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头镇位于含山县南部,面积130平方公里,西连巢湖市,地处南京——合肥——芜湖经济圈和合——巢——芜经济中心带。全镇现有17个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5.4万人。
全镇水陆交通便捷,合巢芜高速公路、合裕公路、淮南铁路贯穿境内,裕溪河水常年通航。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优质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优越,光温水充沛。林头镇耕地面积33447亩,山场面积51900亩,可养水面200亩,素有“全国铸造之乡”之称,铸造业是其传统和优势产业,早期七、八十年代就出现“十里炉火红”的场面,以庙岗村为代表的苗木花卉业已有五十多年历史,被誉为“苗木花卉之乡”。全镇境内有巢湖铁道水泥厂、省储备局634处、蚌埠铁路分局大鼓山采石厂等3个部、省属企事业单位,拥有以机械制造、针织服装、刻花玻璃、除尘设备等为主导产业的一批出口创汇的省、市骨干民营企业。
近年来,林头镇在农业上实现了粮、棉、油的优质订单化、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种养场,水产养殖面积达7000亩,苗木花卉发展到1000亩,实施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县级能源生态示范村陈墩村为示范,已建沼气池200多口。工业上,民营经济发展迅猛,2000年9月建立了工业园区,现已征地600亩,实现了园区“五通一平”。2004年初,林头镇工业园被省发改委确立为含山县唯一保留工业园区,现入园企业已达41家。2004年实现产值5.1亿元。位于主街南侧的商贸广场和商贸城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成为集商贸、服务、娱乐为一体的集市贸易中心;投资150万元新建的可同时容纳800人的高标准影剧院,给群众提供人了一个文娱休闲的场所;省级小康住宅示范村西林村初具规模,总住户数达200多户;乡镇企业明星村陈墩村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村内道路全部硬化;镇文化广播事业也有显著发展,2003年被列为市级“杜鹃花工程”试点乡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5.4万人 | 130平方公里 | 340522104 | 238000 | 0555 | 查看 林头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东关社区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东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凤泉社区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凤泉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乐城社区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乐城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裕林社区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裕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龙宝社区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龙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卧虎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卧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双前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双前村谷歌卫星地图 |
青龙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青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
福山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福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陈墩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陈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隐龙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隐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
鼓山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鼓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义城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义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
龙台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龙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双井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双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
毛滩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毛滩村谷歌卫星地图 |
房圩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房圩村谷歌卫星地图 |
仙鹤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仙鹤村谷歌卫星地图 |
都胜村 | ·含山县旅游·含山县特产·含山县十大特产·含山县十景·含山县 | 0 |
---- |
查看 都胜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环峰镇 |
环峰镇系含山县县政府所在地,也是该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土总面积21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18公顷,总人口110717人,下属8个社区居委会,30个行政村。曾多次荣获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巢湖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镇”、巢湖市“六个好”乡镇党委称号。 环峰镇矿藏丰富,有铁、铅、锰等金属矿,还有石灰石、白云石、粘土、萤石、煤等非金属矿。 该镇盛产优质米、优质棉、优质油、优质茶叶、菱角等。“菱角、绿茶、西瓜之乡”誉满华东。环峰县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初具规模,新鲜瓜果、蔬菜一年四季不断。 山场资源丰富,活立木蓄积量达12万立米。山场面积达7.2万亩,桔梗、丹参、接骨草、土龙、 蜈蚣、杜仲等中药材遍布该镇。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祁门麻油香飘大江南北,张公剪刀和苍山磨刀石誉满全国,初步形成水泥、机械、建筑、化肥等支柱企业。民营经济发展迅速,1223家民营企业正在蓬勃发展。 环峰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巢宁路、塔古路穿镇而过,属南京、合肥、马鞍山一小时经济辐射区。 环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群山环抱,林秀山清,景色迷人,名胜古迹颇多,是旅游和避暑的好地方。南郊梅山,“望梅止渴”之典故即由此出。宋相王安石游历我镇写下了至今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游褒禅山记》。 目前,环峰镇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正带领全镇人民努力拼搏,团结奋进,环峰的明天一定会更辉煌! |
运漕镇 |
运漕镇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年近1500年。公元530年左右,南朝梁 武帝派东魏大将军候景引兵渡江,开发了这片荒芜的土地,取名“蓼花洲”。三国时,曹操举兵伐吴,在这里屯兵,为行军作战和粮草运输之便,开挖漕河。明朝成化年间,运漕镇由河名衍化而成。 运漕镇总面积65.78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3个街道社区,总人口4.3万人,耕地面积29718亩。镇内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盛产水稻、棉花和瓜果蔬菜。境内沟塘纵横,水源丰富,盛产鳜鱼、鲫鱼、黄鳝、对虾、河蚌和甲鱼等特种水产品。“三汊河螃蟹”肉嫩黄多,能在玻璃板上翻身,“松枝烤鸭”鲜美香脆,回味悠长,风味独特,久负盛名;“运漕”牌系列酒荣获国际金奖,国优精品,“胶股蓝”低度保键酒填补了国内空白。镇内有1所完中、2所初中、12所完小、3所幼儿园、4所卫生所、20个卫生室。文化广播、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等城市功能应有尽有。运漕小学于 年获省示范学校,运漕医院经省卫生厅命名为一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蓼花洲菜市场在全省乡镇中规模最大。 运漕镇地处含山南大门,历来为含南重镇。东临和县、南濒无为、西临巢湖,三县交界,四周环水。上通巢湖,下通长江,裕溪河、牛屯河将其环抱,素有“水乡泽 国”之称。镇内交通极为便利,塔运公路穿境而过,连接无为县境大江公路,直通芜湖;裕溪河擦身而过,直通长江,沟通五湖四海。千年古镇日渐兴旺,商贾云集,商贸繁荣,是和、含、无三县交界的商品集散心,被誉为“小芜湖”,历史上曾为安徽江北的大重镇之一。 |
铜闸镇 |
铜闸镇位于含山县东南部,东邻和县。地形由太湖山山顶向牛屯河辐射成扇形,岗冲相向,地势连绵起伏,素有“九岗八冲,四圩两滩”之称。总面积76.45平方公里,18.3%是山区,39.3%是丘陵,42.4%是圩区。辖12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委会、156个自然村,总人口33127人,农业人口29513人,耕地面积23760亩。镇政府所在地建于三国时期赤乌年间,距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早年名为“铜溪古镇”,后因在此建造铜城堰闸而更名为铜城闸,简称铜闸。 境内有团结和桑园2座小型水库,总集水面积3.16平方公里,库容73.46万方,有效灌溉面积1500亩。塘坝1088口,面积273.28万平方米,蓄水量557.44万方,灌溉面积5700亩,其中万方大塘99口。圩口有十五联圩、铜闸联圩等5个圩口,圩内耕地面积15293亩,圩堤总长23.28公里。境内有林场12个,山场总面积8800亩,2万亩的棉花,11000多亩的水面。境内交通路线纵横,合巢芜高速公路、淮南铁路、合裕路、塔古路贯穿境内。 境内长岗一带有石炭纪黄龙石灰石和船山组石灰石分布,储量丰富,质量稳定。华东最大的养鹿场——太湖山养鹿场和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座落境内,盛产鹿茸及珍稀名贵中药材如绞股蓝等。60年代,铜闸焰花一度享有盛名,民间剪纸工艺较为普遍。名胜古迹有享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太湖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长岗凌家滩古文化遗址和镇西四华里仇圩南庄村的明洪武征南副将军仇成墓等。 全镇现有个体、私营企业278个,从业人员2476人,2003年实现总产值1.93亿元,营业收入1.85亿元;全镇已建成粮、油、棉三个万亩优质生产基地。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98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千分之4.96。. |
陶厂镇 |
陶厂镇位于含山县的南部,面积107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耕地面积2.7万亩。该镇含陶厂、关镇、铜庙三个小集镇,是含南重要的商业集散地。位于合巢芜高速公路和古塔路的交汇处,全县唯一的高速公路产品位于该镇,交通十分便捷。 该镇磁盘产资源丰富,石膏、石灰石资源丰富,皖北矿务局投资1.2亿元的石膏矿开采项目已上马,可望年底石膏开采出矿。此项引资项目将全面促进该镇的经济发展,石灰石矿的开采成为含城重要的建材基地,与东关水泥厂合作开采的火山头石灰石开采项目,大大增加了该镇的税收,带动了劳动力的输出,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 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如舒乐海绵厂、仁和复合彩印厂、织布厂、北街米厂等初具规模的企业,成为该镇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农业进一步进得到巩固,几年来,全镇共投入600多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山区村大力发展养羊、养猪和特色农业种植,圩区水禽养殖达15万只,渔业养殖达3000多亩。 劳务输出发展迅速,全镇约1.2万人分布北京、上海等地打工,成为该地区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
林头镇 |
林头镇位于含山县南部,面积130平方公里,西连巢湖市,地处南京——合肥——芜湖经济圈和合——巢——芜经济中心带。全镇现有17个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5.4万人。 全镇水陆交通便捷,合巢芜高速公路、合裕公路、淮南铁路贯穿境内,裕溪河水常年通航。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优质石灰石储量大、品位高,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优越,光温水充沛。林头镇耕地面积33447亩,山场面积51900亩,可养水面200亩,素有“全国铸造之乡”之称,铸造业是其传统和优势产业,早期七、八十年代就出现“十里炉火红”的场面,以庙岗村为代表的苗木花卉业已有五十多年历史,被誉为“苗木花卉之乡”。全镇境内有巢湖铁道水泥厂、省储备局634处、蚌埠铁路分局大鼓山采石厂等3个部、省属企事业单位,拥有以机械制造、针织服装、刻花玻璃、除尘设备等为主导产业的一批出口创汇的省、市骨干民营企业。 近年来,林头镇在农业上实现了粮、棉、油的优质订单化、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种养场,水产养殖面积达7000亩,苗木花卉发展到1000亩,实施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县级能源生态示范村陈墩村为示范,已建沼气池200多口。工业上,民营经济发展迅猛,2000年9月建立了工业园区,现已征地600亩,实现了园区“五通一平”。2004年初,林头镇工业园被省发改委确立为含山县唯一保留工业园区,现入园企业已达41家。2004年实现产值5.1亿元。位于主街南侧的商贸广场和商贸城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成为集商贸、服务、娱乐为一体的集市贸易中心;投资150万元新建的可同时容纳800人的高标准影剧院,给群众提供人了一个文娱休闲的场所;省级小康住宅示范村西林村初具规模,总住户数达200多户;乡镇企业明星村陈墩村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村内道路全部硬化;镇文化广播事业也有显著发展,2003年被列为市级“杜鹃花工程”试点乡镇。. |
清溪镇 |
含山县清溪镇作为全县的西大门,彼邻美丽的湖滨城市——巢湖,与省内享有盛名的半汤温泉度假区紧连,交通便捷,巢宁路、合马路穿境而过,清溪河直下长江,属南京1小时经济辐射区,距合肥、芜湖、马鞍山均在小时车程内,全镇国土总面积153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3万人,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4亿元,财政收入1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是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型、现代化经济强镇。 镇内工业企业发展迅速,招商引资成果显著,2004年全镇共吸引外来投资1.4亿元,乡镇企业年创产值3.9亿元。 为适应工业企业发展需要,镇党委、政府狠抓载体建设和投资环境建设,建立了清溪工业项目产业园区和兴隆铸造小区,目前全镇共有工业企业372家,形成了铸造、机构加工、砂轮、玩具、汽流纺纱、有机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其中铸件、高强度树脂砂轮等产品远销欧美市场。 清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南靠苍山,北依长山,腹中汤山、横山、山山相连,翠绿叠障。清溪河犹如银色飘带蜿蜒盘绕,和平水库风光旖旎,如明珠般点缀期间。境内古迹名胜较多,有位于优会村的千年古刹伏慧寺,有位于巨兴独龙山上相传小白龙藏身的龙洞,有终年泉水环绕始建明代的迎水庵,有位于和平水库中间三国时代留下的城子古迹,更有位于白马村的千年古银杏树等珍稀树木。山清水秀孕育出一方人杰地灵,清溪历代人才辈出,当代的清溪更是出了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孟富林、原国家保密局党组副-荣鹏飞、原巢湖地委-吕宝成等-。 清溪物产丰富。除大宗粮棉油外,特色农业为红瓜子、茶叶、河蟹养殖等。其红瓜子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红瓜子生产基地,年产红瓜子150万公斤,出口东南亚。绒螯蟹养殖规模达1万亩,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茶叶种植面积达4000亩。境内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石灰石、莹矿石、耐火粘土、煤等。 近年来,全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镇内拥有先进的通信网络和2个医疗设备较为齐全的卫生院,现有中学3所、小学26所、幼儿园3年。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积聚功能不断增强,镇区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0.6万人,“十五”期末镇区面积将达到4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达1.5万人以上,基本形成功能多样、配套齐全的新型、现代化强镇。. |
仙踪镇 |
仙踪镇位于含山北部中心位置,属市级中心镇。总面积114.96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圩区分别占38.4%、60.1%、1.5%。辖24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居委会、223个自然村,总人口43560人,农业人口23198人,耕地面积2935亩。全镇公路网络化,交通十分便捷。 镇内水利条件较好,全市最大的中型水库——长山水库座落在该镇上游,能够灌溉全镇60%的农田,另有青山等四座小型水库。有山场31005亩,有林面积16000多亩。 矿产资源有C+D级烟煤,储量达130万吨,优质石灰石以及耐火粘土。境内的江淮桥始建于明朝嘉庆庚子年,是皖法地区年度跨越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石拱桥之一。大城墩遗址包括了新石器时代后3500多年间的历史文化,省考古队曾于1979年—1984年先后四次发掘。均被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镇现有乡镇企业270家,以化工、建材、煤炭开采业为支柱,主要产品有煤炭、漆包线系列产品和氧化锌等。镇内设有二千亩工业园区。 农产品主要有优质粮油棉及各类时鲜蔬菜。镇内有二千亩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有美国王鸽、鹿、波尔山羊、肉犬等特色养殖,建立了内有百余种经果林的苗木基地。. |
昭关镇 |
昭关镇,地处县北偏东方向,东经1180,北纬310,东与和县善厚镇接壤,西与仙踪镇毗连,南与环峰镇以昭关口为界,北与全椒县二郎口镇隔滁河相望。全镇辖1个社区和10个行政村,共有138个自然村,18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山场面积4.8万亩,2005年末总人口2583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08人。 地理位置 (一)全镇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特征是山区、丘陵、圩区兼而有之,大体为“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 自然环境及资源 全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7℃,无霜期235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年日照2122小时,境内较大山峰有尹家大山,海拔243米,次为宿山,海拔174米。北有滁河,境内有一条人工开挖的导流河。 矿产资源 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导流河沿线形成百万家禽养殖走廊,年生产樱桃谷鸭和“三朵花”白鹅120多万只,号称全县第二粮仓的滁河联圩已成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展现一片现代化的田园景象。 矿产资源有储量200吨以上,纯度达99%的东兴石英砂;有储量极大的褒北高岭土;有储量相当丰富的袁冲奇石和大聂、山洼的石灰石和优质煤。 境内旅游资源很有特色,一是以古昭关为主的人文景观风景区,春秋时伍子胥为报楚王杀父、兄之仇,所达的昭关名扬天下,现关口屹立雄伟壮观的伍相祠;二是以昭关温泉为主体的自然景观风景区,昭关温泉,全县独有,日溢出水量2100吨,溢出水温43℃,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可兴建供人们娱乐休闲的度假村。目前,已被江苏客商开发利用发展成为巢湖市热带鱼种繁殖基地。 经济发展 (二)建国以来,昭关人才济济,他们在各条战线上扎实工作,尽职尽责。从政,为国效力,为民服务,蒋品参-业,曾任两淮煤炭基地副总指挥。作为基层干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原乡计生办主任沈兆翠1995年荣获安徽省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称号;原乡人大主席丁昌贵2003年被评为安徽省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从军,立志保家卫国,叶传训、吴读文、强义武、李申奋四人,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88年在部队一同荣立二等功。务农,为改变家乡面貌作贡献,山洼复员军人朱立森,扎根深山28载,汗水换来满山绿,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表彰为优抚对象先进个人;山洼青年任良平,高考落榜不落志,发展经果林,闯出致富路,全镇第一个省劳模,又被团中央、农业部联合表彰为全国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季家美,饲养鹌鹑蛋鸡创大业,成为巢湖市“十佳双学双比”女能手。 昭关的莘莘学子,发奋苦读扬美名,严善平留学日本,38岁成为经济学教授;蔡东东,清华大学毕业,现在中国运载火箭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汪浩、鲁自健在一年内分别考入清华、复旦名牌大学,还有金家琪、贾延安等多人,正在攻读研究生……他们为家乡人民争了光,他们是昭关人的骄傲,他们是昭关人的优秀代表。 (三)“过去的昭关乡,有山光秃秃,有田难打粮,一日三餐糠菜代,住着土坯茅草房;现在的昭关镇,山山长着摇钱树,田地亩产‘吨’字粮,人人衣食住行样样好,户户勤劳致富奔小康。”这首顺口溜,描绘出新旧社会两个时代的缩影,前后一对比,一忧一喜两重天! 1949年1月22日,昭关人民喜获新生。建国58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产值达到1.97亿元,人均纯收入2940元。工业方面,从无到有,通过改制,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已形成建材、轧花、麻油、面条、出口服装五大支柱产业;农业方面,大搞水利建设,在圩区,相继建起柴湾、三八、新河、小聂四个电灌站,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在山区,先后兴建昭关、下毛、大山洼等7座中小型水库,深挖百口以上当家塘,农民犁田由耕牛换“铁牛”,农田灌溉变车水为提水,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使粮油棉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交通、邮电、供电方面,善尉路横贯东西,省道古塔路穿境而过,村村通砂石公路,全镇私人有三轮车、农用车、中巴车、桑塔拉、小面的出租车上百辆;水路有谢集顺运、柴湾两个码头,上通古河,下通长江。邮电方面,谢集有邮电所、电信支局、移动联通分公司。2005年全镇用户安装程控电话近4000门,拥有手机5500部。谢集有供电所,拥有2条10千伏高压线路,安装变压器117台,容量6493千伏安,2005年,全所供电量突破320万千瓦时,售电量达297万千瓦时。 教育状况 建国以来,全镇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2005年经过调整后的中小学有11所,在校学生3743名,镇有文化广播站,设有调频广播台,村村有广播放大室,2004年建成昭关卫生院门诊大楼,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2005年,全镇居民储蓄余额达4200万元,与2000年相比,五年增长1.52倍。农民收入增加了,主要用于改善居住条件,不少农户拆除平房建楼房,彩电、冰箱家家有,空调也进入寻常百姓家。 (四)为实现昭关经济新的起跳,加速奔小康进程,镇党委、政府确定“加快发展、富民强镇”总体奋斗目标,认真实施科教兴镇、依法治镇、文明建镇三大战略,农业上更新观念,优化产业结构,走立体化农业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
含山经济开发区 |
含山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7年3月,2010年7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筹建),与县城连为一体,仅一桥之隔。总面积26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目前,开发区已建成4.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近120家,有央企、国企、台资企业、知名非公企业和一批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先后引进了上海海立集团、中国电子集团、上海华汇机电等国内知名企业以及仁丰饰材、斯贝达机械、朗迪集团、常恒露斯、裕源金属等知名企业落户含山经济开发区,逐步形成了以制冷配件、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电器及轻工纺织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2012年被评为“安徽省新型工业化(制冷配件)产业示范基地” 和“安徽省特色产业园区”,2014年11月被评为“安徽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 |
褒禅山经济园区 |
褒禅山经济园区处于合肥—马鞍山高速含山境内的刘武、苍横两个道口和巢宁路之间,主要是依托合马高速、S105线南北两条快速通道和境内两个高速道口连接线规划建设,向东对接含城主城区,向西连接清溪镇和巢湖市,构建产城融合、紧凑开发的串联式空间发展格局。 园区成立于2012年1月,2012年8月,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园区管委会,并更名为“含山县褒禅山经济园区”。园区总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 园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奋斗目标,坚持以打造“三区统筹”“三化同步”的综合型园区为统揽,以“高端发展、跨越发展、错位发展、统筹发展、持续发展、有序发展”为原则,以打造含山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推动园区“三区”同步建设,统筹发展。 园区围绕“拓空间、拉框架、树形象”的总体要求,快速启动,创新破难,全力拉开起步区8.32平方公里的路网框架。2012年开工起步区8.9公里的主干道路、6万平方米安置房和S105沿线3公里绿化景观走廊等工程;今年将再新建15公里园区道路、3公里景观走廊、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5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完成2平方公里的土地收储,同时完善园区供排水、强弱电、供气、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提高园区承接重大项目的能力。 园区交通便捷。公路方面,合肥—马鞍山高速(北沿江高速)在园区东西两侧各有一个道口;巢湖—南京一级公路全境通过,距合芜高速巢湖出口6公里。铁路方面,距巢湖火车站15公里,京福高铁站9公里。港口方面,距芜湖朱家桥码头50公里,距建设中的和县郑蒲港42公里。机场方面,距合肥骆岗机场70公里,南京禄口机场110公里(马鞍山大桥通车后仅55公里)。 园区区位独特。属含城总体规划区,紧邻主城。可依托主城,错位发展。处于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徽前三强城市的中心区域,距合肥70公里、芜湖50公里、马鞍山35公里,可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距马鞍山、南京、芜湖三个外贸码头仅一小时车程,距华东地区最大的货运中心,客运次中心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10公里。周边教育资源丰富,百公里范围内有高等教育学府82所,在校学生100多万人。 朋友们,这里是智者投资的沃土,这里是成功者走向颠峰的家园。这片热土,历经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如今在创业者的手中,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优越的区位优势,优惠的扶持政策造就了理想的投资环境,含山县褒禅山经济园区将与海内外宾朋携手,共同实现您的创业发展宏图。选择这里,你一定会成就事业的辉煌! |