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甘孜 >> 白玉县 >> 盖玉乡

盖玉乡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

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走在甘白路上,从荒凉苍茫的海子山上下来,路边有一个大海子,彷如天上掉下来的明镜,这就是白玉县最大的海子拉龙措。拉龙措四周都是山坡上怪石磷峋,湖边绿草如茵野花盛开,零星的帐篷散落其中,美的如诗如画。  白玉,系藏语译音。藏语意为“吉祥盛德的地方”。其地形似吉祥图案,故名。白玉县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全境属沙鲁里山地段。南与巴塘县接壤之麻贡嘎山峰海拔5725米,最低处山岩乡金沙江河谷海拔2640米。  拉龙措湖的传说  在白玉县的深山荒原上,散落着许多高原湖泊。当地的藏族农牧民,把这些湖泊称为“海子”。由甘孜去白玉的路上要经过一处名叫“拉龙”的湖泊,海拔在4300多公尺以上。湖泊四周,是白玉县的一个高海拔牧场,湖泊边帐篷座座,牛羊成群。

嘎拖寺

嘎拖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嘎拖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六大寺院之一。在这六大寺院中,以敏竹林寺与嘎拖寺最著名。嘎拖寺由-第三胜生宁玛派高僧嘎·当巴德西于1159年创建,全名:“嘎拖多吉顶寺”。“嘎拖”为藏语译音,意为“嘎上面”:“多吉顶”意为“金刚座”。传说原寺址上有一巨石,石上天然造就一藏文“嘎”字,故名嘎拖,又因传说该地受莲花生大师3次开光,八尊莲师在这儿修行,其加持力与印度金刚座同:故名金刚座。  嘎拖寺文物主要有格萨尔时期的箭镞、弓、单耳青铜罐、兽形壶、头盔、剑等;元朝封赐品有莲花生刺绣像残部、八思巴封赠该寺的4枚印章,明朝的文殊佛像2尊、清朝赠予的瓷碗、经书《格奔全集》10部等:  每年,该寺按惯例都要举行各种法会。每四年一次大型晒佛仪式。      保护范围:以铜色吉祥塔四周外缘为基线向东外延350米,向南外延600米,向西外延300米,向北外延56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的向东外延20米,向南外延10米,向西外延1米,向北外延50米。  

白玉寺

白玉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玉寺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县城西南。白玉寺位于川藏公路北线和南线之间,70年代末公路才修到县 白玉寺城,距成都991公里背靠灌木丛生的石山,面对清澈明静的俄科河。   建于1857年,迄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是青川甘边界地区规模宏大,影响很广的宁玛派寺院。经过重建,大经堂、灵塔殿、讲经院、禅修房、僧舍等建筑数以千计,占地近千亩。白玉寺讲经院内有驻美藏胞所赠送的《甘珠尔》和《丹珠尔》大藏经各一套,印刷十分精美;灵塔殿内有高僧灵塔2座,贴金镶银,其中较大的一座灵塔内藏佛牙一枚,极奇珍贵,被视为寺宝。 寺内共有金、银等造的佛像和塑像近万尊,灵塔大殿还供有白玉拉智前世的脚印石一块,被该寺当作稀世珍宝,同时新建有壮观的佛殿一座。因而1994年该寺院被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每年的主要佛教活动有农历正月初八至二月初八的“如来三身”修持会和七、八月为期45天的“坐夏”,成千上万名僧侣和信教群众,叩拜佛像,敬献哈达,场面十分壮观。   寺与白玉乡政府同在一狭长谷地达日塘,背靠灌林丛的石山,地势开阔平坦,交通便利,海拔3600米,开阔平坦,雨量充足,气候温暖,花草茂盛,景色宜人。此寺向北30公里是有名的年保神山风景区,途中经过果洛东南最大的格鲁派寺院--隆格寺,可称是久治地区最好的旅游观景区。白玉寺系四川省白玉大寺子寺,“白玉”为其母寺名而得名。建于1857年,迄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是青川甘边界地区规模宏大,影响很广的宁玛派寺院。经过重建,大经堂、灵塔殿、讲经院、禅修房、僧舍等建筑数以千计,占地近千亩。

亚青寺

亚青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亚青寺位于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昌台区,亚青寺建在四面环山的草原湿地上,有数千间信徒居住的小木屋,纵横交错的河流包围了整个寺庙的建筑群,每当清晨或黄昏,炊烟弥漫,河水闪耀着金光,颂经声随风远远传来,犹如天籁,动人心弦。   

雍错湖

  雍错湖在甘孜州白玉县境内。雍错湖长七八公里。月牙形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幻着耀眼的色彩,在茂密的树林掩映中与九寨沟有些相似。无风的日子里,湖面平静得如同一面硕大的镜子,映照着雪山、森林和多彩的树林,引人遐想。   

白玉萨玛王朝遗址

白玉萨玛王朝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玉萨玛王朝遗址位于沙马乡境内德托村山后。遗址呈长方形,基址周长220米,从残石土坯尚看出,共3排房址,相互毗连,门径相通,中间有一庭院。据史书记载,南宋景定四年(1263),德格家族第二十九代四郎仁青曾在此建亦思马儿干军民万户府,德格土司第一居位地,史称“萨玛王朝”或“萨玛政权”。公路两旁建筑物的瓦随处可见。   

山岩戈巴

  山岩,藏语为“地势险恶”之意。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南部,拥有据说是金沙江上游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江对面是西藏,江这边是四川。金沙江在这一段是川、藏间的天然河界。湍急的江水与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将这一带长久与外界隔开,成为一方秘境。山岩与西藏隔江相望,江边的山道海拔2000多米,湍急的江水和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让这一带成了一方秘境。从白玉县出发往山岩,整段长56公里的公路上要翻过海拔5000多米的大龙雪山,穿越原始森林、灌木丛、草原、石山和雪峰,还要跨过好几个气温带和51个回头急弯……  清代史志载:山岩“恃其地险人悍,  弹丸之地,梗化二百余载,朝廷用兵屡矣”。史官们对这一地区的评价是:“化外野番,不服王化”。直到清末宣统二年(1910年)10月,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才派傅嵩率兵五路,在德格土司多吉僧格的支援下,攻克这一地区,将山岩改土归流,设山岩委员会,使这个历史上长期独立的部落终于“王化”。山岩有着种种传说:有人说山岩民风强悍,民居都是碉堡,密布了望孔和枪眼,长期以来均属“戈巴”组织维系。“戈巴”一般由大的上百户,小的仅7、8户所组成,既有氏族的特征,又有部落职能,基本上是个父系社会。又有人说,“戈巴”以偷盗、抢掠为主要收入来源,谁抢得最多谁最受尊敬。  传说待考,但可以肯定的事实是,长久以来山岩是个“独立王国”,既不受中央王朝管治,地方政府也一直未能将其征服。  1949年以后,山岩才真正安定下来,但仍是白玉县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山岩最为神秘的是它的“戈巴”组织。在色德村,有一个曾为“戈巴”头子的人——59岁的吉朱。从衣着打扮来看,他与普通山岩居民丝毫无异。他所在的下哥“戈巴”有100户,分布在四川的白玉、巴塘、理塘和西藏的贡觉等县,是山岩地区较大的一个“戈巴”。  吉朱说,在下哥“戈巴”,头子由大家开会推举办事公道、精明能干的人担任。平时,头领并无什么特权,财富分配与大家平等,遇到纠纷,起个调解、仲裁的作用。到了打仗时,头子便拥有指挥权。下哥“戈巴”还分为9个小系统,这9个小“戈巴”相对独立,遇到大事,则由总“戈巴”头领统一指挥。  吉朱不讳言,山岩地区在50年代以前械斗频繁。一般原因是家族仇恨、婚姻纠纷、草场纠纷、偷盗、抢劫等等。械斗中战死者必须火葬,骨灰一般和着土放入玛尼堆中,也有撒入江中、撒在鲜花盛开时的草场或风景优美的悬崖下的。火葬的地点也靠打卦,究竟在哪里要视卦象而定,房前屋后、战死者阵亡之处均可。正常死亡的人一般要停尸一、两年后再择吉日火化。除了火葬,山岩还有土葬、水葬等等。但奇怪的是,这里并不存在藏区最普遍的-。  在山岩,还有树葬:13岁以下的小孩夭折后,先将小孩按出生时的样子捆牢,再放入刚能装下尸体的木箱中,然后打卦找个吉时吉地,再挂到大树枝上。树葬一般较为集中,远看好像一个个蜂蛹。这种葬法在火龙山另一侧的白玉县盖玉乡更为普遍,据说可以镇住短命鬼来投胎,防止再死一个孩子。  “戈巴”组织基本上是个男人世界,妇女没有发言权,非迫不得已也不会参与战事,地位可谓十分低下。以往妇女分娩时只能以牛圈为产房,产后也不得靠近火塘、厨房。孩子满月后才能搬回原来的住处。女孩子的婚姻一般由父亲作主,“戈巴”头子拥有最后的决定权。女人出嫁后,如果连生两三个女孩,丈夫就有权再娶一个妻子。  山岩的民居,一律是碉堡式的建筑,6大间、4层,其雄姿和占地面积不亚于青藏高原上一些偏僻县城的政府办公楼。碉楼非常结实,墙厚1米以上,底层是牛马圈,第2层为厨房,第3层住人,第4层是仓库。楼顶是平台,极目四望,周围的动静尽收眼底。楼层之间用圆木搭成的楼梯相连,拿掉梯子,那可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建造这样一幢房屋,非四五年时间不可。碉房内的水缸非常的大,所储生活用水可维系家人一月之用,正是高筑墙、广积“水”的体现。  山岩乡的-庙在藏区见应该说是最小最简单的寺庙,远远看上去与普通民房无异甚至还不如有些山岩居民的碉楼住房气派。山岩人一般都信红教尼玛派,但与别处不同的是,此地念经一般很少找-,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自己把经念完。而在山岩以外的其他藏族地区,举行佛事活动要念经,请-是必不可少的。  每次战事前,“戈巴”全体成年男子必聚在一起杀牛、煮酒,喝完酒后最重要的仪式是发誓,再一个就是打卦卜吉凶。打卦也是自己完成,工具和程式都非常简单,一串念珠或一个石子就行了。打卦不仅用于卜吉凶,还可代择庄稼播种、收成的良辰吉日。  山岩另一与众不同之处是这里独有的自制藏白酒,这是一种烈性酒。山岩三分之一以上的青稞都用来酿酒,家家都有酿酒工具。同时,山岩还有具久远历史的定期舞会传统,这也是其他藏族地区所没有的。  山岩还有另一位“戈巴”头子——夏锅“戈巴”多杰翁雄。夏锅是拥有50多户人家的“戈巴”,有3个头目,但以多杰翁雄的权力最大,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多杰翁雄当上头领是代头目、他的亲叔叔指定的。夏锅“戈巴”头目地位的确立,有一个选举或者说通报仪式,一般与上代头目的丧事同时进行。在宣布上一代头目临终遗言后,被指定的新人便会接受上代传下来的象征权利的物品,可能是一本经书、一个飞镖、一尊佛像等属本土“戈巴”最珍贵的东西,新头目即告产生。  夏锅“戈巴”各户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两次聚会来进行。一次是7月初在宗果神山聚会5天,全体进行赛马、赛跑、摔跤、拔河,优胜者给予奖励。另一次是11月在头目家中,每户最少要来一人,全部集中,大家摆酒席、唱歌、跳舞、谈古论今后,由多杰翁雄总结“戈巴”最近的发展形势和处理纠纷。夏锅“戈巴”规定,组织内各户之间的吵架生病每一次罚款人民币200元,打架一次罚款人民币600元。钱物由无理的一方交付有理的一方。聚会的开支大家分担。多杰翁雄的头目地位虽有世袭成分,但无经济特权。若日子过得不好时,其他人会主动资助一些。  山岩现在已经通了公路,还建了卫星转播站,让村民看上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   

安章寺

安章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在甘孜州白玉县麻邛乡。原属嘎拖寺下院,清乾隆七年(1742年)曼德仁珍青波始建。咸丰五年(1855年),-朱巴仁波义得清真上师0心髓传授,始成为专门弘传0心髓的中心,誉播海内外,国内各地及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诸国的各派僧人、俗人常来此求学,不丹国王和王后也先后亲临朝拜,名重一时。现寺占地1平方公里,有大雄殿、灵塔室、经堂、转经堂、文物室等。1982年批准为开放寺庙。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盖玉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盖玉乡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