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聊城阳谷景阳冈旅游区 | 聊城阳谷景阳冈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阳冈旅游区,是《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也是龙山文化城遗址所在地,是水浒旅游线上的重点景区。 主要景点有三碗不过冈酒店、乡民告示处、县衙告示处、山神庙、武松打虎处、石碑、虎啸亭、武松庙、湖心岛、钓鱼台、碑林、虎池、猴山、鹿苑、箭场等20余处。 景区北部有湖面百余亩,可供游客垂钓、划船。景区娱乐项目有山东快书、虎斗鸡、抵羊、戏曲、武术表演等。 “武松打虎处”石碑为南宋时期所立。 山神庙: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庙内塑有武松打虎造像。庙的左前方立有原中共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的“景阳冈”石碑,右前方立有著名书法家杨萱庭书写的高3米的“虎”字碑。 虎啸亭:位于景区西部,六角单檐,由徐悲鸿的夫人、书法家廖静文题名。碑林:在山神庙以北。因武松打虎的故事广为流传,故到景阳冈参观旅游的学术界名人大都在此题词、赋诗、作书、绘画。多年积累,碑林渐成规模。 武松庙:在北冈之巅。门匾额“武松庙”为赵朴初所书。园内东亭内为武松打虎处碑,西亭内为新铸大钟。大殿系五开间三进深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为武松塑像,像上悬“勋业昭彰”四字匾。墙内饰有国家一级美术师和民间艺术家合作的多幅木质彩刻壁画。 “武松打虎”浮雕石像:伫立在山冈前。由著名画家刘继卣创作。象征着除暴安良、见义勇为的武松精神。 “天下第一虎”石:位于景阳冈南部,传为武松打死的那只老虎的化身。 “景阳春晓”石:位于景阳冈南端的一块神奇的巨石,它形体美妙,正看如一“山”字。上刻著名书法家刘艺所书“景阳春晓”四字。 地址:聊城市阳谷县张秋镇景阳冈 营业时间:春秋季节:8:00--18:00;夏季:7:30--18:30;冬季:8:00--17:00 游览时间:大约2小时 价格:30元/人 特色景观:武松打虎处、龙山文化城遗址、山神庙、虎啸亭、武松庙 游览线路:三碗不过冈酒店--乡民告示--山神庙--卧虎岗--武松打虎处--虎啸亭--虎池虎舍--武松庙 公交车: 旅游区开通了聊城至景阳冈、阳谷至景阳冈旅游专线,每20分钟一班。 自驾车指南: 1、从济南经(济聊高速公路)到聊城经(聊位路)到景阳冈; 2、从聊城也可以经(聊阳路)到阳谷经(阳张公路)到景阳冈。 |
聊城东昌湖旅游区 | 聊城东昌湖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东昌湖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环绕于中华水上古城区的东昌湖为依托,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穿景区而过,集中体现了“水、古、文”的特色,营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特风貌。风景区内错落散布着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海源阁等名胜古迹,及傅斯年纪念馆、范筑先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文化景点;还包含了聊城垂钓基地、东昌湖游乐园、江北水寨、沙滩浴场、湖心岛、荷香岛、腾龙广场、水城明珠大剧场、二十一孔桥、湖滨公园、金凤广场等一大批游览景点和设施。 历史 东昌湖始建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护城河的基础上经历代开挖而成,现有水域6.6平方公里,为江北地区罕见的大型城内湖泊。东昌湖引黄河水为源,常年水深3-5米,湖水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景色宜人,令游客流连忘返。东昌湖中心是已有千年历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古城风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的光岳楼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东西南北四条古城区干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古老的京杭运河两岸,街巷布列,各种店铺民居,随坡就势,依河而建。条石铺砌的大小码头,株株苍劲的古槐,以及宋代隆兴寺铁塔,国家重点文物、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仍会使人们体味到昔日运河漕运鼎盛时期古聊城的繁荣和辉煌。 文化 东昌湖风景名胜区文化的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聊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明朝宰相朱延禧,清代名臣傅以渐、任克溥、书画名家邓钟岳,近代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以及八十年代青年楷模张海迪和九十年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外,《水浒》、《聊斋》、《-》、《老残游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名著,对古聊城和东昌湖均有描述。千年的历史沧桑,层出不穷的杰出人物,造就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丰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迷人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化景点,也汇成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的丰富旅游资源。 地址:聊城市湖滨路2号 门票: 门票免费,游乐设施另付费 营业时间:8:00—22:00 游览时间:大约3小时 价格描述:景区为免费景区 特色景观:姜太公钓鱼池、江北水寨、湖滨公园、西关桥、国家级钓鱼基地 游览线路:湖滨公园——西关大桥——江北水寨——姜太公钓鱼台 配套服务设施: 沿湖有停车点 景区内有土产特色经销点 东昌湖沿岸有10余部电瓶车,形成湖河旅游带。 自驾车指南: 京福高速——济聊高速——聊城西口下——昌润路南行——昌润大酒店左拐车行——东昌路——孔繁森公园——东昌湖,大约需要15分钟; 停车场信息: 车辆可沿湖边停放东昌湖 东昌湖 |
聊城狮子楼 | 聊城狮子楼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位于阳谷县旧城中央十字街首。按《-》、《水浒传》,初称"狮子桥下大酒楼""狮子街桥下大酒楼",系武松斗杀西门庆处,后称狮子楼。创修年代无考。原为二层土楼,1958年重修为二层砖木结构仿古式楼房,上、下各5间,总高15.5米。 阳谷县狮子楼建于北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之为“世界为数不多的酒楼”。一部《水浒》传遍民间,“狮子楼武松斗杀西门庆”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为深化狮子楼的旅游特色。 关于狮子楼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宋仁宗年间,阳谷县人口兴旺,买卖繁荣,店铺林立,在阳谷城西街隅首上,有一中药铺,掌柜的叫赵润春,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名为秀姑,父女经营药铺,童叟无欺买卖昌顺。当地恶霸西门庆看上秀姑秀色,派人杀害了赵润春,霸占了药铺和秀姑。成亲之夜,秀姑为报杀父之仇,灌醉西门庆,关在屋里,点火烧屋,然后自杀了,可是西门庆未被烧死,而西花园鸳鸯阁化为灰烬。为镇邪压惊西门庆听从风水先生建议,盖起了狮子楼,楼前雕刻了一对红眼披鬓、呲牙咧嘴的石狮子。后来武松为兄报仇在此斗杀西门庆,遂使狮子楼名扬四海尽人皆知。阳谷县旅游局将在狮子楼附近开发出面积约25000平方米的旅游区,拟建西门庆五大店铺、七进庭院、县衙、古戏楼、银匠店、武大故居、王婆茶馆、狮子楼酒店、紫石街和停车场等,可提供吃、住、行、游、娱、购一条龙服务。届时,狮子楼将成为一处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高标准综合服务能力的旅游景区。狮子楼地处县城中心,交通便利,服务配套。景区内主要土特产有阿胶、景阳冈系列酒、大枣、木雕,名吃有武大郎烧饼、烧牛肉、驴肉、呱哒等。 建筑设计 狮子楼坐落在阳谷县城大隅首西南角,始建于宋景祐三年,现为水浒旅游线上重要景点。“水浒”英雄武松为兄报仇在此怒杀西门庆,狮子楼因而名扬四海。此楼为宋式建筑,二层五开间三进深,青砖灰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雄伟壮观。建筑面积451平方米,高15.8米。楼前列石狮两对;楼内陈列水浒人物塑像,形态逼真,生动传神。当代名人沈雁冰、刘海粟、李苦禅、顾颉刚等均有题咏留此。现正在以狮子楼为中心兴建《水浒传》、《-》文化旅游区。此景区由《水浒传》文化区、《-》文化区和宋代商业民俗文化区组成,主要建筑有西门庆七进庭院、王婆茶馆、武大郎炊饼铺、古戏楼、玉皇庙、县衙、狮子楼酒店等,能够满足游客吃、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的需要,也可作为宋代古戏影视基地。 主要景点 2003年10月1日对游客开放的狮子楼旅游城为位于阳谷县城中心,该景区以《水浒传》《-》故事为背景的主题景区,反映宋代民风民俗,占地30亩。主要景点有:王婆茶馆、武大郎家、冷酒馆、纸扎店、西门药店、盐店、绒线铺、绸缎庄、客栈、狮子大酒楼、棋社、戏台、玉皇庙等。节日期间举行大型的节庆和庙会等活动。日常娱乐项目有山东快书、武大郓哥大街表演、阳谷风情表演、舞狮子、踩高跷、老年秧歌表演、豫剧团演出、民间杂耍表演、糖人表演、书法表演,工艺品制作表演等。其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形象受到游客的普遍欢迎,成为景区最大的亮点。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县内乘2路或6路公交车到狮子楼旅游城下车即可。自驾济聊高速聊城出口下高速—沿聊阳公路南行--距阳谷5km路标路口处右转直行2公里—狮子楼路左转—沿狮子楼路南行3公里—狮子楼旅游区。下高速后约1个小时车程。 开放时间 夏:8:00—18:30 冬:8:30—17:30 景点位置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十字街首 |
东阿阿胶城 | 东阿阿胶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阿阿胶城,位于东阿县县城西郊洛神湖公园内,是集阿胶养生、影视剧拍摄、休闲旅游、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地。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是“到山东不得不去的100个地方”之一。 景区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主要景点有大宅门影视基地、贡胶馆、阿胶亭等。东阿阿胶城曾被著名导演郭宝昌赞为“江北第一影视基地”,在这里先后完成了《大宅门1912》、《雪鹰》、《小白菜奇案》、《茶魂》、《铁血将军》等影视剧的拍摄,著名演员陈宝国、司琴高娃、侯勇、刘佩琦、何晴、杜志国、张歆艺等都曾来此演艺,凭借强大的影视效应和明星效应,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东阿阿胶贡胶馆,建于2013年,共包含历史厅、近代厅、品鉴厅、炼胶坊、藏胶阁、太医院、阿胶井七部分,是东阿阿胶城的核心景点之一。贡胶馆将“展示”、“互动”与“体验”相结合,展示九朝贡胶的纯手工制作技艺、阿胶的历史文化与产品体系,使游客通过参与制作过程、体验中医健康诊疗和亲手制作阿胶养生膳食等活动,体验到阿胶三千年历史的深邃内涵与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贡胶馆内,炼胶坊为您精彩演绎古代东阿人盛装秘方炼制贡胶的情景。品鉴厅内,您可以品尝到浓浓胶香味的阿胶糕。在太医院,国医大师不定期在此义诊,为百姓提供养生咨询及服务。 太医院是古代专为皇家提供养生服务的机构,常为皇帝调制“服食之品”,也就是能养生、延年之品,当然在这里,太医院是为顾客提供中医诊疗、膏方养生、体质辨识等保健服务的。我们会定期邀请国医大师、知名中医药专家前来义诊,根据个人体质开展个性化服务。 品鉴厅展示的便是东阿阿胶家族中的系列产品。既有至尊国礼九朝贡胶,也有滋补养生的东阿阿胶,还有福字阿胶、喜字阿胶、龟甲胶、鹿角胶、海龙胶等,供您选用。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驴汤”。福寿宫,是国内首家驴肉养生火锅店。驴肉绿色、天然、营养美味,有高蛋白、高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 九朝贡胶炼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人和”,便是与时俱进的独特的制作技艺。现在该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玉峰先生已是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 唐太宗李世民封井的故事说的就是这口井。 当年,还是“秦王”的李世民与王世充在鲁西一带曾有一场大战。当时秦王军队小受顿挫曾退至东阿县休整。当地百姓以阿胶拥军,将士们精力体力都恢复的特别快,结果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打败了王世充。当了皇帝后唐太宗念念不忘阿胶井,就派大将尉迟恭将此井封禁,只供皇家炼胶专用。 |
临清宛园 | 临清宛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宛园是临清市三和色织集团将企业与文化有机结合的瑰宝。它创建于1999年,占地近10亩,整个园林以运河文化为内涵,布局紧凑灵活,空间划分时闭时合、曲直相间、气氛各异。 进入宛园正门,映入眼帘的时一座浑圆硕壮的石峰,正面刻着季羡林先生手术的8个的大字“壶中天地曲径通幽”。背面为“观鱼惊月”四个行书大字。 走过“知鱼槛”往西半壁廊上,镶嵌着自国学大师季羡林、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以及书画名家康殷、黑伯龙、孙大石、刘炳森等人的各体书法精品。 运河文化资料馆:第一展室展出了临清的历史沿革,运河开凿变迁过程,临清名人书法真迹等。第二展室展出的是临清的名胜古迹和风物。第三展室石临清历史名人事迹,有唐代哲学家吕才、明代文学家谢榛、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等。 奇石馆: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而成的200多块千姿百态的奇石。有五亿年前寒武纪的“燕子石”、几百万年堆积而成的“钟乳石”、惟妙惟肖的“菊花石”等等。 “壶中天地”的宛园,凭借着天地万物的声、色、动、静,体现了人与自然息息的相通,融洽和谐。 |
堂邑民俗旅游区 | 堂邑民俗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堂邑镇历史悠久,为原堂邑县所在地,始建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6年)。县城竣工时,有无数白雀翔集上空,所以堂邑又名“白雀城”。自古以来,这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仅明清两代就涌现出郭敦、穆孔辉、张凤祥等尚书5人,进士39人,举人62人。近代,更有武训、孔繁森等闻名全国,影响后世。 堂邑为千年古镇,至今仍保存大量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着许多独具特色的自然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民间美术类,如木版年画、剪纸;民间工艺类,如工艺葫芦等;民间舞蹈类,如舞龙、舞狮、高跷、秧歌等; 民间音乐类,如唢呐、二胡、锣鼓等;曲艺类,如京戏、北河邦子;民间传说类,如《白雀城的传说》、《冰不砸堂的传说》、《放马场的传说》、《武训的传说》等;民俗类,如吃熟饭等。自然景点主要有电厂水库、刘庄新村、葫芦种植加工基地、京杭运河观光带、马颊河森林渡假村、天沐温泉等。 客服电话:0635-8654259 地址:聊城市东昌府区文庙路 信息来源: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
冠县清逸生态园 | 冠县清逸生态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冠县清逸庄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集采摘、旅游、度假、娱乐、休闲、客房、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基地。园区内有大型停车场、餐厅、多功能厅,健康餐饮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园,大气豪华的餐厅可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 清逸庄园追求健康、安全、优质、营养为一体的现代生活观念。主要以无公害果蔬、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为营养健康元素的高档次环境来源。店内装饰高贵典雅、豪华气派,其中有装饰新颖、环境幽雅的蓝色海洋房、绿色生态房。 秉承“让客人完全满意”的服务宗旨和“快速、准确、周到、细致”的服务理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经过几年的努力打拼,巩固了作为冠县酒店行业风向标地位。 地址:冠县老临清路口向北500米路西 电话:151665727690653-3551888 |
聊城动物园 | 聊城动物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聊城动物园通过升级改造,增加了多种名贵的稀有动物,建成了园林公园式的游乐场所,园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水城及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休闲观光游玩,成为水城的又一个旅游靓点。 |
东阿百年堂阿胶文化苑 | 东阿百年堂阿胶文化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东阿百年堂阿胶文化苑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阿胶街80号,占地面积80余亩,总投资达1.5亿元,集文化交流、研发设计、与文化旅游于一体,是阿胶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致力于恢复阿胶的历史地位,打造阿胶优质胶原蛋白形象,推广、传承阿胶胶原文化。 百年堂阿胶文化苑由中国阿胶文化馆、中国阿胶古法工艺馆、中国阿胶膳食馆、中国膏方文化体验馆、百年堂企业文化馆及中国膏方数字博物馆六大馆组成。苑内以阿胶为主题,多方面展现了阿胶工业发展史、阿胶艺术发展史、阿胶经典器物、阿胶代表人物等内容,同时,将声、光、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元素运用到了极致,让人更深层次的走进阿胶的养生文化之旅,满足人们对阿胶的钟爱。 阿胶,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阿胶的根基。百年堂阿胶文化苑专注于阿胶文化气质和精神内涵的挖掘,建设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阅读阿胶古典资料千余本,线上线下收集阿胶相关物件,足迹遍布十余省,收录展示陶瓷类、银器、铁器、古书籍、铜器、木器、石器等阿胶相关物件百余项,让人们深入了解阿胶背后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养生文化。为百年堂阿胶文化的挖掘、塑造以及行业工业旅游起到了很大的推介作用。 同时,贯穿整个厂区的还有极其精湛的故事类、名人名医与阿胶的故事及百年堂系列浮雕共计300余幅,由专业的工作人员精心打造而成。历代名医雕像、以中医膏方为主的碑刻以及古阿井亭亦是厂区内不可忽视的风景线,从历史、工艺、文化等多方位展现百年堂阿胶精湛且悠久的技术与文化。旨在让每一个热爱健康,喜欢国药文化的人都能“享受到具有3000年历史的阿胶带来的生态、自然、真实存在的健康生活”。 文化苑从基础条件、内容设置、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不断充实景区内涵,丰富旅游活动形式,为游客提供特色阿胶文化之旅。根据不同的参观团队设置了不用的游览参观路线,导游讲解员亦是十分专业,形象气质、文化素养俱佳,讲解的清晰、透彻、明白,让游客近距离接受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洗礼。 冬天在人们的眼中是寒冷、沉寂、冷漠的,但是百年堂阿胶文化苑在雪后展现出冬天特有的美感与冬后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苑内花木山石、亭台楼阁、廊桥水榭错落有致,将古典阿胶元素与现代养生气息融合起来,构成了一幅灵动秀美的画卷。 |
东阿洛神湖公园 | 东阿洛神湖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东阿县洛神湖公园位于县城西北方向,公园总体规划南北长8公里,总面积22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96公顷。公园的建设始终贯穿"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现已初步形成了集生态、文化、观光、运动、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开放式生态型综合性园林公园。2008年先后被授为"青年文明号"、"城建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管理先进单位" "市级环境教育基地"等称号。洛神湖公园一期工程于2003年10月开工建设, 2005年9月峻工。占地14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600亩,洛神湖蓄水量220万立方米。近看洛神湖水波光都恕,远眺则"碧湖水光映山色,草木繁花成景致",洛湖神韵令人流连忘返, 2007年洛神湖公园被国家水利部评为洛神湖水利风景名胜区。驻足小鱼山顶,城区风光尽收眼底,浩荡宽阔的水面和蓝天绿树奇石繁花浑然一体,形成了风光独特的滨水自然景观带。目前,湖中鱼类有鲤、链、鲫、鳙等70余万尾可供垂钓,水域有芦苇、河蒲等水生植物可供欣赏。朝翔于水面之上的喜鹊、黄鹂、野鸭等给洛神湖增添了生气,谱写了生态和谐的自然篇章。目前,东阿县已形成东西两岸对称发展的新格局。公园的建设对于宏扬东阿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再现东阿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促进城区绿地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成后将成为东阿县的历史长廊和文化长廊流传于世。规模宏大的开放性洛神湖公园,必将以她旖旎秀美的风光,吸引来八方游客。 |
茌平金牛湖景区 | 茌平金牛湖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金牛湖景区位于茌平西区新城腹地,总占地5840亩,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100亩,蓄水量2600万立方米。自2012年开工建设以来,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10亿元,目前景区环湖路实现贯通,龙山文化广场、腾飞广场两个大型广场的建设也已基本完成;景区绿化覆盖北侧山体及湖周,总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王桥片区绿化已经招标完成,各标段正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横跨湖东西的三桥两岛建设,如长龙卧波般增添了无限魅力,目前正在进行双桥装饰性微调,工程完工后,天梭桥、吉鹊桥将更具景观效果。 2014年,通过招商引资,景区与亿丰集团达成合作开发意向,由亿丰集团出资在茌山南侧山脚处建设古建一条街,项目包括古建商业文化旅游一条街及茌山山腰处六和塔的建设。2015年初,景区引进大型儿童游乐项目,由莱芜市黑马游乐开发有限公司出资1.5亿元,在龙山广场北侧建设。当前景区游船、沙滩浴场、垂钓中心等几处娱乐项目已向游客开放,并同各方签订了承包合同,租金上交财政,统一支配。 目前,金牛湖景区获得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现代休闲渔业园区等荣誉称号,今后我们将继续大力加强景区各项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将金牛湖打造成为4A级标准景区。 信息来源:茌平县史志办 信息来源:茌平县史志办 |
鱼山曹植墓 | 鱼山曹植墓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鱼山曹植墓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西麓鱼山,又名吾山,距县城19公里,海拔82.1米,因葬曹植而扬名。曹植墓始建于公元233年(魏太和7年),坐落于鱼山西麓,依山营穴,封土为冢,占地1200余亩,东南两侧有黄河和小清河萦绕,合为襟带,隔河群山连绵,攒峰耸翠,仿佛一道天然屏风,北面金堤绵亘,似黄龙静卧,沃野万顷,一抹平川,近看山下房屋鳞次栉比,远看村落星罗棋布,犹如一幅水墨丹青,使人游目寓足,旷然大观。 植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文学家,才高八斗,七步成章,辞采华茂,骨气奇高,在后世有较大影响,同时期的墓葬在我国发现较少,因此曹植墓对于文学史、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山上有许多龙山时期的灰陶片,以及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遗物,并且有“重云洞”、“绿葫居”、“四眺亭”、“夕照轩”、“倒影阁”、“羊茂台”、“仙人脚印”等八大景观。 981年上级拨专款修建了墓基围墙,翻修隋碑楼,1986年又对该墓坍塌部分进行重点修复,还其历史本来面目,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扩大曹植墓的知名度,东阿县委、县政府对鱼山曹植墓做出了景区规划,拟划分为六个区,即墓前神道区、山上区、“子建祠”区、纪念馆区、荷塘区、生活区,把鱼山曹植墓建设成为吃、住、购、娱为一体的旅游场所。 |
莘县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 | 莘县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莘县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简介 整个嘉年华总轴线面积74688㎡,主题场馆轴线面积55296㎡,包括8个主题场馆,1个育苗温室,1个高效栽培温室,每个场馆的面积是6912㎡,连廊轴线面积是5568㎡,场馆主题仅仅围绕山东省的主导产业,贯穿生态、绿色理念,以食用菌、养殖、农耕、蔬菜、花卉等当地农资源为主题进行场馆设计,融入当地伊尹文化、养生文化、农耕文化、燕塔文化、运河文化、谜社文化、回族文化、红色文化,结合科技、景观打造属于莘县品牌的创意农业。 农业嘉年华是以农业生产活动为背景,以狂欢活动作为载体的一种农业休闲体验模式。它是以农业为基底、科技为支撑、文化为纽带、旅游为特色的农业综合体。将现代农业与中国文化结合,是一场传统文化盛会,是一二三产六产联动项目,是城乡统筹一体化项目、是三次产业融合的抓手。 模式创新:莘县农业嘉年华采取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的方式,保证各个场馆技术的不断更新,形成整个项目技术来源的可持续保障能力。首创嘉年华和农业科技园相结合的模式,强化了对当地农业的科技示范、生产带动和技术培训功能,实现了先进农业技术在当地的快速转化,提高了落地性;首创嘉年华全面企业化运营的管理模式,保证了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 经营收益:年游客量100万人次,入园投资企业25家,撬动经营主体投资7.53亿元,累计实现经济收益4.8亿元。 |
武训纪念馆 | 武训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武训纪念馆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千古奇丐”武训先生的墓地,是武训及武训精神的主要纪念地。始建于1903年,1937年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远拨款重修,建筑、文物保存完好。每年11月份举办武训义学文化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主要景点有武训祠、武训墓、武训陈列室、武训碑廊、武训魂、高歌台、武训义学堂等几部分。 武训祠是武训墓园的主体建筑。进校门后,是一条百余米长的校内甬道直达武训祠。武训祠是1937年,由当时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先生拨款修建的。 武训祠位于冠县柳林镇。武训(公元1838-1896年),冠县柳林镇武庄贫苦农民,自幼贫寒,因不识字受尽欺凌,遂立志不娶妻,不生子,不置家,“修个义学为贫寒”。自20岁起,他打短工,拾破烂,沿街乞讨,且走且歌。经过30年艰苦绝伦的努力,终于买地200余亩,积钱2000余吊,在柳林建起了自己的第一所义学“崇贤义塾”。这一绝世奇行轰动朝野,千古奇丐武训誉满天下,受到清廷褒奖并“宣付国史馆立传”。 武训功成名就,但其志不改,继续行乞兴学,在有生之年又修馆陶县杨二庄、临清御史巷义学二处。武训的精神广为后人敬仰效仿。主要建筑有武训祠和武训墓。武训祠,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 1937年,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义学正”武训,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先生拨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后为武训墓,1989年6月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 1896年12月5日武训在临清他所创办的御史巷义学去世,殁后葬于当时的崇贤义塾东壁外,即今墓所在位置。墓北面为陈列室,展示了武训的生平事迹及其文物。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碑廊,碑刻26块;在祠右前方建有高歌台,又名“嘤鸣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训魂亭”,亭额由著名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题写。 武训陵墓 武训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学后,遵遗嘱薄棺简葬于柳林祟贤义塾东侧。1937年,时任山东省教育厅长的何思源先生主持重修为水泥墓;1989年再次重修成现状。墓高2米,周长10米,墓前有徐运北先生所题“武训先生之墓”碑。 武训祠堂 武训祠堂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1937年何思源主持重建如现规模,1989年再次重修,祠堂为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院内松柏森森,墙外杨柳依依,一道清清小河环绕院外,称为“武河”。整个祠堂环境清新,十分可人。 百米碑廊 碑廊建于1995年,长140米,两旁立石碑26块,上刻近现代知名人士冯玉祥、郭沫若等为武训先生的题辞及一些著名学府如北师大、华东师大等题辞。碑廊起自武训祠大门牌坊,止于堂祠平台前。石碑均冬青环护,翠柏映衬,十分壮观。游客至此,既可缅怀武义士的高风亮节,又可欣赏风格各异的书法。 亭台双景 漫步于百米碑廊,便可见左右两边,一亭一台傲然凌空,成为亭台双景。 高歌台,又名“嘤鸣台”,位于碑廊以西。台为梅花形,青石雕砌。高18.38米。“嘤鸣台”之名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题,语出《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意寓为弘扬武训精神而大声呼吁,寻求志同道合的各界朋友。此亭为纪念在弘扬武训精神的活动中卓有贡献的陶行知、冯玉祥、何思源、郭沫若、孙之隽、李土钊、孙瑜、赵丹等仁人志士。其中,孙之隽、李土钊为《武训画传》的作者,孙瑜为电影《武训传》的编剧,赵丹为著名演员,电影《武训传》中武训的扮演者。 武训魂亭位于碑廊以东,1995年由港人王海亭先生捐资修建。亭中高耸着八角形石碑,镌刻着武训兴学宗旨,以及由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所书《武训兴学歌》。碑座为石雕莲花,象征着武训“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武训魂”亭额系我国著名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题。 武训故居 位于柳林镇西2.5公里武庄村。有吴作人先生所题“武训先生故居”碑。此处为武训先生祖宅,,现由武训长兄武谦的后人居住、管理 武训 (1838~1896) 武训(1838—1896) 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柳林镇)人。清末以“行乞兴学”闻名于世。出生贫苦农家,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训”是清廷嘉奖他时的赐名。 武训七7岁丧父, 随母沿街乞讨。年十五六岁,母死,到一远房姨父张举人家为佣。当支取工钱时,张举人因武七不识字用假帐相欺,以侵吞其血汗钱。武七稍一争辩,即遭痛打,口吐白沫病倒(别人由此送号“武豆…… 详细++ 柳林镇 柳林镇位于冠县东北部,是千古奇丐——武训先生的故乡。辖50个行政村,5万人口,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7.5万亩。1998年荣获“中国名镇”称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2000年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该镇紧傍京九铁路、329省道, 040省道和垢码公路于境内交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雄厚。蔬菜、畜牧、花生、林果是其农业主导产业…… 详细++ 武训 (1838~1896) 武训(1838—1896) 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柳林镇)人。清末以“行乞兴学”闻名于世。出生贫苦农家,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训”是清廷嘉奖他时的赐名。 武训七7岁丧父, 随母沿街乞讨。年十五六岁,母死,到一远房姨父张举人家为佣。当支取工钱时,张举人因武七不识字用假帐相欺,以侵吞其血汗钱。武七稍一争辩,即遭痛打,口吐白沫病倒(别人由此送号“武豆…… 详细++ 柳林镇 柳林镇位于冠县东北部,是千古奇丐——武训先生的故乡。辖50个行政村,5万人口,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7.5万亩。1998年荣获“中国名镇”称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2000年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该镇紧傍京九铁路、329省道, 040省道和垢码公路于境内交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雄厚。蔬菜、畜牧、花生、林果是其农业主导产业…… 详细++ |
清平镇生态旅游区 | 清平镇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高唐县清平镇生态古城旅游景区包括古城旅游区、森林公园两大块。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济南、聊城、德州三城市构成的“金三角”中心,有“千年古镇,生态清平”的美称。境内有山东省最大的平原森林公园--省级清平森林公园,这是一处新辟的自然生态森林公园,占地面积5000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建设了省级清平森林公园游乐场、垂钓园、林中四合院、五栋小木屋、山地自行车赛道、生态农业采摘园及部分游乐设施。清平古城区为原清平县城驻地,始建于宋宣和七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曾先后涌现出了唐朝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哲学家吕才;元朝中书左丞王懋德;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现保存有列入山东名胜古迹大全的迎旭门、金代文庙、王懋德墓石雕群等三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省政府批准为中心镇,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省首批旅游下乡示范点,山东省爱国卫生-先进乡镇。新建仿古商住楼360栋,修复了文庙大成殿、透龙壁,新建了泮池、泮桥、杏坛、大成门,东西两庑、24孝像、高唐民俗博物馆、清平诗乐艺术馆、迎旭景观大道,新增旅游景点20余处, 一座“古城特色鲜明、富有文化内涵”的千年古镇风貌已现雏形,成为黄河下流有名的清平古城生态旅游区。 客服电话:0635-12301 地址:聊城市高唐县清平镇北街 信息来源: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信息来源: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