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朔州 >> 应县 >> 杏寨乡

杏寨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大同南约70公里。它建在应县城佛宫寺的山门内,原名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它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顾名思义,木塔确是全部用木建成的。木塔通高67.13米,底层直径为30米,平面为八角形,五层六檐。外观是五层,但是塔内夹有暗层四级,实为九层。塔内各层,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斜撑、梁枋和短柱等建筑方法,使整个塔连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壮观。据测,建筑该塔实用木材3500立方米以上,重达3000吨左右。  木塔自建造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长期经受风雨侵蚀,并曾遭受军阀炮击以及多次强烈地震,虽有轻微倾斜,仍巍然屹立。实践证明,它是建筑结构与使用功能设计合理以及造型艺术的典范之作,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辽代是公元十至十二世纪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当时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大力提倡佛教,在山西、河北一带大兴土木,修建佛庙、佛塔。应县木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营造的。塔的底层有一尊11米高的释迦牟尼金身坐像,保持着辽代的风格。底层的墙壁上还有6幅如来佛画像以及飞天,色彩鲜艳,神采奕奕,是中国壁画中的珍品。  木塔的第三层和第五层分别有四方佛和释迦坐像。过去这里既是历代统治者拜佛的场所,又是战争时用于观战指挥的瞭望台。  木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国家曾多次拨出巨款进行维修和加固。塔内各层之间有木梯相通,塔的四周有平座栏杆。游人逐级登楼,凭栏远眺,其乐陶陶。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应县净土寺

应县净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净土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东北隅,俗称北寺。创建于金代天会二年(1124年),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  全寺建筑分布在东西两条轴线上,现仅存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全寺主殿,金代原构,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略呈方形,单檐歇山顶,殿顶用筒、板瓦覆盖,檐头镶以绿色琉璃。檐下斗拱四铺作,出琴面昂。角柱有显著的侧脚升起。历经金大定、明景泰,成化、崇祯多次修葺,尚存原貌。扇面墙绘有明、清时期彩画。大殿天花、藻井及天宫楼阁的混金作法,是金代少见的珍品。整个天花藻井的构图繁复,反映了金代室内装饰绚丽多彩的时代特点。  净土寺天宫楼阁,既是精制的建筑模型,又是出色的工艺品,其仿木构建筑形式,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建筑形制,对研究金代建筑具有参考价值。  2006年5月,净土寺作为金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镇子梁水库游乐场

  镇子梁水库位于应县城东6公里处,建于1958年,1973年改造扩建。占地面积1840平方公里,库容量为4940万立方米。北依龙首山松林,南结安边镇遗址。大坝高耸,流水如雷,似天垂云帘。游客可在水上泛舟,湖边钓鱼,林中野宿,产生回归自然之情趣。    镇子梁水库游乐场

永镇寺

永镇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应县小石口村东北,距县城12公里,寺内建筑结构严谨,造型优美。现存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六间,山门六间,进深四间,东西跨耳新建钟鼓楼,构式仿古。全寺依山而建,雄伟壮观,色泽华丽,善男信女,游人不断,香火不绝,古香古朴。登其远眺,苍山绿水云飘似带,令人赏心悦目。   

应县文殊寺

应县文殊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文殊寺位于应县城11公里小石村,是古应州十三大寺之一。相传文殊菩萨曾在此处说法,故而得名。据明代《应州志》载:“乾统六年(公元1007年),西方和尚义潭禅师讲经寺中,遂建殿宇。”后又经多次修葺。现存建筑系明代中期之物,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前有钟鼓楼,山门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其两侧塑四大天王像,造型威猛生动,殿内佛像经近代重新彩绘,色彩鲜艳,是研究明清塑像壁画的实物资料。全寺走向合理,布局严谨。寺中古松霜皮苍翠,枝杆如龙,俗称“古龙松”。据传是印度僧人所栽,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李克用墓

李克用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应县城东安边镇南,天佑五年葬于此地。元朝诗人李俊民游览李克用墓,赋诗名曰“题李晋王墓”:  雄名凛凛振沙陀,为国功深奈老何。多少三垂冈上恨,伶人哪进百年歌。      李克用 (856~908)  李克用(公元856年—908年),生前称晋王,其子李存勖建后唐时,追尊为后唐太祖。性格勇猛急躁。唐末将领。沙陀部人。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兵镇压庞勋起义,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先后镇压庞勋起义军、黄巢起义军。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李克用…… 详细++  李克用 (856~908)  李克用(公元856年—908年),生前称晋王,其子李存勖建后唐时,追尊为后唐太祖。性格勇猛急躁。唐末将领。沙陀部人。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兵镇压庞勋起义,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先后镇压庞勋起义军、黄巢起义军。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李克用…… 详细++

石柱山

  位于应县城正南20公里处,在梨树坪乡,境内是最新发现的国内罕见的地质景观。沿山沟蜿蜒而进,一路是苍山对峙,花香鸟语,一路山清水秀,树荣草茂。行约2公里,迎面一幅宽约100米,高30米,由根根棱角分明的六棱石柱组成的峭壁进入眼帘,悬挂山腰,冲天而起,气势宏伟,象大山怒吼,如火箭待发。据地质专家考证,此景观大约四、五千万年前由火山爆发自然形成。真乃鬼斧神工之作,展现今日之奇观。    石柱山

跑马梁

  属恒山山脉,海拔2287米,山顶平坦,面积20平方公里,可以信马由缰。相传唐末李存孝据守朗岭关,屯兵山地,曾于此处牧马练兵,故名跑马梁。  跑马梁距应县城30公里,翠松似妆,缠裹着山峦,郁郁葱葱,浮云如带,萦绕着苍松,飘飘然然。五彩缤纷的野花点缀在绿草中,犹如色彩斑斓的锦缎。置身其间,如同在云海天空中遨游,会使你在神奇中惊叹。山形,云海的变化不时地调动着你的情感。甜凉的潮气滋润着游人的肺腑,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受。   

田蕙墓

田蕙墓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田蕙墓(第四批省保)  时代:明  地址:应县大临河乡圣水塘村  田蕙在明万历年间曾任通政使,晚年家居时撰修《应州志》,世称“田志”。据墓碑铭记,皇帝下旨修建此墓地。墓地占地2.6万平方米,由于常年瘀水、风沙侵蚀,暴露在地表的石人、石马、石碑仅有6块,余皆隐埋于地下。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繁峙古城遗址

繁峙古城遗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古城遗址  繁峙古城遗址(第二批省保)  时代:汉  地址:应县镇子梁乡城下庄村东北  城址为长方形,长1120米,宽120米。城墙残高0.5—2米。1958年调查,地面暴露遗物有铜镞和陶豆、陶罐等残片。陶器纹饰为绳纹。未发掘。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杏寨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杏寨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