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永寿云集生态园 | 永寿云集生态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云集生态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甘井镇,距西安市110公里,距永寿县城20公里,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园内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拥有充足的富氧资源,先后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陕西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殊荣。 园区有蓝溪书院、观音庙、蓝溪博物馆、共生园、霁虹桥、云门驿栈、云天湖、云集酒庄、云溪湖、云龙塔、樱花谷、云集食街、云集野战营(包括真人CS和拓展训练)、高空滑索、赛马场、云影垂钓、采摘大棚、乐农公社、苗木示范基地等项目,其中明清式蓝溪书院集餐饮、会议、住宿、娱乐为一体。 云集生态园于2011年8月18日盛大开园。目前云集生态园的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日:8:30-18:00。 云集生态园位于“秦陇咽喉、彬宁锁月”的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甘井镇,占地13000亩,投资3.6亿,距西安市110公里,距永寿县城20公里,交通方面、地理位置优越。园内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拥有充足的富氧资源,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 云集生态园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与人文地理资源,按照“现代农业体验”、“智慧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生态休闲服务”、“历史文化展示”等不同功能区域,持续打造以现代农业产业化为主导,以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为展翼的新型农业生态园区。园区先后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陕西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殊荣。 门票价格: 旺季:10淡季:10 咨询电话: 029-37860665 邮编: 713400 景区地址: 永寿县甘井镇 |
黄土地窑洞生态度假庄园 | 黄土地窑洞生态度假庄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黄土地窑洞生态度假庄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域内,距乾陵14公里,福银高速及312国道直径圆区。项目总占地二万亩,一期开发4300亩。以西北地区独有的黄土高原峡谷沟壑地貌为背景,结合保护完整的百年下沉式古窑洞,以特有的“住”文化为特色的极地生态度假庄园。 黄土高原海拔1000米,峡谷沟壑,山塬伟岸,远望高塬山孪叠嶂,土柱漏斗,斧刀直壁,褶皱丰富,沟谷险峻、游人可达顶峰,一揽群塬。 峡谷探险:以等驾坡存在于1.35亿年前的白垩系时代原始地貌为载体,构造褶皱,断裂横层,塬壁峭立,植被葱郁,峡谷沟壑,弯曲通幽,两壁山塬造型各异,险情妙趣横生。 夕阳西下,映照金色黄土大地,人们吟唱着“太阳颂”,迷人晚霞,翩翩起舞……让游人真正体会大自然恩惠和山风野色之秀美,花果悠悠飘香,心旷神怡,沁人心肺,领略黄土高原特有魅力,更蕴含着深厚的黄土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博大精深。 天井窑院:世界最大窑洞群落,被称为“人类居住始祖活化石”的等驾坡村落保留下来的百年凹穴式古窑洞,在这里可观赏到村民现时生活的动人场景,体验黄土地农家生活的乐趣。 窑洞建筑体系符合了社会发展主动适应自然发展规律这个前提。本案创造出更适于现代人居住的新型地下建筑,伴随着人类对节约土地、降低能耗、保持生态平衡、寻求可持续发展聚居环境认识的提高,人类必然转向亲和自然的绿色生态建筑,创造“天人合一、物我相应、与大地谐和共生”的美好家园。 |
永寿云寂寺 | 永寿云寂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云寂寺位于永寿县甘井乡驻地西南4.2公里处杜家硙村西,历史上曾经是全国名刹之一。其寺甚古,未知建于何年,重修于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永征原稿》),规模宏伟,曾以高僧碧峰禅师闻名遐迩。 原建庙早已折除净尽,现仅存铁钟一口,仍悬子钟楼内。钟铸于金大定十九年(公元 1179),高2.05米,口径1.8米,重12000余斤,铁质,伏螭钮,庄严雍容,铸造精致,文字花纹,波碟分明。肩部旋铸佛像一尊和吉祥铭文,并铸镌着当时的县名和数十处村名,为考证地名、建制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佐证。金大定四——十九年(1164一1179),正是南宋孝宗隆兴、淳熙、西辽承天后崇福、末主天禧三国并存年间。《永征原稿》关于重修云寂寺年月的记载及寺内铁钟铸钟年号的署金,说明永寿当时已并入金的版图,不再是宋的臣民,这是历史铁证。云寂寺因有佛门一代高僧释宝金,该寺历史上也声誉极高,名噪一时。 释宝金,元末明初永寿县甘井人,法号碧峰禅师,又号寂照园明大禅师、汝照禅师。童年出家,住云寂寺,涌经修道,后游五台山,善施摩伽陁斛法,终于成为一代国师,在当地留下了种种神奇传说。 元代至正八——十年(1348—1350),顺帝遗使召释宝金至燕都(北京),与天竺 (印度)高僧指空斗法,赐以锦纹伽黎衣。继召于延春阁,特赐寂照园明大禅师,诏主海印禅寺。“名香法衣之赐,殆无虚日,自丞相而下,以至武弁悍将,无不以为依归……” 明洪武三年——五年(1370—1372),朱元璋召至南京,问佛法,诏主三天界寺。设普渡佛会子钟山,易服亲行献佛之礼,会于崇禧寺,敕禅师诵经现法,赐以玉环锦袈裟法衣。禅师逝,教徒“奉龛茶毗于聚宝山,倾城出送。香币积如丘陵,或恐不得与执侼之列,露宿以候之……”其威望可知。赐汝照禅师,诏翰林学士宋濂“为之铭”。 朱元璋军师宋濂所撰《云寂寺汝照禅师舍利塔碑)已失,碑全文载《永寿县·郑志》,未有失阙,向称名碑。碑文详尽地记述了云寂寺汝照禅师的生平,以及最终成为佛门国师的事迹。 景区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甘井乡西南五星村杜家硙 乘车线路:永寿县城内乘开往甘井的班车,到甘井在乘当地小巴至五星村杜家硙下可达。 |
古豹榆木树 | 古豹榆木树 |
武陵寺塔 | 武陵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陵寺塔位于咸阳城西北90公里处永寿县旧址原武陵寺内。 旧县志载,该塔为后魏平阳王熙所建,约在北魏天兴年间(398-404年)距今1500多年,据清嘉庆元年(1796年)《永寿县志蒋志余》记载,该塔由于关中地震曾于明泰昌元年(1620年)修葺一次,民国十九年(1930年)陕西再次大地震,塔顶震毁,塔身向东北倾斜。1983年,省文物主管部门拨款维修,清理出塔门,建成四方塔院,并建古建房三间,供看管人员使用。拆除塔顶残砖时发现宋神宗“熙宁重宝”铜钱一枚,同时发现书有“大观元年五月重”字砖一块,认定该塔为北宋塔。塔周围曾有残砖断瓦,石佛像出土,塔下有清道光年间重修武陵寺石碑一通。 武陵寺塔身高27.5米,直径6米,周长21米,七层八楼,第砖质木式结构。重檐楼阁式,层层有斗拱飞檐,角有风玲,楼门有圆有方,外有平座栏杆,所雕图案各异。塔身内为两米见方天井,木质楼梯旋绕直达塔顶。隔层拱门相对,出拱门凭栏可以俯瞰四面山色。 2006年武陵寺塔作为宋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长孙无忌墓 | 长孙无忌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长孙无忌墓 长孙无忌墓位于永寿县渠子乡永寿坊村北约半公里处。1986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竖立署名永寿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标志碑一块,建立了文物保护组织和科学记录档案。 长孙无忌字辅机,唐初人,祖籍河南洛阳,世代为官,幼好学,博文史,性通悟,有筹略,太宗文德皇后即其妹也。无忌与太宗友善,玄武门之变中,先发诛建成、元吉等,天下初平。贞观元年由吏部尚书进封齐国公,十七年画无忌等二十四功臣像于凌烟阁。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犹豫不决,经无忌、房玄令等周旋晋王乃立,加授无忌为太子太师,太宗病危,封无忌、褚遂良二人为辅政大臣。李治继位后,欲立武昭仪为皇后,无忌屡言不可,高宗偏听许敬宗诬陷,逐去其舅父长孙无忌的官爵,流放黔州,后令自缢,籍没其家,天下至今哀之。 永寿坊村民皆姓长孙,自称无忌是其先祖,成立有文保小组,设有文保员。已划定五亩土地保护其墓,加高封土,植树绿化,墓地围墙及看护房正在筹建中。 长孙无忌 (594~659) 中国唐代宰相。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其祖出自鲜卑拓跋部贵族。父长孙晟,隋时名将;妹为太宗皇后。无忌善于谋划,从小就和李世民亲善,太原起兵后,常从世民征伐,参与机密。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是策划和组织者之一。贞观年间,历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封赵国公,与房玄龄等同为宰相。贞观十七年(643)太宗废太子李承乾,无忌以母舅和元勋的地位…… 详细++ 长孙无忌 (594~659) 中国唐代宰相。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其祖出自鲜卑拓跋部贵族。父长孙晟,隋时名将;妹为太宗皇后。无忌善于谋划,从小就和李世民亲善,太原起兵后,常从世民征伐,参与机密。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他是策划和组织者之一。贞观年间,历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封赵国公,与房玄龄等同为宰相。贞观十七年(643)太宗废太子李承乾,无忌以母舅和元勋的地位…… 详细++ |
黄土地绿色生态风情园 | 黄土地绿色生态风情园 黄土绿色生态度假庄园位于县城北3公里处,园内有千年永寿神泉,300余亩的泉水湖面,百年古柿子树,白垩纪峡谷沟壑以及供游人采摘的万亩果园。庄园以特有的千年地凹式窑洞居住形式为特色,是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史物考、综艺博览、绿色农业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绿色生态园。 |
槐树林风情度假山庄 | 槐树林风情度假山庄 |
颐和槐树林生态森林公园 | 槐树林生态森林公园位于陕西永寿县城北15公里处,处在乾陵与彬县大佛寺中间,距西安116公里,312国道穿梭而过,交通方便。旅游区内有10万余亩槐树林,每当槐花盛开时节,漫野飘香,姹紫嫣红。现有占地3万余亩的翠屏山森林公园,林木繁茂,动植物种类丰富,水体面积200多亩。 |
安金藏墓 | 安金藏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安金藏墓位于永寿县监军镇永安村。该墓竖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所书“唐代国公安金藏墓”碑石一通。1986年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竖立署名永寿县人民政府文物保护标志碑一块,并对该墓藏划定了保护范围,建立了保护组织和科学记录档案。 安金藏唐京兆人,初为太常工人。则天称制,睿宗号为皇嗣,少府监装匪躬,内待范云仙以私谒皇嗣腰斩,太子被软禁。唯有安金藏等工人能在左右,有人在武则天跟前诬告皇嗣潜有异谋者,乃令酷吏来俊臣刑讯逼供,左右不胜楚毒,皆欲自诬,唯有安金藏慷慨陈辞:“若不信金藏之言,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即引佩刀自剖其胸,五藏迸出,流血遍地,气绝而扑。则天闻之,遣医人却纳五藏,以桑白皮为线缝合,敷之以药,经宿金藏更生,睿宗由是免难。玄宗即位,追思金藏忠烈,擢拜金藏为右骁卫将军,下制褒美,令史官编次其事,开元二十年,又特封为代国公,后以寿终,赐兵部尚书。 该村村民皆安姓,自称金藏后裔,旧有祠堂,毁于战乱,墓周围曾出土唐代彩陶器物及琉璃瓦等文物。 该村已成立文保组织,设有文保员。1992年村里加高墓冢封土,植树绿化,并对该文保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咸阳乾陵博物馆 | 咸阳乾陵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泔河环其东,漠水绕其西,乾陵玄宫即位于北峰之上。梁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历史沿革 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武则天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乾陵的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后乾陵工程继续进行。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5月,中宗李显下令将武则-入。此前一年,唐中宗还赦免了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因为政治问题而被破孩致死的皇族,并且将他们重新厚葬,其中包括永泰公主李仙蕙、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三人。除此之外,神龙二年(706年),还加建了许王李素节、泽王李上金、义阳公主李下玉等陪葬墓。《唐会要》记载,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乾陵修葺时曾造屋378间。唐朝末年发生黄巢之乱,黄巢动用40万大军打算盗掘乾陵,但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找到墓道口,只好悻然作罢,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五代时,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组织军队发掘所有唐朝皇陵,“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乾陵因建筑牢固而得以幸免。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盗掘古墓成风。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0炸了许多处地方,却没能找到墓道口。 1958年,当地几个农民放炮炸石,无意间炸出墓道口。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经初步发掘确认被炸处是地宫墓道,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5月12日,墓道砌石全部披露。挖掘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相同。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乾陵发掘计划》作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之后,国务院又再发通知要求“全国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发掘就此停止。由于乾陵墓道完整,且尚未发现新的盗洞,许多专家认为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未被盗掘的陵墓。 陵墓格局 主陵 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唐初,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文献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经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 地宫 根据西安文保中心有关专家对乾陵地宫的探测,结合已发掘的乾陵陪葬墓和有关文献,专家推测乾陵墓室是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或有耳室。中室置棺床,以放置皇帝的“梓宫”即棺椁,“梓宫”的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以珍宝覆盖,其上加“七星板”,板上置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等“六玉”。地宫的后室设石床,其上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神座,周围放置玉质的“宝绶”、“谥册”和“哀册”。另外在过洞两侧的耳室和甬道石门的前后,放置有大量珍贵的随葬明器。 文物遗存 述圣纪碑 述圣纪碑位于司马道西侧,与无字碑相对,是武则天亲撰、其子唐中宗李显书丹,是为唐高宗-的-德碑,北距西阙8.65米。述圣纪碑记述高宗文治武功,开帝王陵前立功德碑之先例。在乾陵之前,帝王的陵墓不树碑,墓内也不放墓志铭,乾陵突破了这一惯例,因此述圣纪碑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述圣纪碑为方形,高7.53米,每边宽1.86米,重约89.6吨。碑顶为庑殿式建筑,檐角刻有4个护法力士。檐雕斗拱中间为五节碑身,由五块完整的青石榫卯相接而成。下为碑座,亦用榫卯相接。碑座刻有獬豸和海石榴纹。全碑由顶、身、座七部分构成,碑首象征太阳,碑座象征月亮,中间五节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日、月、金、木、水、火、土”这七个部分所组成,所以,述圣纪碑又有“七节碑”之称。七节取“七曜”之意,故立七节碑也就是寓意高宗皇帝的文治武功如日、月、星、辰一样普照天下,光照千秋。述圣纪碑全文镌刻在碑的正阳面,碑身五节除第一块和四块无字外,其余三块的正面及东西两侧均刻有字。碑文为骈体,共计46行,5600余字,皆楷书。由于千年风雨侵蚀,加之人为破坏,现仅存文字1600余字。据资料记载碑文刻好后,每个字的凹槽处都填有金屑,远远望去金光闪闪,故又称“金子碑”。初建有碑亭,碑亭建筑基址呈方形,南北18.80米,东西18.85米,现碑亭早已不存。 无字碑 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耸立着闻名于世的无字碑,通身取材于一块完整的巨石,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98.8吨,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线刻而成腾空飞舞的巨龙,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或称狮马相斗图),长2.14米,宽0.66米。其马屈蹄俯首,雄狮则昂首怒目。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 无字碑北靠东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巍峨壮观,雕刻精美,为历代群碑之冠。 宋金以后,开始有游人题字于碑,使无字碑成为有字碑。再历元、明、清各代,碑上逐渐镌刻了许多文字,不仅在内容上自然形成了评价武则天的“碑文”,而且在书法上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或许这正符合了武则天当初立碑的本意。其中1135年《大金皇弟都统经略郎君行记》保存比较完整,以女真文字刻写,旁边有汉字译文。女真文字现已绝迹,因此,碑上的文字成为研究女真文字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陪葬墓 乾陵陪葬墓共计17座。计有太子墓二(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王墓三(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彬王李守礼),公主墓四(义阳公主、新都公主、安兴公主、永泰公主),大臣墓(王及善、薛元超、杨再思、刘审礼、豆卢钦望、刘仁轨、李谨行、高侃、苏定方、薛仁贵)。 1960—1971年已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燕国公李谨行等5座陪葬墓,出土珍贵文物4300多件。其中有100多幅绚烂多彩的墓室壁画,堪称中国古代瑰丽奇绝的艺术画廊,《马球图》、《客使图》、《观鸟捕蝉图》、《出猎图》、《仪仗图》等壁画,不仅对研究唐代绘画,而且对研究唐代建筑、服饰、风俗习惯、体育活动、宫廷生活、外事往来等具有重要价值。 石雕石刻 从梁山南二峰的天然双阙起,往北依次对称排列。端立首位的是1对高达8米有余的八棱柱石华表,这是帝王陵墓的标志,其造型昭示着生命长存的理念和古代先民对人类生殖行为的崇拜。接着是一对昂首挺胸、浑圆壮观的石刻翼马,马身两翼雕以卷云纹,似有腾飞之势。翼马之北是1对优美的高浮雕鸵鸟,是唐王朝同西域人民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象征。紧接鸵鸟的是5对配有驭手的石仗马和10对高4米左右的石翁仲(或称直阁将军)。陵园内城的四门之外,还蹲踞着4对8尊高大雄伟的石狮,以朱雀门外的最为雄伟。这对石狮昂首挺胸,巨头披鬃,瞋目阔口,两足前伸,身躯后蹲,凛然挺拔如泰山。置石狮于陵前,增加了陵园的神圣和威严气势。 乾陵引人注目之处,还有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的两组石人群像。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这些石人是当时唐王朝属下的少数民族官员和邻国王子、使节,唐高宗入葬时前往参加葬礼,武则天为炫扬大唐威势,将他们雕像立于陵前。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国别、官职和姓名,今字迹可辨认者有“木俱罕国王斯陀勒”、“盛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持羯达犍”、“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 这些石人残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宾王像”,也称“六十一蕃臣像”。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也有翻领紫袖。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但这些石像都没有脑袋。 考古学家对此进行了分析,发现可能是自然灾害给这些石像带来了灾难。通过大量资料证明,在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震级高达8—11级。由于地震发生在子夜,所以致使80多万人死于这场地震中。而乾陵距华县只有100多公里,同样属于震中地带,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据专家们推断,这场地震才是造成这61座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石像的材质不是很结实,石料中有一些石瑕,所以石像受损的时候,头部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研究人员推断,这61尊石像很有可能是一部分毁于那场大地震中,还有一部分是毁于明末清初的战争中。 门票价格: 旺季:122淡季:82 咨询电话: 029-35510222 邮编: 713300 景区地址: 乾县312国道旁西侧 李治 (628~683) (628~683) 唐朝第三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 (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次年(650) 改元永徽。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 详细++ 武则天 (624~705)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 武则天,是一个颇具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名人。她是唐王朝开国功勋武士镬之次女,千古名帝唐太宗之嫔妾,高宗李治之皇后…… 详细++ 李治 (628~683) (628~683) 唐朝第三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字为善。贞观五年 (631)封晋王。七年,遥授并州都督。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十七年,承乾谋杀泰未遂。事发,太宗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去世,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时年二十二岁。次年(650) 改元永徽。起初四五年间由顾命大臣长孙…… 详细++ 武则天 (624~705)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 武则天,是一个颇具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名人。她是唐王朝开国功勋武士镬之次女,千古名帝唐太宗之嫔妾,高宗李治之皇后…… 详细++ 武则天 (624~705)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当空”(有另一种写法,瞾,取其“双目当空”之意)。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她的国号为周,不是唐。 武则天,是一个颇具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名人。她是唐王朝开国功勋武士镬之次女,千古名帝唐太宗之嫔妾,高宗李治之皇后…… 详细++ |
汉武帝茂陵 | 汉武帝茂陵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41年)武帝刘彻在此建寿陵,公元前87年武帝死后葬于此。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很有才略的封建帝王,他在位时,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他采用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抗击匈奴的宏伟战略,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同时,在经济上实行煮盐、冶铁、运输和贸易的官营制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开展对外贸易;在军事上抗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的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格局,从而使汉帝国以统一、繁荣、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茂陵建筑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相传武帝的金镂玉衣、玉箱、玉杖等一并埋在墓中。当时在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而且在茂陵东南营建了茂陵县城,许多文武大臣、名门豪富迁居于此,人口达277000多人。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禅等人的墓葬。它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咸阳原共葬有西汉11个皇帝中的9个,陵墓自西向东依次排列,长近百里,气势宏伟。 汉茂陵详解 金人赵秉文有诗云:“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其诗道出了咸阳原上的历史场景。穿越时空距离,透过这些陈列着的苍凉陵冢,人们似乎看到咸阳原的荣辱兴衰,听到古陵主人战马的嘶鸣声,读到咸阳古陵文化的精彩篇章。 秦岭北麓的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北夹于秦岭山地和北山山脉之间,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自西而东的渭河,流贯条形的关中平原,故亦称渭河平原。古代这一带属秦国,长约七八百里,所以又有“八百里秦川”之称。西周、秦、汉时代,关中是全国最富饶之地,其财富占全国十分之六。古都西安即坐落于这片平原中部的渭河南岸。沣河、沪河、灞河等八条河流,从秦岭北麓蜿蜒而来,形成“八水绕长安”的景象。属于秦岭山脉的华山、骊山、终南山等巍峨高峻的山峰,罗列市区之南,重峦叠嶂,云蒸霞蔚,构成了美丽的山水风光。 位于关中腹地、泾(河)渭(河)之交的咸阳,是西汉皇陵的主要集结地。西汉王朝,凡214年,历经11位皇帝,建陵园11座,有9座位于咸阳原上,其中最为显贵的有五陵,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这五陵当时均建有陵邑管理,故将其称为“五陵原”。古诗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五陵裘马自轻肥”的记述,即指当年居住在这些陵邑(县)中的纨绔子弟斗鸡走马、为非作歹的事情。 在西汉的11座帝陵中,最大的当数汉武帝茂陵,在中国历史上,如此规模浩大的皇帝陵,只有秦始皇的骊山墓方能与之相比。 茂陵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原上,南位乡的东南部,西距兴平市12公里,东距咸阳市15公里。其北面远依九骏山,南面遥屏终南山。东西为横亘百里的“五陵原”。此地原属汉时槐里县之茂乡,故称“茂陵”。它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据《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丈,惟茂陵高14丈,方140丈。”上述与今测量数字基本相符。总占地面积计为56878.25平方米,封土体积848592.92立方米。陵园四周呈方形,平顶,上小下大,形如覆斗,显得庄严稳重。 公元前139年,茂陵开始营建,至公元前87年竣工,历时53年。《晋书·索绋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山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也就是说,汉武帝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建陵时曾从各地征调建筑工匠、艺术大师3000余人,工程规模之浩大,令人瞠目结舌。 汉武帝的梓宫,是五棺二椁。五层棺木,置于墓室后部椁室正中的棺床上。墓室的后半部是一椁室,它有两层,内层以扁平立木叠成“门”形。南面是缺口,外层是黄肠题凑。五棺所用木料,是楸、梓和楠木,三种木料,质地坚细,均耐潮湿,防腐性强。梓宫的四周,设有四道羡门,并设有便房和黄肠题凑的建筑,便房的作用和目的,是“藏中便坐也”。《汉书·霍光传》曰:“便坐,谓非正寝,在于旁侧可以延宾者也。”简单地说,便房是模仿活人居住和宴飨之所,将其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与死者一起殉葬于墓中,以便在幽冥中享用。“黄肠题凑”是“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料皆内向,故曰题凑。”汉武帝死后,所作的黄肠题凑,表面打磨十分光滑,颇费人工,要由长90厘米,高宽各10厘米的黄肠木15880根,堆叠而成。 公元前87年,汉武帝死后,入殡未央宫前殿。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梓宫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弯凤鱼麟之像,世谓为蛟龙玉匣。”汉武帝身高体胖,其所穿玉衣形体很大,全长1.88米,以大小玉片约2498片组成,共用金丝重约1100克。 茂陵的地宫内充满了大量的稀世珍宝。《汉书·贡禹传》云:“武帝弃天下,霍光专事,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钱鳖牛马虎豹生禽,凡为九十物,尽瘗藏之。”《新唐书·虞世南传》也载道:“武帝历年长久,比葬,陵中不复容物。”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因为汉武帝在位年久,又处在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所以随葬品很多,除190多种随葬品外,连活的牛马、虎豹、鱼鳖、飞禽等,也一并从葬。另据记载,康渠国国王赠送汉武帝的玉箱、玉杖,以及汉武帝生前阅读的30卷杂经,盛在一个金箱内,也一并埋入陵墓之中。 茂陵大事记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征募工匠、徭役数万人,在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市)茂乡,开始修建茂陵。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葬茂陵东侧1公里处,墓像祁连山。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将军长平侯卫青病逝,葬茂陵东,墓像庐山,与霍去病墓并列。 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二月,武帝巡游,病逝于周至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逝后18日,葬于茂陵。 汉昭帝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茂陵被盗掘。4年后,有人在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买得墓中所葬玉箱、玉杖二物。 汉宣帝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茂陵复建置茂陵县,徙天下富豪6万余户居住此地。 汉宣帝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茂陵被盗掘。后河东功曹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崖石中得武帝地宫所藏杂经30卷,盛以金箱。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5年),赤眉军退走长安,西行途中盗掘茂陵。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遣吕布盗掘茂陵。 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派兵盗掘茂陵。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地方官吏在霍去病墓前竖石碑一座,保存至今。 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孟秋,陕西巡抚毕沅为茂陵和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等墓前各竖石碑一通。今霍光墓碑已损,其余完好。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六月,关中东府渭南、华县、大荔回民起义,进逼兴平,本县回民群起策应。28日,战事延至茂陵一带,团练头领边献壁率众团丁为占据有利地形,抢登茂陵,因陵上无工事作掩护,回民以-轰击,攻势凶猛,经半日激战,团练死伤400余人。 民国二十年(1931年)西京筹备委员会负责人张继,在霍去病墓北设立茂陵小学,于校内设立“茂陵办事处”,胡际平为主任,负责管理文物,并在墓南面两侧,修建两座瓦房,将9件石刻移至室内。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26日,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在东京出版的《东方学报》第三册特刊发表《关于西汉的墓饰石刻——霍去病墓的石刻》的研究论文。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21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由张学良、杨虎城等陪同,游览茂陵。 1956年,茂陵文管所成立。所址位于茂陵东侧1公里处霍去病墓前。仅有3间瓦房,16件大型石刻。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茂陵、霍去病墓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1月11日,兴平市豆马村村民赵振秀在村北土壕起土时,发现西汉珍贵文物铜犀尊,积极交献国家。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5月,茂陵文管所陈列室(即两间旧瓦房)整修完毕,16件西汉大型石刻开放展出。 1967年,6月上旬,一伙“0”中的武斗人员抢占霍去病墓作为据点,并扬言“破四旧”,企图砸烂文物,茂陵文管所工作人员坚持说理斗争,保护了文物。 为保护文物安全,文管所在当地群众帮助下,挖深9米,三处面积均为15平方米的地窖,并在石刻周围用土丕砌墙,墙内充填黄土,以保护大型石刻免遭毁坏。 1976年,7月,国家文物局在茂陵文管所召开全国文物保护工作现场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沈竹作重要讲话,茂陵文管所所长介绍“茂陵文管所依靠群众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经验。 1977年,由国家投资,对茂陵文管所进行了整修、扩建。盖起具有汉代建筑风格的文物陈列室一座,长30米,宽10.5米,面积315平方为。 1979年12月,茂陵文管所升格为茂陵博物馆。 1980年,茂陵博物馆自筹资金45000元,修建第二座仿汉建筑风格的文物陈列室。 3月,法国考古学家密特朗参观茂陵博物馆,并将其父1914年拍摄的霍去病墓及墓前石刻照片2幅转交茂陵博物馆收藏。 5月1日下午,兴平市西吴乡豆马村群众在茂陵三号无名冢南60米处平整土地时,发现汉从葬坑一座,茂陵博物馆对该从葬坑进行发掘清理,共发掘出文物236件,其中有国宝级文物两件(鎏金马、竹节熏炉),一级文物37件。 同年,在茂陵博物馆附近16个村及厂矿、机关、学校,先后建立文物保护小组55个,发展文物通讯员269人,形成了一个以茂陵陵区为重点的文物保护网络。 1989年2月19日,武帝陵派出所成立,主要负责茂陵田野文物安全和周围自然村的治安工作。 2月,霍去病墓东西两侧石刻长廊建成。3月1日起,搬迁16件大型石刻艺术品,15日全部就位。 2月8日,茂陵博物馆珍贵文物展览正式对外开放。 4月5日,新修茂陵博物馆至汉武帝陵旅游复线路竣工。 1992年10月,茂陵博物馆仿制品青铜错金犀牛尊,荣获国家旅游局、轻工业部、商业部、纺织工业部及中国旅游购物节组委会联合颁发中国旅游购物旅游商品“天马金奖”。 门票价格: 旺季:80淡季:60 咨询电话: 029-38456140 邮编: 713100 景区地址: 兴平市西吴镇道常村 刘彻 (前156~前87)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 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详细++ 刘彻 (前156~前87)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 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 详细++ |
汉景帝阳陵 | 汉景帝阳陵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公元前一百八十八年--前一百四十一年)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陵墓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 经过多年来的考古工作发现,阳陵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东西长近6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座西面东,居于陵园的中部偏西;后陵、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一号建筑基址等距分布于帝陵四角;嫔妃陪葬墓区和罗经石遗址位于帝陵南北两侧,左右对称;刑徒墓地及三处建筑遗址在帝陵西侧,南北一字排列;陪葬墓园棋盘状分布于帝陵东侧的司马道两侧;阳陵邑则设置在陵园的东端。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四角拱卫,南北对称,东西相连,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显示了唯我独尊的皇家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在陵园四周的丛葬坑中先后发现了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有堆放粮食的仓库,还有牛、羊、猪、狗、鸡等陶质动物及成组的陶、铁、铜质生活用具,全面展现了汉代的军旅场景。其0土的彩绘陶俑人物造型准确,表情丰富,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出土的断臂汉裸俑,堪称“东方维纳斯”和“东方大卫”,显示了汉代高超绝伦的雕塑艺术水平。 汉景帝刘启陵墓,位于咸阳市秦都区张家湾机场汽车专用公路西侧。陵墓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55.4米,高31.6米,呈覆斗型。1990年5月,汉陵考古队在阳陵南区发现一组14行共24个俑坑的丛葬设施。现已清理的第6和第8号两坑,虽均遭盗扰,仍出土彩俑彩陶400余件,铜铁兵器、农工工具、衣饰及货币千余件。另从17号坑发掘出土木车数乘和一批随车陶兵陶俑。出土陶俑均为男性裸体,除发、须、眉、眼涂黑外,通体为橙红色彩绘。 据测算,阳陵的陶俑总数可达数万个。伴随出土文物以金属器物为主,有铜簇、弩机、带钩、马衔、“半两钱”、铁矛、戟、剑,还有陶井、灶等。 陕西咸阳 刘启 (前188~前141)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漪(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陵。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 详细++ 刘启 (前188~前141) 刘启是汉文帝刘恒长子,母亲窦漪(窦太后),汉惠帝七年(前188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崩于景帝后三年(前141年),终年48岁,谥号“孝景皇帝”。安葬于阳陵。按周代的《谥法解》,“景”是美谥:“由义而济(获得成功)曰…… 详细++ |
石门山森林公园 | 石门山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石门山森林公园的林木种类繁多,有典型的天然次生林和林相整齐的人工林。奇花异草,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堪称黄土高原上的“植物王国’’。其分布错落有致,交相辉映。 森林中满目清翠,郁郁葱葱。高大的乔木摩云翳日,低矮的花草争妍斗奇。树木枝叶繁茂,鲜花艳丽夺目。这里既有原始的自然风貌,又显示出人工花园的神韵。春天,万木争荣,嫩枝点翠。榆叶梅、连翘花红黄相映;山桃、杏花风姿绰约,“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丁香、蔷薇姹紫嫣红,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机。盛夏芳草萋萋,绿菌铺地;头顶浓荫蔽日,脚踩青苔腐枝,抬头不见太阳,回首不见来人“叶叶青青欲滴,枝枝楚楚生凉"。“日中不用摇纨扇,伏里可曾试葛衣’’?到了众山绘秋容的时候,森林中满山遍野如火如荼, 松柏苍绿浓重,野菊争奇斗艳,野果挂满枝头。林下各种灌木一片片,一丛丛,都悄然换上新装,当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时,整个山岭红橙黄绿,色彩斑斓,宛如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冬天,北国冰封,雪花飞扬,满目皆白,凝在岩石、树枝、枯草上的积雪犹如梨花满枝,玉树琼花,石雕蜡塑一般,使得莽莽丛林银装素裹,好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茂密的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这里不但植物品种繁多,而且吸引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大型哺乳动物’有豹、野猪、獾、黄羊、狐狸、狍、林麝等,小型动物有野兔、野猫、松鼠,另外还有鹰、灰鹤、锦鸡、斑鸠、鸳鸯等,种类繁多,数量较大。其中豹、灰鹤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锦鸡、鸳鸯、水獭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门票价格 旺季:30淡季:0 交通 自驾:顺着104国道一直往北走,快到泰安交界处时,有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石门山森林公园由此向东,然后就向东直行即到 村 开放时间 8:00-19:00 景点位置 山东省曲阜市石门山镇 |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 |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陕西张裕瑞那城堡酒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咸阳市渭城区渭城镇,由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成,占地1100亩酒庄,可年产高档葡萄酒3000吨。酒庄采用意大利托斯卡纳式的建筑风格,将建成一个集优质葡萄种植、高端葡萄酒生产销售、葡萄酒文化展示和旅游休闲“四位一体”的国际一流葡萄酒酒庄。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是西咸阳新区秦汉新城先期实施的都市农业项目之一,酒庄的规划布局、功能定位与西咸新区的规划和要求高度适应。酒庄的整体设计中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葡萄园,可以为游客提供自然的现代田园风光和观赏游览,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最大程度地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 酒庄使城堡主楼与大自然有机结合,将奶白的象牙般的白垩石、红色陶土屋瓦、明黄色的墙面涂层、广袤的葡萄园、跳跃的喷泉、精致的壁饰、亮黑色的铁艺、和闪烁着红宝石光泽的瑞那干红各种颜色调和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馨、悠闲、典雅、浪漫的田园风光。精美的雕塑以及温暖的色调,营造出迷人的充满艺术气质的氛围,散发着着浓浓意大利托斯卡纳的味道。让你不出国门就能领略纯正、独特的欧式风情,感受沉浸在葡萄酒文化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酒庄整体布局上分为酿酒葡萄种植园、鲜食葡萄采摘园、葡萄酒生产区、地下大酒窖、葡萄酒文化博物馆、个性化体验中心、餐饮、住宿等多个旅游项目。 酒庄创造了三项亚洲第一:亚洲最大酒窑葡萄酒庄、亚洲第一家温泉葡萄酒庄和亚洲第一家葡萄酒SPA会所。 酒窖面积15800平方米,最大可容纳15000个储酒橡木桶,拥有世界各国不同产区、不同厂家、不同纹理、不同烘烤程度的20余种橡木桶。 门票价格: 旺季:120淡季:120 咨询电话: 029-32085888 邮编: 712000 景区地址: 渭城区渭城镇坡刘村 |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 |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占地1300亩,划分为智能温室展示区、日光温室展示区、露地展示区三个功能区。园区以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及信息技术为核心,聚集国际国内掌握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的研发机构和企业,展示国际国内农业高新科技成果,示范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全力打造技术领先,人才聚集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种展示、技术示范、合作交流基地。 一、智能温室展示区 智能温室区已建成工厂化育苗馆、梦幻花卉馆、超级菜园、西部特色馆、无土栽培馆和现代农业创意馆等六个展室馆,总面积20736平方米。 1、工厂化育苗馆 本馆利用现代化的育苗设施和国内外最先进的现代育苗技术,以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展示种苗的标准化、规模化和设施化生产。分为推介区、基质展览区、台湾农特产品展区、播种室、催芽室、苗木盆栽栽培区和炼苗区七个功能区。 展馆采用从台湾引进的全自动化播种机播种,以及自行研发的有机介质,使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分季节进行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品种,一品红、仙客来、郁金香、蝴蝶兰、菊花、三色堇等花卉和西瓜、甜瓜等瓜类育苗。 2、梦幻花卉馆 梦幻花卉馆体现“奇、美、全”三个核心,以花为主题,创造一个供人参观、休闲、科普、娱乐及经营的现代花卉园艺展览馆。展馆分为彩廊迭翠区、花美术馆展示区、密封主题花卉区、鸟语国花林休憩区,整体以“一轴、一环”的布局形式,以彩虹长廊为主轴线,以温室内部主要游览线路为环线,将空间有机的融合。 该馆以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以各种特殊的形式和形态展示各种花卉,展示梦幻般花的海洋。采用的主要形式有水生栽培、立柱栽培、伞面栽培、墙面栽培、坡面栽培,展示的花卉包括观花植物、观叶植物、水生植物、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精品兰花、珍奇花卉、盆景和组合盆栽花卉、芳香植物等8大类200余个品种。 3、超级菜园 本馆以设施蔬菜新技术生产展示为手段,将设施蔬菜的工厂化生产模式以实景形式展示在游客面前,增强农业生产的现场性、科普性和示范性,让参观者体会高科技现代农业的魅力。 该馆采用立柱栽培、袋栽、盆栽、槽栽等不同栽培形式,集中展示生菜、黄瓜、西瓜、甜瓜、彩椒、番茄等6大类14个瓜果类蔬菜品种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4、无土栽培馆 本馆充分利用现代设施提供的环境控制条件,应用栽培技术的创新成果,展示适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的新、奇、特蔬菜新品种。 该馆应用的关键技术有槽式基质栽培、箱式基质栽培、高糖低段密植栽培、集雨型生态栽培、便携式盒装菜生产、新式墙体栽培、立柱栽培、高架式漂浮培、平式管道栽培、立式管道栽培、新型平式管道栽培、新型立式管道栽培、雾培、多层细叶栽培等。 整个馆融合园林景观的布局及造景手法,另外增添了休闲品茶的空间,将休闲、娱乐、参观、科普、品茶等多元素合为一体。 5、西部特色馆 本馆以西部特有品种展示为主题,通过现代栽培技术,展现古老人文智慧的传承与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本馆空间布局是将藏、滇、新、陕等西部特色区域为主要空间构成要素,以中国西部版图布局为基础,分为以展示青藏高原为主的西部特色中草药的雪域药源;以展示西南特色花卉品种为主的滇西映像;以展示戈壁沙漠节水农业工程、特色瓜果品种为主的西域慧都;以及以展示西部野生蔬菜、小杂粮特色作物为主的原野绿洲。 通过应用管道栽培、梯田、沙培、火山岩培、石砾栽培、雾培、潮汐式、立柱、墙体栽培、槽式基质栽培、水培等多种现代栽培方式,展示西部特有的中药材、食用花卉、芳香植物、木本蔬菜、野生蔬菜、西部特色瓜果等60余个品种。 6、现代农业创意馆 本馆是将农产品和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成为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赢利性、高附加值,智能化、特色化农产品。主要包括新式立体果菜叶菜栽培展示区、廊架管道栽培区、立柱栽培区、空中结薯展示、人工光种植太空舱展示区、未来绿色家园展示区、远缘嫁接技术展示区、售卖区、水生蔬菜种植区、休闲设施展示区等十个主题。 通过应用果菜、叶菜复合型雾培、管道栽培、立柱栽培、DFT水培、漂浮培、远缘嫁接技术、红薯空中结果技术、红薯换根技术、红薯多余营养截留技术、墙体栽培、人工光植物工厂栽培技术等多种栽培方式和技术,将蔬菜种植与观赏有机结合,展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二、日光温室展示区 该区主要展示适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不同类型日光温室以及最新材料、节水灌溉设备和设施。通过日光温室集中展示适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设施农业生产的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设施蔬菜最新品种、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该区主要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使其成为技术领先、人才聚集的国际化技术研发、示范和培训基地。 目前已建成国内最先进的日光温室23栋,主要进行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等设施蔬菜新品种引进、展示和示范。 三、露地展示区 露地展示区占地总面积800余亩,包括苹果、石榴等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小区、粮食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油料作物、药用作物、饲料与绿肥作物和蔬菜、花卉等植物新品种展示区。种质资源保存小区主要展示我国北方果树方面丰富的种质资源,展示形式以实物栽培展示为主,配0版说明,阐明科学意义,追溯科技内涵,挖掘文化底蕴;新品种展示小区主要展示作物栽培新品种,以品种比较,品种鉴定为手段,吸引全国的育种专家和种业企业入园参与,借此契机,每年召开若干次全国性作物、果树、蔬菜等方面的新品种观摩会和信息发布会。 今后,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将继续引进国内外最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以坚实的农业技术研发基础、完善的数据收集和科学的分析系统等优势,不断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选育出优秀的有竞争力的种子品种,帮助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