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淮南市 >> 寿县

寿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寿县博物馆

寿县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概况  寿县博物馆筹建于1958年10月,1962年11月正式设编成立,是安徽省建馆较早的博物馆之一,隶属县文化广播电视局主管的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原馆址设在寿春城内东北隅江淮名刹——报恩寺内,于2004年元月迁至新馆,新馆座落在寿春城西大街繁华地段,与孔庙相邻。  二、内设机构  设馆长一名,副馆长2名,内设办公室、保管股、保卫股、陈列股和宣教股。在职职工30人,离休2人,退休6人。初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3人。  三、历史地位  寿县博物馆在文博界享有很高声誉,在安徽仅次于安徽省博物馆,是国家重点博物馆,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大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四、馆内收藏  寿县博物馆是以收藏本区域内出土的历史文物主为,侧重收藏楚文化体系文物,同时亦兼藏近、现代传世文物和革命文物为辅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的各类藏品一万多件(套)。其中一级品162件(套),二级品163件(套),三级品1443件(套)。收藏的“越王者旨于赐”剑、羊首尊、牺首鼎、楚金币以及金棺和银棺等,都是镇馆之宝,尤其是青铜器和楚金币的收藏是馆藏文物一大特色。  五、馆内外业务  建馆近50年来,寿县博物馆始终致力于文物藏品的征集、收藏、保管、科学研究、陈列开放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先后举办《寿县历史陈列》、《寿县革命斗争史展览》、《芍陂碑碣墨拓史料展》、《馆藏字画展》、《古代铜镜展》、《报恩寺宋塔遗物展》、《瓦埠魏晋墓展》、》《寿州史迹陈列展》、《“三建”工程文物保护暨公安移交文物成果展》、《汉银缕玉衣展》、《明代女尸展》、《潘玉良画展》、《全国首届文物摄影展》、《青少年性教育展》等,并长期与省博物馆业务合作。  建馆近50年来,接待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张震、司马仪·艾买提、-、李讷等,以及国内外著名文博专家马承源、吕济民、童明康、罗哲文、马自树、单霁翔等。近几年来,接待国内外观众40余万人(次)。  六、新馆陈列内容  新馆占地近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58平方米,陈列面积2600平方米。  新馆于2006年5月1日正式对外试开放。分7个专题,共设11个展厅,,分别为楚都遗珍、晚蔡履迹、楚墓撷宝、汉魏流韵、璀璨文物、淝水之战、翰墨流芳、彩瓷缤纷、古窑之光、宗教艺术,较全面地展示了寿州大地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寿春镇  寿春镇是寿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同时又是国务院命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本镇座落于淮河中游南岸,背靠流传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历史传说的八公山,东隔淝水之战古城场与煤城淮南相邻。S203线、S301线和合阜路三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本镇曾为楚国故都,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墙,华东地区最大的伊斯兰清真…… 详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寿县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寿春为寿县县城。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自陈迁都寿春。寿春古城以其独具魅力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享誉海内外。  寿春历史为军事重镇,位于淮南岸的八公山下,肥水饶城而过,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寿春古城墙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城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为北宋熙宁年间重建,石基砖壁,高8.33米,顶宽6—10米,周长7147米,城内面积3.65平方公里。城有四门,门上阴刻其名,东宾阳、南通淝、西定湖、北靖淮。古城墙以瓮城、城门、护城河、吊桥、角楼、警辅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组成一个完整防御体系,在冷兵器时代形容它为“金城汤池”或“固若金汤”,历史上有“铁打寿州城”之说。1991年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寿县县城被洪水围困,城外一片0,而城内安然无恙。  寿县是全国文物大县。由-题写馆名的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着上自殷商下迄明清不同时期的文物达6000余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数百件。  各教俱全,安居一城,是寿春古城一大特色,也是楚文化博大和宽容的重要体现。城东有江淮名刹报恩寺(旧名崇教禅寺、东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拥有僧侣数百人,建筑规模雄伟;城西有明代清真寺,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清真寺;城北八公山上有江淮地区道教中心四顶山帝母宫;城中还有孔庙和基督教堂。  在寿春古城,可欣赏到州署、奎光阁、泮池、留犊祠、状元府、箭道巷等古建筑,能听到“门里人”、“人心不足蛇吞相”、“当面鼓,对面锣”、“赵匡胤困南唐”、“时苗留犊”、“离乡草”等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还能品尝到“大救驾”糕点、八公山豆腐等名吃。  八公山又称淝陵山,为省级森林公园,南距寿春古城2公里,有11座山峰相连,总面积10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41.2米。山体虽不高,但由于周围均是平均海拔20多米的平原,则显示出八公山诸峰的高大雄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淮南王刘安在此山招徕八位术士炼仙丹,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故而得名,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淮南鸡犬等成语典故和豆腐的制作方法。八公山有藏龙卧虎之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383年,著名的-淝水之战主战场就在八公山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都典出于此。当年苻坚的惊马坡,晋军抢渡的东津古渡和谢公祠等古迹犹在。八公山现有淮南王刘安墓、廉颇墓、淮王丹井、珍珠泉、玛瑙泉、升仙阁、奶奶庙等景点30多处。  八公山是一座古老的山,又是一座神奇的山。在它的西南麓曾发现远古恐龙化石,在它的东麓也发现了约一亿年前的古象巨齿化石。国外学者称赞这一地区将成为世界古生物科学的圣地。按旅游发展规划,八公山刘老碑附近将建立前寒武纪地层地质剖面保护区,以提供科学考察和科普教育。

寿县孔庙

寿县孔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西大街中段,有一座北向南的宏伟古建筑群,这就是俗称“黉学”的孔庙,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据《寿州志》记载:此建筑始建于唐,元代由城东南隅移建于此。占地面积达二万平方米,有坊、阁、殿堂等大小建筑物三十处。  饱经沧桑的孔庙,虽占地面积有所减少,但主要建筑物如大成殿、明伦堂等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特别是近年来经国家拨款维修,面貌一新,接待四方游客。第一进院前是牌楼式的“泮宫”、“快睹”、“仰高”三坊,斗拱飞檐,古色古香。第二进院正是半月形的“泮池”,常被人称之为“状元桥”。人们总爱扶栏登桥,俯视碧水游鱼。池北中轴线上为“戟门”,东耳房为名宦祠,西耳房为乡贤祠。由戟门进入第三进院,即来到孔庙的正殿——大成殿,殿面阔五间,深三间,是黉学主体建筑,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大成臀两侧有配庑,是放置从祀牌位之所。大殿前是一米高的石块月台,台周护以雕花石栏,台左、右是两棵参天银杏树,把大殿点缀得更加肃穆。从大殿左、右两则之“外堂”、“入室”二门即进入第四进大院,明伦堂居最后。现为县文化馆所在地。  寿县孔庙历史沿革  孔庙,有许多名称:如“儒学”、“学官”、“黉学”、“圣庙”等,现在群众称之为“黉学”。在封建时代称为“学官”、“圣庙”。现在寿县图书馆的馆址为孔庙附属建筑物——“文昌官”。  据文献记载:唐、宋时期,寿州孔庙建在城内东南隅,确切地址已不可考了。到了元朝时期移到现在这个地方。(即:西清淮坊)。从元代的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距今680年)至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距今122年)的500多年来,经过大小42次的重修与扩建,才具有现在的规模。  民国时期,这些建筑一部分受到损坏。民国十余年间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里曾举办过“肓稚学校”、“职工学校”、“简易师范学校”等,把“文昌官”、“戟门”、“大成殿”、“两庑(即东西两边廊房)”均作为教室或宿舍。解放初期还做过粮食仓库等。  解放后,在各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重视、支持下,多次拨款进行整修或维修。可是“0期间”又受到极其严重破坏,许多附属建筑已不复存在了。现在将仅存的部分建筑分别介绍如下:  大成殿:房为五间,原碑文记载是: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距今377年)曾经重修过(究竟何时建的已不清楚了)。清朝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距今267年)六月大成殿倒坍了,当时由寿州知州赵宗灵重修建立起来的。清嘉庆五年进行过一次大修,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距今190年)又加以扩建扩大了台址,更换了木梁柱,提高了椽口。成为现在的规模形势。同时又增加了两边厢房共四间(东西一边两间)。  两庑,(即两边廊房),原来两边各十间,共二十间,清嘉庆十七年重修时两边各增加了一间,成为现在一边十一间共二十二间。  戟门,五间,这是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距今473年)当时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故设此门(名为戟门)。后来又经过多次修缮有新改动。现在的戟门实际已是清代建筑了。戟门两边各有三间房子,东边叫“名宦祠”、西边叫“乡贤祠”,过去存放着一些历史名人碑牌等以示祭祀,如东边祭祀有楚令孙叔敖、汉寿春令时苗、南唐清淮节度使刘仁赡、清知州李兆洛等,西边祭祀有唐孝子董召南等。这边祠现在是清代建筑了。  泮池(群众称之为状元桥),即:戟门前面的半圆形池子。原来这个池子是建在“棂星门”外面,是明朝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距今385年)卓司贾大兴修孔庙之风时修了这个池子(名为泮池)到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距今190年)绅士孙克任、孙克全等人捐资重修孔庙时认为泮池放在棂星门外不妥,故移至于棂星门内的(现在这个池子已是清代建筑了)。  棂星门,(此门始建时间不详),据历史记载,原来是木制的。明朝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距今480年)知州何东莱认为木制易腐坏,故改为石头房了。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距今248年)又在棂星门两边各建一门,东边叫“金声”、西边叫“玉振”,后来,又进行过多次维修(注:现在这个门是近期重建的,原来石头坊被“文革”期间造反派砸掉了)。  泮宫坊,即:现在大街对面的三座坊(门)(群众误称为午朝门)原来的这只是一个大照壁,到清嘉庆十七年绅士孙克任等重修孔庙时,把大照壁改为坊了,又从东西两边各增加一年坊(门),东边叫“快靓”西边叫“仰高”,后来又从横的东西两侧各增加一座坊(门),东边叫“德配天地”,西边叫“道冠古今”。这样就成为五座坊了。(“文革”后期为修西街将东西两坊拆掉了)。现仅剩对面三座了。  明伦堂,(始建不详)原来只有三间,明朝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8年距今456年),重修时改为五大间,以后就没有再扩建了,(现在明伦堂实际还是明代建筑风格)。  敷教坊,即:大成殿后,明伦堂前的三间建筑,原名叫“广大高明坊”,明嘉靖二十八年知州栗永缘把名字改为“敷教坊”,在清光绪六年(公元1881年距今123年)前已倒坍了,现在的敷教坊是近期重修的。原来敷教坊两边有两个门,东边叫“升堂”,西边叫“入室),(现已不存在了)。  魁光阁,(现在群众称之为“魁星楼”),原来魁光阁前身有一座叫“青云楼”,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78年距今426年)寿州人刘继英等人所建。后来倒坍了。到了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距今225年)才在原来的“青云楼”旧址重建的“魁光阁”。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距今183年)又进行维修,解放后人民政府又多次拨款维修,所以保持至今。  文昌宫,(即:现在县图书馆馆址)(原文昌宫原貌已不存在了)。文昌宫是孔庙一大附属建筑,在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距今291年)有个训导叫丁济若的,他在这里办所学校叫“义学”。以后改名叫“魁神祠”,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距今225年)把文昌宫改叫“魁神祠”。实际“文昌宫”的建筑也是清代建筑。  孔庙其他附属建筑很多,寿州的孔庙原来的规模很大,气势很壮观宏伟,由旧社会的破坏和毁坏,后为“0”又遭破坏,很多建筑已不存在了,如原“津宫坊”、“五座坊”为修大街拆去东西两坊,前面的“大照壁”、“大牌坊”、“文笔亭”、“上下马碑”、“四个龟驮碑”以及现在剧团院内的“节孝坊”、“节孝祠”明伦堂东边的“崇圣祠”等等。  以上材料是在“四清运动”后期原来省委书记李葆华同志来此参观批示后,我们请司徒越老先生查阅有关历史资料撰写的“寿县黉学(孔庙)历史沿革”。由于“文革”期间又遭极其严重的破坏,现就仅存的建筑以及近期修复的部分建筑简要作以重新整理,作以介绍,以便大家作进一步了解孔庙的历史情况。如有不妥,请阅者指正。”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位于安徽省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的诞生地——寿县小甸镇境内。隶属寿县县委、县政府,平时由小甸镇党委、政府代为管理。  纪念园规划总占地面积66亩,位于小甸镇小甸街道东街,一期工程于2013年10月基本建成。园区集教育、求知、休闲为一体,是安徽省重要的党史教育基地之一、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淮南市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淮南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淮南市红色主题旅游区之一,也是安徽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景区内主要景点有: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淮上中学补习社、寿县革命烈士陵园、党史研究中心(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待建)、旅游接待中心(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待建)和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广场。广场东侧为占地5亩的旅游停车场,园内兴建了旅游公厕。  2013年11月,在纪念园成功举办了中共小甸集特支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每年的“清明”、“七一”等重要节日,都有大批来自省内的青少年、党员干部到纪念园开展“弘扬特支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活动。由于是免费开放项目,各地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年入园人数达万人以上。2014年12月,第一面党旗纪念园获得国家AAA级景区称号。  目前,县、镇两级正在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快推进纪念园一期未完成的及二期待建的项目工程建设步伐。全部工程完工后,可极大完善纪念园的整体功能,全面提升当地的旅游接待能力,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为当地的红色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纪念园重要景点简介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中共小甸集特支于1923年冬在寿县小甸集小甸小学成立,是安徽省最早的党组织。特支直属党中央领导。新建的特支纪念馆建筑风格为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541.2㎡。纪念馆内采用文物、历史照片、声像资料、蜡像、雕塑、绘画、油画等反映历史情节,展示历史人物,展现特支成立前后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中共淮南市委党史教育研究基地和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基地、中共寿县县委党史教育基地。  淮上中学补习社:淮上中学补习社由上海大学党组织派遣的党员胡允恭和凤台的吴云等6人于1924年暑期在小甸集曹小郢子开办,并建立了淮上中学补习社党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复建的补习社总建筑面积150㎡。室内通过实物、雕塑、图片等形式再现在白色统治下一群热血青年追求革命真理的火红场景。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由北伐名将曹渊之子曹云屏(原广州市政府秘书长)发起倡议并筹资、寿县财政配套兴建。陵园始建于1993年,园内烈士纪念塔高23米,纪念塔连同附属建筑物共占地4488平方米;陵园烈士事迹陈列室陈列着革命烈士们的照片及其光辉事迹。2014年,整个陵园进行了扩建,对纪念塔、革命烈士陈列室实施了维修,并对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进行重新布展。同时在纪念塔以东新建了36座烈士墓。寿县革命烈士陵园是国家AA景区,也是淮南市青少年革命传统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广场:占地18亩。广场中心地段与陵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在一个中轴线上,铺设的全部是高强度地砖,按设计要求放置了旅游垃圾桶,广场东侧顶端矗立着一块刻有“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字样的巨型石雕。广场两边全部实施了绿化,种植了不同的绿化树种。已成为广大游客和当地居民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正阳关,古称颍尾、颍口,又名羊石,系蜚声海内外的中华名关。正阳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据《左传》载,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以此计算,正阳镇已有2530多年的历史了。    正阳关位于淮河、颍河、淠河交汇处,是淮河中游重要水运枢纽,古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地理位置优越。正阳镇得水运之利,擅舟楫之便,商贸自古繁荣,是淮河中游重要的货物集散地。近年来正阳镇加大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力度,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重新修建了玄帝庙公园、清真寺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肘阁、龙灯、狮子灯、花鼓灯等传统民间艺术得以重新挖掘整理,2003年,文化部正式命名正阳关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慕名到古镇寻幽访古的日渐增多,旅游业也日益成为古镇经济的亮点。   2A级玄帝庙公园景区位于寿县城西南30公里正阳关镇境内,占地80余亩,玄帝庙公园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的玄帝庙而远近闻名,玄帝庙座落于公园西南一隅,庙宇大殿内供奉的玄天大帝等五尊铜神像均为明朝正德7年(公元1512年)用4吨多精铜铸造而成,是难得一见的古代雕塑铸造艺术精品。公园内还有众多古迹名胜。每年的二月十九艺术节期间都会吸引周边县市十多万群众游人到正阳来观光游玩,玄帝庙也成为善男信女祈福平安之必拜之处。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由北伐名将曹渊之子曹云屏(原广州市政府秘书长)发起倡议并筹资、寿县财政配套兴建。陵园始建于1993年,园内烈士纪念塔高23米,纪念塔连同附属建筑物共占地4488平方米;陵园烈士事迹陈列室陈列着革命烈士们的照片及其光辉事迹。2014年,整个陵园进行了扩建,对纪念塔、革命烈士陈列室实施了维修,并对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室进行重新布展。同时在纪念塔以东新建了36座烈士墓。寿县革命烈士陵园是国家AA景区,也是淮南市青少年革命传统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孙叔敖纪念馆

孙叔敖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的安丰塘北岸,坐北向南,占地3000平方米,为祀楚令尹孙叔敖建,始建年代不详。据《水经注》载,“芍破水北经孙叔敖词下”,可知祠之始建不晚于北魏,明、清两代迭有修葺。现存大殿、还清阁、崇报门,词内外集中明、清碑刻19方,中有历代安丰塘碑记、安丰塘灌区图示、孙叔敖刻像及传略,是研究安丰塘的重要史料。  孙公祠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寿县安丰塘畔的孙书敖祠堂。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安丰塘祠等。位于今安丰塘北岸,为祀孙叔敖造芍陂而建,始于何时尚未能详。安丰塘,素有“天下第一塘”之称。古名芍陂,为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后人为纪念孙叔敖,在陂北建有一祠,故名孙公祠。  孙叔敖,姓孙,名敖,字孙叔;父名孙贾,任楚国司马,后被斗越椒所害,孙叔敖避难于梦泽。虞邱相荐其贤于楚庄王,召为令尹。《史记?循吏列传》说。“孙叔敖者,楚之处土也,虞邱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0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为了发展生产,富国富民,他选择主要产粮区的寿春,利用南高北低、水源丰富的地理环境,修造芍陂水利,灌溉万顷,使楚国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人民得其利。  据传,此举适合国情,深得人心,当地人民很早就在陂侧立祠以祭了。《水经注》“肥水”条下有记曰:“水北径孙叔敖祠下”,可见孙公祠始建日最迟也不会晚于北魏。宋王安石《安丰张令修芍陂》诗中亦有“楚相祠堂仍好在”句,明代宣阳侨郎王邦瑞《过孙叔敖祠》诗曰:“百里陂塘峙楚祠,万年伏腊动人思。爱存堕泪非残碣,功似为霖岂一时。”据《寿州志》记载,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御史魏璋“重修之”;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知州刘概“增葺之”;清康熙间,州同颜伯?《孙公祠庙记》说祠有“殿庑门阁凡九所二十八间,僧舍三所九间,户牖五十有七户”;又说有古柏数株,遮天蔽日。游客到此,观芍陂壮举,仰楚相遗风,留连之余,可于庭、于廊、于庑、于树下、于南牖北窗,此轩彼栏,皆得以憩憩,偃仰随意,风雨寒暑所不及也。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寿州知州周光邻《芍陂楚相祠》云:“楚相祠堂柏荫清,芍陂晴藻碧烟横。欲知遗泽流长处,三十六门秋水声。廉吏可为终可为,衣冠今古式威仪。野人欲采塘花献,刚及西风稻熟时。”经过乾隆年间多次修葺,形成一套祠宇制度。  正殿奉楚令尹孙叔敖像,东配明寿州知州黄克缵“木主”,西配清寿州州同颜伯?“木主”;东西庑配祭汉至清代致力于芍陂兴利的官宦48人,汉庐江太守王景以及兖州刺史邓艾位居前列。现存大殿、还清阁、崇报门和明清间碑刻19方。大殿三间,位于后进,硬山、马头墙、前提檐、立贴式梁架。还清阁位于中进,阔三间,深一间,两层密檐式,墙面出单挑砖雕华拱以承檐下。崇报门为前进,又称碑厅,面阔四间,东间阔3.3米,自东至西各间面依次递减;门设东边第二间正中,异于大殿,还清阁设门于明间的对称格局。碑厅内外墙上,嵌有近年自祠之内集中起来的碑刻19方,有历史上重修安丰塘碑记、禁止侵塘为田的积水界石记、安丰塘图、孙叔敖石刻线像及其传略、重修孙公祠碑记等。其中明代石刻塘图,可见塘的位置、水源、斗门、灌区概况,在水利科学史上有较高价值。乾隆四十年梁书丹之草体《重修安丰塘碑记》,亦常为游人所欣赏。    孙叔敖 (前630~前593)  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孙叔敖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蒍氏,名敖,字叔敖,楚郢都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楚庄王时官令尹(相当于宰相)。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孙叔敖居荆门白土里(后改称孙家山,在荆门、荆州交界处)。 孙叔敖拜令尹时,倾国吏民皆来朝贺。有位布衣老者姗姗来迟,严肃地对他说,地位越高越要体恤下情,官职越大越要谦…… 详细++  孙叔敖 (前630~前593)  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孙叔敖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蒍氏,名敖,字叔敖,楚郢都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楚庄王时官令尹(相当于宰相)。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孙叔敖居荆门白土里(后改称孙家山,在荆门、荆州交界处)。 孙叔敖拜令尹时,倾国吏民皆来朝贺。有位布衣老者姗姗来迟,严肃地对他说,地位越高越要体恤下情,官职越大越要谦…… 详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清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寿县城内西南隅,有“华东第一清真寺”之称,寺院东西长128米,南北宽44米,中轴线为三进重院,占地5632平方米,建于明天启年间,由正门、二门、正殿、后殿、边厢、垣墙组成,大门两侧设偏门,立体建筑无像宝殿为两殿一体结构,仿故宫太和殿造型,寺房49间,建筑面积936平方米,角柱、廊桩为凹式梅花柱,殿内柱墩呈鼓形,上下刻有莲花瓣,镌刻精细,殿顶筒瓦叠覆,钱脊蔓纹,整个建筑为歇山重檐,高大庄重,浑然一体,为江淮最大的清真寺。院内古银杏参天蔽日,肃穆幽雅。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寺院,回民做礼拜的场所,故又称礼拜寺。不少地方都有这一建筑,但象寿县城内这座清真寺的结构、造型及其宏伟堂皇是不多见的。《中国伊斯兰教建筑》一书称为“国内较为少见的巨大华丽的伊斯兰教建筑”。  清真寺座落在西大街清真寺巷内,相传这座清真寺始建于唐,经考证为明代建筑。1981年维修寺院时,发现两块藏于殿顶内的志年望砖,铭文一为“明天启年建,道光年重修”,一为“光绪年重修”。清真寺坐西向东,总面积5600多平方米。寺内有三进重院,前院正门为大中门,正中是主建筑物无相宝殿,即礼拜殿,殿前有石台,两厢为阿文教学用房。后院是由环绕无相宝殿围墙形成。院内有4棵绿荫蔽日的参天银杏树,寺院肃穆、庄重。  相传唐宋时,寿城清真寺建于县城西北隅,明代移建于今址。光绪《寿州志》记:“清真寺在城内留犊坊,康熙年建。”1977年修寺时,见前大殿屋顶望砖四块,文曰“天启年建光绪庚寅年重修朱彩良经手”;“重修大殿阿訇刘国治,掌教梅映辉、梅春天、赵天培、梅文全,仲冬报竣”;“董事杨得山、朱怀亮、王元兴、赵元标,道光己巳年杏月立”;其四为阿文,译意为“求主给我们开慈悯之门”。1981年维修寺院时,发现两块藏于殿顶内的志年望砖,铭文一为“明天启年建,道光年重修”,一为“光绪年重修”。1986年,大殿大修时,又在瓦椽上见有墨书“民国二十九年修”字样。  清真寺院落,东西长128、南北宽44米,中轴线上布置三进重院:前院正门为大中门,两侧设偏门;正屋为二门,两侧亦设有偏门;二进院落为中院,正殿为无相宝殿,即礼拜殿。面阔5间,深7间,殿四周均有走廊,立有石廊柱,正面通作隔扇门,殿南、北两侧各开券门5道,两股一体,重檐歇山顶,以勾连搭式衔接。殿内明柱50根,内涵49间半,936平方米。结构、雕饰均具有明代建筑的特点。殿内原悬二十块清康熙年间至宣统年问赐匾,已不存在,尚有乾隆至光绪年问碑刻六方。殿前为平台,南北厢房原为阿文大、中、小学教室及水房等。北厢房西接“筛海洞”。后院由无相宝殿环以垣墙组成。南北面观,檐飞角交,璧合珠联;东西相望,壮阔雄伟,浑然一体。5株银杏参天,一派肃穆庄严气势。  

寿县报恩寺

寿县报恩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信步东禅寺,夕阳古塔尖。  院深藏野竹,垣矮如远山。  端坐佛含笑,颂经僧不闲。  一声清磬动,明月送人还。  这首《游东禅寺》诗中所指东禅寺,就是寿县城内的报恩寺。这座千年古刹,随着古城的开放,吸引来无数游客。  报恩寺座落在城内东北偶,旧名崇教禅院,或名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改为今年。据《寿州志》记载,此寺始建于唐忐观年间(公元627—649),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全寺总面积一万四千七百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上可谓首屈一指。  走到东大寺巷尽头,越过高大红色的照壁,迈进山门,即到第一进大院,院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院正中是宋塔地宫,原为九级的北宋舍利砖塔,已倒塌。残存的塔基危及游人安全,于1977年拆除时,发现塔基下的地宫,地宫有彩绘壁画及金、银棺等珍贵文物。再穿过二佛殿,便来到第二进深院,两棵千年银杏遮天蔽日,把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廊房掩映在绿荫之中。  飞角流丹的大雄宝殿,是报恩寺的主建筑物,建在一米多高的石基上,更显威严庄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门前有长廊,立石质方形廊柱,柱面有花鸟浮雕,门东一柱础上有“石羊抵头”画面,生动逼真,此为“寿州内八景”之一景。大殿内东、西、北三面是省级征战保护文物泥塑十八罗汉和唐、宋、明、清四代的木雕、铜铸造像几十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进入殿门,正中摆放着半人高的铜香炉,你别小看它,州人都知道这叫“城里城”,因为城里的主要名胜古迹均铸在香炉四周壁面上,所以叫“城里城”,此亦为八景中之一景。大殿东侧是僧祖堂及涤尘精舍,两侧是禅堂、维那寮。  穿过大殿,即来到第三进院,毗庐阁居高临下,肃穆典雅。越过西侧圆门,即来到新建的“碑园”。在这里不仅可以尽情欣赏历代名人碑刻,一饱眼福,而且何以漫步在古朴典雅的长廊之中,抒发思古之幽情。   

安丰镇丰华公园

  寿县丰华公园位于寿县安丰镇镇西北区,距寿六路仅一公里。公园占地面积650亩(连片水面400亩,花卉苗圃200亩)。  由农民企业家梁昌华个人投资1000多万元建造的丰华公园,占地650亩,内建有集餐饮、住宿、玩乐、休闲、洗浴于一体的丰华宾馆,可供接待100人规模的会议。园内有150亩的植物园并辅之动物园,450亩养殖水面,亭台桥榭跃于水上,相映生辉,是旅游观光、垂钓、商谈极佳之处。    寿县丰华公园位于203省道寿(县)-六(安)的中段西侧1公里处,被誉为皖西首家农民公园,寿县十景之一。1994年农民企业家梁昌华先生个人独资兴建起来的。园区面积650亩,其中水面450亩,总投资1400万元。园内花卉苗圃及园林上百亩,大型水面、荷花池,精养鱼塘相连成片。园内有假山耸立,山上植满林木;水上九曲桥、亭、阁、榭、廊浑然一体。园的东南端建有500平方米标准化娱乐城,北面设有动物园,中部建设的丰华宾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设计新颖别致,装璜高档豪华。公园北依天下第一塘--安丰塘,东傍瓦埠湖,与古城寿州及八公山森林公园唇齿相依,是寿县旅游业新增的闪光点。1999年元月开园以来,旅游气氛日渐浓厚。已初步发展成为旅游观赏、休闲娱乐的理想地方。安徽卫视《希望的田野》、《江淮风》栏目报道了农民企业家创办公园的壮举,央视《金土地》栏目也对丰华公园作了专题报道。安丰镇丰华公园   安丰镇  安丰镇位于寿县中部,史有“安康丰乐”之称。全镇总面积188.8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3个街道,人口7.9万,耕地面积10.5万亩,可养水面1.8万亩。近年来,该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同年被省体改委确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现为省级中心镇。   安丰镇交通便利,位于312省道中段,北通能…… 详细++

正阳关

  千年古镇正阳关镇位于寿县县城西南30公里处,东邻正阳关农场和板桥镇,西临淮河与颍上县相望,南连迎河镇,北与丰庄镇接壤。正阳关镇,又名正阳关,系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阳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  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正阳关至今已有1780余年的筑城史。正阳关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水路七十二水通正阳,陆路今310省道纵贯全镇。从前“舟车四达、物盛人众”,“户口殷繁、市廛绕富”,“帆船竞至、商贾沓来”,曾是鄂、豫、皖三省二十四县商品集散中心,全国有八个省在正阳关设有会馆,古有“凤城首镇”之誉(因正阳关古属凤阳府)。今为皖西著名的商贸旅游重镇。城北门(门额凤城首镇)、城西门(门额淮南古镇)及玄帝庙、羊石雕塑等是正阳关镇标志性建筑。  

留犊祠巷

留犊祠巷为文化旅游景点。  留犊祠巷,又名留犊池巷,巷内有留犊池遗址和时公祠。时公祠亦名留犊祠,这是为纪念东汉末年寿春令时苗而修建的。据古籍记载,时苗是乘一辆自带的黄母牛拉的牛车,拖着简朴的行囊去寿春赴任的。居官岁余,牛生一犊。及去任,他把牛犊留下,谓主簿曰:“令来时本无此犊,犊是淮南所生有也。”群吏曰:“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苗婉拒,毅然留犊而去。由此而名闻天下。后人为了纪念时苗,即把牛犊饮水之池取名留犊池,并在池畔建留犊坊。明成化年间,寿州知州赵宗,始建时公祠供人祀之。后年久荒废。现在的时公祠是1990年当地政府拨款重修的。一千多年来,许多地方-和骚人墨客常来池畔瞻仰凭吊,留下了许多赞颂时苗清风惠政的诗篇。

寿县文化馆

寿县文化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寿县文化馆成立于1952年,位于寿县老城区西街的中段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寿州孔庙内,占地5740平方米,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书法美术展览馆、大成殿、明伦堂等场馆。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建于2011年,以“楚风汉韵”为主题,分别由人文寿州、魅力寿州、多彩寿州、希望寿州4部分组成,全面直观地向世人展示了寿县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传说、掌故和正阳关肘阁抬阁、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寿州锣鼓、紫金砚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中共小甸集特支于1923年冬在寿县小甸集小甸小学成立,是安徽省最早的党组织。特支直属党中央领导。新建的特支纪念馆建筑风格为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541.2㎡。纪念馆内采用文物、历史照片、声像资料、蜡像、雕塑、绘画、油画等反映历史情节,展示历史人物,展现特支成立前后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中共淮南市委党史教育研究基地和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基地、中共寿县县委党史教育基地。

寿县古城墙

寿县古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 绍寿县古城墙,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保存完好的城墙之一。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因此,历代对其城垣修筑颇为讲究,屡毁屡建,日益坚固。

淮上中学补习社

淮上中学补习社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淮上中学补习社:淮上中学补习社由上海大学党组织派遣的党员胡允恭和凤台的吴云等6人于1924年暑期在小甸集曹小郢子开办,并建立了淮上中学补习社党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复建的补习社总建筑面积150㎡。室内通过实物、雕塑、图片等形式再现在白色统治下一群热血青年追求革命真理的火红场景。

寿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寿春镇 寿县博物馆 六安寿春城遗址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双桥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涧沟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丰庄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正阳关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迎河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板桥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安丰塘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堰口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保义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隐贤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安丰镇 安丰镇丰华公园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众兴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茶庵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三觉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炎刘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刘岗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双庙集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小甸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瓦埠镇 宓子墓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大顺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八公山乡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张李乡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窑口镇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陶店回族乡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寿西湖农场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正阳关农场 寿县博物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孔庙 中共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 正阳关 寿县革命烈士陵园 孙叔敖纪念馆 寿县清真寺 寿县报恩寺 安丰镇丰华公园 正阳关 留犊祠巷 寿县文化馆 中共小甸集特支纪念馆 寿县古城墙 淮上中学补习社 正阳关玄帝庙公园

寿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