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西藏自治区 >>林芝

林芝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巴松措

巴松措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海拔3700米左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湖形状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长约12公里,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神湖和圣地。  巴松措景区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为一体,景色殊异,四时不同,名类野生珍稀植物汇集,实为人间天堂。  巴松错最好的季节是秋天,天高气爽风清云淡,从湖岸到山岭漫山遍野皆层林尽染,丰富的色彩、静逸的环境,是摄影爱好者对胶卷进行“谋杀”的大好时机。由于湖岸边林木密布使得拍摄湖心扎西岛较为困难,需要往巴松错度假村背后的山林上爬,才能有机会居高临下地拍摄到湖心小岛犹如一颗宝石般镶嵌在碧绿湖中的美景。除了这样的景象外,巴松错边一般的拍摄题材以小景为多,需要摄影者独具慧眼去发现。  巴松措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虽然巴松错深藏在交通闭塞、远离城镇的山沟里,但它却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耸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广为外界所知,成为林芝地区最早为人所知的风景区之一。  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怏然。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烂漫,雪峰阵列并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极。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天空碧蓝如洗,火红的枫叶折射灿烂的阳光,倒影在碧蓝的湖面,景色美不胜收。  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蔚为神奇,你到岛上也不妨试试在岛的某些地方跺跺脚,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觉。  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巴松错湖南岸一处小溪边,还有一充满神奇传说的“求子洞”。传说这个小洞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湖西北还有一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离此不远的沙滩上,还有“莲花生修行洞”。湖西岸有“格萨尔王试箭处”,据说在每年的-四月十五日那天,会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长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盛传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的白色哈达。  用时参考  若只沿途经过欣赏2-3小时即可,也可在巴松错景区内住1天  交通  在八一镇福建路的汽车站乘前往工布江达县的班车,票价30元/人,半小时一班,中途在巴河镇的巴河桥下车;再乘当地藏民的私车进入巴松措景区,40km,25元/人/单程,包车150元往返  门票  5-10月:120元/人  11-次年4月:60元/人;学生证半价  开放时间  9:00-18:00  景点位置  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以东55km,八一镇西北50km  

鲁朗景区

鲁朗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鲁朗的风景像一幅油画,雾气总是缠在山腰,绿色阴湿的草场,颜色鲜亮的野花,一座座木屋散布其中,一派田园的美好。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鲁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崐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崐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报春崐花、紫苑花、草梅花、马先蒿花等成千上万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崐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崐错落有秩,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  地址: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  类型:小镇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直白县过去,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50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一从白马狗熊往下长约近百公里的河段,峡谷幽深,激流咆哮,至今还无人能够通过,其艰难与危险,堪称“人类最后的秘境”。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其落后与闭塞,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至今少有人涉足。1994年,我国科学家组成一科学考察队,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才揭开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神秘面纱的一角。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它令世界瞩目和惊叹,令中国为之自豪和骄傲。  地址:林芝市米林县派镇  类型:峡谷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天  开放时间:  8:00-20:30  交通  在八一客运站乘前往米林县派镇的班车,130km,车票65元/人,行程3-4小时。进景区要乘景区里的中巴,每个车会配一名导游。景区里可逛2小时左右,巴士送回至上车处  门票  270元/人,包括景区环保车、导游讲解、自助餐,学生证半价;水路价格在500元以上,每天上午、下午各一班,中午管饭,游览时间为1天  

南伊沟旅游风景区

南伊沟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珞巴族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确认),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西藏的珞瑜地区,珞巴意为“南方人”。主要分布在米林、察隅、墨脱等县与印度、尼波尔接壤的边境地区。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通用藏文。珞巴人主要生活在林区,兼营畜牧、纺织、采集和竹器纺织。狩猎是其中最重要副业之一,现已改变狩猎传统。珞巴族人的服装与藏族明显不同,由于长年狩猎,珞巴男人一般都跨长刀,身着皮毛猎装,头戴兽皮帽。女人穿圆领窄袖短衫,下身为紧身筒裙,小腿扎裹布。无论男女腰部和颈部都挂满了厚重的饰物。珞巴族善饮自酿的玉米、青稞、鸡爪谷酒,每逢有人从远方来,都用大碗的青稞酒款待客人。珞巴人民具有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传统,从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曾多次与潜入珞瑜地区的英帝国间谍进行英勇斗争。珞巴族信奉原始宗教,图腾有太阳、月亮、虎、豹、熊、猪、牛、羊、狗、鹰等30多种,还有对天体、山石、土地、树、水和火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每次远行或外出狩猎,都要杀牲祭祀山神。释惑解疑最为流行的方法是杀鸡看肝的卜鸡卦,一般人都认为自己能从鸡肝的脉络纹路判断凶吉。为此珞巴族家家户户都养了不少的鸡。  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正式成立于1988年6月。1959年民主改革后,在国家的帮助下,他们从山上搬到平坝地区。修建了新村,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改变,农田耕作开始普遍使用新式梨、播种机、电动脱粒机等农具。过去完全靠刻木结绳记事的珞巴族人民,现在有了自己的干部、大学生、医生和科技人员,选出了自己的人民代表,以往那种杀牲送鬼,念经祛邪的风俗,也得到了改变。他们不仅生产生活有了很大改变。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充分享受着民族平等和当家作主的权利。      地址: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风景区  类型:峡谷森林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891-6650808  开放时间:  8:00-17:00   门票:  200元  

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但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级山峰中的最高峰。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  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后一个名字来源于《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在这段中将南迦巴瓦峰描绘成状若“长矛直刺苍穹”。由这些充满阳刚的名字里,我们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刚烈。的确,由于南峰所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板块构造运动强烈,造成南峰地区山壁耸立、地震、雪崩不断,攀登难度极大,因而使南迦巴瓦曾很长时间以来成为未被人类登上的最高的一座“处女峰”。  南迦巴瓦峰的西坡是一陡峭的断崖绝壁,直达谷底。而其西北则伸延出一条长长的山脊,由一系列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连接,高峰如锯齿,如刃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南迦巴瓦峰南边是乃彭峰,两山之间发育着3条巨大的山谷冰川,一直往下伸延到郁郁葱葱的-里。南迦巴瓦峰北面隔江相望的加拉白垒峰,海拔7234米,为一鞍形双峰山,也是终年云遮雾锁。  南迦巴瓦峰所在地到墨脱县雅鲁藏布江出境处的巴昔卡,从海拔7782米的皑皑白雪的峰顶到蕉叶摇曳的热带风光,这样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的气候带居然就在直线距离不足两百千米的南迦巴瓦南坡下顺序排开,也造就和组成了一道完整无缺的植物垂直分布带谱。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生长着香蕉、龙脑香、扇尾葵等热带独有植物的热带雨林,也能看到生长着刺栲、香樟、楠木的山地阔叶林,还有铁杉、乔木杜鹃组成的山地暖温带针叶林,藤状杜鹃、墨脱冷杉,苍山冷杉等组成的寒温带针叶林,灌木杜鹃、报春花、驴蹄草和许多不知名的花朵组成的高山寒带灌木草甸带,总之能想到的都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将让你叹为观止。  关于南迦巴瓦另外还有一个广为外界所知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勤奋好学武功高强,个子也是越长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时将弟弟杀害,将他的头颅丢到了米林县境内,化成了德拉山。上天为惩罚南迦巴瓦的罪过,于是罚他永远驻守雅鲁藏布江边,永远陪伴着被他杀害的弟弟。这个神话故事很生动地向我们解释了这两两座山的特点:我们现在看到的加拉白垒峰顶永远都是圆圆的形状,那是因为它是一座无头山;南迦巴瓦则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云遮雾罩不让外人一窥,与不可征服。  南迦巴瓦峰充满了神奇的传说,因为其主峰高耸云天,当地相传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其上聚会和煨桑,那高空风造成的旗云就是神们燃起的桑烟,据说山顶上还有神宫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大峡谷地区的人们对这座陡峭险峻的山峰都有着无比的推崇和敬畏。  地址:林芝市米林县  类型:雪山冰川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进入派镇后需要交门票,一种为徒步票,150元/人,一种为徒步票+游览车+一顿饭共260元/人  交通  先从林芝乘班车到达位于林芝地区首府八一镇东南方向80km处的派乡(派镇),每天早晨约8:00在八一镇的桥头有中巴车前往,票价60元/人,行程约4小时。从派乡继续前行约18km抵达直白观景台,再前行数公里抵达直白村,直白村可提供住宿。这里没有班车抵达,一般需包车前往,价钱在200元以上,也可从派乡徒步前往。直白村离南迦巴瓦峰主峰的直线距离仅5km,沿路风光非常壮观。  

米堆冰川

米堆冰川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米堆冰川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东约100km处的玉普乡米堆村,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m,雪线海拔只有4600m,末端海拔2400m,冰川下段穿行于针阔叶混交林带,两侧大山巍峨峻峭,鬼斧神工,雪山和云雾交织在一起,如梦似幻,使人惊叹不已。爬冰山对体力有一定要求,需带食物、水等补给品,注意保暖。  米堆冰川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型冰川,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  米堆是以一座冰川得名的一个地方,它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东约100公里处。行进在巍峨峻峭的大山之间,那鬼斧神工、泼墨山水,那冰川绝壁、雪山云雾,每每令人惊叹不已。  米堆冰川位于波密县玉普乡米美、米堆两村,距县城所在地扎木镇90多公里。米堆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末端海拔2400米,冰川下段已穿行于针阔叶混交林带。  交通  米堆冰川靠近川藏公路,进入方便,可包车约2小时到达米堆村,从景区门口到冰川还有约7km路程,步行约3小时,驾车20分钟即到  即可见到。      地址:林芝市波密县玉普乡米堆村  类型:雪山冰川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  50元  

尼洋阁藏东南文化博览园

尼洋阁藏东南文化博览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观看有门巴族珞巴族特色的民俗展品,了解当地的民族风情。  尼洋阁藏东南文化博览园位于八一镇城外,是一处以表现门巴族、珞巴族等藏东南地区独有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博物馆。馆内共分为14个展厅,展示了很多有当地特色的文物、生活用品、服饰等,可以来此参观了解。  除了参观展厅之外,阁内走到尽头是一处售卖纪念品的地方,感兴趣的话可以挑选。另外,尼洋阁的建筑从外面看是一座很有藏族风格的圆塔,周围环绕着山峦,很有气势。每到夏天格桑花开,结合着建筑和山景很适合摄影。  地址: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娘乳岗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7:00-21:00。

西部倾波地区景区

  扎西绕登寺位于扎绕乡附近。该寺建于公元15世纪,创始人是格鲁派结斜亚仁青朗杰-。寺庙占地面积为4887.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437.3平方米,在寺庙鼎盛时期拥有300多僧人,如今只有3名人员对该寺进行管理,寺庙内文物保存完好。  德拉山  德拉山又名玉松山。位于里龙乡玉松村境内,被当地群众奉为神山。相传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镇守东南。弟弟加拉白垒勤奋好学武功高强,个子也是越长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于是一个风黑月高之时将弟弟杀害,将他的头颅丢到米林县境内,化成了德拉山。又有传说,原本并无玉松山,在修建桑耶寺的时候,由于宗教仪式要收集各地方的土,当僧侣们来到“玉松”时,有个女人撒了谎,说土已经送走了。僧侣们信以为真正准备离开时,前面突然出现一座山挡住了去路,此时僧侣才明白女人说了假话,于是该地就取名“玉松”,此山称为“玉松山”。   天下第一坡位于里龙乡巴让村境内,第一坡河水晶莹透彻、上游河面宽阔而水流平缓,中下游河内怪石林立水流高低落差而湍急,河岸山崖陡峭险峻、林木繁盛,是开展漂流的绝佳地段。沿河道的山间小路前行14公里左右到达桑格山坡,传说文成公主进藏路过此地时遇到一伙强盗,强盗抢劫财物后走到山坡处,突起狂风将他们全部埋在了地下,后来人们便称此山坡为“脾气古怪的桑格山坡”,生动的向我们说明了此山坡终年多风的气候特点。  巴让野人居住点  据说巴让村的一山上曾有野人居住,现在还有遗迹存留。中央电视台记者团于2002年8月来此采访并寻找过。  达瓦西热神山、雨拉神水  位于里龙乡朗贡村20公里处,每年都有大批转山的人来到这里。此山很是神奇,至今还无人能够登上峰顶。山上有一“黑洞”,因无法上去,只能远观而更显神秘。神水呈乳白色,依稀透蓝,极为奇特,据说以此水洗面可驱逐晦气,振奋精神,饮用则可医治百病。  龙达杰玛曲旦寺  位于里龙乡茂公村,据说在格萨尔王时期,益西罗布曾和恶魔发生了激烈的斗争,恶魔受伤流血洒在现在的龙达杰玛曲旦之下,为了镇压恶魔和风沙对村庄的侵害,便在恶魔的血上建立了龙达杰玛曲旦寺。从此,恶魔平定。  珊瑚天柱位于里龙乡巴让村境内,远眺其主峰成金字塔形,四季冰雪覆盖,气势壮观,雄伟非凡,被当地人奉为“天柱”、“神山”。山峰半山腰处有一天然湖泊,山脚下前后各有一湖泊,湖水平缓宽阔,周遍草木繁盛,景色极其优美。每到夏季放牧时节,帐篷处处,篝火点点,牛羊四野,高原湖光山色令人遐想无限。传说湖中曾有“湖怪”等大型野生动物出现,一些石头上还存有古代海洋生物的足迹,这多少可以证明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曾经是一片汪洋,令人不觉有苍海桑田的感慨!  嘎玛巴佛塔  位于里龙巴让村后山一沟内。里龙古时是一个宗教圣地,“里龙”藏文意思是“宗教第一路”或“天堂第一路”,因此要感受西藏的宗教文化最好踏上宗教的第一路。嘎玛巴是古时有名的-大师,据说在益当这个地方,有个女人生了个孩子,女人把孩子扔到了河里。孩子落水后,天空突然出现了密云,后来里龙的人把孩子拣了,这个孩子就是嘎玛巴大师。嘎玛巴长大后,人们一直保密他的身世。因此,嘎玛巴大师的出生地就命名“益当”,意即保密。嘎玛巴大师曾在巴让村后山半山处-,现存有-时所坐的禅石及石壁等遗迹。据说当时嘎玛巴身染“麻风病”,圆寂前对身边的弟子说,不要动我的身体而直接在此地埋葬。但是弟子见大师的身躯腹部贴地十分不忍,于是想把身躯平放过来,不料刚翻过身子便有两只黑色的青蛙从大师的身下跑走了,从此“麻风病”在人间传播开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嘎玛巴大师便修建了此佛塔。  芷国国  位于里龙乡仲萨,据说人死后不能及时送到拉萨天芷,也可送到仲萨的“芷国国”,意即由此也可以进入天堂。  麦村土寺  位于米林县卧龙镇麦村。为当地群众供奉和祭祀的地方。      

尼赤寺

尼赤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万年古柏——尼赤“古秀”位于林芝县城西的尼赤村一座叫古秀寺的本教寺庙院内。古秀寺建于1332年,由本教教徒多丹日巴珠色修建,“文革”时被毁。1984年,由四川阿坝的本教教徒唐克加措为首的尼赤当地信教群众修复。现有面积为20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经堂、佛殿等建筑,寺内供有真巴南卡、才旺仁增、莲花生三尊本教佛像,并藏有大量的本教典籍。建筑风格及寺内的佛像、壁画都与其它藏传佛教寺庙有很大的区别,另外在寺院内有一棵古老而高大的香柏树,人称“万年古秀”特别值得一看(“古秀”藏语意为僧人,这里特指这棵柏树)。  据本教典籍记载,该树是当年本教祖师顿巴·兴绕弥沃大师栽种的与自己等身的柏树。如今树高18米左右(树尖1957年被大风刮断),树胸围约13米,树根部被信徒们供放的玛尼石围住了。因为本教信徒们把此树当做本教祖师顿巴·兴绕弥沃大师的等身神树,当地群众从古至今一直保护着它,崇拜着它,古秀寺庙也是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朝拜和绕转者络绎不绝,他们既有本教信徒,也有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信徒;既有当地的信教群众,更有来自四川、青海、甘南等藏区的信教群众。不管是什么教派的信徒,绕转本教的“三宝”(指佛、法、僧)都要按规矩逆时针方向转。  为什么该树称“万年香柏”,并令信徒们这样膜拜顶礼呢?史料记载,工布地区原为魔鬼恰巴拉仁的驻锡地,它残杀生灵,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兴绕弥沃大师看到此景,大发慈悲心,决定前往此地降魔、传道。郭哇·格西旦增朱扎编著的《大觉悟道雍仲本教常识》一书有这样记载:“二十岁时祖师(指兴绕弥沃)至部洲的各个地方,在中原汉区讲授阴阳五行算,在印度讲授本门,……此后魔子雪哇哇登将兴绕的七匹马盗走,逃至工布。 兴绕对畜生虽无眷恋,但为了调伏吐蕃地区的罗刹鬼及恶魔,使之成为属民,他特意从魏摩龙仁至象雄大食,在大食传播本教,……之后,祖师靠莲花宝座渡河,至工布戎纳。衲?指恰巴拉仁)施展多种魔术攻击,都被祖师一一解破,魔山崩塌,那里后来成为本教的圣地本日青布山,即今日之本日山。凶猛魔王军的每一次攻击皆被祖师以大悲心将其击退,故诸魔及工布嘎尔波王认服其法,皈入其门。   

墨脱自然保护区

  墨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由聂拉藏布江流域自然保护区、德阳沟扭角羚(羚牛)保护点、布裙湖热带雨林自然保护点组成,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雅鲁藏布江下游水面海拔仅有几百米,然而在距离不到40公里的范围内,高差可达几千米,致使在很短的距离内产生从热带到寒带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种属,形成一个巨大的动植物基因宝库,成为从北极寒带到我国海南热带的植被类型的缩影。保护区内无人居住。虽然当地群众有狩猎的习惯,但保护区内多悬崖峭壁与急流,难以进人,加之保护区边缘地带有专人管理,所以原始状态得到完好保存。  聂拉藏布江流域是墨脱自然保护区的主体,有众多的生物类型,还有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古冰川遗迹,具有原始状况非常完整的天然植被,复杂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的植物物种非常丰富,特有稀有种很多,近年来还不断发现新种属和新分布的科属,已发现有高等植物3000多种,占西藏植物数量一半有余。有受国家特别保护的稀有植21种,以墨脱命名的“模式种”植物40多种。保护区内森林茂密,是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繁衍的乐园,有着从南方热带到北方寒带的各个动物代表种。它们有的仅产于本区域,属于特别珍稀的动物。据粗略估计,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可达40多种,有“天然动物园”的美誉。  布裙湖自然保护点位于聂拉藏布江流域自然保护区以南30公里,湖面约  100多公顷,周围山势较缓,湖面犹如璀璨的宝石嵌入热带常绿阔叶-中,碧绿的湖水与群山交相辉映,景色十分迷人。由于受湖水影响,常年比较湿润,山坡上生长着茂密的热带、亚热带植物,野生动物活动频繁,一年四季猿啼鸟鸣,各种鸟类资源异常丰富,最为典型的是国家一级保护对象--热带珍禽棕颈犀鸟。此外,据说这一带还是传说中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德阳沟担角羚自然保护点位于聂拉藏布江流域保护区以南50公里,努共河由北向东南纵贯其中,东西两面均以山脊外侧为界,每年冬季海拔40O0米以上绝大多数地区大雪封山,东西两侧由山上冰雪滑下后形成“冰墙”,只有东南部到雅鲁藏布汗边有出口,形成一个人然漏斗状,德阳沟保护点是扭角羚的“避难所”。   

秀巴千年古堡群

  秀巴千年古堡地处工布江达县巴河镇,距县城55公里,是尼洋河风光带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在很久以前,这里并不叫秀巴,该地居住着两个不同教派的僧人,他们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寺庙,东边为黄教寺庙,西边则为苯教寺庙,两个寺庙因为教派不同,引起了佛学上的争斗,由于当时苯教寺庙的势力比黄教的势力大,在一场佛学争斗之后,苯教寺庙的僧人将黄教寺庙的主持禁锢起来,并将他活活的剥了皮,因此该地得名为“秀巴”,藏语为剥皮的意思。  古堡又叫戎堡,工布江达县境内有好几处,但现存比较完整,规模比较宏大的有三处:一是娘蒲乡境内下巴塘古堡群,那里较完整的古堡有4处,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是到娘蒲——巴嘎骑马探险旅游区的必经之地。二是雪卡村古堡群,有4座古堡;三就是秀巴村千年古堡群。这里原本有7座古堡,但由于年久失修,已有两座完全坍塌,现存有高低不同的5个古堡,高约50至60米,堡垒之间相隔30至50米,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看起来十分古老神秘,被称作千年古堡。1999年中国科学院专家来我县考察,专门对古堡进行了考证,证实古堡建于唐朝后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些古堡由片石和木板砌成,外观是十二面十二棱柱状体,里面是八角形,中空,无顶;墙体有两米厚,中间嵌有木板,以前可以登顶。古堡顶层有眺望孔,可用来观察远处的动静,也能防御,向攻来的敌人射箭;还可以燃放狼烟,向远处传递信息。在古堡周围的残垣断壁,以前都是当地群众的住房,使得群众的住房房房相连,形成一个围绕古堡的完美整体.这里还有一种很有趣的植物,这种植物藏语叫活玛,也许就是火麻,汉语叫无情草,它的刺像黄蜂蜇人一样疼痛,但是如果把它煮熟了,不但不刺人而且吃起来味道鲜美,这里的老百姓喜欢在春天的时候把它的嫩叶摘下来炖牛肉,名字就叫无情草炖牛肉汤这些古堡历经千年风雨,依然非常牢固,充分展示了一千多年前藏民族精湛的建筑工艺。既使是现在,建筑专家也为当时古堡工艺的精奇,工程的浩大,造型的优美科学而赞叹不已。      地址: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秀巴村  类型:古迹军事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894-5412366  开放时间:  9:00-18: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90.0元   

林芝地区

  林芝古称工布,是西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林芝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市政府驻巴宜区八一镇。林芝市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山南两地市相连,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昌都市、那曲地区相连,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总面积11.7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20.3万人。被称为西藏的江南,以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著称于世。  林芝历史古老,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时期。20世纪70年代,尼洋河边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4000-5000年之前,林芝地区已有人类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出土文物中的网坠、箭头,说明这里的人们不仅在古代的尼洋河、雅鲁藏布江水滨从事农业,也兼从事渔业。专家研究认为他们应属于一个大的部落以至部落联盟或族体,并将他们称为林芝人。在藏东南地方,林芝人和林芝文化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  林芝海拔平均3000米左右,而最低处却只有900米,就高度来讲要低于西藏其他地区。是世界陆地垂直地貌落差最大的地带,充满绿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世界。众多稀有植物和被完好保存的原始森林,使这里成了“天然的自然博物馆”。  绿色的林芝离不开大山的怀抱,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由西向东地平行伸展,“南迦巴瓦”则正是龙脊上的白色雪峰,它海拔7782米,是南段喜马拉雅的最高雪峰,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了群山环绕的独特地形。   时参考  4天  景点位置  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地区  

卡丁沟

  卡丁沟又名嘎定沟,此处山势险要高耸入云,是典型的峡谷地貌,奇峰异石古树参天,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雄伟壮观,山崖天然形成的大佛、女神、观音、0、如来佛祖、喇嘛颂经、神龟叫天、神鹰献宝、酥油灯,以及藏文“六字真言”佛字等;清新自然的天然氧吧将使您无限陶醉。     林芝卡定沟天佛瀑布位于西藏318国道拉萨至林芝段距八一镇24公里处,海拔2980米,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畔,气候温湿宜人,雨水充沛,森林茂密夏季最高气温28℃冬季最低气温零下6℃,冬暖夏凉湿避暑度假的好地方。林芝卡定沟瀑布属花岗岩峡谷风貌,由于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峡谷两侧山高崖陡,叠嶂起伏,苍松巨柏遍布山崖。藤竹布满沟底,杜鹃等几十种野花飘香,左侧山崖200多米落差的瀑布由天而降,更为神奇的是瀑布水中天然形成的一尊大佛时隐时现,天佛瀑布由此而此得名。据说这是林芝地区藏族同胞的保护神,难怪大家对这尊佛像十分的敬仰。如果用望远镜看,还可以看到瀑布右上角有一个藏族美女的图案,惟妙惟肖的,这里面肯定有不少美妙的传说。卡定沟天佛瀑布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卡定沟山峰群群山连绵,颇有点雁荡之气势。仰天观望,群象多姿,让你想象万千。一路往上,游人络绎不绝。山中珍贵名木较多,有许多不知名的花朵和果实到处可见,当然富有藏族气息的经幡经语还是到处可见,多一点的是不少藏族男子陪着0亲来游玩,或许有的也包含着转经许愿之类的行为目的。  八一镇  以前林芝八一镇仅是林芝县的一个镇而已,与西藏其它大多数城镇并无太大区别,但随着驻藏部队在此地的中转站不断扩大,及影响不断加强,再加上拉萨--林芝高等级公路的完全通车,特别是近年来内地沿海一带省市政府的大力对口支援,使林芝八一镇实际成了林芝地区地区行署及林芝县的实际所在地,所以林芝已发展成为西藏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各项功能齐全,商业兴旺,外来人口与当地人民完全交…… 详细++

察隅县

  导游察隅位于西藏高原的东南部,是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交界的地方,由于地势北高南低,河流密布,雨量充沛,所以察隅又称为“水乡”。这里号称“西藏小江南”。  这里有肥沃的平原,有层层梯田,水稻、蔬菜、水果等,应有尽有。看点察隅一年到头,气候温和,风景优美,一派江南景色,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察隅藏语意为“人居住地”。吐蕾时期这里就有了宫衙建制。公元1371年帕竹政权的释迹坚赞当政后,宗址设在科麦。清代设科麦县。民主改革前为西藏噶厦政府所辖,此处设立的桑昂曲宗归朵麦基巧领辖。1960年改设桑昂曲宗县,县府驻下察隅的赤通拉卡。1966年5月改称察隅县,县府迁至吉公。该县属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过渡地带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很大,垂直高差悬珠。谷地海拔南部边缘只有1400米,而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最高峰为6700米的梅里雪山。全县平均海拔2300米。属喜马拉雅山南冀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察隅县是登人的主要分布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但没有文字,多使用结绳或刻木记事的方法。男子一般穿无袖长衣(长达臀部以下),女子穿有袖的短上衣(仅遮胸部)和裙子。男女都用大披肩和挎包。  交通:从然乌到察隅没有公共交通,只能搭车或者包车。  餐饮/住宿/购物名特产品主要有广柑、桔子、甘蔗、藏式木碗、木盒、竹编盒、木制马鞍等。   景点位置  西藏自治区林芝察隅县  

苯日神山

  苯日神山位于林芝县驻地普拢的东南方,雅鲁藏布江北侧。苯日神山高耸入云,森林密布,四季鲜花不绝,景色各异。春临大地之际,处处芳菲春意盎然;夏季凉风习习,烟雨蒙蒙,满山杜鹃烂漫生姿;金秋万山红遍,野果飘香,令人流连忘返;冬季则雪峰皑皑,玲珑剔透如水晶与光影的世界。苯日神山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有一个传说。相传莲花生大师进藏时,曾与工布地区苯教首领阿穷杰博比试法力。传说莲花生大师到达雅江与尼洋河交汇处时,调集狂风试图将沿江的村庄和树木一扫而光,阿穷杰博情急之中以巨石压着这些树才不至于此,如今这一带的树梢都是歪的,即此次斗法所至。接着两人又在苯日神山山脚的古鲁(意为莲花生)村斗法,莲花生欲摧毁苯日神山和以山堵尼洋河都未成功。由此,工布地区的苯教得以了保存。至今,信奉苯教的当地百姓在这座神山上依然存有大石崇拜、神鸟崇拜和天梯(耸立在神山上的一棵巨树,因常有雾气镣绕,看似高耸入云,是苯教传说中宇宙通天树,早夭的孩童被装入箱内葬于该树的分叉之间,认为这样可使灵魂升天),这棵被视为天梯的树上挂着各色经幡和祭品。每年“萨嘎达瓦节”苯教信众都要逆时针围绕神山转经,阿穷杰博则被视为保护神山的英雄。餐饮/住宿/购物可在山上的寺庙住宿和用餐,也可以选择露营。  交通可在林芝县城租马匹或牦牛前往,只能从苯日神山东坡上山。步行绕神山一周需要3~7天的时间,沿途可参观寺庙。      地址: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附近  类型:山  游玩时间:建议1天  开放时间:  9:00-18:00。

林芝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巴宜区 央吉玛 南迦巴瓦峰 雅鲁藏布大峡谷 鲁朗景区 尼洋阁藏东南文化博览园 古秀寺 尼赤寺 墨脱自然保护区 林芝地区 卡丁沟 苯日神山 林芝桃花沟 帕隆藏布江 色季拉山 鲁朗五寨 扎西岗村 鲁朗林海
工布江达县 央吉玛 巴松措 秀巴千年古堡群 巴松湖 帕嘎寺 赛卧村小吊桥 结巴村 错高村 格萨尔古堡 米拉山口 工布江达中流砥柱 扎西岛 西藏朱拉河国家湿地公园 错宗工巴寺 阿沛阿旺晋美村 巴松措求子洞 嘎拉村
米林县 江中·扎西多吉
墨脱县 仰桑河 老虎嘴瀑布 嘎隆拉雪山 布裙湖 好日子莲花广场 仁钦崩寺 布达切波雪山 果果塘大拐弯 江新瀑布 汗密瀑布 墨脱 横断山 墨脱解放大桥 “老虎嘴”瀑布 日那才崩溶洞
波密县 央吉玛 米堆冰川 扎木中心县委红楼 易贡国家地质公园 倾多镇 瓦巴村 扎木镇岗村 米堆村 岗乡自然保护区 嘎瓦龙景区 古乡湖 卓龙沟 易贡错 格尼村 玉许乡 帕龙藏布河谷 波都臧布河谷
察隅县 子成
朗县 贡巴萨·土登吉扎 (1917~2008)

林芝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