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板桥镇地处黑河北岸,合黎山之南,总土地面积199.5万亩,总耕地面积2.96万亩,平均海拔1453.7米,年平均降雨量97.4毫米,年平均气温8.6°C,全年无霜期148天。
行政区划:辖12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376户,乡镇总人口17229人,乡镇从业人员9225人。
六通情况:12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有线电视,9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0人,病床50张。有各类学校12所,教师192人,在校学生3015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8313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252公顷,粮食总产量19328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747元;财政收入360万元,财政支出510万元。
名优特产:草莓、油桃、新西兰兔、名优花卉种植及育苗。
旅游景点:香古寺、万亩酿酒葡萄基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620723105 | 734000 | 0936 | 查看 板桥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西柳村 | ·临泽旅游·临泽特产·临泽十大特产·临泽十景·张掖旅游·张掖 | 0 |
---- |
查看 西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土桥村 | ·临泽旅游·临泽特产·临泽十大特产·临泽十景·张掖旅游·张掖 | 0 |
---- |
查看 土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古城村 | ·临泽旅游·临泽特产·临泽十大特产·临泽十景·张掖旅游·张掖 | 0 |
---- |
查看 古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壕洼村 | ·临泽旅游·临泽特产·临泽十大特产·临泽十景·张掖旅游·张掖 | 0 |
---- |
查看 壕洼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柳村 | ·临泽旅游·临泽特产·临泽十大特产·临泽十景·张掖旅游·张掖 | 0 |
---- |
查看 东柳村谷歌卫星地图 |
红沟村 | ·临泽旅游·临泽特产·临泽十大特产·临泽十景·张掖旅游·张掖 | 0 |
---- |
查看 红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板桥村 | ·临泽旅游·临泽特产·临泽十大特产·临泽十景·张掖旅游·张掖 | 0 |
---- |
查看 板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友好村 | ·临泽旅游·临泽特产·临泽十大特产·临泽十景·张掖旅游·张掖 | 0 |
---- |
查看 友好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湾村 | ·临泽旅游·临泽特产·临泽十大特产·临泽十景·张掖旅游·张掖 | 0 |
---- |
查看 西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沙河镇 |
沙河镇地处城郊,南接倪家营乡,东邻甘州区小河乡,西接新华镇,北连小屯乡。兰新铁路、国道312线横贯全境。全镇辖19个行政村、133个合作社、6346户。21985人。耕地面积34499亩。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丰富,是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2004年,镇党委、镇政府围绕红枣、蔬菜、制种、草畜产业,加大结构调整,播种经济作物 亩,玉米、蔬菜制种 亩,加工番茄 亩。农村经济总收入 亿元,增长 %;乡镇企业总产值 亿元,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公斤;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净增 元,增长 %;财政收入完成 万元。. |
新华镇 |
新华镇位于县城西14公里处,东连沙河镇、小屯乡,南靠倪家营乡、肃南县康乐区,西邻高台县南华镇,北接国营临泽农场,兰新铁路、312国道穿境而过。境内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交通便捷。全镇耕地面积29307亩。辖16个行政村、102个合作社、5466户农户1.84万人,有汉、回、裕固、维吾尔、土、蒙古、东乡、侗族等9个民族。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6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6元。完成财政收入371万元。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镇”,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
蓼泉镇 |
一、概况 蓼泉镇地处临泽县城西北25公里处,东与鸭暖乡毗邻,西与高台县巷道乡接壤,北依黑河与平川镇隔河相望,是原县城所在地,有“抚彝故地”美称,也是红西路军浴血奋战的地方,历史文化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历史重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赵前路、临平路、蓼巷路贯通全镇,黑河穿境而过,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全镇现辖13个行政村,110个合作社,4646户,17706人,耕地面积36389亩。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211万元,完成财政收入2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0元。 二、特色产业 全镇已形成了以草畜、日光温室、制种、劳务为主的四大特色支柱产业。 1、草畜产业:建成下庄、双二、堡子3个规模养殖小区和新添、蓼泉、唐湾3个暖棚养牛示范点,养殖大户累计达到1500户。2005年,猪、牛、羊、鸡的饲养量分别达到6.9万头、9000头、1.2万只、30万只。畜牧业总收入3929.8万元。 2、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建成日光温室专业村6个,全镇日光温室累计达到1732座。温室蔬菜发展到葡萄、西瓜、香瓜、黄瓜、辣椒等20多个品种。依托蓼泉蔬菜运销协会,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蓼”字号蔬菜品牌通过质量检测体系认证。 3、制种产业:积极同奥瑞金、绿源等种子加工龙头企业联营合作,全镇日光温室面积稳定在25000亩,瓜菜、花卉为主的高效、精细制种也在该镇安家落户。制种总收入达到3160万元。 4、劳务产业:坚持实施劳务输出“个、十、百、千”工程,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在广东肇庆、深圳、浙江上虞等地建立劳务基地12个,年均输转劳动力4868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300万元。. |
平川镇 |
临泽县平川镇位于黑河北岸,全镇共有14个行政村,117个合作社,5119户,20200人,耕地45355亩。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创建文明村镇为重点,全方位,多渠道投入,发挥人文优势,优化育人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718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5元,分别增长4.4%和6.8%,人口和计划生育控制在指标以内。. |
板桥镇 |
自然环境:板桥镇地处黑河北岸,合黎山之南,总土地面积199.5万亩,总耕地面积2.96万亩,平均海拔1453.7米,年平均降雨量97.4毫米,年平均气温8.6°C,全年无霜期148天。 行政区划:辖12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4376户,乡镇总人口17229人,乡镇从业人员9225人。 六通情况:12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通有线电视,9个村通自来水。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10人,病床50张。有各类学校12所,教师192人,在校学生3015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8313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252公顷,粮食总产量19328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747元;财政收入360万元,财政支出510万元。 名优特产:草莓、油桃、新西兰兔、名优花卉种植及育苗。 旅游景点:香古寺、万亩酿酒葡萄基地。. |
鸭暖镇 |
鸭暖乡地处临泽县城北17公里处,东邻甘州区,南靠沙河镇,西接新华镇、蓼泉镇,北毗黑河与板桥镇隔河相望。全乡辖11个行政村,131个合作社, 总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万亩,人均2.7亩,临平、临板公路穿境而过。全乡现辖11个行政村,131个村民小组,5339户,总人口20244人,小学14座,中学1座,在职教职工230人,在校学生4000人,劳动力10526人,其中妇女劳动力4994人,全乡以番茄、红枣、制种、蔬菜、草畜特色产业为主, 2005年全乡共落实番茄种植面积5012亩,完成番茄商品量9060吨,总收入222万元;种植玉米制种48401亩,制种总收入达726万元;红枣总产量达到 245.8万公斤,全乡红枣产业增收61万元;在华强六社、小屯三社、野沟湾一社、张湾七社建成规模养殖示范点5个,全乡养牛5头以上的大户达962户,养羊30只以上的大户达335户,养猪30头以上的大户达171户,2005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5201.98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566.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08 元,与上年相比净增228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5480万元;乡级财政收入完达 380万元。. |
倪家营镇 |
倪家营乡位于县境东南部,地处祁连山北麓,东邻甘州区甘浚镇,西接新华镇,南依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连沙河镇。乡政府距县城15公里,耕地面积29595亩,辖8个行政村,54个合作社,9270人,有裕固族、回族、土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倪家营乡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乡域经济特色鲜明、发展潜力较大的农业乡。农作物以玉米制种、小麦、小杂粮为主,现已成为玉米制种专业乡。 倪家营乡各项工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全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全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植新兴财源,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2005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7252万元,比上年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38元,比2004年增加268元,增长7.5%;乡镇企业增加值达2650万元,增长18%;乡财政收入完成130.4万元,占计划的114.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计划指标以内。 临泽丹霞奇观位于祁连山北麓临泽县境内张肃公路倪家营乡南台村段向南3公里处,东距张掖35公里,北距临泽县城10公里,海拔高度2000-3800米,在方圆100平方多公里间,各色山地丘陵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主要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练、琉璃峰、七彩瑚、七彩城、七彩峰、七彩菇、大扇贝等奇观,是地质考察、旅游探险、采风摄影、写生作画的理想之地。 〔党建和精神文明〕 乡党委按照 “五个好”的要求,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全乡8个村党支部达到五好村党支部标准。结合“三级联创”和“双培双带”工程的实施,全乡建成“双培双带”示范点20个,培养党员产业化带头人38人,党员科技示范户67户,党员致富明显户63户,培养致富能人入党15名。结合第二批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狠抓乡属机关党员的作风建设,着力提高党性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