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海子山风景区 | 海子山风景区位于壤塘、阿坝、马尔康三县交界处,距县城80公里。 海子山,是有海子的山的意思。海子山不仅有海子,而且有35个。海子山不仅山美,而且水秀。 海子山海拔4760米,雄居于草原上空。它的主峰叫“尊玛”,“王后”的意思,据说是青海境内著名的阿尼玛卿山神的王后。她身着银色披风,骑1匹白色骏马,手捧如意宝,护佑一方生灵。 她的四周分布了35个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据说是阿尼玛卿山神送给“尊玛”王后的礼物。那些湖泊,有的身只影单,是王后独享的浴池;有的双双顾盼,是阿尼玛卿与王后洗鸳鸯澡的池盆;有的群海相连,“更嘎措苟”群海有9个湖,“措梦措赣”群海多达20余个湖,最少的“嘎乌措群海”也有3个湖。这些海子群落一处,据说是“尊玛”王后的主意。她觉得阿尼玛卿山神送的礼物不能自己一人独享,而应该稍稍集中一下,转献给朝山的香客们。因为用圣洁的湖水沐浴,可以治疗关节炎、风湿、皮肤病;有的湖水饮用后,可治疗内疾,如消化不良、胃病、肠炎等症。 该风景区外围是高山牧场,绿草茵茵,牛羊如织;景区内的海子山主峰白雪皑皑,巍峨雄伟;山腰和各个沟壑,布满森林和药用植物,里面鸟语花香,珍禽异兽生息繁衍;35个高山湖泊集中分布于海子山脚,如此布局,超呼人工精心布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令人惊叹不已。 这座因众多海子而得名的山风景如画,高山草甸、雪峰和海子并存,原始、粗犷、壮美。在目前众多景区开发过度的现状下,这里的原始成为她最吸引人目光的地方。 地理位置:海子山坐落在壤塘县上壤塘乡境内,距离县城75.3公里。 气候特点:冬季干燥寒冷,长冬无夏,春秋短促,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高原型气候。 联系方式:0837-2376222 官方网站:http://www.rangtang.gov.cn/(壤塘县政务网) 门票信息:无 景点介绍:风景区外围是高山牧场,绿草茵茵,牛羊如织;景区内的海子山主峰白雪皑皑,巍峨雄伟;山腰和各个沟壑,布满森林和药用植物,里面鸟语花香,珍禽异兽生息繁衍;35个高山湖泊集中分布于海子山脚,如此布局,超乎人工精心布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令人惊叹不已。 |
香拉东吉圣山风景区 | 香拉东吉圣山风景区距县城29公里。这是一座未曾被人碰触的山,因为它是《格萨尔王传》中的神山之一,神圣不可侵犯。 该风景区方圆30平方公里,“香拉东吉”圣山形如“众”字,巍峨壮丽,传说它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周围有88座雪山烘托着,传说它们是圣山的侍从。每当到了猴年,各路神仙都要如期到圣山赴会欢宴,因此只要届时转山,就会积累无量的功德。 香拉东吉圣山的美景由奇山异水怪石珍木所构成。论山,有嘎茸吾姆七姊妹(七座秀丽俊拔的山),传说她们是圣山的7位公主;有圣山终年积雪银光闪耀的主峰;有88座形态各异瑞霭缭绕的群山。论水,有面积大约667平方米,被称为聚宝盆的索郎吉庆海;有面积约467平方米、色呈墨黑的措郎玛海、有色如绿松石的杂日玉措海;有色如红铜的玛娜措海;有天鹅飞翔的天鹅海、有能传出恰似诵经声的神秘海子——米拉日巴神海;有一双传说是仙人专门饮用的仙人海;有白如鲜奶的俄玛措海。论怪石,有象在山梁上疾行的千万只白色羊群;有格萨尔王妃珠牡的酥油桶、天然观音菩萨、大象鼻(鼻孔可供游人侧身爬行)、犀牛,自显六字真言、大师毗若遮那在石上留下的禅仗印,以及由山石天然形成的地狱世界。论珍木,该风景区全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里面生长着珍贵的铁杉、云杉、冷杉、松树、柏树,各种高山杜鹃等植物。 香拉东吉圣山虽然拥有这么多的奇山异水怪石珍木,但与它所拥有的野生动物资源相比,就逊色多了。 这里栖息着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成群结队的有岩羊、狍、原羚、草鹿、麂子、黑鹿、野驴、马鹿、麝、黑熊、棕熊、猕猴、野猪、狐狸、金钱豹、雪豹、猞猁、兔、水獭、狼、豺狗、旱獭、兰马鸡、白马鸡、喜鹊、杜鹃鸟、藏雪鸡、猫头鹰、天鹅、黄鸭等。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应有尽有。由于该景区被当地藏民奉为圣山,严禁捕猎,因此使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和生息繁衍。特别是岩羊,成千上万,与畜群戏嬉。游人无论何时游览,都能看到各种动物。这样的景致,恐怕全国找不到第二家,因些该景区被称为天然野生动物园,2001年11月26日,被州人民政府批准为州级风景名胜区。 地理位置:位于壤塘县岗木达乡境内,景区面积共61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800米,香拉东吉主峰高5178米,是全县第一高峰。 气候特点:冬季干燥寒冷,长冬无夏,春秋短促,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高原型气候。 资源特点:香拉东吉圣山不仅拥有奇山异水怪石珍木,还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桂冠:该景区被称为天然野生动物园,2001年11月26日,被州人民政府批准为州级风景名胜区。 联系方式:0837-2376222 官方网站:http://www.rangtang.gov.cn/(壤塘县政务网) |
日斯满巴碉房 | 日斯满巴碉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斯满巴碉房位于壤塘县宗科乡石坡寨,碉房南临宗科至伊里公路,北靠大山,东为农田,西连村寨,是典型的嘉绒藏式建筑。背靠青山,前临绿水,左右两则是乡村公路、农田和石波寨,且坐西向东依山顺势而建。碉房共分九层,下大上小,通高25米,自二层起层层靠北内收成台,北石墙自底直通顶部,顶层面积仅为底层的六分之一。日斯满巴碉房系该地土司为其画师修建的,现已传承使用十三代。日斯满巴碉房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规模最大、层数最多、建筑最高的藏族传统民居建筑,因此,它被誉为"藏族民房之王",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日斯满巴碉房位于壤塘县宗科乡石坡寨,碉房南临宗科至伊里公路,北靠大山,东为农田,西连村寨,是典型的嘉绒藏式建筑。 气候特点:冬季干燥寒冷,长冬无夏,春秋短促,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高原型气候。 桂冠:日斯满巴碉房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规模最大、层数最多、建筑最高的藏族传统民居建筑,因此,它被誉为"藏族民房之王",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联系方式:0837-2376222 官方网站:http://www.rangtang.gov.cn/(壤塘县政务网) 门票信息:无 景点介绍:日斯满巴碉房背靠青山,前临绿水,左右两则是乡村公路、农田和石波寨,且坐西向东依山顺势而建。墙基北高南低,平面布局为长方形。碉房共分九层,下大上小,通高25米,自二层起层层靠北内收成台,北石墙自底直通顶部,顶层面积仅为底层的六分之一。日斯满巴碉房系该地土司为其画师修建的,现已传承使用十三代。根据当地传孙不传子的习俗计算,其建筑年代应在元末明初。 |
棒托寺 | 棒托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棒托寺坐落在阿坝州壤塘县茸木达乡则曲河畔,距县城32公里。 棒托寺藏语意为“草坝上的寺庙”,顾名思义寺庙周围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古刹经幡猎猎,香客络绎不绝。寺庙背靠瞻巴拉山,面对象山和大渡河支流则曲河。眺望象山伸出长鼻畅饮则曲渡河水,把河流弯曲成“U”字形,妙不可言。瞻巴拉山像一尊-塑像巍然屹立,著名的佛教密宗修行圣地密咒修行洞、仙人洞、格萨尔修行洞、喜瓦拉传承修行洞,吉祥八宝物、转王七宝分布其中。传说公元前4世纪印度的一位圣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修行成佛。 棒托寺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10229.4平方米,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寺庙僧侣200余,均信奉红教、觉囊教,庙旁伏卧名扬海内外的石刻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据史料记载,石刻大藏经从明正统年始由60余名石匠辛勤镌刻达9年而成,大藏经高9.7米、长46米、宽13米,占地598平方米,是国内外稀有的石刻佛堂和藏学经典,也是最完整的一部石刻大藏经,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研究价值。2001年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刻大藏经周围以500年历史的降魔塔为中心,点缀着“万佛塔”、“尊胜塔”、“菩提 塔”、“胜乐塔”、“多闻塔”、“仙人塔”、“长寿塔”、“时轮塔”、“伏魔塔”等32座塔,有的塔高达42米,有的则只有6米高,高低大小形状各异的塔错落其间。塔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等几千尊菩萨,绘有几万幅各种佛像画,尊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塔林东侧有一菩提小塔,高6米,塔基周长12米,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该寺的-介绍,每逢吉日或-十、十五日,塔内会传出朗朗的诵经声和各种美妙的法器声。因此,僧侣、香客择时前去聆听,人人以闻为荣。 历史悠久的棒托寺以其壮丽的庙宇、稀世的石刻大藏经、壮观的塔群及周围秀美的山水傲居于青藏高原一隅,堪称是藏文化的一朵奇葩。 |
曾克寺 | 曾克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曾克寺坐落于壤塘县吾依乡吾依村杜柯河畔,距离县城26.5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曾克寺是1954年由名叫尼生的喇嘛创建,属于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克喇嘛晋美俄赛受第十六世噶玛巴的嘱托,在此地建立起一座九层的米勒塔,被称作曾克寺。后来曾克喇嘛又修了一座噶举派的“那若六法”闭关中心,很多修行人闻讯而来,曾克喇嘛为他们灌顶,传法。渐渐地曾克寺兴旺起来。曾克寺是藏区规模最大的庙碉群,是以米拉塔、彩塔林和特色民居为主要景观,曾克寺的主体建筑属石木结构,面积2500平方米。 地理位置:曾克寺坐落于壤塘县吾依乡吾依村杜柯河畔,距县城26.5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 气候特点:冬季干燥寒冷,长冬无夏,春秋短促,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高原型气候。 联系方式:0837-2376222 官方网站:http://www.rangtang.gov.cn/ (壤塘县政务网) 门票信息:免费 景点介绍:曾克寺是1954年由名叫尼生的喇嘛创建,属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它是藏区规模最大的庙碉群,曾克寺以米拉塔、彩塔林和特色民居为主要景观,曾克寺的主体建筑属石木结构,面积2500平方米。 曾克寺米拉塔是藏区第二座米拉塔,第一座建在西藏。寺主晋美俄沙喇嘛按照西藏洛扎米拉塔绘制塔图,于1954年创建,后来修建了4座同样的米拉塔。 在米拉塔的周围还有1108座高低大小形状各异的彩塔。寺内菩萨塑像在大量吸收了康区、前藏、后藏的佛像造型艺术手法的基础上,结合教派自身和地域特有佛像造型技法,独具风格,自成体系,成为色木卡尔流派极具影响的上乘之作,堪称佛像雕塑艺术一绝。 |
则曲河水利风景区 | 则曲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则曲河水利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地处壤塘县东北约20km处,包括壤塘县上壤塘乡、中壤塘乡、尕多乡、南木达镇、茸木达乡五个乡镇的大部分区域,是壤塘至青海省、阿坝县的必经要道,地理位置独特。 景区托则曲河及沿线堤防工程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总面积约100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8.27平方公里。景区的核心特色是一个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型湿地,其自然景观主要以高原河流——则曲河、高山湖泊群——海子山、南莫且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人文景观以世界唯一的同时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觉囊文化中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棒托寺的石刻大藏经和典型藏族新村为代表,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深邃人文景观点缀于则曲河水利风景区,构成了一幅“人水和谐”的优美画卷。 立足于壤塘县旅游发展需要,以则曲河为轴,以绿色生态为环境基础,以市场和低碳经济发展为导向,以“水利风景区”建设为引擎,实现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工程维护、水文化弘扬与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有机结合,通过生态建设措施,合理布局空间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村镇布局及相关产业发展,响应壤塘县打造“悬天净土,圣洁壤塘”的发展要求,创造“水服务人、人保护水”的总体格局,努力打造一个具有中国西部特色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形成以则曲河景观游憩轴、南木达旅游集散中心、高山湿地探秘区、水文化展示体验区、生态修复与峡谷游憩区的“一轴一心三区”的空间布局。 |
悬天修卡藏寨 | 悬天修卡藏寨位于吾伊乡修卡村,距离县城30公里。修卡是藏语音译,意为“柏树出生的地方”,也就是柏树的发源地。当地人传说此地是“神鸟”(凤凰)的体型,修卡寨位于凤凰嘴上,故修卡寨也叫凤凰寨。悬天藏寨修卡,依山而建,三面临崖,非常险要,可谓峭壁上的藏寨,远远望去好一道风景线,这里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建筑智慧。这些建筑,大多建在高耸云天的悬崖峭壁上,有“悬天藏寨”之称。修卡藏寨只是这些“悬天藏寨”的代表之一。他们作为漫长历史长河中这方水土上的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元素,是研究藏民族建筑史的“活化石”。 地理位置:悬天修卡藏寨位于吾伊乡修卡村,距离县城30公里。 气候特点:属高原季风性气候,春秋相连无四季可分,冬天阳光充足干燥寒冷,夏季雨量集中干温季节分明,气温和降水在垂直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具有高原山地立体气候特点。 资源特点:依山而建,三面临崖,非常险要。 桂冠:修卡藏寨是“悬天藏寨”的代表之一;是研究藏民族建筑史的“活化石”。 联系方式:0837-2376222 官方网站:http://www.rangtang.gov.cn/ (壤塘县政务网) 门票信息:无 景点介绍:展翼在湛蓝天宇,孤悬于百丈危崖,俯瞰滔滔杜柯河,修卡藏寨情照远,临危崖累石成居所,凌空悬天,旧时危关现为胜景,临日月,俯首杜水缘似长。 |
措尔机寺 | 措尔机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措尔机寺位于四川省壤塘县中壤塘乡中壤塘村,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全称为“夏尔壤塘桑周罗尔吾伦”,属藏传佛教之觉囊派寺院。措尔机寺得名于该寺第一任-“措尔机-”。措尔机寺占地2500平方米,是中壤塘三大寺院之一。 现该寺建筑群中仍保存有元、明、清时代建筑四座,历代-住宅(第1~13代)、康玛庙、康萨庙、大经堂,以及数百幅明、清、民国以及现代绘制的“唐卡”,用金水、银水所写的佛经,及佛像、法器、镶宝石银质灵塔等附属文物,具有很高的艺术、科学研究价值。措尔机寺现存元、明、清时期建筑属典型的藏族传统风格。 2006年,措尔机寺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寺院大经堂:寺院四周外墙向东外延52米,向南外延48米,向西外延70米,向北外延74米。 孔玛闭关院:孔玛闭关院四周外墙向东外延6.14米,向南外延32米,向西外延42米,向北外延39米。 |
确尔基寺 | 确尔基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确尔基寺位于壤塘县中壤塘乡,其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是“大经堂”,这是一座木石结构的藏式建筑,为全寺的中枢。它由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4大部分组成。正殿中央的弥勒佛铜像高7米,为金刚盘坐式坐像。正殿还供有2米高的笃补巴·西饶坚赞和达热拉它铜像各一座。高4米的时轮银塔一座,高3米的江洼喇嘛银灵塔一座。 此外,还有高矮不等,形式不同的灵塔佛像100多尊。这些佛像灵塔就其种类来分,有金质、银质、紫铜、鎏金、檀木等。不少灵塔用珊瑚、琥珀、绿松石、猫银石等珍宝镶嵌。藏族能工巧匠凭着他们的高超技艺,把那些没有生命的佛、神塑造成一个个具有生命,富有感情和艺术个性的佳作。 唐卡画是藏传佛教绘画中的另一种工艺品,为藏族所独有。它是用彩缎装裱的卷轴画。其篇幅悬殊很大,有的高达数层楼,有的仅有几寸,曲尔基寺有19幅巨型唐卡。每年五月“晒佛节”展晒的都是巨型唐卡。佛教信徒特别重视这个节日,每年从四面八方前来庆祝“晒佛节”的佛教信徒成千上万。 除大经堂外,还有“康沙”意为新殿。“康马”意为红殿,河东禅院三座佛殿。这些气宇轩昂的佛殿位于单独地段,自成格局,是专供礼佛用的建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康马”佛殿,7米高的释迦牟尼铜像,形态高大,体态庄重,面目慈祥,给人以美感。 “康沙”佛殿收藏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古代文物。其中有古代鎏金佛25尊。多康地区独一无二的佛牙一枚。文成公主亲手刺绣《药王佛》唐卡1幅。壤塘寺创建者仲·然拉西热顶骨一枚。头顶骨上凸现出时轮续部佛像。 确尔基禅院坐落在则曲河东岸,共有确尔基寺高僧灵塔4座。巨型《三世佛》唐卡9幅。汉造金佛像5尊。此外,确尔基寺历代高僧所修建的高20米以上的10余座佛塔,耸立在壤塘寺四周,气势壮观,构造精巧,享誉四周。1991年确尔基寺院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壤塘县政府办公室) |
棒托寺 | 棒托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棒托寺坐落在阿坝州壤塘县茸木达乡则曲河畔,距县城32公里。 棒托寺藏语意为“草坝上的寺庙”,顾名思义寺庙周围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古刹经幡猎猎,香客络绎不绝。寺庙背靠瞻巴拉山,面对象山和大渡河支流则曲河。眺望象山伸出长鼻畅饮则曲渡河水,把河流弯曲成“U”字形,妙不可言。瞻巴拉山像一尊-塑像巍然屹立,著名的佛教密宗修行圣地密咒修行洞、仙人洞、格萨尔修行洞、喜瓦拉传承修行洞,吉祥八宝物、转王七宝分布其中。传说公元前4世纪印度的一位圣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修行成佛。 棒托寺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10229.4平方米,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寺庙僧侣200余,均信奉红教、觉囊教,庙旁伏卧名扬海内外的石刻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丹珠尔》。据史料记载,石刻大藏经从明正统年始由60余名石匠辛勤镌刻达9年而成,大藏经高9.7米、长46米、宽13米,占地598平方米,是国内外稀有的石刻佛堂和藏学经典,也是最完整的一部石刻大藏经,具有极高的文物和艺术研究价值。2001年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刻大藏经周围以500年历史的降魔塔为中心,点缀着“万佛塔”、“尊胜塔”、“菩提 塔”、“胜乐塔”、“多闻塔”、“仙人塔”、“长寿塔”、“时轮塔”、“伏魔塔”等32座塔,有的塔高达42米,有的则只有6米高,高低大小形状各异的塔错落其间。塔内塑有释迦牟尼、观世音等几千尊菩萨,绘有几万幅各种佛像画,尊尊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塔林东侧有一菩提小塔,高6米,塔基周长12米,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该寺的-介绍,每逢吉日或-十、十五日,塔内会传出朗朗的诵经声和各种美妙的法器声。因此,僧侣、香客择时前去聆听,人人以闻为荣。 历史悠久的棒托寺以其壮丽的庙宇、稀世的石刻大藏经、壮观的塔群及周围秀美的山水傲居于青藏高原一隅,堪称是藏文化的一朵奇葩。 |
阿坝川西北大草原 | 阿坝川西北大草原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结合部的中国川西北大草原,是由若尔盖、阿坝、红原、壤塘四县组成,为中国五大草原之一,面积35600多平方公里,主要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 阿坝川西北大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系以游牧为主的藏族聚居地,海拔从3500米至4000米左右,属典型的丘状高原,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春秋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7摄氏度、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约10摄氏度-12.7摄氏度。 |
扎依扎嘎神山 | 扎依扎嘎神山海拔4400米,矗立在扎如马道的尽头,据说这座神山是万山之主,农历每月十五日的转山朝拜以及三月十五日麻芝节,都在这里举行。 |
九寨沟 | 九寨沟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世界自然遗产。 九寨沟在四川省南坪县城西45千米处,与甘肃省相接,因有九座藏族村居于其中而得名。九寨沟呈人字形,主沟叫树正沟,呈南北延伸,南高北低,向北开口,其上有两条支沟,东名则查哇沟,西名日则沟。沟谷总长约50千米。其自然风景点都集中在沟两侧。 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沟内串珠式的分布着108个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海子,虽深过数十米,但可直视海底。因水中植物种类和湖底沉积物不同,水色各异,涟漪多彩,晨曦或夕阳下,海中之倒影,更加明净真切,步移景异,妙趣无限。 九寨沟既是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是世界人类自然遗产。这里保存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色,有着自己的特殊景观。 九寨沟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现游览区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景,与九寨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九寨沟景观分布在成Y型的树正、日则、则查洼3条主沟内,总长50余公里。主要有树正景区,长75公里,有盆景滩、树正群海、树正瀑布、双龙海、火花海、卧龙海等景点组成;日则沟景区,有诺日朗、珍珠滩、高瀑布三大瀑布,有镜海、熊猫海、芳草海、天鹅海、剑岩、原始森林、悬泉、五花海等景点;则查洼沟景区,有长75公里的长海和五彩池等景点;扎如景区,有魔鬼岩、扎如寺等景点。九寨沟 九寨沟 九寨沟 九寨沟 九寨沟 九寨沟 九寨沟 九寨沟 九寨沟 |
黄龙 | 黄龙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最高的风景名胜区之一。风景区由黄龙景区和牟尼沟景区两部分组成。地表钙华是黄龙景观的最大特色。面积700平方公里。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仿佛是一条金色巨龙,并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峡谷等景观。黄龙风景名胜区既以独特的岩溶景观著称于世,也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享誉人间。从黄龙沟底部(海拔2000米)到山顶(海拔3800米)依次出现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包括大熊猫、金丝猴在内的10余种珍贵动物倘佯其间,使黄龙景区的特殊岩溶地貌与珍稀动植物资源相互交织,浑然天成。以其雄、峻、奇、野风景特色,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的美誉。 网址:http://www.huanglong.com/黄龙 黄龙 黄龙 黄龙 黄龙 |
汶川特别旅游区 | 汶川特别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汶川特别旅游区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重建后特别开发的纪念性和文化主题景区。由震中映秀、水磨古镇、三江生态旅游区组成,不仅山水秀丽,具有生物多样性特点,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生态、地质文化博大精深。自然风光与浓厚的乡土风情、民族文化、人文景观及田园风情交相辉映,独具魅力。 汶川,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灾后重建迅捷而受到世界瞩目,它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羌绣之乡”的美誉。为推动振兴汶川旅游产业,汶川县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坚持“旅游统筹,全域景区,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旅游发展思路,以“世界汶川、水墨桃源”为旅游定位,围绕资源,文化,城镇办旅游,大力发展三精旅游,着力形成了一步一景、步移景换的全域景区新格局。 阿坝州汶川特别旅游区包含震中映秀、水磨古镇、三江生态旅游区。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县映秀镇南方向约11千米处(北纬31°,东经103°24′)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昔日秀美繁华的映秀几乎被夷为平地。 震中映秀 映秀镇地处汶川县东南部,境内植被丰富,景色秀美,是川西平原进入阿坝州的门户,更是通往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的必经之地,是藏羌回汉各民族融合的交汇点,素有“西羌门户”之称。映秀作为“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如今保留着震源点、漩口中学遗址等地震原貌,并新建了“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以纪念那悲惨的瞬间,免费参观。 水磨古镇 水磨古镇位于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水磨镇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了“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镇上古街林立,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三江生态旅游区 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区位于汶川县南部三江乡境内,西河、中河、黑石河在此汇合,故称三江。瀑布、古道、桥梁构成一派原始好风光。景区毗邻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城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的栖息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植物活化石”珙桐生长区,这里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有藏、羌民俗文化,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是集观光、体验、避暑度假于一体的短程旅游风景区。- 交通状况编辑 至映秀古镇交通: 1、到都江堰后在客运中心搭乘到映秀的班车即可。 2、由成都茶店子客运站搭乘到映秀的班车。 至水磨古镇交通: 1、乘公交车:你可以在成都茶店子汽车站乘坐直达水磨古镇的汽车,每天有两班,时间分别为上午9点和下午3点半,从水磨至成都的发车时间分别是上午8点和下午3点半,票价均为28元,全程用时1个半小时左右。 2、从成都火车北站乘坐到都江堰的快铁,约30分钟后到都江堰,然后乘坐8路或9路公交至都江堰客运站,搭乘前往水磨或三江的班车,30分钟后即可至景区。 至三江旅游区交通: 从成都火车北站乘坐到都江堰的快铁,约30分钟后到都江堰,然后乘坐8路或9路公交至都江堰客运站,搭乘前往水磨或三江的班车即可至景区。 |
四姑娘山 | 四姑娘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位于小金县东部,距成都市200余公里。四姑娘山主峰四川仅次于贡嘎山的第二高峰,四姑娘、三姑娘、二姑娘、大姑娘海拔分别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因这里的雪峰、森林、牧场、河流、藏家组成的独特景观颇具异域风情,故而有"东方的阿尔卑斯山"之称。 四姑娘山终年积雪,冰川绵延,雪山映衬着蓝天,意境幽远;景物倒映入清清的湖泊中,宁静安详;牛羊游走在茵茵的草甸上。怡然自得;山溪奔腾于茂密的林间,欢乐自由。四姑娘山四季的景色各有不同:春天,鲜花铺满山野,雪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夏日,层林在风中翻滚着漫天的碧浪;秋季,五彩的山林装点出一位盛装的新娘;冬天,银装素裹,山水凝固,万籁无声。 双桥沟景区 是人迹最多,最美的一条沟。双桥沟全长34.8公里,面积约216.6平方公里,可观看到十几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景区分三段:上段为牛棚子草坪和长河滩,内有阿妣山,古猿峰,猎人峰,膺喙岩,金鸡岭,血筑墙垣,望月峰,舍心岩,牛棚子,长河坝等景点;中段为撵鱼坝,有人参果坪,沙棘林,尖山子,九架海等景点;下段为杨柳桥,有阴阳谷,白杨林带,日月宝镜山,五色山等奇景。 长坪沟景区 沟长29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是三条沟中景观最丰富的一条。沟内16公里处便是四姑娘山。景区内有喇嘛庙,古柏幽道,沙棘树林,绝壁飞瀑,原野,藏族房舍,雪山,海子,枯树滩等景观。公路只修到距沟口约3公里的喇嘛庙,往前只能骑马或步行了。 猫鼻梁 位于长坪村沿公路上行7公里处,是拍摄四姑娘山日出日落的好地方。 锅庄坪 位于长坪沟和海子沟之间的一个青草丰美的草坪。每年农历五月初四的转山会是当地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届时会举行祭祀山神,对歌,赛马、篝火晚会等活动。 海子沟景区 全长19.2公里,面积126.48平方公里。沟内有花海子、浮海、白海、蓝海、黄海等10多个高山湖泊,湖水清澈见底,蓝天、白天以及层次分明的四周山色倒映湖中,清新宜人。海子沟边成群的高原黄鸭伴着林中飞鸟那如美妙音乐般的啁啾在水面嬉戏,让人冥想此海子的灵性。湖中现存的无鳞远古鱼类是今天人们了解这块土地的活化石。 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日隆乡境内 类型:国家公园山雪山冰川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天 电话:0837-2791063 官方网站:http://www.sgns.gov.cn/ 社交帐号: 开放时间: 淡季(12月1日-次年3月31日)8:00-17:00;旺季(4月1日-11月30日)7:00-17:00。 门票信息: 双桥沟门票150(含观光车),长坪沟门票90元(含观光车),海子沟门票6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