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雅安 >> 汉源县 >> 安乐乡

安乐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邱祥聘 (1917~2016) 著名动物遗传育种学专家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邱祥聘教授(1917.11~2016.04)中国共产党党员,世界家禽学会理事,世界家禽学会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研究会执行委员,中国家禽研究会创始人中国家禽学理事会会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1992年被评为四川农业大学终身教授。2016年4月16日晚21时20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9岁。  生平大事  1917年出生于四川雅安汉源县一个平凡家庭  12岁以全县第一名考入高级中学  26岁以优异成绩取得全省仅10个名额机会去美国留学同年取得卓越的成绩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为报答祖国回到国内,留于武汉任教  次年回到四川大学,留校任教  1956年,学校迁至雅安,新建了砖混结构的鸡场,研究条件越来越好,开始在成都鸡育种研究上大展身手。他率先在我国研究家禽人工授精技术,并在后来指导研究生的工作中取得鸡、鸭0液态保存和冷冻0人工授精的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1968----1976受到文革破孩,被关入牛棚,期间全家受到批斗,8年时间中断了科学的研究  70年代他开展了现代家禽育种方法研究,应用家系育种法选育出成都白鸡快、慢羽纯系,可以配套生产自别雌雄商品鸡,并在慢羽羽型中发现了一个新型,把自别雌雄的准确率从当时的95%提高到99.8%,不要小看这4.8%,对于几百万的鸡场来说,这点误差率减少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在日本举行的第十八届世界家禽年会上,他将这一成果发表后受到了国际同行的瞩目。成都白鸡选育研究成果也获得了1985年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他开展了四川棚鸭业调查研究,其成果获1980年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上世纪80年代,英国樱桃谷肉鸭占领了我国市场,每年进口花费很大,看到这种情况,他深为痛心,于是申请立项选育大型肉鸭,天府肉鸭的生产性能可与樱桃谷肉鸭媲美,可替代进口,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四川、湖北、云南、广西等六个省区推广应用,受到广泛好评。该成果曾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1973年中国农科院情报所组织高等院校的专家编写了《国外畜牧业概况》,介绍了20多个国家畜牧业发展概况,邱老负责编写国外养禽发展情况相关内容,第一次将国外先进的养禽技术介绍到国内,由此掀起了全国机械化养鸡的热潮。为推动中国家禽业发展,1978年他主编了《中国家禽品种志》,进一步对家禽品种名称等进行了规范。同年,他主编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家禽学》,被评为了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  1987年,受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参加了“促进亚洲国家发展农村养禽业专家会议”,在会上作了“中国家禽业”报告。  1993年应世界家禽学会远东和南太平洋地区联合会第五届执委会和学术年会韩国组委会邀请,在大会上作了“中国家禽业的发展及其措施”的报告。  1998在韩国举行的第8届世界畜牧业生产大会上,邱老做了“水禽生产,提供食品”的报告,把发展水禽生产经验介绍到更多国家。现在,中国的家禽业发展正迈向现代化,现在我国蛋鸡一年产蛋率已近300个左右,与国外的差距日渐缩小。看到这些,邱老觉得非常欣慰。  1981年,他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人员主讲了家禽育种和家禽人工授精技术,第一次把现代家禽养殖技术呈现在国人的面前,这对于全国家禽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在连续担任中国家禽研究会三届理事长的12年间,把103个会员发展到今天1000多人的学术团体,推动了国内家禽业研究发展。现在他是名誉理事长,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学术报告会,他都会草拟论文认真参加,从中了解最新的研究状况。今年轮到在河南召开,他也计划着去参加。  1989年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迄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他共指导了15名博士,35名硕士,培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不少成为本行业的知名专家。  2016年4月16日晚21时20分,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名誉所长邱祥聘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9岁。  其他信息  邱老从小就喜欢看书,各种各样的书籍以及爱学习的经历使邱老总是比人走的更快一步,小学便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全校第一名。  1945年邱老从美国回到祖国,从此便在家乡立足,为祖国的农业科技开始做贡献,采访邱老的一段话:当初为什么没有留在美国呢?邱老:“我是中国培养出来的,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家乡还等着我回去出主意呢。。。  邱老生活中非常乐于助人,已经成功帮助了15个贫困山区孩子上学,邱老对爱学习的孩子报有特别的关爱。  [以上内容由"zxcv"分享。]

九襄石牌坊

九襄石牌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襄石牌坊位于紧靠九襄老街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官马大道上,古时有成都出南门第一坊美称。  在汉源县九襄镇,有一座雕刻有48部戏曲故事的石牌坊,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九襄“双节孝”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紧靠九襄老街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官马大道上,古时有成都出南门第一坊美称。牌坊高约11米,宽约10米,面南背北,呈3间门洞形,中门宽大,侧门略小。支撑牌坊的4根大石柱,前后两面有8尊威武的雄狮,每尊雄狮的身上还各跨着1尊慈善肃穆的菩萨或古佛,可惜现在除1尊完整外,其余均已残破不全了。石牌坊有4层,称为“4层多脊檐”。据当地老人们讲,清朝道光29年,偶然发迹、捐贡出身的黄体诚,为感念寡母、恩嫂的养育之恩,打点清溪县令(汉源县古为清溪县)上报清廷,经道光皇帝批准并颁发圣旨,修建的双节孝石牌坊。  石牌坊最引人入胜的是集中雕刻于下边2层上的川剧经典名剧的精彩坊景浮雕。浮雕以“忠、孝、节、义”为主题,选择了48部传统川剧戏曲的169个精彩场景,雕在牌坊的各处。有关学者对牌坊上的169幅浮雕戏剧场面一一考证,已考证出的剧目有20多部;浮雕上雕刻的人物有570多个,个个面目清晰,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戏曲选目丰富多彩,有许多是古代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表现古代妇女的忠烈节义及巾帼不让须眉的“十二寡妇征西”的《穆桂英挂帅》;宣扬“百善孝为先”人伦道德的《木莲救母》、《安安送米》;歌颂中国人义字当先、大智大勇的《三英战吕布》、《赵云六保阿斗》、《空城计》;表达人们祈望福禄寿喜的《蟠桃会(大和图)》等。  保护范围:牌坊四周外延2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5米。  

清溪古镇

  清溪北接雅安,南连西昌,东临峨眉,西通康藏。南方丝绸路,悠悠数千年,黎州重城,清溪风韵,因而自秦汉以来,无论郡、州、县、所,各类建制,均设于此,更因其间数道泉水,潺潺涓涓,清扬宛兮,故名清溪。清溪古城为汉代始建,历代扩修,唐时已具规模,清时最为完美:城外四围,均有城河,东、南、西三面,天然成堑,城内有九街十八巷,南北走向的大街为主街,其余副之,并有小巷相连,互通互融,城南设县衙,为知县为公断案场所,城东设文庙与学署,文庙为古学子修学之地,学署是督学住地,管理读书之人;因为地理缘故,外来客商一般由北门而入,当地居民则较多从南门入城,因此,朝廷在南北两城门处设有营盘,为驻军之所,管理城门,由此可见,当时的清溪城,主要还是用于军事;最近,人们在城南发现一石碑,文字因年代久远,笔画了了,虽有些模糊,但深刻的勾划之间,却还是让人清楚辨析出,确有"大将军姜维"等字,正好可作鉴别。  清溪的天然护城河风采依旧,北门还依稀有古城的韵味,幽长阴暗的甬道,高耸威严的城墙,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古街与文庙,文庙固然因为人们对知识、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依旧当年情,冠戴般的灵星门,雕刻着精妙的图案,最有趣的是状元打马游街图,状元固然喜气洋洋,百官也形态各具,惟妙惟肖。千年紫荆,百年丹桂,古铜香炉,孔圣人位,似乎告诉人们,自古以来,孔孟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老街却格外意趣,街道固然有了些变化,但房屋依然,古风犹存,巧妙的四合院,重重叠叠,进出之间,眼花缭乱,让人难以捉摸,偶而垂下的檐角,多姿多彩,精致灵巧,暗叹古人的匠心独运,而更让人瞠目结舌、怦然心动的风景却是那些高梁斗拱下附着的那一簇簇澄黄如金的玉米,在暖和阳光下的泛起点点晶莹,多么让人动情。这古老的街道,正在诉说古代南方丝绸路上的绮丽风光与奇异民俗,一切似乎神奇如梦,却又质朴自然,那早已远去的马蹄与驼铃,虽已是阔别的故事,却总在人们的脑海里荡漾、萦绕;北门外还有一座武侯祠,据载始建于三国时期,相传由大将军姜维,为缅怀丞相诸葛武侯亲自督造,后历代维修。在千百年的变幻中,虽然已经残破颓废,但在苍茫凄凉之间,似乎恰似风雨中摇摆的古灯,虽微茫而不灭,让人自然想起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令人肃然起敬!  清溪在古时以清风著称,古人曾有"清风雅雨建昌月"之语,一年四季,清风不断。冬季里尘土飞扬时,自有黄沙欲横天的感觉,然而在炎热的夏秋季节,清风徐来,却清凉无边,不失避暑胜地。  远在盛唐时代,清溪就是著名的贡椒之乡,相传唐三藏西天取经,途经建黎,随手将宝杖插在地上,而后竟长出树苗,清溪人精心培育出花椒,并成为历代宫廷的贡椒,清溪也就成了著名的贡椒之乡。   

九襄古镇

  九襄位于汉源县境内,历史悠久,古蜀国时的笮都,汉代的沈黎郡、牦牛县等,都在此设治,解放初期这里曾成为是汉源县城,后来才迁到富林镇,但是九襄的大镇风采依旧。九襄位于流沙河畔的在斜斜的坡上,新旧城区泾渭分明,现代与传统兼收并蓄。在新城区,高楼林立,而走进镇下方的老街里,映入眼帘的是典型的明清建筑,老街道长约千米,房椽当街伸,木板房挤挤挨挨,雕花廊柱与雕花窗很多,房与房之间有的地方还有风火墙。九襄不仅新城老街美,自然风光也不错。据说在梨花开的时候,九襄是梨花的世界,那更是一个美妙无比的世界,有许多的游人到九襄一睹梨花胜景。  九襄的汉墓和汉代的文物都很丰富,但是现在九襄最出名的是那“双节孝”石牌坊,这座雕刻有48部戏曲故事的石牌坊,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九襄不看石牌坊是很遗憾的。石牌坊位于紧靠九襄老街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官马大道上,几十年前,牌坊旁还有一个古道指路碑,后来被毁,这更证明石碑坊所在的位置与古道的   

轿顶山

  轿顶山为大相岭山脉东段余脉,呈南北  走向,周围75km2,顶平而宽阔,四周悬岩绝壁,形如轿顶。顶上突起二峰相对峙,称大小轿顶。主峰海拔3552米,为汉源境内群山之冠。轿顶山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冬季严寒,夏季风景秀丽,凉爽宜人。登高俯览,群山尽收眼底。北眺峨眉云海,白浪翻腾,一望无际;南观贡嘎雪峰,峥嵘夺目,峰刃直插蓝天。云蒸雾绕时,山腰形成云海,千山峰尖,出露云雾之中,宛如云海中小岛,风吹幻化,千姿百态。环顾林间,时有獐、兔、麋鹿等野生动物出没,置身于此,竟不知天上人间,是游人避暑胜地。  轿顶山高3552米,顶上的海子被称为神潭。从山顶看云海翻腾,晴日可远眺贡嘎、瓦屋、峨嵋。上山途中的万里魁星楼,全木结构、六角造型,为清代建筑。  沿大渡河峡谷西行,就上了海拔3553米的轿顶山,山顶云遮雾绕,“纵使晴天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站在山顶,可东眺峨眉,南观彝海,西看海螺沟,北望瓦屋山。天路茫茫,看日出、观云海,让人荡气回肠。  轿顶山顶平宽阔,四周却壁绝岩悬,山形如轿顶,为大相岭东南段最高峰。相传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曾驻兵于此,大相岭也因此而得名。山腰有诸葛孔明“擒孟获”之一的古迹“孟获城”,现已开辟为孟获城森林公园,园中漫山遍野绿树成荫,“怪石奔秋洞,寒藤挂古松。”山下,有建于清代的万里魁星楼,耸峙在两山夹谷中,六角造型,三层重檐,设计奇特,高拔峻秀,古意苍茫。入夜,“魁星伴月”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佛静山

  佛静山位于双溪乡境内,是政府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因明时由绵竹善庆里迁庙于此,取幽静佛安之意命名。海拔2617米,属邛崃山系,迤逦十余亩。  山顶建有龙佛寺,据传西汉甘露二年(汉宣帝公元前53年)辟支佛诞降于汉水之滨(今兰家营)乳齿硕体,经年不语,后飞升于鸡冠山,觉摇拽不安,复飞此山乃安静,佛静之名,是其缘起,汉晋及隋为辟支道场。佛静山龙佛寺,元明时毁于火,残存古迹露于荒山林箐之中。1993年,在海拔2400米处选址奠基,并建成大佛殿,占地410m2。宝殿巍峨壮观,深得古建筑之三昧,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书“佛静山龙佛寺”墨宝,省佛协名誉会长隆莲撰书  “龙起鹏飞,国家昌隆兴大汉;佛灵山静,人心淳淑达真源”对联一付,巧妙嵌入“汉源佛静山龙佛”七字。省佛协理事会演慈来此朝拜,称赞“山有灵气,不下峨眉”。农历三月,山顶杜鹃花及各类花草竞相绽放,林木葱郁,景色丽人,龙佛寺隐现于茂林修竹中,别有天地。俯瞰山下,林莽森森烟雾缭绕,夕阳余辉点染苍山,赤橙黄绿,五光十色,各俱其妙浑如天成。  夜宿龙佛寺,清馨回荡,木鱼声声,使人尘念顿忘,陡生出世之感。   

茶马古道-羊圈门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羊圈门古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羊圈门古道遗址(汉源县)  保护范围:自羊圈门(小地名)起至坡顶(新黎村4组)古道外延2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茶马古道-二十四道拐古道遗址

茶马古道-二十四道拐古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二十四道拐古道遗址  位于汉源县清溪镇新黎村4组,西南3500米为清溪文庙。二十四道拐为旄牛古道(今作牦)史称“邛笮古道”,地势险要。史载:汉益州刺史王阳至九折坂而迴车;王尊至二十四盘而叱驭,即言此道之险峻难行。道路多由乱石和石板铺成,在侧面有排水沟,整个古道保存较好,对于研究古代中国西南交通变迁,文化交流,边疆发展,经济互通等史记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次为重要实物证据。  保护范围:自九折坡底起至坡顶古道占地范围外延2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茶马古道-清代清溪故城遗址

茶马古道-清代清溪故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清溪故城遗址(汉源县)  清代清溪故城遗址位于汉源县北清溪镇政府所在地,地处高山峡谷中一台地上,西南丝绸古道及茶马古道交汇于此。现清溪古镇数千居民均在遗址内生产生活。今北门城门洞尚存。城门洞为大型青砖砌就的卷拱门,高4米,宽5米,深18米,地基全部由矩形红砂石石条砌成。残垣长2000米,高4米,厚3米。对于研究西南古代历史、文化、生活等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具有多方面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  保护范围:城墙占地范围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至磨子沟、东门河,向南外延至南门坎,向西外延至西门河,向北外延50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茶马古道-唐代清溪关遗址

茶马古道-唐代清溪关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代清溪关遗址(汉源县)  保护范围:遗址占地范围向南、北外延50米,向东、西外延2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  四川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简介 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的大渡河峡谷东西宽17公里,南北长26公里,最窄处仅20余米,最深处却有2675米,比世界第一大峡谷科罗拉多还深542米。进入峡谷的大渡河变成一条咆哮的巨龙,人在其间,头顶的火车隆隆驰过,脚下的河水发出闷雷般的拍岸轰鸣,上下的声响撞击让整个峡谷都震动了起来。两岸绝壁千仞,宛如一部"地质天书",记录了10多亿年来地壳的神秘演进。谷内还有"老苍"、"白熊"等人迹罕至的深沟。鸟声伴溪语,卵石叠翠峰,沟内不仅"月亮湾"、"情人谷"、"卧牛潭"、"石鼓瀑"让人叫绝,还盛藏五彩水晶奇石。世代居住在峡谷深处的人们,至今还依靠跨江的溜索、垂直的天梯与外界接触,峡谷内许多胜景也就因此至今还鲜为人知。六十年代,成昆铁路穿峡而过,由"天下第一柱"支撑54米长的"一线天"铁路大跨空腹石桥和入口的"天下第一柱"被联合国"克隆"珍藏。2002年,峡谷入口处装机容量为330万千瓦的瀑布沟电站前期工程已经启动,84平方公里的西南最大人工湖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厚重的历史、神秘的景观、大气派的动作,十分令人惊叹。奇景、奇石、奇花形成了"峡谷三奇"。    四川雅安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安乐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安乐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