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马鞍山 >> 含山县 >> 林头镇 >> 双井村

双井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双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井村简介

  双井村地处林头镇西部,与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接壤,北与本镇卧虎村接壤,东、南与龙台村接壤,有裕溪河围绕小朱、司墩、蔡山三自然村而过。耕地面积1273亩,山林面积800亩。全村辖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40人,1个党支部,40名党员。境内资源十分丰富,养殖业、种植业发达。
   双井村交通便利。距巢湖市仅5公里,与合芜高速公路相距8公里,两条公路及清溪河贯境而过,交通四通八达;基础教育雄厚,有一所完小,具有几十年的历史;信息十分便捷;电力、医疗等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双井村是林头镇一个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的行政村,鱼、虾、蟹等水产品应有尽有,水稻、油菜、小麦等种植业也相对较稳定,产量较大。
   双井村部位于曹山脚下,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等工作、活动场所,电教设备齐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办公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一些惠及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双井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二千三百四十余双井村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双井村社会经济取得全面快速发展,我们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来我村考察、投资,共谋发展大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522104 238000 0555 查看 双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井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双井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关社区

  林头镇东关社区位于含山县城西南38公里,林头镇南7公里,东经117°29’,北纬31°29’。社区东西长5000米,宽约800米,居住2845 户,10800人。据载,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东关已是县辖八镇之一。解放以前是东彭、东长乡驻地。解放后是东林区首镇,后属太湖乡、长岗人民公社、东关人民公社、东关镇、林头镇,2006年5月由林头镇沿河、东兴两社区合并沿用“东关”域名而成。    东关古称濡须口,相传是大禹凿开石梁,从此山川险阻,兵家必争。据《三国志》载,吴楚对峙,孙权于212年建濡须坞,230年垒东兴堤,252年结左右山峡筑两城,是谓东西二关, 鏖战40年之久。东关上至巢湖,下扼长江,南北朝,南宋,太平天国时这里都是军事重镇。到抗日解放,这里一直流传着许多英雄儿女可歌可泣的故事。    由于屡遭兵火,发展缓慢。建国后,办起了几家手工业联合社和一个石料厂,1958年水利部建起安徽省东关水泥厂,建材工业从此蓬勃发展,瓷土矿应运而生,形成了含山县重要工业基地,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如今,东关牌水泥依然畅销,品牌响亮,皖中瓷器持续创汇,跻身国瓷十强。东太公路客货通达含山和芜湖、马鞍山,川流不息;东关港口运贯穿巢湖,长江,吞吐兴旺。这里供电条件夺天独厚,电信灵通万户千家,初级中学名声遐迩,中心小学美轮美奂。社区东边有巢湖市二院东关分院,医疗设备齐全,功能齐全;西边有县中医骨伤科医院,戴氏正骨远近文明。社区上下三个集贸市场,上午人头攒动,大小超市商店生意红火;山之阳,水之阳,东关是个好地方。    东关社区不仅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人才优势,有良好的政治生态,稳定和谐的创业环境,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因而发展潜力无限,转型条件优越。从道教第二十一洞天流出来的长寿彭袒,给我们带来饮食文化,健身文化的发展空间,从“两关三寺山无数”“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古代战场点将台放马而来;“三国英雄”,给我们带来旅游文化,休闲文化创业的希望。    东关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东关人来自五湖四海,更有五湖四海的开放胸怀。一片热土,万颗热心,渴望有志之士来东关创业发展,欢迎越境珠玉赤子回归,携手创新,再筑辉煌。  

凤泉社区

  凤泉社区位于凤宝山麓,东至安徽省东关水泥厂,南临淮南铁路线,西接东关社区,总户数924户,总人口2342人,其中:男1205人,女1137人。社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05万元,生活设施、办公楼、门面房、车库、仓库、居民活动室及水泥道路等。    党总支下设五个支部,即:路东、路南、路西、离退、兴巢公司党支部,党员数213人,其中:男190人,女23人。社区居委会下辖三个居民小组,即:路东、路南、路西居民小组。社区占地面积1.92平方公里,其中:企业占地面积1.35平方公里,居民区占地面积0.57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兴巢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泽华超市,凤泉机械厂,凤泉建材机械设备制造厂等各类企业。    东太路贯穿社区东西,有历史上广传人间的天然仙人洞,洞内环境优美,天河、石钟乳、石幔奇石遍布洞内,潺潺流淌着的泉水胜似矿泉水;社区内水泥道路四通八达,行人和车辆行走方便;内有东关第二中心小学一所,拥有师生400余名;有社区医疗服务站一所,内设:内、外科、妇产科、小儿科等;有居民活动中心一所,艺术学校一所,丰富了居民的文化体育生活;有男、女浴室一处,解决了居民洗澡难的问题;为了方便居民深夜行走,社区投入资金6000余元安装路灯24盏;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了管理,砌垃圾池12个,实行专人打扫,专人清运。    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坚持社会治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秉承“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文明为创建的目标,以治安秩序为抓手,以强化治安防控能力为重点,积极组织社区各方面办力量,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确保社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社区建设目标: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关心民生为第一,拓展社区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区管理,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搞好社区治安,促进社区稳定,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进步,努力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  

乐城社区

  林头镇乐城社区成立于2005年5月,位于林头镇最中心部位,属乡镇型纯城镇社区,社区总面积2平方公里,总户数2656户,总人口8070人,下辖12个居民组。镇区内驻有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30家。乐城社区一个党总支三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35名。乐城社区两委班子5人,城管人员4人,市场管理员2人,服务站工作人员2人,共13人。    近年来乐城社区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以市场为依托,以“民生、民居、民安、民需、民乐”为着力点,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关怀下,无论是社区文明创建、硬件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绩,尤其在全镇文明创建工作中起到了领头羊作用。社区成立之初,街道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摊位随意占道,市场一片混乱,社区办公用房也是仅有几间简陋的房屋。对此镇党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将原地税占地几百平方的两层楼房置换给社区进行装修,使硬件达标;将镇城管下放到社区,以社区为载体抓文明创建。社区两委一班人不负重托敢抓敢管,拆棚子、整车子、治摊子,治理脏乱差,使乐城社区文明创建工作“一年上台阶,两年换面貌,三年大变样”,基本实现了“净化、美化、绿化、硬化和亮化”这个目标。同时社区还坚持服务为先,社区设全镇一流的的多功能服务大厅,方便居民来往办事。社区设有文化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  

裕林社区

  裕林社区成立于2005年5月,环抱着林头镇,交通十分便利,省道合裕公路穿村而过,南临裕溪河,西距巢湖市10公里,离皖江开发城市芜湖市58公里。社区共有1168户,总人口4569人,12个自然村,21个居民小组,社区党员78人,女党员10人,其中担任总支委员5人。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九个党小组。耕地面积1700亩,水面面积450亩。改革开放以来,社区个体企业蓬勃发展。现有铸造企业65家。2008年生产总值3.5亿元,人均收入6730元。几年来,在林头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党总支一班人,带领广大人民率众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仅仅几年时间使一个经济薄弱的村有了新起点,在全县率先开展小康村示范建设,社区现有固定资产265万元,存物200多万元,使裕林社区一跃成为全县先进社区。多次被巢湖市评为“经济发展先进村”曾被省委、政府列为“全省经济发展百强村”    党总支书记周宗木,于2007年被巢湖市评为“三级联创”优秀党支部书记,多次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村干部、优秀0员,曾当选为含山县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连续四次被选为0含山县-表。   

龙宝社区

  龙宝社区:东邻东王村,南邻淮南铁路线,西接凤泉社区,北靠龙宝山,辖区面积18万平方米。社区现有居民户2400户,常住居民5100人。辖区内有海螺东关厂、水泥包装袋厂和含山工贸公司等三家企业。  

卧虎村

  该村位于林头镇西北部,与清溪镇隔河相望,现辖17个自然村,3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50人,党员总数73人,其中女党员10人。    村内山丘起伏、岗垄两横,属丘陵、岗地、平原多地貌类型。丘陵主要分布在村内的前后部,呈东西走向,平原内被合芜高速公路分成两大块,地势较平坦,沟塘坝分布其中。    村内所在地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植被属暖温带到亚热带过度型,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均气温为15.7℃,极端最低气温为-13.5℃,年降雨量平均为1007.4mm。    该村内的土类、业类、土属、土种兼而有之,区域分布不明显,其规律大致是:丘陵主要分布普通黄棕壤、粘盘黄棕壤,黄马肝土、黄白土等,平原主要分布灰褐土、水稻土、河泥田、马肝土等。    境内有农业人口4150人,其中18-50岁男女劳动力2500人,常年在外经商打工者2000人,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初中。因自古交通相对闭塞,所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民风淳朴、勤劳、节俭。    境内有耕地面积2713.15亩,山场面积4951亩,可养殖水面670亩;水田土壤肥力上等,土地土壤肥力上等,由于西流水和境内的水库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灌溉,基本能保证旱涝保收。  

双前村

  双前行政村位于林头镇的东北部,有山有圩,地形复杂,县主干道茅林路贯穿整个行政村,黄溪河连接整个圩区,交通便捷,行政村下辖10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881户,人口3092人,总面积为1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32亩,有320亩可养水面,全村现有党员82人,其中女党员19人。    行政村通电率达100%,有线电视、电信入户率达90%以上,各自然村自来水入户率已达50%以上,现正在建设村网络,即将投入使用。    行政村地理位置较好,属于丘陵地带,交通发达,经济状况比较优越,生活富裕,传统工艺先进,其中有华佐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工人数达200人以上,产品出口周边几个国家。有空心砖窑厂一座,砖块销往周边几个县,工人数也达150人以上。胡楼自然村不论男女老幼,都会在春节期间从事欢门子生产销售,产品销售覆盖周边几个县市,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还有传统铸造工艺,现有铸造厂家20余家,上规模企业达6家,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600余人,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林头镇素有铸造之乡美称。工业比较发达,农业品种也颇多,主要品种有水稻、棉花、油菜、小麦、花生、豆类等品种,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都适宜农作物生长,广大群众勤劳致富,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稳定,社会和谐,广大干群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氛围。  

青龙村

  总面积;19.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51亩   山场面积:15986亩   户数:1106户   人口:4431人   两委干部分工情况:   张益发:负党全盘工作。分工:张小伍、张坳西边一带   张文胜:分工:小俞、韦庄、竹园蒋、冯坳、小石、   张华寺、小俞庄、严郭   盛秀梅:分工王老、孙涧窝、小庙岗、陈蛮、李庄   季一翠;王小庄、大彭、小童、小司   夏加明:陈夏 陈冲、过冲   

福山村

  福山行政村位于安徽省含山县林头镇东南部,属丘陵山区,有合芜高速,茅林路穿境而过,环境优美,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全行政村总面积1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99亩(高产田0.35万亩,中低产田0.1万亩);山场面积12031亩,其中公益林面积2891亩,该村有退耕还林面积1050亩。    村内现有水塘75口,排灌沟渠8公里,排灌站1座,机耕桥6座,人引桥15座,滚水坝7座;村内有卫生室3个,卫生医疗人员4个,无住院床位;村内有各类村级道路20余公里,有水泥路4.1公里;村内有福林木业等企业,有福山初级中学,福山中心小学,在校学生500多人。    该村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地区,以种植水稻、棉花、苗木为主。养殖业以猪、鸡、鹅为主,年产生猪4000余头。  

陈墩村

  含山县林头镇陈墩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太湖山脚下,林头镇东。裕溪河支流横穿而过,巢二路、茅林路南、北毗邻,交通十分便利。    我村现有9个自然村,726户、2452人,总面积5.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40亩,(优质稻生产基地1600亩)可用养殖水面积600亩、山林面积3620亩,退耕还林462亩,人均耕地0.71亩。村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 8个党小组,79名党员。村内现有民营企业8家,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6500万元,解决农民就业600余人,村集体收入18万元,人均纯收入5600元。村内有自来水厂,村级幼儿园和完小一座,学校配置电脑16台,在校生270多人。我村农业机化发展迅猛,到目前为止发展大型旋耕机11台,久保田稻麦收割机5台,油菜稻麦收割机5台,插秧机2台。08年8月份村组织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合作社不但承担了全村的机耕、机插、机收任务,而且还组织跨区作业。09年荣获“巢湖市示范合作社”;今年荣获“省农机示范合作社”。   多年来,在全镇各项工作综合考评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我村先后被评为“巢湖市首届文明村”、“巢湖市民主管理示范村”,荣获“安徽省‘五个好’党总支标兵”、“安徽省‘-’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6年至2008年我村抓住了省、市、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的机遇,将全村9个自然村进行整治整顿,修建村级主干道水泥路5.55公里,各自然村水泥道路共计27公里,实现户户通水泥路;清淤当家塘11口,两个村庄新建了篮球场,四个村庄新建了农民休闲健身广场,全村安装路灯160多盏。每个村庄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原来的脏、乱、差的现象得到彻底改变。对农村生活垃圾,我村实行了“户集中、村收集、镇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全村实现了“村庄道路硬化;公共场地绿化;村容村貌美化;环境卫生净化”的目标。得到广大村民一致好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08年荣获“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安徽省生态村”、2010年5月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  

隐龙村

  含山县林头镇隐龙行政村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太湖山北麓,巢湖铁道水泥厂、铁鹏海豹水泥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座落境内,省级巢二公路贯穿其中,有铁路专用线,交通便捷。全村有19个自然村,人口4200人,耕地1500亩。一个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党员102人。    该村有石料矿、林场、轮窑厂、劳动服务公司等村办实体,其中石灰石、林木资源丰富,村级林场规模较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雄厚。    村旅游资源丰富,有著名的国家级太湖山森林公园、月亮湖风景区,有天人洞、仙人洞等石灰石溶洞,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近几年来,村党总支提出了“突出发展主题,依托资源优势,兴办经济实体,实现富民强村”的发展战略。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村内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为全村下一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鼓山村

  含山县林头镇鼓山村位于含山县林头镇东南部,属丘陵和圩区相结合,东靠太湖山,南临裕溪河,淮南铁路、东林路穿村而过。    全村所辖十四个自然村(24个村民组),环绕打鼓山周围,共有1010户,3329人,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10亩,山场面积550亩,可养殖水面积420亩。    村党总支下设5个支部,10个党小组,5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9名。    村有集体企业3家:安徽省含山县林头镇散马滩水运码头、安徽省含山县鼓山茶林场、含山县鼓山机械工程劳务队。其中:安徽省含山县林头镇散马滩水运码头拥有固定资产150万元,其中吊机3台、装载机2台、大型泊位2个。主要从事货物装卸、运输、码头服务。安徽省含山县鼓山茶林场位于村境内打鼓山上,重建于1995年11月,系陈基余二次创业示范点。现有茶园300亩(其中幼茶园40亩),茶叶注册商标“打鼓山茗翠”,年产品牌茶叶2000斤以上;板栗树4500棵,年产板栗10000斤;退耕还林112亩;有林面积130亩。含山县鼓山机械工程劳务队拥有装载机2台,主要从事装卸服务。    村内现有民营企业8家,淮南铁路双刘车站、安徽省储备局634处也坐落其中。村内有小学一所,拥有师生200余名。医疗点一个。    全村14个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水泥路总长9.4公里。    近年来,村党总支努力实践“-”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工作,村内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今后村党总支将用实际行动,与时俱进,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义城村

  义城行政村位于林头镇西南侧,属纯圩区,耕地和水面养殖面积3000多亩,总人口3200余人,辖18个自然村,圩堤总长约31华里之余,圩堤严重损坏,呈锅状,大部分圩堤沿裕溪河走向。西与居巢区钓鱼台,南与无为县太平镇均一河之隔,东与本镇隐龙、鼓山相交。人们多少代上集市一是步入东关街,二是靠两道人工摆渡进入居巢区钓鱼和林头镇市场,交通十分不便,群众购物二次倒运,经济受损。    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村建立一个党总支,三个党支部,六个党小组,党员总数67人,其中女党员9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5名。2004、2007、2008年度分别被镇党委授予优秀党总支。2004年并村前后村级一直无集体收入,办公用费靠转移支付支配,除高周排水站外村级基本无固定资产,排涝动力不足,庄稼严重受损。村部属租赁原义城小学几间危房暂用,办公条件十分简陋,一条3.3公里的村级道路只建成三分之一,群众生活、运输十分不便。一所完小十六间教学楼也属危房改造,八个教员工,103名学生,学生上学交通不便。    村级组织健全,社会治安稳定,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外出人员务工逐年增加,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享受政府五保、低保达130多人,享受国家补助的自来水阳光工程1500多人,群众十分满意。我们将更高的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力拼搏,以科学发展观的严格要求,完成各项任务,为民办实事。  

龙台村

  龙台村位于林头镇西北部,村内有裕溪河、清溪河所环抱,淮南铁路-铁道腹中穿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人口4842人,党员76人,其中女党员10人,耕地面积3200亩,山场面积1800多亩,森林覆盖面积1000亩左右,退耕还林面积108亩。有十七个自然村,楼房住宅近70%;电视、电话安装率达80%以上;自来水饮用人口达50%以上,人均收入达5800元。村内有初级中学、小学各一所,学生入学率达100%;有市范新农村戈墩村;村村通公路5.3公里,基本上实现了自然村相互之间通水泥路,为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村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我村是都胜大圩组成部分之一,农业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种植为一年二熟和二年三熟的水稻、棉花、小麦等生产品种;养殖为鱼、蟹、虾等水产品。工业以铸造产品和高科技产品为主,技术含量高,产品畅销国内,部分产品出口。企业有80多家,年产值达5个亿以上。村内有电站4座、启闭闸4个,为农业、工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双井村

  双井村地处林头镇西部,与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接壤,北与本镇卧虎村接壤,东、南与龙台村接壤,有裕溪河围绕小朱、司墩、蔡山三自然村而过。耕地面积1273亩,山林面积800亩。全村辖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40人,1个党支部,40名党员。境内资源十分丰富,养殖业、种植业发达。    双井村交通便利。距巢湖市仅5公里,与合芜高速公路相距8公里,两条公路及清溪河贯境而过,交通四通八达;基础教育雄厚,有一所完小,具有几十年的历史;信息十分便捷;电力、医疗等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双井村是林头镇一个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的行政村,鱼、虾、蟹等水产品应有尽有,水稻、油菜、小麦等种植业也相对较稳定,产量较大。    双井村部位于曹山脚下,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等工作、活动场所,电教设备齐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办公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一些惠及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双井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二千三百四十余双井村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双井村社会经济取得全面快速发展,我们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来我村考察、投资,共谋发展大业。  

毛滩村

  毛滩行政村始建于一九五0年,录属原铜闸区长岗人民公社。一九七一年底划分为毛滩、前进两个大队,二00四年两个行政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即毛滩行政村。    行政村地处太湖山南麓、漕河之畔,淮南铁路穿境而过,村部座落在本村富巷自然村。上海宝章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省水泥厂、巢湖化建矿、县水泥厂以及镇村办多家企业,皆在其境内,可谓钟灵毓秀,物产丰富,交通便捷。    行政村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可耕种面积为1582.18亩,其中山田771.48亩,主要分布在原前进行政村。圩田810.70亩,主要分布在原毛滩行政村,可耕种面积主要以水稻、油菜为主,有少量生产棉花和大棚蔬菜,同时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已有面积260亩)。村内有3所旱涝兼用排灌站,(分布在新庄自然村、小王自然村和西陈自然村境内),2个小型水库分别座落在(俞老和唐庄自然村)村内可供养殖水面积300亩左右,绿化面积约一平方公里。    行政村党总支下辖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0人,全村共有19个自然村1046户,总人口3530人,现有私家车52辆,其中客运29辆,贷运23辆,常年在外经营船运输的7条,村内两所小学(完小)毛滩小学、前进小学,在危房改造中镇村共投入资金50余万元,已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许多人才,在国内、外从事各项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新的大学生诞生,遍布各自然村。   勤劳的毛滩人正和全国人民一道满怀信心奔小康,全村80%以上农民已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安装了电灯、电话、电视机、太阳能、电脑等高科技产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颁布以后,全村参合率达95%以上。毛滩人们正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下一心,创新破难,扎实工作,为更好、更快地推动毛滩跨越式发展进展进程而努力奋斗。   

房圩村

  站在太湖山上,下眺一片棋盘似的绿色水乡,那就是闻名遐迩的河蟹养殖大村——房圩,这里地处无为、居巢、含山三县交界,西濒濡须河,南接牛屯河,北靠太湖山脉。紧临千年古镇东关,有着独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全村共有16个村民组,1015户,农业人口3315人。全村党员82人,其中担任总支委员4人。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   全村耕地面积2200亩,水面面积750亩,林地260亩。    党的-以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总支及全村八十多名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唱响“一村一品“的战略,正确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合理规划,把发展绿色水产养殖作为优先目标。鼓励农户,积极投资,村部积极优化,疏通水渠,修整道路,为养殖户做好全方位服务,现有水产养殖面积2000余亩,亩均收入5000元。此外,村委还开发了260多亩的林场,大力发展养殖业,现有大马鹿、梅花鹿200多头,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如今,走进房圩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那条条水渠和平整的道路,像金丝带,串联了一块块翡翠似的蟹池。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房圩村的明天会更加和谐、美好。  

仙鹤村

  仙鹤行政村位于林头镇东南,北依淮南铁路,南临牛屯河畔。8.9千米的“村村通”水泥路贯穿全村,纵横交错,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四横五纵”的机耕路网布局于圩区农田,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    全村管辖19个自然村,总人口4200人,占地面积46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010亩,可养殖水面约600亩,山地面积近1000亩,山场有林面积100亩。人杰地灵,土地肥沃,山场资源丰富,投资开发潜力较大。    仙鹤村总支下设二个支部委员会,10个党小组,党员总数134人,其中年轻党员占25%以上,党员整体素质高,凝聚力强,积极参政议政,在全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    全村农业支柱产业是盛产优质精米和“双低”菜籽油,粮食年产超2200多吨,油菜籽700多吨,粮食、油料两个加工厂是粮油深加工基地,产品远销江、浙等国内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丰富宽阔的水面中饲养鱼、虾、蟹,每年上市数万斤,同时也是农家乐休闲垂钓场所,俗称“鱼米之乡”。    全村现有民营企业近十家,从事粮油深加工、米酒酿造、豆制品加工,餐饮服务等。    全村拥有2所完小、1所私立幼儿园,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学校硬件设施规范、师资力量雄厚,是培养教育下一代的摇篮;拥有“万村千乡”连锁超市1家、便民商店5家、农资门市部3家,村级卫生院1家,群众购物基本上不出远门,常见病治疗不需出村,生活方便。    勤劳勇敢的仙鹤人在村两委的正确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正以饱满的热情,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凝心聚力,加速发展,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宾朋来仙鹤作客!  

都胜村

  都胜村位于含山县林头镇西部,裕溪河、清溪河交汇点西南方向,与巢湖市经济开发区仅一河之隔。    全村总人口4134人,1163户,总面积达80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5900亩,可养殖水面1300多亩,全村下辖19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1个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第-支部书记:李厚华;第二党支部书记:李先德),82名党员。2007年4月修通巢二路大缺口处至楼张自然村段的“村村通”工程,全程长2.85公里;2012年10月修通林墩自然村至钟小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全程长1.36公里,为村民出行带来了方便。全村一座小学,在读学生160余人。全村开通有线广播、宽带网线、自来水等基础设施,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大的改观。    都胜村是都胜大圩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胜历史悠久,都胜村占都胜圩面积的二分之一。我村纯属于圩区,以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农村种植以良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水产养殖以鱼、虾、蟹为主,村内有3座排灌站,排水功率230kw;5座启闭闸。为我村的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村两委班子共有5名成员组成,其中总支书记、副书记兼会计、营长、妇女主任、计生专干,在林头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我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恭迎四海宾朋来我村投资、做客。   


双井村特产大全




双井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