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咸阳市 >> 礼泉县 >> 城关街道

城关街道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袁家村

袁家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家村全村共62户,286口人,是上世纪70年代农村建设的老典型,在原任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同志的带领下,袁家村发展集体经济,大搞乡镇企业,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80年代,每户都住上了两层楼房,经济基础较好。进入新世纪以来,袁家新一代领导班子不甘落后,不断寻找带领群众致富的新路子。  2007年初,县委、县政府大力倡导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郭占武积极响应,出资27万元在全省买点子,又借鉴成都锦里景点的经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袁家村景区于2007年国庆节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景区占地1000亩,是一个集关中民俗体验、休闲养生、餐饮娱乐、农业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文化景区。景区内含村史博物馆、作坊街、酒吧街、小吃街、宝宁寺、艺术长廊等旅游休闲街景。  李世民 (599~649)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 详细++  李世民 (599~649)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 详细++

咸阳昭陵博物馆

咸阳昭陵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陵博物馆是中国陵墓博物馆。在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旧缴希?因山为陵。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599~649)的陵墓。其陵园面积之大,陪葬墓之多,居历代帝王陵墓之首。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昭陵博物馆正式开放。  昭陵博物馆有出土文物陈列室、壁画陈列室和两座碑石陈列室。该馆馆藏文物4500多件,是研究初唐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郑仁泰、张士贵等墓出土的彩绘釉陶俑,是唐三彩的前身。李贞、安元寿等墓出土的唐三彩,雄浑斑烂,雍荣华贵。李?弈钩鐾恋摹叭?梁进德冠”,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的一顶进德冠。诸多陪葬墓出土的神态各异的胡俑和骆驼俑,反映了初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盛况,体现着初唐时期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   陕西咸阳  李世民 (599~649)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 详细++  烟霞镇  烟霞镇辖46个行政村,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4万公顷,总人口33000人。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8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实现农业总产值6772万元,同比增长16.8%,实现财政总收入13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   优果工程:大力推广“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技术,完成果树大改形786.67公顷,在…… 详细++  李世民 (599~649)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 详细++  烟霞镇  烟霞镇辖46个行政村,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4万公顷,总人口33000人。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8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实现农业总产值6772万元,同比增长16.8%,实现财政总收入13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   优果工程:大力推广“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技术,完成果树大改形786.67公顷,在…… 详细++

唐建陵

  唐建陵位于咸阳城西北50公里处礼泉县五将山上。唐肃宗李亨(711~762)墓。爆发"安史之乱"的次年(756),李亨即位于灵武。在位期间(756~762),为了平定藩镇的叛乱,借兵回纥,于至德二年(757)秋,收复长安、洛阳。由于任用宦官为观军容使,致使宦官势力进一步扩大。762年,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后等,拥立太子李豫(即唐代宗),李亨忧惊而死,葬于建陵。  建陵由陵园、下宫及陪葬墓区等组成。陵园为夯土城垣,平面呈不规则矩形,以四隅尚存角楼基址间距计,陵园东墙长1524米,北墙长879米,西墙长1373米,南墙长1050米,面积15万平方米。城垣四面各辟一门,以四神命名。门外各置石狮1对,筑阙台1对。朱雀门(南神门)外设神道,长763米,其南端筑乳台1对。神道自南而北依次排列华表、翼马、驼鸟、仗马、翁仲等石刻造像。朱雀门内有献殿遗址。陵园西南2.2公里有一处长110米、宽70米的建筑基址。当为下宫遗址,与《长安志》“下宫去陵五里”所载基本吻合。陵园南偏西约2公里为陪葬墓区,原有封土6座。1961年调查时尚存3座,今复查,两座已无存,仅余汾阳王郭子仪墓1座,亦近夷平。据《文苑英华》所录墓志,华州刺史李怀让亦陪葬建陵。  建陵建制如昭、乾、定、桥、泰诸陵,依山凿石,陵饰亦如之,只是各类石刻,体型略小,但雕刻技巧,超过上述诸陵。因沿山沟壑纵横,交通不便,游人较少,为现存唐关中十八陵中保存陵饰石刻最多、最完整、雕凿最细腻的一座唐陵。由于一千多年的水土流失,陵区内横贯南北两条大沟,整个陵区的遗迹破坏较大。  建陵依山为陵,陵区周围20公里陵墓现已非原貌,屡遭破坏,但陵园四角阙址尚在,东南与西南角阙址间距1050米,东北与西北角阙址间距879米,东南与东北角阙址间距1524米,西南与西北角阙址间距1373米,东神门在东神墙偏南处,北神门在北神墙偏西处。  陵园东南角阙高2.5米,底径12米,西南角阙高3.5米,底径12米,东北角阙高3米,底径12.5米,西北角阙高3米,底径14米,宽12米;南神门,北为献殿遗址,范围东西500米,南北50米;长安志卷十六载,建陵下宫去陵五里,在陵园西南2200米有一处长110米宽70米的建筑遗址,疑为下宫遗址。   陵园内原有石刻数处,4门有石狮各1对,朱雀门外有石人10对、石马5对、鸵鸟1对、翼马1对、华表1对,玄武门外有石马3对。今陵园内残存石刻有石门狮8只,每只石狮高1.50米、宽0.90米,石狮雕刻极为精细,肌肉强劲。  神道石刻东西列间距160米,华表位于乳台阙址北95米,华表高5.5米,石座埋人土中,未计算在内。华表上已不存在。桥陵华表的石座上所雕十二瓣覆莲环座,而代之以微凸圆盘环座,建陵华表上部的仰覆莲之间的莲珠也变得较小。  从建陵的石刻风格来看,普遍较以前唐诸陵体型略小,制造也稍粗疏,与陵墓的比例也不相称,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由盛而衰的状况。总的来说,建陵是中唐时期帝陵的代表,文物不仅叹为观止,保存也最完好唐代石刻艺术登峰造极之作,建陵石刻当之无愧。  李亨 (711~762)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别名李玙、李嗣升,唐朝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负责平叛,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收复京城长安、东都洛阳;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使唐朝危而复兴;但却曾与回纥兵的约定使得洛阳大受破坏。公元762年,唐肃宗因受惊而病情陡然转重,就死于长生殿,时年五十一岁,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葬于建陵。…… 详细++  李亨 (711~762)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别名李玙、李嗣升,唐朝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负责平叛,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收复京城长安、东都洛阳;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使唐朝危而复兴;但却曾与回纥兵的约定使得洛阳大受破坏。公元762年,唐肃宗因受惊而病情陡然转重,就死于长生殿,时年五十一岁,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葬于建陵。…… 详细++

任池村

  任池村位于礼泉县城东北15公里处,西临唐建陵,东依唐昭陵,文化积淀深厚、景色怡人,属于黄土沟壑地貌,全村172户,726人。现有耕地2300余亩,以苹果种植为主业,生态林果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任池村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原生态山村沟壑地貌优势,邀请王芳闻、夏道明等著名专家学者多次前来实地考察,与西安唐风企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中国.昭陵.任池”旅游文化基地,现已形成最佳摄影写生点3个,摄影、写生爱好者慕名而至,络绎不绝。目前,累计接待各类文化采风、写生、摄影人员2万人次。依托当地丰富的林果资源,突出御杏,御石榴,核桃等产业,建成特色采摘园5个,连续3年成功举办了任池村赏花节、采摘品尝节、及摄影写生等活动。依托生态养殖基地积极发展现代生态观光型产业,生态养殖旅游基地已经初具规模,计划把放养孔雀打造成为九嵕山绿腰带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依托关中农耕文化资源,打造一个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关中农耕文化园。

醴泉湖

  醴泉湖原为泔河水库,位于礼泉县城北3.5公里的泔河与小河汇流处,宝鸡峡灌区西干支渠的末端,属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四大调蓄水库之一。醴泉湖水域面积345万平方米,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高,林果面积占土地面积的90%以上,形成林水交映,环境优美,而且该地区无大型工矿企业,未造成空气污染。湖里碧波荡漾,鱼虾嬉戏,两岸地貌奇特,果林郁郁葱葱,是关中地区少有的人工湖泊之一,更是关中平原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醴泉湖距咸阳市区30公里,距西安市区60公里,目前在交通上形成了咸阳国际机场、陇海铁路、福银高速、312国道、关中环线以及县内旅游专线为主的三维交通体系。随着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关中环线的构建,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日益凸显。  醴泉湖有望被打造成集生态观光、旅游度假、水上游乐、特色房产、商务会议五位一体的高等旅游景区,发展水上休闲旅游潜力巨大。

礼泉步行街

  老礼泉步行街位于礼泉县城西,长250米,宽26米,占地6500平方米,东邻陕西第一家旅游农贸市场——礼泉农贸批零中心, 是集文化景观、旅游观光、购物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步行街。步行街周边规划有礼泉老字号一条街,街上有被称为方便面鼻祖的礼泉烙面、南方腊汁肉,有中药铺子、粗布店、果品行、辣子坊、醋坊等凝聚老醴泉人生活情节的各色老字号。景观雕塑、休闲座椅、喷泉露天舞台、名贵花木草坪、霓虹灯、仿古垃圾桶、售货亭等城市休闲景观元素在步行街上随处可见。步行街上的文化小品、雕塑景点极具礼泉地域文化,又令人震撼,回味无穷。  整个步行街在前期规划中特请众多文化学者、景观风水名家指点布局,步行街整体造型如一把吉祥金钥匙,又如展翅欲飞的凤凰图案,让市民、游客漫步在步行街上休闲购物的同时,感受礼泉的历史文脉,体悟中华吉祥祈福文化之博大精深。

袁家村

袁家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家村全村共62户,286口人,是上世纪70年代农村建设的老典型,在原任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同志的带领下,袁家村发展集体经济,大搞乡镇企业,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80年代,每户都住上了两层楼房,经济基础较好。进入新世纪以来,袁家新一代领导班子不甘落后,不断寻找带领群众致富的新路子。  2007年初,县委、县政府大力倡导发展乡村特色旅游,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郭占武积极响应,出资27万元在全省买点子,又借鉴成都锦里景点的经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袁家村景区于2007年国庆节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景区占地1000亩,是一个集关中民俗体验、休闲养生、餐饮娱乐、农业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文化景区。景区内含村史博物馆、作坊街、酒吧街、小吃街、宝宁寺、艺术长廊等旅游休闲街景。  李世民 (599~649)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 详细++  李世民 (599~649)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 【一说599年1月23日 】-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 详细++

礼泉李思摩墓

礼泉李思摩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礼泉李思摩墓  李思摩(?—公元649年)即阿史那思摩,唐时突厥贵族,历事启民、始毕、处罗、颉利四可汗。武德时,数奉使入朝,受封为和顺都王。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大破突厥于阴山,他与颉利同被擒,议封怀化部王。十三年,立为乙弥泥孰俟利蕊可汗,赐姓李,命率部居河南地,旋复命徙河北,居故定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不久,因受薛延陀逼。部落弃之南迁,居胜、夏二州间(在今河套内)。他因失众,还长安供宿卫,授右武将军。从征辽东,中流矢,后卒陪葬于昭陵。  李思摩 (?~655)  阿史那·思摩(?―655年),突厥贵族。处罗、颉利可汗在位,为夹毕特勤。武德(618—627)初,多次来唐,高祖李渊封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派大将军李靖等率领唐军分道攻打-厥汗国。颉利可汗兵败逃亡,各部族首领纷纷抛弃颉利可汗投降唐朝,惟独思摩跟随颉利可汗。不久,唐军灭亡-厥,思摩与颉利可汗同遭唐军俘虏。三月初三日,唐太宗李世民因赏识思摩的忠…… 详细++  李思摩 (?~655)  阿史那·思摩(?―655年),突厥贵族。处罗、颉利可汗在位,为夹毕特勤。武德(618—627)初,多次来唐,高祖李渊封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派大将军李靖等率领唐军分道攻打-厥汗国。颉利可汗兵败逃亡,各部族首领纷纷抛弃颉利可汗投降唐朝,惟独思摩跟随颉利可汗。不久,唐军灭亡-厥,思摩与颉利可汗同遭唐军俘虏。三月初三日,唐太宗李世民因赏识思摩的忠…… 详细++

礼泉李靖墓

礼泉李靖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礼泉李靖墓  李靖(公元571年—公元649年)字药师,唐初著名军事家,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  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他初任长安功曹,后任殿内直长。次年,李渊父子由太原发兵南下,他奉命守长安。李渊大军攻破长安,李靖被俘。李渊欲斩,李世民为之求情,得释,成为李世民的部属。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领兵东征洛阳王世充,李靖随军作战,以功授开府。四年秋,李渊命他统兵击萧铣。因他指挥果断,出兵神速,一举击败长江上游萧铣的部队,兵围江陵。  此役胜利,使唐据有江汉流域96郡,李靖以功迁上柱国,封永康县公。贞观三年底(公元629年)太宗命李靖为帅,统领十万大军攻突厥,一举消灭突厥的军队,使北疆归唐所有。太宗以功授李靖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李靖退休居家,遇吐谷浑犯边,他闻听请命出征,击溃了吐谷浑军队。李靖班师,太宗封他卫国公,晋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靖病卒,太宗特准陪葬昭陵,追赠司徒。  李靖 (571~649)  李靖(571—649),字药师,原名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 详细++  李靖 (571~649)  李靖(571—649),字药师,原名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 详细++

礼泉尉迟敬德墓

礼泉尉迟敬德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礼泉尉迟敬德墓  在陕西礼泉县城东北烟霞新村,有唐初大将尉迟敬德与夫人苏氏的合葬墓。墓封土堆高11米许,墓碑高4.45米。敬德墓志庞大,为唐代墓志最大者之一。  尉迟敬德(公元585年—公元658年)名恭,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隋大业末,从军镇压农民起义,累授朝散大夫。刘武周割据马邑后,引为右一府统军。后因累有战功,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玄武门之变”中参与谋划,并亲手射杀李元吉。事定,授太子左庶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贞观八年,迁同州刺史,后又改封鄂国公。贞观十七年,授开府仪同三司,致仕,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形于凌烟阁。  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尉迟敬德卒,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太宗陵墓)。  尉迟恭 (585~658)  尉迟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金刚率军南下,陷唐晋阳、浍州,大败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等 5名唐将。公元 620年被李世民战败于美良川,复被围困在介休,经劝降,他和刘武周的另一将领寻相归附了唐朝。李世民让他当右一府统军。时隔不久,寻相等又相继反叛…… 详细++  尉迟恭 (585~658)  尉迟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金刚率军南下,陷唐晋阳、浍州,大败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等 5名唐将。公元 620年被李世民战败于美良川,复被围困在介休,经劝降,他和刘武周的另一将领寻相归附了唐朝。李世民让他当右一府统军。时隔不久,寻相等又相继反叛…… 详细++

礼泉魏征墓

礼泉魏征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礼泉魏征墓  魏征墓在陕西礼泉县昭陵西南的凤凰山巅,墓依山凿石而筑,为昭陵陪葬墓之一。墓垣仅有蟠桃纹碑首的丰碑一通,据史书载,“帝亲制碑文,并为书石”。现碑身通体磨光,已无书写镌刻痕迹。  魏征(公元580年—公元643年)字玄成,馆陶(今河北馆陶)人。隋末参加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败后降唐。后又被窦建德俘虏,任起居舍人。窦失败后,入唐为太子洗马。唐太宗重其才,擢任谏议大夫,历官秘书监、侍中等职,封郑国公。  魏征死后,赠司空,按一品官的礼仪发丧。将要下葬的时候,其妻裴氏说:“征平生俭素,今以一品礼葬,羽仪甚盛,非死者之志。”便辞去一品羽仪,而以布车载柩,也无文彩装饰。唐太宗曾叹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魏徵 (580~643)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葬礼从简。 同年入凌烟阁。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 详细++  魏徵 (580~643)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葬礼从简。 同年入凌烟阁。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 详细++

礼泉李勣墓

礼泉李勣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礼泉李勣墓  李勣墓在礼泉县东北约18公里的烟霞新村,昭陵南侧。墓为三个相并有一通高约7.5米,宽1.3米,厚0.7米的巨大碑石,居昭陵陪葬墓碑之冠,碑文为唐高宗撰文、书写。  李勣原名为徐世勣,字懋功,因战功赐姓李,又因避李世民讳,改单名。此墓被盜掘多次,经近年发掘、清理,出土文物虽不甚多,但李勣佩带的鎏金剑鞘,进德冠以及残壁画的飞天舞人等,都极其珍贵。现已将昭陵陪葬墓所有石碑、墓志(共50多件)集中于此,建立了昭陵博物馆。  李勣 (594~669)  英国贞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厥、高句丽,功勋卓著。 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 详细++  李勣 (594~669)  英国贞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厥、高句丽,功勋卓著。 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 详细++

唐长乐公主墓

唐长乐公主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名称:长乐公主墓景区  位置:礼泉县烟霞镇灵光村  级别:一般景区  简介:长乐公主(公元621年-643年)李丽质。唐太宗嫡长女,母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五女。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诏封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长乐公主下嫁长孙冲。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八月十日,因气疾而病死,享年二十三岁,陪葬昭陵。  长乐公主墓与昭陵仅一沟之隔。没有遵照妃、主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是破格使用了三道石门,成了类似号墓为陵规格的坟墓。1991年11月1日,唐长乐公主墓对外开放,墓道全长48.18米,可见天井、过洞、壁龛、甬道、墓室。墓道两侧分别绘有精美的壁画,壁龛内放置着陶俑等陪葬品。壁画绘有腾飞的苍龙,长啸的白虎,奔驰的骏马以及甲胄、仪卫、仕女、男侍等大量图案,尤其以墓道中的《云中车马图》最为出色:在瑞气流云中,由两匹骏马所驾的红色木车正在奔驰,车辕饰龙头,轭顶饰红缨,车后两侧各插一面5旒红旗,车厢中坐3人,其中一老者长髯飘拂,端坐中央,神态安祥,栩栩如生;车厢左下方有一摩竭,张嘴伸舌,鳍尾俱全,是唐墓壁画中难得的上乘之作。第二过洞口上的三间重楼建筑,则不仅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绘画技巧,而且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建筑,提供了新的佐证。  烟霞镇  烟霞镇辖46个行政村,总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4万公顷,总人口33000人。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8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实现农业总产值6772万元,同比增长16.8%,实现财政总收入13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   优果工程:大力推广“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技术,完成果树大改形786.67公顷,在…… 详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礼泉金龟寺塔

礼泉金龟寺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礼泉金龟寺塔  金龟寺塔位于陕西省礼泉县阡东镇底照关村西门外。塔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砖结构,平面八角形,十层,高45米,楼阁式。底层每边宽3.85米,塔壁厚3米。每面有长宽各0.57米的石方一块,浮雕仙人一尊,八个仙人之上又有同等的石方,刻一大字,按方位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南门开一门可进入塔内,门楣上有“金龟寺”三个金字。每层出檐,为单抄三跳斗栱,塔下刻有佛、菩萨像,共26尊。第八、第九、第十层每角尚有铁马一枚。全塔共有窗24孔,呈不规则分布。塔顶为八角攒尖。塔内呈圆柱形,沿柱拾级攀登塔顶,远眺四周景色,一览无遗。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

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游走大唐盛世,体验关中风情,袁家村以其特有的风格迎接八方来客,举村共创繁荣。袁家村坐落在礼泉县烟霞镇北面的九嵕山下,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312国道、福银高速、陇海铁路近在咫尺,107省道、关中大环线、礼泉旅游大道、唐昭陵旅游专线均从附近经过,交通十分便利,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辛勤努力,袁家村从一个昔日有名的穷村子变化为今天的富裕村、文明村和旅游明星村。走进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只见民俗文化一条街上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的传统建筑鳞次栉比,透过门窗向屋内看去,特色十足的手工作坊里,有现做现磨香油的、有传统手工艺制作卢记豆腐的、有加工酸奶的,甚至还有毛驴拉着磨盘磨鲜辣子面的……一幕幕传统工艺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爬山游大唐昭陵,韦贵妃,长乐公主地宫。来袁家村赏花,杏花,梨花,桃花,苹果花应接不暇。游览昭陵博物馆,你会更加爱这里。  地址:咸阳市礼泉县咸阳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2号  类型:民俗村采摘/农家乐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29-35970111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袁家村  礼泉县袁家村位于中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袁家村周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距袁家村一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唐肃宗建陵石刻,是关中地区帝王诸陵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石雕石刻群。袁家村现已形成以昭陵博物馆、唐肃宗建陵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的点、线、带、圈为一体…… 详细++

城关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关街道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