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飞渡峡·黄安坝景区 | 飞渡峡·黄安坝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飞渡峡·黄安坝景区地处大巴山南麓,镶嵌在陕西省镇坪县和重庆市城口县毗连的原始森林夹角,距离镇坪县城42公里,距城口县城70公里,绿色生态景区内300万亩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峡谷溪流、飞峡瀑布在陕西镇坪与重庆城0界大巴山深处错落有致排布,宽厚的原始风貌滤去一切人工修筑和世间纷繁,时光在这里陡然放缓,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静谧的时光仿佛在这里重新排序,为人类量身定做,重新构筑形成独特的绿色养生天堂。 景区由飞渡峡山水自然游览区与黄安坝高山牧场度假区两大各具旅游形态景区组成。飞渡峡景区以山水自然示优,黄安坝高山牧场以草原康乐为要,二者融合在一起丰富了旅游的多样性及层次感,并为景区的旅游叙事构建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漫步在大巴山腹地,“一脚踏二省,抬头多重天”。置身其中,除了欣赏大自然神奇美景,更能享受大巴山独特的时光静谧之美。 景区最高海拨2600米,年均气温12.1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区内生物资源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1种,国家级保护植物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银杏和独叶草等。曾被世界公认已灭绝的侏罗纪植物崖柏也在景区内发现。是全国闻名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从镇坪县曙坪镇阳安村夫妻树出发,就步入了飞渡峡景区。 沿着飞渡河蜿蜒前行,便置身于一个绿树、红叶、巨石、飞瀑、深潭组成的山水梦幻之境。近二十公里峡谷间,飞渡河有若魔术师缓缓开启宝盒:谷中潭瀑状若串珠,形态多变;两岸陡峭险峻,崖壁蜿蜒曲折,若一曲跳动的音符。或浅滩清流,潭水濯濯。或山陡水曲之地,水涡重重,粼粼旋转。或飞珠溅玉,形成优美壮观之跌水。河谷之中,千壑氤氲,万仞峥嵘,怪石争奇,花草蓊茸。“草映晚日红,树绕清泉绿”。秦巴山水柔和润泽,一反秦岭山水的生涩,成为陕西最具特色的山水旅游资源。 最是那火石坪飞瀑惊心动魄。水流从一百多米山崖飞泄而出,犹如一条发怒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真捣谷底。水汽顿时氤氲山间,惊起飞鸟阵阵。数里外能听见隆隆声响,似千军呐喊,似万马奔腾。好一个山水自然之江湖。 沉醉于飞瀑强大叙事情节里,有风吹过,恍若隔世。不要问飞瀑从何处来,也不要问飞瀑往何处去,那永远是大巴山的秘密。 钵钵潭是飞渡峡景区另一胜景。沿着茂林修竹掩映下的小道前行,尽头,一潭清水猛然跃入眼帘,沁人心脾。一条飞瀑跌落潭中,缓慢、慵懒、闲淡,像一个未曾醒来的梦。坐在凉亭赏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如此归隐情怀,清福是也。 飞渡峡类似胜景美不胜收。那些飞瀑、怪石、深潭、原始森林、飞禽走兽是大山的子民,它们就像中国汉字一样,随意的组合也能成就喻意深刻的篇章。 峡谷尽头,豁然开朗,300万亩南方最大的高山牧场黄安坝跃入眼际,仿佛是大巴山山神手中的那块温玉,随着人们的到来而微微的舒张开来。草原的中央,搭建了安顿大巴山来访者的度假村落,度假区集草原康乐,养生度假、山地运动、科考研究于一体,它的存在是一座山的奢华,一座山关于岁月最恩情的寓言。 站在草场高处,放眼四望,但见莽莽群山横出,浩浩天地一统,嫩绿色草原如时光之水漫际天边。阳光灿烂日子里,闲淡于此,恍然间已回到曾经的年代:外婆讲神话故事、妈妈缝补书包、月光下小伙伴追逐,甚至回朔到遥远的宋朝。 设若飞渡峡的幽静神秘是时光隧道,那么尽头的黄安坝则是时光之都。外面的时光拉着人们往前飞奔,这儿却是引着人们在时光中延缓,把我们挽留在童年里、留在青春里、留在中国最慢的时光里。 门票价格: 旺季:80淡季:60 咨询电话: 0915-8826288 邮编: 725699 景区地址: 镇坪县曙坪镇 |
化龙山自然保护区 | 化龙山自然保护区 化龙山又名“小神农架”,是大巴山第二主峰,系岚河与南江河的分水岭,是浪河,洪石河、竹溪河及岚河发源地,也是大巴山北坡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化龙山横亘于渝陕之间,其延伸到湖北境内便是驰名海外的神农架。保护区划定在渝、陕、鄂三省接壤地带,地处安康市东南部镇坪、平利两县交界处化龙山两侧林区。总面积28103公顷,其中镇坪境内23802公顷,占85%,平利境内4301公顷,占15%。区内群山巍峨,雄伟险峻,森林原始,古木蔽口,峡谷幽深,水流湍急,珍禽飞鸣,异兽出没,烟雾峡谷起,白云绕山尖。它以生物区系的古老性,动植物种类的丰富性,森林植物的多样性,濒危物种的珍贵性,生态系统的原定性、典型性而著称,是自然的禀赋人类的遗产。2001年设立陕西化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区内海拔最高处为化龙山顶峰,海拔2917米,相对高差2154米。因而气候、植被呈立体状态。植被达五种类型:以冷杉、松林为主的针叶林,红桦栎类为主的阔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原,显示出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的特有色彩,与太白山、峨眉山森林生态大相径庭。而且植物种类丰富,仅种子植物达154科,751属,1731种,科属的数量比神龙架多,种的数量仅比神龙架少48种,有珍稀濒危植物33种,占全省45种的73.3%。有许多珍稀古老树种,如珙桐、黄杉、连香树、领春木、香果树等。有古生代的卷柏等蕨类植物114种。动物区系也较复杂,有昆虫608种,发现野生陆栖脊椎动物251种,其中重点保护动物39种。还有大型真菌169种。区内有自然造化的特色景观18处。因此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校长朱金兆给予充分肯定:“化龙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巴山北部地区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库,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利用的理想基地,也是旅游观光、度假避暑的好地方”。 (一)水域景观 数十条河流创造了化龙山区无限的水域风光。尤以竹溪河,浪河及洪石河三条河流最为壮观,河流落差1930米以上,山水浑为一体,俏丽多姿,正如古人云:“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河谷动植物资源丰富,奇花异草密布,珍禽异兽不期可遇,为游客添一份意外惊喜。(二)云海飞瀑 沿竹溪河而上距花桥村3公里处,山势陡峭,峰回路转,水从断岩上跌岩而下,如银线飘垂,形成“白练永悬”的美景,曲溪伴鸣,意境幽远。名曰化龙飞瀑。境内天象景观多姿多彩,变化奇丽,时而云雾缭绕,时而明丽欲飞,才听雷鸣过翠峰,又见艳阳照清泉。云海奇观,景趣无穷。(三)莽莽- 这里森林景观丰富多样,山上部为原始林,下部为天然次生林。五种类型的植被覆盖化龙,既有空间分布的林相美,又有随季变化的景色美。春天,叶上珠,海樱桃等野生花卉竞相开放,群芳争艳,妩媚动人;炎夏,浓荫滴翠,鸟语花香,徜徉其中,尽情享受森林浴,令人顿觉清新舒畅,故有“三秦皆炎热,清凉唯化龙”的赞誉;金秋,红叶如火,野果累累,赏景品果,野趣无穷;冬季,青松挺拔,雪压枝头,银装素裹,使不同的枝冠形态万千,或若银林闪烁,或似玉菊怒放,满树梨花,山舞银蛇,一派北国风光。游人至此,赏心悦目康体保健。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是中国特有树种,距今约1000-8000万年,被称为“活化石。它是一种落叶乔木,树高15—20米,胸径1米以上,树干笔直,枝条茂密。每年4-5月,在幼嫩的枝端开放紫红色的杂性花。花序下两块手掌大的苞片,宛若白鸽,阳光照射,闪闪耀眼,山风吹来翩翩欲飞,远远望去,开满全树的洁白花朵,活像枚不胜数的和平鸽歇满枝头,振翅欲飞,蔚为奇观。所以它也被用来象征和平,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产自镇坪化龙山的浪河、竹溪河、八坪山林场、文采沟等处及平利八仙、千家坪。镇坪珙桐散生面积约3000亩,大树1500余株,到化龙山不可不看。 化龙山交通便利,距镇坪县30公里,距平利49公里,距南宫山70公里,距安康市198公里,岚镇路横穿保护区的实验区域,平镇路环绕东西两侧达50公里。(四)浪河风光 24.3公里长的浪河是区内第二大河流,落差1973米,水体清澈晶莹,水质清冽甘美,暑热饮之,如缀甘露仙霖,凛洌人肺顿感清爽。两岸陡峭险峻,崖壁蜿蜒迂回,水流时而温顺如猫,时而咆哮似虎,动静无常。坡缓之处,溪流淙淙,或浅滩清流,潭水漪漪;赤石累累,则水涡重重;时而像无疆野马,急泻奔腾,时而似花季少女,低吟浅唱;山陡水曲之地,或粼粼旋转,或飞珠溅玉,形成优美壮观的瀑布。河谷之中,千壑氤氲,万仞峥嵘,怪石争奇,花草蓊茸,草映晚日红,树绕清泉绿。还有群鸽栖立,展翅欲飞的观赏树——珙桐,真是气象万千,耐人欣赏。 |
鸡心岭 | 鸡心岭 鸡心岭又称金鸡岭,位于镇坪县南,距县城32公里。“踏上鸡心岭,一脚踩三省”指的就是此岭,上竖国务院1996年竖立的界牌标桩,为陕、渝、鄂分界线,海拔1890米。也是通往三省市的边际关隘。此岭靠陕西一侧有一庞大的峭壁悬崖山体,雄奇险峻,奇峰兀立,上有三峰如笋,直插云霄,大有“刺破青开愕未残”之势,相传是太平天国洪秀全之妹洪延娇当年驰骋大江南北时曾占领的寨子。把人引入那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历史剧中。登顶眺望,放眼四周,群山俯首流水如线,秀色可餐。“剪刀峰”双峰耸立,直刺云天;“观音崖”里“神童”守护,惟妙惟肖,引人遐思,的确是一处揽物则胜景人怀,抒臆皆鸿鹊之志的圣境。 鸡心岭在北纬31度、东经109度上,中国地理位置约为北纬4度与53度之间,东经73度与135度范围。那鸡心岭恰好位于中国雄鸡版图的自然心脏,所以有“鸡心岭是自然国心”之称,有“中华奇观”之誉,让人聘目自豪,也悠然自得,正如诗人倪嘉((鸡心岭抒怀》:“峰峻岭崇尽神韵,飘然疑作摘星人。云袖柔润拂面庞,罡风浩荡灌心胸。一带情情秦渝鄂,联肩共求目标同。且闻金鸡传号角,浪叠潮涌乾坤动”。 这里的人文景观遗存也很丰富。遗台古垒,峰烟犹存,川陕盐道古硝洞遗址,延(艳)娇寨遗址等保存十分完美。南大门门楼、三省堪界界碑等人文景观耐人寻味。鸡心岭因是三省交会之地,边民杂居,一檐三地,民风交融,特色各异,游客到此,可领略“一脚踏三省”的自然山野田园风光和边民异域风俗的传承,可感受巴楚风韵及巴山药乡药文化,可购买正宗地道的玄参、黄连、大黄、天麻、葛根素等中药材养生健体。 古栈道 鸡心岭悬崖绝壁,险峻陡峭。古时人们便在悬崖绝壁间穴山为孔,插木为梁,铺木板为栈道。 情侣峰 该处有古盐道、情侣峰、双壁崖、月下老人等景点。传说,一对男女青年结伴同行经古盐道到四川背盐,途中被这里风景迷恋,流连忘返。月下老人见男女青年十分般配,便使其结为伉俪。二位互赠玉佩,并将月下老人像刻在一块玉佩上留作纪念,在这里过起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后来,这对情侣化作两座峰,玉佩化作两面崖壁,月下老人现于崖上,笑望路人。 观音崖 此处有观音崖(观音庙)、观音送子、观音镜(其镜又称回音壁)等景点。相传这里观音十分灵验,古来一直香火不断。 圣母洞 此处有圣母洞、圣女峰、圣女洞、古栈道遗址等景点,尤以圣母洞为奇特。该洞酷似女性生殖图腾,传说凡不能生育的人,只要来到洞前朝拜,便能添子增孙,繁衍后代。 剪刀峰 该峰酷似剪刀。传说,是玉皇大帝派观音菩萨下凡帮助圣母分娩用的剪刀所化。在剪刀峰背后山坡上有一古寨遗迹——延娇寨,传说是太平天国将领洪秀全之妹洪延娇随兄转战驻军的地方。 五子峰 传说圣母所生的五个儿子,长大后被派遣到鸡心岭镇守边关,这五座山峰便是圣母五个儿子的化身。五子峰山崖有五洞相连,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石笋、石佛、流泉飞瀑,天然自成,传说是圣母五个儿子的住所。 古战壕 鸡心岭为陕鄂渝重要关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清代白莲教军将领王聪儿都曾率部与官军激战于此;解放战争解放军中原突围曾与-军队激战于此。 古盐道 巫溪产食盐,自古陕西、湖北边陲居民生活用盐须到巫溪去买,天长日久,便在鸡心岭上形成了南北走向的古盐道。古盐道,素有“南方丝绸之路”之美称。据考证该道始于夏商,盛于历朝。 |
三道门森林公园 | 三道门森林公园 陕西省镇坪三道门森林公园,位于陕西最南端大巴山腹地北坡的马鞍山上,距县城5公里。三道门森林公园地处南宫山、千家坪森林公园和四川巫溪双溪溶洞、巫山小三峡、奉节白帝城等景区的中间位置。以4种气候类型、独有特色的天然植被和石山地貌为特色。国营林场总面积6651公顷,其中,公园经营面积为1509公顷,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宜人山色观不尽,入画溪声听有情”的自然风景区。 独有的亚热带、暖热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多种气候特点,使这里成了各种植物荟萃之地。又因受第四纪冰川期影响较小,保留了不少珍稀而古老的树种。同时也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和栖息的环境,如华南虎、金钱豹、小熊猫、猕猴、苏门羚、金猫、赤狐、水獭、林麝等出入于密林山洞:金鸡等15目194中鸟类活跃鸣楸于漫山遍野。景区内共有275种飞禽走兽,在陕南同类公园中拆挂。也为该公园增添了观赏景致和郁热生机。 三道门是一个天然的物种资源宝库,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共计有78科420中之多。立体的山,立体的气候使千顷森林所形成的垂直带谱,自然完整,凝彩多姿,四季芬芳。既有长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4个林带如巴山冷杉、铁杉、杨类、漆类等;又有巴山木竹、松花竹、黄栌、高山杜鹃等灌木;既长层有植物猕猴桃、五味子、葛藤等;还有菊科、禾草等草本植物;更有享誉天下的党参、独活等名贵中药材花卉。春风送暖,这里满眼嫩枝点翠,一片姹紫嫣红。游客攀岩附葛,坐在柔软的草地小息,近处,碧草凝霞,繁花似锦;远处,高山杜鹃,鲜艳夺目,娇艳如云霞,洁身似白雪,殷红赛玛瑙。盛夏,人在绿中行,凉丛林中生,日中不摇山扇,伏天凉透心。天高气爽时节,三道门是众生绘秋容,枫叶如火红,石桂香远溢,春华秋实重。三道门公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不愧是地地道道的原始自然风景区。 三道门位于小河公路的边缘,崔嵬高大、壁立千仞的悬崖,溪流从崖顶飘落而下,如一层轻滤薄沙,似一条洁白素绒,凌空飞挂,似遮非掩,峭壁上有三层凹进,酷似三道拱门,轻沙飞瀑像三道门帘,故取名三道门。这种朦胧奇观,人人耳目一新。 |
神龙十八潭 | 神龙十八潭属秦岭南北分界南坡。植被保护好,风景怡人。山清水秀。一路要穿山涧过小河。在最后的小村后,进入原始深林,翻过小山,穿过野生灌木和竹林来到清清的天然大水潭。水潭按山势自高而下形成大小不一的瀑布和18个水潭。当地人称其为神龙十八潭。 |
镇坪黄龙潭 | 居住在镇坪县城的人,大多都知道飞瀑流泉的黄龙潭之美。 黄龙潭离镇坪县城约2公里。这里有天下奇观:有人叫她“潮汐瀑布”、还有人称为“间歇泉”。 黄龙潭的美源于她的景:黄龙潭由深不见底的黄龙洞,满山翠绿的原始森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画般的奇峰异石构成。从瀑布水源出处的黄龙洞到落水处的黄龙潭,直线距离约3公里,飞泻而下的黄龙潭瀑布正好在洞和潭的正中间。 黄龙潭以水叫绝。飞泻而下的瀑布之水从黄龙洞汩汩流出,经过近4000米的碗蜓流淌,来到一处天然悬崖,形成落差100多米高的瀑布,泉涌停歇时,飞泻而下的瀑布犹如擎天玉柱,飞流直下,蔚为壮观。泉涌时,瀑布犹如一匹银绸,又像七彩飞瀑,状似银河落九天,形成了独有的瀑布景观。远远望去,只见它上吻蓝天,下蹈石坪。 沿黄龙潭瀑布直下,一边是悬崖,峭壁耸立,基岩裸体的岩峰随处可见;一边是山山竟秀,峰峰直立,争奇斗异的山峰。在弯弯曲曲的沟内,潆洄着一条溪水,它宽窄不同、曲折有致;顺流而下,或分水涓涓细流,或汇合湍湍激涌,或倾泻、或瀑下积水;临近黄龙潭时,又成为一道银光闪闪的瀑布,奔流、飞泻而下,注入潭中,一遇雨天和泉涌时,奔流激石就会发出滚雷贯耳之声,震耳欲聋;冲起的水花雾气,迷漫山谷,几十米外,人不能近。此时,只见潭里云雾升腾而起,与山腰瀑布处袅袅升起的云雾和山顶飞舞的云雾汇成一片,许久不散。那景、那情真是美不胜收。 黄龙潭飞瀑流泉美景四季分明,春天春暧花开,山中花木如锦绣,脚下清溪如云流,飞瀑流泉色泽悦目,水声清音悦耳;夏日水花四溅,凉爽宜人;秋天飞瀑流泉犹如天际彩云回旋而下,在漫山红叶的映衬下,气势恢宏,绵绵不断;冬天纵横飞瀑变为白色玉帘,潺潺流水均藏于帘后,水帘里,石岩突出,极为壮观。 关于飞瀑流泉黄龙潭,在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黄龙潭边居住着一位老人,有天晚上,老人做了一梦,梦中一条黄龙告诉老人,“第二天凌晨,将会有一条青龙与之相斗,需老人出手相助”。第二天清晨,老人拿着宝剑来到潭边,只见潭里不断冒出黄色水泡,定睛细看,只见一条青龙和一条黄龙打得难解难分。老人急忙掷出宝剑正中青龙咽喉,霎时间,一股青烟冲天而起,青龙落入西南化作大巴山主峰,化龙山即因此得名。 从此以后,黄龙便安然栖息于此地的洞穴中,每隔8小时往外喷一次水,喷水时就形成泉涌,让飞泻的瀑布和湍湍激涌的流泉更加雄伟壮观。据当地人讲和笔者观察,喷水时间大约是每天凌晨的4—6点、中午12—2点、晚上的8—10点。 2009年3月下旬,这一天下奇观引起了北京电视台的关注,他们派出《魅力科技》栏目的记者和国家地质研究所的专家来到镇坪,摄制了十几分钟的专题节目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地质专家也对这一奇观进行了考证,最后结论是:这种神秘的现象是“虹吸效应”形成的、也叫“间歇泉”。 说来也怪,有时,如遇上较长的天旱或连阴雨天,当地便有人到黄龙洞口向洞里扔石头,天旱时便会下雨,而连阴雨天时,便会天晴。 传说终归是传说,不足以为信。飞瀑流泉黄龙潭集泉瀑溪潭之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之美于一体,是一个绝佳的去处。现在,经北京电视台播出这一天下奇景之后,黄龙潭“间歇泉”神奇美景已声名远播,受到许多外地客人的关注;当地人每逢春夏秋三季,一遇周末或节假日,都来此观看泉涌时神奇的飞瀑流泉,有的甚至举家带口,来尽情领略天瀑顶端别有洞天的原始自然美景的同时,享受大自然的清怡。 |
大洞子 | 大洞子 南出镇坪县城,沿曙双路和安马村级公路行进约18公里,来到小曙河乡安坪村三组,这里就是至今依然披着神秘面纱的大洞子所在地。 大洞子的洞口像一条巨龙大张的嘴,当地人一直说这是“吞口。”站在洞嘴边就可清晰看见龙嘴里白乳石长成的牙床、牙齿、舌头;往前,就进入了龙的腹部,两边是天然形成、且摆放极为整齐有序的四张石桌石椅,仰头只见20公分左右的脊椎;在前进约50米,就是一座高约4米、宽约1.5米、被当地人形像的称为“魔王”的巨大石人;石人酷似真人,眼耳鼻口清晰可见。 往里走,洞内突然变窄,人只有爬着,一个一个的缩着身子,用劲才能钻于洞内,个子大的,还得费一翻周折才能钻进去。而入得洞来,却是另一翻天地。只见洞的一边是叠得非常整齐、看上去极像被子的石头登登,共有24个,当地人称它是石被子;另一边是距离、大小几乎相等、均呈椭圆形的14口水井,无论天晴下雨,均会从水井上方、龙的“脊椎”旁往水井里滴水,发出的咕嘟儿咕嘟儿的滴水声特别引人注目;中间是宽约10米、长约700米左右、两辆汽车可并排行驶的平坦大道。 在往前,洞内比先前略小,依晰可见石棺、石刀、石斧、石剑、天桥等;走过天桥,头上还有一个高约3米左右的二层洞,洞内也有石刀、石斧、石剑等。洞内还生长着许多造型别致的钟乳石假山,形态各异的动物和叫不上名、但极好看的东西。 在继续前行,就是人们常说的“只能听见哗哗流水声而见不到水或河的阴河”。 听当地人说,很久以前,曾有人在洞内制了一个小木排子,带着足够的食物,从阴河的入口处一直前行,想找到洞的出口,但遗憾的是,他没有从洞口返回;至于走到了哪里,他们不得而知;他们也没有见到过洞的出口。 据老人们说,洞子是通的,但洞中里程很长,从洞内一直可以通往重庆巫溪的红池坝;而从洞口走到人们所说的“阴河”处,至少要三天才可到达;从他们知道这个洞时开始,除了好奇的人和当地村民带着火把、手电和食物等,来回五六天时间,最多只走到阴河处,就没有在往前走过;到阴河的地方后,是听到有仿佛就在脚下、又像是在面前的哗哗流水声,就是没见到水咸河;此时,用脚使劲往地上一蹬,地底会发出“嗡嗡”的声音,就像是空的一样,他们不敢再往前走。 洞内也时常呼呼风响,但四季分明。春冬两季洞内刮出的风是暖暖的,到得洞中让你感觉不到寒意;夏秋则是凉风习习,入得洞中让你清爽无比,甚至会心旷神怡。大洞子真不愧是人们说的洞中天,洞中洞。 大洞子的对面有一座山,山的中部生长着一道由砦层形成的天然门,故此,人们管这座山叫南天门;生长大洞子的山叫轿顶山;此山酷似一个轿子的顶子,下面大上面平缓,到了山顶,自然长成一个锥形的山尖;不管春夏秋冬,轿顶山总是翠绿一片。翻过轿顶山不远,就是重庆巫溪的地界;大洞子就位于轿顶山的中部,离水泥公路和最近的村民不足一公里。 关于大洞子,还有许多传说。最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相传在商周时期,太乙真人就在此洞栖身,白天到轿顶山山顶练功作法,夜晚就栖宿于洞中。而在闹土匪时期,洞里曾住过几百号人,他们用石头砌成墙封住洞口,仅留一道门,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曾经还是土路时,就有许多好奇的人们利用节假日,专程去钻爬大洞子,想探个究竟。如今,到大洞子的黄土路早己变成了水泥路,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到大洞子探奇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而大洞子始终还是用面纱罩着,任凭你去揭掀,就是不愿露出来。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红岩寨 | 红岩寨 红岩寨位于镇坪县洪石乡。四面绝壁,上山要通过秘道,这个秘道是一个天然山洞,一处洞口在绝壁下,一处洞口在绝壁上,站在洞口防卫,真可谓一夫挡关,万夫莫开。其险势,可逼西岳华山。传说,唐代薛刚九打九焰山,就是在此处。 整个山寨由三座山峰构成,彼此独立,而又相互依存,互成犄角。山峰之间的山涧,人称“阎王碥”,在三峰之间通行,必须借助绳索。三座山峰,中峰最为险峻,如同利剑,直插蓝天。苍松嵌入山顶和绝壁,景色十分秀丽,人称宝塔峰,相传唐代薛刚部将吴奇、马赞在此落草时期,经常在上面下棋。站在宝塔峰上,一览众山小,各处美景尽收眼底。使人豪气倍增,不禁仰天长啸。 山间古寨墙犹存。珍稀树木,水杉密布,形状奇特。连体树、树中树更是举不胜举。置身其中,静听松涛阵阵,行观水杉怪石,蛰听鸟鸣山涧,清唱撩人山歌。人与自然,完全融合。 山脚下,千亩竹林和茅草坡。翠绿的竹叶和漫天白色的茅草花随风摇拽,展现出万种风情。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天书峡景区 | 天书峡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书峡位于陕西省南端,大巴山主峰之一化龙山西北坡平利县城东南部八仙镇与正阳乡之间。该峡谷源出化龙山,峡谷长12.8公里,目前开发约25平方公里。因该峡谷曾是八仙修道处,世传八位仙人在巴山中-时,汇集天上奇书万卷,阅尽人间世俗万象,修成正果而云游四海后,让这些天书化成为奇石,堆放在山谷中。其岩石呈垂直节理,千层叠合,象似偌大书架上一层层、一叠叠的无字天书,隐藏着无法破译的天机,故名“天书峡”。 天书峡原属独特自然封闭,相对原始的无人居住区,当地人俗称“黑老扒”,因十分荒野,又时常有虎、豹、黑熊等凶猛动物出现,一般无人敢随意进入。它带给人们一种神密的欲望。探足山间,极眼望去,但见大自然演化而成的水光山色,雄奇挺拨、层恋叠嶂、幽谷崖深、碧水流泉、瀑潭相连、涧瀑飞泻,怪石异洞,迷蒙于五彩祥云之中,各种景色,美不胜收。衬以苍翠的茫茫林海,遍野的芳草、袅绕的青纱薄雾、悦耳的莺歌蛙鸣,真是天上人间。再往谷底寻出,一溪清泉,喷云吐雾、奔流直下,注入奇石山间,跳跃飞泻,若轻纱玉帛悬吊,似九天银河飘落。这里的景色有图有形、有声有色浑然天成,都呈现着不见纤尘的纯净自然本色。 天书峡如此令人心驰神往的迤逦的景色,曾是女娲及诸多仙家迷恋之地。传说道教八仙经女娲点化在此幽谷中各择一洞,炼丹修道,获真谛而法术广大,赴蓬莱东海而各显神通。至今此峡谷中仍残留了不少八仙-时的遗迹,流传着很多感人的精美传说。天书峡原始的天然美景和传奇的八仙故事,相映成趣,闪烁着迷人的魅力。步入天书峡,步步是景,一景一传说,不仅能观其自然,壮观的美景,领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交洁、水清而石出”的意境,尚可领悟道家渊源和八仙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凡俗的心灵得到洗涤。这里是八仙修道圣地,人文历史文化沉积深厚,堪称大自然留存在巴山深处一部未被揭开的神秘天书。 天书峡构景元素极多,视觉美感程度极佳,它的最大看点是峡中有峡,天书满峡,一步一胜景,一景一传说;它的最大特色是景色雄奇壮观,空气格外清新,环境非常安静,令人爽心怡神。有陕南“九寨沟”之美誉。是现代人“反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由于特定的高山气候和地质环境,峡谷内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夏少酷热、冬无严寒,云雾、雨、雪、霞气象景观丰富多彩,显现出“一峡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体气候特征。也是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的理想之地。 春天:山花烂漫,新绿滴翠,处处散发着野芳的清香,繁花似锦,充满生机; 夏天:这里是绿色的海洋,绿得那样青翠,显示旺盛的生命力; 秋天:林海换上了富丽的盛装,绛红色的枫叶,赭红色的野果,深浅相间,错落有致,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冬天:峡谷变成了银白色的世界,冰柱、冰瀑晶莹洁白,莽莽林海、竹林,似玉树琼花,银装素裹,使天书峡像似置于白色玉带上冰雕玉琢的巨龙。 门票价格: 旺季:80淡季:80 咨询电话: 0915-8715600 邮编: 725500 景区地址: 平利县八仙镇 |
香溪洞 | 香溪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香溪洞风景名胜区距安康市区3公里,南依巴山,北临汉水,分为香溪洞、三天门、文武山、蜈蚣山、牛蹄岭5个景区。山上有道观,始建于明成化初年。风景区周围山环峰绕,层峦叠嶂。山下溪流蜿蜒。山谷间野花香草,色彩绚丽。其中有花名为“香团刺”,花色黄白相间。阳春三月,花香远播,漫谷飘香,故名“香溪”。溯溪而上,谷狭山峭,悬石夹道。相传吕洞宾曾在此修道成仙。后人在此架桥筑楼,凿岩开洞,名之“香溪洞”。 香溪洞为道教石窟。据现存碑文及地方志记载,创建已有500余年。历经各代修茸增筑,楼台殿阁,桥梁洞府俱有。游香溪洞,从山底洞盘山小路曲折而上,停立“天门”处可遥望汉江一带,安康城廓尽收眼底。三天门上建有石壁青瓦小屋1间,门上横额石刻“去天五尺”4个大字。再上有纯阳洞,洞内有百祖塑像,壁间有石刻“来往大千须半日,金州南畔有柴扉”,“仙人已乘降龙去,羽士还疑化鹤来”等诗句。除此之外,还有药王洞、龙王洞、龙泉、八仙洞、下棋亭、架云桥、通天梯、玉皇阁等名胜古迹。 交通从安康市内乘车可达,车程约30分钟。在香溪路口可乘中巴;旅游旺季市内有专车前往;瀛湖码头也有中巴去香溪洞。 票价格: 旺季:40淡季:40 咨询电话: 0915-3287906 邮编: 725000 景区地址: 汉滨区香溪路58号 |
南宫山 | 南宫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南宫山景区位于陕西省岚皋县境内,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享有“云中净土,世间桃源”的美誉。南宫山是陕西拜佛、陕西旅游的绝佳去处,是西部最理想的度假休闲胜地。高僧宏一大师在金顶圆寂百年真身不腐,世人称奇。北宋靖康年间(公元1126年),朝廷在此修建行宫,名曰“南宫”,遂有“南宫山”之称。至清代逐渐演变成佛教胜地。 公元1820年七月初二,高僧宏一达慈和法众达鉴同时在金顶圆寂,真身百年不腐,为南宫山增添了浓厚的神秘色彩。主峰金顶海拔2267.4米,直插云表,旁列两峰,三峰耸峙,形如笔架,故又称笔架山。两侧遍布4.2亿年前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石林,峥嵘嵯峨,鬼斧神工,姿态万千,令人叹为观止。在飘荡的云雾中,如佛如仙,似人似兽,流连其中,如到人间仙境。宏一肉身百年不腐、千年古栎佯死复生、山岩色变预兆丰收、石如海螺吹之有声、无源方池久旱不涸,被誉“南宫山五奇”。 高山飘雪花,低山开桃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溪流飞瀑,云岚蔚蒸,空山灵雨,气象万千。山之南坡,巨砾堆垒,冰斗、角峰、围谷、槽谷、冰碛物,面积大,保留完整,为大巴山最典型的遗迹。这种古生代奇异特征是国内罕见的,2009年通过《国家地质公园》的评审,因此有极高的旅游和科考价值。南宫山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达1009.9毫米,空气湿润,植被茂密。园内有高等植物21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848种,草本植物883种,还有大量的蕨类、苔鲜植物,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危植物31种,如珙桐、连香树、水青树、银杏等,许多树木是古老的第三纪孑遗植物,被誉为“活化石”。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史气候条件,使南宫山特有植物、单种属及少种属植物、珍稀濒危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种数均居陕西之冠,被誉为陕西的“西双版纳”。全园有野生动物30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有金钱豹、苏门羚、灵猫、金雕、锦鸡、大鲵等28种。 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以高僧真身、古生代火山多次喷发的流迹和原始次生林等景观闻名遐迩,现已发展成为陕、川、鄂、渝毗邻地区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消夏避暑的旅游胜地。南宫山被人们称为中国最神奇的国家森林公园和中国最神奇的佛教圣地。 门票价格: 旺季:100淡季:60 咨询电话: 0915-2510888 邮编: 725400 景区地址: 岚皋县溢河镇、花里镇 |
瀛湖生态旅游景区 | 瀛湖生态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主要景点有特大斜拉桥、电站枢纽工程、天柱山、白云寺、玉兴岛、关平岛、牛郎织女石、汉代古墓等。瀛湖是省级风景区之一,位于安康市区西南18公里处的的天柱山脚下,是安康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西北地区最大的淡水人工湖,周长540公里,水域面积77.5平方公里。 雄踞在火石岩峡谷中的电站大坝,坝顶总长541.5米,坝高128米,故有“陕西第一坝”的美称。每当泄洪时,飞瀑高悬,雷霆万钧,蔚为壮观。坝侧是久负盛名的佛教胜地天柱山白云寺,坝下不远处是一座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特大钢构斜拉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瀛湖广阔秀丽,波光潋滟,湖中岛屿棋布,相映成趣。瀛湖水产丰富,出产价值较高的银鱼。此外,湖畔产茶,“安康银峰”毛尖茶茶香味真,颇有声名。湖岸还盛产柑橘,年产量在百万吨以上。 餐饮/住宿/购物在金螺岛或翠屏岛上的度假山庄可品尝瀛湖鱼宴、魔芋豆腐等农家饭。 交通在安康市安火路口乘坐前往瀛湖的小巴可直接到达,车费5元/人(旺季时班车3元/人);也可以直接包夏利或小面包前往,参考价格在10-20元/车。 门票价格: 旺季:100淡季:100 咨询电话: 0915-3012154 邮编: 725012 景区地址: 汉滨区瀛湖镇 |
中坝大峡谷 | 中坝大峡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中坝大峡谷 中坝大峡谷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境内的汉江南侧,距县城20公里,距西安—汉中高速公路60公里,距安康市100公里。公路直通景区,是近期发现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项目。峡谷内风光秀丽,风格独特,风景如画。具有窄、长、秀、奇、清、灵、野、神、险、幽的特点,集峰、石、洞、林、禽、兽、泉、潭、瀑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步移景异,景象万千。 峡谷景观总长度十余公里,由大峡谷、小峡谷、牛心峡、龙洞和黄村坝田园五大景区和一百多个景点组成。 大峡谷七公里,整个峡谷为一线天,最宽处仅有十米,千曲百折,曲径如走蛇。两侧岩壁层层叠叠,垂直高度千米,森林密布,许多地方抬头不见天。有壁立千韧的舍身崖,高耸入云千余米;有栩栩如生的鹞子岩;有刀削剑劈的鹰嘴峰,还有的**腰峡等景点 。小峡谷宽不盈米,峡内地势高峻,水流湍急,山石奇趣,奇峰秀瀑,危岩多峭,在一公里内河流几次瀑跌。牛心峡别有洞天。有形状似兽、似物,姿态万千。有的似龟、有的似兔、有的似瓜,在峡谷里横卧有不少大小不等、重重叠叠、妙趣天成的玩石,如牛心石、连心石、仙人石、等都是美妙绝伦、惟妙惟肖。 最神秘的是峡谷的水源,是从三个分别叫青龙洞、黄龙洞和麻隆冬的山洞里流淌而出。流泉飞瀑婀娜多姿,如银练飞流直下,或如银帛铺天盖地,像翡翠珍珠镶嵌在狭长的峡槽里,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峡谷的尽头黄村坝村是桃花园般的村庄,峻峭的山峦环抱着数百亩平坦的农田。村中有古银杏树四百余棵,最大的七人环抱,已有一千一百年的历史,小的也需一人来围。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保留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安宁、纯净、洗却心灵尘埃的幽雅之地,在这里旅游的人可得到一种满足、一种超脱,可嗅闻到悠远的荒古清香。 峡谷方圆10多公里,峡谷内山奇峰险,河沟纵横,鸟儿啁啁,流水潺潺。进入峡口,一泓深不见底的湖水映着翠峰,犹如一块碧蓝透明的美玉镶嵌在两旁的山崖之中,清脆的流水声伴着悦耳的鸟鸣声回荡在山水间,构成了人间仙境。中坝峡谷以幽、奇、险、静著称,最有名的景点有鹰咀崖、羊圈崖、王子洞、天坑等。 门票价格: 旺季:60淡季:60 咨询电话: 0915-6315916 邮编: 725200 景区地址: 石泉县后柳镇 |
安康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 | 安康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安康双龙生态旅游度假区,以解构龙之传奇,体验龙之神韵,追寻中华龙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位于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总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景区距安康城区47公里。整个景区以5.6公里旅游环线,贯串了龙潭峡、祥龙谷、游龙瀑布、青龙寨、玉龙宫等主要景观景点,各景观景点可入宫探源、观水探脉、登山过峡、穿丛越林、品茶沐汤;看龙之景观,听龙的故事,赏龙之演艺,着力彰显度假区灵、幽、奇、险的四大自然景观特色,是一处融合文化体验、观兴旅游、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度假风水福地。 双龙溶洞群,位于安康市西南双龙镇境内,由狮王溶洞、观音溶洞和罗汉溶洞等组成。 狮王溶洞距安康市区约40公里,位于双龙镇双龙村九组的半山腰中,总面积约700余平方米,可容百余人观光而不显拥挤。狮王洞是安康境内发现的一处石灰岩溶洞奇观,因洞内有一只足蹬绣球的石狮而得名“狮王洞”。 擎灯火俯瞰溶洞,洞内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奇异无比,一排排数不清的白色钟乳石似冰柱闪闪发光,无数圆锥形的石笋也挺立向上,成为各种形状的石柱。特别是那只形体彪悍,足蹬绣球,虎视眈眈的雄伟石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一根盘龙石柱,高约20余米,四人环抱,方可围腰,且与另外三根石柱遥遥相对,很是蔚为壮观。10余柄宝剑合拢在一起,凌空倒刺,利刃闪烁;10根细小溶柱对峙成形,挺拔峻秀,以及一枝独秀、罗汉观天、莲花宝座、垂钓宝舟、弥勒佛尊等各种造型精美,逼真的石物,也成为一个又一个独特奇观,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狮王洞有两个洞口,奇洞分呈,曲径通幽,神秘的使人都想探究。狮王洞和省级旅游景点瀛湖连为一线,是安康市别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门票价格: 旺季:90淡季:90 咨询电话: 0915-3019830 邮编: 725000 景区地址: 汉滨区双龙镇 |
筒车湾休闲景区 | 筒车湾休闲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筒车湾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秦岭南坡腹地,汶水河中游,宁陕县筒车湾镇,距宁陕县城约19公里,走西汉高速距西安126公里,年平均气温14℃,降雨量900~1100毫米之间,景区水资源丰富,并具有河、溪、瀑、泉、潭等多种水体景观。 筒车湾景区位于筒车湾镇,位于宁陕县西南部,距县城29公里,在建的西汉高速公路贯穿全镇26公里。该镇于1996年由原五龙乡、筒车湾乡、油房坳乡合并而成。 筒车湾景区位于秦岭南坡腹地,汶水河中游,而汶水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景区,河道总长101.36公里,其中在景区内河道长12公里,流域面积约1.4平方公里,是宁陕县最大的河流。景区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汶水河漂流区面积约2.8平方公里。 激流勇进-筒车湾漂流 秦岭筒车湾漂流实属秦岭绝版漂流胜地。漂流类型有休闲漂和热情漂。漂流河段河水流速快,落差大,弯多水急,河道谷深绝壁,峡谷风景秀丽,惊险刺激。人在水中漂,如在画中游,游客还可体验陕西第一河底隧道漂流,感受不同的刺激乐趣,即可感受澎湃刺激又可享受休闲惬意,而且能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享受一流水质的无穷魅力;惊险刺激的高山无动力滑索;晚间热情洋溢的篝火烧烤晚会,令人流连忘返。 筒车湾欢乐水世界 筒车湾欢乐水世界位于宁陕县筒车湾镇,占地约50余亩,是陕西省内唯一一处山水相融大型户外亲水性水上乐园项目。其构造主要包括造浪池,彩虹滑道,超级大水寨,超级大喇叭、飞天梭和宝贝水城六大功能区。除此以外还有适合小孩子玩耍的儿童滑道,儿童戏水池等游乐设施。是以大型水景为特色,以水上活动为内容的综合性水上乐园。 山清水秀-苍龙峡溯溪探险 苍龙峡谷,曲溪缥碧,幽险狭长,古木参天、藤蔓垂挂、山花斗艳、百鸟争鸣,奇崖怪石千姿百态,深潭溪水清澈透明,荟萃奇峰、异石、飞瀑、潭溪、古藤、翠竹等自然美景于一体,具有较高的观赏寻古和猎奇探险价值。 金鸭浮舟-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宁陕县城以北5公里的老城村境内,长安河中的沙洲上,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处建筑群前后贯通,由门楼、戏楼、山门、过殿、东西庑、东西厢房、大殿、寝宫、鲁班殿、雷神殿、地藏殿、观音殿、罗汉堂,后山门组成。 田园风光-朱鹮野化放飞基地 朱鹮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在国内仅有两处栖息地,宁山寨沟风景区算是其中之一。这里四面环山,水田连片,一派田园风光。2006年12月,经过省林业厅专家组的考察认定,在此建立朱鹮异地野化放飞项目区。随着朱鹮的起飞,这里已经成为宁陕旅游的亮点。 蓬莱仙境-石佛台 石佛台又名0台,位于宁陕县城北7公里处。素有“小蓬莱”之美称,主体建在外形似螺的巨石上,四周林木葱郁、环境优美。登台远望,四周群山隐于云雾之中,古城全貌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 飞泉暮雨-十八丈瀑布 十八丈瀑布位于宁陕县城以北约10公里处,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瀑布高30余米宽约10米,上游流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景区内原始特色鲜明,羊肠小道、青树翠菱、景色雅致。大熊猫、金丝猴、麋鹿、飞鼠、锦鸡等珍惜动物常栖息在林内,大鲵小鲵流动于溪流。游客在观光瀑布的同时还会有其他意外的惊喜! 门票价格: 旺季:淡季:漂流168、水世界158、苍龙峡58 咨询电话: 0915-6961618 邮编: 711606 景区地址: 宁陕县筒车湾镇许家城村 信息来源:新华社记者陈海宁摄影报道 筒车湾镇 筒车湾镇位于宁陕县西南部,距县城29公里,在建的西汉高速公路贯穿全镇26公里。该镇于1996年由原五龙乡、筒车湾乡、油房坳乡合并而成。全镇辖8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1295户4829人,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457万元,粮食总产量2293吨,人均纯收入1088元。 筒车湾镇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呈不规则长方形。气候…… 详细++ 信息来源:新华社记者陈海宁摄影报道 |
汉江燕翔洞景区 | 汉江燕翔洞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汉江燕翔洞景区 汉江燕翔洞景区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境内,占地80平方公里,北依秦岭,南接巴山。景区依托汉江,将汉江三峡、熨斗古镇、富水河、燕翔洞天、灵雀山及肖家古寨、狮岭风光、长岭峡谷等十几个风光旖逦、生态完美的主题景区、近150个景点珠玉相缀,巧妙搭配,凸显出秦巴腹地、汉江两岸特有的原生态之美,并与悠久的汉水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融山、水、岩、洞自然景观及古镇、寺院、宗祠、戏园等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生态自然景区。 汉江燕翔洞是汉江上游以汉江为主题最大的生态旅游景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是国内了解秦、楚文化的最佳旅游地,是全国首评获选最具魅力的自驾游景区。 门票价格: 旺季:95淡季:95 咨询电话: 0915-6320181 邮编: 725200 景区地址: 石泉县熨斗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