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王影怀烈士陵园 | 王影怀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影怀烈士陵园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汤王村,烈士陵园始建于1998年。1998年4月,长丰县人民政府根据革命烈士王影怀同志亲属要求,将王影怀同志骨灰由安庆市烈士陵园迁回原籍安葬在烈士的故居,并修建墓碑,表达对烈士的无限崇敬。碑身正面镌刻了已故徐向前元帅题写的“英名垂青史、光辉照后人”十个大字,背面是王影怀烈士生平介绍。 王影怀,原名王立德,安徽省寿县汤王庙乡染房郢(现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汤王村)人,1902年3月15日生,父亲王多选。 苏俄十月革命后,王影怀开始接触新思想,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步树立改造中国社会的志向。1921年,安庆发生六二惨案,王影怀与孟龄九等赴安庆第一师范、六邑中学、法政专门学校了解惨案-。 1924年2月,薛卓汉介绍王影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王影怀奉党组织的指示返回凤阳,从事革命活动。他在五师及附小发展王培德、王粟一、孟龄九等入党,并在凤阳五师秘密建立党小组。1925年7月,王影怀等组建中共凤阳五师暑假工作支部,随后正式成立中共凤阳支部,王影怀任支部书记。同年下半年,王影怀返回家乡以汤王庙小学校长为职业,秘密担任中共寿县县委委员和国民党寿县县党部执行委员。他先后发展邬永树、王翠德、王育德等人参加共产党。1926年5月,王影怀与薛卓汉主持寿县各界纪念五卅惨案一周年大会。同年夏,他与薛卓汉等30多人奔赴武汉参加北伐。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王影怀受党组织派遣到武昌黄土坡国民党安徽省党务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又进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王影怀参加了武汉各界群众声讨蒋介石大会。5月,王影怀在该师一团参加了保卫武汉国民政府,讨伐夏斗寅叛乱的斗争。7月中旬,王影怀随中共安徽省临委回皖,随后他回到家乡恢复和发展党组织,继续进行革命斗争。8月,王影怀等二十多人回到汤王庙小学并任校长,王培德、王经德则在该校任教师。王影怀与吴则鸣、王经德三人编为一个党小组,自任小组长。他派吴则鸣到姚皋店小学任教,并以学校为基地,从事革命活动,逐步建立党组织。同年秋末冬初,王影怀打入国民党寿县教育局,担任主管教育经费和行政事务的委员。当时,党的活动经费非常困难,王影怀利用职务之便,把公款800多元作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1928年3月,王影怀任中共寿县县委书记,同年5月30日,县委在城关组织纪念五卅惨案三周年活动,并举行--。同年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王影怀以顽强的毅力和灵活的方式坚持斗争。八、九月份王影怀离开寿县,在中共安徽省临委工作。不久,因叛徒告密,于9月23日被反动当局逮捕,27日押往安庆,囚于饮马塘监狱。在狱中两个多月,双脚被“红绣鞋”烙得只剩下几根骨头,但他为了保守党的机密,捍卫党的利益,始终坚贞不屈。12月16日清晨,王影怀拖着沉重的脚镣走向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6岁。 王影怀烈士陵园所在的杨公镇汤王村是全市红色革命村。中共寿县第一位县委书记王影怀,中共六大代表、红一军第二师政委、红一军前敌委员会委员、中共鄂豫皖军委政治部主任王培吾均出生在该村。汤王庙小学堪称中共地方党组织的革命摇篮,诞生了淮南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村内有王影怀烈士纪念碑,由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字。 近年来,杨公镇党委高度烈士陵园的修缮工作,在安排专人对汤王村境内的红色革命资源开展挖掘整理的同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200万元,修缮了王培吾故居、王影怀烈士陵园、红色文化长廊,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500万元对王影怀烈士旧居染坊村民组实施了村庄改造。并成功引进田丰瓜果蔬菜种植、采摘、观光、餐饮、休闲基地项目,2015年该基地被市旅游局纳入全市3A级旅游景点。目前已初步形成果乐多庄园与红色革命村和初具规模的社科普及基地及苗木基地交相呼应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为全市生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为城区居民放松休闲和缅怀革命烈士提供了场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汤王村举办了《信念和生命的价值》宣讲活动,先后在区委常委会、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农林局以及周边乡镇开展宣讲,区直部门、有关乡镇、街道及全镇13个村(居)党组织以瞻仰革命烈士为主题,纷纷到汤王村王影怀烈士陵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升了汤王村红色革命村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2014年通过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检查验收,2015年11月成功获评淮南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4月,杨公镇汤王村被列为淮南市南北红色旅游文化休闲线路,具体路线是:知青文化园——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园及原生态红色体验村——凤台县淮王鱼养殖基地农家乐——八公山旅游景区——红色革命村—汤王村——姚皋生态村及程东方烈士故居。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全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杨公镇党委、政府决定以“双烈”(王培吾、王影怀)故居汤王村为依托,以革命烈士王影怀和王培吾的英雄事迹为代表,以其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为灵魂,打造淮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个集红色旅游、现代农业、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农业休闲观光生态园,做到人们在参观红色景点,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领略到优美的生态绿色环境。 杨公镇汤王村把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推进村级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0l4年以来汤王村先后获得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省级森林村庄、全市生态文明村、淮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 |
谢家集卧龙山景区(省级森林公园) | 淮南卧龙山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境内,是一处省级森林公园,为“淮南十景”之首,是“八公胜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卧龙山在东淝河河畔,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景区名胜古迹众多,人文自然景观丰富,有太妃墓、姐妹泉、卧云窟等胜景20多处,景区与古寿州城、珍珠泉、刘安墓连为一体,相映生辉,风景区内胜景荟萃,环境幽雅,有名泉23处,林木80余种,森林深处还有狐狸、山鸡、画眉等珍稀动物,更为游人增添了野趣。 景区内层峦叠嶂,葱葱郁郁,鱼戏碧湖,花香鸟语。在群山环抱中,形成一个天然大盆地,1958年,顺其自然建成一座“高峡平湖”名曰卧龙水库。峭岩耸立,群山绕湖,万木献翠,百草斗芳,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真叫人如痴如迷,心旷神怡。 卧龙湖上游的涓流向北不远,有一大片荫天蔽日,盈翠欲滴,高高耸立的青桐林,是颇有名气的孙家花园的青琊轩遗址。孙家花园为清末状元孙家鼐叔父孙蟠归隐时于乾隆年间所建,孙状元少时时常来此研读-,后由于孙家人先后故去离散,青琊轩长年失修而渐坍塌,但楼前的一小片竹林却日益昌茂,因此当地人也称这叫青竹园子。 景区内的嶙峋怪石犹如“精灵”,像一群“绵羊”,石群形成于寒武纪,其姿态厅异,形貌怪诞,给人们频添了许多想象。北有几片硕大的巨石组成了海南岛“天涯海角”般的气势,一块巨石如象鼻一样插入水中,又有几分桂林象鼻山的风韵。峭壁上有一大石洞,洞门上刻有“卧云窟”。 景区长山一带也可称是八公山天然药草库的一个小部分,有许多药用价值很高的药材,如灵芝、丹参、紫胡、益母草等。有灌木类的如枸杞、矮地茶,草本类的有板兰根、鱼腥草,藤本的有五味子、大血藤、茜草等。树木种类也很多,三角枫、国槐、椿、梧桐、杉松、桃、李、梨树等。 |
淮南清真寺 | 淮南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县城内南大街留犊祠巷西清真寺巷内,坐西向东,占地5632平方米。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唐宋时寿城清真寺建于城内西北隅,明代天启年间移今址。寺内院落东西长128米,南北宽44米。中轴线上布置三进重院:前院正门为大中门,两侧设偏门。正屋为二门,西侧亦设有偏门。二进院落为中院,正殿为无相宝殿,即礼拜殿。礼拜殿面阔5间,深7间,四周设廊,正面通作隔扇门,两侧中开为大中门,两侧设偏门。正屋为二门,两侧亦设有偏门。二进院落为中院,正殿为无相宝殿,即礼拜殿。礼拜殿面阔5间,深7间,四周设廊,正面通作隔扇门,两侧各开券门5道,两股一体,重檐歇山顶,以勾连结式衔接。殿内明柱50根,内涵49间半,936平方米。殿前为平台,南北厢房原为阿文大、中、小学教室及水房等。北厢房西接“筛海洞”。后院由无相宝殿环以垣墙组成。南北面观,檐飞角交,壁合珠联;东西相望,壮阔雄伟,浑然一体。 |
卧龙湖 | 卧龙湖位于卧龙山风景区的中心景区,碧波荡漾、秀色宜人。湖边有金菊坡、古柏夕照、鳄鱼石、老虎洞、群羊求渡、平潭揽月等景点。沿湖两岸怪石嶙峋,它们姿态奇异,形貌怪诞的“精灵”,给人增添许多想象。青桐林:位于卧龙湖北面,林子荫天蔽日,盈翠欲滴,高高耸立,为颇有名气的孙家花园下园子。孙家花园,为清末状元、寿州人孙家鼐叔父孙蟠归隐时于乾隆年间所建。长山和青石峡:长山与卧龙山隔湖相望。青石峡位于卧龙湖的东北面。峡宽约3米,长约30米,峭壁阴森,一块块巨石犹如天外飞来,在峡谷上又嘎然而止,叮咚的泉水不时从崖下滴落,余音绕峡,别有风韵。 |
淮南春申君陵园 | 淮南春申君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安徽淮南市 安徽淮南市 |
地区 | 景点 |
---|---|
王集村 |
---- |
刘庙村 |
---- |
堆坊村 |
---- |
新庄村 |
---- |
柯湖村 |
---- |
范咀村 |
---- |
李咀村 |
---- |
老岗村 |
---- |
孙庙村 |
---- |
刘郢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