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咸阳市 >> 渭城区

渭城区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汉景帝阳陵

汉景帝阳陵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公元前一百八十八年--前一百四十一年)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陵墓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  经过多年来的考古工作发现,阳陵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东西长近6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座西面东,居于陵园的中部偏西;后陵、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一号建筑基址等距分布于帝陵四角;嫔妃陪葬墓区和罗经石遗址位于帝陵南北两侧,左右对称;刑徒墓地及三处建筑遗址在帝陵西侧,南北一字排列;陪葬墓园棋盘状分布于帝陵东侧的司马道两侧;阳陵邑则设置在陵园的东端。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四角拱卫,南北对称,东西相连,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显示了唯我独尊的皇家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在陵园四周的丛葬坑中先后发现了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有堆放粮食的仓库,还有牛、羊、猪、狗、鸡等陶质动物及成组的陶、铁、铜质生活用具,全面展现了汉代的军旅场景。其0土的彩绘陶俑人物造型准确,表情丰富,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出土的断臂汉裸俑,堪称“东方维纳斯”和“东方大卫”,显示了汉代高超绝伦的雕塑艺术水平。      汉景帝刘启陵墓,位于咸阳市秦都区张家湾机场汽车专用公路西侧。陵墓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1990年5月,汉陵考古队在阳陵南区发现一组14行共24个俑坑的丛葬设施。现已清理的第6和第8号两坑,虽均遭盗扰,仍出土彩俑彩陶400余件,铜铁兵器、农工工具、衣饰及货币千余件。另从17号坑发掘出土木车数乘和一批随车陶兵陶俑。出土陶俑均为男性裸体,除发、须、眉、眼涂黑外,通体为橙红色彩绘。  据测算,阳陵的陶俑总数可达数万个。伴随出土文物以金属器物为主,有铜簇、弩机、带钩、马衔、“半两钱”、铁矛、戟、剑,还有陶井、灶等。   陕西咸阳  刘启 (前188~前141)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漪(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陵。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 详细++  刘启 (前188~前141)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漪(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陵。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 详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汉阳陵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北郊的渭河之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依托西汉景帝与王皇后同茔异穴合葬的阳陵陵园而建,是一座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历史文化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汉阳陵帝陵封土高约31米,陵底边长160米,顶部东西54米,南北55米,陵园为正方形,边长4l0米,四边中央各有一门,均距帝陵封土110米。  经过三十多年的考古勘探发掘,现已探明,汉阳陵主要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地以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坐西向东,被81条呈放射状的陪葬坑簇拥着,其四周则分布着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及礼制建筑遗址等;宽110米的司马道向东直通5公里之外的阳陵邑,司马道南北两侧整齐排列着王侯将相和文武百官的陪葬墓10000余座,一如当年天子临朝时大臣位列两班的威仪。陵区内200多座陪葬坑0土的武士俑披坚执鋭、严阵以待,仕女俑宽衣博带、美目流盼,动物俑累千成万、生动异常。可以说汉阳陵是中国封建帝王“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空前盛行的真实体现,也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帝陵陵园,因而成为科学工作者研究汉代帝王陵寝制度和丧葬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门票价格: 旺季:90淡季:65 咨询电话: 029-86031470  邮编: 712000 景区地址: 渭城区正阳镇机场路东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陕西张裕瑞那城堡酒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渭城镇,由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成,占地1100亩酒庄,可年产高档葡萄酒3000吨。酒庄采用意大利托斯卡纳式的建筑风格,将建成一个集优质葡萄种植、高端葡萄酒生产销售、葡萄酒文化展示和旅游休闲“四位一体”的国际一流葡萄酒酒庄。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是西咸阳新区秦汉新城先期实施的都市农业项目之一,酒庄的规划布局、功能定位与西咸新区的规划和要求高度适应。酒庄的整体设计中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葡萄园,可以为游客提供自然的现代田园风光和观赏游览,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最大程度地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  酒庄使城堡主楼与大自然有机结合,将奶白的象牙般的白垩石、红色陶土屋瓦、明黄色的墙面涂层、广袤的葡萄园、跳跃的喷泉、精致的壁饰、亮黑色的铁艺、和闪烁着红宝石光泽的瑞那干红各种颜色调和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悠闲、典雅、浪漫的田园风光。精美的雕塑以及温暖的色调,营造出迷人的充满艺术气质的氛围,散发着着浓浓意大利托斯卡纳的味道。让你不出国门就能领略纯正、独特的欧式风情,感受沉浸在葡萄酒文化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酒庄整体布局上分为酿酒葡萄种植园、鲜食葡萄采摘园、葡萄酒生产区、地下大酒窖、葡萄酒文化博物馆、个性化体验中心、餐饮、住宿等多个旅游项目。  酒庄创造了三项亚洲第一:亚洲最大酒窑葡萄酒庄、亚洲第一家温泉葡萄酒庄和亚洲第一家葡萄酒SPA会所。  酒窖面积15800平方米,最大可容纳15000个储酒橡木桶,拥有世界各国不同产区、不同厂家、不同纹理、不同烘烤程度的20余种橡木桶。  门票价格: 旺季:120淡季:120 咨询电话: 029-32085888  邮编: 712000 景区地址: 渭城区渭城镇坡刘村

咸阳博物馆

咸阳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古城咸阳市中心的中山街,馆址原是建于明代初年的咸阳文庙,1962年改建为博物馆。咸阳是秦王朝建都之地,又是汉陵集中所在,因而咸阳博物馆所藏文物以秦汉两代为主,其中以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最为出名。建筑面积3855平方米,陈列面积1216平方米。  咸阳博物馆属于地域性综合博物馆,现有七个陈列室,其中秦咸阳历史文物陈列室三个,西汉帝陵文物陈列室一个,西汉3000彩绘兵马俑专题陈列室二个展出文物7000余件。馆藏周、秦、汉、唐历史文物近2万余件,有铜器、铁器、陶器、瓷器、石刻、字画、玉器等。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在萧何与曹参两位汉丞相陵墓区的基础上于2014年7月建成,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以东2公里的瓦刘村,是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第一个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第一个生态园林项目。  “萧何月下追韩信”、萧规曹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中国众多历史人文典故中,萧何、曹参无疑是知名人士。但与他们的赫赫名声相比,他们的墓冢遗址却一直默默隐迹于田地间,经受着农耕及人类活动带来的种种破坏。随着西咸新区的建设,沉寂多年的萧何、曹参遗址被列为西咸新区遗址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在经过生态、文化、休闲等多方位设计、完善后,作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首个建成的历史文化项目,萧何曹参遗址生态园林将于2014年7月初正式开园,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  萧何和曹参两位中国汉代开国名相,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创造了“萧规曹随”的历史佳话。秦末起义军四起,萧何曹参二人共推刘邦为沛公举起了起义大旗。大汉建立后,萧何在秦六律的基础上制定了被誉为律令之宗的汉九章律,汉以后的历代法律大多都以《汉九章律》为蓝本。民谣称颂:“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生前萧规曹随,死后墓冢相连。千百年来,萧何曹参墓一东一西默默隐藏在关中平原的田野里。到了清朝,陕西巡抚毕沅为这两位历史风云人物在墓冢前立碑,以示纪念。据老一辈的村民讲,很早以前这两个墓冢周边常有狼群出没,乡亲们都称其为“狼道”。后来狼群消失了,大家才偶尔到这两个墓附近转转,这里并没有进行像一般的名人墓冢应该有的一些保护措施。  作为西咸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空港新城从成立之初就把文物遗址的保护和新区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依托萧何与曹参墓冢遗址,在保护的基础上,围绕大汉建功开国历史文化展示,打造集汉墓遗址保护、汉文化展现、观光游览、满足市民文化旅游休闲需求于一体的遗址园林。

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

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石头关中民俗休闲度假村突出乡村自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特点,以醇厚的民风民俗、特色的旅游品牌来吸引八方来客。据了解,度假村项目建设期共8个月,分两期建设,预计明年4月份建设完工。第一期主要完成新村石雕大门、天外飞石景观、村标路标、村级阵地、农家餐饮、农家宾馆、停车场的建设;第二期核心为乡村公园建设。届时,全面建成后,每天可接待1000人来休闲观光、餐饮娱乐和旅游度假,计划5年内全村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位于咸阳市渭阳东路(咸阳湖风景区内),该馆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投资近2000万元,集遗址保护和文物展示为一体,整个建筑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仿古廊榭,下部为博物馆,主体建筑外立面雕刻有古渡历史典故,再现了古渡历史脉络与繁华景象。该馆于2013年4月建成竣工并向市民免费开放。  咸阳古渡是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建设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对延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底蕴有着重要意义。在建设管理中,既要突出博物馆的历史价值,更要突出服务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注重细节、精益求精,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高质量的历史文化体验。  咸阳古渡从商代末期开始,已经有三千多年历史。秦、汉、唐时期,咸阳作为京畿之地,咸阳古渡逐渐成为繁忙运输通道。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咸阳城西迁到渭水驿,“咸阳古渡”真正成为“秦中第一大渡”,并一直沿用至解放初。咸阳古渡几千年,名闻遐迩。赞曰:“往来名利之客,络绎不绝。沽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浮沉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烟波之上。樵士羊肠而往,牧童牛背而归。歌喧斗草,曲唱采莲。助诗家无限精神,是为一景。”  2002年,咸阳考古工作者在水利部门清理河道时,意外发现了一段旧河堤遗址。遗址分为两个台阶,皆为长方形石条砌成。第一台阶底部河床处有两组柏木桩,第二台阶上有一块刻有“咸阳县新修河岸之记”九字的石碑。此外,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镶嵌在台阶上的铁环、铁柱等拴船用具。经过考古分析,确定这就是关中八景之一的咸阳古渡遗址。至此,沉睡近半个世纪的咸阳古渡旧址,冲破泥沙的阻隔,重现人间。咸阳古渡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古代交通、商业、军事、文学以及城市变迁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

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顺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东北20公里处渭城区底张镇韩家村。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杨氏死于咸亨元年(670),先以王礼安葬。天授元年(690)武则天称帝,遂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改墓称陵。  中国唐武则天(武曌)之母杨氏墓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北18公顺陵里的陈家村南(唐时称洪渎原)。杨氏死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九月,年92岁,以太原王妃礼葬。武则天即位后,于永昌元年(689)尊母为忠孝太后,改墓为明义陵。天授元年(690)九月又追尊为孝明高皇后,改称顺陵。196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顺陵进行勘察。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园平面略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有内城和外城。外城南北长1264米,东西宽866米,南面正门并列两个土阙,相距50米。内城亦称皇城,位于外城偏北部,南墙长286米,东墙长291米,西墙长294米,北墙长282米。南墙中段有相对两个土阙,相距22米。城墙系夯土筑成,宽1.9~2.2米。陵墓位于内城北部略偏西,坟丘底部平面呈方形,每边长48.5米,高12.6米。墓道斜坡形,长28.5米,宽2米。墓道两顺陵壁用石灰粉刷,绘有壁画。顺陵是唐代武则天之母杨氏的坟墓,在今陕西咸阳城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顺陵有南北东西四门。现南门遗有立狮、天禄(鹿)各一对;北门有坐狮、鞍马各一对;东、两二门还遗有坐狮。其中以立狮和坐狮雕刻最为宏伟。立狮高约2.5米,双目圆睁,大鼻阔口,胸肌突起,作昂首行进状。坐狮高约三米,为历代石雕坐狮中最大,张口吐舌,筋肉突出。前肢和足爪,刻划特别坚实粗大,把狮子雄健的形象,加以有力的夸张。整个石雕,都刻制精美,强劲有力,气势慑人。表现了盛唐时期石雕艺术的宏伟风格。  陵园内现存石刻34件,多数列置陵前,有华表、独角兽、石狮、石人、石羊。陵后有石狮、石马。东西两侧有石狮。石刻均由整块青石雕刻而成,形象逼真,姿态生动。石座的四周有线雕花纹,其中以陵前的独角兽和走狮尤为精湛。陵前原立有石碑,今已无存。皇城南门外有一遗址,周围有破碎砖瓦,应是碑毁亭塌后的废墟。顺陵附近出土过武三思镇墓石1方,有“今陪顺陵”刻书。陵园西南有两座土冢,东西并列。西面一座已发掘,出土篆书、苏府君墓志铭盖一块;东面一座已塌陷,1984年出土《大唐故光禄大夫工部尚书使持节都荆州刺史驸马都尉上柱国莘安公窦府君墓志铭》一合。1962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划定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了资料档案和群众性的保护组织。1980年成立了顺陵文物保管所,负责日常保护工作。  走狮和天禄是顺陵石刻中的精品。石走狮体积巨大,造型雄伟,呈阔步缓行姿态,气势磅礴,威武有力。天禄(又名独角兽)头似鹿,身似牛,有双翅,翅上雕有美丽的卷云花纹,足为马蹄,尾垂与石座相连。还有《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系武三思撰文,相王李旦(即唐睿宗)书丹,全文4000余字,其中有武则天造字16个。该碑原来高大雄伟,明嘉靖乙卯年(1555)关中大地震时断为多节,保存至今的只有9块,现藏于咸阳博物馆。  

咸阳安国寺

咸阳安国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安国寺位于咸阳市渭城区仪凤街路口北,原存明代古建三座,依次为安国寺、圣母行宫、关帝庙。寺院原有围墙,南北宽,东西窄,呈四合院状。据记载,安国寺创建于隋,盛于唐,明万历(1573)年间重修。大门正上方有“安国寺”三个楷书大字,书法洒脱,端庄有力。《旧咸阳县志》载“安国寺,内石佛一、铜像三、一佛、一关帝、一无量”,至解放前夕,随着寺庙被破坏而流失。2005年重修安国寺,增其旧制,刻古贤,复渭水之盛景,现有大殿四座娘娘庙、关帝庙、菩萨庙、城隍庙和圣水池,青砖布瓦,朱门玄关,忍冬蔓草,锦鲤芙蓉,牡丹月季,桂花清香,樱花绽放,梵香渺渺,木鱼声声,融合了佛教、道教、儒家的思想精华,院内殿庑雕梁画栋,复原了安国寺的原貌,恢复了昔日的庄严、肃穆、神圣。  安国寺还现存咸阳市最早的行政公署,它的结构过去是砖、土、木的,清代改为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底下为三间房,以中门为主道,原内有侧门。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地下秘密基地,把很多信息和情报发送到了延安,直接传送了党中央的信息,也是为人民解放军输送粮食和弹药的一个转送站。通过这里建立了红色政权伤病员的解救之地,后改为医院,解放后,他又成为咸阳的行政公署,为中国的革命胜利,在咸阳奠定了很大的基础。  在行政公署的旁边还有一块石匾,这块石匾是康熙皇帝御笔亲书赐予咸阳籍名将殷化行。匾长340厘米,宽89厘米,厚22厘米,上 书“深沉节制”四个大字。印文为“康熙御制之宝”,周围雕刻二龙戏珠图案。这个石匾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为研究咸阳历史增添了新的资料。殷化行,字熙如,西安府咸阳县靳里村[今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靳里村]人,生于公元1643年,卒于1710年,清朝将军。本姓殷,因幼年抚于王姓家中,遂称王化行,升任提督后,始奏请回复本姓。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武进士。在平定“三藩”和剿灭噶尔丹叛军战役中建有大功,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亲至宁夏,御书“深沉节制”匾额赠给殷化行。殷化行深通文艺,在军中时,经常手不释卷,家居后,以诗酒自娱,绰然有儒将之风,他还擅长书法,其所书《王羲之〈兰亭序〉》刻石今存西安碑林。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在家中去世,终年68岁。

边区群众报旧址

  边区群众报社旧址位于延安城东清凉山上,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通俗周报。开始由延安大众读物社主编。1942年2月18日大众读物社结束,《边区群众报》社成立,谢觉哉任社长。该报四开四版,初办时为油印或石印,后改为铅印,由毛泽东亲自题名。该报以边区基层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行文口语化,通俗易懂。1947年3月国*民党军占领延安后,该报随-战陕北继续出版。从1948年元旦起,该报改为日刊。并改名为《群众日报》,作为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同年4月延安收复后,《群众日报》又迁回延安出版。1949年6月1日又迁西安。1953年1月成为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1954年10月6日更名为《陕西日报》至今。  “乌金豆子寸金草,一把一把添满槽;再捧清泉水流长,牛儿牛儿吃喝饱。 圈里干净圈门牢,让你睡个安稳觉;我心挂在你心上,牛儿牛儿可知道?半夜提灯来添草,北风吹得呼呼嚎,你要提心别冻了,虎豹来了要嚎叫。惊蛰一到快出圈,套上犁儿走得欢,好比蛟龙出浅水,好比虎奔万里山。再添草来再加料,命根命根要吃饱,今年生产要搞好,多打粮食靠你了。粮囤满来全家笑,你的功劳真不小,金黄谷草堆得多,把你喂得哈哈笑。这就是当年发表在《延安边区群众报》的歌谣《牛儿要喂好》。  延安时期由于边区人民文化程度低,文盲多,教育不发达。毛泽东提议创办一张通俗化报纸,通过大众化、边区老百姓的流行语言,努力让识字不多的人能够读懂,不识字的人也能够听懂通俗小册子。并这个报纸取名为《边区群众报》。  《边区群众报》(10日刊)第1期在1940年3月25日正式出版了。它是一张石印的4开小报。先是10日刊,很快改为7日刊、5日刊。《边区群众报》出了10期以后,改为铅印4开4版的周刊。发行达一万多份。  为隆重纪念《陕西日报》创刊70周年,陕西日报社、延安新闻纪念馆经多方努力,走访老新闻工作者,收集了相关文物资料,历时半年时间,修复《边区群众报》旧址,作为延安清凉山新闻纪念馆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对外展出。

五陵原

五陵原为文化旅游景点。  五陵原是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的。五陵原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偏北的咸阳原上,南临渭水,北接北山山系,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  公里,总面积800平方公里,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故在先秦、秦汉和隋唐时期,一直发挥着"强本弱枝"的重要作用,并长时期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的中心,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文地理区域,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正因为如此,诸如商鞅变法、秦朝建立、徙民五陵等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斗争多发生在这里;诸如田千秋、马援、豆融等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历史人物亦多出自五陵。  五陵原地区还出现了诸如董仲舒、孔安国、班固、司马相如等一大批著名文化人物,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贡献。  这一时期遗留在五陵原地区的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亦星罗棋布、比比皆是,先后发现了诸如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望夷宫、六国宫殿等一大批名胜古迹,还先后发现了汉代玉奔马、鎏金铜马、皇后玉玺以及数以千计的陪葬兵马佣等珍贵文物,从而使五陵原成了我国和我省最为重要的文物基地之一。  五陵原上的都城宫殿有:秦都咸阳  咸阳宫  六英宫  六国宫室  兰池宫  望夷宫     五陵原上的陵邑墓葬有: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秦公陵、秦人墓葬、西汉的11代皇帝中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在渭河以南外,其余9个皇帝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元帝渭陵、成帝延陵、哀帝义陵、平帝康陵都分布在渭水以北的咸阳原上。  五陵原除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秦冢、汉陵外,还有唐代的几处重要陵墓,其中以顺陵、苏君墓和李丙墓最为著称。  五陵原不仅有秦都宫殿、西汉帝陵以及为数众多的古代墓葬,而且还有不少古代的窑址亭塔等名胜古迹。其中秦汉窑址、杜邮亭、平陵肥牛亭、北杜铁塔最具代表性。   

汉哀帝义陵

汉哀帝义陵为文化旅游景点。  刘欣(前35—前1年),元帝庶孙,定陶王刘康之子,母丁姬。刘骜死后继位,时年29岁。在位7年(前7—前1年),病死,葬义陵。年号建平、元寿。  汉哀帝义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南贺村东南,  刘欣是元帝的庶孙,定陶共王和丁姬的儿子。因成帝无子,刘欣的祖母、元帝傅昭仪多方活动,力劝成帝让刘欣续嗣。于是在公元前8年,刘欣被立为皇太子。第二年成帝就去世了,刘欣即位,他在位期间,为了缓和社会危机,曾以师丹为大司马,实行“限田、限奴婢”政策。规定诸王、列侯以至百姓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结果遭到了贵族们的激烈反对,只得不了了之。在政府重赋和地主兼并的压迫之下,百姓“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建平二年(公元前6年)又接受夏贺良“改元易号,可得廷年”的建议,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自称陈圣刘太平皇帝。然而社会危机并未因此而缓和,哀帝也在农民的-声中死去,终年二十六岁,葬义陵。  义陵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今垣墙残高1米左右,宽约0.7米。北垣墙正中现存一门阙,其余三面垣墙门阙已无遗迹可寻。据《汉书·平帝纪》载:元始二年(2年),“乙未,义陵寝神衣在柙中,丙申旦,衣在外床上,寝令以急变闻,用太牢祠。”可见义陵亦有寝殿、便殿设置,并设有寝令管理陵园。但今陵园内未发现殿堂建筑遗迹。义陵陵冢位于陵园正中,覆斗形封土堆高约30.41米,陵基边长为175米。  陵园东北620米处,有哀帝傅皇后合葬陵。傅皇后是孔乡侯傅晏女,刘欣即皇帝位后,立其为皇后。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傅皇后遭王莽陷害,废为庶人,“就其园自杀”。今墓冢高19米。  义陵陪葬墓分布在陵园之东和陵园之南,共有15座。近年在义陵附近曾出土“高安万世”瓦当。据《汉书·佞幸传》载,哀帝宠臣董贤曾-为“高安侯”,推测“高安万世”瓦当应是董贤陪葬时建筑用瓦,但今名位难考。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位于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牛羊村北,距咸阳市13公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个以文物遗址和历史地段构成的全面反映秦代社会文化的综合性遗址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1992年成立文管所,1995年建成博物馆并对外开放,是以收藏和展示秦咸阳城遗址为主的专题性历史博物馆。  1988年秦咸阳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馆现收藏文物316件,其中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18件,一般及未定级文物295件。现有三个陈列室,陈列面积约350平方米。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外形设计上小大下,平顶四阿的覆斗形,风格独特,古朴独特,整个馆内环境优雅。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主要反映秦代的辉煌历史,展示秦代文化物精品,再现秦城昔日风貌。向人们展示了秦咸阳宫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的发展前景。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都城从栎阳迁至今窑店镇附近的咸阳大地上,直至公元前207年秦王朝灭亡,在长达14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对东到柏家嘴,西至任家嘴,南临草滩农场,北达-渠,东西9.60公里,南北7.50公里,面积达72平方公里的秦咸阳城遗址进行了测绘,发现了以窑店地区为中心的秦宫殿建筑遗址、作坊遗址以及其它遗迹230多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面积约15000平方米的秦咸阳一、二、三号宫殿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各类文物5000多。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共分为三个陈列室:  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秦咸阳城沙盘模型,集中反映秦代咸阳周边及关中地区宫室、城市、苑囿星罗棋布的壮观景象。  第二陈列室主要介绍秦咸阳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展出宫殿遗址出土地的部分珍贵文物,其中龙凤纹空心砖、秦诏版、秦壁画等都是秦咸阳城出土的精品。  第三陈到室主要为秦咸阳宫遗址保护规示意沙盘。

咸阳圆明寺

咸阳圆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圆明寺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塔尔坡,其前身系唐时的“资善院”,至距今约883年(公元1124——1125年)的大金王朝时更名为“圆明寺”。姜子牙、王昭君、慈禧太后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历史传说。清末时因战乱,寺内古迹被全部烧毁。民国二十年,热爱佛教的信众出资在原址上修一小庙名“台台庙”,后因多种原因,圆明寺遗址沦为杂草丛生的一片废墟。  一九九七年冬,当地居民在建房时挖出了圆明寺的寺碑。咸阳的三宝弟子强烈的学佛愿望感动了慈悲的佛菩萨,他们的至诚之心也感动了当时在陕西乾县铁佛寺出家的性空法师,于一九九八年农历正月初九,性空法师被诸弟子恭迎至咸阳,开始了圆明寺的筹备重建工作。  承蒙诸佛菩萨慈悲佑护和龙天护法的护持、诸位大兴护法居士及各界友好人士的鼎力支持以及咸阳市政府、-部、宗教局对中国共产党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认真落实,性空法师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与辛苦,于一九九八年夏季在摄氏38度的高温下打“饿七”为众生消灾,并独具匠心,巧妙构思,在圆明寺原址上亲自设计、修建了一座把古建筑艺术与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与技巧完美结合的佛教丛林,成为佛教界乃至陕西省屈指可数并闻名遐迩的人文景观。仅一九九八年,就出现佛光三次,在二零零七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纪念法会上,性空法师被拍出了十几张周身被佛光照耀的照片。他努力践行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倡导的“人间佛教”,多次力行赈灾、放生、助学、助贫、解救病苦等善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口碑被传遍了关里关外、泰山东西、黄河两岸,不少山东、东北、陕西、山西、北京、深圳、上海等人士纷纷投奔性空法师请授三皈依。目前,弟子已遍布全国多个省区。

中五台道观

  著名道教圣地中五台道观位于咸阳市渭城区东风路和文林路交会点,南临渭河川,北枕五陵原,东依汉高祖长陵,西牵汉武帝茂陵,地势北高南低,呈黄土沟坡状,海拔430米,为关中五台之首。  中五台道观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原名是九天太一元君庙,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朝廷赐名太清观,并颁发尚书礼部牒(牒文现存咸阳博物馆),明朝时称真武台,后改名为中五台和南五台齐名,时庙高数丈,峻峭如削,游人如织,香火旺盛。据塔尔坡当地老者讲,过去站立在楼台最高处可览咸阳全城景致。山雨欲来风满楼就是指这楼台。  1949年5月彭德怀元帅在此设指挥部进行了咸阳解放史上著名的中五台战役,1950年土改时道观依然存在,1953年部分殿堂被改为中五台小学,1964年观内大量建材被拆迁修建渭滨公园亭台,1967年又拆迁部分观内建筑材料修缮塔尔坡小学,1968年文革破四旧道观建筑全部拆毁复垦为耕地,四周夯土全被毁坏。直到1989年金太真道长和信士在遗址修建了吕祖殿和老毋殿,1992年渭城区文物局把中五台定为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单位,1995年4月渭城区人民政府批准中五台为宗教活动场所,2003年起经多方筹集资金修复了部分建筑,道观内已建成山门和三殿一楼,其中真武大殿为道观主殿,高24米,重檐飞峙,气势巍峨……从此游人云集,香火不断,千年清观重现辉煌。   中五台历史遗迹丰富,主要有由金大定时颁发“尚书礼部牒”原样雕刻的牒石,记录着该观名称的来由,其文为:“陕西东路转运司京兆府咸阳县,住持九天太一无君庙道士王道法状告:见住本庙,自来别无名额,已纳讫合着钱数,乞立太清观名额。勘会是实须合给赐者。”

渭城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中山街道 汉景帝阳陵 汉阳陵博物馆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咸阳博物馆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 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 咸阳安国寺 边区群众报旧址 五陵原 汉哀帝义陵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咸阳圆明寺 中五台道观 汉元帝渭陵
文汇路街道 汉景帝阳陵 汉阳陵博物馆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咸阳博物馆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 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 咸阳安国寺 边区群众报旧址 五陵原 汉哀帝义陵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咸阳圆明寺 中五台道观 汉元帝渭陵
新兴街道 汉景帝阳陵 汉阳陵博物馆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咸阳博物馆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 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 咸阳安国寺 边区群众报旧址 五陵原 汉哀帝义陵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咸阳圆明寺 中五台道观 汉元帝渭陵
渭阳街道 汉景帝阳陵 汉阳陵博物馆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咸阳博物馆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 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 咸阳安国寺 边区群众报旧址 五陵原 汉哀帝义陵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咸阳圆明寺 中五台道观 汉元帝渭陵
渭城街道 汉景帝阳陵 汉阳陵博物馆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咸阳博物馆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 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 咸阳安国寺 边区群众报旧址 五陵原 汉哀帝义陵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咸阳圆明寺 中五台道观 汉元帝渭陵
窑店街道 汉景帝阳陵 汉阳陵博物馆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咸阳博物馆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 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 咸阳安国寺 边区群众报旧址 五陵原 汉哀帝义陵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咸阳圆明寺 中五台道观 汉元帝渭陵
正阳街道 汉景帝阳陵 汉阳陵博物馆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咸阳博物馆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 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 咸阳安国寺 边区群众报旧址 五陵原 汉哀帝义陵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咸阳圆明寺 中五台道观 汉元帝渭陵
周陵街道 汉景帝阳陵 汉阳陵博物馆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咸阳博物馆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 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 咸阳安国寺 边区群众报旧址 五陵原 汉哀帝义陵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咸阳圆明寺 中五台道观 汉元帝渭陵
底张街道 汉景帝阳陵 汉阳陵博物馆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咸阳博物馆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 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 咸阳安国寺 边区群众报旧址 五陵原 汉哀帝义陵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咸阳圆明寺 中五台道观 汉元帝渭陵
北杜街道 汉景帝阳陵 汉阳陵博物馆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咸阳博物馆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 大石头民俗旅游度假村 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武则天母亲杨氏-唐顺陵 咸阳安国寺 边区群众报旧址 五陵原 汉哀帝义陵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咸阳圆明寺 中五台道观 汉元帝渭陵

渭城区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