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南平 >> 建阳区 >> 麻沙镇

麻沙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麻沙镇谷歌卫星地图)


麻沙镇简介

  建阳市辖镇。市商品粮基地。宋设巡检司,清设分县,民国置区署,1949年改麻沙区,1958年设麻沙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麻阳溪中游,距市府38公里。面积469平方公里,人口3.8万。水杉公路过境。辖麻沙、水南、竹洲、吕屯、华溪、新溪、扁溪、江坊、界首、墩头、交溪、重历、江坝、新坪、七宝、长坪、毛店、永兴、溪头、杜潭、梁墩、留田23个村委会和麻沙居委会。地下矿藏有铁、铜、铅、锌、钼等10多种。森林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有造纸、汽车修配、制茶、木材综合加工、地毯等厂。农业主产水稻。为市西部重要工贸集镇。宋时印刷业极盛,为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号“图书之府”,版本称“麻沙本”。为北宋哲学家游酢故里。.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8万人 469平方公里 350784105 353000 0599 查看 麻沙镇谷歌卫星地图

麻沙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麻沙社区 - -

----

查看 麻沙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新溪村 - -

----

查看 新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麻沙村 - -

----

查看 麻沙村谷歌卫星地图
水南村 - -

----

查看 水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梁墩村 - -

----

查看 梁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竹洲村 - -

----

查看 竹洲村谷歌卫星地图
留田村 - -

----

查看 留田村谷歌卫星地图
吕屯村 - -

----

查看 吕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华溪村 - -

----

查看 华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江坝村 - -

----

查看 江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扁溪村 - -

----

查看 扁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江坊村 - -

----

查看 江坊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坪村 - -

----

查看 长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坪村 - -

----

查看 新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七宝村 - -

----

查看 七宝村谷歌卫星地图
毛店村 - -

----

查看 毛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永兴村 - -

----

查看 永兴村谷歌卫星地图
杜潭村 - -

----

查看 杜潭村谷歌卫星地图
溪头村 - -

----

查看 溪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交溪村 - -

----

查看 交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墩头村 - -

----

查看 墩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重历村 - -

----

查看 重历村谷歌卫星地图

麻沙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潭城街道

   潭城街道位于福建省建阳市,潭城街道是建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地理位置中心,位于崇阳溪、麻阳溪畔,两溪汇合于城南。辖区范围,东以崇阳溪为界,南与徐市镇交界,西与莒口镇交界,北与童游街道办事处新村交界。管辖8个行政村(城关、桥南、回瑶、溪源、考亭、严墩、黄墩、周墩)和11个社区居委会(北门、永安、西市、西门、中南、桥南、宝山、南阳、黄花山、兴建、西桥),辖区面积123.41平方公里,总户数18169户,总人口约66264人。   -   相关信息   潭城街道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区,汉六鼎五年(前112年)闽越王余善反汉,在此筑大潭城。1949年5月10日建阳城区解放。建阳革命烈士墓、英雄纪念碑坐落在潭城登高山。潭山公园风景怡人。潭城街道自古人才辈出,更为南宋理学家朱熹讲学之地,朱熹在考亭村创建考亭书院,广招门徒,聚众讲学,创立了中国理学史上著名的“考亭学派”,成为“南闽阙里”人文景观。辖区风光秀丽,有考亭书院、“树抱佛”奇景、油岩山景点、破石生态果园等旅游胜地,把潭城描绘成一幅清新自然的美丽画卷。潭城街道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境内资源、物产盛多。林业方面:活立木蓄积量43.94万立方米,毛竹立足量32.75万根。水资源方面:崇阳、麻阳两溪贯穿潭城,有回瑶水库、周墩水库、溪源水库、油岩山水库、白茶布水库、柏源庵水库等,水量充沛,水利资源极为丰富。主要特产有原木、竹、笋、葡萄、荸荠、红糖、白莲、食用菌、建阳桔柚、无公害农副产品等。  

童游街道

  游街道办事处于2003年1月1日正式成立,位于国家风景名胜区武夷山南麓、建阳市东北部,现辖有12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总面积20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665亩,总人口39022人。童游街道交通十分便捷。童游地处316、205国道边,横南铁路贯穿境内,客货运两站场设在其境,距武夷山机场仅40公里。国家级重点工程浦南高速公路途经境内,并设通道口和服务区在童游交通枢扭地段。所辖各村(居)的省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童游街道是闽北区域中心建阳市的一个交通要道,商贸繁华。   童游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物阜盛丰、人才荟萃、“八贤”教化、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八百多年前,原童游镇西郊的考亭,曾是我国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设帷讲学之地,在此创建了闽学,史称“南闽阙里”,考亭书苑因此蜚声全国。童游还是宋代法医学鼻祖宋慈的故乡。还有北宋著名诗画家僧惠崇,文武双全的进士宋咸都来自于童游。在现代,有创建建阳县第一个中央党支部的陈顺通;上甘岭战役特级战斗英雄吕慕祥等知名人物。奇险壮观、风景如画的的庵山,是我市生态自然保护区,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街道紧密配合大武夷旅游品牌战略,开发了庵山、朱熹遗址等人文自然景区,营造休闲观光游览的优良环境。   -   气候与物产   童游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境内资源丰富,物产盛多。森林资源充沛,全街道有林地面积22.6万亩,其中毛竹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童游街道是建阳市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曾是全省乡镇交售商品粮最多的乡镇(街道)之一。街道在继续发展优质稻的同时,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把产业做大做强。童游现已形成了葡萄、烟叶、蔬菜、水果、养殖、食用菌、优质稻、苗木花卉八大主导产业,建立了“一村一品”的规模特色。现有葡萄3200亩,烤烟2036.5亩、蔬菜1.1万亩,苗木花卉750亩,食用菌年产1000万袋,年产葡萄1.5万吨,烤烟8000担、蔬菜200万吨、食用菌8.7万公斤,家禽96万羽,生猪2万头。   -   基础设施   童游水利资源丰富,建有大小水力发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4000千瓦。建有省重点工程、闽北最大的22万伏安变电站,电力供应保障充足。南平市在辖区内开发了“闽北林产贸易集中区工业园”和“海西林产区贸园区”,共占地面积4.5万亩,现正在火热地进行招商引资。通往各村的道路全面硬化,移动通讯信号全部覆盖,程控电话全部开通,电视网络全面接通。   -   经济社会状况   近年来,童游街道高度重视项目开发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投资兴业的优惠政策,走外引内联、山海协作的路子,营造亲商、重商、扶商、富商的良好环境,一大批上档次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在童游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全街道共有各类工业企业200多家,其中上千万元企业12家,建成了以建材、机械、化工、食品、竹木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06年童游街道完成农业总产值1.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15元,比增11%。工业生产总产值58487万元,比增17.2%;规模工业总产值36476万元,比增30.1%;固定资产总投资26890万元,比增31.2%。  

将口镇

  建阳市辖镇。1949年设将口区,1958年改将口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北部,距市府13公里。面积195.2平方公里,人口1.9万。福分公路经此。辖将口、西岸、芹口、横塘、松柏、山尾、东田、新建、胡巷、回潭、杨香、南台、石维下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活性炭、木材加工、罐头、萤石等厂(矿)。农业主产水稻,为市禽、蛋主产地。朱熹过芹溪曾作《芹溪九曲》。有商周文化遗址和唐窑遗址。.  

徐市镇

  建阳市辖镇。1949年为第三区,1958年设徐市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府2公里。面积253平方公里,人口2万。福分公路过境。辖徐市、溪尾、北岸、濠墩、震前、圳头、村墩、范墩、大田、大阐、盖溪、小黄坑、唐科、五峰、条岭、南搓16个村委会和徐市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地板木、松脂、制茶、竹木工艺等厂。农业主产水稻,为市重点商品粮产区。盛产木材、毛竹,特产白莲。1942年6月至1943年秋,上饶集中营部分迁此。.  

莒口镇

¡¡¡¡½¨ÑôÊÐϽÕò¡£1953ÄêΪºóÉ½Çø£¬1958ÄêÉèÜì¿Ú¹«É磬1984Äê¸ÄÏ磬1992Ä꽨Õò¡£Î»ÓÚÊо³ÖÐÎ÷²¿£¬¾àÊи®17¹«Àï¡£Ãæ»ý365.9ƽ·½¹«ÀÈË¿Ú2.7Íò¡£Ë®É¼¹«Â·¹á¾³¡£Ï½Üì¿Ú¡¢ºþÇÅ¡¢½¹á°¡¢³¤¹¡¡¢¶«É½¡¢ºóɽ¡¢Âí·ü¡¢Ê¯âÖ¡¢ÉÏ´b¡¢Öдb¡¢²è´b¡¢²ß¿Ú¡¢ÉçÖÞ¡¢¶«Ðì¡¢½ðɽ¡¢ºÓ°Ó16¸ö´åί»áºÍÜì̶¾Óί»á¡£¿ó²ØÓÐÍ­¡¢îÙ¡¢îܼ°»¨¸ÚÑÒ¡£ÏçÕòÆóÒµÓÐʯ°å²Ä¼Ó¹¤¡¢Öñϯ¡¢ÖƲèµÈ³§¡£Å©ÒµÖ÷²úË®µ¾£¬¼æ²úÁ«×Ó¡¢°åÀõ¡¢Ï¯²Ý¡¢ÜÔÀò»¨¡£Ò©²Ä×ÊÔ´·á¸»£¬ÓÐ°×ø¤¡¢Ôóк¡¢ÜòÜß¡¢Þ²Ã׵ȡ£°ëÔÂɽÓÐÐÂʯÆ÷ʱ´úÒÅÖ·£¬Î÷ɽ¡¢ÔƹÈÓÐËÎÀí×ÚÓùÊ顰®·å¡±¡¢¡°Î÷ɽ¡±Ê¯¿Ì¡£.¡¡¡¡[¸ÐÐ»ÍøÓÑ"¹ÛÆæ"·ÖÏí´ËÄÚÈÝ¡£]

麻沙镇

  建阳市辖镇。市商品粮基地。宋设巡检司,清设分县,民国置区署,1949年改麻沙区,1958年设麻沙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麻阳溪中游,距市府38公里。面积469平方公里,人口3.8万。水杉公路过境。辖麻沙、水南、竹洲、吕屯、华溪、新溪、扁溪、江坊、界首、墩头、交溪、重历、江坝、新坪、七宝、长坪、毛店、永兴、溪头、杜潭、梁墩、留田23个村委会和麻沙居委会。地下矿藏有铁、铜、铅、锌、钼等10多种。森林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有造纸、汽车修配、制茶、木材综合加工、地毯等厂。农业主产水稻。为市西部重要工贸集镇。宋时印刷业极盛,为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号“图书之府”,版本称“麻沙本”。为北宋哲学家游酢故里。.  

黄坑镇

  黄坑镇素有“-竹乡”的美称,位于建阳市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南麓,是“三市一县”(建阳、邵武、武夷山、光泽)的结合部,全镇面积377.86平方公里,总户数3310户,总人口12831人,现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镇办林场,2个国营采育场。两年多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经济发展、环境优化、文明争先”和“巩固、发展、创新、提高”的要求,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三个文明建设得到快速、协调发展。2004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36510万元,比增8%;完成地方级财税收入195.6万元;村财收入 333万元,比增32%;农民人均收入3952元,比增7%。1999年、2002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八届(2000-2002年度)“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2003、2004年连续两年被南平市人民政府评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2004年被南平市委、市政府评为“林业工作十佳乡镇”;2004年被南平市银监会评为“信用镇”。    我镇始终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了以镇-为主任,镇长为第一副主任,成员由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村、各单位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由村支部-、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每年镇党委、政府都专门召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规划工作。镇党政主要领导经常听取有关创建工作汇报,主动参加创建有关会议,对创建工作亲自部署,带领有关部门深入村、有关单位检查督促,协调解决一些重要创建工作。切实加强文明办建设,做到人员落实、经费到位、场所保障。镇政府把创建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年均创建经费达到3万元以上。我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现已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抓,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水吉镇

  建阳市辖镇。1940年~1956年6月为水吉县府驻地。1956年7月撤水吉县后,划入建阳县。1958年改水吉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南部,南浦溪中游,距市府25公里。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口3万。205国道过境。辖民主、市头、和平、建设、郑墩、营头、青田、吴中、玉瑶、池中、七里岚、渡船头、后井、南岭、良源、南山、叶中、仑尾、陈地、莘溪坪、大梨、黄西溪、双溪、留中、仁山、安口、黄家店、后巷28个村委会和水吉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制造、木材加工、茶叶精制、化工、木竹制品、耐火材料、陶瓷、造纸等厂。竹制品、钢丝刷、精制“贡眉白茶”、“水仙茶”、“花茶”已进入国际市场。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莲子、芝麻、苎麻、泽泻、茶叶。森林资源丰富。名胜古迹有宋建盏御窑遗址。面积10万平方米,产品“兔毫盏”闻名中外。明建大觉寺、隐峰寺为闽北佛教名刹。.  

漳墩镇

   革命老区漳墩镇位于建阳东部,与松溪、政和、浦城、建瓯相邻,革命战争时期,陈贵芳、罗唐斌、李乃明、池云宝等老一辈同志曾在当地坚持游击战争。全镇方圆290.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35.2万亩,耕地4.3万亩,下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2.8万。2008年全镇实现农林牧渔总收入22578万元,财政收入241.7万元,人均收入3372元。    漳墩是“贡眉”白茶的故乡,建阳锥栗、毛竹、杨梅的主产区,镇内材茂粮丰,资源丰实,木材蓄备量70多万立方米,花钢岩储量达1600万立方米。    改开放以来,漳墩镇基础设施、精神文明、文教卫生建设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党委、政府围绕“强基础、增实力、添活力、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镇强、村稳、民富”目标,努力完善公路、农田基础设施。立足传统农业,发展优高产业,广泛发动群众投身创业竞赛活动,经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培育壮大传统产业,提高了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实现了漳墩镇特色农业产业化,并形成规模优势。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我镇地域广阔,行政村点多线长,分布较为分散,全镇通行政村公路总里程长达112.2公里。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各级财力困难,道路养护投入不足,路况极差,农副产品销售、企业的兴办都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为改善老区和少数民族村基础设施,加快镇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将行政村公路硬化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首要项目。2008年投入662万元,完成830县道茶头岭至龙安8.7公里的三级公路路面改建以及漳墩至回龙路段改建工程,完成所有行政村道路水泥硬化,按时完成市政府提出的农村公路硬化目标任务,为我镇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通过积极向上反映,争取更多的村、项目挤进盘子,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在做好项目筛选和规划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争取农业、水利、财政项目资金,利用烟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上级部门政策、资金支持,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目前我镇已建成村级自来水23座,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是积极探索农村工作新路    我镇在加快农村发展,改善“三农”服务,加强干部管理,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方面积极探索新的路子。一是抓机构人员整合。把职能相关的机构合并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使各中心成为便民办事的窗口、科技信息的中心、农民求知的阵地、乡村联系的纽带。印发了《机关干部效能管理办法》,严格机关上班签到制度、请假制度,设立了工作人员去向牌,完善了文明接待服务承诺制、岗位责任制和首问责任制等13项内部管理制度。在全市率先制定推行《村干部效能管理办法》,明确将村干部和村小组长及村属聘用人员列入效能管理对象,通过推行村干部效能管理办法,工作规范了,增强了对村干部行为的约束,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三是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资源    依托山区优势,根据境内紫溪河流水资源充沛,落差大的特点,积极引资开发水电建设项目,发展水电产业。成功引进投资1300万元的凤凰黄溪水电站。引进资金330万元完成白沙桥、杨梅际、龙安三座电站技改,筑高堤坝,修缮厂房,更新全部机组。建设漳墩村老虎甲电站,总装机容量500千瓦,总投资280万元;桔坑长坑电站,投资260万元,装机容量500千瓦。    我镇茶叶种植历史久远,是贡眉白茶的原产地,全镇年产茶叶8000担,其中白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80%以上。政府充分挖掘和开发“贡眉白茶”的品牌效益,带动茶叶产业发展。由政府出资注册“建溪春”贡眉白茶商标,促进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开发生产小白茶系列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和港台地区。“建溪春”品牌连续两届被评为南平市知名商标。    四是努力扶持做大特色产业    镇党委、政府整合全镇科技力量,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站负责在锥栗、毛竹、茶叶、烟叶等产业的科技管理方面指导农民、培训干部和乡土人才,使我镇形成由专家、干部、科技特派员、乡土人才构成的金字塔型人才群体。多次聘请南平市,建阳市有关农专家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农业生产现场指导。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建立各类科技示范户。从而带动全镇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增强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了农业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立足实际情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着重发展特色经济。几年来,通过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我镇逐渐形成以凤凰、焦坑、苏元、康屯、上乾5个村锥栗种植规模场在3000亩以上的锥栗产业带;以杭下、外元、杭头等7个村茶叶种植达千亩以上的形成茶叶产业带;以焦坑、姜地、外屯、北盂坑等毛竹发展千亩以上的毛竹产业带。针对我镇实际情况,制订出台了烟叶生产奖励扶持政策,烤烟产业在政策的促动下逐步做大,08年种植烤烟3062亩,新建海帝升烤房127座,共收购烟叶12261.9担,户均收入24862元,同比增加8769元,增长54.5%,平均亩产量200公斤,亩产值3028.38元,上等烟比例占51.21%,镇村两级创税176万元。打造农业品牌。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烟叶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茶叶、锥粟、毛竹三大产业,“以山兴镇”打造农业品牌已出成效。2008年,全镇拥有茶园面积1.75万亩,茶叶产量近500吨,产值近1000万元,白茶出口10万公斤,创汇近200万元。锥栗投产2.6万亩,总产量达2277吨,同比增长21%,农民增收1500多万元。2008年毛竹总产值达900多万元,促进农民增收,形成漳墩农业发展调整优化的新格局。    目前,锥栗、毛竹、茶叶、烤烟四大特色产业已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支柱。较好地实现和加快了我镇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规模优势,为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湖镇

  小湖镇位于建阳市东部,南浦溪畔,205国道横穿而过,距市区22公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盛产水仙茶,杨梅,锥栗,笋,莲子,金柑,食用菌等名优农产品,欢迎中外客商前来投资贸易。.  

崇雒乡

  崇雒乡位于建阳市北部,辖6个行政村、1个良种场,土地总面积17.9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3.89万亩,占77.3%,耕地2.3万亩,占22.7%。森林覆盖率71%,属一级火险区,森林防火任务重。为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工作的长效机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森林防火条例》、《福建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森林防火“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因地制宜,疏堵结合,有禁有放,强化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和防火路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工作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制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二、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一是建立健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野外用火管理制度;二是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力争到2010年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生物防火林带75公里,基本形成防火阻隔带闭合圈,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森林火灾的发生,三是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做到随时应对突发的森林火灾,确保“打早、打小、打了”。   三、实施步骤    ㈠抓治标,建立健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野外用火管理制度。由于近年来气候异常,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火险等级高,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田承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林事活动已从过去集中用火转向千家万户用火,从季节性用火转向常年用火,造成野外用火点多、面广、线长,过去以堵为主的野外用火管理模式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已不适应农、林事活动的要求。为妥善解决生产性用火与森林防火之间的矛盾,必须建立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野外用火管理制度。“疏”,即在森林火险等级四级以下的非-期,集中一段时间,经过审批,在有关人员到场、监督到位、防范到位的情况下,有组织、有计划地统一集中用火,避免无证乱烧,随意用火;“堵”,即在-期内,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抓,对违章用火者依法从严查处。.  

书坊乡

  建阳市辖乡。1949年置书坊乡,1950年并入麻沙公社,1961年析改书坊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市境西缘,距市府29公里。面积217.8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公路。辖书坊、贵溪、花园岭、钱塘、水北、饶坝、松坑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竹木加工、制茶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茶叶、木材。贵溪有中型石墨矿。1940年0福建省委曾驻此。古迹有明黄道周书“此中世外”匾和清建白塔。.  

回龙乡

  建阳市辖乡。1949年属水吉县第三区,1956年划入建阳县。1958年改回龙公社,1960年并入漳墩公社,1975年析改马岚公社,1982年更名回龙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33公里。面积204.4平方公里,人口1.4万。205国道过境。辖回龙、垄下、浒洲、马岗、均中、白沙、白洋、高门、半天霄、澄埠、坪州、西瓯浦1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胶合板、地板木、制革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莲籽、柑橘、茶叶。白牡丹名茶为外贸产品。.  


麻沙镇特产大全




麻沙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