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吉仁湖 | 吉仁湖是108个湖中,湖面最大,最为奇特,赋有神话般色彩的一个,海拔4100米。这上面阶梯般大小依次不等三个无名湖,最上面的那个湖水呈天蓝色,站在湖边,您会真正领会到海天一色的涵义。 举目四顾,108个湖星棋布在四周,鸟瞰吉仁湖,四个湖依次大小、色彩各异,如梯田般呈现在眼前,蔚为壮观;第二个湖的湖水呈藏蓝色;第三个湖呈碧绿色;而眼下的吉仁清水却随天气变化呈异彩:阴天,呈青蓝色;雨天,阴森的像一湖墨水;晴天,则呈碧绿而清澈。每隔一个时辰,湖里隆隆有声。湖里偶尔可见金色鱼,据当地人讲,深秋时节,能看见湖底有一架牦牛般大的骨架,不知是何物骨骸。 那湖中的小岛多像我国的宝岛台湾岛。上面长满的植被计有13种。岛上有遗址残墙,当地人还在岛上拾到过古铜钱和陶制品等遗物。有关小岛上的遗址有两种传说:一是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僧人云游到此,倾倒于智力美丽的湖光山色,回清倒影的碧波湖水,于是在小岛上建观-。年复一年,终成正果,化为彩虹西去;二是相传古时候一外国传教士到德差来传教无缘,只好来此孤岛上自修,终无影响而远走他方。这些终究是传说,留下的仍是谜,当地藏民把它奉为神湖。入冬湖水冰冻三尺,吉仁湖将成为一个天然大冰场,人畜均可往来于小岛。不见源头,水无出处,四季水位不变,这是吉仁湖的又一神秘之处。 |
高尔寺山 | 高尔寺山为文化旅游景点。 高尔寺山山顶为康定与雅江两县的天然屏障,过新都桥向稻城亚丁方向翻越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因为这段路是有名的川藏南线一段,因此一路上都能遇到不少进藏的大货车,前段路公路两边植被丰富,树木成荫,过半山腰后看山顶则全被高山草甸所覆盖。 |
郭沙寺 | 郭沙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郭沙寺,是西藏萨迦寺指派仲嘎吉村-赴京朝见皇帝归来,于元至正18年,即1358年创建的。当时主体工程为20根柱子,取名叫呷登桑昂取林地。仲嘎吉村大师圆寂后,将其画成一副30米的唐卡画像,珍藏至今,是该寺的镇寺之宝。一年一度的大型宗教日,即-10月25日,寺庙才把画像展挂于房顶,名曰“晒佛节”。 据说能在大师画像下朝拜和顶膜的人,将会得到无量-,死后赐受地狱之苦,投生天堂。因此,每年的晒佛节,方圆百里成千上万的藏民赶来持香磕头,顶礼膜拜。到十世纪,直托沙-继承发展该寺教务,扩建寺庙,使该寺声誉远播。因直托沙-对该寺贡献卓越,圆寂后其塑像供奉 至今。明崇祯12年,即1639年,固始汗带领蒙古军在康巴地区推行黄教时更名郭萨寺,沿用至今。清光绪10年,即1884年由理塘寺郭绒-做主持,对寺庙进行再次改建,正殿两层工80根柱子,还有僧房62间,该寺名胜倍增,僧侣广增,香火旺盛,郭绒-圆寂后,其塑像供奉至今。寺内珍藏文物上百件,其中元朝和清朝年间的唐卡画近三十多幅。1982年该寺作为我县第一批古寺由政府拨款修缮后对外开放,是州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绕夺寺 | 绕夺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相传7世纪本教在藏区掌管权时期,本教高僧康青绕郎到内地路过拥朱拉孜山附近发现有7山、7湖(海子)、7个牧场、7条小河,很象本教兴盛地方的象雄地区香山环境,于是就在山脚贡尼龙巴修了寺庙,作为木雅地区发展本教的基地,取名为拥朱桑颇寺。后迁朴贡。 大约在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卓贵甲汪称主持在多若修建拥朱桑颇寺。不知已过了多少年,木雅刀登绕坚赞来该寺主持教务,改称木雅多绕寺。元朝时,据说一个花角-,名叫郎绒汪格告布,他不但精通花教经典,而且还研究了本波教经典,在藏传佛教中有较深的造诣,来该寺讲经,并住寺多年,晚年接圣旨为皇帝召见做“佛寿道场”。他与夺绕寺-一道去北京,晋见元朝皇帝并为皇帝做完法事。辞别时,皇帝赐给他们《降雨法》、《制风法》等16部经书和一个求雨经筒,成为该寺传寺之宝,后不久夺绕寺就成为丹巴、康定、九龙和本县的本教朝拜中心,久盛不衰。 |
康巴汉子村 | 康巴汉子村名叫“俄洛堆村”,村里仅呷哇家就有30多条彪形大汉, 个个虎背熊膀,雄姿英发,头饰别具一格。他们保留了康巴地区留长头发的习俗,辫子内多用黑色丝缨盘成四瓣、六瓣和八瓣的莲花状,辫套上串上珊瑚、象牙环和金银质戒指为辫饰,戒指上镶嵌着珊瑚,最多镶有9颗,象征太阳和明月。 |
雅江茶马古道 | 茶马古道经雅江县境内达187公里,留下的驿站遗址有5处。“饥马恨草短,仆夫苦衣单;悲歌猛虎行,惆怅行路难。”这是清代诗人李苞对茶马古道苍凉的真实描述。那些白色和黑色石块堆积,藏名叫“多纳拉村”,意为敬奉山神的黑色石堆。千百年来,往来于茶马古道上的脚夫行人,经过这里,没有经幡和五色风马纸,就捡一块石头替代堆上去,以示敬奉山神,祈祷路途平安。这样的石堆在山尖或山口有多处,其中不下百吨的有2处。如今它们默默地站在那里,向我们诉说岁月的苍凉,往事越千年,今天,茶马古道是天堑变通途。 茶马古道上另一处重要驿站,藏名叫“杰珠”,意为汉族驿站。古时凡来往官贾客商、差役行人,均在这里歇脚食宿,墨客骚人在这里留下了名诗。清代乾隆年间著名诗人王我师在《俄洛山》一诗中写道:“砂啧关肠道,东西各异名;草深堪牧马,烟重可藏兵。远望深无际,登高若有情;浮云飞片片,总是客中行。”清光绪年间诗人李苞在这里留下了两首名诗,在《西俄洛雪夜》中写道:“穷驿无更折,梦回天已晓;山窗上朝暾,不闻有啼鸟。万籁咸俱息,尘念已力扫;起视山店外,昨夜雪皑皑。四月草木变,一夕无已老;前山更险阻,怅然悲远道。”在《西俄洛晨》一诗中写道:“翡翠润客衣,春不到山顶;溪水互迎送,走谷势俱猛。牦牛负粮行,兼驮蒙山茗;登降策其后,马足不遑聘。此地近萑村,剽劫一时遥;往来西域早,弓矢交相警。我非列御寇,过此亦天辛;台能李频诗,翻愿众客请。”透过这些名诗遗篇,看到了昔日西俄洛驿站繁华情景;看到茶马古道上“牦牛负粮行,兼驮蒙山茗”的景况。 |
郭岗顶风景区 | 成莲花的高贵形状的郭岗顶从远古的岁月中走来,那些由残恒断壁合围的前年古柏,诉说着历史的苍桑与人间的风雨...郭岗顶,仙境天国的祥瑞之地上,流淌着无尽的悬念与迷团,飘荡着无穷的猜测与敬仰。 从郭岗顶身边奔涌而去的原始森林,精巧的珍藏着一块完美的中国地形图。那地图是由草甸拼凑、森林裁剪而成。在郭岗顶山脚对面,坐落着以著名的“荡结”0神为0的郭萨寺,向外界展示着舱传佛教的博大精深。 |
庆大沟森林公园 | 雅江县城驱车北行25公里,过雅砻江吊桥,便进入庆大沟省级森林公园。庆大沟森林公园占地27513公顷,辖原始森林景区、卓玛雍措湖至罗措湖的高山湖泊群景区、草原景区、帕母岭景区、密西景区、融森林、草原、湖泊、溪流、瀑布为一体。 由于公园地形切割气候,引起水热条件巨大变化,孕育着多样的森林植被,呈现了从暖温带至寒 冻带植物的垂直的分布。森林物种奇彩异放,是现代高山松分布中心,步行三天也难走到森林的边际,使人留连忘返。 庆大沟有许多高山湖泊,著名的卓玛雍措(仙女湖),海拔仅2700米,湖水清澈,岸边终年苍翠,不愧为青山绿水。她是一位美丽的仙女,充满了神气的传说。在湖里划船,在湖边的原始森林中栖息,别有一番情趣。湖口是一大片瀑布,水流声传的很远,可谓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瀑布旁有一大片泥林,有的像导游打扮,人称“仙女指路”;有的像几个长者屹立山岗,人称“五老峰”。泥林上方有一个巨大的天坑,天坑底部和周围长满了松树,常有獐子、鹿子出没,更有成群的梅花鹿,人称鹿山。 湖岸的上方是一片原始的白杨林,许多大树的胸径在2米以上,遮天蔽日,连绵3公里。一条溪流从林中蜿蜒而过,波光粼粼,似一条洁白的哈达。进入林中,就会有回归自然的感觉,原始的野性油然而生。 从卓玛雍措湖骑马沿小溪慢步在森林中,穿行到太白村,村左边是漫山遍野的高山栎树,高大强悍,一人不能合抱,太阳可以透过繁茂的枝叶,树上长满“木绒须”,随风飘拂,像阿拉伯姑娘脸上的面纱,又像白胡子老人不停地向来客诉说沧海桑田。栎树林的下方是原始森林,树干粗大,有的树兜中央出现了空洞,游人可以躲到里面蔗风蔽雨。让人真正体会到原始森林的“原始”内涵。 公园的帕母岭景区很有神秘感。从单谷子村(马头村)过卧龙河,经过一片草地,便是一个瀑布,很像《西游记》描写的水帘洞。经过瀑布在鸟语花香的原始森林中骑马上行,到帕母岭寺,寺中钟鼓齐鸣、香烟袅袅,金色的转经筒成排成队,寺庙侧面的乃日山(仙山),有虚度宗教故事和传说。登上乃日山,远眺终年积雪的贡嘎山、大炮山(亚拉山),太阳初出,贡嘎、大炮二山似两座金山;太阳渐渐升高,云雾缭绕,两山又似两座银山。帕母岭看佛光格外精彩,佛光出现,你能从中看到自己千姿百态的绰影。当云雾从八角楼沟和,密西沟一起涌到帕母岭,朦胧中的帕母岭像油画中的蒙娜丽莎,美不胜收。 公园的格西沟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绯胸鹦鹉、斑尾鸡等野生动物及其自然生态环境为主的保护区。保护区内森林密布、流水潺潺、空气清新、环境幽静,人与动物和睦相处,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丹巴 | 位于丹巴县城西南21公里的东谷乡境内。牦牛河清澈的水流在这里欢快奔流,沟内植物资源丰富,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遍布奇峰异石,陡水岩飞瀑雷鸣,星星点点散落的众多海子、温泉更是山间的宝石。世人赞叹此地是"天然盆景"。 丹巴藏寨 丹巴藏寨与碉楼在建筑风格上一脉相承,是嘉绒山寨中最具特色的。丹巴人将碉楼和寨房两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寨房特征,又有碉楼的形态。丹巴藏寨墙体也用石头砌成,一般为三至四层,底层是仓库和圈养牲畜的地方,二层为客堂、厨房,三是为居室,顶层常设为经堂。所有顶层外沿都涂有黄、黑、白三种颜色,这也是嘉绒寨的一大特征。 丹巴藏寨中以甲居、聂呷、梭坡和革会扎乡的藏寨最为著名。远望去,几百幢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谷中、山腰上,其间点缀着一丛丛的绿树,使藏寨完全融于自然环境中。 丹巴美人谷 丹巴出美人,这里的女孩子大多不施粉黛,丽质天成,凝脂盘的肌肤和健美颀长的身材,无一不体现出丹巴美人的天然原质。巴底乡邛山村的美人最为著名,这里被称为"美人谷",邛山村含一、二、三村,由无数漂亮整洁的藏寨相连而成,整个山谷不仅美人漂亮,山谷美景更漂亮。巴底距县城约26公里,从乡政府往一条山谷步行10公里可到达邛山村。 东谷乡 东谷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辖乡。旧时属打箭炉明正土司辖地,1941年置东谷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东谷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1 253.6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东谷、阴山、国如、二卡子、三卡子、井备、东马、永西、邓巴、牦牛、拨冲11个村委会。 东谷乡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牧业以养牛、猪为多。林特产…… 详细++ |
贡嘎山 | 贡嘎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贡嘎山坐落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康定、泸定两县分界处,是横断山脉大雪山的主峰,海拔7556米,东经141.8度,北纬29.6度,是四川省第一高峰,被誉为“山中之王”。 贡嘎山由结构严密、质地坚硬的巨大闪长花岗岩侵入体组成,在终年长久的寒冻风化作用下,陡峭如削,攀登不易,极目远眺贡嘎山,宛如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屹立于群峰之上,高大险峻,气势磅礴。 贡嘎山是中国冰川最为发达的山峰之一。数以百条的冰川,面积达三百平方公里,其中,海螺沟冰川长30公里,面积220平方公里,海拔3500米,是世界罕见的低海拔冰川。贡嘎山地貌复杂,生物气候带垂直分布清晰,动植物生长良好。 贡嘎山是进行登山探险和高山旅游的胜地。 贡嘎山周围聚集了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20余座。其中:中山峰海拔6886米,爱德嘉峰6618米,热德卖峰6549米,笔架山5880米,设海子山5878米,白海子山5924米,田海子山6070米。 |
海螺沟 | 海螺沟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 海螺沟距成都319公里,发源于蜀山之王--贡嘎山东面一条冰融河谷,自西南向北注入大渡河支流磨西河。沟长30.7公里,面积220平方公里,它聚集了自然冰川,高山雪峰,沸热温泉、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风光。 海螺沟最让游客流连忘返的莫过于海螺沟的冰川,在海拔较低处就能望见冰川从高峻的峡谷中铺泻而下。特别是大冰瀑布,高达1000多米,瑰丽非凡。身处山脚,远望终年积雪不化的贡嘎雪山,气势恢宏,令人肃然起敬。海螺沟以其独有的四大特色而有别于我国的所有著名风景旅游区。 其一,它是低海拔现代冰川。海螺沟冰川形成于大约1600年前,地质学上称其为现代冰川。 其二,原始森林与冰川共存。它是贡嘎山最大的一条冰川,长14.2公里,末端落入森林带内6公里,形成冰川与原始森林共生的绝景。 其三,冰面河、冰面湖、冰下河、冰川城门洞、冰裂隙、冰阶梯、冰石蘑菇、巨大的冰川漂砾、冰川弧拱和极其宽阔的U型冰川峡谷,两侧高数百米的留有冰川擦痕的绝壁,和黛绿色的原始森林等,形成惟有海螺沟冰川所有的独特景观。 四,海螺沟冰川地理条件特殊,除了冬季外,其他季节均可着单衣或夹衣游览冰川。 冰瀑布 加拿大冰川国家公园以其落差1100米的冰瀑布而闻名于世,海螺沟内的大冰瀑布足可与其匹敌。沿冰川上行3公里,绕过黑松林,即可望见这条大冰瀑布。冰瀑布宽达1100米,落差1080米,由无数极其巨大的光芒四射的冰块组成,仿佛从蓝天直泄而下的一道银河。 由于冰体融冻作用,它不断产生冰崩。冰川活动剧烈的春夏季,一天可达上千次,最多时一次可塌垮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冰体。冰崩时,冰体间剧烈的撞击与磨擦会产生放电现象,一时蓝光闪烁,大地震颤,山谷轰鸣,千千万万的冰块滑落着,飞溅着,扬起漫天雪雾。 冰瀑布的观景点是通过多次观察与计算后才确定的,远在冰瀑布数公里外,因此,即使是最大规模的冰崩也不会给游客的巡全造成威胁。 温泉 海螺沟内,从刚入沟开始,至游人足迹所能到的所有路线,随处都有甘甜可口的泉水。泉水或自地下涌出,或成清澈的溪流,或为石上飞瀑,这些冷泉水无杂质、无污染、可以饮用。沸泉水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能较快地消除游者的疲劳。 更妙的却是沟中这样接近冰川的地方,却有大流量的温泉、热泉甚至沸泉。在二号营地旁,大量沸泉从地下喷涌面而出,出口水温达90度,足可用来沏茶和煮食鸡蛋。日流量8900吨的沸泉水顺崖而下,形成一道宽8米、高10米的瀑布。在万木葱茏的沟中,白雾飘忽,群山时隐若现,恍如仙境。 每到秋季,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羚牛配种时期,羚牛会成群结队地来此沐浴和饮水,使这里又成为观赏这种极珍贵的野生动物的理想场所。 日照金山 海螺沟是观赏蜀山之王贡嘎山的理想场所。游人登上二层山或狮子岩,放眼望去,碧空如洗,数十座雪峰直插苍天,贡嘎山则雄踞在群峰环簇之中。在每日太阳初起的那一瞬间,数十座雪峰便披上了一层灿烂的夺目金光,这就是海螺沟最著名的日照金山。 磨西镇 海拔1900米,是当地一个小镇,主要居住有彝族和汉族。磨西镇虽小,却颇具特色。镇上有一个天主教堂,当年毛泽东,-曾住在这里指挥过红军安顺场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战役,镇上还建有毛泽东故居。磨西镇是海螺沟的必经之地,就在海螺沟风景区的大门口,吃住都十分方便。海螺沟 海螺沟 海螺沟 冰川森林公园日照金山大冰瀑布 |
海螺沟冰川 | 海螺沟冰川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海螺沟冰川属典型的海洋性低海拔冰川,冰川长14.7公里,面积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750米,最低海拔2850米,落差达3900米。 冰川如同一条银色的长龙,从贡嘎山上飞奔而下,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在“U”型峡谷里伸入绿色-达6公里,形成冰川与森林共生的奇绝景观。它是贡嘎山地区五大冰川中规模最大、海拔最低的一条,游客可以轻而易举地登临冰川揽胜。冰川上的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1100米,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高最大冰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的十五倍,气势宏伟壮观。 海螺沟冰川舌现长6公里,宽0.4-0.7公里,推算最厚100-130米,冰川大约形成于1600年以前。在冰川的运动中形成晶莹如翡翠、水晶,观赏价值极高的冰川弧拱、卷曲、单斜、向斜构造成的冰川层纹单条裂缝长达100余米,深5-10米,宽0.5-2米的冰川断裂带,蔚为壮观。在冰川的消融过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冰面湖、冰桌、冰洞与冰桥、冰面河,令游人赞不绝口。另外,源于主峰东南侧海拔5600米以上的大雪山脉分水岭,冰川的最低点海拔3000-3700米,可以供登山爱好者攀登。 冰川有“三怪”。 第一怪:不冷。冰川之上气候暖和,夏秋季节,你可身着薄衫,脚踏冰川徜徉在这光怪陆离的神奇冰川世界,完全不用担心“冰上不胜寒”。 第二怪:冰崩。大冰瀑布常年“活动不息”,发生着规模不等的冰崩。一次崩塌量可达数百万立方米,此时冰雪飞舞,隆隆响声震彻峡谷,一两公里之外也可听到,场面蔚为壮观。 第三怪:构造千奇百怪。冰川表面有数不胜数,绚丽多姿的美妙奇景。冰桌冰椅、冰面湖、冰窟窿、冰蘑菇、冰川城门洞等等,太多的奇景让人目不暇接,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奇。 |
中国墨石公园 | 中国墨石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墨石公园景区(MOSHIPARKSCENICAREA),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质科普中心,格萨尔王发祥地之一,道孚八美之一。世界地质奇观,中国唯一高原石林景观,集观光、体验、科考、科普价值于一体的多元化景区,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第八美”。 中国墨石公园景区,地处中国最美景观大道318国道核心区,紧邻丹巴美人谷,康定新都桥,雅江康巴汉子村等知名景区,是香格里拉之巅海螺沟通向香格里拉之魂亚丁的中转站,四川省旅游西环线、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重要节点,是大香格里拉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巴康北民族文化旅游线的起点。拥有壮美草原、婉约湿地、奇幻墨石、特色民居、高原花海、金色彩林、白塔圣寺、日出日落八大景观, 中国墨石公园面积约5平方公里,石林迷宫堪与华南著名的石灰岩喀斯特石林媲美,在地质科学价值上属国内唯一,世界罕见,类似的糜棱岩土石林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道孚境内文化旅游资源密集,蕴藏着世界上罕有的神山之美、密宗之美、石林之美、英雄之美、草原之美、寨城之美、民俗之美、景城之美等八大美景。 |
丹巴藏寨 | 丹巴山寨是嘉绒藏寨中最具特色的。尤以甲居、聂呷、革什扎和巴底乡最为突出,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远远看去,充满灵气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绿树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地和隐在密林深处的寨房,伴着时有时无的潺潺溪流,一幅富有动感的绝妙山寨画卷随之展示在你的眼前。美食:香猪腿、老腊肉、土鸡、酸菜、咂酒、蜂蜜、野生菌等。观锅庄舞、看丹巴藏戏、听嘉绒歌。雪梨、苹果、石榴、核桃、雪山大白豆、虫草、天麻、贝母、藏式头帕、藏式腰带、土陶器。 丹巴的山寨,旧称碉楼寨房。碉楼和寨房,原本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风格建筑,如今,在时光的流逝中,二者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外形上,既有寨房的特征,又有碉楼的形态。碉楼寨房一般为三层,也有四层的,一侧还配有厢房。但不论房屋和厢房如何建造,顶层外缘都环围着黄、黑、白三种色带,这是嘉绒藏寨的一大特征。 |
长青春科尔寺 | 长青春科尔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青春科尔寺又称理塘寺,于1580年由第三世0喇嘛索南嘉措创建,是康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长青春科尔为藏语译音,“长青”意为弥勒佛(即未来佛)“春科尔”意为0,“长青春科尔”意为弥勒佛0(标志着0常转、妙谛永存)。寺庙占地500余亩,坐北朝南,背靠崩热神山和多闻正神山。相传三世0索南嘉措在安多地区(青海)传经返藏经过理塘时,按途中巧遇的诸多吉祥征兆,在这里看到一处奇境——背面(北面)山势特高,像一尊财神盘腿而坐,手持珍宝;右面(西面)山岳十分壮观,像一只巨鹏展翅欲飞;左面(东面)山岳非常奇妙,像一头巨象曲身而卧,从北向南伸直长鼻,两腮处的清泉像两条洁白的哈达,从象鼻两侧潺潺流过,左侧是无量寿甘露,右侧为莲花生甘露;对面(南面)山峦起伏,奇峰耸立,主峰山腰自然形成一幅十相自在图文。山麓下汹涌的理塘河宛若青龙盘旋而行,中间宽阔的大草原芳香四起,其间肃立着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吩咐兴建的菩提白塔,奇观美不胜收,与900多年前,印度大师阿底峡尊者在《噶当弟子问道录》中的预言相同。欣喜之下,索南嘉措在貌似巨象长鼻鼻梁的山岳间兴建了这座长青春科尔寺。因长青春科尔寺的这段传奇故事,使该寺名声大振,在藏区素有“上有拉萨三大寺,下有安多塔尔寺,中有理塘长青春科尔寺”的说法。 寺庙初建时,有喇嘛百余,房屋不多,经济能力也薄弱,在蒙古法王契克阿登和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土司帮助和扶持下,才又修建了大招殿、吴王殿。随着寺庙的日益发展和兴盛,在阿扎-任堪布时,又修建了顶上大殿,寺庙才初具规模。清道光十八年(1838)降生于我县的昂旺罗绒益西登地吉成曾为十世0转世灵童之一,因金瓶制签落选,被册封为“香根”-,在哲蚌寺获得格西学位后,任长青春科尔寺第五十一任堪布,临终前被十三世0土登嘉措册封为康南最高-,并授权统管康南教务。此时,香根-名震康南,香根之名也在该寺历代冠用。民国二十年(1931)二世香根昂旺罗绒登增次来嘉措大兴土木,在到处讲经募化筹集资金的同时获得西藏地方政府经济上的支持,扩大了顶上大殿,维修了吴王殿及除大招殿两处的公房。为巩固和扩大理塘寺在康南的力量,二世香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尤其在政治上采取了“郭睦友邻、亲汉近藏”之政策,使理塘寺在各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就连国民政府西康省主席刘文辉也曾送茶叶500驮。驻理化曾言枢于1941报请西康省政府批准,在寺内成立了“调解委员会”,使该寺获得了司法权的合法行使,并于1944年伙同部属史建候在寺内建立了汉僧院。 经历年扩建,到寺主二世香根时期,该寺已有佛殿、经堂等20多座主建筑和20多座-宫室,400多座僧舍,起伏错落,形成一组独特、严谨、华丽的建筑群落,僧侣近4000人,在整个藏区声誉极高,成为康巴地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 文革后,寺庙被省政府批准为重点开放寺庙,省、州政府多次拨款对寺庙进行维修,经过十余年的改造,寺庙已恢复了弥勒殿、大经堂、千佛殿、法相院、香根寝舍、金顶红宫等寺庙建筑;由僧众百姓捐塑了19米高的弥勒佛像及千佛殿内的三千座佛像;金顶红宫内还设立了一、二世香根-的灵塔;三世0、五世0的足印是寺庙的镇寺之宝。 当你走进神圣的大殿,墙角边的一块块嘛呢-石讲述着寺庙四百余年的历史。金色的马鞍,麒麟号角上的道道铜箍,十世班禅大师的坐床,僧侣们翻动着的古老刻板《甘珠尔》和《丹珠尔》以及虔诚的信徒们转动着经筒,这些都无不追忆着长青春科尔寺昔日的故事。如今,该寺的几大主建筑已修复一新,僧侣已达2000余人,学经制度及每月的各种修供仪轨和每年的0会(如跳神、辩经、转山、展大佛以及酥油花会等)也恢复完善。长青春科尔寺又以富丽堂皇的建筑、琳琅满目的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精美绝伦的雕塑和浩瀚的文献藏书等,成为一座当今藏族宗教、文化、艺术的宝库。长青春科尔寺 |
吉绒寺 | 吉绒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吉绒寺,古名“多更雍仲林寺”,位于现今的甘孜州炉霍县西北方,G317国道附近之山体北面,海拔三千多米,距县城约十八公里。 寺院建于1633年,现有觉姆僧众一百余人。1984年经甘孜州炉霍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按照《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依法登记,登记编号:宗场证字(川)F141080004。 寺院现任住持为雍仲益西大师的第四世转世-祈麦雍仲仁波切。 1. 建寺缘起: 该寺由嘉绒雍仲益西建于1633年,在《随念预言经》和《随念佛录经》中皆有尊者建立该寺的授记。尊者诞生于-绕迥十胜生周,其父为真宗国王第五子,名为阿霍尔,母名为慈诚逈。 雍仲益西尊者在吉绒寺创办了讲经院和密宗禅修院两部权威扎仓,培养出了多登雍仲坚参、格西雍仲邓真、朗公喇嘛慈成、普沃尼玛坚赞、松阿扎巴法王等杰出的高僧大德,弟子中觉悟自心者更是不计其数。 尊者一生广行-利生事业。依赖其传下的良好习俗,雍仲本教四大-的一切教系被传播到藏地的各个角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格西派的独门窍诀。 尊者于绕迥十一胜生周,即木蛇年-七月十九日示现圆寂。其肉身中自然显现忿怒尊像和藏文阿字,呈现大成就者的非凡瑞相。 2. 建寺地形: 吉绒寺建寺的地形,为右旋海螺。向北一千米处有鲜水河自西向东流过,多达河自南向西融入鲜水河。前面分别有一座母续神山和文殊忿怒神山,著名成就者朵登俄色坚参等高僧大德,曾在此处修持过0心法,并获得非凡成就。在海螺的翅膀内,有朵隆央文、多隆萨恩等很多阿赤0历代高僧的实修净地,雍仲益西、雍仲坚参二人曾在此地实修。 据史料记载,该地是0修行的圣地,《0传承祈祷颂》中“处于多隆央文修行地,嘉绒雍仲益西愿祈祷……”即是指此地。 此地也曾经莅临很多大证士,修持0。山顶有达瓦扎巴的修行处:近代无漏虹化大师夏匝·扎西将参的心子——获得无漏虹化成就的达瓦扎巴,曾长期在吉绒寺修持密法,并接收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觉姆(尼姑)在此闻法修行。 此地也被认为是众多空行母聚集加持的殊胜圣地,具备寂静禅林五种功德,属一生一世修持佛法的绝佳妙境。 3. 历史沿革: 雍仲益西尊者圆寂后,其心传弟子,从多登雍仲坚参至扎色达瓦扎巴之间的历代殊胜上师及善知识,承继尊者愿力,持续在吉绒寺讲经说法,广利众生。 扎色·达瓦扎巴于-第十五胜生周水马(公元1882)年在夏匝雍仲神山旁的坚贡城诞生,父亲名为扎智丹增旺嘉,母亲名为代嘉(蒙古族),大师自幼入嘉瓦酿麦古寺,依止大智者辛旦茨成旺杰并受持出家戒;师从扎智丹增王嘉等众多大德学修显、密、0等殊胜传承;尤其敬拜智者夏匝·扎西坚参为师,最终彻悟一切佛法,众多弟子亲睹了大师获得虹身成就之不可思议的妙象,如:光下无影;系带无身、绳以自结;身无垢染等等。 该师四十岁时即-铁鸡年(公元1921年)赴吉绒寺修持密法,并为来自四面八方的修行者(以觉姆为主)讲修佛法,培养了章松泽翁丹增等众多弟子。达瓦扎巴大师向觉姆们传授深密心法的窍诀,其所教导的觉姆们,闻、思、修,-、辩论、著书,持咒、修行、施业皆如理如法,吉绒寺密宗禅修院也因此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觉姆寺院。 该师于-木猪(公元1935)年四月十三日,伴随着空中显现的彩虹以及自然咒文等吉兆而虹化,只留下头发和指甲。 4. 修葺重建: 文革期间该寺院遭受侵蚀,殿堂、僧房等建筑损毁严重,讲经、修法等正常活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宗教政策重新开放,在县政府批准支持下,阿根嘉巴仁波切带领僧众恢复寺院的修法传法的传统,但寺院各项设施仍处破旧状态,百废待兴。 2010年,经赤瓦法王、文家-正式认证,雍仲益西的第四世转世-——祈麦雍仲仁波切,回到吉绒寺坐床任住持-。自此,寺院在新住持的引领下,一方面提升师资、教学、僧团管理,另一方面开始了改善外部基础设施的建设。 寺院所在地区经济欠发达,当地信众无法供养更多的资金来修缮寺院,因此住持仁波切在汉地信众的支持下,自2010年主寺伊始就从修建山路开始,对破旧建筑进行逐步的修复和重建,包括觉姆禅修院的大殿,寮房,斋堂等…… 吉绒寺自古道风严谨、纯正,又因藏区接纳尼众修行的寺院非常稀少而更显珍贵,所以自修复重建以来,慕名前来修学的觉姆人数众多,但囿于资金困境,寺院只能屡次婉拒,请其暂缓。 从2010至2013年,在住持-的不懈努力和十方善信和仁德之士的扶持下,吉绒寺重修了山下通往山顶的路,完成了觉姆禅修院大殿和斋堂的建设,其间也陆续新建了数间寮房,逐步解决了以往多名觉姆拥挤居于一间木屋的困境。 建设仍在继续…… 5. 教学管理: 现今的吉绒寺,虽然条件依旧艰苦,但已承继先贤遗风,成为教学严谨、体系规范的尼众高等五明佛学院,有百余位常住觉姆,在阿根嘉巴大师和西绕晋巴格西指导下,一年四季勤于修学。寺院努力给予觉姆们生活和学修等方面的支持(资金主要来源于十方善信和仁德之士的捐助供养)。 吉绒寺女众佛学院的特色在于觉姆入寺时可以自愿选择入讲修学院学教理或入禅修院修学密法。选择入讲修学院学教理的觉姆,要用十二年的时间从因明辩论理论学起,直至熟悉掌握0心法的深密教理,做到纲目明确,辩论无碍,讲说流畅,成为合格的讲经布道法师。选择入禅堂修法的觉姆,要用六年的时间次第学修本教0前行法门与正行座修,出禅堂时须达到能独自解决日后修行一切问题的水平和境界。 学院各方面管理严格规范,课程设置紧密合理,凡是在该学院修学的觉姆,都必须严格遵守学院的作息时间表,否则无法继续留在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