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 | 简介 |
---|---|
淮南市八公山旅游区 | 淮南市八公山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4-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淮南市八公山区内。206国道可达。距淮南市区约15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休闲、人文历史和地质地貌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旅游区。1998年8月开发建设景区,2001年9月15日对外开放。 景区整体规划面积120余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8.85平方公里。大小40余座山峰起伏叠障,苍松迭翠,雄奇灵秀,淮河流经群山之北,曲折环绕而东下。淝河沿山南麓注入淮河。 1600年前的淝水之战,便发生于此,留下了八公山下“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典故;2000多年前,淮南王刘安招贤纳士,讲经论道,编著了一代名篇《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发明了千古美食豆腐;“淮南虫”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八公山神秀,自古诸多骚人墨客争趋而至,刘安、李白、苏轼、欧阳修、刘禹锡、吴均、韦应物的足迹均踏遍过八公山,并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篇章。自2001年以来,淮南市旅游局与八公山区0已先后举办了六届八公山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 汉淮南王宫·升仙台:汉淮南王宫是八公山景区的主要景观,占地5500平方米,是为纪念西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中华美食豆腐始祖——淮南王刘安而建造的。 青琅馆:青琅馆俗名孙家花园,为清乾隆年间寿州人孙蟠始建,分为上花园、下花园和青竹园三部分。 白塔寺:整座寺院耸立于青山绿树之间,气势宏伟,做工精美。 忘情谷:长1.3公里,以幽美的野趣成为游人留连忘返的胜境。沿谷而行可直达八公山最高峰白鹗山。 石林:八公山景区中的重要地质景观。石林连绵不断,蔚为壮观,出露面积约30万平方米,出露高度1.5米-5米。 南塘:四面环山,中间是一盆地,岚香泉、洗云泉、沁月泉点缀其间。 石门潭:石门潭位于南塘之东云条山与茵席山相峙之处。那里峭壁凌云,奇石万状。 乐涧套:堆积着大量古生物化石,越来越多地吸引着众多的专家和游客前来考察游览。 闪冲清真寺: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占地2000平方米,为一座四合院,有室殿三间,宝殿两侧各有讲堂三间,另有水房和阿訇住房十余间。 |
天宝双遗文化园 | 天宝双遗文化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宝双遗文化园是一处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州窑”制作技艺的传承研究、创新发展、收藏展示为核心内容的人文景观。园区内有寿州窑体验陈列馆、紫金砚和寿州窑瓷加工生产基地、非遗传习基地、淮南紫砂研究所、八公山岩石标本展示区和紫金砚石陈列馆等浏览项目,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旅游商品生产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院等教育机构的教学实习基地。 双遗文化园坐落在淮南市八公山区的丁山路旁,朱红色的大门动开后,一座古老的透着古朴之风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用古时的砖瓦材料建设起来的古寿州窑址。窑址里存放着省级寿州窑非遗技艺传承代表人沈德潜潜心研究制作的仿古器皿,其中最为耀眼的是极为难得的鳝鱼黄四系瓶,碗、盘、杯、钵、注子等仿古产品琳琅满目,古朴、厚实。古寿州窑里复建着老窑及生产的场景,为游客演示泥料加工、拉坯、上釉、晾干、装窑、烧制等制作全过程,让游客领略千年文化的气息和穿越时空的感受。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全面鉴赏到从隋唐乃至以后历代的风格迥异的寿州窑产品,还可以亲手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双遗文化园另一处吸引人们眼球的地方就是紫金砚石陈列馆,这里不仅有许多古代的真品,还有现代大师的作品。如隋代的青釉盘口瓶、唐代的黄釉四系大罐、黄釉四系翻口壶、黄釉四系短领罐、黄釉碗。现代大师的作品,如韩美林的仿青铜文具;享有中国雕砚第一人、徽州奇人、刀笔鬼杰之称的方见尘的雕砚;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路福传的《黄龙戏珠》《嫦娥奔月》《青龙印》均陈列馆中。 |
淮南虫化石群 | 地处安徽省淮河南滨的八公山,因淝水之战而自占闻名。现在的八公山则是因沉睡其中的大量珍稀占生物化石。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淮南虫’,而震惊中外。1984年,莫斯科第27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我国地质占生物学家发表了一篇关于“淮南虫”的考察报告,引起了各国学者的浓厚兴趣。因为这一发现,对日前国际公认的地质年代的时间划分和地壳运动史产生了直接冲击。 达尔文认为:动物生命出现不到6亿年,因此地质史中“占生代的上届划分是距今6亿年前”的认识维持了一个多世纪。直到1959年.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埃迪卡拉动物化石群,测定结果证明:动物来到这世界上己是6亿-7亿年前的事了。如今,这个被认为是动物出现极限的数值又会因淮南虫等化石的发现而不得不更新:动物生命的源头距今至少8亿年了!正如著名占生物学家、澳大利亚格莱斯纳尔教授的评价一样:“淮南虫的发现及其研究成果,标志着晚前寒武纪占生物学和占地质学在一些意义重大而又十分困难的问题上,取得了令人瞩日的新进展。” 淮南市附近的山地属沉积石灰岩,地层清楚、化石丰富一直吸引着中科院乃至世界各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但淮南虫的发现纯属偶然。20年前,我国的几位地质学家和占生物学家来淮南考察时,在八公山南塘附近因开路而露出地表的大岩石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长条形虫类化石,立即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这可是他们从未见过、也听说过的化石。专家们将其收集测定,竟是8亿年前的动物遗体!在以后的考察中,细心的学者们在山内其他地方发现了更多的小虫类化石。这些虫类化石均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发现,生成时间都在8亿-10亿年前。因与地球上任何曾经发现的化石均无类比性,几是科学家们把它们命名为“淮南虫”。 日前在八公山发现的淮南虫化石群,标木完好,构造清晰。更重要的是其属种较多,至少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形似扁饼,呈不同的圆形几何状。第一类形似蚕蛹,短圆柱状,为环节动物(有圆筒淮南虫.安徽占吻虫等)。第二类最为著名.形似现代海蚯蚓,体表横向皱纹密集,长度1-2米不等,属须腕类海生动物。淮南虫将动物进化历史提前如此之多这是国内外专家所始料不及的。据此,有的学者断言:生命起源于几淮南! 其实,淮南地区的占生物化石远不止此。八公山西南部广布着更旱的海藻类化石,拓开石层,经络分明。25 km以外的上窑山上发现了须腕类、环节类、三叶虫等化石,形成时间上与淮南虫相差不大。大通山上的两栖类动物化石,日前正在研究之中。淮南山中部地段保存了新生代较高等的动物化石,如肿肾鹿、剑齿虎、飞鸟和爬鼠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另外,淮南地区又是我国纬度最南的特大煤矿,煤层形成时间不一,保存在煤层中的植物化石也较多。总体而言,淮南山区的占生物化石年代分布较完整。不同的地质年代,几乎都有生命躯体的遗留。因此也弥补了我国上前寒武纪的历史缺页。专家慨叹:淮南山区真是一个超级的占生物化石标木室。国际知名地质学家、澳大利亚的握尔特博十来淮南实地考察后预言:“淮南地区将成为世界占生物学的圣地。”加拿大地质占生物学家霍夫曼教授在参观了“淮南生物群”化石之后赞叹地说:“有的化石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化石。” 实际上.淮南地区占化石群发现的意义远不止此。淮南虫的存在.说明当时该地区己处于较温暖的浅海大陆架环境。如果我国南方扬子古陆块与北方中朝古陆块的地缝合线在秦岭一淮阳山地,其结合的时间到底在什么时候?淮南地区的古地理环境是怎样演变的?怎样解释相距如此之近的一个地区(最远两组化石不超过40 km),有这么多类、年代序列完整的化石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是日前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有鉴于此,2001年11月,国土资源部正式把淮南附近的山地命名为“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 淮南山区形成年代久远、地层中保存了许多构造地貌。褶皱断层,地貌丰富。淋滤强烈、石林成片,形成我国最北的大型石林景观。八公山地磐石生树、石林错落,又是外力雕刻的杰作。山中植被繁茂、古树参天,1990年即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毗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人文景观无处不在。八公山是远古、历史、现代精华的完美结合,集旅游、教学和科研为一体。这座世界都在关注的森林和地质公园,还在继续揭示着地球发展历史中鲜为人知的昨天。 |
石门潭 | 石门潭 石门潭位于八公山区王镇南塘村境内,那里“大石礌砢,类狞虬门”,是八公山自然景观之一。 据《凤台古志》载:“云条山、茵席山相峙为石门,两山交而中豁门。门高20丈,西向南北,两崖相距10丈,中有潭,径10丈,深三尺,潭水终年不涸,漫流大石山”。临石门,峭壁凌空,直上云霄。迎面悬崖上,雕有“石门潭”三个巨字,苍劲挺拔。当地人传说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兵困南塘留下的手迹。文史学家则说是北魏郦道元所书,理由是《水经注》中有洗云泉的记载:“洗云泉水洁,澈心骨,味甘冽,在珍珠、沁月之上”。洗云泉是石门潭的源头,郦道元勘测洗云泉必经石门潭。 进入石门,便置身于“一线天”。豁然开朗,到了群山拥抱的一块盆地,石门潭的碑刻,洗云泉亭,裸露在簇簇的桃林之中。传说这是赵匡胤困寿州的营地,后周屯兵折战沉沙的古战场。“几曾识干戈,垂泪对宫娥”,后周南唐之战为李后主留下悲歌。 石门潭是八公山古文化走廊,附近有古墓葬,古遗址,是古代文人墨客涉足的地方。而今,八公山区、山王镇以石门潭为重点开发旅游资源,已在南塘湖兴建长廊、竹楼、南塘路,发展了一批三产,为石门潭的开发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日前,已有一批有识之士到石门潭投资。 |
碧霞元君庙 | 碧霞元君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碧霞元君庙 八公山主峰四顶山之巅,昔有碧霞元君庙。庙在四项山顶,故又称四顶奶奶庙。这是八公山历史名胜之一。庙殿始供神妃碧霞元名群象,故名;寿凤人多又称神妃为“四顶奶奶”,故知四顶奶奶庙者甚众,谓碧霞元君庙者鲜少。明栗永录嘉靖《寿州志》称之为“东岳祠”,清李师沅嘉庆《凤台县志》则称“元君庙"。 元君庙(四顶奶奶庙)始建年月无考。仅据《凤台县志》记,嘉庆间县民吴芳春曾损资维修。《凤台县志》记:嘉庆十九年八月造北山碧霞元君行宫。新修碑记略曰:“惟东岳岱宗神妃碧霞元君,厥有行宫,崇于兹山;灵宫有年,梁栋朽坏。武进李君,作宫五载,年谷屡登,民无疫疾。县民吴芳春,以私钱若干,卜择吉日,役工兴理。刻石记焉。” 吴公其人已不可详考。庙中除供元群象,还曾供观音及十八罗汉象。民国间遭火,“文革”中又为人毁坏殆尽。今庙房已荡然无存,仅有遗址寂寞山陵间,每岁只阴历三月十五日有人问津。 |
汉淮南王宫 | 汉淮南王宫是八公山风景区的主要景观,坐落在景区炼丹谷中,占地5500平方米,是为纪念西汉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中华美食豆腐始祖——淮南王刘安而建造的。投资600万元人民币,整座建筑仿汉代建筑风格,特色鲜明,雄伟壮观,突现了汉家盛世气象。主要建筑包括:淮南王宫正殿,塑有刘安及八公像,供中外宾客瞻仰祭拜。偏殿设立《淮南子》石雕回廊,制作了观赏性壁画60余幅,主要向游客介绍古淮南国的历史沿革、刘安生平事迹以及刘安组织门客撰写的《淮南子》一书中首次记载的科技成果、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成语典故。依据刘安得道成仙的故事在淮南王宫背后建设了石板步道、一座石牌坊以及巍巍壮观的升仙台。升仙台分为三层,按道家八卦方位建成八角形,最高一层中间镶嵌着用黑白两色大理石雕成的阴阳鱼图案。登上升仙台,凭栏而望,青山环翠,翠簇云岫,烟云浮游,岚气生辉,一派缥缈仙山景象,每逢秋日来临,满眼金黄,使人油然而生飞天成仙之神思。 |
八公山南塘 | 南塘是八公山中著名的风景胜地,它不光风景秀丽,而且千百年来还广为流传着宋太祖赵匡胤在南塘被围困,最后打败南唐政权,建立宋朝的故事。宋太祖赵匡胤是后周的大将,后周为了统一南方,推翻南唐李煜政权,挺进寿州,被李煜大将于洪围困在南唐境内,内缺粮草,外无援兵,形势非常紧急。这时赵匡胤部下大将高怀德之子高君保冒死杀出重围,回东京卞梁搬救兵。骁勇善战的女将陶三春亲自挂帅印,领兵驰援,命高君保为先锋,高君保行至蒙城西北的双锁山,遇到才貌双全,武世高强的巾帼英雄刘金定,两人一见钟情,定下终身一同前往八公山营救。刘金定率兵来到八公山下力杀四营,最后由寿唐关闯入唐帅帐,将南塘主将于洪堵在八公山与淮河之间的峡谷独笼冲之中,用火攻歼敌,解除南塘之围,留下“赵匡胤困南塘”、“火烧于洪”等佳话。 |
八公仙阁 | 八公仙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八公仙阁是淮南市八公山镇兴建的古典式园林。 位于西汉淮南王刘安丹井遗址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八公山麓,淮南市八公山境内,总面积一百亩,创建于一九八五年春。园内主要建筑有八公阁、八公群雕、八公仙阁碑亭、荟萃茗馆、和香这泻云窦,聚星井、曲廊、曲桥、假山瀑布、观鱼池、石雕、古生物化石等,庄重典雅,富有江南园林之特色。 八公仙阁园名由著名书法家张建中草书。主建筑八公阁系双层亭阁,旁有八公仙阁碑亭和千吨级假山瀑布组成的泻云窦、七星桥和园心池。另一级建筑是大厅荟萃茗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李百忍题写。 八公山镇 淮南市八公山镇位于八公山下,淮河岸边,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全镇面积27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万1千多人,该镇原为沈巷乡,1990年3月撤乡建镇。 镇内设党政办、计生、农委、城建等14个职能科室。 八公山镇属城乡结合部,境内煤炭及山石资源储量丰富,镇、村和个体经济发展较快,全镇拥有煤矿、水泥厂、砖厂、石料厂、豆制品厂、码头、运输公司、建筑公司及…… 详细++ |
闪冲清真寺 | 闪冲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闪冲清真寺位于八公山区国营妙山林场闪冲村,该寺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寺院中有一株银杏树,树龄800年以上,树干粗壮,四人尚可环抱,树冠如巨伞,树荫可遮400平方米。树旁还有一棵何首乌,主茎粗如儿臂,被视为镇寺之宝,倍受族人呵护。清真寺位于八公山区国营妙山林场闪冲村,该寺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寺院中有一株银杏树,树龄800年以上,树干粗壮,四人尚可环抱,树冠如巨伞,树荫可遮400平方米。树旁还有一棵何首乌,主茎粗如儿臂,被视为镇寺之宝,倍受族人呵护。 |
忘情谷 | 忘情谷位于八公山腹地与著名景点孙家园相邻,谷长2.3公里,东北―-西南走向,九曲回环,盘旋而上,谷涧落差160多米。据传,孙蟠在修建青琅馆后,读书习画,寄情山水,忘世间烦忧,见此谷清幽可人,遂于谷中一巨石-刻“忘情”二字,因年代久远,原迹无可考。谷中有曲径小溪,水声淙淙,如歌如吟。峡谷两侧,古木参天,树生石中,石立谷边,石柱群生,奇形怪状。林间有奇花异草,鸟鸣蝶飞,确系旅游休闲及避暑的胜地。 忘情谷长1.3公里,沿谷而行可直达八公山最高峰白鹗山。山谷深邃幽静,曲折回环,古林参天,浓荫蔽日,流水淙淙,经年不绝,鸟鸣啁啾,更添野趣。据《寿州志》载,忘情谷旧称琅琊套,曾建有琅琊山庄,是孙家课子和文人聚会的地方,也是寿春有名的景点之一。 奇石、奇树,是忘情谷中两大特色景观。奇石,即石林景观,遍布山谷两侧,高低错落,形态各异,连连绵绵,蔚为壮观。谷中树木多生于石缝中,仿佛从石头上长出一般,形成了“石生树”奇特景观,那些树木的种子在狭小的石缝中落下,根系沿着石缝顽强的探向土层,在忍受了多少贫瘠和干旱之后,终于长成参天大树,以致最终将顽石胀裂开来,其坚忍不拔的精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奇树还奇在树形各异,构成一道道亮丽的景观,连理树、情人伞、夫妻树、三口之家、四世同堂、梦笔生花、一王二妃、牵手……茂密的林间,树相千姿百态,细心的游客也许还会有更新的发现。 徜徉在忘情谷中,仿佛神游于一轴山水画卷中,虚也,实也,令人不知身在何处! |
白塔寺 | 白塔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白塔寺背靠妙华山,面朝马鞍山,两侧青山簇拥,仿佛坐在一把太师椅上,风水绝佳。白塔寺开始建于北宋,同时建白塔寺于白鹗山山巅,后塔庙尽废,仅余遗址。现今的白塔寺系今年重建,前后两进院落,南派建筑风格。寺内除阿傩、迦叶两尊菩萨为木雕外,其余28尊菩萨造像全为铜铸,民间谓之金身菩萨。大雄宝殿内释迦摩尼佛铜坐像,高8.5米,重2.5吨,为省内寺庙中室内铸铜坐像第一大佛。院内回廊中镶嵌的砖雕贴金五百罗汉壁画,也为省内寺庙中唯一景观。 |
八公山升仙台 | 位于淮南王宫后的“思仙台”山头。据道家有关典籍所载,刘安曾将八公迎进思仙台丹房内,奉为上宾,以弟子之礼招待八公。八公遂授予道家秘籍玉丹经36卷并传授刘安多种法术。后刘安-成功,得道升仙。盛放仙丹的器具留有余渣,鸡犬舐啄后,亦皆升天,由此流传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故事。也反映了刘安因“谋反”罪,被逼自杀和八公大多被诛后,群众鸣不平的附会想象。而作为旅游项目,则颇有传奇色彩,增添了游览中的情趣。 |
春申君墓 | 春申君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春申君黄歇墓冢,战国晚期楚国贵族,富有学识且机敏善策,与当时以养士明闻海内的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齐名,称楚春申君。根据《凤台县志》中“县东隗家店西大阜(西大阜,即今安徽淮南谢家集区李郢孜镇沈郢孜村一带)名黄歇冢”的记载,又-物普查,黄歇墓址得以确认。1992年6月,谢家集区人民政府正式为黄歇墓立碑,使这座淹没多年的古老的墓冢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 |
八公山石林 | 八公山石林石林是八公山旅游景区内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位于汉淮南王宫、升仙台东坡,出露面积约30万平方米,出露高度1.5米-5米,此处岩石属于寒武纪下统地层,主要成分为白云质石灰岩石,由于此区域曾经受到两组高角度节理(劈理)的影响,加之长时间受到风雨剥蚀、搬运,以及植物生长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江北地区罕见的石林石芽地貌,为研究古地质、古气象、古生物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 |
八仙阁公园 | 八公仙阁是1985年由淮南市八公山镇兴建的古典式园林公园。位于西汉淮南王刘安丹井遗址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八公山麓,总面积一百亩。园内主要建筑有八公阁、八公群雕、八公仙阁碑亭、荟萃茗馆、聚星井、曲廊、曲桥、假山瀑布、观鱼池、石雕、古生物化石等,庄重典雅,富有江南园林之特色。 |
乐涧套 | 乐涧套 乐涧套俗称老涧套,位于南塘西2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高林密,翠色醉人。1978年后,考古学家在该地发现古生物化石堆积层。其沉积的植物化石有藻类、单叶及复叶等,随手可拾,拓开后植物的茎络分明,各具姿态,图案象淋漓的水墨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