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坝村位于霍里镇北侧与江苏交界的丘陵山区,全村总面积为7平方公里,共有十七个自然村,700户人家,总人口达2018人,劳动力为1300多人,耕地面积3300亩,山林面积7000亩。我村现有正式党员89名,预备党员2名;分两个支部。我村现有14家企业,村集体收入达100多万,社会总产值达1000多万,人均收入达7969.2元,特色产业主要是种植业,维稳综治、计划生育工作都稳步发展。半年来,通过中央政策及上级党委、政府对我村“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开展,使我村经济上了新的台阶。仅今年1-5月村经济收入32.3万元,其中村级发包及上交收入3.9万元;争取上级部门各项补助款93.3万元;其它收入1.1万元。
为解决农民“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根本问题,我们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在全村宣传和动员农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百分60以上,参保老人已有323人按时拿养老保险金,基本上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真正形成了“大病统筹、互助共济”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503401 | 243000 | -- | 查看 杨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昭明社区 |
昭明社区隶属于金家庄区慈湖街道,总人口6980人,0党员135名。 昭明社区站点于2007年4月建设完成并开通运行。站点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学习提供服务。活动场所面积6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40人参加学习。截至2010年底,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结合社区实际,开展了以党员教育内容为主的学习收看活动42次,累计参学人数达1600人次,为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和促进党内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
联农村 |
金家庄区慈湖乡联农村位于马鞍山市西北端,东沿马鞍山山脉,西临长江,南与恒兴路接壤,北至慈湖河,马和公路穿境而过,沿江大道贯通其中,水陆交通便利。全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706户,1816人,共有0党员57人;实有耕地1500多亩,水面200多亩,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为棉花、玉米、油菜。 近年来,由于马钢500万钢项目、慈湖经济开发区等建设征地,土地逐年减少。全村现有私营企业20多家,为进一步增强村对外招商实力,配合我乡工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我村为投资者及外来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2011年全村上交入库税金近3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9180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许多工作得到上级的表彰。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联农村不断地加强文化生活设施方面的建设:一、丰富群众业余生活。通过建立村老年大学、科技(普)图书室等活动,使村民们的业余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多姿多彩。二、搞好生活环境配套建设。全村的道路都建成水泥路面,路旁还安装了路灯,解决了村民的夜路难行走的问题;改造了村民的自来水管道,现在全村路面整洁,绿树成荫。 联农村不仅是马鞍山市农村“奔小康”首批示范村,还是市精神文明“十佳”村。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依靠和带领全村干群,励精图治、真抓实干,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联农村而努力奋斗。 |
曙一村 |
一、基本情况 马鞍山市慈湖乡曙一村地处马钢新区,南靠天门大道,北靠电业路,西临马钢新区,全村802户,1862人。 二、经济发展情况 全村的经济以蔬菜种植为主,打工劳务输出为辅。农业方面,全村现有在册蔬菜面积430亩,水塘面积100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 三、新农村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曙一村注重从发展经济、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等基础工作抓起,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如新建了垃圾池14个,组织开展了全村环境卫生整治;铺设村水泥道路,使村民生活方便很多; 四、工农业情况 曙一村近年来总体上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村土地资源稀少,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蔬菜和村民务工。下一步,打算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居环境。 |
杨坝村 |
杨坝村位于霍里镇北侧与江苏交界的丘陵山区,全村总面积为7平方公里,共有十七个自然村,700户人家,总人口达2018人,劳动力为1300多人,耕地面积3300亩,山林面积7000亩。我村现有正式党员89名,预备党员2名;分两个支部。我村现有14家企业,村集体收入达100多万,社会总产值达1000多万,人均收入达7969.2元,特色产业主要是种植业,维稳综治、计划生育工作都稳步发展。半年来,通过中央政策及上级党委、政府对我村“三农”扶持力度的加大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开展,使我村经济上了新的台阶。仅今年1-5月村经济收入32.3万元,其中村级发包及上交收入3.9万元;争取上级部门各项补助款93.3万元;其它收入1.1万元。 为解决农民“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根本问题,我们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在全村宣传和动员农民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百分60以上,参保老人已有323人按时拿养老保险金,基本上解决了老人的后顾之忧,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民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真正形成了“大病统筹、互助共济”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 |
赤口村 |
赤口村位于霍里镇以西二公里,新旅游大道一公里,花生区工业园以南。全村现有二个自然村(陈前自然村,土桥自然村),五个生产队,有一百四十多户四百五十多名村民。两个自然村的水泥硬化路面通往每户村民家庭,全长约六千五百多米,上半年村投入2万多元对全村道路进行了维修,整治了村庄环境卫生,继续聘用了11名乡村卫生保洁员上岗工作,自来水及有线电视入户安装率100%。 |
太来村 |
马鞍山市金家庄区慈湖乡太来村位于马鞍山市北部,东北面与南京市江宁区接壤,皖赣铁路横贯其中,毗邻205国道、天门大道,慈湖河路已延伸至太来村。全村有8个自然村庄,分4个村民组,人口1468人,468户。党总支下设5个总支部,有65名党员。我村是个蔬菜村,现有菜地面积603亩。全村企业产值20809万元,入库税金641.92万元。村级集体收入4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2369元。 二0一一年村“两委”一班人在区、乡党委领导下,全面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太来村在市、区科技局大力支持下,二0一一年,太来村被省科技厅评为科普示范建设基地。 二0一一年村党总支通过“一事一议”抓好公益事业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太来村党总支立足实际,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村党总支提议下,经村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最后由村民代表决议,将自来水改造工程、道路亮化工程和村内水渠工程纳入2011年度村级“一事一议”项目,三个项目总投资达113万元,解决了村民吃水难、行路难和灌溉难的问题。为加强农村档案管理,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二0一一年我村建立了村级档案室,经市档案局验收为合格村。 |
杨家村 |
马鞍山市慈湖经济开发区杨家村位于我市北郊与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接壤,毗邻天门大道、东环路、宁芜铁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杨家村辖区内3个自然片,分别是安东组、杨家组、新村组;全村农业户口420余户,1446人;耕地540亩,水域700亩,山林700亩,企业20余家;村有一个党总支,二个党支部,党员53名,其中女党员8名。 村委会2007年管辖权由慈湖乡政府转移慈湖经济开发区,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在工作中坚持做到职责清,任务明,全村工作分工不分家,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稳步发展、乘势而上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统领,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开发区工作实际,深入实施“工业强村”战略,加快城镇经济发菜步伐,全力做好征迁安置工作,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深入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着力建设和谐杨家村。 |
林里村 |
林里村位于马鞍山市东北面,总面积3平方公里。常住950户,人口近3000人(含流入人口),下辖5个村民小组。慈湖河路、林里路贯穿全村东西南北。金家庄区52万平方米的农民安置房坐落在境内。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正式党员61名,预备党员2名。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党总支团结和带领全村广大干群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先后被区委授予2003-2004年度“五个好”村党组织,被市委授予“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先进集体,2002-2005年度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马鞍山市第一届文明村,马鞍山市卫生村,2010年全省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村为主”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2011年全市第二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率先在全乡创建了工业集中区,为村级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2010年完成产值12010万元,上交税收7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20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