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渭南市 >> 合阳县

合阳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洽川风景区

洽川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洽川风景区  在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怀抱里,有一颗明珠,这就是陕西省洽川风景名胜区。洽川,位于渭南市合阳县城东20公里的黄河二级台地上,总面积165平方公里,素有“小江南”之称,是我国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湿地、著名的自然风景名胜区。  洽川风景名胜区,依地形地貌特点,可分为黄河滩涂、水乡田园、莘塬山岳、东雷抽黄、森林屏障等景区。景区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历史遗迹和现代工程相辉映,内容丰富,品位极高。  洽川黄河滩涂湿地约15万亩,生长着茂密的芦苇、沙蓬、野蒲和各种水草,一望无际。湖泊星罗棋布,水路扑朔迷离,鱼虾成群,鸟语花香。  广袤丰富的水草资源和幽静神秘的自然环境,使洽川成了鸟的乐园。这里常年栖息着灰鹤、鸳鸯、白鹭等鸟类,每年冬季,成千上万的丹顶鹤、天鹅等珍禽来此越冬。  景区内有瀵泉七眼,为合阳县所独有,被誉为“华夏一绝”。瀵泉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列字》中称其“味过醪醴”,“沐浴神瀵、肤色脂泽。”瀵泉属喷发型温泉,含有氮、磷、钾、锶、硒、铜等矿物元素,常年水温在29-31摄氏度,日出水量为7.3万立方米。以其灌溉农田,可以增加土地肥力;以其洗浴,可以去病健身。这七眼瀵泉自北向南分别是夏阳瀵、处女泉、西鲤瀵、渤池瀵、熨斗瀵、王村瀵和子瀵。  处女泉又名东鲤瀵,在七眼瀵泉中最为神奇。当地有一个古老的风俗,姑娘在出嫁前都要到此泉沐浴,故名“处女泉”。处女泉实际是一个泉群,大小泉眼不计其数。站立泉边凝视,可见泉水冲起金黄色细沙,宛如一只巨大蝴蝶,因此有人称为“蝴蝶泉”。此泉的神奇还在于人入水不沉,泉涌沙动,如绸拂身,被誉为“沙浪浴”。七汪瀵泉,是七个天然的浴场。泉水清澈如镜,鱼虾戏游,蓝天白云倒映其中。堤边垂柳成荫,芦苇环绕。在此游泳沐浴,垂钓赏景,乐趣无穷。  水乡田园景区,处于莘塬脚下。这里万亩荷塘、良种渔场、蔬菜大棚、层层叠叠,铺天盖地。荷花竞放,芳香漂浮,令人留恋往返。良种养渔场有罗非、红鲤、鳗鱼等优良品种,甲鱼养殖破具规模,已经成为陕西省特种养殖和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之一。  莘塬山岳是洽川西沿的黄土丘壑峰峦,由北向南依次有明山、光济山、金风山、天柱山、莲花山和秦驿山,许多美丽的传说为洽川自然风景增添了无穷魅力。站立山顶向东眺望,洽川风光尽收眼底。清代洽川才子许秉承有诗赞美天柱山道“拔地峰如柱,穿云庙接天。窗迎雷首月,户望禹门船。”  洽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景区发现有远古生物化石和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五帝之一帝喾的陵墓。又据史料记载,商初名人伊尹入仕前曾在洽川一带躬耕,至今洽川乡民仍对伊尹耕莘的故事津津乐道。公元前21世纪,夏启曾封支子与莘,建有莘国,其封地即在今洽川一带。其后,周文王曾娶洽川女太一为妃,生周武王。相传大禹的母亲、尚汤的妃子和周文王的母亲也是莘国人,人们称她们为“四圣母”。合阳在战国时期属魏西河之地,相传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子夏曾来此地设教授徒。其他有名的古迹遗址还有秦驿山的秦代驿站遗址,韩信木罂渡军的夏阳古瀵,清代洽川才女史夫人雷敬儿故居等。代表汉奴隶最高成就的书法瑰宝《合阳令曹全碑》明代万历年间在洽川莘野村出土,现收藏于西安碑林。  洽川西塬畔上灵泉村东南的福山,是渭北风景胜地,早有“秀夺江南”之美称,福山因其形状一只翘首前行的巨蝎,又称“蝎子山”。山上的古建筑现存大雄殿、送子殿、圣母殿、三义殿、药王殿、玉皇殿、文昌阁、三清殿、钟楼、鼓楼、转角楼、石牌坊等。山上既有佛殿,又有道阁和儒家书院,集儒、道、释三教为一体。这种三教和平共处的现象实属罕见,已经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此山建筑布局具有江南园林紧凑玲珑、错落有致、步移景换的建筑特点,是洽川旅游的有一去处。  洽川风景区南北两端,分别代表人类改造自然成果的森林屏障和抽黄工程。作为“三北青年防护林工程”的组成部分,这里的防护林受到了中央三部委的高度称赞。抽黄工程则作为亚洲扬程最高的抽水工程而载入史册。  门票价格: 旺季:60淡季:60   咨询电话: 0913-5621158  邮编: 715301   景区地址: 合阳县洽川镇

合阳福山

合阳福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福山  福山景区位于合阳县灵泉村附近,福山的地貌十分特殊,整座山就像一只翘尾东行的大蝎子趴在沟壑中,所以当地人形象地称它为“蝎子山”,民间有“聚宝盆、福寿山,蝎子趴在盆中间”之说。2001年航拍洽川景区时,从没来过洽川的拍摄人员开始还担心在空中找不准福山,可是飞到这里,一眼就看到一只祥云缭绕、活灵活现的大蝎子,他们马上认准了这就是福山。  福山让人称道的,不仅是它独特的造型,关键在于它的“三教合一,和睦相处”。在这座山上,供奉着佛教的释迦牟尼,道教的老子,还有儒教的孔子,这种奇特的现象在我国十分罕见。  福山上有一组精美的古建筑群,紧凑玲珑,错落有致,穿行其中,步移景换,回味无穷。福山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至康熙六年(1667年)间,屡加修葺。清同治六年(1867年),前后殿和两庑俱毁于战火,光绪八年(1882年)进行了重修,恢复了原有的建筑,并新建了三清阁、奎星阁、土地亭和奎星塔。现存的古建筑群亭阁、殿宇、牌坊错落有致,灵官、天王、佛祖栩栩如生,香烟缭绕,磬声悦耳。这里的签很灵,方圆百里的群众都到此烧香问卦,香火很旺。  景区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坊镇灵泉村附近  乘车线路:合阳县乘开往洽川镇的班车中途可在福山下车可达。  门票价格: 旺季:30淡季:30   咨询电话: 0913-5625598  邮编: 715301   景区地址: 合阳县坊镇灵泉

罗山寺塔

罗山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山寺塔   罗山寺塔又名岱堡塔,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和家庄镇东马村西南,此塔建于晚唐,据现在已有1500多年,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渭南市10大最佳旅游景点之一。   罗山寺塔又名岱堡塔,位于合阳县和家庄镇东马村西南约1000米的乳罗山东峰。乳罗山从东往西绵延5公里多,从澄城的寺前镇顺108国道进入合阳县境。向北远远望去,只见东西二峰如同双乳罗列在大地上,所以得名“乳罗”。清代合阳人王省所著《合志辩驳》中这样写乳罗山:“自山南远望,真如两乳罗列。比兴安府汉阴县之双乳山,尤觉有情。”在正塔的不远500米处各有两土塔,塔前原有罗山寺,塔原为九层,现存七层半,塔高30米,塔内原有木梯可登,现已损坏,塔四壁外侧有砖砌隐柱,一至四层檐下有一斗三升斗拱,此塔建于晚唐时代,据现在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92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山不出头,二水不行舟”,这是清光绪年间合阳县令段士聪所总结的合阳地貌特征。“水不行舟”容易理解,是指合阳境内的金水和徐水水量都很小,只不过是两条小溪而已。所谓“山不出头”,是说合阳的山都是土山或土石夹杂的山,从远处看就像浑圆的大馒头,不像外处的石山那样陡峭,峰插云天。   收藏在北京图书馆善本书库中明嘉靖二十年魏廷揆所撰的《合阳县志》,系汲古阁旧藏,属海内孤本,是目前所能见到的编纂最早的合阳地方志。该书在“山川”部分记载“乳罗山”时有这样一段话:“乳罗山,县南三十里。相传一货郎过此山,得青卵焉,置之箱内,脱壳为蛇。驯畜稍大,复置之故处,名其蛇曰乳罗。乃后截道噬人甚厉,方左众觅货郎,使禁之。货郎著刃于地,叮咛作念。蛇引颈自刎而死。”货郎为民除害,其义可钦;乳罗知罪自裁,其行可敬。   乳罗山东峰俯瞰金水河,风景优美。明末清初的“关中八高士”之一李灌(向若)不愿与清朝统治者合作,隐居于此,凿崖而居,开荒种地,称曰“小桃花源”,以当年的靖节先生陶渊明自况。与李灌同时代的女诗人雷敬儿(史夫人),丈夫负气离家出走,有人说出了家,她寻夫到此地的罗山寺,拔下头上的簪子,在砖墙上刻下了“寺野钟声远,山荒风雨多”的诗句。罗山寺始建于唐代,规模宏大,据传可与西府的法门寺媲美,曾有“西有法门寺,东有罗山寺”之说。罗山寺在上世纪50年代拆除,木料砖瓦盖了学校,刻有史夫人诗句的那些青砖也不知去向,如今只有一座建于晚唐的方形空心砖塔,名罗山寺塔,系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塔的左右两侧各有土塔一座,三塔并立,形如笔架。过去讲究风水,罗山寺塔选址高敞,在合阳县南、东南都可以看到,称为合阳文峰,但又觉一峰太孤,遂有在明代任过察院的仵魁倡议,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筑此两座土塔,以补合阳文脉。

洽川生态园

  洽川生态园  陕西黄河湿地公园洽川生态园项目,由陕西黄河湿地公园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合阳县洽川风景区黄河南滩,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是洽川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区内地势平坦,园区东部和南部保存有几片完整的黄河生态湿地,湿地内芦苇生长茂盛,水草丰富,芦荡内栖息着灰鹤、白鹤、野鸭、天鹅、鸳鸯等20余种珍稀鸟类。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陕西黄河湿地公园洽川生态园项目遵循保护、发展、和谐的原则,认真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园区总体布局实现了半自然半人工与生态的完美结合。  洽川生态园项目分为乡村休闲旅游区、农业观光示范区、传统渔业养殖区、生态湿地游憩区、湿地渔业养殖区和生态湿地保护区六大功能区。陕西黄河湿地公园生态农庄一期开发的是乡村休闲旅游区、生态湿地游憩区和传统渔业养殖区,一期开发计划投资3800万元。  2006年11月29日该项目经陕西省建设厅报建设部备案后,省建设厅批准此项目动工建设。在整个项目的报批过程中,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尤其得到了渭南市委市政府、合阳县委县政府、洽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及合阳县各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在此过程中,经上述各级领导多次与建设部、陕西省建设厅的沟通,该项目才能得以顺利批准。  项目获批以后,我公司立即着手进行筹建工作。筹建主要内容包括一个  1000亩水面的湿地生态湖泊,15栋造型别致的别墅型单体农舍,1栋主要功能为游人接待中心的乡村俱乐部,可容纳1000辆车的大型停车场,路基宽15米的主干道硬化、园区绿化、配套的员工中心以及急流勇进、水上娱乐、4D影院、拓展训练、沙地越野、沙滩摩托、浑水摸鱼、演艺广场、游船项目等配套游乐设施等等。  建成后的陕西黄河湿地公园将集休闲、度假、观光、游乐、住宿、餐饮、会议、培训等为一体,有各种档次的客房150余套,拥有可容纳320人的大型会议室和不同人数的小型会议室。可单次接待住宿、餐饮300余人,竭诚为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团体提供高档次的商务服务。同时,游人可在湿地公园内赏花、观鸟、垂钓、游泳,充分亲近自然,陶冶性情,感受远离城市的悠然。  目前,公司下设工程部、财务部、游乐项目部、环卫部、行政部、航天育种基地等部门,公司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在杜康集团及黄河湿地公园领导班子的领导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为黄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尽最大的努力。我们相信,陕西黄河湿地公园在渭南市委市政府、合阳县委县政府和杜康集团的领导下,一定会为洽川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以及合阳的县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处女泉

  处女泉  处女泉原名东鲤瀵,又名伏鱼泉,《合阳县全志》等地方志中多有记载,但多年以来一直没于黄河之中,使人难识庐山真面目,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东雷抽黄工程防护堤,逼黄河水改道东移,处女泉才重新显现出其身姿。1991年5月,《陕西日报》记者杨玉坤在当地有关同志的陪同下,对这一奇泉进行了考察,并在《陕西日报》显著位置披露了这一发现,处女泉才得以“娇容”重现。  处女泉的名字来源于洽川一个古老的民俗传说。洽川是周文王母亲太任的家乡,也是伏羲画卦的地方。文王仰慕伏羲,也喜欢推演八卦。他常被黄河边这迷人的风光所吸引,也常置身于万顷芦荡之中,演卦诵诗,悠闲自在。有一天,他在芦苇丛中散步,突然发现有一绝色女子在雾气蒸腾的泉水中嬉戏。蓝天白云下,茂密的芦苇围成的天然屏障,让女子的婀娜身姿若隐若现,那景象真是美极了。文王为此所吸引,更为姑娘的美貌所折服,这姑娘就是太姒,后来便成了文王的妃子。这泉就是东鲤瀵,据说太姒姑娘经常来此泉沐浴,所以才出落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一方水养一方人,洽川自古多出美女、才女,而太姒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后来在当地形成了一个风俗,凡姑娘出嫁前,都必须来这里沐浴,祈求带着泉水的灵气与滋润,去迎接人生道路上幸福美好的时刻,所以当地群众称此泉为“处女泉”。  处女泉实际上是个泉群,大小泉眼无数。大者如车轮,小者如蚁穴,水的浮力极大。站在泉边凝视,可见泉底水冲起了金黄色的细沙,宛如一只只巨大的蝴蝶,又名“蝴蝶泉”。水温常年保持在30度左右,每到冬季,雾气腾空,绵延十里不绝,置身其中,如饮甘醴,飘飘欲仙。泉水富含硒、铜、锶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经常洗浴,可以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处女泉不仅是温泉、保健泉,更为独特的是它的“沙浪浴”。处女泉水不象一般泉水那样汩汩涌流,而是从覆盖泉眼的沙层中涌出,如果踩在泉眼上,泉涌沙动,如绸拂身,会让您感到无比畅快。记得当时陕西日报记者杨玉坤来的时候正是黄昏,后来就写了一首诗:一道残阳铺草滩,共坐牛车探奇泉。天色天籁无限好,入水飘飘欲成仙。道尽了“沙浪浴”的美妙和神奇!  四季的处女泉景色各异,风韵万千,陶醉了无数游客,其周围秀丽迷人的风光,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影视工作者。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神禾塬》、《走进八里堡》、《黄河如歌》,民俗专题片《出嫁的新娘》,由著名表演艺术家陈道明、李琳主演的电影《桃花满天红》等,都曾以这里作为外景拍摄地。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游处女泉后,还即兴作诗一首“万亩芦苇风掀起,处女泉里水凝脂。华清只供帝王去,哪及群民乐游此。”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合阳县博物馆位于合阳县城文庙内,是1989年5月由合阳县文化馆分出后正式成立的一座集收藏、保护、研究、教育、考古调查等于一体的县级博物馆,隶属于合阳县文化局。  馆址所在地合阳文庙,创建于北宋元枯八年(1093年),前庙后学,规模宏大,是一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宋明古建筑群。主体建筑现郁成殿、明伦堂、尊经阁以及两斋、两庑、两厢,占地面积67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73平方米,是合阳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1992年4月20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重建于明洪武二年,单檐歇山顶,风格古朴厚重,具有明显的明初建筑风格和地方特色,是明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殿前西侧竖有复刻的《汉合阳令曹全碑》,东侧竖有清乾隆32年镌刻的《重修学宫碑记》。  尊经阁位于大成殿以北,为建于高台之上的三层楼阁式木构建筑,创建于明万历初年,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阁体通高20米,拱斗交互,飞檐凌空,显得高大宏伟,巍峨壮观,在我省同类建筑中尚属罕见。阁前户侧竖有《雷简夫荐三苏纪念碑》等碑刻,1998年立。  建馆以来,通过征集、捐赠等各种途径,合阳县博物馆藏品不断得到充实丰富,现共有藏品784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组),二级文物5件(组),三级文物27件(组)。藏品涵盖瓷器、陶器、石器、玉器、金属器、书画等11个大类。其中以彩陶罐、绿石铲、绳纹大陶鬲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以夏阳邦工鼎、鸭头铜壶为代表的战国文物,以朱书陶盆、博山炉为代表的汉代文物,以砖塔铭残石、唐三彩扁壶为代表的唐代文物,以耀窑月白釉玉壶春瓶、耀窑仿建油滴釉碗为代表的宋金瓷器,以一刀平五千为代表的王莽货币等文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文博界享有盛名,此外,清后期至民国年间一批10128册的古图书也是馆藏精品,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是合阳历史文化进程的重要佐证。  合阳县博物馆曾在在建国50周年时,在文庙尊经阁成功举办了“合阳文物精品展”,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正在维修展室,暂无陈列。展示维修竣工后,拟主要通过对馆藏文物的展出和地面现存遗迹的介绍,向观众全面展示合阳县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和文物古迹。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东大街02号  乘车线路:合阳县租车或步行至东大街可达

夏阳黄河古渡

  夏阳黄河古渡  夏阳黄河古渡位于陕西合阳县东20公里处的夏阳村,隔黄河与山西省临猗县吴王渡相对,因楚、汉相争时,汉淮阴侯韩信从这里用木罂渡军,攻取魏都,故又称“木罂渡”或“淮阴渡”。合阳县灵泉村尚有“木罂渡军处”遗址。夏阳村有木罂诗碑一通,为清初刻置,横长0.8米,竖高0.38米,上刻诗云:“淮阴往事执平云,高帝何尝尽负臣。功就从龙嫌震主,势成履虎欠抽身。松间落叶推同辈,湖上烟波让古人。瞬息弓藏惊幻梦,木罂渡口迄难湮。”  黄河小北干流从韩城到潼关132.5公里河道,是秦、晋两省的界河,地势平坦,水流平缓,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工农业、商业贸易兴旺发达,社会经济繁荣昌盛,沿河设有不少大小渡口,夏阳渡就处在这一地带中心。这一地域史称西河,西接秦地,东通晋、燕、赵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秦末楚、汉争雄,相持于成皋,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魏王豹反汉,从背后袭汉,形势危急,汉淮阴侯韩信指挥大军灌婴带领1万兵马和百只渡船,在下游临津渡假装渡河,迷惑魏军,自己和曹参率领大军悄悄开到夏阳。韩信命人在当地收买大批大肚小口的陶罐(古称罂),再用木棍夹住,扎成木筏,称为“木罂”。准备妥当后一声令下,千军万马乘木罂渡过黄河,直逼魏都安邑,活捉魏王豹,再战燕赵,遂解成皋之急。从此,夏阳渡一时名声大震,人称“木罂渡”或“淮阴渡”。明万历年间商丘人刘应卜的《吟淮阴渡》写道:“木罂飞渡列艨艟,相距蒲津让首功。坛上英雄随水去,涛声犹似战河中。”该渡不仅是秦、晋的军事要冲,又是水上商业码头,十分繁荣,现仍有木船渡人。

玄武庙青石殿

玄武庙青石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玄武庙青石殿  玄武庙青石殿位于合阳县城西南10.5公里处的王村镇南王村西北。该殿自明万历四年开始创建,至三十二年竣工,历时二十八年,是陕西省仅有的纯青石大型建筑,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石雕艺术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1984年公布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石殿选址在大浴河东塬畔的一座土岗上,岗顶面积约一亩左右,四周筑有护墙,称为“山院”。进山门后有五孔砖砌窑洞,分别是三官、玉皇、药王、雷神、三清诸神。登上70级石阶,便是青石殿。  青石殿高约10米,占地面积64平方米,用700余块巨石砌成。殿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殿门向南,正面刻八仙人物、麒麟等浮雕。殿门抱框升龙;券门正中上方刻一单龙戏珠,龙头在外,龙尾却藏于门楣之内,神龙见首不见尾,构思奇特。殿东、北、西三面刻老子八十一化生故事,是一部精美的石刻连环画。人物雕刻精细,神态生动,眉目传神。  殿内下半部为方形,从约两米高处开始起券,至殿顶形成一个八卦形藻井,中间有垂连珠。殿内北面有神座,铜铸玄武帝像,跣足披发,黑发仗剑,脚踩鬼蛇,从者皆执黑旗。玄武大帝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与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之神,其形象为龟蛇合体。玄武铜像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青石殿素有“中武当”之称。1986年编辑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玄武庙青石殿入选其中。1984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对青石殿进行了全面维修。

武帝山

  武帝山  武帝山系梁山西峰,因峰顶建有汉武帝祠而得名。武帝祠现存献殿系民国初年重建,明万历四年所建献殿、正殿毁于火灾。1998年春,群众自发投工捐料,整修了南天门和献殿、重塑了武帝像,并对上山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武帝山翠柏苍苍,古柏极多。武帝祠东侧一株古柏,粗可几搂,远望如同蹲狮,故名“狮子柏”。  山顶建有玉皇庙、娘娘庙、三圣母庙等。东端有僻静台、升仙台,相传是武帝习道升仙之处,奇石凌空,飘飘欲仙。由升仙台南侧下行往东北前进,踏上石铺的“神道”,又有一奇石,状如巨龙欲飞,名“神龙探海”;另一奇石,若青蛙蹲伏,积聚力量,伺机跃起,据说可以预报天阴下雨,名“金蟾鸣雨”。由神道继续前进,可见“马踏泪石崖”,是当年武帝策马奔驰之处。山后有放马沟,有泉,是武帝放马之处,也是金水的源头。  山下西牛村西原有武帝庙,大道穿庙而过。庙院占地一亩八分多。每年六月十五庙会,由八社轮流主持。八社范围涉及合阳、澄城方圆数十里三十余村庄,可见规模之大。西牛庄武帝庙创建年代不详,根据现存碑文记载,明弘治三年,明万历三十九年和清嘉庆二十三年曾进行过三次大的修茸。1965年拆除,砖木用来修盖学校。近年来,传统庙会恢复,且规模逐年增大。1999重阳节,在山腰树起由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的“武帝仙山”和《武帝山记》两通石碑。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陕西合阳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横贯县境北部,为黄河晋陕段南北向宽阔河谷右岸黄河一级支流,西北起渭北黄土高原黄龙山系的皇甫庄林场上马西,东南至百良镇岔峪口,与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相接,全长36.4公里,总面积1386公顷。  湿地公园共分五个功能区:保护保育区西北起皇甫庄林场的上马西,南至百良镇百良水库坝顶,面积1075公顷,这是湿地公园的核心和生态基质。恢复重建区西起百良镇百良水库坝顶,东至百良镇上党河村,面积156公顷,以恢复和重建完整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着力建设良好的生态廊道,宣教展示区西起百良镇上党河村,东至百良镇郭家河村,面积40公顷,以典型河流湿地、库塘湿地为载体,主要向游客展示湿地科普知识。合理利用区西起百良镇郭家河村,东至岔峪口,面积 100 公顷,以保护为前提,彰显湿地文化,着力打造黄河之滨休闲湿地。管理服务区面积15公顷,主要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  陕西合阳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打造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半干旱区河流型国家湿地公园示范,对于保护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强化陕西省湿地保护体系、维系黄河水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合阳梁山

  梁山  梁山横亘于合阳与黄龙交界处,最高峰为磨镰峰,海拔1543.8米。合阳人平时所说的梁山指梁山东峰,即小飞峰。  梁山向为风景胜地。民谣曰:“千佛洞,万佛塔,照影碑,睡看黄河风打碾,七十二个金水担。”今山腰大佛殿遗址尤存,矗立的石柱和精美的雕塑都可说明其历史的悠久和昔日的繁荣。2000年夏天,当地群众在清理山腰的红宝塔塔基时,发现十余尊精美的佛雕。经省上文物专家鉴定,为宋代所雕,弥足珍贵。  位于峰颠的“仓崖石室”,群众俗称千佛洞。据洞壁上的铭文记载,千佛洞开凿于金代黄统已巳到贞元二年,共刻佛718尊。刀发干净利索,线条流畅,工艺精湛。1957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石窑门洞西壁题刻与明正德元年重修碑记残石记载可知,梁山寿圣寺当时还住有天竺僧人,足见其盛。睡看黄河处在处在小飞峰后,据说是水斋和尚坐化处。晴朗之日,在此远眺黄河,一目了然。  风打碾在小飞峰顶西端。此处风极大,可以吹动碾,故名。由此往下,有一“黑风洞”,深不可测。人站洞口,可闻洞内风吼。即使在六月炎夏,满身汗水,站洞口五六分钟汗即干。再往西,群众俗称“风口子”,山高风大,是上山担柴歇脚处。

合阳文庙

合阳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阳文庙  文庙古建筑群位于合阳县城中心, 文庙古建筑群前庙后学,气势恢宏。《合阳县全志》载:“庙之棂星门内即为学之泮池。泮之北为戟门,戟门之内为东西庑。其正北为大成殿。而明伦堂建于正北,与殿直。堂后为敬一亭,亭后为尊经阁,阁后有折桂台,学制止此。”现存建筑群仍包括文庙建筑与学宫建筑两部分。戟门和戟门以外诸建筑已毁。现有大成殿五间,明伦堂五间,尊经阁三间,两庑、两斋、两厢共五十四间,占地面积6750平方米,建筑面积2173平方米,是合阳现存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大成殿始建于北宋大观(1107---1110)年间,重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五踩双下昂斗拱,风格古朴厚重。   尊经阁建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立面三层,第一、二层四周有回廊。斗拱为五踩双下昂,一二层有补间。下有明台。整个建筑高大宏伟,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文庙建制有重要价值。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于著名的洽川名胜风景区北端,她以雄浑阳刚的水文化与处女泉的恬静阴柔形成强烈的反差和互补,迅速成为秦东抢眼的旅游景点和新兴的旅游热线,游客所至,惊叹不已。  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的黄河魂景区,得中华龙脉之先,自有史书记载以来,无论大河怎么游荡变化,这里河魂永驻,从未脱流,是-的水上交通要冲,素有“铁码头”之美誉。景区四季摄魂,处处动魄。春观黄河流冰,浮山玉镜,浩浩荡荡,戛然作响;夏看黄河揭底,千米河床万起沙峰,雄奇峥嵘,古称大河浮山;秋聆黄河地啼,声若牛吼,沉闷悠远,实乃世间罕见之地籁之音;冬赏黄河凌汛,冰封雪飘,滔滔顿失,银蛇逶迤,莫见首尾。更有朝观大河日出,暮眺长河落日,仰视绝河雁陈,远望蒹葭苍苍,俯察大水走泥,近看水蚀岸崩等诗意景观,令游人于魂魄震慑,心旌摇荡之际,领悟“三十年河东又河西”的时空易递哲理。尤其是“揭河底”与“地啼”乃万里黄河上独有的两大自然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陕西绿园现代农业园区是合阳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由西韩工贸集团公司投资建设,总面积2万余亩,计划总投资1.8亿元。该园区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一流园区,探索合作模式、实现村企双赢”为目标,以生产优质果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为主,着力打造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观光、餐饮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基地。  目前,该园区已建成一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5个标准化鱼池、36亩荷花池、200亩采摘园、22面天然窑洞、野生动物养殖区,3800平方米的现代农业展示厅、3400平方米的原生态体验馆。园区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每年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600万公斤,优良果品120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7200余万元。同时可解决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余人的就业,将辐射带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达到2万元以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多赢效应。  绿园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合阳县农业发展的里程碑,必将对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信息来源:合阳科技局  信息来源:合阳科技局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合阳县。景区一直延伸到黄河岸上, 保护区内芦苇遍地, 鱼塘、台田交错排列。 在景区的中心,有一处“处女泉”常年水温保持在29—30摄氏度之间。因此,即使在冬季,在冰冷的河面上和芦苇沼泽之间形成了一条暖流带,各种水禽集中于此活动觅食。  陕西合阳黄河湿地为中国最大的天然湖泊湿地保护区,绵延分布于黄河边上,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土地肥沃,野生资源极为丰富,数百种鸟类,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有天鹅、丹顶鹤等,15种鱼类在此栖息,其中包括有十余种珍惜鸟类及个别濒危鱼种,如此大面积的淡水湿地,绵延分布于黄河边上,总面积108平方公里,土地肥沃,野生资源极为丰富,数百种鸟类,其中国家1级保护动物有天鹅、丹顶鹤等,15种鱼类在此栖息,其中包括有十余种珍惜鸟类及个别濒危鱼种。  景区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洽川镇境内  乘车线路:合阳县乘开往洽川镇的班车或旅游专线车可达景区。  

帝喾陵

帝喾陵为文化旅游景点。  帝喾陵  帝喾,姓姬,号高辛氏。传说他是炎黄联盟的重要首领。在位70年。他是黄帝长子玄嚣的后裔,15岁时就辅佐颛顼,-于辛,立为族子。30岁成为部落首领,传说他能操纵辰星,掌握观察时间和节气的方法,以指导生产。传说他活到105岁。  帝喾陵在洽川莘野村西,陵东边的巷道称之为“冢家巷”。高大的墓冢占地二亩,巍然耸立,冢前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亲笔书写的墓碑。乾隆年间洽川才子许秉简所撰<洽阳记略>中载,清代每年由藩司(省财政厅)拨白银六万两,以作春秋祭扫之用。抗日战争爆发后,洽川是河防前线,帝喾陵祭扫-中断。1996年清明节,合阳县人民政府恢复了中断六十年的祭扫活动,且规模逐年扩大,规格逐年提高。每到清明,帝喾陵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种民间艺术争奇斗艳,各呈异彩,已经成为洽川及塬上附近各村群众的盛大节日。陵前新立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霍松林所题“帝喾陵”石碑。

合阳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城关街道 洽川风景区 合阳福山 罗山寺塔 洽川生态园 处女泉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夏阳黄河古渡 玄武庙青石殿 武帝山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合阳梁山 合阳文庙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帝喾陵
甘井镇 洽川风景区 合阳福山 罗山寺塔 洽川生态园 处女泉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夏阳黄河古渡 玄武庙青石殿 武帝山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合阳梁山 合阳文庙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帝喾陵
坊镇 洽川风景区 合阳福山 罗山寺塔 洽川生态园 处女泉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夏阳黄河古渡 玄武庙青石殿 武帝山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合阳梁山 合阳文庙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帝喾陵
洽川镇 洽川风景区 合阳福山 罗山寺塔 洽川生态园 处女泉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夏阳黄河古渡 玄武庙青石殿 武帝山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合阳梁山 合阳文庙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帝喾陵
新池镇 洽川风景区 合阳福山 罗山寺塔 洽川生态园 处女泉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夏阳黄河古渡 玄武庙青石殿 武帝山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合阳梁山 合阳文庙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帝喾陵
黑池镇 洽川风景区 合阳福山 罗山寺塔 洽川生态园 处女泉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夏阳黄河古渡 玄武庙青石殿 武帝山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合阳梁山 合阳文庙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帝喾陵
路井镇 洽川风景区 合阳福山 罗山寺塔 洽川生态园 处女泉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夏阳黄河古渡 玄武庙青石殿 武帝山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合阳梁山 合阳文庙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帝喾陵
和家庄镇 洽川风景区 合阳福山 罗山寺塔 洽川生态园 处女泉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夏阳黄河古渡 玄武庙青石殿 武帝山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合阳梁山 合阳文庙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帝喾陵
王村镇 洽川风景区 合阳福山 罗山寺塔 洽川生态园 处女泉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夏阳黄河古渡 玄武庙青石殿 武帝山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合阳梁山 合阳文庙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帝喾陵
同家庄镇 洽川风景区 合阳福山 罗山寺塔 洽川生态园 处女泉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夏阳黄河古渡 玄武庙青石殿 武帝山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合阳梁山 合阳文庙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帝喾陵
百良镇 洽川风景区 合阳福山 罗山寺塔 洽川生态园 处女泉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夏阳黄河古渡 玄武庙青石殿 武帝山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合阳梁山 合阳文庙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帝喾陵
金峪镇 洽川风景区 合阳福山 罗山寺塔 洽川生态园 处女泉 合阳县博物馆(文庙) 夏阳黄河古渡 玄武庙青石殿 武帝山 陕西徐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合阳梁山 合阳文庙 黄河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合阳绿园现代农业园 合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帝喾陵

合阳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