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成都 >> 邛崃市 >> 夹关镇

夹关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芦沟竹海

芦沟竹海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成都芦沟竹海是离成都市区最近的竹海。森林、竹子覆盖面积1.6万余亩,竹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古镇驱车直入芦沟自然风景区,沿途翠竹掩映,小溪清流,让人神清气爽。  芦沟被称为邛崃的竹海,一条道路蜿蜒伸进沟里,人行其间如行山0中,移步换景。沟内到处是大青石,山石之上的竹子全是川西坝子常见的慈竹,纤维丰富而有韧性,是造纸的主要原料。  宋代造纸的遗址分布沟内。在南宋造纸的遗址,阳光透过依依翠竹,光斑点点印在那些古老的石磨、石锥、石槽上,爬满了青苔生满青草。这里造纸是以水为动力,因此水道设计十分复杂。大水磨现已废弃,在水道右侧还有小水磨房,目前仍在运作,不过主要用途改作碾磨玉米面。  芦沟自然风景区位于平乐镇区西北l公里,方圆8.6平方公里,周边与火井、油榨、水口三乡连界,森林、竹子覆盖面积16000多亩,登高环视,茫茫竹海,蔚为壮观:从镇区可驱车直入芦沟风景区,至鱼崖798级台阶下。沿途翠竹掩映,小溪流水,清澈见底,使人倍感清新怡神,享有“二十华里绿色长廊,天然氧吧”、“千年古镇之幽谷画廊”的美称。芦沟内有明朝天官杨伸题“寒绿仙关”石刻遗迹、高约100余米的天然石佛像、古造纸作坊遗址、天官试剑石、天官墓、元帅井等景点分布其中,芦沟以北相传是大熊猫常出没的地方。由此东折而上鱼崖,当年红军作战掩体犹存。登鱼崖远眺,油榨、火井尽收眼底,天睛时观邛崃山脉,极为清晰,登临尖山子,可远望临邛古城全景,是阅西川秀色之最佳观景点。以芦沟向西南,东北延展,尽是翠竹,“冬无北风之寒,夏无酷暑之热”,大有“世外桃源”之感。  地址: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平乐镇  类型:森林  等级: AAAA  游玩时间: 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  9:0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12.0元

平乐古镇

平乐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平乐古镇位于成都市所辖邛崃市西南部,古称“平落”,其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白沫江两岸古木参天,众多树龄上千年的榕树,远远望去如云盖地。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美不胜收。“茶船”也是古镇上的一大特色,坐在船上喝茶,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另外,古镇的住宿餐饮娱乐设施都比较完善。夏季来这里避暑游玩的人很多,尤其周末更是游客爆满。  平乐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邛崃市面积最大的建制镇,素有“一平、二固、三夹关”之美誉。这是一座时光倒流的古镇,一个可以让人静静发呆的地方,一个来了就忘却烦忧的地方!  看点芦沟竹海:是离成都市区最近的竹海。森林、竹子覆盖面积1.6万余亩,登高环视,竹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古镇驱车直入芦沟自然风景区,沿途翠竹掩映,小溪清流,让人神清气爽。李家大院:位于花楸风景区内,系清代名商李洪楷所建,始建于咸丰年间,历经56年竣工。李家大院是邛崃目前保存最完好,建筑面积最大的清代民居,具有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秦汉驿道:考古学家认定的中国第一条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从成都出发,经临邛,从平乐古镇经过继续通向南方。骑龙山上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古秦汉驿道遗址。古驿道两边均被垒成高墙,中间通车马的大道铺着巨大的卵石,走向均顺着山势蜿延。花楸风景区:西出古镇4公里,沿黄金堰至黄花路前行约10分钟便可到景区。景区内层峦叠翠,溪流淙淙,有康熙御赐“天下第一圃”的花楸贡茶;有曲径通幽的万亩竹海;有心旷神移的十里长廊;更有神秘莫测的官田溶洞。金华山:位于平乐古镇区东南1公里处,众多的人文古迹和独特的地形地貌,不仅使金华山山奇水秀,而且使之具有两大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一是“三教汇于一山”,儒、佛、道和谐地统一到金华山上;二是“一步呈一景”,随处可闻的鸟语莺啼、险峻独特的奇峰异石、中唐时期的天宫寺、绿水青山中的亭台楼阁、极具川西特色的吊脚楼、古幽深邃的石梯山道都给人无限的启迪和遐想。  介绍平乐镇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970―997年为火井县治所在地。古镇有明清建筑23.54万平方米,以“九古”闻名: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平乐古镇景致颇多,主要景点有:芦沟自然风景区、金华山风景区、花楸山风景区、李家大院和秦汉古驿道风景区。平乐的特产瓷胎竹编历史悠久,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古茶树、农夫手工茶、根雕、木刻和古镇特色名小吃也享有盛名。  交通位于成都西南方,距离成都市区65公里,离邛崃18公里。从邛崃市区出发,沿南环线向南经卧龙可达。成都新南门旅游车站每天均有直达平乐古镇的专线旅游班车,发车时间为9:40—16:50,往返4班,节假日有加班,路程93公里,车程约1小时40分,车费25元。   地址:成都市邛崃市平乐镇(邛崃市西南约19公里处)  类型:古镇古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平乐镇  平乐镇是邛崃县三个老建制镇之一(其余两个是火井和固驿),集镇的形成期现尚无文字记载。隋朝建立后,场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邛州为临邛郡,先后辖十县,第一次在文字上提到火并县辖区内有个平乐坝(按,坝字古义为村民聚居之处)。这是文字记载最早的平乐二字。初年,邛州临邛挪辖七县一监,平乐属火井县辖区、改名为平乐镇,并在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将火井县的治所…… 详细++

邛崃天台山

邛崃天台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邛崃天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文君故里"四川省邛崃市西南端,属邛崃山脉,距成都110公里,距邛崃45公里,景区面积达192平方公里,主峰玉霄峰海拔1812米。天台山为国内罕见的箱状向斜山地,丹霞地貌变化丰富,山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成U字形,山势亦由低到高,形成三级台地,故有"天台天台,登天之台"之说。  天台山隶属邛崃山脉,位于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的“文君故里”邛崃市,距成都110公里,相传因大禹在蜀治水,来此设台祭天而得名。作为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紧密结合的天台山,以“山奇、石怪、水美、林幽”而著称。景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达94.4%。有大熊猫、小熊猫、猕猴、大鲵等50余种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及珙桐、红豆杉、银杏等20余种国家珍稀保护植物。天台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拥有众多寺庙等宗教场所。三国蜀汉之初,诸葛亮曾到临邛察看“甲屯”垦植和开掘“火井”情况,乘坐“木椅车”上山眺望,留下了“天车坡”、“望军顶”等地名。南北朝时期,西游僧人普达舍耶云游到此,创建了天台佛寺,隋唐时期,宗教漫延,初唐时火井县令袁天罡尊崇道教,因而天台山以道家势力为大。五代时,天台山又修一座规模宏大的城隍庙,两宋时期,天台山儒、道、佛三教并存,三家争山夺林,各营院园,道观佛寺,官房多达百余处。后几经战火、匪事,大部分古建筑均遭毁坏,如今天台山上的寺庙道观等均为近期重修之作。  交通从成都金沙车站乘汽车经成温邛高速公路约30分钟可到达邛崃,也可从成都城北客运中心(火车北站)、石羊场中心站经新津沿新邛路到邛崃,从邛崃旅游客运中心站乘车约50分钟可到达天台山。成都新南门车站每天8:00和9:30有旅游专列可直达天台山景区。绵阳、雅安、乐山有直达邛崃班车,到达邛崃市区后,在邛崃市客运中心乘直达车进入天台山。自驾车游客沿成温邛高速抵达邛崃,或沿成雅高速在新津转道邛崃。市区有天台山旅游西线(火井)和旅游南线(平乐)连接景区。提示:由于景区公路弯多路窄,为保障游客安全,景区禁止8座以上游客车辆上山,游客可乘坐景区观光车上山。   特别提示  1.2016年5月-2017年5月,景区关闭,进行封山育林,期间不对外开放。  景点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天台山风景区名胜区  交通:邛崃天台山距成都市区120公路,行程约1小时。游客可根据自己的出行时间选择不同的路线到达景区。成都-天台山成都新南门车站每天8:00和9:30有旅游专列可直达天台山景区。行车时间约为1个小时。成都-邛崃-天台山游客可从成都金沙车站乘汽车经成温邛高速公路约30分钟可到达邛崃,从邛崃旅游客运中心站乘车约50分钟可到达天台山。同时,还也可从成都城北客运中心即火车北站或石羊场中心站经新津沿新邛路到邛崃,再从邛崃旅游客运中心站乘车到达天台山。  门票  旺季50元,淡季20元  景点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高何镇左家坡  

临邛古城

临邛古城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临邛古城,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古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城,始建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素有“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之美誉。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重镇,蜀地通滇、藏的要津,自古就有“酒里”、“茶乡”、“陶都”、“绸城”之美誉。  地址:成都市邛崃市大北街  类型:古迹历史建筑古镇古村  等级: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28-88746699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

花楸茶山

  花楸山景区,位于四川省邛崃市平乐古镇西4公里,沿黄金堰至黄花路车行约20分钟,穿过10余里竹海,便到了素有“乡土人家,世外桃源”美誉的花楸山景区。花楸山景区内层峦叠翠,树木葱笼,溪流淙淙。有康熙御赐“天下第一圃”的花楸贡茶;有曲径通幽的万亩竹海;有心旷神移的十里长廊;更有神秘莫测的官田溶洞。以光绪亲赐“皇恩宠锡”御匾的李家大院为代表的清代古民居群,至今依然保持着百年以前的原始风貌。零星散落于竹林深处的川西民居,构成了这里浓郁的乡土特色,纯朴的百姓躬耕田陇,辛勤劳作,过着恬静,惬意的农家生活,是现代都市人返朴归真、感悟田园的乡土人家,是颐养身心、休闲度假的世外桃源。李家大院是花楸山景区上十几户农家的总称。李家人祖籍浙江,数百年前因躲避战乱逃亡至此,以制茶造纸致富,所制之茶正是花楸茶。花楸茶曾是贡茶,早在宋代就有记载。李家大院的花楸茶独享林海中清静无扰的清风雨露,茶香淳朴甘甜。整个建筑面积4164平方米,房屋共有149间,小院的前排房屋8间,居住的是门卫和轿夫,里面是大院,有客厅、客房、书房、主人和小姐寝屋等,后面是小院,居住着佣寑,猪寑,柴房等。  在花楸山的山顶有一片茶园,茶园出产的贡茶品质极好,康熙皇帝曾御赐这里为“天下第一圃”。  景点位置  四川成都邛崃市平乐古镇花楸茶山  

古蜀皇茶茶文化生态体验园

  古蜀皇茶茶文化体验观光博览园位于旅游名城邛崃市夹关古镇,距邛名高速夹关出口往天台山方向约2.5公里处,位于平乐古镇与国家级旅游区天台山之间,是往天台山去的必经之处。古镇四面环山,白沫江穿镇而过,形成两街并立,一水中流的格局,因镇西观音岩口左右各有一座山势险峻的大山:啄子山和胡大岩,两山对峙如门,一水中流,形成峡谷地带,令人望而生畏,高不可攀,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气势,因为关号夹门,故称夹门关,简称夹关。古蜀皇茶茶文化生态体验园集品茶、餐饮、游艺、住宿于一体,将给游客提供一个现场采茶制茶、现炒现卖、观光旅游的休闲场所。山庄拥有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的纯生态绿色食品茶叶基地300亩 ,修建星级标准的餐饮、住宿场所3000平方米以及300平方米的生态制茶体验区,同时建设了供游客住宿的特色小木屋8座,让游客玩的开心,住的放心。生态体验园四处环山,周围碧波荡漾,茶、山、水的完美结合,让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回归原始的美妙。古蜀之皇茶,名扬远播,天然氧吧,水寨茶乡,远离城市的聒噪,呼吸沉醉的茶香,聆听鸟叫虫鸣,欣赏遍山茶花,一山,一茶,智者所向  地址:成都邛崃市夹关镇韩坪村  类型: 乡村  开放时间:  9: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0.0元

花楸山景区

  花楸山景区,位于四川省邛崃市平乐古镇西4公里,沿黄金堰至黄花路车行约20分钟,穿过10余里竹海,便到了素有“乡土人家,世外桃源”美誉的花楸山景区。花楸山景区内层峦叠翠,树木葱笼,溪流淙淙。有康熙御赐“天下第一圃”的花楸贡茶;有曲径通幽的万亩竹海;有心旷神移的十里长廊;更有神秘莫测的官田溶洞。  以光绪亲赐“皇恩宠锡”御匾的李家大院为代表的清代古民居群,至今依然保持着百年以前的原始风貌。零星散落于竹林深处的川西民居,构成了这里浓郁的乡土特色,纯朴的百姓躬耕田陇,辛勤劳作,过着恬静,惬意的农家生活,是现代都市人返朴归真、感悟田园的乡土人家,是颐养身心、休闲度假的世外桃源。  李家大院是花楸山景区上十几户农家的总称。  李家人祖籍浙江,数百年前因躲避战乱逃亡至此,以制茶造纸致富,所制之茶正是花楸茶。花楸茶曾是贡茶,早在宋代就有记载。李家大院的花楸茶独享林海中清静无扰的清风雨露,茶香淳朴甘甜。整个建筑面积4164平方米,房屋共有149间,小院的前排房屋8间,居住的是门卫和轿夫,里面是大院,有客厅、客房、书房、主人和小姐寝屋等,后面是小院,居住着佣寑,猪寑,柴房等。  景点位置  四川成都邛崃市平乐古镇花楸山  

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

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天台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台山境内,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建立的第四区苏维埃旧址,现为成都市唯一的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五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全国经典红色旅游区,成都市唯一的红色旅游区,是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进行红色教育的理想课堂。  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的第的4、9、30、31军的部分部队的约15000人从现在是芦山、雅安方向分三路进入邛崃的高何镇,于1936年2月后离开。在长达112天的时间里,红军在这里建立了0苏维埃政权,并打响了天台山、镇西山、天车坡、夹关等十余个战役,解放了十多个镇乡,给当地群众分田地,传播共产主义的思想,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在工农红军离开邛崃时当地的近1000名农民加入到解放全中国的革命队伍中。  现在,该馆保留了当时红军遗留下来的大量生活用品和枪械等。山门外建有红军亭,刊立着红军遗留下来的石刻标语,诸如“-全川”、“争取苏维埃新中国”、“只有抗日才能救中国”、“拥护0”、“0万岁”等。“红军亭”三个字为前-长张爱萍所题。  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位于邛崃城西45公里处高何镇石塔寺。该寺系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建立的第四区苏维埃旧址,时间长达半年多。纪念馆包括“石塔寺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新建“陈列馆”两大部分。占地面积25亩。山门外建有红军亭,刊立着红军遗留下来的石刻标语,诸如“-全川”、“争取苏维埃新中国”、“只有抗日才能救中国”、“拥护共产党”、“共产党万岁”等。“红军亭”三个字为前国防部长张爱萍所题。纪念馆后院“石塔寺石塔”为南宋遗物、红砂石质,雕刻精美,造型独特,全国少见。已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大殿中尚存古“火井”遗迹一处。纪念馆集近现代革命文物、古建筑和“火井”遗址为一体。馆内树木葱茏,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是教育、科考、休闲的好地方。  地址:成都市邛崃市  类型:纪念馆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  8:00-18:00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元

龙兴寺遗址

龙兴寺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兴寺遗址位于成都邛崃县,上世纪40年代曾因一场洪水显现“冰山一角”的唐代邛崃龙兴寺遗址,终于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博物馆、邛崃文管所等多方组成联合考古队,历时8个月,终于完成了龙兴寺遗址阶段性考古发掘,还原了其历史轮廓。  1947年,邛崃西河洪水暴涨,河岸土层因洪流冲刷而剥落,数尊唐代石刻佛像因此现身。得知消息,四川大学博物馆(原华西博物馆)成恩元等考古专家多次前往收集,并对出土佛像的河边地带进行了清理,先后在西河边发掘和收集到碑碣、经幢、佛像等残件170余件。在出土文字材料中,“龙兴寺”之名频频出现,研究者便称之为“龙兴寺造像”。由于最早出土造像是因洪水冲刷,没有地层,龙兴寺的具体位置无法确定,给学术研究留下了一个遗憾。  史载,公元705年,武则天还政于唐中宗,中宗时为太子,下令天下各州修建中兴寺、观一所,寓意大唐中兴。公元707年,武则天死,中宗正式即位,为避中宗之讳,天下中兴寺、观均更名龙兴寺、观。因“级别”较高,故各地龙兴寺均是当年香火最盛的宗教场所,内中也多藏有奇珍。

石塔寺石塔

石塔寺石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塔寺石塔位于四川省邛崃市高何镇高兴村石塔寺山门外。该塔始建于南宋乾道五年至八年(1169年~1172年)。  石塔寺石塔平面呈四边形,十三级密檐,通高17.8米,全用红砂石雕砌而成。塔下为四方形素面台基,边长5.55米其上为一卷腿几座,边长5.5米,高0.78米,上置双重须弥座,每面各辟壶门三个。须弥座上正中置一方形平座,其上起第一层四方塔身,边长1.84米,高2.9米,塔身上部叠涩8级出挑,与12根八棱檐柱及石梁、石檩共同支撑宽大的一层塔檐,四角微有反翘。一层塔檐上出密檐12级,石刻叠涩四级挑出短檐。每层塔身四面各刻圆拱形佛龛三个,内刻坐佛一尊。塔身外轮廓从第一层上部起至第五层,每层略有增大,到其上又逐层收小,使之成为“梭柱”。塔刹为双重覆钵上仰莲承托二背靠背坐佛。塔身每层四面刻佛像3尊,共计148尊,塔身刻《观音经》、《大悲咒》、《地藏本愿经》共三卷。  寺院内尚存有古火井遗址,具有一定的科技史价值。2001年6月,石塔寺石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邛崃兴福寺

邛崃兴福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兴福寺位于邛崃市火井镇兴福村6组 (莲花山银杏坪),始建于隋末唐初(618年),重建明嘉靖(1515年)年间,历史上曾用过“蓬莱别院”、“石庙子”等名称,后改名为兴福寺。  兴福寺总布局分A轴和B轴线排列,分别由A、B两道山门进出,后部由廊式木构建筑将二组建筑群相连接。建筑总面积2655平方米,占地面积15280平方米。A轴线由山门、三圣殿和观音殿组成:山门为石砌三楼仿木结构,通高7.4米;三圣殿为单檐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19米;观音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13.8米,。B轴线由山门、地藏殿、大雄宝殿和七佛殿:山门为庑殿式木结构,面阔五间16.3米;地藏殿为悬山式木石结构,面阔三间10.5米;大雄宝殿为悬山式木石结构,面阔三间14.5米;七佛殿为重檐歇山式木石结构,面阔五间21米。现存建筑除大雄宝殿和地藏殿部分保留明代风格外,其余为清代建筑 。  其他  兴福寺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古建研究价值。”

邛崃永乐寺

邛崃永乐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乐寺称为第一禅林,距高何镇6千米,距天台山门肖家湾2.5千米(邛崃市天台山镇马坪村8组 ),是天台山古寺庙中唯一未被毁尽的寺庙,占地约1公顷,前有明代“第一禅林”牌坊。  永乐寺是南北朝明月江和尚创建,为蜀南胜地,宋元时期衰落,后来明王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重建。近代被毁,现只剩庙房2重,大石狮1对,石照壁1通,石坊1通。石坊为“天全六番招讨司”掌印妇官刘氏修造,正面镌刻“雪巢名胜”,背面正书“第一禅林”,该寺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殿坐东北向西南,为单檐歇山式木结构,祖师殿为单檐歇山式木结构,两殿之间垂带踏道相连。牌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为三楼仿木结构石建筑,上刻饰人物、鸟兽、花草、云龙纹等图案,十分精美。牌坊高8.65米,宽9.65米。照壁为牌楼重檐式石刻建筑,明崇祯四年(1631)建,中心浮雕麒麟图案,十分生动。照壁高5.15米,长10.6米。

文君井

文君井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君井位于邛崃市临邛镇里仁街,面积共六千五百平方米,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之处。古井井壁为黑粘土、杂有陶片。在井台附近的纪念性建筑有琴台、文君梳妆台、当垆亭、酒肆、听雨轩等,总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已发展成一座小型公园。  文君井,具有苏杭庭院风格和南方古朴典雅建筑特色的川西古园林,位于临邛镇文君街中段,占地10亩,1980年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传说文君井是西汉著名才子司马相如和才女卓文君开设酒肆的遗址。据考证为西汉遗址的文君井,  “甃砌异常,井口径不过二尺,井腹渐宽,如胆瓶然”。园内有琴台、漾虚楼、水香榭、当垆亭、凌云堂、四角亭等古建筑与月池、曲槛回廊、假山、竹木相映,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玲珑典雅。早在唐宋年代,文君井就是文人骚客聚会咏诗作赋的胜地。杜甫在《琴台》有诗:“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唐代诗人陆游游文君井也有诗《文君井》:“落魄西川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文君井畔有郭沫若对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风流佳话赞咏的题咏石刻,诗碑院里还展示着历代文人的碑文。文君井以古朴典雅、精巧玲珑、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旅游者络绎不绝。      地址:成都市邛崃市幸福路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平沙落雁文化街

  “平沙落雁”文化商业街区,位于平乐古镇核心区以东,占地30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紧连着建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的乐善古桥,“古韵、古风、古情调”,平沙落雁以古镇为载体,把各种时尚休闲元素融入传统:主题酒吧、风情客栈、特色茶室、咖啡西餐屋、中餐酒楼、手工艺品、传统小吃……平沙落雁文化街区”不仅完整地再现了当年“南丝绸之路”第一镇的鼎盛,更复制了古典音乐里最典型的中国符号,使得这个闻名遐迩的古镇更增添了一份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将古镇旅游上升到另一个新台阶。在这里,所有建筑都是地道川西古镇风韵,乐善桥旁的音乐广场,演绎现代时尚元素,整个广场将以音乐为背景,在古榕树、石阶、花草、水景的点缀下,将音乐融入自然,提升古镇旅游的吸引力,构建成一个超越室内音乐、超越传统的现代化风情街区。  景点位置  四川成都邛崃市平乐古镇  

邛崃回澜塔

邛崃回澜塔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又名镇江塔,位于邛崃市区东南4公里,宝林乡风景秀丽的大南河岸边。塔为十三级六边形楼阁式砖塔,通高75.48米,名列全国第三高砖塔,是四川省境内最高的古塔,也是成都地区唯一对外开放的古塔。  回澜塔位于邛崃市南郊1.5公里,建于清代,高75.48米,共13层,雄伟壮观,为全国第三高砖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故又名镇江塔。登临塔顶,临邛古城秀丽风光一揽无余。  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毁于明末。其后历经清乾隆、同治、光绪三个时期陆续重建。塔为青砖对缝砌筑,呈六角形。塔有十三层,各层塔心均有龛窟,窟中刻有民间推崇景仰的历史人物,如三国时代的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塑像。古塔历经风、洪、地震的百年考验,至今仍巍然屹立,故又名镇江塔。登临塔顶,临邛古城秀丽风光一揽无余,更重要的是对建筑、水利、数学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景点位置  四川省邛崃市宝林乡塔子村  门票信息:  门市价:5.0元回澜塔

邛崃石窟

邛崃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邛崃石窟景色一般,石窟也不是很多的,保存的比较完好,石窟雕像还是雕刻的栩栩如生的。  1.花置寺石窟  保护范围:东、西分别以石窟两端外延50米,北至岩壁顶部外延10米,向南外延20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至小柏树水库,西北至石窟保护范围外延50米。  2.磐陀寺石窟  保护范围:以现围墙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3.石笋山石窟  保护范围:东、西分别以石窟两端外延60米,北至崖壁顶部外延10米,向南外延1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  景点位置  四川省邛崃市境内  

夹关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临江社区

----

龚店村

----

王店村

----

拴马村

----

福田村

----

雕虎村

----

草池村

----

----

熊营村

----

鱼坝村

----

韩坪村

----

夹关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