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甘孜 >> 新龙县

新龙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益西寺

益西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益西寺位于四川甘孜州新龙县甲拉西乡,该寺距新龙县城3公里处,海拔为4180米,该寺为雍仲本教著名大成就者桑达郎卡益西所创建,至今已有1168年的历史。他的父亲叫木雅达赛,是吐蕃王朝三十八代赞王赤松德赞的十位大臣之一,而且是本波瑜伽师。  郎卡益西按照父亲的吩咐奉行来到梁茹,制伏八龙天部,新龙有个酋长叫勒加,勒加知道郎卡益西有特殊的神通,就信仰郎卡益西。从此,桑达郎卡就成为了勒加的喇嘛。桑达郎卡益西用他自己的名字“益西”两字带来这个寺名,命名为“益西寺”。  “益西”的意思是原始智和圣智。桑达益西圆寂时全身化成彩虹,只剩下头发和指甲。桑达郎卡益西的继承人兴巴降泽是个盖世无双的智慧者,此时益西寺有讲经和修道。兴巴降泽施神通修造出“辛拉悟噶”的佛身。  兴巴降泽在圆寂时只留下头发指甲之外全身化成虹化身。他的教徒是阿多扎松,在岩石上能用手指写藏文“阿”字等,他的生子曲色益西降泽,在石沙上吐了口水后石沙变成金沙等的神通。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大师都有殊胜的历史。  神通雪域闻名的孔布洛真通门上师1301年开了瓦相扎呷圣地的伏藏后,来到益西寺。他变成蜜蜂转绕空行母四龙卓玛三圈后,第二年生了洛真降泽。他们父子俩修密法闭关院。  堪布生龙降泽是世界闻名的本教第二觉佛法开山祖师辛绕降泽的上师,1840年神通无比的曲布上师俄热尼巴从松潘来到新龙拉日马,他是个伏藏法王,也是小金县酋长的喇嘛,他的儿子雍珠降泽,雍珠降泽的儿子雍珠罗卜在益西寺修造辛绕祖师的大唐卡,(1841)年,新龙酋长公布朗介的太子多登公布下旨将六寺合一,多登公布命名为“益西讲修兴盛寺”,此时益西寺有一佰多名僧众,多登公布赐送各种钹、唐卡、乐器等无价之宝。  呷瓦赤尺穹加和白玛罗真俩位从西藏带来各种本波教法,传至十三瑜伽,创立“夏令经”五十天,僧人纪律就像西藏“曼日派”那样严。曲布尼马降泽宏扬密法,维护寺庙纪律。  1936年红军来到新龙时,益西寺的僧人们给红军送粮食,像一家人一样地和睦。临别时红军给益西寺送了一幅钢钹和一面红旗说“益西寺是我们红军的寺庙,我们一定保护它”。  1945年,益西寺有三佰多名僧众,邓登和阿拥两位就是益西寺的主持。  1950年益西寺又给理塘来的解放军送青稞等粮食;德高望重的阿拥-和邓登喇嘛在负责寺庙法规的同时在县及州政府工作了四十多年。  1956年绕鲁、皮察、下占、雄龙西等反对民主改革时,喇嘛邓登和阿拥-两位到各地去开导土匪向政府投降,还收了很多土匪的藏枪交给政府;  1959年我寺的和尚确勒为了保护集体财产时与土匪搏斗中光荣牺牲。  1966年文革时,益西寺被拆得无根无基,只留下寺迹,十分昂贵的寺庙法具都被没收。  1983年宗教开放修寺庙,在伏臧法王图金尼巴和恩珠降措-两位的支持下,1985年益西寺成了四川省重点寺庙。  1986年国家政府拨专款20万元修建益西寺,2000年益西寺成了全县国内外参观寺。  目前在四位寺管家的支持下,寺内共修建130多个僧房,寺内有堪布、-共30位,出家众约280多余人。寺管委员会成员每三年换届。  寺院理论学习方面,主修0,大幻化网,中阴文武百尊,并本教各主要愤怒本尊及护法等。  益西寺特别注重实修,道风严谨,寺内僧人多以长年闭关为主要修行。现有出家众中约2/3在闭关,除有特殊情况(如0会)外从不出关。

波日桥

波日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波日桥堪称桥梁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康巴第一桥”,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乐安乡境内,横跨雅砻江,气势雄伟、壮观。  波日桥始建于清朝,由杰出的藏族建筑大师唐通吉布承担设计,他指挥工人在峡谷深涧、江水湍急的雅砻江上风餐露宿几个月才完成。从侧面看,波日桥有着粗犷的圆弧桥墩,整齐美观的桥台,木榫完美契合的桥身,这座鬼斧神工、名副其实的“飞桥”,体现了神秘的雪域文化。  2006年,波日桥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构  波日桥长125米,宽3米,孔径跨度60米,由桥身、桥墩、桥亭三部分构成。桥墩远看形如两个坚固的碉堡,全部用圆杉木、卵石、片石相间叠砌而成。两个桥墩中部,用4—6根圆木撑成拱形,圆木长度自下而上,逐步递增,形成两个悬挑臂,然后在悬臂上架梁、铺上桥板,再装上栏杆,构成桥身。桥墩上用石片叠的“伞”形结构,便是桥亭。最为称奇的是,整座桥没有用一颗钉、一块铁,每一个结合部均用木楔连接,原始而实用。  历史渊源  民国十九年(1930年)西藏噶厦政府的军队从甘孜进驻新龙,为了战略需要,烧毁了城区附近的6座藏式伸臂桥。使原本就处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肚脐地带的新龙,更显得与世隔绝。风雨飘摇中幸存的波日桥,成为当时人们出入新龙的交通要道。由于超负荷使用,破旧不堪的波日桥摇摇欲坠。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新龙甲拉西乡一位名叫莫特·亚马的藏族民间建筑师,临危受命,承担了维修波日桥的工作。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亚马率领藏族人民冒风雪顶严寒,在保存波日桥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将桥维修一新。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六军团在新龙会师后,经波日桥挥师北上。此后,当地群众亲切地称该桥为“红军桥”。  交通  波日桥:成都—雅安(成雅高速路)—天全—泸定—康定—雅江—理塘—新龙,车程约8小时。波日桥在乐安乡境内的雅砻江上,距县城36公里,省道217线从旁经过。  保护范围:东桥头为基点外延3米,西桥头为基点外延3米,沿桥中心线向南、北外延1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西外延1米,向南、北外延10米。  

拉日马石板藏寨

拉日马石板藏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日马石板藏寨位于拉日马扎宗村,藏寨由来无从考证,但在高原牧区,有那样一片地势平坦,三面环山,水草丰茂,神山耸立的地方,也难怪藏族游牧民选择在这里作为定居点,而这一选择就让他们再也难以割舍,如今藏寨已有近两百户牧民在此居住。可以想象,若干年以前,面对高原恶劣的气候,厌倦了颠沛流离的游牧生活,牧民们渴望找一个安宁的港湾,于是在这里修建了定居点,但由于没有盖房的材料,而当地泥土又不适合做瓦,于是他们选择了开掘石板盖房,那是一个无奈的选择,然而不经意间却成就了今天自己独有的风格。   藏区许多地方有石板盖的房屋,但像拉日马这样集中、形成一个整体的却不多见。石板给拉日马牧民遮风避雨,惠及牧民整个一生;石板的冷峻、刚毅造就了男儿的英勇和豪迈;而草原的艳丽热情濡染了女人的温柔、贤惠。于是,数百年以来石板在牧民的心中逐步升华,犹如有灵光的神一般供奉在自己的生命之中、供奉于草草原如海的鲜花丛中。今天拉日马那用数以亿计的石板垒起的经塔,用石板雕刻的线条流畅的佛像和充满虔诚的-,无不证明当地牧民千百年来对石板的崇拜。   岁月流逝,伫立扎宗河旁古老的石板藏寨,庇护着藏民族生生不息。年复一年,而今又将焕发生机走向未来,那宽敞的街道闪烁着明亮的灯光;便捷的交通紧握着走出草原牧民的手;畅快的通讯把牧民的心放飞到世界各地。而青灰的石板之下掩藏的却是现代化的美好生活。

雅砻江

  雅砻江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南麓,东南流入四川省西北部,雅砻江干流总长约1500公里,在尼坎多以下流入四川后,基本南流,通过省内面积最大,海拔最高,气温最低的石渠县,来到曾是红军长征时二、四方面军会师之地甘孜县,然后在连绵不断的峡谷中咆哮,怒吼着,以势不可挡的气概,向南穿过以黄金产地闻高的新龙县:饱览了雅江县箭杆山雄伟壮丽的景色之后飞驰过四川第一高峰,海拔7566米高的贡嗄山,来到盛产良木的木里县白碉附近,环绕着锦屏山绕了个一百多度的大急弯,形成著名的雅砻江大河湾,在大河湾口处,它经过当年红军长征进入彝区-将军与古基首领小约达歃血为盟的冕宁县,又勇敢地挤过锦屏山和牦牛山勒成的峡谷,一泻千里,越过钢城攀枝花市,投入金沙江的怀抱,雅砻江在四川境内全长达1375公里。   

措卡湖

  措卡湖位于距新龙县30公里的麻日乡境内,措卡湖不是很大,碧玉般的湖水晶莹剔透,万花筒般地收集着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红寺庙的身影,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她揽入怀里,一番加工之后,又以更加迷人的姿态释放出来,令人耳目一新,湖水很绿很亮,不同的湖区有明显的界线分作明暗不同的绿,叫人眼花缭乱。湖上没有鸟,没有船,没有一丝杂物,很静、也很净。如果说木格措湖是披在山间的一抹纱巾,那么措卡湖则是镶嵌在康巴高原上的一块绿宝石。   

赞多措那马

  赞多高原湖泊群,位于新龙县雄龙西乡西北部90公里的大草原上,海拔在4690米,大大小小的湖泊有百余个,(其中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湖泊有20余个)站在山巅眺望,星落密布的湖泊,象镜子被打碎的碎片分散撒落在石林草丛间,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波光粼粼的亮光。在走过这大大小小的湖泊,来到赞多高原湖泊群源----黑海(藏语为赞多措那马)。刚到此处,一眼望去,其色如墨,四周草绿花开,远山起伏,犹如一幅浓淡分明的图画。这里人迹罕见,湖泊周围的山上怪石林立,有的象凶猛的野兽,有的象威武的人头塑像……在绿草鲜花丛中,不时挺立着菊黄的“小云杉树”--知贝母的枝杆。 赞多措那马,意为乱石中的黑色海子。她三面环山,形似一根飘带呈南北方向分布,北端为赞多湖泊群子湖泊的入水口。此水一直流入到霍曲河,为新龙县霍曲电站连绵不断地输送水能资源。整个湖面的颜色呈黑色。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受赞多地方的地质构造影响而成。赞多地处草原,多沼泽,湖底大多为淤泥,且该地含矿物质量高而使湖水面呈黑色,整个湖面达4平方公里。湖的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小岛屿,北端小岛屿离湖边有80余米的距离。站在湖边看去,象是一只静卧在湖面的大雌鳄鱼,在她的身后还有一只刚出生的小鳄鱼,想逃离母亲的管护,用力向湖中央游爬而去。  相传,有一天傍晚,一群马来到湖边饮水时,看到湖中岛屿上长满了碧绿鲜嫩的草,就争先恐后地踏过湖边的浅水来到小岛屿上一饱口福。吃饱喝足后,就躺在小岛上休息,可等到天明,它们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越过这片浅水。放牧人寻马到此,怎么呼唤也不见马过来,便决定趟过湖水去赶马。可放牧人刚把脚伸入水中,湖面马上波浪翻滚,岛上的马嘶鸣叫,天空乌云密布,给人一种大祸即将来临的势头。放牧人无奈,只得收回脚,退回到湖边,湖面立即显得风平浪静,只是天空显得阴沉沉的。为了使这群马能安全回到湖岸边,放牧人只得徒步行走了几十里的路程,请来了得道的高僧,在湖边念经诵文,佛事刚一完毕,这群马自己就从岛上走到了湖边。从此以后,岛上的草也很少了,再也没有人和牲畜到过湖中的岛上。  来到赞多措那马湖西边的山上,向湖中一看,南北两端的小岛又象两条正在游动的鱼儿,分别向南北两端游去。向北面极目望去,连片的湖泊在天边延绵,湖泊四周的草地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好像给这一面面“镜子”镶上了精致的花边,给人一种“赞多风光”别具一格的美好享受。   赞多措那马,她不但具有别具一格的景致,同时,她还具有风云突变的气候和瞬息万变的湖面。晴朗的天空上,蓝色的天穹镶嵌着几朵飘荡的白云,时而成动物状,时而成山状,有的在奔跑,有的在游荡……就在这时,一朵乌云从山那边快速移动过来,天空马上变得黑压压的一片,山腰升起一团团的白雾,整个湖泊一下变得烟雨朦胧。湖面也随之瞬息万变,一会儿,在湖面形成一道深黑透亮的“小道”,让人真想漫步其上,感受水上飘游的情趣;一会儿,湖面静谧一片,象一面黝黑的古镜;一会儿,湖面波光粼粼,象鱼鳞甲般有规律地排列在湖面……当地人告诉我们:在赞多措那马湖边,人不能高声喧哗,不能大声喊叫,否则,晴空会乌云密布,雷声隆隆,瞬间,冰雹雪雨会骤降,让人迅雷不及掩耳。稍许时间,天空则又恢复常态。  赞多措那马,她不但具有别具一格、瞬息万变、迷人的景象,具有神秘莫测的传说,而且,她还蕴藏着许多的矿物质,沿岸盛产虫草、知贝母和雪莲花,湖边还常有成群的野生马鹿出没游牧。同时,这里海拔高,道路曲折,人迹罕见,也是人们进行探险旅游的好去处。   

土木寺

土木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土木寺是西藏著名宁玛派寺庙梅竹里寺的分寺,下属有包括理塘五花寺等在内的十余座寺庙。1870年,土木寺建成后,以其富丽堂皇的建筑、琳琅满目的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精妙绝伦的壁画,成为一座宗教、文化、艺术宝库。如今的土木寺,历经岁月的洗礼,更显古朴庄重、高大雄奇。   

卡洼洛日雪山

  卡洼洛日雪山是新龙县最高山峰,海拔5992米。位于新龙县北部日巴乡的雅砻江之东,是当地藏族四大神山之一,“卡洼洛日山”藏语意为终年积雪不化。该山由灰岩、白云岩、红色沙岩夹泥灰岩组成,山峦起伏,群峰峥嵘,有现代冰川发育,角峰、塔峰林立,终年白雪皑皑,景色壮观,主峰直插云霄,早晚云雾缭绕。山域内森林资源丰富,有云杉、冷杉、松柏、桦木、高山松和灌木林,还有盘羊、鹿、獐、麂等。盛产虫草、知贝母等名贵药材。山麓有汤波寺,顶峰下的林从中有一座经寺,供-诵经。   

拉日马风景区

  拉日马景区位于县城以东64公里拉日马乡境内。该景区的特点是集宽阔的草原、丰茂的水草、茫茫的-、蜿蜒清澈的拉曲河,构成的一幅天然画卷。加之当地牧民纯朴的民风、散落在草原上星星点点的牛群、帐篷,给人一种回归之感。倘若是在夏季,草原上成为花的海洋,四处飘溢着花的芬芳和奶香,在醉人的季节里,定会使人留连忘返。  拉日马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传说,有一位神仙途径此地,辽阔无垠的大草原旖旎的风光深深吸引,于是他竟然违背天规,留居下来,年年岁岁守望着这片净土,保佑着当地善良的牧民。   

扎呷神山

  扎呷神山是新龙四大神山之一,神山主峰如刀斧劈开,险峻雄伟,直入云霄,神山下森林茂密,各种野生动物在林中欢腾跳跃,周围山峦挺拔秀丽,风光迷人。  神山上有众多的神奇传说、姿态千百的景点,如陡峭的取宝岩,神秘的亏心缝,壮观的神山山门,奇特的生字塔,诱人的天堂之洞,天然形成的巨型酥油灯等。森林中成群结队的盘羊是神山的一道风景,这里的盘羊遇人不惊,特别是与寺庙的僧人和睦共处,到此旅行的游客可看见盘羊在僧人手掌上0食的动人情景。  神山东侧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呈椭圆形状,在森林中间有神奇的空出片椭圆形的草地,溪流在草地边静静流淌,草地上鲜花盛开,野兔从草地中欢腾跳跃而过,盘羊在静静的吃草,草地周围零星坐落小木屋,仿佛童话中的仙景,这是神山的又一景观,此地地名叫“颇瓦谷”(密宗修行地),这片幽静的林间草地是众多高僧修行的地方,小木屋便是高僧修行的住所。在这片草地东侧的另一处草地;成平台状,被无数经幡围住,这就是新龙县颇具盛名的-场,县境内的藏民去世后,大都将尸体带到此地进行-。   

雅砻江大峡谷

  雅砻江大峡谷地处新龙县沙堆乡境内,古称石门根,乃新龙的第一大关隘,是该县南来北往的必经之道。其间公路从陡岩中开山凿石而建,路面宽5米,连续弯道多,异常危险。公路未修前,山腰上部有一条羊肠小道,宽2尺,下面是万丈峡谷,江水翻腾,使人胆战心惊,毛骨悚然,大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   

嘎绒寺

嘎绒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嘎绒寺,寺庙四周林郁葱葱,气势宏伟的大殿和排列有序的僧人住房在白色墙体的衬托下,在林中格外夺目。嘎绒寺修建于绕迥铁猴年(公元1860年),距今已有142年历史。创建者是汪修朗扎佳勒巴.白马邓登。  寺内文物众多,有各类纯金、镀金打造、珠宝装饰的灵塔13座,有300多尊伏藏和铜制的佛像,其中4尊佛像达到一层楼高。无论灵塔、佛像皆工艺精美,堪称精品。寺内藏有各类佛教经典6000余部,实属藏文化的艺术宝库,寺内有金银镶嵌、纯银、红黄铜合金、纯黄铜等制作的供器七套;由红铜、黄铜制成佛事器具500套。有质地优良、工艺精美的铙、鼓、锣、号筒、唢呐、海螺号、笛子、莽号、大小碰玲、法号等乐器。有各类唐卡200余幅,其他跳神面具、跳神服装、日用器物无不俱全。   

波日藏式伸臂桥

  波日藏式伸臂桥。桥横跨在湍急的雅砻江上,总长125米,宽3米。由于,这是一座运用斗拱的接力原理,建筑而成,铆榫结构的单孔桥。桥从两头的桥墩两头向江心伸出,如两只巨大的臂膀将桥面托起。因此人们又形象的把它称之为“飞桥”。  两头的桥墩是用原木呈纵横交错的形式,间以块石,建在基沿之上。桥墩上的层层原木,以“绳子木”串起,使之成为一个稳固的整体。巨大的桥墩压住4根粗大的原木伸向江心,其上再层层排列,上下共五层,一层一层地逐渐向江心伸展,其上再铺以木板形成“飞桥”。桥墩是呈尖圆形的,桥墩两侧与河岸之间留有泄洪道,其上则是用石板瓦盖成的,犹如碉堡状的房子。根据史书记载,波日藏式伸臂桥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藏族杰出的设计师唐通吉布首先创建的。这座桥运用藏式架桥的工艺,又吸取了汉族建筑中斗拱的力学原理创建而成。整座桥不施一根铁钉,全用木石建造而成,可谓藏族地区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木勒雍仲林寺

木勒雍仲林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康区新龙县下部相底斯郎神山旁吉祥木勒雍仲林寺,首先由科波·洛珠吐美的后裔阿夏洛珠从曲格修咒寺亲临木勒十八坝时因诸多缘起建造。  从建寺以来一直传承雍仲本教佛法,现在在原寺遗迹下方还能朝见佛塔、泥像堂等,有块供奉地叫做阿夏地。  科波·洛珠降措之子得道者琼格的后裔科波·格日之子灯巴降泽做了木勒雍仲林寺的寺主并对缘起禳解术有很高的造诣,他从萨迦达钦法台仁波切处承受密宗道果方面的灌顶,并做了占堆(古新龙)土司的上师。  本寺由阿夏洛珠的后裔和弟子传承法座。科波·灯巴降泽有三子并分为三家及格亚、约金巴、木勒。木勒学绕仁青把原寺庙搬到原址下方叫做仁冬的地方,做了密宗净地仪式修建了四根长柱的新寺庙,他彻底的学习了别解脱戒。  寺里因有前译旧佛经《尺普雄》的供修仪式,所以前译本教佛法兴盛发达,他的兄弟有三子其中叫做灯孜的出家为僧。扎西降泽从格俄札青神山中取出一尊佛主塑像的伏藏品,当时占堆地方为噶厦(原西藏地方政府)控制管理区,因扎西降泽和他的儿子两人受到惩罚,关进了如龙城堡的监狱里分房看押。晚上-父子两彼此亮起了太阳光,第二天县令彭绕娃知道后请进卧室,请求上师为他们打卦占卜,上师因入狱发怒曰:“我不会打卦占卜,你们自己去占卜吧!”把佛珠扔到县令彭绕娃的怀里顿时变成一条蛇,彭绕娃惊慌的叫上师快快拿走蛇,上师不慌不忙的抓起蛇带到脖子上顿时变回佛珠,从此县令彭绕娃信奉-并尊封为占堆如龙衙门的根本上师,把黑日、依鲁、益勒普三地献于上师,他的儿子因噶厦政府关入监狱时晚上发出太阳光所以取名为尼玛(意为太阳)。后由雍仲益西、称春巴蓉等木勒历任上师们传承法座。  尼玛-敬请虹化高僧扎西降泽到本寺,为广大信众传授《尺普雄》灌顶传承。伏藏大师松昂林巴亲临传承十二仪轨的-,并教授了他自己的伏藏-修行三身金刚橛的修供仪轨神舞,从此伏藏大师松昂林巴的伏藏-在本寺兴盛。木勒雍仲益西迎请札氏大师班智达昂翁呷绒灯毕降泽和出世-泽翁吉麦到木勒寺,为广大僧众传授了《所雄昂》的戒律和《加行佛语海》。  寺庙里绘有本尊五好佛坛、十二仪轨、护法抚本六部等壁画。  三所依方面有:身所依有一箭高的降伏佛像一尊、由铜和金所铸造的十六尊者佛像、一卡高的三十五善逝像、用药泥来修造的导师青麦祖普、慈母像等在上层佛殿内,护法神殿内有本尊虎普火燃佛、抚本六部和相底斯郎神山等。  语所依方面有:《无垢威严》为主的显密经典上百部、还有无数的常用经典-。  意所依方面有:金铜铸造的八尊一尺高的佛塔、用土石修造的佛塔无计其数。  法器供器方面有:“部加玛”为主的三十对铜钹、五个铜锣、三个单钹、黄铜号角三对、唢呐三对、海螺四对、胫骨号角四对、金银铸造的三根本供品、宝瓶等一一俱全。  四季都有法会:正月有大愿法会十五天、五月内有受持近住戒法会、六月有三十名僧侣为期一个月的坐夏法会(夏令安居)、十二月二十日至三十日为冬季跳神和《尺普雄》修供仪轨的法会。  依靠本寺的田地提供法会的开销。四个村寨选出四名会首(修巴)管理公共财产。  本寺喇嘛僧徒数位:两位-、坐夏堪布两位、六十多名僧众。在文革时期寺庙除外墙和内部的一些佛像外其余的全部被毁坏。之后在称春巴蓉-(前任主持)和尼玛俄热-(本届主持)、尼玛灯吉绕沙-三舅侄为主的全体僧俗的共同努力下重修了大殿和重请雍仲佛法的《佛语部》和《注疏部》等不少佛经论著,并恢复了各季节的法会活动,现有四位-、两位坐夏堪布、九十多位僧众、在外学习者也达到二三十位。  寺庙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还需广大僧众的支持和帮助。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丹巴

  位于丹巴县城西南21公里的东谷乡境内。牦牛河清澈的水流在这里欢快奔流,沟内植物资源丰富,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遍布奇峰异石,陡水岩飞瀑雷鸣,星星点点散落的众多海子、温泉更是山间的宝石。世人赞叹此地是"天然盆景"。  丹巴藏寨  丹巴藏寨与碉楼在建筑风格上一脉相承,是嘉绒山寨中最具特色的。丹巴人将碉楼和寨房两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寨房特征,又有碉楼的形态。丹巴藏寨墙体也用石头砌成,一般为三至四层,底层是仓库和圈养牲畜的地方,二层为客堂、厨房,三是为居室,顶层常设为经堂。所有顶层外沿都涂有黄、黑、白三种颜色,这也是嘉绒寨的一大特征。  丹巴藏寨中以甲居、聂呷、梭坡和革会扎乡的藏寨最为著名。远望去,几百幢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谷中、山腰上,其间点缀着一丛丛的绿树,使藏寨完全融于自然环境中。   丹巴美人谷  丹巴出美人,这里的女孩子大多不施粉黛,丽质天成,凝脂盘的肌肤和健美颀长的身材,无一不体现出丹巴美人的天然原质。巴底乡邛山村的美人最为著名,这里被称为"美人谷",邛山村含一、二、三村,由无数漂亮整洁的藏寨相连而成,整个山谷不仅美人漂亮,山谷美景更漂亮。巴底距县城约26公里,从乡政府往一条山谷步行10公里可到达邛山村。  东谷乡   东谷乡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辖乡。旧时属打箭炉明正土司辖地,1941年置东谷乡,1966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  东谷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1 253.6平方公里,人口0.3万。辖东谷、阴山、国如、二卡子、三卡子、井备、东马、永西、邓巴、牦牛、拨冲11个村委会。  东谷乡农业主产玉米、小麦,牧业以养牛、猪为多。林特产…… 详细++

贡嘎山

贡嘎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贡嘎山坐落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位于四川省康定、泸定两县分界处,是横断山脉大雪山的主峰,海拔7556米,东经141.8度,北纬29.6度,是四川省第一高峰,被誉为“山中之王”。    贡嘎山由结构严密、质地坚硬的巨大闪长花岗岩侵入体组成,在终年长久的寒冻风化作用下,陡峭如削,攀登不易,极目远眺贡嘎山,宛如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屹立于群峰之上,高大险峻,气势磅礴。    贡嘎山是中国冰川最为发达的山峰之一。数以百条的冰川,面积达三百平方公里,其中,海螺沟冰川长30公里,面积220平方公里,海拔3500米,是世界罕见的低海拔冰川。贡嘎山地貌复杂,生物气候带垂直分布清晰,动植物生长良好。    贡嘎山是进行登山探险和高山旅游的胜地。    贡嘎山周围聚集了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20余座。其中:中山峰海拔6886米,爱德嘉峰6618米,热德卖峰6549米,笔架山5880米,设海子山5878米,白海子山5924米,田海子山6070米。

新龙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如龙镇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沙堆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乐安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大盖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绕鲁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色威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甲拉西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拉日马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博美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尤拉西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子拖西乡 益西寺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土木寺 木勒雍仲林寺
和平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洛古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雄龙西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麻日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通霄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友谊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皮擦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银多乡 益西寺 波日桥 拉日马石板藏寨 雅砻江 措卡湖 赞多措那马 土木寺 卡洼洛日雪山 拉日马风景区 扎呷神山 雅砻江大峡谷 嘎绒寺 波日藏式伸臂桥 木勒雍仲林寺

新龙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