河谷地带,多高山峡谷,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其海拔高度在 3500-4500米之间。 在那曲地区境内,辽阔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无人区,都是很多人想去探秘的处女地。尤其是一望无际的无人区,栖息着野牦牛、藏羚、野驴等许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 夏日的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蓝天、白云、彩虹、牛羊和绿色织就的锦缎画,纯美如仙境,不受世人干扰。 草原牧色 天 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现牛羊。蓝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藏北草原是大自然的独创,是当今世界上为数很少的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在人们的想象中,那 里空旷、荒凉、神秘,然而事实上与想象大相径庭,在那里有着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那里地势平缓,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地热温泉常年云蒸雾罩。夏秋之 季,开阔的藏北草原上茵茵绿草点缀鲜花,蔚蓝的天空中白云飘荡、雄鹰自由飞翔,碧蓝的湖水荡漾,天水一色。 恋爱那曲 成婚多以自由恋爱为主,但形式上还是有“部落之事首领定,子女婚事父母定”之说。 那山,那水,那云 翻滚的云,粼粼的水波,重叠起伏的山。一起奏响了那曲美妙的歌。 穿越彩虹之路 自7月以来,西藏大部分地区进入雨季,草原上雨后经常能见到美丽的彩虹,成为藏北高原雨季里的一大特色。这里的彩虹类型很多,既有单彩虹,还有双彩虹。高原的美是那样的变化多端,令人捉摸不定,但就在这种不断的变化中,更多地获得了一份又一份意料不到的惊喜。 |
藏北大草原 | 藏北大草原是指西藏北部辽阔的高原,在那曲境内主要指羌塘大草原。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位于藏北草原中,总面积2980万公顷,野牦牛、藏羚、藏野驴、盘羊、藏原羚、高原兔、黑颈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 出拉萨沿青藏公路向北走99公里,过了羊八井地热电站,就可以看到念青唐古拉山,它的北面,就是辽阔的羌塘草原。 羌塘,是中国五大牧场之一,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它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丰厚沉积层的文化沃土。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到处都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牦牛和羊群,处处可见牧民栖息之所——帐篷。牧民们在这儿创造了梦幻迷离,色彩斑斓的游牧文化。不仅有远古岩画,也有许多古象雄国的遗址,英雄格萨尔王的足迹及故事遍布藏北,玛尼堆,经幡、古塔随处可见……,为苍芒的大草原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著名唐蕃古道的贯穿南北。 那曲是最能代表羌塘的地区,那曲的意思是“黑河”。黑河是怒江的上游,水色发黑,因而得名。就是这黑色的河流滋润了羌塘。尽管这里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但那种短小似“寸头”的“那扎”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草类。旧时,这里称“那曲卡”,意为“黑河边上的土地”。这里有数不尽的神山圣湖和奔流四方的大江大河有浩瀚的草原和冰川、温泉、地热不胜枚举。 帐篷是这里的一大景观。除了古老的牦牛帐篷,还有红、蓝、黄、绿、白五色相间的尼龙帐篷,五彩缤纷,其形状各异,许多帐篷顶上又飘挂着五彩缤纷的风马旗。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牧民的节日盛装,特别是少女和中年妇女的穿着,她们大多着华丽昂贵的藏袍,头上、颈上、手上、腰上到处挂满了饰品,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尤其是在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恰青-上,整个羌塘草原的骁勇与彪悍完完全全地展现在白云和蓝天之下,那像珍珠一样撒落在草原上的顶顶帐篷,那像金子般清脆亮丽的阵阵歌声,以及格萨尔传说与现代流行歌曲融洽相伴的种种和谐,止不住您也要歌之舞之,唱之颂之。 |
唐古拉山 | 唐古拉山 唐古拉山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又叫当拉山或当拉岭,是长江和怒江的分水岭。山体宽150公里以上,海拔多在5000—6000米牞比高多在1000—1500米,是青藏高原内部高度和比高最大的山岭之一。 主峰格拉丹冬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山口海拔5231米,是青藏公路的最高点,山口立有为青藏公路的修建而牺牲的人民解放军塑像纪念碑,有为纪念兰西拉通信光缆工程开通而树立的纪念碑,碑正面有-总书记亲笔题词:“军民共建兰州西宁拉萨光缆工程竣工纪念”。 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在苯教或藏传佛教的万神殿中,在当地牧羊人和狩猎者的民歌和传说里,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不仅是西藏最引人注目的神山圣湖,而且是生死相依的情人和夫妇,念青唐古拉山因纳木湖的衬托而显得更加英俊挺拔,纳木错湖因为念青唐古拉山的倒映而愈加绮丽动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信徒、香客、旅游者前来观瞻朝拜,成为世界屋脊上最大的宗教圣地和旅游景观。 今天我们见到的念青唐古拉山是一座银装素裹的雄峰,当地民间传说,里面有一座神秘的水晶宫,宫门上镶有各种宝石,光芒四射,宫底是甘露之海,中部缭绕着虹光彩雾,宫顶白云悠悠,宝石般的雨露时停时落,多姿多彩的鲜花盛开在它的四周。高高低低的雪峰,像水晶之塔烘托和环绕着这座神圣峰峦,在日月莲花垫般的峻岭上,立着一尊天鹅般的神马,各种宝石镶嵌在华贵的马鞍上边,具有金刚焰饰的大神,肤色白哲、面带微笑、三只眼睛闪闪发光,雪白的长绸缠着他的顶髻。右手高举装饰着五股金刚杵藤鞭,左手拿着水晶念珠,身披白、红、蓝三色缎面披风,以各种宝贝作装饰,显得年轻英俊而且威严。 唐古拉山口为青海、西藏两省区天然分界线。在海拔5231 米的青藏线最高点唐古拉山口,壮志凌云的感觉油然而生,还可以看到神秘莫测的一日四景。这里还有牧民提供马匹拍照,销售雪莲花、酥油茶,有帐篷、茶馆。 |
达果雪山 | 导 游达果和当惹都是象雄语,在达果山洞和当惹湖边,还有许多天生奇物,如神密岩洞、天然石锣等等,藏北牧人极信其法力灵验,常以“上部的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湖,中部的达果雪山和当惹雍湖,下部的念青唐拉山和纳木错”相称,并列为西藏的三大名山圣湖,每年到这里转山转湖的香客信徒络绎不绝。 看 点 尼玛县境内的达果雪山,传说是古象雄诸神的的聚集处,也是象雄地三百六十座山峰的主脉,达果雪山下的当惹雍错是藏区三大雍湖之一,被人们奉为神山圣湖。 介 绍 依附于此湖的湖仙名叫错门列吉旺姆切,她是一百八十条江河、一百八十个湖泊的主仙,这汪蓝色的大湖,形似一枚金刚杵,上圆中细下部长,四面群山环抱,清澈的溪流注入湖中,四边还有四口泉池,朝圣的香客必在泉中沐浴,据说可洗去疾病和罪孽。 东边的当惹琼宗传说是古象雄国立木国王的王宫遗址,也是修持明咒的塔米太格大师的静修地,还是北藏伏经掘出地,在岩上有许多字母和掌印等天然痕迹。 |
梅木溶洞 | 梅木溶洞位于布龙乡与巴青县交界处,溶洞洞口在半山腰,洞洞相套,幽深莫测,距洞1.5公里处,是著名的朝佛地,据称此地可呈现500多种幻象征。另外,处还有一“神泉”,传说为龙王的药水,能治百病。 溶洞主要由三个山洞,两个较小不太深的岩石洞组成。其中一类似弓箭的遗物,传说为格萨尔王用过的弓,后储藏于此。主洞为梅木洞,从山脚需徒步登攀二十分钟。洞口宽、高各约十米。洞口有一高约二米,下面直径约二米的巨型冰块,洞顶有滴水下落,冬季冰块膨胀,有时堵塞整个洞口。洞内右侧,有一深约五米的大坑,坑口直径约十米。洞内有一小洞,高约一米五,宽约二米。洞口可见石笋、石柱。破坏较重,勉强可入洞内,里面变得宽敞,可容纳几十上百人,有更多的石笋石柱。正前面又有两个深坑,深不可测,投下一块石,听到回声约十米深,右侧又有约高半米多、宽一米五的小洞,进入里面豁然开朗,逐渐变大,人完全可以直立行走。出洞后,再经右侧,又有一洞,高约一米,需俯身通过。进入后,又逐渐增大,造型各异的石块似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有的似“莲花生大师”的座像。据说曾经有人在洞内考察三天而未见尽头。 西藏那曲 |
格拉丹东雪山 | 导游格拉丹东雪山位于那曲安多县玛飞吉日乡。其高度为6621米,是长江的源头。在它东面的山脚下,有一个面积约八百平方公里的冰塔群,被人们称为岗加巧巴(意为百雪圣灯)。看点那曲安多县格拉丹东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其冰塔林观赏价值极高。这些冰塔林,其形状各有不同,有的犹如精工细雕的水晶塔,高耸林立在山下的地平线上。塔身通过阳光闪动着五颜六色的光柱纵横交错,使整个冰林变成了彩虹世界。一座座高耸直立塔顶随风传出悦耳的法铃声,如此迷人的冰雪景色真是别有天地。在冰林深处有一座断体的冰塔,其残存的根部有个深深的裂缝,从这冰缝中闪烁出灿烂的七色光,色彩缤纷,变幻莫测,引人入胜。有些冰塔的底部经过融化,形成了许多干净而舒适的冰房,门前挂着由许多细长的冰柱构成的帘子,步入其中稍坐片刻就有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如此千姿百态,光彩夺目的冰塔林无疑是大自然在千百年塑造的冰塑,属于造物主的工艺品,可称得上是举世无双。 地址: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玛飞吉日乡 类型:地质地貌山雪山冰川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
象雄王国遗址 | 象雄王国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游那曲文布地区据说有一古代象雄遗址,建于山腰,石头建筑,规模宏大。遗址距今约1600多年。象雄王国曾经在青藏高原显赫一时,苯教就形成于此时。公元8世纪象雄被吐蕃王朝所灭。如今与著名的达果雪山、当惹雍错并存的象雄遗址存有无数断壁残垣,供人凭吊和观光。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传统土著宗教“苯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迷。象雄的都城据苯教传说是在被称为琼隆银城的地方,琼隆在今阿里扎达境内。扎达土林中确实有不少早期的人类洞窟遗址和岩画。在那曲尼玛县文布乡办事处不远的穷宗有大片遗址,也被称为象雄都城之所在。穷宗附近的当惹雍错是苯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边今存一建于悬崖山洞中的寺庙——玉本寺,相传为苯教最古老的寺庙,香火尤盛。 交通穷宗距文布村约20公里,可由尼玛驱车到达。 地址: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文部乡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
帕拉晶塔 | 帕拉晶塔位于比如县良曲乡怒江北岸的山坡上,距县城20公里,属于贡萨寺附属建筑物,该塔于公元1611年由僧人让朵、夏加仁青倡导修建,属葛举教派,主塔高约30公尺,周围有150多个小塔环绕主塔而建,塔群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帕拉金塔建筑宏伟,历史悠久,塔内文物丰富,其中有一尊水晶塔堪称奇世珍宝。据史载,宝塔是由噶当派格西乃乌索于公元1071年建立,当时三十三天界降下了碎白晶,自然形成了一座白晶宝塔,就是这座被视为镇寺之宝的水晶塔。帕拉晶塔因此而得名,但外部的其它塔是由觉袄杰所建,后来他的弟子们建立了十三座宝塔,也就是藏区著名的十三大宝塔。据传宝塔有着很强的福力,并能消除烦恼和病患。 站在帕拉晶塔处向下俯视,相隔不远就是滚滚东流的怒江,与晶塔隔江相望的是远近闻名的贡萨寺。从晶塔向后行程约5公里,在美巴山半腰间有玛尼堆和修行洞,该修行洞内有一座佛殿、并遗留有一处以前修行者留下的脚印,有一股天然从地冒出的清泉水,据说饮此泉水,修行极易成功,在此修行洞得道成佛人员无数。在此不远的山壁上有一巨岩,信徒对此岩倍加推崇,声称是该寺0神之居地,每年都虔心祭祀。 现在的帕拉晶塔虽然雄奇瑰丽,但已不是历史上的原始建筑。发生在1966年的0运动,导致小经堂及一切建筑全被毁,一无所存,成为一片废墟,僧众全部遣返回家,寺内佛经、佛像及一切文物也被荡涤一空,中断了一切宗教活动,而1984年以后在日旺丹增-等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并成为了现在远近闻名供游人观赏的宗教建筑。 用时参考 半小时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比如县良曲乡帕拉村 信息来源:比如县旅游局帕拉晶塔 帕拉晶塔 帕拉晶塔 良曲乡 比如县辖乡。1960年建良曲乡,1969年改公社,1980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16公里。面积1000平方公里,人口0.21万。比(如)那(曲)公路过境,怒江流径乡境。辖萨玛、帕拉、俄达、多卡、娘达、吉日、岗达、然如、提阔、科冬多、噶康、札松、然塘、茶库14个村委会。属半农半牧乡,种植青稞、碗豆,药材虫草丰富。牧养牦牛、山羊、绵羊等。现自治区党委副书…… 详细++ 信息来源:比如县旅游局 |
格拉丹东冰塔林 | 格拉丹东冰塔林为文化旅游景点。 安多县格拉丹东冰塔林 那曲安多县格拉丹东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其冰塔林观赏价值极高。 格拉丹东雪山位于那曲安多县玛飞吉日乡。其高度为6621米,是长江的源头。在它东面的山脚下,有一个面积约八百平方公里的冰塔群,被人们称为岗加巧巴(意为百雪圣灯)。这些冰塔林,其形状各有不同,有的犹如精工细雕的水晶塔,高耸林立在山下的地平线上。塔身通过阳光闪动着五颜六色的光柱纵横交错,使整个冰林变成了彩虹世界。一座座高耸直立塔顶随风传出悦耳的法铃声,如此迷人的冰雪景色真是别有天地。 有的冰峰俨然一对玛瑙般的骏马耳朵,两边那对称合谐,黑白两色构成的斑纹华丽得像两枚九眼珠刚从水中游上来一样,有的却象一双巨大而深陷的眼窝时刻窥探着这片辽阔的大地,而有些冰峰的形状酷似恐龙和雪蛙抱人,总之奇形怪状比比皆是。不过要说最有趣的莫过于冰林深处的七色光。在冰林深处有一座断体的冰塔,其残存的根部有个深深的裂缝,从这冰缝中闪烁出灿烂的七色光,色彩缤纷,变幻莫测,引人入胜。究竟它是什么谁也无法说清,是山神的珠光呢,还是龙宫的宝气,或是天地间灵光呢。 有些冰塔的底部经过融化,形成了许多干净而舒适的冰房,门前挂着由许多细长的冰柱构成的帘子,步入其中稍坐片刻就有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如此千姿百态,光彩夺目的冰塔林无疑是大自然在千百年塑造的冰塑,属于造物主的工艺品,可称得上是举世无双。 |
湖泊与雪山景区 | 进入双湖区境内,在映入大家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湖泊,湖中有着大量的矿产资源,草原上分布的许多湖泊,绝大多数是盐湖,面积大于100平方米的湖泊的471个,较大的盐湖有13个。其中有名的盐湖有10个,奇香措、赞宗措(巴岭乡),毕罗措、鄂也措(多玛乡),肖措、地玛尔措(措折强玛乡),彭岩措、孔孔措(嘎措乡),亚更措、切尔措(雅曲乡),甲来措、加固措、桑木措(措折罗玛镇),色林措(一部分在协德乡),湖面平均海拔4500多米,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野生动植物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这里还有五个鸟类产卵的鸟岛,分别在长玛措、吴如措(措折罗玛镇1村、6村),诺果措、帕度措(措折强玛乡2村、3村),昂达措(巴岭乡3村),湖泊中栖息的鸟类有高贵的黑颈鹤(协德乡1村、2村),以及姿艳的斑头雁、鱼鸥、鸬鹚、燕鸥等。它们都是动物界少有的维持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一旦成为情侣便终生不离不弃,可以说它们的爱情不仅可贵,而且更让人羡慕,这些鸟岛是我区著名的五个鸟类栖息鸟岛,周围还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海拔在6000以上的山峰一般都是孤峰,其中,西亚尔雪山海拔6304米,穆嘎雪山海拔6388米,湖泊、雪峰与蓝天融为一体,让人留恋往返。每年四、五月份,各种候鸟从藏南等地飞往藏北,在遍布于草原上的大小湖泊中的鸟岛或沼泽地上落脚,生息繁衍,是藏北草原的一大奇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